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飞来峰王安石教案

时间:2024-12-12 15:45:48 玉华 王安石 我要投稿

登飞来峰王安石教案范文(通用9篇)

  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登飞来峰王安石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登飞来峰王安石教案范文(通用9篇)

  登飞来峰王安石教案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句的意思,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

  2.想像诗句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理解诗中蕴含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和默写古诗。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孩子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牛和鹅》后,你收获了什么?是啊,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位置上看问题,看事物,就会有不同的感受,那么看景致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宋代王安石的著名诗篇——《登飞来峰》(板书)

  二、初读感悟

  1、请大家自由朗读这首诗,将诗句读准确,读流利,如果能读出诗的韵律美更好。

  2、(一读:读准确,自由读,提问2个人读)大家读得很投入,哪位同学愿意代替王安石来把这首诗读一读?(你第一次读,就读得这么准确,真了不起!)

  谁还想尝试?(读两个人即可。你读得真投入,真像一个小小的王安石!)

  三、通过朗读指导,理解诗意。

  1、孩子们,如果能提出新的问题来研讨,更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意。看看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用笔轻轻在它旁边打上问号。(学生提问,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词句板书。要点:寻、闻(听说什么?)、畏、缘以及第三句等。)

  2、通过多种方式解决问题。利用孩子的已有经验解决部分词语,查字典弄清楚“寻”的意思,句子理解放在整首诗学习中解决。

  3、理解字词的意思是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二读:思考读,默读或者小声读,读流畅,提问一人说诗意,一人读)默读或者小声读,边读边思考句意。提问诗意,再读。(读得更流利了。)

  4、结合刚才学习的收获,想一想:假如黑板就是一张画板,结合你获得的信息,你想给上面填充哪些内容?(师随机板书:日、云、峰、塔)

  再结合书上的插图,看看作者现在处于什么位置?他可能会看到什么?(脚踩白云,头顶蓝天,看着旭日东升,霞光万丈)什么时候?(结合生活实际,鸡鸣五更时漆黑一片,为什么会看到?)出示图片,如果站在山腰、山脚下,又会看到什么?(站在山腰,看到白云缭绕在山腰,站在山底,会看见潺潺溪流,绿树红花)为什么会看到不同的画面呢?站在哪里眼界更开阔,看得更远一些?(原来站得高,才能望得远,高低不同,看到的景也各异呀!)你想起了哪些与之意味相似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老师也不禁想起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样的佳句。

  作者站在高耸入云的飞来峰上,举手就可触及蓝天,举目四望,四周的景物尽收眼底,只见脚下白云翻滚,一轮红日徐徐升起,光芒万丈,他该是怎样的心情呢?(自信、自豪)(三读:感情朗诵,提问读,)能通过你的朗读来表达作者的感情吗?(你抓住“最高层”读出了作者高兴的心情,你抓住“不畏”读出了作者无畏的心情,你抓住“最高层”读出了作者豪迈的心情,)

  孩子们,古诗用词非常凝练,王安石仅仅用了28个字就表达了丰富的意境和自己丰富的情感,就让我们一起感情朗诵这首诗吧!

  四、结合背景,领悟主旨

  孩子们,当年作者是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返回家乡江西临川时,途经杭州,写下《登飞来峰》一诗。此时作者年仅30岁,初涉宦海,正是年少气盛,志向高远,抱负不凡之时,那么作者登上飞来峰仅仅为了看日出吗?他挥笔写下的仅仅是自己游飞来峰的所见吗?老师想给大家出示一些资料:

  出示背景资料:

  1、王安石所处的北宋仁宗时期,国家表面上平安无事,实际上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非常尖锐。朝纲不振,奸臣当道,土地高度集中于少数大官僚大地主手中,地方乡里官吏腐败横行霸道,盗匪猖獗,民不聊生。长期的战乱使人民遭受宋、辽和西夏统治者的.重重迫害,弄得无家可归,到处流浪。王安石作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进步知识分子,嫉恶如仇,他怀着要求变革现实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平天下的雄才大略。

  2、交流新的感受。

  (要点:看日出是对光明前景的向往,是对自己前途的展望;“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最高层”的寓意是诗人有着远大的理想、宽广的胸怀……)作者用眼前的哪一种景物代表了当时奸臣当道、官吏腐败横行、盗匪猖獗的社会现状?哪个词语表现了作者下决心冲破重重阻挠革除弊政变革现实的勇气和气魄?他心里装着的是什么?(原来他心系的是黎民百姓的命运,国家的前途,所以他才不畏奸邪,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他是站在这样的一个高度,最高层)这里的高指的是?(他的志向如此的高远,胸怀如此的博大,)

  原来作者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在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啊!

