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的魅力分析

时间:2022-11-20 11:35:06 唐诗 我要投稿

唐诗的魅力分析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人的诗,为唐代儒客文人之智慧佳作。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唐诗的魅力分析,供大家参考。

唐诗的魅力分析

  在唐诗这么多个特色中,我最有体会的是唐诗惟在“兴趣”,即意象和情趣契合,使诗歌充满韵味,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趣。我觉得“兴趣”是唐诗艺术特质的核心,有了它,唐诗才突显了它的灵魂。诗人在写诗的时候,凭借着直觉思维、灵感去捕捉意象,然后展开联想,使意象和自己的情趣交融,入其中,出其外,用有尽的语言去表达无穷的意趣。诗中的景象是现实景物和诗人想象力的产物,有着审美的因素,所以才会音如空中之音,色如相中之色,月如水中之月,象如镜中之象。

  在唐诗中,有很多作品都是惟在“兴趣”的,甚至说诗人无意为诗却诗意无穷,达到韵味之致。

  宋之问的《灵隐寺》是按照诗人游览的景物进行写作的,先写飞来峰,然后写灵隐寺本身和外面的景色,最后诗人抒发想出世归隐的感想。第三联的“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写得很妙,是诗人根据灵隐寺每到秋爽时刻会有桂子从月宫中飘落下来的传说加以想象写成的,诗人利用“天香、桂子”的意象,充分发挥想象力加以渲染,说桂子从天上飘落人间,佛香上飘到九重,这样的构思充满甚是奇妙,充满诗趣,给人一种空灵神秘的联想,使人有一种享受超出尘世的情趣,这种联想和情趣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无穷无尽的,却怡人心境,让人入神。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透露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寂寞无聊的心绪。“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俯仰古今,写时间的悠长;“念天地之悠悠”写诗人登楼远望,写空间的辽阔;“独怆然而涕下”写诗人孤独苦闷的情绪。全诗以无穷无尽、无际无涯的时空为背景,在这么开阔的意境里抒发内心的真实情感,吟咏自己的性情。诗人不写古事古迹,却让读着联想翩翩,千年以来有多少人也有这样的境遇,可谓包蕴丰富。特别是最后两句,在天地无穷而人生有限的悲歌中,蕴含着诗人无穷无尽的苦闷与沉思,诗人无可奈何的叹息萦绕在读者的耳边和心中。短短的几句诗,就让读者产生无限的想象,极具感染力,诗人的悲情也让人久久不能释怀。

  王维的《终南别业》,有无言之境、不可说之味。这首诗写诗人爱好佛理,每有兴致就独自散步,走到水的尽头就坐看天上的行云变化,偶然遇到老人还可以无拘无束地交谈。“独往”、“自知”缀以“每”字、“空”字,足见诗人对自己自得其乐、归隐的性情已有神会。“行到水穷处”,让读者体味到“应尽便须尽”的坦荡;“坐看云起时”,让读者体味到诗人悠闲、自主的情趣,领悟到妙境无穷。通过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细节描写,刻画了一副心境闲适的山水画,让读者融入其中,领悟诗人的意趣。“谈笑无还期”这句蕴含着哲理,诗人因体悟到物我一体而忘记世俗世界,诗味无穷。此诗通过“水、云”等意象引起情趣,突显诗人想摆脱物我之拘,达到心与自然相融合,这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

  李白的《独坐敬亭山》这首诗充满了情思韵味,让读者萦绕在心。“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表面写见到的景色,实则写诗人孤独的主观心境。“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赋予了山水景物以生命,构思巧妙,想象力奇特,表达诗人在自然中寻找慰藉、在孤独中寻找知己的心绪。诗人移情于意象,通过意象表达情趣,使诗充满了“精神”。全诗看似全是景语,无一情语,但其实是诗人情景交融,景就是情,句句写景,实则句句抒情,真是妙。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与寂静的山景冥会,人与自然亲近融合,刹那间灵性相通,浑然一体,描绘出片刻的超然意趣,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自然景物高度融合,富有无尽的情思韵味,令人猜想。

  又如李白的《静夜思》,通过一个错觉写客子静夜思乡之情。全诗内容虽然简单,但是内涵非常丰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虽然是写景,但景中融情,通过“明月“这个独特的意象,引出思乡之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通过“举头、低头”的细微动作写客子望月的动态,抒发思乡的心情,但思的内容没有点明,而是用“思故乡”三个字说明,正因为这样,才给读者留下了自由想象的空间,不同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去填补它,这种情思是体味不尽的。这首诗的乡情给人真实的感觉,引起人的共鸣,每当读到或者听到这首诗,人的心弦就会被拨动,感到心灵的震撼,久久地牵动着人的心绪,耐人寻味。

