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题西林壁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借助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3、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4、通过学习古诗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重难点】
理解诗中所含哲理,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课时】
一课时。
【教具】
风景画、录像、实物投影仪、实物三棱柱。
【教学步骤】
一、场景设置
在教室里悬挂以山为主题的国画,同时包括风景画。
二、导入
1、引入新课: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说说看。
生说风景。
(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
师:同学们说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
放映庐山录像。
(目的:让学生对庐山有初步认识,吸引学生注意力)
师: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么样?
生谈感想。
(目的:使学生对庐山的感性认识进行梳理,同时巩固认识。)
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
三、讲解
1、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并把不认识的字勾出来。
2、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师:我知道班上的同学朗诵的能力非常出色的,能不能为老师朗诵一次。
生读古诗,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
(重点:卷舌音、平舌音)
3、范读古诗,讲读法:
师: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
师配乐朗诵古诗
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标记。
师:请同学们再来朗诵一遍,注意停顿。
生齐读古诗。(配乐)
4、明确学习任务,组织自学:
师:在这堂课中我们要完成以下的学习任务(出示学习任务),请读一遍。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完成学习任务?(激励学生)好,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完成前四项学习任务。如果遇到了难题可以向老师,同学求助。(合作学习)
课堂预计:自学过程中,学生在解释诗时会不知道如何下手。
解决办法:讲学法,我们在解释古诗时,通常要使用拆分法,所谓拆分法,就是将一句诗分成若干个部分分别加以解释,然后将这些解释联系起来。同时你还必须联系整首诗的内容来解释,举例说明。
生自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出示相关资料(资料:苏轼个人情况。西林寺。)播放庐山风景。
5、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成果:
师:你们的任务完成了吗?
生汇报。
师:那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
生提问,师组织互助解疑。
6、巩固:
师: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庐山的风光。我希望同学们边看就边想我们学的这首诗的内容,找一找片子中的峰、岭。
生观看录像。
师:在看过了美丽的.庐山后,我想请一位同学来判断一下黑板上的图形哪一个是山岭,哪一个是山峰,现在请同学来朗诵这首诗。
(引发感情:在朗诵这首诗时你可以想象一下庐山的面貌;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你非常的高兴,于是就朗诵出这首广为流传的《题西林壁》)
7、分析古诗结构,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所说的道理:
师:看得出许多同学都想来朗诵,那就请同学们一起朗诵。但在朗诵这首诗时,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一般来说,古诗可分为两部分──所见和所感。同学们在朗诵时看看这首诗中哪一部分是写诗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写作者的感受的。(学生朗诵时出示课件)(前两句是写诗人看到的,后两句写感受。)诗人向大家描述了他眼中的庐山,可是诗人眼中的庐山却有不同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对此诗人是怎样解释的?(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处于山中就看不清庐山的全貌呢?(提示:诗人站在庐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是不是只有一个面呢?所以无论诗人从什么角度看庐山,都只能看到庐山的一个──部分)
8、背诵:
师:下面请同学们背诵这首古诗。
生背诵古诗(出示课件)
师检查背诵情况。
9、总结:
师: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庐山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庐山也不相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观察事物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样子会不同。现在,我要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大家在听故事时要想一想故事中的人物错在那里。
师讲故事《盲人摸象》。
师:请同学们说说这四位盲人他们错在那里?
10、结束:
师:请大家对照学习任务自己检查一下是不是都完成了。(出示学习要求)生检查。诗人苏轼通过观赏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的进行观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希望同学们也做个有心人,从生活、学习中找道理,学道理。好吗?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观察的角度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观效果察不同。
只缘/身在/此山中。明理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属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组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教学内容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明白古诗阐述的道理。
3. 学会观察的方法,乐于把观察所得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了解诗人和写作背景。
1. 复习《望庐山瀑布》,观赏庐山图片,引出本诗。
2. 学生阅读阅读资料(一):课文学习。了解本诗的作者和写作背景。
二.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1. 读诗题,解释题目的意思。
2. 指明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3. 小组交流,借助注释解释古诗的意思。
4. 学生汇报。
三.质疑解疑,体会诗义。
学生质疑。例:为什么作者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 作者身在庐山之中,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这景象是庐山的真面目吗?
2. 作者要怎么样才能看到庐山的真面目呢?
3. 你从这句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4. 观察事物,如果只看一个方面,会有什么后果呢?学生阅读资料(二):明理篇(《盲人摸象的故事》《公鸡和猫头鹰的.争论》《一次考试》《一则寓言的启示》)
5. 学生交流阅读后的感受,深化观察事物要多角度、全面地观察的道理。
6. 讨论:如果你能去庐山,你还会从哪些别的角度去观察?
四.指导朗诵、背诵古诗。
1. 推荐两种朗读方法:突出观察角度的词语和突出观察结果不同的词语的读法,学生练习。
2. 配乐朗读。
3. 背诵比赛。
五. 拓展阅读,体会多角度观察事物的精彩,学习观察和写作的方法,
1. 学生阅读阅读资料(三):佳作欣赏。
2. 从观察和习作的角度谈谈阅读的收获。
六.小练笔:我爱观察。(多角度地观察一样事物,写具体,写生动)
七.总结。
板书:
题西林壁
角度不同
观察 多角度、全面
结果不同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3
一、教材简析:
《题西林壁》这是苏轼游庐山时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诗的头两句写所见,概括叙述游览庐山的总体印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强调因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所以看到的景象都不相同。后两句写所感,讲了从看庐山的经历中所悟出的道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客观、全面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题西林壁》这首诗重在说理,借物喻理,诗中有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
2.过程方法目标:学习如何让学生解读诗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热爱古诗文,学会全面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含的深刻的人生道理。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把孩子们分成四组,每组排成一排,每个组员快速出列观察队形。先站在正面看,再站到侧面看。
2、每组派代表交流观察到的结果,并说说为什么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由此得出站的角度不同,观察到的结果也就不同的结论。
3、老师顺势导入:今天我们学的古诗也和观察的角度有关系,这会是一首写什么的诗呢?齐读课题。
二、熟读古诗,整体感知。
1、用自己的方式理解课题的意思。老师简介题壁诗。作者在西林寺的墙壁上会题些什么呢?让我们也跟随大诗人一起去浏览一番,领略其中的滋味。
2、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朗读,也可以是全诗。练习后抽读进行指导;师生轮流读;男女生分别读;全班朗读。要求读出自己的感受。
3、交流自己理解的和不懂的地方,解决疑难点。
三、启发想象,理解诗意。
1、读“诗”百遍,其义自见。相信同学们对这首诗一定有了自己的了解和感受。刚才你们和诗人游的是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的——庐山。还记得另外一个诗人也在浏览庐山之时,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望庐山瀑布》。还记得吗?
(齐背)
2、两个诗人一山一水,写出了不同的意境。李白着重写的是瀑布飞流直下的壮观,苏轼从——(引导学生说出横、侧、远、近、高、低)各个角度写了庐山的雄伟壮丽。你想从哪个角度来欣赏这巍峨挺拔的庐山呢?(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角度,师因势出示相关图片)
3、站在这个角度,你看到的庐山是——(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描述自己的`所见所想。)播放音乐,带领学生进入情境,闭眼想象,用笔画下脑海中呈现的景象,然后再全班交流。(分别从横、侧、远、近、高、低不同角度想象。)
4、师引导理解说出:横向看到的庐山是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岭;侧面看到的却是高耸的山峰;(横看到的是庐山的“长”,侧看到的是庐山的“高”。)无论是从远处眺望、近处细看,还是从高处俯瞰,低处仰望,庐山都呈现出它变化多姿的面貌,让人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四、产生共鸣,领悟道理。
1、同是庐山,我们却能看到那么多千姿百态的景象,是因为我们“移步”,让庐山“换形”。我们以前也学过一篇有“移步换形”效果的文章,是——《画杨桃》。背诵“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的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我们这首《题西林壁》,也是要告诉大家—— 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也就不同。但是,我们只看到片面的时候,不要忙着下结论,而是要客观、全面地去观察、去发现,才能真正地认识到事物的全面和根本。这也是诗人在游庐山后的心得,也是他想告诉世人的道理。所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成了世人传诵的千古名句。我们平时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也正是此理。
2、那如果我们要看清庐山的真面目,你们觉得要如何去看,才能完整地看清它的样子呢?
