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题西林壁》中的角度

时间:2020-10-03 13:39:04 题西林壁 我要投稿

苏轼《题西林壁》中的角度

  引导语:苏轼云:“横看成岭侧成峰。”为什么同样是的一座山,横着看是山岭,侧着看就成了山峰呢?《题西林壁》这首诗中的角度有什么特别之处?

苏轼《题西林壁》中的角度

  《题西林壁》中的角度

  苏轼云:“横看成岭侧成峰。”为什么同样是的一座山,横着看是山岭,侧着看就成了山峰呢?

  我想答案很简单:因为视角不同,所以看到的东西不同。对!人生也是这样,因为每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每个人的命运都会不同。在我看来,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实际就是一种人生态度。态度决定高度。

  这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前些天心理导师为我们演讲的内容,其中就有一段既令人感动,又令人肃然起敬的故事。尼克胡哲——一个一生下来就没有四肢的人,却活的比我们任何一个人都要精彩。我都不敢想象这样可怕的事实他是怎样接受的。

  如果我们现在进行假设:我们是个没有四肢的人,那你会游泳吗?会踢足球吗?会打高尔夫球吗?且不说这些高难度的动作,那你会刷牙洗脸,自己做饭吗?你会不需要别人的照顾就能吃饭,就能很好地活下来吗?

  那我再来问你:如果你没有四肢,能像尼克胡哲一样精彩地活着么?我想,能做出肯定回答的肯定没有几个。

  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尼克胡哲能精彩地活下来?我认为,他正是因为选择了一个很好的角度去看待他的人生,去树立了正确的人生态度,才得以成为人们心中的榜样,才得以赢得无比的尊重与敬佩。

  所以,我想告诉每个人的是:不论你面对的是什么,都要选择一个积极的态度去看待所有一切。当你经历苦痛的时候,你要想到“苦尽才能甘来”;当你遭受非议的时候,你要知道“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当你屡次失败的时候,你要谨记“失败是成功之母”;当你觉得上帝给你关上了一扇门的时候,你要看到他为你留得那扇窗。

  苏轼云“横看成岭侧成峰”,我却要说“选好角度造人生”。选择一种最好的角度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去面对你的人生吧!那样,你的人生才会像尼克胡哲一样精彩

  拓展

  《题西林壁》中的庐山

  庐山 ,又名匡山、匡庐,是中华十大名山、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地处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块段山。

  庐山位于东经115°52′~116°8′,北纬29°26′~29°41′。东偎婺源、鄱阳湖,南靠滕王阁,西邻京九铁路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长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绵延的90余座山峰,犹如九叠屏风,屏蔽着江西的北大门,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

  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最为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美句。

  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与鸡公山、北戴河、莫干山并称“中国四大避暑胜地”。

  庐山入选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华十大名山、中国最美十大名山、中国四大 避暑胜地、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等荣誉称号。含鄱口、三叠泉、芦林湖、五老峰、黄龙潭、好汉坡、三宝树等均为庐山著名的风景点.

  神话传说

  一种传说,早在商初,也有说在周威烈王时候,有一位匡俗先生,在庐山学道求仙。据说匡俗字君孝,有的书称匡裕,字子孝,也有称为匡续的。从中国传统的名 与字的联义看,其名为裕,是较为合理的,俗字是误传,俗、续二字罔音,也是传闻之悦。但普遍流传的名字是称他匡俗,匡裕很少有人知道了。

  为了方便,这里依 照人们熟悉的称呼。此外,还有称匡俗为庐俗,这种传说乃是因名山而臆想其人,以地名为氏,以氏为姓,倒还符合古代的惯例。至于他确切的姓氏,自然毋庸予以 追究,要追究也无从着手。据说,匡俗在庐山寻道求仙的`事迹,为朝廷所获悉。于是,周天子屡次请他出山相助,匡俗也屡次回避,潜入深山之中。

  后来,匡俗其人 无影无踪。有人说他成仙去了,这自然是无稽之谈。后来人们美化这件事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称为“神仙之庐”。并说庐山这一名称,就是这样出现的。因为“成仙” 的人姓匡,所以又称‘匡山’,或称为‘匡庐’。到了宋朝,为了避宋太祖赵匡胤脱匡字的讳,而改称‘庐山’。

  另一种传说,在周武王时候,有一位方辅先生。同老子李耳一道, 骑着白色驴子,入山炼丹,二人也都“得道成仙”,山上只留下一座空庐。人们把这座“人去庐存”的山,称为庐山。“成仙”的先生名辅,所以又称为“辅山”。但是老子与武王并不同时,这同样是神话故事。

  文化价值

  庐山不仅风景秀丽,而且文化内涵深厚,更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从司马迁“南登庐山,观禹所疏九江”,到陶渊明、昭明太子、 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朱熹、康有为、胡适、郭沫若等文坛巨匠1500余位登临庐山,留下4000余首诗词歌赋的文化名山的确立;陈 运和的诗作《庐山》称“三叠泉直泻青史,五老峰耸立古诗,仙人洞深藏抱负龙首崖腾飞情思,含鄱口难吐感触,芦林湖汇聚现实,花径走过历代名士,天池阅尽苍 茫人世,白鹿体壮养于书院 东林绿荫尽染佛寺”、“可见蒋介石残留足迹,敬仰毛泽东居住旧址,匡庐奇秀甲天下,世纪巨著出自此”。

  生物资源

  庐山山地自然环境的复杂性,提供了保存植物的古老类型和引种新的植物种类的有利的环境。因此,庐山有着丰富的植物种质资源和濒临灭绝的物种。庐山有野生植物2155种。首次在庐山发现或以庐山(牯岭)命名的主要植物有40种。

  庐山有着丰富的野生动物和珍稀动物。至今尚知兽类有33种,鸟类171种。庐山之麓的鄱阳湖还有世界著名的候鸟保护区。珍稀动物金钱豹分布于山麓山顶。 庐山昆虫有2000余种,其中多稀珍品种和新种。首次在庐山发现或以庐山(牯岭)命名的昆虫有33种。鄱阳湖鱼类有139种。

【苏轼《题西林壁》中的角度】相关文章:

题西林壁(苏轼)06-24

题西林壁苏轼诗意11-14

题西林壁苏轼古诗12-05

苏轼题西林壁古诗12-05

古诗苏轼题西林壁12-05

苏轼 题西林壁赏析06-13

苏轼题西林壁教案06-09

苏轼《题西林壁》教案12-01

苏轼《题西林壁》说课稿05-18

苏轼《题西林壁》新解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