  师:此时作者胸怀远大理想,高瞻远瞩,心里牵挂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满腔热血,一心报效祖国,看着旭日徐徐升起,他该怎样来表达自己的凌云壮志哪?(四读:同桌合作读,示范读,指名读1名,小组读,全班读)

  (老师感受到了作者坚定的决心,老师感受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老师相信他一定不畏阻挠最终取得成功······)一起来朗诵这首诗。

  (这一环节配乐指名朗诵到同桌朗诵,到小组朗诵,到全班朗诵。此时,大部分孩子已经完成了古诗的背诵。)

  王安石当时作为一个小小的县令,就能将人民的命运,祖国的前途牵挂在心上,那么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该怎样做呢?那么就借这首诗来让我们表达自己的凌云壮志吧!

  五、学习测试。(卡片)

  1、孩子们,老师想,这首诗大家已经熟记于心,现在老师要检查大家的默写了,默写前,谁能提前提醒大家一下该注意什么?(可能提醒大家书写要整洁规范,可能提醒大家易错的字等,让同伴的力量来帮助孩子成功。)同桌检查,师总结。

  2、口头检测: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孩子总结诗的内涵: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胸怀大志才能有所成就等;

  (2)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

  2、结束语:(并出示作业)

  王安石站得高,所以不怕浮云遮蔽双眼,眼底的景物一览无余,会有不同的感受,那么宋代的苏轼来到庐山,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庐山,又会看到什么呢?

  课外作业:

  (1)自学《题西林壁》。

  (2)查阅王安石的资料,看他的远大理想最终是否得以实现。

  登飞来峰王安石教案 2

  【教学目标】:

  1、学习“夸张”的修辞手法。

  2、了解“浮云”的典故,理解“浮云”的喻意,初步了解“引用典故”的写作技巧。

  3、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理解诗中蕴含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4、能灵活运用关联词“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流畅表达后两句诗句的因果关系。

  5、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中蕴含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及“浮云”的喻意。

  【教学预设】

  一、学习铺垫

  1.讲述麦当劳连锁店的故事

  2明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视野开阔,方能看得高远。眼光放长远,才能有大收益!

  站得高看得远!

  理解“高瞻远瞩”的意义。

  3思考:如何才能高瞻远瞩呢?(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才能开阔视野,高瞻远瞩。)

  过渡句:希望这节课的学习能帮助你们拓宽思路,开阔视野,未来能做一个高瞻远瞩的人。

  二、学习“夸张”的修辞手法

  1.诗句横向类比,知晓“危楼高百尺、直下三千尺、深千尺、三千丈”都是夸张的.说法,意在突显事物的特点。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李白《夜宿山寺》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a.指名读

  b.找找看这四行诗句有什么共同点?

  2.学习《登飞来峰》

  A.读诗,细品“夸张”修辞手法

  过渡语:古人就是这么善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来突显事物的特点(出示古诗《登飞来峰》)。

  这首诗中哪个词也是夸张的说法呢?

  请一个同学来读读这首诗,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哪个词是夸张的说法?

  “千寻塔”是夸张的说法。

  千寻:极言塔高。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耸。【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郡东武县(今山东诸城)飞来,故名。王安石于公元1050年登上此山,写了这首诗。】

  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写飞来峰上古塔之高,让我们用一个同样夸张的成语来形容这古塔之高。

  【联想形容高的词语:高耸入云】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

  诗中有个词写出了这座“千寻塔”是在整个飞来峰的什么位置?(“最高层”)

  齐读整首诗。

  B.悟理

  【过渡句:王安石不仅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主张文道合一。他创作的很多诗歌,长于说理。这首诗就是其中的一。】

  自读古诗。

  1.想想诗意。

  【译文参考】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

  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

  2.诗人站上了飞来峰的制高点,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诗人要借这首诗向读者说什么理呢?

  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表达登高望远的感受:站得高看得远。用一个成语来说就是“高瞻远瞩”。(比喻目光远大。)

  诗人借着登高望远,告诉读者站得高看得远的朴素道理!你想看得远一点吗?那就再登高一点。“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就是这种意境!

  带着这种感觉齐读《登飞来峰》!

  站得高,看得远。用一个成语形容就是:高瞻远瞩。

  选一个关联词“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把“浮云、站得高,看得远(高瞻远瞩)”连成表达因果关系的话。

  c.朗读全诗

  【过渡句:杜甫有句话说得多好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王安石自幼热爱学习,读书过目不忘,下笔成文,妙笔生花!他的诗多用典故,好发议论,但立意新颖,充满着情感和丰富的想象。知道典故的意思吗?比如这首诗,他就引用了两次典故。一次是“鸡鸣”(出示典故出处);一处是“浮云”。】

  【承句写目极之辽远。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之,实景语中的高唱。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本是“先日出,后天鸡鸣”,但王安石不说“闻说日升听鸡鸣”,而说“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先鸡鸣,后日升”。】

  三、了解“浮云”的典故,感悟诗的境界

  1.出示两句诗句:

  陆贾《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意思:西汉的人曾把浮云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挑拨离间,让皇帝受到蒙蔽。)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心情郁闷(十分沉痛)。

  王安石《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问: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三首不同朝代不同作者的古诗都用了“浮云”这个词。“浮云”有何特殊喻意呢?

