从军行王昌龄其六欣赏

时间:2022-08-30 15:38:06 王昌龄 我要投稿

从军行王昌龄其六欣赏

  从军行第六首诗描写将军欲奔赴边关杀敌立功的急切心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从军行王昌龄其六欣赏,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从军行七首·其六

  唐/王昌龄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注释】

  1、“胡瓶”是唐代西域地区制作的一种工艺品,可用来储水。

  2、“落膊”是缠缚于肩臂上的意思。“落”通“络”。

  3、“薄汗”又名盝盞,是蕃中大马,也作“薄寒”。

  4、“碎叶”,在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北部的托克马克附近。为唐代安西四镇之一,是唐王朝西北边塞上的军事要塞。

  5、“团”即圆的意思。

  6、“敕”,专指皇帝的诏书。“星驰”,像流星一样迅疾奔驰,也可解释为星夜奔驰。“封”是赐与的意思。

  7、“辞”,此处是指受诏领命而去的意思。

  8、“楼兰”是汉代西域国名,在今天的新疆婼羌及东北罗布泊一带。

  【译文】

  将军臂膊上绑缚着胡瓶,骑着紫薄汗马,提刀跃马,英姿飒爽,有万夫不当之勇。碎叶城西的天空中一轮秋月高高悬挂。将军拜诏领军奔赴战场,将士用命,一鼓作气,很快攻破了敌人的老巢。

  【鉴赏】

  此诗是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组诗中的第六首。诗中描写的是一位将军欲奔赴边关,立功杀敌的急切心情。

  “胡瓶落膊紫薄汗”,“胡瓶”是唐代西域地区制作的一种工艺品,可用来储水。《太平御览》卷七五八引《西域记》:“疏勒王致魏文帝金胡瓶二枚,银胡瓶二枚。”《新唐书·李大亮传》:“太宗报书曰:‘……今赐胡瓶一,虽亡千镒,乃朕所自御。’”“落膊”是缠缚于肩臂上的意思。“落”通“络”。《庄子·秋水》:“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薄汗”又名盝盞,是蕃中大马,也作“薄寒”。此句意为:将军臂膊上绑缚着胡瓶,骑着紫薄汗马,提刀跃马,英姿飒爽,有万夫不当之勇。这句是写这位将军的战时装束和勇武雄姿。

  “碎叶城西秋月团”,“碎叶”,在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北部的托克马克附近。为唐代安西四镇之一,是唐王朝西北边塞上的军事要塞。“团”即圆的.意思。此句意为:碎叶城西的天空中一轮秋月高高悬挂。诗人转笔写边塞之景,意在营造和烘托气氛,暗示将军之心时时想着边塞的安危,时时准备奔赴边塞,保境安民。

  “明敕星驰封宝剑”,“敕”,专指皇帝的诏书。“星驰”,像流星一样迅疾奔驰,也可解释为星夜奔驰。“封”是赐与的意思。这句是说边境传来紧急军情,皇上派使者星夜传诏将军,并赐予尚方宝剑令其即刻领兵奔赴前线杀敌。

  “辞君一夜取楼兰”,“辞”,此处是指受诏领命而去的意思。“楼兰”是汉代西域国名,在今天的新疆婼羌及东北罗布泊一带。此句意即:将军拜诏领军奔赴战场,将士用命,一鼓作气,很快攻破了敌人的老巢。

  通观全诗,诗的前两句着力铺陈将军的战时装束和边地景色,既衬托出将军的神武之姿,又意在蓄势,在如水秋月的广阔清寒背景下,一身戎装的将军的剪影,是多么威风凛凛,一位勇武的将军形象就这样被传神地勾勒了出来。诗的后两句,豪气生发,尤显英雄本色,既写出了攻城拔寨的火速,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本朝强大国势和军力的一种自信与自豪心理。

  作者简介

  王昌龄,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作太原(今属陕西)人。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晚年贬龙标(今湖南黔阳)尉。因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擅长七绝,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也有愤慨时政及刻画宫怨之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昌龄集》。

  创作背景

  唐高宗调露、永隆年间(679──681),吐蕃、突厥曾多次侵扰甘肃一带,唐礼部尚书裴行俭奉命出师征讨。王昌龄的《从军行》组诗就是描写其间边塞战士的。诗词是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共有七首。全诗写士子从戎,征战边庭的过程和心情,从而表达了国家有事,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本诗以汉喻唐,借写汉武帝的开边,来讽刺当时唐玄宗的开边。诗中极写边地军营恶劣的生活环境,对士兵的悲惨遭遇深表同情,对君王的刻薄寡恩极为不满。末两句感慨尤深。作者以战士骸骨与蒲萄入贡两相对照,揭露了君王所谓开边的目的所在,笔致峭刻,不着议论而主旨全观,鲜明地表达出作者的反战倾向。

【从军行王昌龄其六欣赏】相关文章:

王昌龄从军行其六03-25

从军行其六王昌龄注释11-09

从军行其六王昌龄翻译08-04

从军行王昌龄其六解释11-11

王昌龄从军行其六的解析11-11

从军行王昌龄其六表达11-11

从军行其六王昌龄的赏析12-29

王昌龄《从军行其六》译文10-27

王昌龄从军行其六赏析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