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木诗选》唐诗原文及鉴赏

时间:2024-10-07 14:53:49 春宁 唐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有木诗八首选一首》唐诗原文及鉴赏

  《有木诗八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五言古诗组诗作品。这八首诗均为咏物诗。诗表面写的是植物,实际写的是人。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木诗八首选一首》唐诗原文及鉴赏,欢迎阅读

《有木诗八首选一首》唐诗原文及鉴赏

  有木诗八首选一首

  白居易

  有木名凌霄,

  擢秀非孤标;

  偶依一株树,

  遂抽百尺条。

  托根附树身,

  开花寄树梢;

  自谓得其势,

  无因有动摇。

  一旦树摧倒,

  独立暂飘飖;

  疾风从东起,

  吹折不终朝。

  朝为拂云花,

  暮为委地樵;

  寄言立身者,

  勿学柔弱苗。

  白居易诗鉴赏

  《有木诗》是一组寓言诗,借树木喻人事,一共八首。诗人在序中说:“余读《汉书》列传,..又见附丽权势,随之覆亡者。其初皆有动人之材,足以惑众媚主,莫不合于始而败于终也。因引风人骚人之兴,赋《有木》八章,不独讽前人,欲儆后代尔!”

  这段话是写诗人在阅读史书时,看到很多佞臣,或无所可否,曲意奉迎;或蛊惑上下,离间君臣;或依附权势,飞扬跋扈;或表里不一,色仁行违。开始无不具有出众之材,足以迷惑众人,谄媚主上,以致嚣张一时,最终却免不了身败名裂。诗人有感于此,因而作《有木》诗八篇,不仅讽刺前人,更是警诫后代,以免重蹈覆辙。这里选录的一首专意讽刺“附丽权势,随之覆亡者”,假借凌霄花来比喻那些通过各种卑劣手段窜踞高位而免不了以失败告终的人。诗的首句点明所咏是凌霄,此花不能说不美丽,且高高在上,挺拔突出,但并非傲视群芳,昂然独立。而是“ 偶依一株树,遂抽百尺条”,诗人用一“偶”字来修饰“依”,说明凌霄花不择良莠,只要有靠山,就会趋炎附势,顺藤而上,抽绎出长长的枝蔓来。这四句刻画凌霄花攀附它枝的本性。

  下四句对这种本性进一步表现,说它的根部附托在树干上,花开在树梢上,紧紧依附,一旦得势,便得意扬扬,自我陶醉,以为今生今世再也没有什么力量能使它动摇了。第三小段则写一旦树被摧倒,凌霄的生命连一早上难以维持,即使能自立,也是暂时的,摇摆不定的。这就是依附于他物的必然下场。最后四句是总结,感叹曾几何时还高攀入云的凌霄花,转眼之间,竟成了弃之于地的柴草。诗人谆谆告诫人们,千万要以此为戒,切勿做柔弱不堪、依附于人的小苗。

  这首诗的主题很鲜明,但诗人是通过形象的刻画表现出来的,思想巧妙地隐含在形象之中。虽然最后一句“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直接劝诫人们应自立、自强,不可攀附高枝,免得随其覆亡,但全诗的大部分笔墨用于描绘凌霄花的各种形态。对凌霄花的刻画句句吻合这种花本身从生长到衰落的特点,同时又恰到好处地用以象征那些依附权势、攀附高位,一得小利,便洋洋自得,而最终又自取灭亡的小人,从而曲折地反映出诗人的褒贬倾向。比喻贴切,不露斧凿痕迹,读来形象跃然,富有教育意义。

  创作背景

  诗人读《汉书》。《汉书》中记载了各种各样的人物,诗人将《汉书》中的人物与现实物进行比较,颇多感慨。诗人又对各种树木进行观察,找出某种树的特点与某种人的特点的相似之处,以树喻人,于是写了《有木诗八首》来警戒后人。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年),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郑,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806~820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821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有木诗选》唐诗原文及鉴赏】相关文章:

《柳》唐诗原文鉴赏11-10

《长干行》唐诗原文注释及鉴赏07-25

李白唐诗《将进酒》原文释义鉴赏03-30

《兵车行》杜甫唐诗原文及鉴赏06-24

李白唐诗《蜀道难》原文翻译鉴赏10-26

孟浩然唐诗《与诸子登岘山》原文鉴赏03-29

白居易唐诗《上阳白发人》原文鉴赏01-04

《杂诗三首其三》唐诗原文及鉴赏05-31

唐诗《咏柳》鉴赏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