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教案(精选20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桃花源记》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桃花源记》教案 1
教材分析
《桃花源记》是第五单元第一课。第五单元是在第四单元(科普说明)之后,对文言文的又一轮学习,目的在于理解作者写作的愿望和人物的不同情趣,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不断增强个人的魅力,用不同时代的眼光看待古代文化,并客观的评价古代人。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听说读写与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较强,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大多数是“留守学生”但他们的感情细腻而丰富。多数喜欢流行音乐,喜欢韩国明星,但是对历史、对传统仅仅局限于穿越剧,本单元的学习是对此一个不错的填补。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2.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
3.学习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特点。
5.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体会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
2.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世外桃源”是大家都知道的一个成语,它是出自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桃花源记》。那么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桃花源记》这篇文章,从中来寻找答案吧!
二、作者简介
学生根据自查的资料讲述,老师作补充。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伸,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丑恶,41岁时弃官回乡,归隐田园,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世美谈。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关于作品: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是陶渊明所作的《桃花源诗并记》中的“记”。此文包括“记”和“诗”两个部分。“记”是“诗”的序言,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是对所记的桃源世界的歌颂和赞美,并对桃花源社会作了一些补充。两者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为作者所向往的理想社会。
关于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公元421年,当时政治黑暗,军阀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炭。当时陶渊明已归隐多年,对于战乱造成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但他深知无法改变现状,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三、学生与教材对话
四、研读与欣赏,精读与精讲
1.桃花源美在哪里?[自然环境美、生活环境美、风俗人情美]
①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桃花源自然环境的美、生活环境的美。(师可先做示范)
②用表演的形式再现桃花源人接待渔人的场面,展示风俗人情美。
2.桃花源那么美好,桃花源人为什么对渔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3.渔人来过一次,回去时又“处处志之”,按理说,应该找得到,怎么就找不到呢?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桃花源记》教案 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字词与基本内容。
3.对文章所写社会现实与社会生活有所了解。
过程与方法:
1.小组合作探究,班级读、评、讲、议。
2.提高读懂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3.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文言文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二、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兴趣,在比较阅读中品鉴文言文。
3.理解作者寄托的理想生活。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深入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对文章字词的理解是通过朗读及自主学习来完成,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
2.学生对文章基本内容及主旨思想的分析主要通过课堂讨论来完成,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
3.学生对文言文比较阅读基本方法的掌握主要通过教师讲授与课堂实践来完成,在实践中掌握与运用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从《消失的地平线》中对香格里拉的描写,引导学生走进“世外桃源”。
2.引导学生说一说“你理想中的世外桃源是什么样子”。
导语:英国詹姆斯·希尔顿在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虚构”了一个叫“香格里拉”的东方城市,那里有着旖旎的风光、蔚蓝的天空和纯净的土地,是一个宁静、安逸、悠远、知足、明朗、和谐的理想归宿。人们常常将自己理想中的居所成为“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出自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桃花源是怎样一个地方呢?为什么说它在“世外”呢?让我们一起跟随陶渊明的脚步,探访那片神秘的土地。
【设计意图】从学生较为熟悉的作品入手,有助于学生走进将要学习的课文,并初步感知“桃花源”的内涵。
(二)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帮助学生读准字音。
2.学生自读课文,尝试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3.逐句疏通文意,教师进行纠正和强调。
【设计意图】本文注释较为详细,让学生先结合书下注释、运用所学方法疏通文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课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具有具足轻重的地位,教师帮助学生纠正和强调重点文言字词有助于学生文言词语的积累,同时也为理解文章做好铺垫。
(三)理解内容
1.梳理行文线索。
(1)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的不同片段。
(2)为故事的不同片段拟写小标题。
发现桃花源——探访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2.走进桃源生活。
教师提出问题,分小组讨论探究。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归纳,引导学生明确桃源人的生活及处世态度,进而理解文章的主旨。
(1)渔人进入桃花源后,他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引导学生从自然风光、人文风情两个角度去思考。)
(2)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村中人是如何对待渔人的?反映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风气?
(3)桃花源中的人“避秦时乱”之后为何“不复出”?渔人“——为具言所闻”后,桃花源中的人“皆叹惋”的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行文线索的梳理与文章细节的探究,学生可以从整体把握故事内容,对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有所理解,为明确文章主旨做好准备。
3.明确文章主旨。
(1)带领学生一起归纳总结桃源生活。
陶渊明为我们呈现的桃花源是一个他心中的'理想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
(2)引导学生明确文章写作主旨。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和平、宁静、平等、安乐的理想社会,描写了一幅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幸福生活图景,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隐含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抨击,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
【设计意图】在“理解内容”这一教学环节的基础上,明确文章主旨变得水到渠成,有利于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四)拓展比较
1.文意理解。
(1)学生自由朗读《秦时妇人》。
(2)学生借助注释与工具书,简要疏通文意,进行口译。
(3)学生逐句翻译文章,教师进行点拨和纠正。
【设计意图】 《秦时妇人》字词难度不大,由学生自读、自译,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快读阅读的能力。
2.勾连回顾。
(1)引导学生由《秦时妇人》联想到《桃花源记》,并初步发现两篇文章的相同之处。
(2)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比较阅读的意识。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调动已学内容,为后面比较阅读打好基础。
3.方法讲授。
(1)引导学生由“已知”到“未知”提出文言文比较阅读的基本角度。
(2)教师进行归纳总结,给予方法指导。
方法点拨:文言文比较阅读可主要从三个角度进行:(1)文章内容;(2)中心主旨;(3)写作手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已知联系到未知,有助于学生迁移运用已学阅读方法,同时“降低”比较阅读的陌生感和难度。
4.方法应用。
(1)学生结合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和要点,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就《桃花源记》《秦时妇人》进行比较阅读,发现其中的异同。
(2)教师进行归纳和总结。
【设计意图】《桃花源记》《秦时妇人》两篇故事架构“大同小异”,但表达主旨、表达方式“小同大异”的文章比较阅读,有助于学生掌握方法。
5.小结。
教师在学生课堂实践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文言文比较阅读的基本角度。
【设计意图】 小结回顾,有助于学生夯实本课重点。
(五)布置作业
拓展迁移:课后运用所学方法,从比较阅读的角度,分析《桃花源记》和《乙亥北行日记(节选)》的异同。
【设计意图】再阅读一篇与《桃花源记》有相似之处的《乙亥北行日记(节选)》,可以帮助学生迁移所学方法,能够在“旧文章”中有“新发现”。
《桃花源记》教案 3
第一课时
一、导人课文,简介作者。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 当你心烦意乱时。当你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象一些开心的东西,你会去幻想着一切都变得美好顺利欢畅的一刹,你会去遐想成功带来的无尽的欢畅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简介作者(略)。
二、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解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后,对提出的疑惑的字词注音、释义。
2.教师落实重要的字词注音、释义。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通假字、词性活用字
3.指导学生理解文中所出现的古今异义的词语。如:交通、妻子、无论、如此、俨然、鲜美。这部分可结合教学设计(一)的内容。
三、学生齐读一遍课文。
要求:①声音洪亮。读准字音。
②把握节奏。读出停顿之处。
③带有感情。读出韵律。
四、思考讨论,要求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他进入桃花源之前见到了怎样的.景象?