3、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时候,不管是看景,还是看物,或是看人,都有自己片面的一面。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带领学生在校园内以不同的角度观察校园,再站到楼顶看全貌,感知“不识学校真面目,只缘身在校园中”。然后再让学生举例,也可老师举例引导。
五、课后拓展。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另外还有四首,同学们可以在课后继续了解学习,相信大家在不同的诗里,还可以看到更多的庐山的美和诗人丰富的感情。
材料补充:
初入庐山国 登庐山怀李十使君渤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读书庐山中,作郡庐山下。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平湖浸山脚,云峰对虚榭。
自昔怀清赏,神游杳霭间。 红蕖纷欲落,白鸟时来下。
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 犹思隐居胜,乱石惊湍泻。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可怪深山里,无人识故侯。
过庐山下 过圆通诗
乱云欲霾山,势与飘风南。 石耳峰头路接天,梵音堂下月临泉。
群侪相应和,勇往事骖骠。 此生初饮庐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
可怜荟蔚中,时出紫翠岚。 袖里宝书犹未出,梦中飞盖已先传。
雁没失东岭,龙腾出西龛。 何人更识嵇中散,野鹤昂藏未见仙。
一时供坐笑,百态变立谈。
暴雨破坱圠,清飚扫浑涵。
廓然归何处,陋矣安足戡。
亭亭紫霄峰,窈窈白石庵。
五老数松雪,双溪落天潭。
虽云默祷应,已有移文惭。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会正确书写“缘”,理解“题、横看、缘”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
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
感悟品味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课前交流:
1、师:同学们,我们以前见过面吗?(生:没有)
师:自我介绍。初次见面,要是以后同学们在街上碰到我,你们能认出我吗?为什么?
师:为了避免大家忘记我,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含情脉脉地看我一分钟。(师从正面、侧面、反面各转一圈)
师:现在不会认错了吧?刚才,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老师,现在让我也来认识认识你们吧!(生自我介绍)
2、同学们喜欢爬山吗?你爬过哪些山?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一个词语概括一下。
3、(课件出示描写山的词语)现在我们来一个记忆力大考验,老师这里有一些描写山的词语,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最多的词?(指名读、齐读一遍)
4、交流学生记词情况。
一、情景导入
1、你对庐山有哪些了解?生介绍课前搜集的庐山的资料。
2、想不想亲眼目睹庐山的风采,让我们跟随摄像机的'镜头一起走进美丽的庐山。(课件播放庐山图片)刚才我们的庐山之行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庐山是历史文化名胜,以其美丽壮观的景色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为庐山留下了一首首壮美的诗篇。900多年前宋朝大诗人苏轼花了十多天的时间游览了庐山,但对庐山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他感受颇深,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这样一首诗。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3、哪位细心的同学知道了这首诗的名字?
师指导学生朗读题目。(生跟老师一起朗读课题)
4、理解题目的意思:
题:书写(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带着你对题目的理解再读古诗题目。
5、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关于苏轼你了解多少?(课件出示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书、画都很专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大的成就,对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著有《东坡全集》。
6、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
7、课件出示古诗范读
师:读得怎么样?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也能读得这么美。
(1)生自由读。请同学们仔仔细细读上4遍,前两遍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要把诗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要注意把它念通顺,注意诗的停顿。
(2)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一会你们来评价评价。
(3)师生合作读。读古诗不仅要读的准确,还要读的有节奏,要读的有板有眼。生读前四个字,师读后三个字。
二、感悟理解
师:诗写得美同学们读得更美。但是仅仅会读还不行,还要会理解。同学们平时是怎样理解古诗的?
生:交流理解方法。(查字典、结合诗后注释、查工具书、上网查资料等)
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自读古诗,请同学们用你平时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古诗。
生自学,师巡回指导
师:学好了吗?谁能说一说,通过自学古诗的前两句,你都知道了什么?
师:(出示岭峰的图片)岭和峰有什么不同?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岭:连绵不断;峰:高耸入云、高高挺立)
(生:作者还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景色都不一样。从“各”字看出都不一样。)
师:你能想象一下作者从不同的角度会看到庐山怎样的景色?(师创设情境)
(远:重峦叠嶂近: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遮天蔽日)
师:怎样读出不一样的感觉?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自由练读(指名读前两句诗)
师:为什么看到的庐山的景色不一样?答案就在诗中,快读读吧!谁知道原因了?
生:只缘身在此山中。
出示诗的后两句,指名读。在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是哪个字?(缘)
指导书写,理解“缘、不识”的意思。(因为)
谁读懂了这两句诗的意思?
你能用上什么关联词吗?
(生:我们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这庐山之中)
师:谁能反过来说一说?
(生:因为我人在这座山中,所以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
师:为什么诗人身在此山中反而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生:因为诗人站在庐山之中,视野受到限制,只能看到庐山的局部,而非庐山的全貌;作者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就不同)
师:谁能举一个类似的例子?(生举例)盲人摸象、下棋等。教师可结合具体的物品,如橘子、苹果等让学生理解从不同的角度看,结果不同。
师:结合我们今天学得这首古诗让我们知道,要了解一个事物必须怎样做?
生答:客观全面的了解事物。
师:明白了这一道理后,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的评价我们周围的同学呢?是看他的优点呢还是看缺点呢?
生答:优缺点全面看。
师:看待别人是这样,评价自己也是如此,谁愿意试着客观全面地评价一下自己?
学生自由发言。
让别的同学去评价他。
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师:只有客观全面的看待自己和别人,才能取长补短,使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
《题西林壁》这首诗,前两句让我们感受到了庐山的雄奇壮观、千姿百态,后两句告诉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呢?(喜爱)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读呢?(喜爱、赞美)下面我们就再一次齐声朗诵这首古诗
师生齐诵。
三、古诗赏析
师:描写庐山美景的古诗很多,我从网上查阅到自东晋以来,歌咏庐山的诗词歌赋就有4000多首,除了这首诗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诗人写过庐山?