  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可谓是达到了意象和情趣的高度契合,妙趣丛生。这首诗写乐宫李凭弹奏箜篌的技艺之精,曲调之美,感染力极强。前四句先声夺人,交代了弹奏的时间、地点、人物,同时写箜篌构造精美,写物也是写人,衬托李凭技艺高超,“空山凝云颓不流”这句诗移情于物,赋予云人的特性,有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充满情趣。诗人择取“空山、白云、湘娥、素女”等意象,意象叠加,突出诗人被音乐感染的意趣。后四句借用“美玉、凤凰、芙蓉、香兰”等美好的事物去寄寓诗人认为音乐美好的情感,意象和情趣交感,颇有韵味,震人心弦。后六句是诗人感情的升华,特别结尾两句:“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写因为音乐的美好,在月中砍树的吴刚忘了睡眠,玉兔宁愿受冷也不愿离去,这些意象饱含感情,发人联想。全诗可谓是想象奇特,意象鲜明,处处寄托着诗人的情思,外在的物象和内在的情思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令人遐想,认为“此曲只应天上有,也有国人莫我知”的哀伤。白居易的《琵琶行》可以说与《李凭箜篌引》有异曲同工之妙,特别是这句“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弹奏结束了,声音停止了,但是所表达的感情还延续着,深刻地表达了弦声所不能表达的情思,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神奇效果。

  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这是一首以男女离别为题材的爱情诗,“相见时难别亦难”,“别”字是诗眼,“难”字叠加,可见离恨之意不可排遣;“东方无力百花残”,既写自然环境,也写诗人心境,物我融合,心灵与自然契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丝”与“思”谐音,韵味无穷,蚕丝比情思,蜡泪比情泪,移情于物,突显思念的无穷。“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晓、夜”相对应,“云鬓、月光”相和,这是虚拟了别后的凄凉,悬想真切,反映相思之苦之深。“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借用“蓬山”典来寄寓希望,想象具体,但还是充满无望的悲思。全诗都在抒情,联绵往复,细微精深,令人有触感,引起内心深深的悲情。

  杜秋娘的《金缕衣》是一首哲理性强、涵义丰富的诗,或警戒人要惜取寸阴,或教人要及时行乐,或教人不要贪图荣华富贵,或劝人要及时争取爱情,或启示人要建功立业。正是因为它的涵义深永,才让人去体会其中的韵味,可谓是言简意赅。这首诗虽是歌女之作,却是好诗,期“莫惜、惜取、堪折、须折、空折”,层次跌宕,诗人的情绪由缓慢一直到强烈,突出了诗内在的韵律,产生令人荡气回肠的效果,长久地在人的心中缭绕,令人感到莫名的魅力,读之不厌。诗人用折花来表情思,形象优美,营造一个阔大的意象世界,意味深长,具有永恒的回忆。

  从上面这么多首唐诗的'分析,可以突显唐诗对“兴趣”的追求,意象与情趣的契合,令诗歌含义深刻,令人品味无尽,充满韵味情思。那形象的飞动,想象的丰富,情绪的饱满,正是唐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现。

  形式风格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但是近体诗中的律诗,由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诗的内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创造和发挥,这是它的长处带来的一个很大的缺陷。

  派别

  山水田园诗派

  相思代表人物:王维、孟浩然、

  特点: 题材多青山白云、幽人隐士;风格多恬静雅淡,富于阴柔之美;形式多五言古诗 、五绝、五律。

  代表作:

  王维:《山居秋暝》《西施咏》《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孟浩然:《过故人庄》等

  边塞诗派

  代表人物:高适、岑参、王昌龄、李益、王之涣、李颀。

  特点: 描写战争与战场,表现保家卫国的英勇精神,或描写雄浑壮美的边塞风光,奇异的风土人情,又或描写战争的残酷,军中的黑暗,征戍的艰辛,表达民族和睦的向往与情怀。

  代表作:

  高适:《燕歌行》《别董大》《蓟门行五首》《塞上》《塞下曲》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王昌龄:《出塞》

  李益:《从军北征》

  王之涣:《凉州词》

  李颀:《古意》

  浪漫诗派

  代表人物:李白。

  特点: 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诗词自由、奔放、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语言主张自然,反对雕琢。

  代表作:

  李白:《月下独酌》《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

  现实诗派

  代表人物:杜甫。

  特点: 诗歌艺术风格沉郁顿挫,多表现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情怀。自中唐到宋代以来都继承了杜甫的写实风格。

  代表作:《三吏》《三别》《兵车行》等。

  分期

  初唐时期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是“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此外,还有陈子昂也是初唐有名的诗人,他是第一个举起诗歌革命大旗的作家。在文风上,初唐时期的诗人作品中气象万千,雄浑博大,已经从南北朝争相纤构狭小的宫体诗中逐渐走了出来,开辟了新的世界。

  盛唐时期

  游子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诗发展至顶峰时期,题材广阔,流派众多,出现“边塞诗派”与“田园诗派”等。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即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代表。