2.渔人在桃花源见到的景和人有何特点?桃花源人对外界社会情况了解吗?
3.人们根据渔人作的标志再去寻找桃花源,结果怎样?通过讨论这几个问题,搞清课文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土地平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无论魏晋。
(3).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五、根据以上问题,理清课文结构。课文从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源。
第二部分(第2、3段):写渔人在桃花源的见闻。
第三部分(第4、5段):写渔人离开、再寻桃花源的经过。
六、完成下列练习。
1. 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俨然( ) 阡陌( ) 垂髫( )
谐太守( ) 邑人( ) 刘子骥(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斜字词的含义。
①芳草鲜美:②率妻子 邑人来此绝境:③阡陌交通:④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⑤谐太守,说如此:
3.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从树上落下的花瓣繁多鲜艳。 ( )
②闲适愉快,自得乐趣。 ( )
③比喻无人再来尝试或过问。 ( )
4.口头翻译下列句子。
①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③不足为外人道也。
七、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背诵第1段。
八、推荐作业。背诵全文并默写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
一、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要求学生仔细品味自认为文中写得好的语句。说明:让学生自己来谈感受,教师可稍作点拨。
例:
1. 第1段描写桃花林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些词语用得好不好?为什么?写出了花草的色泽、质地、形态,不仅花多、花美,而且奇特无比,突出了桃花林的神奇之处;用四字句的形式,读起来铿锵和谐,节奏整齐,朗朗上口。
2. 第2段写桃花源居住的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勾勒出怎样的田园生活画面?平旷指土地广阔平坦;俨然即整齐有序;良田美池桑竹三词并列,描写出田地的肥沃,池塘环绕以及树木成阴的佳景;相闻则以动写静,既说明牲畜兴旺,又让人感受乡村的宁谧,这些生动的用词勾画和展现出了桃源人安居乐业、闲适祥和的生活图画。
3.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叹惋一词表现了桃源人怎样的心态?叹惋是感叹惋情之意,词语用得十分精当、传神,桃源人对世事变迁、人间沧桑的慨叹和外面百姓生活的苦难的同情,跃然纸上,可见可感。说明:可让学生具体设想模仿桃源人叹惋时各种不同的语言、神情、动作。
二、领会课文在情节处理上的特点。思考讨论:课文描写的情节,处处体现出一个奇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说明: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发言。教师在总结时,可作如下启发。
①.景奇。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等。
②.人奇,如:悉如外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等等。
③.踪奇.后人再去寻找桃源,都一无所获,不见踪影。这些奇异之处.使课文情节曲致跌宕,悬念环生,充满了神秘感,更增强了人们对桃花源的好奇和向往。
三、讨论分析:联系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请你联想桃源人的生活与当时外界人民的生活有什么不同之处?桃花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说明:应启发学生发挥想象,联系课文内容加以比较说明。
例: ①桃花源有着良田美池桑竹的秀美环境,而外界却是战乱频频,烽火连三月。
②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人们居住安定舒适,而外界百姓却是颠沛流离.背井离乡,国破家亡,一片焦土瓦砾。
③桃花源鸡犬相闻,人们往来种作,怡然自乐,处处是人丁兴旺、详和愉乐的氛围,而外界百姓却饱受战火磨难,过日如年,终日生活在痛苦之中。总之,桃花源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阶级、人人平等自由、家家丰衣足食这样一个安宁美好的理想社会,表达出身处黑暗、动乱社会之中的作者对美好理想社会的向往,寄托了作者渴求自由美满生活的强烈愿望。 自然,它是一个虚构的境地。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
五、读说训练。
1.教师出示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内容(略)。
2.学生朗读该诗。
3.分析该诗与课文在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
提示:
①内容相同,表现世外桃源的美好、神秘。
②所写的重点不同。
③表现手法不同。
六、推荐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三、五题。
《桃花源记》教案 4
【设计指导思想】
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2、突出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
【教学重点】
1、文言字词。
2、引导学生感受世外桃源所描绘的美好社会生活。
【教学难点】
理解陶渊明这篇文章的创作目的。
【教学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习字词、课文诵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成语世外桃源或陶渊明诗句导入
二、陶渊明简介
三、学生自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相互讨论,学习字词,教师指导、点拔
四、概括文章各段内容(学生归纳,教师总结)
五、分析本文写作线索(以渔人行踪为线索)
六、分小组进行诵读比赛,部分同学能当堂背诵
七、字词训练(投影)
1、重点实词和虚词:缘、穷、然、属、闻、具、足、之、志、规、寻、向、诣。
2、古今异义词:鲜美、交通、妻子、绝境、间隔、无论
3、特殊用法字词:异:意动用法;通:使动用法
4、通假字:要同邀
5、同义词:都:悉-咸-皆-并;邀请:要-延
6、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感受桃花源美好社会生活,讨论陶渊明写作目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想象桃花源的美好画面
三、桃花源给大家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三个词概括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美丽、神秘、幸福)
四、分类感受
1、感受桃花源的美丽:
⑴ 桃花源美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
⑵ 教师小结:桃花源美在环境幽雅,风景优美。
2、感受桃花源的神秘:
桃花源神秘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
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
3、感受桃花源幸福:
桃花源的幸福表现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⑴ 发垂髻: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
⑵ 男女: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
⑶ 渔人(侧面烘托):杀鸡作食,皆出洒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学生小结:桃花源幸福在生活和平安定,丰衣足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五、桃花源中的生活是一种怎样社会理想
(反对战乱,追求和平、幸福、自由生活的社会理想。)
六、文中哪一句话表现了桃花源中人的这种社会理想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七、文中哪一句话还表现了林中人不愿与世俗交往,受到干扰的心理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八、深入讨论
1、桃花源这一人间乐园能找到吗?
(不能,这是作者虚构的。)
2、陶渊明为何要虚构?联系当时社会现实思考
(反衬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
3、有人说陶渊明定作《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怎样评价?
(自由辩论。)
九、总结结束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向往一种没有剥削与压迫的幸福美好生活,这是我们应学习的,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更应树立一种远大的理想将个人的利益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我们的民族。
十、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书后思考练习。
3、摘录一些谈理想的名人名言。
《桃花源记》教案 5
一、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其中蕴涵的思想。
⑵、德育目标:认识文章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追求和平、幸福生活的情感。
⑶、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内容及主题;顺畅地诵读课文。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课时:第二课时(共两课时)
二、教学过程
1、回顾旧课
2、朗读课文
要求有感情地朗读,注意朗读节奏。
3、理清文章思路,梳理文章结构。
文章共四节,按故事的开端、发展、结局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故事开端(1),写渔人发现桃花源。
第二部分:故事发展(2、3),写渔人进入桃花源。
第三部分:故事结局(4),写渔人离开及再访桃花源。
可见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
4、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思想。
把学生分组,角色扮演渔人和桃花源人,模拟采访和受访,通过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深入理解文意,把握文章蕴涵的思想。
示例:A、渔人采访桃花源人
⑴、能介绍一下你们桃花源的自然情况吗?
⑵、请问你们是怎样来到这里的?
⑶、请问你们这里有什么风俗习惯吗?
⑷、当我来到这里时,你们有何感受呢?
⑸、我离开时,你们有什么要叮嘱的呢?
B、桃花源人采访渔人
⑴、你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
⑵、桃花源给你什么印象呢?
