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作者唐诗王昌龄

时间:2024-12-06 11:24:29 炜玲 唐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赏析作者唐诗王昌龄

  赏析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赏析作者唐诗王昌龄,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赏析作者唐诗王昌龄

  重别李评事

  作者:唐·王昌龄

  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

  注释

  ①李评事:疑指李浦,昌龄有《别李浦之京》诗。评事,唐大理寺属官,掌出使推按。

  ②吴姬:吴地女子。这里泛指歌女。

  作者介绍

  王昌龄(698—约757)唐代诗人。字少伯,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公元734年(开元二十二年)中博学宏词,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约在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秋,获罪被谪岭南。三年后北归。公元748年(天宝七年)谪迁潭阳郡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在当时曾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擅长七绝,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存诗一百七十余首,多为当时边塞军旅生活题材,描绘边塞风光,激励士气,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手法细腻。

  白话译文

  不要说秋江离别使人难堪,明日解缆开船便驶向长安。

  看吴姬轻歌曼舞你我尽情酣饮,不要去管青枫白露秋夜凄寒。

  创作背景

  李评事其人无考,但从“评事”二字,知其为朝中一个负责案狱的司法官。从诗中“吴姬”“秋江”“白露”等词语可以看出,这首《重别李评事》大约是王昌龄在江宁(今南京)任上某个秋天的作品。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此诗以逆振开篇,接下第二句正说“不难”,第三句因“不难”故以吴姬缓舞留醉,第四句既醉则忘情而适意。全诗借第一句逆振取势,语意顺流而下,婉曲地表达出对友人依恋之情。

  诗写得很别致。对于友人的离去,他送过一次之后,离情别绪更加浓烈,于是就趁着友人还没起程,又摆下酒宴安排歌舞,与之“重别”。按照常情,这次相别,一定是两情依依流连不舍,“骊歌愁绝不忍听”(李白《灞陵行送别》)。但是诗人为了减轻朋友的痛苦,却抢在前面先说:“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秋江离别”,在读书人心中,似乎早就有许多伤情的沉淀,其“难忍之情”恐怕是公认的,而当时又是他和李评事遇到的现实。然而诗人却不让说这些,用“莫道”一下子把话题引向他处。说友人明日就踏上了上长安的路程,也就不要说什么难了。这话是极巧妙的。友人明日登程,可留的时间很短。诗人抓住这一点,把离别之快转换成了走得容易,把不忍分离之“难”的内涵完全抽去了。这样,“秋江离别”便无“难”可言,且以人们乐意接受的姿态出现在面前。诗人以诙谐的巧言把李评事的思绪引升之后,便开始热情地劝他开怀畅饮:“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这说出来的都是热情话,没有吐出半个愁字。但是不言愁并不等于不存在愁。诗人所以不言,正表明他内心藏着深深的愁情,也正是因为他有愁情,才偏偏让人“莫道”,怕朋友勾起愁绪。而怕朋友愁自己就强压愁绪这种作法又使人感到了诗人对朋友的一腔挚情。

  王昌龄是一位很重友情的诗人。他在芙蓉楼送辛渐,是话别通宵。这次送李评事,是一别再别。同是相别之情,表现方法却不一样。《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先是“寒雨”“楚云”给蒙上一层愁网,然后在感情逆转中,更显其光明磊落之心;这首《重别李评事》,则是在欢情的推进里显现抑制的别绪。这情绪说穿了,还是首句中“秋江离别难”的那个“难”字。诗人有意压它,反使它更加明显。

  名家点评

  清·顾璘《批点唐音》:此作不似盛唐。

  明·高棅《增订评注唐诗正声》:悠悠缓缓,无限缠绵。末句妙,粗人不解。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王少伯“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缓”字与“随意”字照应,是句眼,甚佳。

  明·谭元春《唐诗归》:“随意”字只可如此用,入律对用不得。

  明末清初·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随意”二字妙极,见得无处不伤心也。

  清·刘邦彦《唐诗归折衷》:俗语人诗而佳,如“随意”、“打点”、“真个”等是也,然存乎手笔,不便为俗子借用。

  清·宋顾乐《万首唐人绝句选评》:叹分手之易远,且追欢于斯须,极和缓有情。

  近代·刘拜山《千首唐人绝句》:别在明朝,留在今宵,而今宵之缓舞延歌,正为明朝之远别,特见缠绵至深。

【赏析作者唐诗王昌龄】相关文章:

王昌龄经典唐诗赏析09-17

王昌龄《塞上曲》唐诗赏析11-15

《塞下曲》王昌龄唐诗注释翻译赏析08-04

《出塞》王昌龄唐诗07-19

《夕阳楼》(作者:李商隐)唐诗赏析01-22

《宿王昌龄隐居》常建唐诗注释翻译赏析10-29

《塞下曲·饮马渡秋水》王昌龄唐诗注释翻译赏析09-23

《谴疟鬼》作者韩愈唐诗赏析09-13

《塞上曲·蝉鸣空桑林》王昌龄唐诗注释翻译赏析05-29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诗赏析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