  他们的诗雄视千古,为一代之冠,在他们的笔下,无论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古风歌行皆达到很高的艺术成就,正如韩愈所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杜甫的《三吏》、《三别》等;另有王维、孟浩然代表田园诗派和高适、岑参代表边塞诗派。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被称为“吴中四士”。

  中唐时期

  在中唐时期,分为前期与后期,前期处于低潮,后期则重现繁荣景象。前期代表诗人刘长卿、韦应物(山水诗,王孟余绪)、卢纶、李益(边塞诗,高适、岑参余绪)后期则出现“新乐府诗派”、“韩孟诗派”。白居易、元稹领导了新乐府运动。白居易,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进步理论主张,白居易的诗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深受群众喜爱,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此外,刘禹锡,李贺之诗也颇有成就。

  晚唐时期

  晚唐时期为夕阳返照时期晚唐诗人较著名的有:温庭筠、李商隐、杜牧、韦庄等。其中,李商隐和杜牧被人们称为“小李杜”。

  繁荣原因

  唐诗在隋末的农民蜂起的大起义中,原隋朝大官李渊和他的儿子们(世民与兄建成),其中李世民功劳卓著。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空前强大的统一的帝国(疆域约1100多万平方千米)。并在当时的世界上是最先进、文明的国家!在唐鼎盛时期不仅物质富庶繁华,而且文化也极其繁荣,而诗歌更是发展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是中华诗歌史上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据全唐诗不完备统计,整个唐朝时期,二百八十九年中,至少产生了有名记载诗人就有两千三百多位,近五万多首诗作。这与西周至南北朝一千六七百年遗留诗歌总数比较还超出两到三倍!

  在两千多有名望的诗人中,特别突出的属世界级的大诗人就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以外独具风格的著名诗人五六十名,这一数字也大大超出战国至南北朝著名诗人的总和。

  连鲁迅也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朝已被做完,此后倘非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再动手了”。当然,这并不是说唐朝后就没好诗了;实在是后来人写古诗,要先读唐诗是很必要的。唐诗代表了中华诗歌的最高成就,无疑是中华以及世界文坛上浓墨重彩的笔触!更是世界文化发展史上最具文采的一座巍峨耸立的高峰。

  说到唐诗的兴盛的原因,(当然学术界不断的在探讨中)较普遍的看法是:

  一:唐代社会在发展中解决了很多的束缚,在一些政治变革、经济变革、取得很大的进步,更重要的是由‘门阀仕族拢断政治’局面已基本结束,使老百姓在生活实践中,思想大大解放,从而为文化生活之一的形式‘诗歌创作’开拓了视野、诗歌艺术得到了‘活水源泉’。

  二:由于经济的普遍提高,给文学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广泛的来源。

  三:前代文学积累;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因此也为唐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代诗人们是在前人的文化遗产上,发扬光大才有可能兼收并蓄,取人之长,推陈出新,把中华诗歌文化推向新的高峰。

  四:唐代采取了科举制度,考试内容就有诗(诗歌概括性强)、赋(文彩韵章),而皇帝也热爱诗歌,(这很重要!)必然造成重视诗歌的‘社会风气’,因而,提高了文人的社会地位。

  唐诗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唐朝的政治比较开明,特别是在宗教和文化上,对儒家、释家、道家,都提倡;允许外来宗教在国内传布,这对于人们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促进文艺上,各种风格流派的形成,是有益的因素。同时,唐朝国力强大,统治者对自身充满信心,因而基本上没有‘文字狱’,所以文人胆子都比较大;(例如;李白遭谗,也就是‘赐金放还而已)所之,文人及诗歌体裁宽广,而反映的社会问题迅速而尖锐。(并非是一片颂扬)

  六:唐朝同邻国实行的是:经济、文化交流政策;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方面接受西域,及外来影响,(印度、中亚国家)这些新鲜事物,同时也给诗人们以宽敞良好的艺术熏陶。

  唐诗的发展传统分为初唐(618——712)、盛唐(713——770)中唐(771——835)晚唐 (836——907)

  共四个时期。盛唐是唐诗繁荣昌盛的顶峰,大诗人李白,杜甫,等就生活经历过这个时期。如今,谈这个话题,着眼点也是从“诗歌”本身发展来展开审视。这一点,比较唐代社会之历史进程;发展,起伏,衰落,基本是一致的。

【唐诗的魅力分析】相关文章:

唐诗的魅力10-29

唐诗的魅力介绍11-18

唐诗的魅力作文06-28

唐诗魅力作文(7篇)08-29

唐诗的魅力作文6篇08-26

唐诗的魅力作文(6篇)08-27

唐诗魅力作文(精选16篇)05-20

唐诗魅力作文7篇08-23

唐诗的魅力作文700字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