⑶、桃花源人给你什么感受呢?
⑷、你是否也想永远留在桃花源呢?
⑸、你对外人说出桃花源是出于什么目的呢?
5、迁移探究
⑴、问题一:桃花源人因不满当时纷乱、不安的先秦社会,躲避到了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若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不满老师、同学的时候,也仿效桃花源人,逃学、旷课,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可以吗?
⑵、问题二、《桃花源记》表达了作者反对战争、追求和平生活的思想。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还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若把本文推荐给现任美国总统布什,会怎样呢?试着写一段话,想像美国总统布什的反映。
6、总结:
本文通过虚拟一个宁静祥和的世外桃源,表达了作者对黑暗、动乱社会的厌恶和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
7、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8、板书设计:
故事开端(1)发现桃花源
安居乐业
故事发展(2、3)进入桃花源 宁静祥和
理想社会
故事结局(4)离开、再访桃花源
《桃花源记》教案 6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二) 能力目标
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
(三) 情感目标
训练学生的审美兴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再现桃源,感知桃源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讨论与点拨相结合
3、品读法
4、复述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桃源
请同学们先看大屏幕(教师展示有关战争的图片)
师:你能读懂他们的眼泪吗?
生:对战争的控诉。
师:是啊,他们的泪水中也充满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战争的`恶魔四处流窜,人们却总想找一个没有战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之地生活。在中国,有一群人在秦朝时代躲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那时起,这群人就世世代代在那里生活,直到东晋末年才被一个渔人发现。这个隐匿了五百年的神秘地方就是桃花源。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秘的世界,去感受它的神奇吧。
二、作家作品简介
多媒体显示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关于作品: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的序文。
三、辨明字音:
阡陌 遂迷 骥 郡 诣 邑人 间隔
语云 便要还家 垂髫 俨然
四、初识桃源
1、教师放范读录音,学生边听边结合画面欣赏,进入意境。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节奏、韵味。
3、全班齐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节奏要准。
五、叙述桃源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线索。
2、教师抽学生复述课文。
六、感知桃源
1、学生分组讨论,说说桃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找出课文中描写桃花源景色的句子,学生品读。
3、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找出描写桃源人生活的句子。
七、再现桃源
作业设计:
由桃花源你想到了什么?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试着写一篇《桃花源后记》或给桃源人写一封信,谈谈你对和平的认识。
《桃花源记》教案 7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一些词语古今词义的区别。
2、技能目标:
学会根据语境理解词语。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切身体验桃花源的自然美、风俗美。 教学重 点 掌握一些词语古今词义的区别。
教学难点
学会根据语境理解词语。
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重视对注释的识记。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
个人备课
一、课前检测:5分钟
二、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为创造性复述作准备8分钟
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话来复述,并插进一些话,使整个故事连贯起来,根据课文内容,利用想象,合理补充一些细节,使故事情节更加丰腴。
三、分步品味课文
1.想像桃源之“美”。
(1)指名朗读描写桃花源外部环境美和内部环境美的句子。
(2)提问:桃花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请选一个景点,用“这里的 美,你看 ”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
学生争相回答,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美好遐想。明确:这里的桃林美,你看,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红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树上花瓣纷纷落下,像是一只只飞舞的粉蝶……这里的土地美,你看,平坦如砥,一望无垠,就像是一块偌大的毡子……
这里的屋舍美,你看,排列得整整齐齐,炊烟袅袅升起……
这里的田池美,你看,田地肥沃,庄稼茁壮生长;池水清澈,鱼儿悠然自乐……
这里的桑竹美,你看,青翠茂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里的阡陌美,你看,它们交错相通,将田地划成整齐的`方块,像一个巨大的棋盘……教师小结:听着大家的描绘,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桃源是美丽的,它美在环境幽雅,美在风景秀丽,美在资源丰富,美在静谧祥和。
2.理解桃源之“乐”。提问:桃花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文中哪些人能感受到桃花源的“乐”?学生明确:男女、老幼、渔人
提问:他们分别为什么而乐?请你以其中一类人的身份和口吻说说看。
教师以记者采访的形式跟学生交流,学生以文中人物的身份设身处地地感受桃源生活之乐。学生明确:
(1)男人虽种植劳累,但他们乐,乐在不必服兵役,免受战乱之苦,能安居乐业。
(2)女人虽采桑养蚕,织布缝衣,忙得不亦乐乎,但她们乐,乐在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过和平安定的生活。
(3)老人(黄发)“怡然自乐”,乐在老有所养,丰衣足食。
(4)小孩(垂髫)“怡然自乐”,乐在和平安乐,无忧无虑。
(5)渔人乐,乐在受人热情相邀,盛情款待,乐在桃源中人民主平等,和谐亲密。
学生小结:桃花源乐在民主平等,乐在和平安定,乐在丰衣足食,乐在民风淳朴。
评读桃源之“奇”。
提问:桃花源的美丽欢乐令人神往,桃花源的离奇神秘更是引人入胜。那么,桃源“奇”在何处呢?请你以“ 奇,那是因为 ”的句式阐述一下自己的认识,要尽量用原文的句子回答。明确:景奇、人奇、踪奇。
(1)景奇。桃林奇,那是因为“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山洞奇,那是因为“仿佛若有光”,且形状奇特,“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人奇。人奇,那是因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踪奇。踪奇,那是因为渔人“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太守竟然“寻向所志,不复得路”,名人探访,竟然“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教案 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思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在诵读的基础上,落实字词,疏通文章,熟知课文内容;通过讨论、辨证地看待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理想社会。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文言文;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理解文章的叙事线索。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我国东晋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东晋王朝极端腐朽,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元代诗人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一诗中发出了这样的慨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有一个成语就是这一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它就是——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三、检查预习情况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开朗(hu0)屋舍俨然(yan)阡陌交通(qianmo)
黄发垂髫(tiao)便要还家(yao)刘子骥(ji)
诣太守(yi)
四、读译课文。
1、听老师范读。
2、同学齐读课文。
3、利用工具书及课后注释,笔译全文
五、小结。
1、古今异义词: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芳草鲜美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阡陌交通
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古义:妻子儿女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来此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魏晋
今义;不管(连词)
缘古义:沿缘溪行
今义:缘故,缘分
延古义:请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今义:延长.延伸
津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后遂无问津者
今义:口液
2、一词多义
舍:舍弃便舍船寻:寻找寻向所志
房子屋舍俨然不久寻病终
志:做标记处处志之向:以前寻向所志
标记寻向所志对着眈眈相向
3、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课后练习
第二课时
一、回顾前堂,朗读课文
二、课文分析
1、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按渔人行踪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2~3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4~5节)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
2、质疑解难:
①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讨论并归纳: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②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讨论并归纳: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讨论并归纳:土地平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④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讨论并归纳: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⑤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讨论并归纳: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⑥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讨论并归纳: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⑦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⑧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讨论并归纳: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⑨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讨论并归纳: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三、总结结构,思考文章主题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四、背诵课文
《桃花源记》教案 9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掌握文言实词和虚词,并翻译全文。
○3.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课文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故事的寓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我国湖南省有一处风景独特,倍受世人青睐的旅游胜地,她因东晋时期一位诗人的名作而闻名天下。大家知道是哪吗?那位诗人是谁?去过没有?请去过的同学简要介绍有关情况,好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散文《桃花源记》,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检查预习:
○1.展示同学收集到的有关资料。
○2.请同桌检查对方注音、解词等预习情况。
三、诵读和复述:
○1.欣赏书法作品,配乐朗读。(教师可以结合书法作品播放录音或自己示范朗读。该部分内容每个页面限时60秒,若没有按键或点击鼠标,60秒后将自动跳入下一页。)
○2.请一位同学朗读,要求读出感情,咬准字音。(读完后由同学做适当评价。)
○3.全班同学结合注解默读课文,准确把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五分钟后请同学复述大意,复述时可适当增加自己的想象。复述不完整可由其他同学补充。
○4.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然后反复自由朗读。
四、疏通词句:
1、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难解的、注解中没提到的、应特别予以重视的字词。
2、教师出示同学们未提到的字词。如:
缘溪行 渔人甚异之 欲穷其林
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 才通人 豁然开朗 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
问所从来 便要还家 咸来问讯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便扶向路 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遂迷 寻病终
教师可适当给同学讲解词语古今异义现象、词类活用现象等,但不宜细讲。有些词语应尽可能联系以前所学知识及相关知识,展开联想、加深理解。
3、请同学找出难译的语句,寻问优秀同学作答。(此项活动意在充分调动同学积极性和激发敢于直面疑难、大胆探索的热情。)
4、请同学逐句翻译,教师适当点拨。
第二课时
五、理清思路: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2、划分课文段落层次,并归纳其大意。
第一段:开端,写渔人发现桃花林。
第二、三段: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林的见闻和经历。
第四段:结局,写太守派人寻找桃花源未果。
第五段:尾声,写桃花源无人问津。
六、深入研读:
1、揣摩语言(该部分内容每个问题限时30秒,若30秒内未作出自己的答案,课件将自动弹出相应参考答案。)
○1.“忽逢桃花林”“忽”表现渔人怎样的心情?