生:我知道李白写过《望庐山瀑布》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首描写庐山的古诗请大家一起欣赏。出示课件《望庐山五老峰》、《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庐山雪》
望庐山五老峰
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
吾将此地巢云松。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
明代诗人王世懋冒雪上庐山写下了一首咏雪诗《庐山雪》:
朝日照积雪,庐山白如云。
始知灵境杳,不与众山群。
树色空中断,泉声天半闻。
千崖冰玉里,何处着匡君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 能感情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 了解诗句的意思。
3 体会诗中所包含深刻哲理。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理解诗意,体会诗中所包含的深刻哲理。
2 背诵并默写古诗。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热爱古诗文。
2 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
教具准备:
写有练习题的幻灯片
教学设计:
一、 导语(由介绍诗人入手)
师: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光辉灿烂、历史悠久,灿烂的古文化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值得后世人
们的不断探索,反复学习。而古诗文则像是这个巨大宝库中的一颗璀灿的明珠,熠熠生辉,永放光
芒,创造出这光辉文化的先人们更是名垂千古,令人佩服,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认识一位非常了
不起的人物(出示:宋 苏轼)
1、 简介苏轼(重点介绍他的成就及诗风)
2、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其中的一首诗。(出题解题)
3、 简介诗的'生成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意境)
在苏轼四十九岁时,当时已经被贬到黄州做官的他再次被贬到汝州,在去汝州上任时,途经江西庐山,庐山的奇美秀丽景色让他诗兴大发,作了五首记游诗,这首是最后一首。
二、 学习古诗
1、 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 同
桌互读,检查预习情况,互相指正。
(设计意图:因为本首诗没有生字,学生完全有能力做到相互间指正,读好,也能落实互相学习的习惯与能力培养。)
(2) 指
名读,师作适当的鼓励评价。
(3) 全
班齐读古诗。
2、 再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1) 四
人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A、根据“注释”试着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小组要说明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
B、在学习过程中,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
(师巡视,对各小组的学习作必要的指导。)
(2) 反馈小组学习情况
师:刚才大家的讨论非常热烈,现在老师想听听来自各小组的汇报,告诉老师你们读懂诗意了吗?
小组运用了什么好办法理解诗意的?
(指名各小组代表说,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及时表扬、推荐好的方法)
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抓住“岭”、“峰”的不同概念体会庐山景象的多变。让学生运用简笔画描述。
岭
峰
(根据学生的感知特点,形象认识能较快帮助他们区分理解。)
出示小练习
(1) 在
括号里填上表示“看”的词语
在远处_______, 在近处______,在高处_______,在低处______,庐山的景象各不
相同。
(此项练习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诗意,降低理解难度,同时又落实了语文知识的积累与运
用。)
(2) 指
导有感情朗读(读出庐山的变幻莫测)
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 指
名读读这句诗,并说说诗意。
理解“缘”并指导写法。 纟 缘(右上部分是两笔:撇折 横折)
师:此山是指哪儿?作者为什么会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生:因为他就在庐山之中。
生:因为他就在庐山之中,所以视力受限,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生:因为他离庐山太近了
(2) 指
导朗读,要求读出作者感慨的语气。
3、 复读古诗,结合实际体会诗中所含的哲
理。
(1)师:同样的一件事物,可是在不同的角度却有着不一样的样子,你们有过和作者一样的感受和
经历吗?
(生结合实际举例说说)
那么,你们认为作者仅仅只是在说庐山吗?你们从中受到什么启发了吗?
(有了前面的例子作铺垫,学生很快就能说出:要想全面认清一个事物,必须要全面地、客观地认
识,多角度观察。)
(2)出示练习2
看不清庐山的真正面目,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
就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悟出的道理)
(设计意图:强化难点的突破,变深奥的道理为学生的内化动力。
(3) 指
导朗读。
4、 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能感情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了解诗句的意思。
3、体会诗中所包含深刻哲理。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理解诗意,体会诗中所包含的深刻哲理。
2、背诵并默写古诗。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热爱古诗文。
2、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
教具准备:
写有练习题的幻灯片
教学设计:
一、 导语(由介绍诗人入手)
师: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光辉灿烂、历史悠久,灿烂的古文化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值得后世人们的不断探索,反复学习。而古诗文则像是这个巨大宝库中的一颗璀灿的明珠,熠熠生辉,永放光芒,创造出这光辉文化的先人们更是名垂千古,令人佩服,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认识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出示:宋 苏轼)
1、 简介苏轼(重点介绍他的成就及诗风)
2、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其中的一首诗。(出题解题)
3、 简介诗的生成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意境)
在苏轼四十九岁时,当时已经被贬到黄州做官的他再次被贬到汝州,在去汝州上任时,途经江西庐山,庐山的奇美秀丽景色让他诗兴大发,作了五首记游诗,这首是最后一首。
二、 学习古诗
1、 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同桌互读,检查预习情况,互相指正。
(设计意图:因为本首诗没有生字,学生完全有能力做到相互间指正,读好,也能落实互相学习的习惯与能力培养。)
(2)指名读,师作适当的鼓励评价。
(3)全班齐读古诗。
2、 再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a、根据“注释”试着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小组要说明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
b、在学习过程中,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
(师巡视,对各小组的学习作必要的指导。)
(2)反馈小组学习情况
师:刚才大家的讨论非常热烈,现在老师想听听来自各小组的汇报,告诉老师你们读懂诗意了吗?小组运用了什么好办法理解诗意的?
(指名各小组代表说,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及时表扬、推荐好的方法)
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抓住“岭”、“峰”的不同概念体会庐山景象的多变。让学生运用简笔画描述。
岭
峰
(根据学生的感知特点,形象认识能较快帮助他们区分理解。)
出示小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看”的词语
在远处_______,在近处______,在高处_______,在低处______,庐山的景象各不相同。
(此项练习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诗意,降低理解难度,同时又落实了语文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2)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庐山的变幻莫测)
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指名读读这句诗,并说说诗意。
理解“缘”并指导写法。 纟 缘(右上部分是两笔:撇折 横折)
师:此山是指哪儿?作者为什么会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生:因为他就在庐山之中。
生:因为他就在庐山之中,所以视力受限,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生:因为他离庐山太近了
(2)指导朗读,要求读出作者感慨的语气。
3、 复读古诗,结合实际体会诗中所含的哲理。
(1)师:同样的一件事物,可是在不同的角度却有着不一样的样子,你们有过和作者一样的感受和经历吗?
(生结合实际举例说说)
那么,你们认为作者仅仅只是在说庐山吗?你们从中受到什么启发了吗?
(有了前面的例子作铺垫,学生很快就能说出:要想全面认清一个事物,必须要全面地、客观地认识,多角度观察。)
(2)出示练习2
看不清庐山的真正面目,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就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悟出的道理)
(设计意图:强化难点的突破,变深奥的道理为学生的内化动力。
(3)指导朗读。
4、 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5、 小结。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横 岭
峰 侧
各不同
远近
高低
全面地、客观地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7
一、导入
师:同学们,古诗语言精炼,蕴义深刻,是中华文明的一块瑰宝。五年来我们学了不少古诗,了你能谈谈学习古诗的感受吗?同学们从不同角度谈出了自己学习古诗的感受 。今天,我们就来再次走进角度单元,领略古诗的魅力,一起来学习《题西林壁》。
二、资料解题。
1、谁来说说你搜集的有关这首诗的资料。
(苏轼就曾经写下了五首庐山记游诗。还将最后一首题于西林寺的墙壁之上。这首诗就是一首题壁诗。当时题壁诗盛行,因为雕版印刷能力有限,大量诗歌不能刻印出来,于是题壁就成了诗人“发表”作品的途径之一。因为题壁简单易行,只要把作品写在墙壁上,天南海北的过往行人过而读之,就可以传播开来。)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本文是苏轼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2、能说说题目的意思吗?(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三、用文字画画
学习一二句:
1、这首诗中藏着几个方位词,谁能找出来。
板:横 侧 远 近 高低 解释:横:正面看
这些方位词让你知道了什么?从不同角度来看庐山,景色就怎么样呢?
2、指导读词: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人用6个字就为我们从不同角度画出了庐山的.风景图,老师想用语言为我们描画其中的一幅图“横看成岭”。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气势磅礴。于是,我不禁想这样来读这个词:读出它的连绵不绝。谁也想试试像老师这样用文字画画,用朗读展示。来描画其他的风景图。
侧成峰: 远:远看隐天蔽日,读句 近:近看奇峰怪石
高:俯瞰幽谷深涧 低:仰望重峦叠嶂
3、作者是按横侧远近高低不同的方位顺序去看庐山,看到的景色各不相同。同学们还可以按哪些顺序去看庐山呢?