  2.讲述“浮云”的典故

  3.理解“典故”的词义,了解“引用典故”的写作技巧

  【典故】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

  (师导:实际上诗人写诗和我们现在写文章是一样的,是想通过字里行间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愿望。我们要想读懂诗人的心声,那就必须了解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背景。)

  4.讲故事:陆贾的故事、李白的故事、王安石的故事

  5.理解“浮云”的深层含义,理解诗人的情怀

  师导:了解了王安石的故事,知道了“浮云”的典故,你认为王安石眼中的“浮云”还指什么?

  四、小练笔

  现在你就是王安石,拿起笔,写下你最想对“浮云”说的话,写下你的心声,哪怕只言片语也好!

  浮云,你听着,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

  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一个改革家高瞻远瞩的气魄!读出你的理解!

  六、拓展延伸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把经典熟读成诵,成为我们的文化积淀,成为我们可以引用的典故!

  不畏浮云遮望眼

  典出: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原文: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释义:高瞻远瞩的人,不怕被浮云遮蔽住眼睛。

  登飞来峰王安石教案 3

  教材分析

  《登飞来峰》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所作,前两句写飞来峰塔的形象,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此时的王安石正是初涉官场,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飞来峰之千寻塔来抒发自己胸怀壮志寄托远大的理想。

  设计理念(课标、教法、学法)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古诗词的教学更是如此。通过多种方式的阅读理解、品析欣赏,从而正确体会和把握古诗词的内容和情感,逐步提高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品评赏析能力,更加喜欢古诗词的学习,更加热爱祖国优美的古诗词文化。

  学情分析(学生学习态度、对教材的理解)

  以往,学生所学的诗大多是以写景状物为题材,对于蕴涵着深刻人生哲理的诗则是初次接触,因而在学习体会诗的含义上,会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飞来峰和王安石的相关资料,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并在熟读的基础上正确背诵古诗,能用自己的话疏通诗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明确古诗学习的一般性目标,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浓厚兴趣的引导下熟悉诗歌内容,运用图文结合、抓关键字,熟读想象的方式准确理解诗句的含义,并联系诗歌创作背景和相关的时代资料引导学生挖掘诗歌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首诗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并且体会到在人生的旅途上要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并且不畏艰难为之奋斗。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句的含义,能够准确描述诗歌的情景,并且体会诗歌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

  结合作者的生平事迹领悟诗句中的深刻哲理,明白人应该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站得高、看得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习资料准备:

  关于飞来峰的影像资料、关于王安石一生经历的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总课时一课时,本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传说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讲课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相传有一天,灵隐寺的济公和尚突然心血来潮,算知有一座山峰就要从远处飞来,那时,灵隐寺前是个村庄,济公怕飞来的山峰压死人,就奔进村里劝大家赶快离开。村里人因平时看惯济公疯疯颠颠,爱捉弄人,以为这次又是寻大家的开心,因此谁也没有听他的话。眼看山峰就要飞来,济公急了,就冲进一户娶新娘的人家,背起正在拜堂的新娘子就跑。村人见和尚抢新娘,就都呼喊着追了出来。人们正追着,忽听风声呼呼,天昏地暗,“轰隆隆”一声,一座山峰飞降灵隐寺前,压没了整个村庄。这时,人们才明白济公抢新娘是为了拯救大家,于是就把这座山峰称为“飞来峰”。)(出示图画)千年前的一个夏天,有位年青人,登上此峰,触发感想,作了一首诗,叫《登飞来峰》。今天,就让我们开启时空之旅,跨越千年,与诗人对话,感受此诗的意境。(板书课题,作者)

  二、自学交流,解释诗句

  引言:学习古诗的目的就在于诵读,吟咏,而想读好诗,则要理解诗意。大家以前已学过不少诗了,今天老师要求大家分小组自学。

  出示自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诗句,用“ / ”划出诗句的节奏。

  交流资料,了解作者。

  通过查字典或有关资料,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

  出示自学提示:

  (1)每人读诗中的一句。

  (2)解释所读诗句的意思。

  (3)交流重点字的意思。

  2、小组汇报自学情况:

  (1)读课文,用“ / ”划出诗句的节奏。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2)走进作者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大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当过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今有辑本《临川先生文集》。

  (3)补充介绍,写作背景:

  1050年夏,王安石在浙江鄞县任知县,任职期满后回江西临川老家时,路过杭州,登上飞来峰塔顶,面对眼前广阔的视野,想到鸡鸣见日升的情景,心中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这一年他正好三十岁。

  (4)读诗,分诗句解释大意,提示重点字义。(课件同时出示字义)

  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千寻:形容塔很高。

  闻说:听说。畏:害怕。遮:遮挡,遮住。缘:因为、由于。

  鸡鸣见日升:鸡鸣时可以望见太阳升起。

  分句解释: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我”登上飞来峰高高的塔顶,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就能看见太阳升起。)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不怕浮云遮挡住远望的眼睛,只因为我就站在了飞来峰的最高层。)

  指名解释整首古诗大意,师生补充评议。

  学生自由发言。

  提出不懂的地方,解决疑难。

  师生共同解决疑问。

  三、品读,体会诗的含义

  师范读。

  《登飞来峰》前两句,后两句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①②描写景物

  ③④抒发情怀

  2、生品读前两句。

  前两句写景,突出了飞来峰的什么?请用一字概括。

  山是高耸的,塔是高耸的,山顶上的塔更是高高耸立的。飞来峰和它上面的宝塔总共多高?不知道。诗人只告诉我们,单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诗人还讲了一个传说:站在塔上,鸡鸣五更天就可以看见海上日出。请想想飞来峰那耸云天的气势吧!

  再读前两句,读出自己的感受。

  生品读后两句。

  后两句抒情,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1) 补充资料:

  飞来峰高168米。飞来峰无石不奇,无树不古,无洞不幽秀丽绝伦。飞来峰的厅岩怪石,如蛟龙,如奔象,如卧虎,如惊猿。山上老树古藤,盘根错节;岩骨暴露,峰棱如削。

  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飞来峰的这些美景诗人都没有描写,而单单只写了飞来峰的“高”?提示:联系诗人的经历。

  (2) 补充资料:

  王安石当过宰相,实行变法,使衰弱的宋王朝迅速强盛起来,人民生活也大幅度提高。写下此诗时,正是他出入宦海,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发抒胸臆,寄托壮怀,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平天下的才能。

  体会诗人远大的抱负和志向,以及对与自己的未来充满着雄心壮志的情怀。

  (3) 结尾两句写出了什么样的道理?

  写出了“站得高看得远”的哲理。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突出了因“只缘身在最高层”的重要性,可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

  “不畏浮云遮望眼”这句看似浅近,其实用了典故。“浮云”在古代诗歌中常被用来比喻谗佞之类的`小人或其他消极事物。李白就说过“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意思是说自己离开长安是由于皇帝听信了小人的谗言。(出示课件)

  王安石把这个典故反过来用,他说:我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那就是因为我站得最高。这是多么有气魄的豪迈声音!

  再品读后两句,读出自己的感受。

  (4) 同时“浮云”,李白与王安石有不同的看法,产生了不同的对待方式,这正是两人观察角度不同所致。这也是本单元学习的主题——角度,即看问题的出发点。

  4、小结:

  要想看得远,视野更开阔,就必须登上最高的一层。这正如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鹊楼》中所写的(师生齐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四、诵读,表达情感

  1.师谈话:王安石一生都致力于变法革新,他满怀着要求改变现实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平天下的雄才大略。此时,当他登上塔顶,联想到鸡鸣日出时光明灿烂的奇景,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己前途的憧憬与展望。请同学们放声朗读,把诗人的这种感情读出来。

  2.学生练读。

  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指导。

  4.听范读。(出示课件)

  5.齐读。(配乐)

  6.练习背诵,尝试配乐表演。

  五、课外延伸

  1.师谈话:王安石不但是大政治家,更是文学家,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他十分注重修辞,据说,他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经过几十次修改才选定“绿”字,千百年来传为美谈。现在让我们步入诗的殿堂,感受中国古典文字的魅力,欣赏他的其他著作。

  2.配乐,读诗。

  (课件出示:王安石的诗作)

  3. 师总结: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文字的魅力,学习了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领悟到一条人生哲理: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读一读诗句。

  作业布置

  小练笔:通过对诗中哲理的领悟,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怎样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

  教学反思

  1、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四个难字——寻、闻、畏、缘,我让学生通过查字典同桌交流理解,然后自己理解诗句的意思,

  2、重视学生的朗读感悟。从朗读和感悟中领悟作者的志向和此诗所含的哲理。

  登飞来峰王安石教案 4

  教学目标:有感情的朗读并熟练的背诵全诗,理解诗中字词意思,感悟作者创作情感。

  知识目标:熟读并背诵全诗,了解诗句意思。

  情感目标: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感受作者创作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学习作者在诗中的哲学道理,熟读并背诵全诗,理解诗中字词意思。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及。