○2.“渔人甚异之”“之”在此指代什么?
○3.“欲穷其林”“穷”与前文哪个词照应?表现作者怎样的心理?
○4.前文与“豁然开朗”相对应的词语是什么?
○5.为什么桃花源人“见渔人,乃大惊”?
2、问题讨论(同桌互相讨论,该部分内容每个问题限时90秒,若90秒内未作出自己的答案,课件将自动弹出相应参考答案。)
○1.你认为桃花源人为什么“皆叹惋”?叹些什么?
○2.作者在文章后面部分安排“处处志之”,为什么“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
○3.作者在文章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3、主题探究(四人小组讨论,选派一名代表发言。)
○1.本文描写的桃花源是怎样的社会状况?
○2.这种社会状况与作者所处的时代有何不同?
明确:桃花源的社会状况: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人人生活得安宁幸福等。
作者所处时代: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小结:作者因不满当时的黑暗政治和社会现状,远离官场,隐居田园,一生安贫乐道,追求一种自由安宁生活。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社会理想。
七、拓展思考:
1、品读《桃花源诗》
○1.朗读《桃花源诗》,感悟其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结合《桃花源诗》译文,思考分析在内容、写作方法、思想感情上与《桃花源记》的内在联系。
2、比较分析
在创作方法和思想内容上,本文与《天上的街市》有何异同?
明确:本文与《天上的街市》在创作方法上,都运用了想象和幻想,情节离奇,极具浪漫色彩。在思想内容上它们不仅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也是作者思想倾向的体现。
《天上的街市》表现得积极、豪迈、乐观,鼓舞人们奋起与黑暗现实抗争,而《桃花源记》则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有消极因素。
3、独抒已见(根据立场、观点相同或相近的特点,将全班同学分成两至三派进行讨论,然后以自由辩论会形式发表各自见解。)
○1.渔人为何“停数日”就“辞去”?为什么不留下来?
○2.这种理想社会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成为现实?
○3.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种社会理想?
八、教师总结:
我们学习了一篇很好的文章,不仅学到了一些相关的语文知识,也进一步了解了封建社会的一些社会状况,了解了陶渊明其人。古人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当关注社会,关注历史,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九、全班齐诵课文,布置作业
《桃花源记》教案 10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的美丽,欢乐和奇异。
2、深入体会陶渊明虚构这一理想社会的原因。
3、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
4、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的美、乐、奇
教学难点:
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桃源仙境的目的',正确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东晋末年,战乱频繁,赋税徭役繁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家濒临崩溃,在这样的动乱岁月,陶渊明的一腔爱国热情无处倾诉,让人民安居乐业的愿望无法实现,只能把情感寄托在文章里,今天我们就带着对陶渊明已有的认识,再次走进《桃花源记》感受作品的独特魅力。
二、找同学大声的有感情朗读课文,边听边想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三、分别从“美、乐、奇”三个角度赏析全篇文章,学生进入小组讨论pk阶段。
四、小组讨论:桃花源的美表现在原文的哪些句子中?
1、教师点拨:自然环境美、社会环境美、人情美。
2、作者写这一美景的目的是什么?(表达了对桃花源的喜爱、向往)
五、小组讨论:
1、文中哪些人感受到桃花源的乐?他们分别为什么而乐?
教师点拨:(老幼因和平安定、丰衣足食而乐)
2、总结:桃花源人都乐在哪里(和平安定、丰衣足食、民风淳朴),作者写这些乐的目的是什么、(寄托理想)
六、小组讨论:
1、桃源“奇”在何处呢?从原文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小组讨论在文中画出这样的句子,同时分析了三个问题。
1)桃源人为什么叹惋?
2)桃源人为什么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3)文章安排刘子骥寻桃源是不是画蛇添足?
2、教师小结,这些奇异之处使文章情节曲折跌宕,使桃花源充满了神秘感。
3、作者设置这些“奇”暗示什么?(虚构社会)
七、桃花源是一个如诗如画:令人神往的仙境,这里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理想?(安居乐业,没有压迫、没有战乱,批判黑暗社会)
八、作者虚构这一理想社会,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明确:想法积极,做法消极,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九、学生质疑
十、总结小组成绩,鼓励优秀小组
十一、结束语:陶渊明追求光明和理想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相信未来是美好的,我们要志存高远,向着理想,勇往直前。
十二、布置作业:以《我眼中的陶渊明》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桃花源记》教案 11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课文2、3段内容;
2、了解文言文中主语省略的现象,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探讨主题;
4、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
孔子说过一句话:温故而知新。谁能说一说这句话的含义呢?(学生回答:温习旧的知识从中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今天我们就来温习《桃花源记》,希望能有新的收获。(板书题目)
二、授课过程
(一)检查课下巩固情况:
1、检查字词掌握情况:考小卷,同桌互批,师生总结
2、检查课文背诵:男女声背诵接力
(二)回顾文学常识
1、作者(陶渊明):东晋诗人。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但由于当时社会不安,他空有才智却难以施展。他曾做过小官,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回乡从此过起了田园式的隐居生活。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代表作有诗《饮酒》、《归园田居》,散文《归去来兮辞》等。
2、写作背景:我国东晋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三)回顾课文内容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本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
2、围绕线索用一句话来概括本文的主要情节。
本文记叙了渔人发现桃源、访问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而又神奇的经历。
(四)深入把握课文: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下面同学们结合二、三两段说一说世外桃源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找学生描述画面内容,并找出与课文相对应的原话,并翻译,夯实重点实词、重点句的解释)
1、自然景色优美:
例: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社会环境平和、宁静:
例: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3、人们的生活和谐、幸福:
例: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4、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五)理解文章主旨:风景优美,环境宁和,民风淳朴,作者如此完美的描述这样一个世外桃源究竟有何用意呢?(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呢?)(小组讨论合作完成)
明确:表现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自由快乐的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向往。
(六)议一议:作者写渔人以及后来的许多人再也找不到桃花源,意图是什么?
