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滕王阁序》鉴赏及写作技巧
导语:《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亦名《滕王阁诗序》,骈文篇名。唐王勃作。滕王阁在今江西省南昌市 赣江滨。
鉴赏
王子安开篇极俗,以”豫章故郡,洪都新府“这样的陈词滥调来点题,虽不失风雅,但落于其时文人之俗套,未见新意,谈不上出色之举而泛泛起笔罢了。但王子安何等样人也,俗中起妙笔,笔锋一转”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给人以一种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时又一村之感。此句接连上句,又为下句定位,可谓妙笔。区区数十字,将南昌的地理位置描写的清清楚楚中,个中的大气,实非常人所能及,此为王勃此赋第一次佳句高潮。
此节从此而下,是王勃描述宴会盛况之笔,也对阎公极尽赞美之能事,更有自嫌。结尾句”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自喻童子,王子安自谦也。”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这二句引用得当,也可以说切中当时宴会文人墨客佳朋之盛,虽有过誉之嫌,但为行文,却也失于当时境况之佳引。作为客人,王子安合赞诸客也在情理之中。
第二节以节气入篇,”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可谓与开篇”豫章故郡,洪都新府“的地名开篇相得益彰,而且遥相对仗,点题明确。此节大部份描写近景,写出了滕王阁周边的近境。名句”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写出了节气中的山水之色,可见作者用心之细。文采飞扬,让固定的文字而他的妙笔而充满动感。如”尽、清、凝、紫“四字用的极妙,也让静态的山水变的动感十足。”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岗峦之体势“.此结尾是准确的定位滕王阁的地理位置,写出了滕王阁的地势极佳,通过凫渚、岛屿的实景点出了滕王阁身处鄱阳湖畔。桂殿兰宫,是对应节内文字说滕王阁的气势非凡,岗峦之体势,即指滕王阁依山临水。寥寥几句,滕王阁的具体位置与雄伟气像尽展无遗。
由第二节入篇写景,至第三节由近及远,是为远景描写矣。其第三节开首远近结合,先是说身处滕王阁之高,点出了滕王阁的高度,因为站在滕王阁上,可以轻易的俯视别人的屋背,也为以后的极目远望留下了伏笔。写近而不近,文字的运用王子安收入自如也。从”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远景),钟鸣鼎食之家(近)“;至”舸舰弥津,青龙黄雀之舳(近远结合,意会),云销雨雾,彩彻区明(远近结合,意会)“.这种远近结合,远近意会的写法,让人在景色中迷离,赏其美感而存意会,实写作之妙法也。接下去的绝世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可谓写景之作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妙笔。落霞(静)、孤鹜(动)、秋水(近)、长天(远)。四个简单的景物,通过王子安的”齐飞“、”一色“点晴,整个都活了起来,可谓动静结合,远近相宜,将这四种物事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并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感。这在绘画技巧上,就叫活灵活现,将整个静态的画面整个的盘活了。阎公当时有一感叹”全篇有此一句,足胜佳作数千矣“,可见一句妙句对全文的影响力是如何的巨大。王勃的灵光乍现,也会我们留下了百思不觉乏味的好句也。
就此引入,”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陈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看似是画蛇添足,是上句的引申,实是助力之作,为上句增添饱满。更是用二个地名,点出了滕王阁的中心地位,这种始终围绕滕王阁这个中心引申的写作方式,是散文写作的必备技巧,否则有离题之嫌。