生:按不同的时间顺序去,如早中晚;可以不同的季节去,如春夏秋冬;还可以不同的天气去,如晴阴雨等。
师:同学们真善于思考,是啊,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怀着不同的心情站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庐山都不一样,真是……生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4、说句意:寥寥几句,区区14字,就为我们勾勒了出了几种不同的画面。同学们能用文字把作者前两行所描画的画面展示出来吗?
过度: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从不同的方位顺序写出了庐山的美景,,一幅幅画面在眼前呈现,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由此,作者发出感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四、学习后两句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的意思?关系?(生读,回答:诗人不认识庐山的原因是因为他就在庐山之中,视野受到局限,只能看到庐山的局部,而不能看到庐山的全貌。)
2、用上因为…所以…再来说说。
3、再读读这句诗,你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站在庐山之中就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生思考、回答:是因为诗人站在庐山之中,视野受到限制,只能看到庐山的局部,而非庐山的全部。)
4、师:“不…..”难道诗人所指的只是庐山一座山吗?不,普天之下所有的山,每一座都是如此。以此类推,世间万物也是如此。我们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地球上,但我们是时时都能看到地球的全貌吗?
5、师:对,从各个不同角度看到的只是事物的不同方面,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必须怎样做?(生答:全面的了解事物。)
师:对,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让我们再来读后两行,把领悟的道理读进去。
五、有节奏读全诗。
古诗最讲究的是吟诵。吟诵时要注意高低起伏,快慢停顿。请同学们试着吟诵这首诗。
六、悟《题西林壁》
1、同样是写庐山,但各不相同。谁来记得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看看这几句诗和《题西林壁》在内容上有些什么不同?
2、小结:别的诗人写庐山,都是赞美庐山的美景,作者却另辟蹊径,由看到的景,悟出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人身哲理。这就是作者的巧妙之处,角度不同,感悟不同使“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成为千古绝唱。
七、背诵诗:
知识在于积累,让我们把这首诗永远的留在记忆中。请同学们背一背这首诗,也可以边背边做动作。(展示背)
八、结束新课。
在古诗的这座百花园中,还有许多别具一格、匠心独运的诗篇,同学们让我们课下走进古诗,去品读它,继续领略古诗的魅力。
,赵飞燕《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8
(一)、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三)、教学难点:
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四)、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川秀美(背景图),有多少文人墨客在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时留下了千古佳句。今天,高老师就带来了两首古诗,一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题西林壁》,另一首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
二、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你知道这两首古诗是写哪儿吗?来,同学们,看着手中的书,自由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1.指导学生读《题西林壁》题目,解题:题写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
2.学生读《游山西村》
正音
浑 豚 重
三、学习《题西林壁》一、二句:
1.让我们随着苏轼来游览一下美丽的庐山吧!(配乐课件)教师有感情地朗读。
2.诗人从哪几个角度来观察庐山,请大家在书上圈圈画画。
3.“横看”是怎么看?(课件,横:①使物体成横向。②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跟“竖”、“直”、“纵”相对。③纵横杂乱。④汉字由左到右的笔形。)让学生判断选择。
4.从正面看,你看见了什么?“岭”是怎样的呢?你能画一画吗?这是怎样的.山岭?(课件显示连绵起伏的山岭)指导读“横看成岭”。
5.从侧面看,你看见了什么?(课件)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山峰?(陡峭)指导读第一句。
6.那么,从远处看庐山是怎样的?(课件显示远近高低的图片)从远处看是隐天蔽日,从近处看是危崖险岩,从高处向低处俯瞰是幽谷深涧,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障,所以说是“远近高低各不同”。
7.(课件显示六张庐山图片)从不同的角度看,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看看你能把庐山的美读出来吗?(个别读,集体读,配乐读)真是百看不厌,越看越美呀!
四、学习《题西林壁》三、四句:
1.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究竟看清楚了庐山的真面目吗?他找到原因了吗?
2.是呀,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_____,视野受到局限。咱们还可以换个说法,因为_____,所以_____。
3.是呀,作者为看不到庐山的真面目而叹息,但他似乎又明白了点什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后两句诗。有的同学已经背出来了,谁来适一适?
4.看山如此,看事也是如此,只有全面地多方面地看,才能看清事物的真面目,正应了那句老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五、学习《游山西村》一、二句:
1.学了《题西林壁》,我们既欣赏了美丽的风景,又明白了一些生活的哲理。(板书:赏景明理)下面我们随着诗人陆游到山西村去看看、走走,想想又能悟出什么道理呢?
2.诗人陆游因为被朝廷罢官回归故里,途经山西村,他此时非常沮丧,非常郁闷,乡亲们又是怎样招待这位从远方归来的游子呢?请读读一、二句。
3、读着读着,你眼前仿佛看见了什么?又仿佛听见乡亲们说了些什么?指导朗读。
六、学习《游山西村》三、四句:
1.受到乡亲们热情款待的陆游心情豁然开朗。他骑上毛驴,流连于山水之间。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怀疑____,突然,他眼前一亮,他看到了什么?(课件显示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眼前柳绿花红,又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
2.眼前之景不正和陆游此时的心境相吻合吗?被罢官的陆游本以为前途渺茫,陷入了困境,但是朴实的乡亲们却给了他走出困境的信心。这份欣喜之情,你能读出来吗?(指导朗读)
3.在学习中,生活中,你有过和诗人相同的感受吗?当你做一道应用题百思不得其解,正为此懊恼时,______。当你和小伙伴下棋,感觉无路可走,打算放弃时,______。
七、配乐朗诵,感悟情境
同样的触景生情,同样的耐人寻味,让我们随着诗文再次来赏景明理。
八、课外链接,拓展延伸
其实,还有很多诗像这样于写景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有兴趣的同学不妨在课后把它找来,读一读,背一背。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 借助注释、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明白古诗阐述的道理。
4、 学会观察的方法,乐于把观察所得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观察的方法,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2、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望庐山瀑布》,理解诗题
1、导语: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4篇写景的文章,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一首写景的古诗,所写的地点是庐山。
一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大家一起来背诵。
今天,我们学习另一首写庐山的古诗??诗人苏轼所写的《题西林壁》
2、板书诗题,读诗题。
3、借助注释,理解诗题。
二.吟读诗句,理解诗意
1、 听录音范读,画出诗的节奏。
2、自由读诗,读准字音,把握吟诗的节奏。
3、指明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4、借助前预习,先在四人小组中互相说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5、指名学生解释诗句。
6、齐读古诗。
三、深入学习诗歌
1、四人小组读古诗,互纠错误。思考:这首诗中哪一部分是写诗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写作者的感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看到的,后两句写感受。)
2、男生读一二句,女生读三四句。
思考:诗人观察的角度有哪些?
题干:诗人观察的角度有:
选项:1、从正面看和侧面看
2、从远处看和近处看
3、站在高处俯瞰、站在低处仰视
4、以上角度都有
3、上学期,我们学过《画杨桃》这篇课文,你还记得其中老师说的话吗?(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就不同。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五角星。)
同样作者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也看到不同的庐山。下面是老师收集到的一些庐山的图片(出示庐山的图片)。
4、
题干:你认为作者看到这样多角度的庐山是通过怎样的观察?