桃花源,只是作者以及无数劳动人民美好愿望的`体现,表现了人们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当然,这个理想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写桃花源的无迹可寻,其实是一种隐喻,隐喻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是不存在的。
(七)拓展延伸:世外桃源是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现在,我们正在为建设小康、和谐的社会而努力。你理想中的家乡是怎样的呢?请你用你的笔描述一下吧。
(八)课堂小测:
《桃花源记》教案 12
教学目标
1.品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赏析桃源的美。
3.体会作者描写“世外桃源”揭露黑暗社会现实和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赏析桃源的美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的社会理想及理解作者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启发点拨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展示一组桃花争艳的图片,桃林美不美?东晋时期有位作家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描绘了一方奇妙的'乐土,请问这位作家是谁呢?(生答:陶渊明)这节课我们携手再进桃花源,感受桃源之美。
二.感知桃源
朗读课文,欣赏图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赏析桃源
教学形式:我是小记者
角色:1名学生——渔人
5名学生——桃花源村民
3名学生--记者
1、采访对象:村民
采访问题:能介绍一下你们这里的自然环境、生活状况、风土人情吗?
你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
你们这里缴税吗?
你们人与人之间关系如何?讲诚信吗?
你想出去吗?为什么?
2、采访对象:渔人
采访问题:你觉得这里美吗?美在何处?
这里的人和外面的有何不同?
你为什么要把这个地方告诉太守?
四.赞美桃源
请桃花源的“村民们”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自己家乡之“美”,抒发心中的感受。
多媒体展示几幅有关桃花源自然美、人情美的图片,仅供学生参考。
学生再读课文,体味桃源之美。
五.探索桃源
问题:
1.这个社会在当时存在吗?找出相关依据,说说自己的想法。
提示:可参阅“预习提示”;
可从课文中找相关依据;
也可与背景资料结合起来理解。
2.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一世外乐土?你怎样看待这种思想?
提示:寄托作者的政治理想;
追求幸福、和平,向往美好生活;
大胆地向黑暗现实挑战,批判现实;
不愿干预,消极避世。
3.联系我们的生活、学习实际,说说桃花源的社会状况与我们今天和谐社会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提示:国家对西部农村中小学生实行“一免一补”政策。
农民不但不缴农业税,还有粮食直补款。
新农村道路硬化“村村通”工程等。
合作医疗
六.课外练笔
假如在21世纪的今天,一位桃花源中的人猛然来到外面的世界,面对现在人类富足而幸福的生活,他将会怎样?请发挥想像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作文。
《桃花源记》教案 13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2、熟读课文,理清课文的线索。
3、联系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倾向和社会理想
教学重点
1、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2、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人课文,简介作者。
1、展示几副图画,让学生联想到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并让学生谈谈心中的世外桃源。
2、介绍陶渊明及时代背景,自然导人课文,引起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咬准字音。(读完后由同学做适当评价)
2、商讨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疏通文意:学生提出的疑惑的字词、释义,师生共同解决。
4、指导学生理解文中所出现的古今异义的词语。
三、再读课文,概括故事情节。
1、有感情地齐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
2、用简洁语言概括故事情节,理清课文结构。
3、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桃花源的印象。
四、访谈练习
设置情境,利用“时空在线”专访节目深化理解,研读课文。假设教师以节目主持人的身份穿过时空隧道,来到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东晋时代的桃花源中,对村民现场采访。
采访问题:
1、请问你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我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战乱,逃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时间长了,我们就不再出去了。)
2、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朝代吗?你们想出去吗?(渔人说是晋朝。想出去,因为外面世界很精彩;不想出去,因为外面兵荒马乱。)
3、能为观众朋友介绍一下你们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吗?(我们这里土地平整开阔,房屋整齐,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真是山青水秀,人杰地灵!)
4、你们为什么不让渔人向外人介绍桃花源呢?(不希望外人打扰我们幸福安宁的生活)
5、你能对我们观众朋友说说你们桃花源居民的风俗习惯吗?(我们这儿的'人都很勤劳……很朴实,还有,我们很好客。
6、在节目的最后,请桃花源的村民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桃花源的特点。(1、我们桃花源风景优美。2、我们桃花源民风淳朴。3我们桃花源居民生活幸福。4、我们桃花源没有剥削,没有压迫。)
五,品位研读、主题探究。
1、大家相信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在东晋年间存在吗?(让学生从文章中找线索来考证)
2、作者写《桃花源记》的目的是什么?
六、拓展延伸
假如陶渊明来到大家面前,你最想对他说什么?
总结:这节课,我们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神州大地,山川锦绣,人民富足,陶渊明若是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
好,这节课上到这里。
《桃花源记》教案 14
教材分析:
《桃花源记》是一篇优秀的古代散文,它原是《桃花源诗》前边的“记”。文章主要通过对桃花源中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恬静淳朴的理想社会的虚拟性地描述,来表达作者及人民群众对和平安静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社会的抗议和憎恨。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2、了解故事的情节及线索。
3、认识作者通过描述“桃花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教学难点:
认识“世外桃源”的虚拟性;认识作者通过“桃花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导入
1、配乐课文朗读,辅以动画演示。
2、师以《桃花源记》经百年苍桑而未衰的独特魅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基础回顾。
1、给学生3分钟重温
2、出示检测内容,a 古今异议 b 译句
三、明确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2、了解故事的情节及线索。
3、认识作者通过描述“桃花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带着这些学习目标,齐背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四、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师激发学生对陶及写作背景的求知欲。
2、出示陶渊明简介及写作背景。
3、师延伸引导学生回忆陶寄寓同样思想的其它作品:《饮酒》、《归园田居》等,以加深学生对陶的思想及写作背景的了解。
(完成目标1)
五、自主活动:了解故事情节及线索
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情节,讨论并概括回答。
2、师作积极性评价,并出示准确的情节概括(出示投影片)
3、引导学生从情节概括中,梳理总结线索——渔人行踪。
六、课文品析
1、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从第一段中感受桃花林之奇美,体会故事开端所笼罩的神秘色彩,
A忘路之远近——渔人已入迷离难辨之境
B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能让渔人忘鱼而只见桃花。——奇
C渔人甚异之——惊异
2、自主活动:品读第二段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1)写桃花源内景色的句子是什么?
(2)写桃花源人风貌的句子是什么?
(3)作者在这一段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社会?
注:在学生回答完第1、2题后,师有感情地范读“土地平旷——————并怡然自乐。”学生闭目体会,达到身临其境,从而使其自己总结第(3)题答案——安乐祥和。
3、创新自主活动:拓开想象空间,以渔人身份丰满第三段,接受记者(老师)的采访(目的: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充分感知桃花源人的淳朴善良、热情好客)
(1)自读课文——小组交流补充。
(2)师将知识要点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采访语言”进行采访。
A.请问您在桃花源中都看到了什么?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B.听说那些桃花源人也很健谈,你们都聊了些什么?给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C.在这样一个新天异地的桃花源中生活数日,你感觉那里的人与您生活的东晋有何不同?