第四节王勃开始借景抒怀,但未深入,主要是借远景而怀远,抒其时境况与当时心态。全节全部用对比句,以加深自己的感触。如写景:”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写实:”遥襟甫畅,逸兴遄飞“.”四美具,二难并“.景情相融:”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借景抒怀:”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心态实描:”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这样的对比句,目的就是加深王子安自己的感悟。通过一个个对比,我们可以发现,王勃触景生情,由此深入怀悲,在感叹人生失意的同时,也对王室奉召以还抱有希望,这种失望与希望并存的心境,在全节的对比句中我们加深了印象,并为下文王勃的抒怀打下了很多的心理基础。
写景:王勃由近及远近结合及远,层次分明。写情同样也如此,由浅入深,先在第四节借景点情,逐渐深入,至尾句”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而起高潮却戛然而止,实为第五节留下伏笔也。第五节一开篇”嗟呼!时运不齐,命运多舛“.直接点入主题,好像突兀,但有第四节辅垫,回味一瞬,亦觉自然,此中的视觉冲击感,让我们又不得不感叹王勃的善于制造高潮,往往转折的笔锋,能达到出乎意料的效果。接下去”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鸿梁于海曲,岂乏明时?“.借古时名人鼓励自己,虽极尽无奈,却又存希望于圣主。相信自己终究会有苦尽甘来的那一天。”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更是写出了他那种既存希望却又失望的无奈心态。至此刻,王勃当时的迷惘心态可谓是一览无余。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此两句是王勃铭志之语,短短二十字,将他的高傲风骨,积极向上在危难之时不坠志向的心衷描写的极其到位。凡后世怀才不遇者常以此两句作为励志之名言,就可见此心的高洁了。”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以上这些文字是上句的进一步诠释,也可以说是注释,他引用典故,表明了自己不因失意而失志,在逆境中奋起的高远志向。犹其是”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之句。更是说明了自己不因暂时的失意而失望,而是卧薪尝胆,以图他日东山再起。从其对孟尝与阮籍的怒其不争来看,王勃此次流放确实心存不甘,时时牵念复返长安,展自己凌云之志的良好愿望。
”勃,三尽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第六节王勃以自我介绍开篇,说明了自己的境遇与志向。一句”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点明了自己的怀才不遇。然后他并未就此深入,而是笔锋徒转,接以自嫌,再捧阎公等与坐长者,以明自己奉宴之心。结尾更是以”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赞阎公等人,与上句的”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的失望到”钟期既遇,奏流水何以惭“的知音之语相慰,足见王勃处世之老成。这种对比句,无疑加深了赞誉的力度。从景写情至抒怀再牵回近境宴会场面,王勃收入自如,处处不着痕迹,如此笔力,名列初唐四杰之首也就不足为怪了。畅远而不忘中心本意,写散文者当注意也。
第七节是结篇,也是王勃全文的总结。他以一声”呜呼“的叹息起笔,给人以一种又要大发失意之志的感觉。谁知王勃岂是常人所能把握,他用字合情理,岂能作无谓之笔呢?接下去”胜地不常,筵席难再“.犹如生花之笔,让人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可众人犹未回神,王勃却又转折笔锋”兰亭已矣,梓泽丘墟“.自感叹而伤神,浑然一体,不着痕迹的将悬念折了又折,虽心意相同,然一愉一悲,更添其时宴、人之牵念。”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至此,王勃之意陡然明了。非王子安不尽欢也,实是盛宴难离,知音难弃也,如此谦卑之语,当博其时宴上人之欢也。可王勃一题二意,既拍了宴会上的人的马屁,也应了此赋是应景之作的原意。更抒怀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即好景不常,虽有意于好景,然天下又有几人能常留好景呢?此深深的感叹,应是王勃当时的实际心意。”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最后的收尾,王勃有点自得,因为其作实名是《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也即其时的引子。他的意思是说,既然有了好的引子,相信其后的赋定是佳作。然其序已冠绝古人,何人在此序下还敢献丑呢?”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王勃让宴会上的人作其赋,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金玉在前,非佳材何敢跟其赋,实多言矣。吾不知其时宴上人等是否还作其赋,但世之留存,唯王子安之序也,常引之为憾,然莫可奈何也。王勃以此语结句,像似歉逊,但傲然文人之气,跃然纸上。以此收篇,并无不妥,只是苦了宴上诸人,不知其时何以为继。