  时安排:1时。

  一、导入

  同学们,前面几节我们学习了唐代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和杜甫的《望岳》这两首诗,下面我们来学习《登飞来峰》这首诗,一起来领略宋代诗人的别样风采。(板书:登飞来峰)

  二、作者及创作背景介绍

  王安石,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登飞来峰》是他30岁时,浙江鄞(ín)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发抒胸臆,寄托壮怀。

  三、教师范读古诗,学生齐读

  四、教师翻译原文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五、讲解注释

  飞来峰: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传说此峰是从琅即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另一种是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

  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闻说:听说。

  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望眼:视线。

  缘:因为。

  六、整体感知,鉴赏

  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诗人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借景抒情;作者表明自己站得高,看得远,不怕对改革的非议、阻挠,具有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二)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板书)

  答: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教师引导学生)

  七、分小组讨论

  这首诗与一般的登高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答:这首诗没有写眼前其他的美丽景象,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写出了“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

  八、作业

  熟练的背诵默写《登飞来峰》一诗。

  抄写《登飞来峰》一诗十遍。

  预习《游山西村》一诗。

  板书如下:

  登飞来峰

  北宋]王安石

  浮云——→(困难、障碍、挫折)

  登飞来峰王安石教案 5

  教学目的:

  1、通过查字典或有关资料,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能够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境。

  2、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理解“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看峰、认识事物的不同,理解诗中蕴涵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并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

  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理解“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看峰、认识事物的不同,理解诗中蕴涵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过黄山上的飞来山?(出示幻灯片)?你们觉得奇怪不奇怪?山上为什么会有如此的一座山呢?今天我们来看王安石是怎么看的?请同学们听一首歌。(播放歌曲)

  二、初读古诗《登飞来峰》

  1、出示幻灯片,播放录音。

  2、全体学生齐读古诗。

  3、介绍作者:(幻灯片出示: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政治家,思想家,当过“宰相”主持过“王安石变法”。今有辑本《临川先生文集》。唐宋八大家之一。)

  三、了解古诗大意

  1、大家想想我们以前都是通过什么办法了解诗的大意的?(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根据书中的图片,和同学们讨论解决。)

  2、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小组合作弄懂诗的大意。

  3、生汇报交流,教师进行指导。 重点理解:飞来峰:一峰独立入云,它海拔1424米,整座山峰为一整块巨石构成,顶有一石浑圆如盖压在顶峰,似从天外飞来,石称“飞来石”,峰因石名,故称“飞来峰”。

  闻说:听说。 缘:因为,由于。 (“我“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这儿可以看见太阳升起。我不怕浮云遮挡视线,眼底的景物可以一览无余,只因为我站在塔的最高层。)

  四、在教师的点拨下品味全诗。(重点品味蕴含在诗中的哲理。)

  1、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点拨要点:首句点明了地点,第二句紧承首句而来。通过具体的描写,进一步突出飞来山上“千寻塔”之高。一二句都是铺垫,在此基础上,诗人自然地写出三四句: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只是因为身在最高的层次。这两句是主旨句,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2、本诗是一首哲理诗,其中的哲理是如何揭示出来的?

  点拨:

  ①哲理是从具体的`情境中自然提炼出来的。

  ②哲理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表达的。即哲理的诗化,诗化的哲理。

  ③由学生谈谈对这两句蕴含深刻的诗的理解。

  五、质疑活动。

  1、《登飞来峰》前两句,后两句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2、“不畏浮云遮望眼”中的“浮云”在古代诗歌中常被用来比喻谗佞之类的小人或其他消极事物。王安石此时还没有受到什么挫折或打击,应该说他的心境是积极的,但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板书: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3、诗人借登飞来峰观赏景色,阐明了一个怎么样的哲学道理?同时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通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表达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板书:登高望远 小结:《登飞来峰》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作于王安石29岁时。这是他出世以来,初显才能,胸怀包负的时期,表达了诗人踌躇满志的情怀。全诗将写景与抒怀紧密结合起来,从而突出了诗的主题。

  六、作业:

  1.背诵《登飞来峰》。

  2.拓展学习: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

  登飞来峰王安石教案 6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走进文本,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

  2、赏读品析:以诗言志,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

  3、回味人生:书写壮志,感悟诗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重难点】:

  走进文本感知意境,理解诗中蕴含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激情导入

  导课:在浩瀚的中国古诗词文库里,有大漠孤烟的塞北,有杏花春雨的江南,从山水田园的牧歌,有金戈铁马的阳关,今天我们来到杭州的飞来峰上,看看北宋诗人王安石会写下怎样壮丽的诗篇?

  二、推测诗人,品题目

  (一)诗人登上飞来峰,猜测诗人是以何种气势来“等”飞来峰的?他会写到什么内容?