选项:1、一次仔细的观察
2、多次仔细的观察
5、师引导:这首诗所写的庐山就像一个千面人,从不同的角度看,它便展现出不同的姿态。苏轼这样多次、多角度地观察庐山,为什么还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引导:庐山的美、味道永远领略不尽的,局部的美并不是庐山的全部)
6、师:要想看清庐山的真正面目就要走出庐山全面地看它。
庐山的外表像个艺术家,幻化出各种美妙的姿势,庐山的内心像个哲学家,它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怎样看?
应该全面、客观地看,只有这样才能看清问题,获得正确的认识。
7、引导学生理解后两句诗所阐述的道理
题干:“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所说明的道理与下面哪句话相近?
选项:1、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8、联系现实谈谈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师: 在你读过的哪些故事或在你身边发生的哪些事是让你明白应该全面、客观地看问题的?
生自由说。
9、男女生比赛读古诗。
四、背诵古诗
1、同桌互背
2、指名个人背
3、会背的起来背。
五、拓展小练笔
写写学诗的心得:学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角度不同
远近/高低/各不同。 实写 效果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客观、全面
只缘/身在/此山中。 明理 地看问题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10
教材解析
《题西林壁》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篇课文《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诗人紧扣游览庐山的独特感受,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趣导入,解诗题
1.视频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来游庐山。(PPT播放庐山视频,师扮演导游进行讲解)
师:苏轼被贬途中,与友人参僚子同游庐山十余天。从山南到山北,从山上到山下,饱览了庐山珠峰。当他来到庐山的西林寺时,便诗兴大发,挥毫泼墨,在墙壁上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题西林壁》。(全班齐读课题)
2.解诗题
(课件出示诗题)题是什么意思?西林是什么意思?壁是什么意思?(生根据书中注释回答)注释是我们学习古诗的一大法宝。
3.了解题壁诗
师:苏轼把诗写在了西林寺的墙壁上,古代很多文人墨客都有这样的爱好,过往的人看到了然后把它记下来,我们把这类诗叫做题壁诗。(PPT出示其他题壁诗,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教师以导游形式带领学生游庐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使学生对题壁诗有初步的认识。】
二、知作者,读诗韵
知作者
师:《题西林壁》这首诗的作者我们并不陌生,他是——(苏轼)谁来说说你了解的苏轼?
学生介绍预习资料,教师相机补充。
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101)年,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文汪洋恣肆,明白达畅,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
2.读古诗
①出示古诗范读,学生听古诗停顿。
《题西林壁》是一首七言绝句,一般在读的时候是223节奏。
②再次出示古诗范读,学生听古诗韵脚。
峰、同、中这三个字的韵母都是ong。ong就是这首诗的韵脚。读的时候要悠长而绵延,古诗就是通过读韵脚读出韵律美。
③学生根据刚刚学到的方法个人展示读古诗,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师适时点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明确读古诗要读准字音、节奏、韵律,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三、抓字眼,品诗意
师:现在我们跟随诗人的脚步来庐山观景。PPT阅读提示: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先读一读《题西林壁》,再说一说你从诗中读懂了什么?你能结合注释理解诗意吗?不懂的地方和同桌进行讨论。
(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师:你是从哪些角度来观庐山呢?请你拿起笔来圈一圈。
预设:6个角度,分别是横、侧、远、近、高、低
1.辨析“岭、峰”,教师引导:“岭”和“峰”的区别是什么?
视觉:学生在黑板绘画峰、岭图。连绵起伏的是山岭,高耸入云的是山峰。
听觉:读的时候“峰”要加强音量,“岭”要夸张延长。
2.关注“各不同”,教师引导: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庐山,样子会有变化吗?
预设: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板书:远近高低—姿态不同)
师:我们之前也学过一篇课文,讲的也是从不同角度观察看到的结果不同,同学们还记得吗?
预设:(《画杨桃》,出示杨桃,借助杨桃,让同学们加深对本诗的理解。)
3.苏轼一直在强调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就会看到不同的风景。那么他究竟看到一些什么风景呢?
学生想象画面,完成学习单:自己选择一两个角度把你看到的写下来。
4.作者还可能从哪些角度来看?请你补充诗句“各不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视觉、听觉、想象画面等途径,感受庐山的'不同姿态。理解诗句的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作者从不同的位置角度观察庐山,最后发出这样的感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学生说一说后两句的意思。
2.朗读后两句,思考:庐山的真面目是什么呢?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想象一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结合“真面目”字面的意思,讨论: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
①结合生活经验理解。
庐山是那样的雄奇、壮丽、险峻,相比之下,诗人又是那么的渺小,诗人身正在处庐山中,只能看到自己眼前的那片景象,视野就变得狭窄,一时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了,究其原因是因为身在山中。要想看清庐山真正的面貌,那就必须跳出来,只有身在山外,才能看清事物的全貌。看景如此,做事情呢?生活中的你曾经有没有为一件小事和妈妈闹意见?当时的你是怎么的心情呢?过后一段时间再回想这件事会不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身处事情之中难免看不清事情的全貌,只有跳出来才能看到事情本来得面貌,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②结合写作背景理解(PPT播放视频)。
苏轼为什么写这首诗呢?这两句又隐含了苏轼怎样的心境?《题西林壁》为苏轼47岁时所作。苏轼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的意见,所以被宋神宗贬谪到了黄州。从朝廷被贬到黄州,苏轼的心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自己的身份和人生产生了不确定感。诗人除了在探究庐山的真面目,还在寻找着自己人生的方向和真面目。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本诗的写作背景以及运用生活中的例子理解诗句,使学生懂得如何正确对待人和事。】
四、多诵读,悟诗情
师: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背诵古诗。多种形式,熟读成诵。
师:写庐山的其实也不止苏轼一个人,还有很多人呢。(出示PPT,师生齐读)
师:同样一座山在苏轼眼中已经是千奇百怪。在这么多的诗人眼中,那更是千姿百态。通过学习这节课,我们不仅去领略了这巍峨雄壮的庐山,也学到了哲理,最后面我们还收获了知识,只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生活中就处处充满美。请同学们用你这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去观察生活吧。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悟诗情,拓展其他写庐山的诗句,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五、布置分层作业
1.背诵《题西林壁》,并完成书法作品。
2.搜集苏轼的其他古诗词并积累。
3.以《题西林壁》古诗为内容,展开想象,写一篇游记。
六、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题西林壁》这道诗诗句意思浅显,学生看注释就能大致速懂字面的意思。因此,教学时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对诗中所蕴含道理的感悟上。本节课我设置了三个板块,分别是读诗,品诗,悟诗。在本节课我特别注重学生的朗读。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帮助学生理解古诗。采用讨论法、辨析法、想象、联系旧文章、结合生活实际等学习方法让学生探讨这首诗的含义,使学生明白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オ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我出示其他事例,告诉同学们今后应如何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本课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瑕疵,虽然力求关注每位学生,设计了多样化评价、解说式评价、引导性评价等评价方式,但真正到了课堂上,还是觉得不尽完美,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所突破。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11
教学设计思路
1)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精神,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网络环境下的交互特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2)按照网络教学模式图和教学流程图:情景导入→ 自主探索 → 引导探究 → 归纳小结→ 反馈评价→ 升华提高。
3)当学生打开网页课件时,主页上显示与本课有关的知识庐山和题壁诗,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打开“教学资源”网页中“欣赏庐山”“古诗理解”“古诗新唱” “悟出道理”等数学课堂环节。
媒体设计思路:
1)根据课程学习的需要,选择并确定主题小组分工等 2)组织网络合作学习小组;
3)教师提供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网址和途径并指导学生浏览相关网 页;
4)根据需要组织有关协作学习内容。
5)形成作品,要求学生以在网上找到的资料为基础,做一个与主题有关的网页,并向全体学生展示;
6)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在网上评价作品,形成观点意见,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
整堂课步骤设计如下:
一、打开网页,主页显示了与本课有关的知识,学生自行阅读,借此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在网络环境下,由教师创设问题情景,打开“教学资源”。
三、学生进行点击学习。