写作技巧
第一:精
精有二种解释,一种是用词简练,通观王勃全文,说实话确实是用语简练。这一点在文中处处可以见到。如描写地理位置”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了了数字,就将洪都(南昌)的地理位置说的一清二楚。由大及小,大气而不遥远。而且在这几字中将洪都的险要位置中心地位说的一清二楚,此等用笔老到之举,岂是一个精字了得。描写节气”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又是一目了然。描写人”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也是数字。像此种字简意深之例,通文比比皆是,看我等动辄洋洋数万言,才知其贵重也。此为我等后学当学之一也。
第二:点睛妙用
《滕王阁赋》系属名篇,名句佳言当不谓小。世人常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自是不待言下。此为写景之最也。其它如写地势”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写励志如”东隅已逝,桑榆已晚“.”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写虚境如”渔舟唱晚,响穷鼓蠡之滨;雁陈惊寒,声断衡阳之浦“.那一句不是惊世骇俗之佳句,此等妙笔,全文俯首拾来皆是,处处设疑,处处点睛,有此等点睛妙笔,怎不让其赋妙不可言呢?所以呀,我们现在写作,也要注意用词之精,一篇文字如有一二句点睛妙笔,全文皆活也。写散文者应记之。
第三:博
中国有句古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此句说的是什么意思?就是说,我们写作的知识面一定要广。熟读唐诗三百首,只要我们用心的熟读了,那么对其中的意境、技法、格律、也会有自然而然的熟悉,在此种情况下,无疑对于我们自身的写作是有好处的。
博览群书,也就是说肚子里有墨水,俯首拾来皆成句,是我们写作者必须要具备的知识能力。厚积薄发,看多了,识多了,写起文来自然也是轻车熟路,事半功倍也。看看我们现在的什么少年作家,还有那些看了几句摘撷的名句或是翻了几本哲学就动辄大言不惭的主儿,也敢在那里叫嚣自己学富五车,实让人殆笑大方耳。
我们看王勃的《滕王阁赋》,就可见王勃所学之博。如地理”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对于南昌的历史了如指掌)。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远景、在南昌的四周地理)“.”响穷鼓蠡之滨……声断衡阳之浦(中景,南昌周边)“.如节气”时维九月,序属三秋(节令)。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节气)“.典故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窜梁鸿于海曲“:”孟尝高洁……阮籍猖狂“等等。可见王勃引用之泛,而且入情入理,浑然不着痕迹,这样的引用如胸中无万千书卷,又如何能信手拈来呢?所以,写作者博览群书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必须要做的。否则,临时抱佛脚,拉一些似是而非的典故来引用只能是东施效颦,徒画蛇添足罢了。而且知识面不广,创作面就会受到限制,这是写文时的大忌,愿文学爱好者明之。
第四:收放自如
位成功的文字作者,比喻他的功底最佳用词就是收放自如。该收时候收,该放时候放,也就是在一篇文里,始终抓住中心,在引申面上,又抓住诠释之重,这样层次感分明,中心明确,让读者一目了然而又能将作者的中心思想毫无保留的灌输给读者,这样的作家,才是成功的作者,因为读者的思想已跟着他的思想互动。
《滕王阁赋》在很多人的思想里是一部写景之作,没错,此赋写景是古文中难得一见的妙作。但就实而论,此文据我认为应该是抒怀之作,只是为了应景,融抒怀于景,兼得益壮。王勃之笔力自不待言,但在写景的表像下要表达自己的思想,作者就必须具备对文字熟练的驾驭能力,也就是说要能做到收放自如。《滕王阁赋》的如何收放我在赏析中已有详尽的禅述,现在读者可以反过来仔细体会。当然对于一般的文字工作者,是很难做到收入自如的,那就存在一个循序渐进的问题,那就是由简如难,慢慢进步。同样我们以《滕王阁赋》为例,我们可以从他的技巧里找到我们循序渐进渐进的路子。