(3)师总结:从这一段中,我们看到了淳朴善良、热情、好客的桃花源人,可在那样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这样一个安乐祥和的理想和社会真的'会隐存于某一天地吗?
4、自主活动:体会“世外桃源”的理想性、神秘感和虚拟性;从而理解作者于此当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1)、自读第3段,并结合第1段,体会其神秘色彩。
(2)、小组之间讨论:“世外桃源”存在与否。
(3)、文章对于“世外桃源”的描述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情感?
注:在发言中,只要能自圆其说,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应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情感上。
师总结: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是,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原来自认为遥不可及的愿望,经过百般付出和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同学们我们一样可以!
《桃花源记》教案 1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背诵文言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3、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 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讨论与点拨相结合
3、品读法
4、复述法
教学程序:
一、 课前导入
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一单元的5篇课文,即:毛泽东的《新闻两则》,孙犁的《芦花荡》,西蒙诺夫的《蜡烛》,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以及聂华苓的《亲爱的爸爸妈妈》。这些作品的题材上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什么?
明确:以战争为题材。掩卷沉思,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人类渴望和平,拒绝战争,这种朴素的愿望由来已久。我国古代人民就曾希望有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们都能生活幸福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反映这种朴素的愿望的一篇文言文——《桃花源记》。
板书课题:桃花源记——陶渊明
思考:从课文题目中,你能联想到一个什么成语?
明确:世外桃源
什么意思呢?明确: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亦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亦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大家了解作者吗?课件展示陶渊明及写作背景。
二、初步感知: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一遍(一读),学生提出学习目标,注意朗读要求。(课件展示)。
2、指导朗读:
要求:
a、读准字音,停顿分明,不读破句。
b、带着感情,声音洪亮,读出韵律。
具体是:第一段平缓语气,第二段读出探险及释然惊讶语气,第三段读出热情和惊叹的语气第四、五段读出感慨语气。
3、学生按以上要求齐读全文。(二读)积累本文的“一词多义”及“古今词义差异”的现象。(课件展示)
4、同学们,请找出还有哪些文中难解的、注释中没提到的、应特别予以重视的字词。
5、学生找出文中自己认为难以翻译的句子,其他学生解答,教师点拔。(此项活动意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敢于直面疑难、大胆探索的热情。)
全体同学齐读课文(三读)。
三、 品读赏析
1、请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提示: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分为哪几个部分来叙述?展示课件。
即:全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渔人的行踪的不同地点分五部分:
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2、其中重点是写哪些部分?主要描写了桃花源的什么?
明确:第二、三两部分。描写了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3、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
明确:桃花源是个风景优美、民风淳朴、宁静安乐的理想社会。
请两位同学分别朗读这两段(四读)。
《桃花源记》教案 16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特点。
2、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部分文言常用词语。
(二)能力目标
1、文言文记诵。
2、文言知识积累。
(三)情感目标
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了解陶渊明其文其人。
二、学法引导
由成语“世外桃源”导入课文。引起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三、重点·难点
重点:
理清叙述顺序,把握叙述线索,理解材料的详略安排。
难点:
正确认识作者的社会理想。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名陶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东晋伟大诗人。出身没落士族。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善文。41岁时,任彭泽县令,仅80余日,因政治难图,又不愿同流合污,便毅然辞官归里,一直过着躬耕隐居的生活。他特别爱菊,开创了田园诗体,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著有《陶渊明集》。
二、写作背景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这时陶渊明归隐田园已经十六年了。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代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年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像陶渊明这样一个祖辈父辈仅做过太守一类官职,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土,当然就“壮志难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义熙元年(405),他仓促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作了最后决裂,长期隐居田园,躬耕僻野。
他虽“心远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三、老师范读课文
四、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老师提出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朗读。
要求:句读分明
节奏合理
语速适中
语句流畅
注意音韵铿锵
五、对照注释,理解课文
(如果程度好的班级,可以对照课文,直接笔译,然后站起来读,同学补充,老师作点拨。)
六、文章简析
第1段,写渔人偶逢桃花林。
第2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及所见到的美好景象。
第3段写渔人在桃花源受到的热情款待。
第4、5段写渔人出桃花源,太守寻而不得和刘子骥往而无果。
从文章各段的叙述看,1、4、5段写略写,只是交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结果,与第2、3段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突出故事的传奇色彩和神秘感。第2、3两段详写了桃花源中安乐自由的生活环境和热情淳朴的社会风尚。如详写这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写了良田、美池、桑竹,“阡陌交通”和鸡犬之声,有声有色地描绘了一个和平宁静的社会环境;详写桃花源中人对渔人的热情款待和与渔人的诚恳交谈,表现出这里没有战乱,没有剥削压迫,民情淳朴,是一个作者向往的自由幸福的理想社会。充分表达了文章的中心意思。
(第二课时)
请同学复述课文
回顾重点语言知识
1、种作
种作义为耕种,盖本于《书·尧典》之“东作”。《齐民要术·种谷篇》引晋杨泉《物理论》曰:“种作曰稼,稼犹穑也,收敛曰穑,穑犹收也。”知种作为晋人恒言。
2、问讯
“问讯”一词,课本无注。有人把这里的“问讯”理解为“询问”,“打听消息”。这里的“问讯”,作“问候”解。《尔雅·释言》:“讯,言也。”郭璞注:“相问讯。”陶文自用问候义。
3、叹惋
“叹惋”一词,课本无注。常见的注本,多把“惋”字解释为“惋惜”。只有陈中凡先生在《汉魏六朝散文选》中把它解释为“叹息骇恨”。
按:这里的“惋”,应当是惊骇的意思。桃源人对暴政深恶痛绝,避之唯恐不远,他们听了渔人对秦汉魏晋的介绍之后,除了感到惊异之外,不会有什么“惋惜”之感。“惋”字在晋人《一切经音义》引《字略》:“惋叹,惊异也。”《集韵》二十九换:“惋,惊叹也。”
请同学对课文进行评价(教师对评价进行总结):
这是一篇内容新奇、文学优美的散文。文章按时间先后顺序,从渔人发现桃花源的情况写起,第二、第三自然段是全篇的中心,先着重写渔人看到的景象,后写渔人了解到的内情。最后两段写桃花源一现而转瞬即逝的奇特情况,使桃花源蒙上神秘的色彩,如真似幻,可望而不可即。
作者调动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一个远离人世的理想境界。这个理想境界通过作者的笔,写得又真实又虚幻。同是桃花源,真实的'一面,写得自然真切,如现目前,且充满人情味;虚幻的一面写得迷离恍惚,若隐若现,无从追寻。这两方面的结合,更加突出了桃源仙境的美妙,是浪漫与现实的有机结合。
文章描写景物,能够用很少笔墨做到生动逼真优美。例如写通向桃花源的路,是“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写桃花源内,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我们读了,会感到其中的诗情画意,仿佛置身于美好的意境之中了。
作者的语言也有自己的特色,不雕琢,不藻饰,简洁平易,淳朴自然。用这种风格的语言记事写景,使得整个桃花源的理想境界亲切而真实,给人以美的陶冶。
分析作者的社会理想:
认识作者的社会理想,不能脱离作者生活的社会环境。东晋末年,社会政治混乱,兵祸连结,民不聊生。作者看到百姓深受战乱之苦,对黑暗的社会现实非常不满,但又改变不了这黑暗的社会现实,只好弃官归隐,洁身自爱,安贫乐道,于是他虚构出一个人人劳动,自食其力,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民安居乐业,和睦相处,和平宁静的世外桃源,用以批判黑暗的社会现实,反映劳动人民的愿望,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作者也自知这只是一种空想,开头结尾的写法对此都有暗示,桃源究竟在何处,没有具体点明,人们想再访也不可得。
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
2.注意下列句中红色字词古今词义的差别: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芳草鲜美。
3.请同学们预习下一课
《桃花源记》教案 17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熟读,美读直至背诵课文。
2、整体把握在课文内容。
3、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疏通文意(第一课时),多媒体教学情景引领,把握两个问题切入,背景交代,主题呈现,拓展延伸。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对理想生活和社会的渴望及对现实的否定,引领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美好的今天。
教学重点、难点:
1、集中研讨桃花源内的美景及人的生活状况。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故事的寓意
教学方法:
朗读、体验感受、 对话交流、探究思考。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有人说,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陶渊明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可是他笔下的桃花源却美丽得神秘,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它。
二、学生美读课文,调动情感,引领思绪。
三、美图展示,学生齐读,调动想象思维:桃花源给了你怎样的印象?