四、点击“古诗欣赏”按钮,然后结合课本进行“理解古诗”。
五、在学习课本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拓展。 六、小组协商解决“讨论探究”。
七、当堂练习,点击“拓展练习”进行练习。
八、升华提高,学生充分活动之后,基本解决问题。进行讨论。 九、通过网页展示教材分析。是学生更一步理解知识。
十、学生通过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延伸。
教材简析:
《题西林壁》这是苏轼游庐山时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作者通过写观察庐山的各种不同感受,提示出一个带有哲理性的问题。尤其是后两句诗历来为人们赞赏。
因为作者在人们十分熟悉、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巧妙地说出了一个“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道理。特别是这个道理一经作者用诗的形象语言说出,就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是训练学生欣赏美,感悟美,以及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观察能力的好教材。《题西林壁》这首诗重在说理,借物喻理,诗中有理。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上有根本性的突破,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变课本为学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基于以上认识,本节课设计上,我力求突出以下几点:
1、主体观。把语文课当作学生学习、发展语言的实践活动,强调学生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挥。
2、本体观。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强调兴趣、需要、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3、开放观。语文课的形式、内容、过程不拘一格,推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观点,强调课内阅读向课外的延伸。
课前准备:
(1)师生收集有关这首诗的资料。
(2)网页制作,图片、音乐、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会本课生字,理解“识”,“缘”,“真面目”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默写本诗。
2、.过程方法目标:学习如何让学生解读诗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
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感悟品味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具准备:网页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诗这种体裁,语言精炼,所表达的情感却十分丰富。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苏轼的《题西林壁》。
(二)学生介绍苏轼
1、有关苏轼的自然情况及写作风格。
2、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及庐山的有关情况。
[通过交流,达到了学习资源优化组合。同时课内外有机结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体现了大语文观下的语文教学。]分丰富,读起来还琅琅上口,所以深受大家的喜爱。
(三)初读课文,感知美
师:通过汇报资料,相信你们对作者苏轼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他写的这首《题西林壁》,距今已有920年了,为什么仍被历代的人们所喜爱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
1、学生自由反复读古诗。说说诗中的庐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读后谈感受,初步感知庐山的美。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书,让学生在反复感受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走近庐山,感知庐山的美。]
(四)分组自学,理解美
1、根据我们以前学习古诗的经验,大家说说我们该怎样学习这首诗呢?(学生说出学习方法,课件出示:读诗句—解诗意—悟诗情—入诗境)
2、分组合作,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有学习方式细读古诗,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
[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既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汇报交流,感悟美
(1)交流第一、二行诗句
1、学生汇报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结合“横看”和“侧看”的不同感受,让学生发挥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庐山的“岭”和“峰”是什么样子的,抓住“岭”、“峰”的不同概念体会庐山景象的多变,感悟庐山的美。
3、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庐山的变幻莫测)
板书:横 岭 侧 峰)
(2)交流第三、四行诗句。
1、学生自由表达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针对学生理解上遇到的困难,结合辞海中的义项,帮助学生选择“只”“缘”在诗中的正确意思。
3、指导朗读,要求读出作者感慨的语气。
(根据学生的感知特点,形象认识能较快帮助他们区分理解。)
师:为什么同是庐山有时看到的是岭有时看到的又是峰呢?为何身在庐山,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生沉默)
师:诗人从横 侧 远 近 高 低去看庐山
生:诗人站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庐山也不一样。 师:多么善于思考的孩子。同学们给他鼓鼓掌。
诗人从不同的位置来看庐山,看到了不同的庐山,还可以按什么的不同来看庐山?
生:不同的季节,春、夏、秋、冬。 生:不同的时间,早、中、晚。
生:不同的天气,晴天、雨天。
生:不同的心情,高兴、伤心。
师:从不同的时间、季节、心情、天气、心情来看庐山,所看到的庐山都不一样。所以作者写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结果会怎样呢? 生:不相同
师:同一事物观察的角度不同,观察的结果也不相同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3)学生根据诗意绘画,通过展示内化诗意。
讨论探究:那么,怎样才看得清庐山真面目?集体交流。
说一说:联系实际并结合诗中所表达的哲理,说说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看人、看事、看问题呢?、朗读第三、四行诗句。
[这样理论联系实际,既深化了对古诗的理解,又提高了认识水平,同时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六)个性诵读,表达美
1、教师语言激励,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假如你就是苏轼,看到庐山峰峦奇丽,云雾缭绕,山中溪水潺潺,鸟语花香,宛如仙境一般,你的心情怎样?怎样读才
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呢?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组内交流体会。
3、引导学生谈感受,结合感受进行个性化朗读。
4、教师示范读
5、学生再读,读出诗的韵味。最后齐声吟诵。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学生入情入境地吟诵,使理解更上一层楼。
(七)聆听歌曲,欣赏美
师:有的时候古人根据自己的兴致,把诗词配上曲子唱出来,更能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想听听吗?(课件播放歌曲《题西林壁》)
[古代的诗歌往往被谱成曲子广为传唱,现代人也愿意运用古诗填词作曲这又为我们学习古诗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渠道。学生们陶醉在优美的音乐中达到激情引趣的目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已经将诗意了然于胸。]
(八)总结全文,升华美
师:(看板书总结)这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前两句写作者看到的景色,(板书:看景)
后两句是作者由景所悟出的道理。(板书:悟理)作者借欣赏庐山的感受,告诉我们无论看人、看事、看问题都要多角度,多侧面地去观察、去体会,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全面、公正的评价。
[通过总结,使学生由表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九)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1、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游览过庐山、赞美过庐山,除了这首诗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诗人写过庐山。
生:我知道李白写过《望庐山瀑布》
2、对比阅读《登飞来峰》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补充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素材,既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课内向课外延伸,让每个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12
设计意图: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是最有灵性之美的语言。她传递着文明,印刻着人间的喜怒哀乐、书写着无限河山。笔者认为,古诗的教学,应基于吟诵,贵在于品悟,回归生活,切忌支解语言而忽略大意象的美。
《题西林壁》是古诗中写景抒情的典范,也是情理交融的诗文先河。笔者的教学,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诗意的能力,在诗的灵动意境中,引导学生和诗人及文本产生共鸣,在真实的生活中感受诗的强大生命力。
学习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诗歌语言的魅力/
2、培养学生探索诗意的能力。
3、树立正确的认识事物的观念。
课前准备:收集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句
教学流程:
一、激趣,感悟诗的意境,形成对山的全方位的感受。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学古诗可有意思了,今天我们就来学古诗。谁来背首古诗?
(二)出示:
过渡:老师也带来了写古诗句,请你读读!感受古诗的美!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2、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
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4、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注意适当解释
(三)初步形成对山的认识
1、上面的诗句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字,那是——山
2、请你谈谈你眼中看到的山是什么样子的!