《滕王阁序》诗意描绘
江西的南昌,就是汉朝时的豫章郡。本朝今日新设的都督府,就坐落在美丽的洪州城。豫章和洪州,是汉代和隋代时,南昌的两个不同的地名。举目高天,夜空中的冀星和轸星在这里分野;纵目遥望,西南面的衡山和北面的庐山,在这里挽手峥嵘。荆江、松江和浙江,三条大江流在江西的上方,就像南昌的衣襟,覆裹着它清雅的身体;太湖、鄱阳湖、青草湖、丹阳湖、洞庭湖,五片大湖围在江西的中部,就像南昌飘飘的衣带,潇洒着它俊逸的体形。把荆楚一带控在掌中,又将东欧闽越伸手接通。南昌生产的物品,都是人间精华。堪称天上的宝贝,云中的神龙。
古时候,这里出产了名叫干将和莫邪的两口宝剑。宝剑上的龙纹光彩,直照着天上的牛星和斗星。秉承了天地间的圣洁灵气,这里化育的才俊士杰,总是代代知名。其中有一位名叫徐孺的读书人,俊杰之中,最有修行。他才气超群,精明聪颖。污浊不染,清贫务农。陈蕃本为豫章的太守,身居高官,却和徐孺心心相通。他一次次地请来徐孺子,热情款待,坦露心胸。每一次,陈蕃总是亲手摘下挂在墙上的,专门为招待徐公的竹床,真诚地请他留宿府内,谈笑风生。类似这样的佳话,在旧日和今日的南昌城内,多得让人数都数不清。雄伟的南昌州城,你如在云中坐落,你犹在雾中言情。你风姿绰约,你仪表从容。 在你的身边,有才能的人杰,多得就像夜空上的星斗。他们在遥远的云雾空间你来我往,闪烁着智慧,播撒着光明。南昌城地处少数民族与汉民族的交界之处,来到这里的宾客和住在这里的主人,都在中国的东南一带,堪称是典章人物的最高象征。都督阎公有着崇高的声望,大驾光临,为的是礼贤下士,广结友情。骑着马儿,持着刀枪的执事们,从远处来到这里,为的是彰显声威卫护安宁。
从新州赶来的宇文刺史,有着美好的风范。他今天专程来到南昌参加盛会,已让车驾暂住馆亭。今日正逢十天一次的公休假日,有时间有才气的俊杰之士们,悄然来会。大街上人多得如同云儿风起,蜂儿相拥,大家千里迢迢赶赴宴会,人才济济满座都是高雅的宾朋。孟学士是一代辞章的宗师,写出的文章,能吸引腾云的龙子,能迷住起舞的清风。龙凤飞舞,描天画地,尽是巧语如花美流空。王将军是一座武林的宝库。绝妙的韬略,能吸引紫电来朝,能破译清霜来踪。霜飞电闪河山再造,尽是刀枪如林歌英明。我的家父,现在交趾县内,朝廷恩赐,让他当了正堂县令。我省亲来到名城南昌,有机会前来瞻仰名阁贤圣。一个年幼无知的少年,居然能参加这样高雅的盛会,这实在是我难得的福气。一生都难以忘怀的最大殊荣。
今时正值九月,节序深秋寒凝。野外低洼处的积水已经退去,寒冷的深潭,宁静的水体,比哪个季节都澄清。烟霭凝聚的大地上,傍晚的山峦间呈现出一片紫色的朦胧。我是坐着整洁的马车来到这里的。在路上,我处处留心四周美丽的风景。我登上高山,眺望南昌城的巍峨壮丽;我来到江边,瞻仰滕王阁的硕硕雄风。楼台层叠就像高耸的青山,直插九霄云外;阁檐飞架,又像涌动的霓彩,飘洒八方流虹。站在高高的阁上往下看,楼台高得连地面都看不清。纵目远望,北面的长江在滕王阁脚下微微涌动,白鹤和野鸭在江岸的沙州上栖息,水中的岛屿极尽回环萦绕之形;松树和木兰在装饰好的殿阁上结彩,排列的形状就像岗峦起伏的翠屏。推开雕镂精致的门扇,俯瞰错落华美的屋顶,楼台大小联缀,屋脊高低成陵。山原辽阔,惹人尽收眼底;江湖盘曲,骇人望之心惊。江岸住宅遍地,钟鸣鼎食的,都是权贵人家;船只挤满渡口,雕凿精美的,满是青雀黄龙。云气消散,雨过天晴。彩虹满目,朗朗长空。西山的落霞,在天边闪动;无边的秋水,在四野生风,一片碧透的长天,与秋水一色湛湛清明。
打渔的人,在渔船上唱起渔歌,歌唱着傍晚的美景。那优美的曲调,一直传到鄱阳湖岸,和着流水,波永不停。寒秋之际,迁移的大雁,正急急地向南飞行。它们排成一队队整齐的人字,奋飞争雄,雁语声里,大雁们靠着一双翅膀,不停地抖动,已经顽强地飞离北方的寒冬。又冷又渴的大雁们,惊叫着落脚在衡阳水畔,它们啼寒的鸣叫阵阵呼应。天高地阔,万物生动。远望长吟,登高博兴。心豪迈而兴致发,兴致发而情逸涌。箫管齐奏,鼓荡起清风阵阵;歌声纤纤,引逗得白云忘行。仿佛是在雎园的绿竹丛中纵情宴饮,豪放的酒兴,超过了善饮不醉的彭泽县令;又如同在邺水的荷花池畔吟咏唱和,文笔的光彩,让擅诗的临川才子们自愧无能。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四美俱备;贤主、佳宾难得一会,欢聚一堂抒豪情。极目长天云有尽,畅游假日乐无穷。天高地远,最难知的是浩浩宇宙无始终;兴尽悲来,最难逃的是碌碌盛衰运数定。遥望夕阳映照下的长安,指点云雾飘渺的长江东,大地的尽头数南海最深,天柱虽高,而高耸的北斗运行在银河,悬挂在太空。关山阻隔,难以逾越,有谁同情游子迷路于途中?偶然萍水相逢,人人都是异乡来客,各个心思向往不同。我怀念天子却不得相见。也不知何年何月,皇上才能召我回到王宫?