1、文中哪段文字是对桃花源自然风光的描绘?请展开想象,用自己优美的语言描绘一番(强调不能是翻译)。用什么词加以形容?(生找出后读)教师点拨:进入桃花源,渔人惊呆了,展现在眼前的是,平坦而开阔的土地,香花野草遍覆其上,房屋整齐有致,美丽的池塘有鱼儿欢悦,恣意地畅游,是桑林竹树间鸟儿啁啾而鸣,尽情欢唱,田间的的小路悠远绵长纵横交错,村落间鸡犬声彼此相闻……(预设:花瓣纷飞、绿水潺潺、嫩草柔柔、桑郁郁、竹森森小路悠悠)这是一幅宁静的、淡远的、美丽的、优美的、祥和的、古朴的……田园风景画。生齐读。
2、这样美的去处,这里的人们生活的如何呢?跳读:看桃花源的人是一番怎样的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学生表达。教师点拨:男男女女往来耕作,乐其业;老老少少无忧无虑,安其居。人们过着自食其力,自给自足的生活,并且自得其乐。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民风淳朴。
其间以问梳理第二段内容:⑴为什么桃花源人“见渔人,乃大惊”?⑵你认为桃花源人为什么“皆叹惋”?叹些什么?⑶渔人与桃源人的的对话是怎样的?⑷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3、这样美丽祥和的'社会之所在,今天通常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世外桃源。请解释。
4、既然是幻想的世界,又如何理解作者的有意虚构,用意何在?哪些语句,文段有所流露?小组合作探究
教师点拨:作者笔下的世外桃源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社会平等,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得自由快乐,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这在当时不可能存在,由开头的“忽逢”“遂迷”“未果”及后来渔人的寻而未得暗示桃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社会。种种描写为桃花源增添了神秘的色彩,表面写其隐蔽,实质以其虚幻的,不可能的暗示当时社会的黑暗,寄托了作者对自由的幸福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表达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和心声。
四、背景交代:
本文大约写成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作者57岁时。当时的统治者内部互相倾轧,战乱频繁,加之统治者日益加重对人民的盘剥和压榨,给百姓造成了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的惨象,陶渊明对此深有感触,对当朝者的不满加深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又无能为力,只能逃遁,选择远离。只好借助文字抒怀。
五、我眼里的陶泽令。
由于他对现实对社会对人生对生死的彻悟,
由于他的博闻强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
他清高傲骨,不媚流俗,他不愿在腐白的官场蝇营狗苟,不愿与浊世同流合污,
他炒了俗世,救赎自己,选择做一介自由的农夫,投身于自在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早在《爱莲说》中,我便钦慕他作为隐士的特立独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又艳羡他悠闲自适的那份惬意。他爱菊还嗜酒,他说“我醉欲眠卿且去”,又让我懂了他的率真与自然……
后世的人们尊崇他:孟浩然、李白、杜甫赞美他的诗句呈现
《桃花源诗》呈现
六、小结:走出这个亦真亦幻的世外桃源,我不得佩服作者的醉翁别意,他让我们不得不审视我们的生活和生活的时代,而我要说的是热爱生活,珍惜今天。
七、作业:
1、背诵全文。
2、背诵陶渊明其他诗作。
3、日记记录收获。
八、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景之美 优美宁静祥和和平自由幸福 世外桃源
人之美 热情好客 ,民风淳朴 。 人之乐趣
《桃花源记》教案 18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
2.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和本文出现的成语。
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诵读的基础上,落实字词,疏通文章,熟知课文内容。
2.通过讨论、交流,辨证地看待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理想社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熟练朗读课文,并能准确地背诵、默写全文。
2、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特别是出自本文的几个成语如:世外桃源、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无人问津等,以及本文出现的几个古今异义词如:交通、妻子、绝境、鲜美、无论等。
【教学难点】:
1、感受桃花源的美境,理解文中作者所表达的美好理想。
2、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并正确评价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安排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听说过“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吧?我们只是大体知道那是形容美好的地方,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世外桃源”到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美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长久以来一直令我们向往?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晋代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来一一揭开这些谜题,并探寻一下文章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理想。
二、明确学习目标:
1、熟读背诵、默写全文。
2、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感受桃花源的美境,
3、理解文中作者所表达的美好理想。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第一步:初读课文,朗读指导。完成教学目标中的“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教师进行学法建议(1、读准每一个字音;2、注意正确断句;3、尽量读出感情。)
2、学生初读课文,边读边用笔画出不能读准的字音、不能正确断句的地方及不好把握感情的语句。并结合注释、工具书或者查资料书去自行解决。
3、读给同桌听或在小组内交流,互相指证。
4、随机抽查学生朗读,以检查对目标的完成情况,全班同学当评委,从字音、断句和是否读出感情等方面进行评价。
第二步:再读课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完成教学目标中的“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1、教师进行学法建议(1、字词句一一落实,尽量做到对译;2、尽量翻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
2、学生自读,结合书下注释、工具书或者查资料书去自行将课文逐句翻译高山
《桃花源记》教案 1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妻子”、“交通”、“无论”、“鲜美”、“绝境”等古今词义的变化。
(2)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通过多种诵读形式,个性化解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
(2)在诵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品味赏析文章语言,同时将个人审美情感融入其中,充分展开想象,进行文学再创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研读文章的能力,走进陶渊明的精神世界,同时形成自我的情感体验——追求属于自己理想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点
掌握课文中古今异义词和一词多义的用法,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品析文章。
教学方法
(1)自主探究式学习。
(2)品读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东晋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是他的五言古诗《桃花源诗》前边的一篇小记,相当于诗的序言。这篇记却因为它的故事性强,情景动人,真实感强而胜过《桃花源诗》,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今天,我带领大家一同走进陶渊明的世外桃源。
二、朗诵欣赏
边听读边欣赏相关画面边想象,让学生的情感融入其中,有个亲身体验。(指导:注意朗读节奏和朗读情感的变化)
三、知识积累
1、指出下边词语古今意义的不同。
古义:交错相通古义:更不用说。
交通无论
今义:运输事业的总称今义:关联词语。
古义:妻子儿女古义:不值得。
妻子不足
今义:男子的配偶;今义:欠缺、不够。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古义:鲜艳美丽。
绝境鲜美。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今义:食物味道好。
2、掌握以下一词多义
便船:舍弃动词不足为外人道也:向、对介词。
舍为
屋舍俨然:房屋名词;捕鱼为业:作为,动词。
处处志之:做标记,动词;寻病终:不久。
志寻
寻向所志:做的标记,名词;寻向所志:寻找。
四、梳理情节、整体探究
1、根据课文大意,梳理文章情节。
分组讨论,明确:第一部分(开头——“欲穷其林”)开端,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第二部分(“林尽水源”——“不足为外人道也”)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和经历(或渔人访问桃花源)。第三部分(“既出”——“不复得路”)结局,写渔人离开桃花源。第四部分(“南阳刘子骥”——结尾)尾声,写他人又寻桃花源,后来无人问津。
2、根据情节的概括,梳理本文线索
本文线索:渔人进出桃花源。
品味研读
1、你能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桃花源在你心中的整体印象吗?