  孔子曰:登高必赋。《登飞来峰》是北宋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皇佑二年夏,他在浙江鄞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当时年仅30岁,也是诗人是他初涉宦海之作。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

  飞来峰被人们称为是“无石不奇,无树不古,无洞不幽”的。

  (二)诵读古诗,悟气势。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

  (2)感悟诗人磅礴的登高气势。(学生自由读,教师点拨,教师范读,学生再读)

  (三)走进文本,品意境

  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志向,运用了哪些意象?(交流要点:峰、塔、云、日等)

  诗的第一句中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第二句用了“闻说”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前途充满信心。

  三、以诗言志,悟哲理。

  师:诗人借景抒情,抒发自己的志向,诗中哪句话强烈抒发了自己的志向呢?

  “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障日也。”——陆贾《新语慎微篇》。

  西汉的。人曾把浮云蔽日月比喻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挑拨离间,让皇帝受到蒙蔽。

  师:诗人借助“浮云”,想要表达什么?(在政治上高 瞻远瞩和不畏邪的`勇气和决心)

  总结:作者借“登飞来峰”一事,巧妙地借用飞来峰和千寻塔,有巧妙的加入联想,抒发了一个政治改革家,面对困难,永不退缩的精神与斗志,让我们重新领略了“只有站的高才能望的远”的哲理。

  请同学们再次诵读这首诗,读出诗人的豪迈气势,读出诗人的雄心壮志。

  追寻古人,悦人生。

  诗人借景抒情,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表达了王安石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以及要进入统治层,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让我们跟随诗人,赋诗一首:

  杨柳依依景色幽,闻说九中学子秀。

  不畏学习压力大,自缘榜上有爷名。

  不畏课余时间紧,自缘中考轻闯关。

  不畏学海深似苦,自缘身为青少年。

  不畏晨昏遮望眼,自缘壮志在我胸。

  不畏人生多歧路,自缘豪情在心头。

  今日来此方得知,国之栋梁显壮志。

  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层。”王安石那豪迈的气势在这首诗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让我们为之喝彩。希望大家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蓄能量,提高自己,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最后让我们携带行囊,追寻古人,一起诵读这首诗,来结束本课。

  上课前,我准备了课件。把古诗及重点字词的注释写在了上面。一开始上课,我就把重点出示,提出用自己的力量来解决这一古诗意义的要求。学生们听了我的要求都在愣神。接着,我对其进行了研究方法的指导:把注释中关键词的意思带入古诗,然后读一读。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推出未加注释字的意思,如果是在理解不了,可以通过查字、词典解决。开始,我让学生试着通过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问题,然后,进行小组合作的探究。把自己思考的结果告诉小组成员,经过小组成员的集体评议达成共识。

  小组合作中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参与了探究过程。对于那些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难点,在巡回指导时,引导其解决,及时纠正他们在探究时所出现的偏差。在轻松的氛围中,很快就有小组写出了古诗的正确意思。

  为课文配图,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成员之间把“太阳”、“人”、“飞来峰”的位置摆放在一张图片上,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有利于对文章哲理的理解。

  成果汇报后,根据小组解决问题的质量和速度排出了名次。作为奖励,第一名的小组获得了把自己的配的插图扩大并填色的奖励。

  在理解了文章所蕴含的哲理后,我开始让学生背了背古诗。由于对古诗的意思理解的透。不少学生在短时间内都可以背下来,但是并不熟练。

  登飞来峰王安石教案 7

  一、教学内容:《登飞来峰》

  1、老师背诵《登飞来峰》这首古诗并走上三尺讲台。

  老师要求学生背诵这首古诗。

  2、老师让会背诵这首古诗的同学说出这首古诗描写的是什么,说出它是一首什么诗,以及它表现的是什么。

  老师解题:《登飞来峰》描写的是王安石眼中的飞来峰上的应天塔,是一首咏物抒怀诗,表现的是诗人治国理政的政治抱负和富国强兵的家国情怀。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登飞来峰》是怎样写成的。

  2、让学生产生《登飞来峰》诗的阅读兴趣和创作欲望。

  三、教学重点

  1、词语注释:

  飞来峰:在绍兴城外的林山。

  千寻塔:形容塔很高。

  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闻:听。

  浮云:浮动的云雾。

  望眼:视线。

  缘:以为。

  2、概念解释:

  意象:就是蕴涵着作者主观想象的客观物象。比如这首诗中的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数重山,春风,江南岸,明月,照我还等。

  赋比兴:诗歌创作中的表达方式。赋,意思是铺陈;比,意思是比喻;兴,意思是有意拔高结局。

  结构:是指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起句:指的是绝句诗的第一句。意思是绝句诗的开始。相当于诗文结构形式里的开端部分。