唉,我的命运不好,屡遭坎坷,大志难成。叹只叹时光流逝岁月匆匆。真的很担心,那位专为皇上传递诏命的冯唐转眼就会老去,可壮心不已屡立奇功的李广却难以加官进爵,不被高封。这怎不让千秋志士扼腕心疼?使贾谊屈居长沙时,并非没有圣明的君主;让梁鸿逃隐海岛时,那个时代也不乏清明。我所信奉的是,君子能安贫乐道,而豁达之人才能看透天命。年纪大了,幼时的雄心应该更加豪壮,哪能在白了头时就改变初衷?穷困时,不朽的信念应该更加坚定,绝不可放弃一生的凌云壮志,到头来只能平平庸庸。喝了贪泉的水,神志胸怀仍然清爽;处在干涸的车辙内,依然能保持快乐的心情。从这里去北海路途虽然很远,可要真的想去那儿,就一定会想出办法乘上东风。早晨虽然逝去,可傍晚时积极作为,也绝不会因为是到了晚上就白搭了苦工。可叹啊,孟尝君品质高洁,可他只是空怀报国之心,从不主动君前请缨。阮籍行为狂放不拘,怎么能效仿他呢,在无路可走时就痛哭而返,最后弄得一事无成。
我年龄尚小,身份低微,只是一个平常的书生。我没有门路赤心报国,请求皇上赐于长缨。就是等到了与终军相同的年龄,像汉代的文人班超那样,毅然决然地投笔从戎也只能是徒劳无果,空自羡慕宗悫乘风破浪的壮志豪情。我舍弃了一生的前途仕宦,不远万里回到父母身边晨昏侍奉。我不是谢家宝树般的子弟,却有幸结识了孟母邻居般的至爱亲朋。不久我将要到父母身边去孝敬双亲,遵循礼仪,属对吟诵,就像孔鲤回答父亲孔子庭对那样,回答的每一字每一句一定都是认真实诚。惭愧的是,我们父子没有孔夫子那样洪深的大智慧,没有圣人那样宽广的大心胸。今天我拱手请谒各位,得以托身龙门,怎不令我喜气盈盈。只是到现在我还没遇见像汉朝时那位名叫杨得意的贵人,他作为司马相如的邻居,举荐相如,就像托举鲤鱼越过龙门,从而使其一举成名。为此,我手捧司马相如的凌云之赋请人赏析,而只能是叹惋可惜声声。我现在既然遇见了我的知音钟子期,我就不自谦而又无愧地奏出一曲高山流水,就请各位侧耳细听。
唉,像滕王阁这样的胜地,不是哪儿都有的,像今天这样的盛宴也很难再逢。盛名流传的兰亭集会早已云散仙踪,热闹一时的金谷园也早已成为废墟,化作荒丘草青青。试问今日谁还记得在园中宴乐的那些人,那位声色夸耀富甲天下的老石崇。临别赠言,是因为有幸在盛宴上承受了都督阎公的恩惠,这样的偏爱,激发了我的文思,使我诗意浓浓。登高作赋,诗写名胜。生花之笔只能期待在座诸公。我冒昧地竭诚鄙陋,下笔千言,诵德诵功。我恭敬地写下了这篇短序,字里行间,尚有余情。就请各位先生挥笔作诗吧,按照规定的韵字,每人都可随意吟咏。四韵八句,我也献丑一首,牛刀再试,随后就可写成。请诸公展露潘岳似的文采,就让陆机般的文华在大家的诗句里,尽情挥洒,光耀天地,千古留名。
我作的诗歌大意是:
高高的滕王古阁,面对着赣江沙洲。当年,那位坐着鸾铃马车、挂着琳琅佩玉的滕王,早已驾鹤西游。随着消失的岁月,这里的歌舞琴声,早就星散云走。叹如今:早晨时,只能看到从南浦吹来的云彩,在滕王阁的画栋上往来飘悠;黄昏时,也只能卷起彩绘的窗帘看那西山的细雨,在天地间消歇不休。幽闲的彩云,在水潭中照出自己的倩影;高天上的朗日,走了又来,来了又走。风物变了,星儿动了,时光又过去了多少个年头。那阁中欣赏歌舞的滕王,今天已不知去向何方。雕栏外,只有一条寂寞流淌的赣江,围在滕王阁下,似乎在低低地诉说着,这里曾经有过的风流。
诗文赏析