二、初步感悟苏轼眼中的庐山。
(一)揭示所学内容
1、大家谈了自己眼中的山,有位诗人也想谈谈自己眼中的山,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
2、出示课件:苏轼(不是“一寸照片”人物的造型,而是采用生活写实型的)
3、他写了一首诗叫做:《题西林壁》
(二)初读诗句,正音
1、出示古诗
2、他游览的是什么山呢?他想跟大家谈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诗。
3、自由读诗。(配乐古筝《春江花月夜》)
4、请学生读。
(1)单个举手积极地读
(2)男女生比读
(3)上下句1、2组与3、4组接读
注意用上激励的评价语,同时正音
(三)初步释疑
1、明白所写的山和题诗的.地点等基本常识。
(1)过渡:有句格言叫做: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书读着读着就知道其中的东西了。你们也读了好几遍了那么你读懂什么了呢?
(2)随机交流。
2、师相机补充:
(1)诗是苏轼49岁写的
(2)这首诗是写庐山这十几首中最后的一首。
三、探索庐山的真面。
(一)见识庐山的多面性
1、苏轼见到了怎样的庐山?(引导用现代语言表达)
2、诗句是怎样写的?
3、出示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4、释字解词:
(1)横看——正面看
(2)岭(圆)——峰(尖险)
5、苏轼怎样去感受庐山的?(引导回答:从不同角度去看庐山,有正面看、侧面看、远处看、近处看、站在高处俯瞰、站在低处仰视)
(二)感受庐山多面的美
(1)这样的山你见过吗?美美地自由读前两句
(2)这样的山是怎样的山?(引导读者的心情的词语——百看不厌、心旷神怡
等词)
(3)齐读诗句
四、解疑明理
(一)明诗意
1、你们喜欢这样多情的庐山吗?
2、苏轼也跟大家一样,真的想一览庐山的真面,可是他能吗?
3、齐读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过渡:诗中哪两句告诉我们他不能?
4、谁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注意字意
5、苏轼在叹息啊,你读出来了吗?品悟读
(二)明事理
1、提升庐山的真面:
过渡:苏轼见到了如此变化无穷的庐山,为什么还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引导:庐山的美、味道永远领略不尽的,局部的美并不是庐山的全部)
2、苏轼怎样才能见到庐山的真面?
3、小结归纳:从整体上看,才有可能认清事物的本来面目
4、形象感知:
(1)出示:四副图——描写同一样东西,但角度各不相同
(2)盲人摸象的故事
5、生活中你有过这样因为看了局部而忽略整体而犯了错的事情吗?
我们对待一个人应该怎样看待呢?
五、练情巩固
(一)今天在诗人苏轼的带领下,你见到了怎样的庐山啊?
齐读古诗(配乐古筝《春江花月夜》)
(二)出示:这是( )的庐山,只有( )才能见到庐山真面!
过渡:苏轼眼中的山可和别人眼中的山一样吗?诗人苏轼想通过诗来告诉我们——
六、小结:历来写山的人不计其数,而苏轼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让我们在生活中好好品悟这一座座真实而神奇的山吧!
作业:观察一处景物或一样物品,并记录观察时的感受!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13
教材分析:
《题西林壁》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山感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3.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4.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教学重点、难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3.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谁去过庐山或看过庐山的风景片吗?请简单地介绍一下庐山的风景或景点的名称。
2.庐山的瀑布气势磅礴,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有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不仅瀑布有名,山也特别有名气,李白以庐山的山为背景还写过一首另一首诗《望庐山五老峰》中有一句: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3.同样以庐山为背景,不同的诗人,就会有不同的感受。苏轼就曾经写下了五首庐山记游诗,还将最后一首题于西林寺的墙壁之上,这首诗就是——《题西林壁》。
二、解诗题,知作者(板书课题:题西林壁)
1.简介:当时题壁诗盛行,因为雕版印刷能力有限,大量诗歌不能刻印出来,于是题壁就成了诗人“发表”作品的途径之一。因为题壁简单易行,只要把作品写在墙壁上,天南海北的过往行人过而读之,就可以传播开来。
2.诗题
3.作者
三、读正确,明诗意
1.听录音读
2.指生读
3.师生合作读:生读前四字,师读后三字,交换角色再读。
4.齐读。
5.诗意
四、入诗境,悟诗情
1.这首诗写了什么?请你轻轻地读一读,认真地想一想,然后和同桌交流。
2.老师提三个问题,如果能答出来,就说明这首诗大体读懂了。
题一:这首诗中藏着几个方位词,找出来。
(板书:横侧远近高低)
题二:作者欣赏庐山是不是真的横着看,侧着看,远处看,近处看,高处看,低处看?这些方位词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板书:角度不同)
角度不同,景色怎么样呢?从诗中找证据。(远近高低各不同)
(板书:景色不同)
小结:苏轼不愧为大文豪,诗的前两句用14字就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看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景物就完全不一样。
题三:作者为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
此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小结:看来要想了解全面,就要超越狭小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引导回答: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狭窄,只能看到局部,不能看到全面。
五、诗意引申
1.师举生活实例1:一位同学放学校外等车远观学校教学楼……于是,他轻轻地吟诵道:
(引读)不识庐山真面目——
2.师举生活实例3:以《背影》为例,引出不识“父爱”真面目,只缘身在”父爱”中。小结:诗中的“山”不是指庐山了,这个“山”可以是指一样东西,也可以是指一件事情,更可以是指一个人。
3.同学们有没有碰到过“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情况?举例说一说。
(逐一事例引读)不识××真面目——
4.这首诗不仅仅感受到了庐山景观的奇丽,还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人生哲理?
引导理解:人们所处地位不同,看问题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片面性。预知事情真相与全貌,需全面了解。
四、全文总结
小结:写庐山诗,大都从不同角度赞美庐山美景,作者却另辟蹊径,由自己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景象完全不同得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人生哲理。这是作者的巧妙之处,是这句诗成为千古绝唱的妙招。
五、拓读古诗
古诗欣赏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
3、背诵古诗,对重要词句能够默写。
4、体会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5、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2、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平时到公园或其他名胜古迹游玩,有没有注意到在树杆上、竹子上、柱子上和墙壁上有些什么东西?
学生说出“某某到此一游”……
2、师:是啊,在公共场合,这是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可不能做呀。可是在古代,这却是发表作品的一条途径呢。古代的酒楼、驿站、寺院等地,大多有一处粉刷不错的墙壁,专供文人墨客题咏留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宋代诗人苏轼留在一座寺院的墙壁上的。(板书课题)
3、大家看课题,对照文中的注释,谁来跟我们说一下课题的意思呢?
学生回答。
4、师:大家说得对,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篇发表在寺院的古诗说了些什么。
二、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庐山的风景录像。看了这段录像,大家对庐山有怎样的印象?
学生说出“庐山真雄伟”、“山峰连绵不断、高低起伏”……
2、师:大家观察仔细,说得不错。我们再来看看作者眼里的庐山又是怎样一种情形呢。请大家朗读课文,对照注释,试着翻译,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学生反复自由诵读,划词语。
3、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大意,然后请同学们评一评,看是否把诗中的景象和作者的感受说出来。
三、体会诗境,感悟道理
1、教师配乐诵读,学生思考:作者是站在一个地方来观察庐山的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学生回答:
从“横”、“侧”、“远”、“近”、“高”、“低”几个字可以看出诗人每到一个地方都在仔细地观察、欣赏。
3、师:“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意思大家都了解,可是,谁能明白这种现象呢?请大家伸出自己的手掌,从正面和侧面观察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学生照做,发现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事物会看到不同的模样。教师引导学生明白该诗句的意思。
4、学生想象“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画面。
5、分组讨论下面几个问题,然后交流:
⑴庐山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始终看不出呢?