  承句:指的是绝句诗的第二句,是秉承上句的.意思,相当于诗文结构形式里的发展部分。承句是上句结果,也是下句的原因。

  转句:指的是绝句诗的第三句,意思是转移到谈话的正题,相当于诗文结构形式里的高潮部分。

  合句:又叫结句,指的是绝句诗的最后一句即第四句,意思是结束,相当于诗文结构形式里的结局部分。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1、王安石简介:

  一千多年以前,王安石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北宋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王安石高中进士第四名,开始了他入仕又出仕,拜相又罢相的精彩人生。他是中国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在文学方面,位列唐宋八大家,有《临川先生文集》存世。《登飞来峰》是他的代表作。

  2、说明《登飞来峰》的结构形式:

  《登飞来峰》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由四个组成部分即四个句子所组成:第一句,飞来山上千寻塔,第二句,闻说鸡鸣见日升。第三句,不畏浮云遮望眼,第四句,自缘身在最高层。这四个句子组成了《登飞来峰》这个整体。从七言绝句诗的结构角度讲,这四个句子依次是起句、承句、转句和合句。通常我们称之为“起承转合”。

  3、介绍《登飞来峰》的创作背景:

  北宋皇佑二年(公元1050年),30岁的王安石,从浙江鄞县回江西临川故里,途经绍兴,登上飞来峰揽胜,被飞来峰上的应天塔所感动,决定写登飞来峰诗一首,咏物抒怀,借以表达自己治国理政的政治抱负,抒发自己富国强兵的家国情怀。这坐落在峰顶的应天高塔,就像志存高远的自己。自缘身在最高层,自然而然就成了这首诗的合句。

  顺便解释“合句” 。

  4、叙述《登飞来峰》的构思过程:

  深谙作诗之道的王安石知道,有了绝句诗合句以后,按照七言绝句诗构思的顺序,接下去就是要构思诗的起句。起句是什么?王安石知道,起句就是合句的前提。王安石还知道,合句即自缘身在最高层的前提,就是飞来山上的高耸入云的应天塔,就像大宋王朝的志存高远的王安石一样。所以,自己的起句就是飞来山上千寻塔。

  顺便解释“起句” 。

  王安石知道,按照七言绝句诗构思的顺序,构思绝句诗完合句和起句,接下去就是要构思七言绝句诗的转句。转句是什么?王安石知道,转句就是合句产生的主要原因。

  王安石还知道,合句即自缘身在最高层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高塔不怕高空的浮云遮住自己的视线,就像自己不怕大宋王朝积贫积弱的弊政遮蔽自己的视线一样。因此,这首诗的转句就是不畏浮云遮望眼。

  顺便解释“转句”。

  王安石知道,按照七言绝句诗构思的顺序,构思完合句起句和转句,最后需要构思的就只剩下七言绝句诗的承句了。承句是什么?承句就是转句的前提。王安石还知道,转句即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前提,就是听说雄鸡啼鸣时分就能看到太阳初升,就像自己能够最早看到弊政革除后的国富兵强的大宋盛世一样。所以,这首诗的承句就是闻说鸡鸣见日升。”

  顺便解释“承句”。

  这就是近千年来广为流传的千古名诗《登飞来峰》的构思过程。

  作为老师,我要让学生明白,构思创作七言绝句古诗,就是要按着上面的顺序上面的理念去构思创作。又或者说,所有的大师都是这样构思创作他们的七言绝句的。

  六、指出《登飞来峰》的解读误区

  老师询问学生对《登飞来峰》的不同解读。

  老师指出历来的教育者对《登飞来峰》的解读误区:

  有教育者说王安石的这首诗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更有教育者说这首诗与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似,又说与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真是信口开河,满嘴胡说。

  七、板书设计

  1、课前,由板书值日生板书全诗: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2、课内,由老师标注绝句诗的结构形式“起承转合”:

  题:《登飞来峰》

  起:飞来山上千寻塔,

  承:闻说鸡鸣见日升。

  转:不畏浮云遮望眼,

  合:自缘身在最高层。

  八:课后作业

  1、创作一首七言绝句诗。题目是《登……》;如果实在写不出来,再默写《登飞来峰》三遍。

  2、用时10分钟。

  登飞来峰王安石教案 8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意,想象诗中所描述的情景。

  2、体会“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的不同寓意,感悟诗中蕴涵的深刻哲理。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诗。会默写。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涵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

  1、飞来峰的图片介绍。

  2、课前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渲染气氛。

  1、引言:同学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诗词更是这文苑之中的一朵奇葩。我们以前学过北宋大诗人王安石的很多诗,现在就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来背一背。

  2、师生共同背诵《泊船瓜洲》《春日》。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王安石的诗——《登飞来峰》。