唐高宗上元三年(676),诗人远道去交趾探父,途经洪州(今江西南昌),参与阎都督宴会,即席作《滕王阁序》,序末附这首凝炼、含蓄的诗篇,概括了序的内容。第一句开门见山,用质朴苍老的笔法,点出了滕王阁的形势。滕王阁是唐高祖李渊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故址在今江西新建西章江门上,下临赣江,可以远望,可以俯视,下文的”南浦“、”西山“、”闲云“、”潭影“和”槛外长江“都从第一句”高阁临江渚“生发出来。滕王阁的形势是这样的好,但是如今阁中有谁来游赏呢?想当年建阁的滕王已经死去,坐着鸾铃马车,挂着琳琅玉佩,来到阁上,举行宴会,那种豪华的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第一句写空间,第二句写时间,第一句兴致勃勃,第二句意兴阑珊,两两对照。诗人运用”随立随扫“的方法,使读者自然产生盛衰无常的感觉。寥寥两句已把全诗主题包括无余。
三四两句紧承第二句,更加发挥。阁既无人游赏,阁内画栋珠帘当然冷落可怜,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暮暮朝朝,与它为伴。这两句不但写出滕王阁的寂寞,而且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写出了滕王阁的居高,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写出了滕王阁的临远,情景交融,寄慨遥深。
至此,诗人的作意已全部包含,但表达方法上,还是比较隐藏而没有点醒写透,所以在前四句用”渚“”舞“”雨“三个比较沉着的韵脚之后,立即转为”悠“”秋“”流“三个漫长柔和的韵脚,利用章节和意义上的配合,在时间方面特别强调,加以发挥,与上半首的偏重空间,有所变化。”闲云“二字有意无意地与上文的”南浦云“衔接,”潭影“二字故意避开了”江“字,而把”江“深化为”潭“.云在天上,潭在地下,一俯一仰,还是在写空间,但接下来用”日悠悠“三字,就立即把空间转入时间,点出了时日的漫长,不是一天两天,而是经年累月,很自然地生出了风物更换季节,星座转移方位的感慨,也很自然地想起了建阁的人而今安在。这里一”几“一”何“,连续发问,表达了紧凑的情绪。最后又从时间转入空间,指出物要换,星要移,帝子要死去,而槛外的长江,却是永恒地东流无尽。”槛“字”江“字回应第一句的高阁临江,神完气足。
这首诗一共只有五十六个字,其中属于空间的有阁、江、栋、帘、云、雨、山、浦、潭影;属于时间的有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今何在,这些词融混在一起,毫无叠床架屋的感觉。主要的原因,是它们都环绕着一个中心--滕王阁,而各自发挥其众星拱月的作用。
唐诗多用实字(即名词),这与喜欢多用虚字(尤其是转折词)的宋诗有着明显的区别。例如,三四两句中,除了”飞“字和”卷“字是动词以外,其余十二个字都是实字,但两个虚字就把十二个实字一齐带动带活了,唐人的善用实字,实而不实,于此可见。
另外,诗的结尾用对偶句法作结,很有特色。一般说来,对偶句多用来放在中段,起铺排的作用。这里用来作结束,而且不象两扇门一样地并列(术语称为扇对),而是一开一合,采取”侧势“,读者只觉其流动,而不觉其为对偶,显出了王勃过人的才力。后来杜甫的七言律诗,甚至七言绝句,也时常采用这种手法,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等。可见王勃对唐诗发展的影响。
【《滕王阁序》鉴赏及写作技巧】相关文章:
滕王阁序诗词鉴赏12-16
滕王阁序王勃鉴赏04-02
王勃《滕王阁序》名句鉴赏03-25
王勃《滕王阁序》诗词鉴赏04-25
王勃《滕王阁序》原文及鉴赏03-29
《滕王阁序》诗文赏析及鉴赏04-17
读《滕王阁序》后的鉴赏02-02
滕王阁序原文拼音及鉴赏03-20
《滕王阁序》写作技巧及特色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