明确:美、乐、奇。
想象桃源之美。
(1)找出描写桃源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句子,朗读并背诵。
(2)桃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请你任选一个景点用下面的.句式描绘一下,句式:这里的……美,你看(听)……
甲生:这里的桃林美。你看,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一颗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一片粉红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树上花瓣纷纷落下,像一只只飞舞的粉蝶……
乙生:这里的土地美。你看,平坦如砥,一望无际,就像一块诺大的毡子。田野里,牛羊在安闲的吃草,溪水在幽静的流淌,清风将柳树轻轻地摇摆……
丙生:这里美在民风淳朴。你看,男耕女织,和谐亲密;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对素不相识的渔人热情邀请,盛情款待……
3、理解桃源之乐
桃花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那么,他们的乐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甲生:表现在“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生:表现在人民安居乐业。
丙生:表现在人民自给自足。
丁生:表现在外界没人打扰,没有兵荒马乱,没有苛捐杂税。
……
评读桃源之奇
桃源的美丽欢乐令人神往,桃源的离奇神秘更是引人入胜。桃源奇在何处?
桃林之奇: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山洞之奇:仿佛若有光。
人们之奇:不足为外人道也。
结局之奇:处处志之,遂迷不复得路。欣然规往未果。
主题探究
1、大家相信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在东晋年间存在吗?
明确:这个地方不存在。从文章中渔人和其他人都没找到可以得知。
作者写《桃花源记》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生活的东晋是一个战乱不断、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社会。他深感痛苦和不安,但又不可能改变这种现实,于是憧憬一种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民生活宁静和乐,风气淳朴,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这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剥削的愿望。
拓展
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他心中的“世外桃源”,大家用现代文也来描绘一下自己心目中的世外桃源吧。(1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渔人发现桃花林
渔人访问桃花源桃源之
渔人离开并再寻桃花源美乐奇
他人又寻桃花源
梨花
《桃花源记》教案 20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文育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掌握课文中古今异义词和省略句的用法;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加强诵读训练。
教学难点:
认识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注重通过诵读来加深学生对文言字词、句子的理解。可先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再体会领悟其语言特色和思想内涵。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由湖南的风景区“桃花源”引出课文
二、指导阅读“阅读提示”,简介作者作品。
陶渊明,名潜,字子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著名诗人。诗歌多以表现田园山水、归居之乐见长,是田园诗的创始人。他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家庭,得不到当时社会的重视。少时虽颇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社会动乱不安,有志难酬。先后作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终于在41岁坚决弃官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作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优美的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
三、教师范读课文,然后学生自读课文。
1、要求学生认真听清老师的断句、节奏,标记生词。
落实下列字词的读音:豁然 俨然 阡陌 垂髫 怡然
便要还家 邑人 语云 郡下 诣 骥
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
要求:基本读准断句,注音语气节奏。
3、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A、请三位同学读完全文。 教师要纠正朗读时出现的错误
B、齐读课文,注意刚才同学朗读时出现的问题。
四、学生结合相关注解自主阅读课文,并讨论文章的内容与结构
1、 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来安排材料的?
2、 标出文中能表现渔人行踪的词语。
3、 据此划分课文的层次。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完成题目)
总结明确:
1、 以渔人行踪为线索 安排材料。 (行踪可以理解为地点的转移)
2、 表示行踪变化的词句:
缘溪性 忽逢桃花林 复前行 便得一山 从口入 复行数十步 停数日 既出 及郡下 遂迷,不复得路
3、 根据以上的总结,将课文分层:
㈠、(1)发现桃花源。
㈡、(2—3)进入桃花源。
㈢、(4—5)离开而复寻桃花源未果。
五、学生按照老师要求自主完成相关字词的学习。可分组练习讨论 (在文中相应位置做好笔记)
六、布置作业。
1、将课堂所做练习完成在作业本上
2、用现代文复述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抽查相关词语
2、请同学复述课文
二、精读课文,体味品评
1、齐读第1段,思考渔人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何作用?
“忽逢”说明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渔人以前未曾所见,因此“渔人甚异之”。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一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桃花源又会是什么样子呢?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
2、桃花源是如此的美丽,如果你是一位桃花源中的人,请你用下面的句式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家乡:
这里的 美(景色、民风、生活),你看 。
(可用原文,也可用自己的语言,还可加入自己的细节创造)
例:这里的桃林美,你看,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红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树上花瓣纷纷落下,像是一只只飞舞的粉蝶……
3、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与后文中哪句相话相呼应?
“大惊” ,“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4、人们听完渔人述说后“皆叹惋”,请你猜想一下渔人述说的内容。
外界人们在改朝换代中所受的苦难
5、介绍到这里,相信你们已经对桃花源有了全面的认识了,那么请你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你所认识的桃花源的特点。
参考:我们桃源的风景优美/我们桃源的民风淳朴/我们桃源人民的生活幸福…
三、齐读全文,探讨主题
分小组探究下列问题
1、为什么再也找不到桃花源了?这样安排结果有什么好处?
明确:照应开头;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说明这是一个理想的社会,现实生活中没有;增强神秘色彩,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
2、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你觉得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能变成现实?今天我们应该怎样来看待这样的理想?
应联系作者所生活的社会时代背景来理解。这一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的向往和憧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和寄托。(可不必引导学生去认识“它只是一种空想”之类的方面。) 这样的理想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人们所渴求实现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神州大地,山川锦绣,人民富足,陶渊明若是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外练习
【《桃花源记》教案】相关文章:
《桃花源记》教案08-26
桃花源记的教案08-26
桃花源记教案08-28
桃花源记教案模板08-26
《桃花源记》教案【荐】02-11
【热】《桃花源记》教案02-12
《桃花源记》教案范文08-25
桃花源记的教案15篇08-26
桃花源记的教案(15篇)08-27
桃花源记教案15篇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