  4、读题,解题。

  二、流资料,了解背景。

  1、课件出示飞来峰的图片。

  师介绍:飞来峰又名"灵鹫峰",在今杭州西湖灵隐寺附近,有"东南第一山"、"武林第一峰"等多种称呼,为西湖"八大景"之一。

  2、学生交流关于作者的`资料。

  师补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老人,北宋大政治家,当过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又是文学家,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他十分注重修辞,据说,他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经过几十次修改才选定“绿”字,千百年来传为美谈。1050年夏,王安石在浙江鄞县(今宁波)任知县,任职期满后回江西临川老家时,路过杭州,登上飞来峰塔顶,面对眼前广阔的视野,想到鸡鸣见日升的情景,心中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这一年他正好三十岁。

  三、解诗意,诵读体会。

  〈一〉初读

  1、自读。

  2、指名读,正音。

  3、齐读。

  <二>理解诗意

  1、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

  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千寻:形容塔很高。

  闻说:听说。

  畏:害怕。

  遮:遮挡,遮住。

  缘:因为、由于。

  2、逐句理解,并把自己的理解说给同伴。

  3指名说每句诗的意思,师生补充评议。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我”登上飞来峰高高的塔顶,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就能看见太阳升起。)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不怕浮云遮挡住远望的眼睛,只因为我就站在了飞来峰的最高层。)

  <三>再读,整首理解,提出疑问。

  1、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2、生自由说诗意,教师巡视,掌握学生的理解程度。

  3、指名说诗意,师生补充。

  <四>品读,体会诗的含义。

  1、师范读,生闭目想象诗的意境。

  2、生自读体会。

  3、为什么说“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说说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4、生自由发言。

  5、师小结:

  要想看得远,视野更开阔,就必须登上最高的一层。只有站的高,才能看得远。

  <五>诵读,表达情感。

  1、师谈话:王安石一生都致力于变法革新,他满怀着要求改变现实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平天下的雄才大略。此时,当他登上塔顶,联想到鸡鸣日出时光明灿烂的奇景,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己前途的.憧憬与展望。请同学们放声朗读,把诗人的这种感情读出来。

  2、学生练读。

  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指导。

  4、齐读。

  <六>练习背诵。(个人背,指名背,齐背。)

  四、拓展延伸

  1、作者以写山告诉世人深刻的人生哲理。提起山让我不得不想起中国的五岳,谁知道中国的五岳指的是哪几座山?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张华山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

  2、有一个故事这样说:一对老夫妻有两个儿子,老大卖雨伞,老二卖太阳镜。因为两兄弟的生意与天气有很大的关系,老两口便时常为天气或喜或忧。每天起床,两位老人的第一件事便是开门望天,不管是晴是雨,总会引发他们各不相同的感叹。如果是晴天,老奶奶就唉声叹气:“今天大儿子的伞肯定卖不出去了,真是天不遂愿啊。”如果遇到下雨,她还是一筹莫展:“唉,老二的太阳镜今天又卖不掉了,真是倒霉啊。”老奶奶就这样天天担忧,日日犯愁,总是心情郁闷,没有一天快活。老爷爷却恰恰相反,对待天气总是另一种态度。天晴时,他欣喜万分,乐道:“好啊,老二的眼镜今天一定卖得好!”下雨时,他依然满心欣喜:“好啊,老大的雨伞今天一定卖得多!”年年岁岁,老爷爷总是豁达乐观,快乐无比。

  3、老师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一首诗。

  登飞来峰王安石教案 9

  教学目标:

  1、通过查字典或有关资料,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

  2、想像诗句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理解诗中蕴含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和默写。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诗句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理解诗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引入新课

  1、谁能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2、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着同样道理的诗—《登飞来峰》。

  4、质疑:看到这个课题,有什么想问的?

  5、哪个同学可以帮忙?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古诗。

  2、初读、正音

  3、检查预习情况

  通过预习,你获得哪些知识?还想知道哪些事情?

  三、品读古诗

  1、齐读

  2、讨论:如何读好这首诗?

  (要求:读出诗的韵味,读出诗的`节奏)

  3、师指导朗读,并范读。

  4、学生试读

  5、指名读(两三个)

  6、学生评价朗读

  7、自主学习,理解诗意。

  8、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9、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

  同学们,这首诗从表面上来看,是一首登高游览的小诗,其实诗人是要借景来抒情,请同学们想一想:诗人是借什么景,抒什么情?

  10、教师小结:

  四、学生畅谈生活经验

  1、说一说自己登山观景的体会。

  2、师小结: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难道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吗?

【登飞来峰王安石教案】相关文章:

《登飞来峰》王安石教案09-01

王安石《登飞来峰》教案10-10

登飞来峰王安石教案11-29

王安石《登飞来峰》教案08-11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教案05-30

王安石 登飞来峰08-22

王安石《登飞来峰》10-27

王安石在登飞来峰09-05

登飞来峰 王安石11-03

王安石登飞来峰译文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