⑵从诗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大家想想看,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各不相。”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子说一说。
四、指导朗读,背诵古诗
1、师:这么富有哲理的一首古诗,我们是不是应当把它背诵下来呢?背诵的诀窍就是多读,在读的时候,要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的朗读方法。如诗中的“岭、侧、峰、低、各、同、山、目”要适当延长声音;“远近高低”都是重音,但也要读出起伏;“真”、“只”要读重音。
2、分组竞赛背诵古诗。
3、抄写古诗,提醒学生要书写正确、规范。然后试着默写课文。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景象。
4、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和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从读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时间:两课时
题西林壁
学习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诗歌语言的魅力。
2、培养学生探索诗意的能力。
3、树立正确的认识事物的观念。
课前准备:
收集苏轼的生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认识苏轼。
(一)揭示课题。
1、师: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艺术奇耙,它们有的格调清新, 有的意味深长,有的耐人寻味。
2、师:古诗我们要怎样学习呢?(题目入手、读好诗歌、了解意思、体会意境)
3、师:学古诗更重要的是要读出诗味,悟出意蕴来。
4、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宋代诗人苏轼写的《题西林壁》。 (课件出示题目)
5、生齐读题目
(二)认识苏轼。
1、师:关于苏轼,你了解多少?
2、生根据搜集资料回答,教师点评,引导查阅资料的方法和内容:生平、朝代、出生地、贡献。
3、课件出示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书、画都很专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大的'成就,对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著有《东坡全集》。
(三)了解题意。
1、师:知道题的意思吗?西林又是什么意思?(课件出示西林寺图片)
2、师:题目中的关键词都知道了,能把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
3、师:带着你们的理解再读题目。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一)自读古诗。
1、师:可能有同学接触过这首诗,会读的同学想想怎样读得更好,不会读的试着把它读正确。
2、生自由读
(二)检查反馈。
1、师:谁来试一试? 生个别读 男生读 女生读集体读
2、师:有没有需要提醒一下的?读得正确流畅吗?相机纠正学生的读音
3、师:我们一起来把整首诗读一读。
(三)吟诵诗歌。
1、师:会读诗歌还不够,我们还要读出诗歌的韵味来,现在再让我们有滋有味地读读诗歌。
2、生个别读,男生读,女生读,师并随时进行点评,相机范读
(师:你对自己的朗读满意吗?读出了古诗的滋味了吗?)
三、品味诗意,感悟哲理。
(一)学习前两句诗。
1、师:等我们理解了诗的意思,会读得更好。先让我们来看诗的前半部分,请你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只要说通了,说顺了,就可以了,不一定要逐字逐句地去扣。
2、生自由练说
3、师: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吗?生根据学生的问题相机引导
4、师:你觉得岭和峰有什么不同吗?你能用词语形容一下岭和峰吗?(课件图片出示岭和峰的图片)
5、师:远近高低是指什么呢?
6、集体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师:你能说一说诗句的意思吗?(从正面横着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是峭拔高峻的山峰,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显出各不相同的姿态。
7、师: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看庐山的?
8、师:庐山到底是怎样的呢?你们想不想亲眼看看?就让我们一同观看庐山的录象,注意观察庐山的姿态,相信我们对这两句诗的体会更深,看时可以交头接耳,可以指指点点。(课件播放录象)
9、师:你们都看到了怎样的庐山?(连绵起伏、高耸入云、危峰兀立、悬崖陡坡)
10、师:为什么你们看到的庐山各不一样呢?(作者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
11、师:如果同一座山呢,看到的会不会一样呢?(课件出示同一座山不同角度的图片)
12、师:同一东西呢?能再举例子吗?(课件出示其他图片)
13、师:就让我们带着理解再来读读这两句话。
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二)学习后两句诗。
1、师:现在让我们来看诗的后两句,一起读读这两句。
生齐读,自由读
2、师:在说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3、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吗?
4、师:你们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呢?(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
5、师:平时的说话、写作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例呢?我们还没有这样类似的词语、故事?(盲人摸象,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身当临绝顶,一览众山晓)
6、师:正如大家所说的那样,对事物、事情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这就是这首诗蕴含的道理,最后两句也因此成为千古佳句,请同学们一起再来读读最后两句——————生接读 。
生个别读 配乐读
(三)回归整首诗歌。
1、师:当我们回过头来读这首诗时,相信我们的感受更加深刻了。
2、师:现在我们都是诗人,身在美丽的庐山,想想诗人吟诵的样子,你也来吟诵一番。你可以怎样吟诵呢?(可以加上动作读)
3、生自由练习 (生边写边吟,边走边吟,边捋着胡子吟诵,背着手吟诵)
4、师: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的吟诵?生上台表演。
5、生齐背古诗。
四、古诗拓展,领悟特色。
1、师:苏试笔下的题西林壁让我们领略了山的千姿百态,再让我们看看他游览庐山写的另一首诗,这首诗又向我们展示了庐山怎样的景观呢?(课件出示)
高岩蔽(bì)①赤②日,
深谷③来悲风④ 。
擎⑤(bò)开青玉峡,
飞出两白龙⑥ 。
注释:
①蔽 (bì) :遮住
②赤:红色
③深谷:深深的峡谷
④悲风:呼啸的风
⑤擎(bò):同掰( b āi)
⑥两白龙:两条白色的瀑布,东瀑和西瀑
2、师:请你根据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来学学这首诗。
3、生自由读后交流意思(课件瀑布图片)
4、生吟诵诗歌,检查读的情况
师:心情会怎样,是惊喜?是赞叹?是感慨?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个别读 集体读
5、师:自由读读这两首,比较一下,这两首诗有什么不同?(一个写景 一个先写景后哲理)
6、苏轼游览庐山时被庐山秀色所陶醉,一气之下记下了五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五首中的最后一首。这些诗,有的是描绘庐山的一种景象,有的写出了自己的一种感觉。题西林壁是总结性的一首,也最耐人寻味——————生接读。
7、正因为如此,九百多年过去了,这首诗还闪闪生辉,在文人的著述里,在游客的谈笑间,在学生的课堂里,有多少人在揣摩他,回味他。——————生接读,配乐读。
五、课堂小结,延伸课外。
师:这节课,我们用学古诗的方法,不仅读好了诗,理解了诗的意思,还体会了诗的意境。相信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当我们以后再来读这两首诗又将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观书有感
一、复习导入。
1、有感情地朗读。
2、背诵古诗。
二、学习《观书有感》。
1、按自学提纲自学古诗。
出示投影片:
自学提纲:
(1)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借助字典或联系诗句理解词语“鉴”“徘徊”“渠”“如许”等,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记下不懂的问题。
2、交流自学情况。
(1)、配乐范读。边听边思考: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学生交流读懂的内容。
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重点:
准确理解一些词语鉴:镜子。徘徊: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诗中指天光云影映在水塘中闪耀浮动。渠:它,指方塘。如许:如此。
理解“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思。
边读边理解边想象。
质疑————————解疑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1)看图,听录音,进一步感受诗的意境,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2)学生自由练读。(读中领悟: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些清澈那样,人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变得更加聪明)
(3)指名读。
(4)练习背诵。
三、学习本课生字。
1、记忆字形;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聿”“鉴”“徘徊”这几个字的。
2、正确书写:你认为哪个容易写错,给大家提示一下。
3、练习书写。
四、由学生推荐课外自学的古诗。
1、分组互相交流收集的古诗。
提示:先读读古诗,说说作者是谁。还可以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诗句和意思,最后和大家读一读。
2、请二、三名同学当小老师,向全班同学推荐古诗。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默写课文。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01-03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05-08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12-09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04-16
《题西林壁》经典教学设计04-18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06-19
古诗题西林壁教学设计11-29
苏轼题西林壁教学设计03-24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范本04-21
小学《题西林壁》教学设计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