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旅诗的鉴赏学案

时间:2023-08-17 14:25:47 诗琳 思乡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羁旅诗的鉴赏学案

  导语:羁旅诗,是指诗人因各种原因远离家国,用诗歌的形式反映客居异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并引发对亲人的思念,对故乡的思归。以下就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羁旅诗的鉴赏学案 ,欢迎大家阅读和借鉴!

  羁旅诗的鉴赏学案 1

  一、学习目标

  1、把握羁旅行役类诗歌的常见命题角度。

  2、了解羁旅行役类诗歌的表达技巧(常用哪些意象表达愁思之情)

  3、结合具体作品把握羁旅愁思之情的几种具体表现形式。

  二、先学后教:

  1、导入

  在广袤无垠、熠熠生辉的中国古典诗词的天空中,羁旅行役类诗歌是一个耀眼夺目的星座。“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悲苦之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的思归之愁;“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漂泊之愁;“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思亲之愁。这些羁旅愁情的绝唱,纵使穿越千百年的雨雪风霜,仍然响彻在我们的耳畔,依然激荡人心。

  2、概念

  在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之意。这类诗,所写内容无非是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叹。多抒发漂泊无依的孤苦、天涯沦落的哀伤,对故土家园的思念,对亲朋故友的思念及温馨家庭的憧憬,怀才不遇、仕途不顺的幽怨等等。

  思乡缘由: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乡,逢年过节。

  3、特点

  羁旅诗表达情感的方法:

  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

  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

  1、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2、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妙喻传情:乡愁。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

  4、高考链接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7年四川卷)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1)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

  答:

  (2)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答:

  5、总结羁旅行役诗鉴赏方法和步骤:

  (1)要明确作者写了哪些“眼中景”、借此抒发怎样的“心中情”。鉴赏时要抓住意象,构建图景,展开想象和联想,在脑海中复活诗歌意境。

  (2)抓住关键词语,体味这类诗在感情的抒发上有何特点,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确定情感类别,剖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3)诗人是怎样把羁旅之情与所见所闻的一些事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探寻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审美境界。

  三、由例及理: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1全国大纲卷)

  关河令 周邦彦①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寄远 杜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1)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3分)

  (2)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5分)

  四、当堂检测: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1)“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4分)

  (2)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2分)

  羁旅诗的鉴赏学案 2

  学习目标:

  1、把握羁旅行役类诗歌的常见命题角度。

  2、了解羁旅行役类诗歌的表达技巧(常用哪些意象表达愁思之情)

  3、结合具体作品把握羁旅愁思之情的几种具体表现形式。

  教学重难点:

  羁旅行役类诗歌的表达技巧

  教学过程:

  导入:在广袤无垠、熠熠生辉的中国古典诗词的天空中,羁旅行役类诗歌是一个耀眼夺目的星座。“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悲苦之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的思归之愁;“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漂泊之愁;“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思亲之愁。这些羁旅愁情的绝唱,纵使穿越千百年的雨雪风霜,仍然响彻在我们的耳畔。羁旅行役类诗歌备受高考命题者青睐,近几年有许多试题属于这一类型。《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舟下建溪》(方惟深) 《春日登楼怀归?》(寇准)《秋思》(张籍)《鹧鸪天》(晏几道)《菩萨蛮》(李白)《次北固山下》(王湾《江汉》(杜甫) 。

  一、什么是羁旅行役诗

  羁旅行役类诗歌,所写内容无非是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 所思所想/ 所感所叹。指滞留他乡很久而不能回家所产生的思乡及思亲之情。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

  在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之意。这类诗,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阅读这类诗,要大抵了解诗人的历史和遭遇,弄清诗人所思所想和诗中寄寓的复杂感情。如温庭筠《高山早行》中的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历来被人传诵,它塑造了旅客闻鸡而起赶路的特有情景和特定气氛,从而进一步勾起诗人思乡之情。它往往表达羁旅之苦、行役之苦、宦游之艰。人们思乡缘由是由于。 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

  雁归故乡;逢年过节 。

  二、羁旅行役诗的特点

  1. 字词方面

  羁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孤”“悲”“无情”“怜”“空”“独”“故园”“相思”等。2004年丙卷阅读晏几道的《鹧鸪天》,词中的“不如归”就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试题第2问)的关键;2005年广东卷阅读寇准的《春日登楼怀归》标题中的“怀归”是解读诗歌的钥匙。

  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高适的《除夜作》等写于唐朝两个重要的节日,2006年江苏卷元代词人魏初的《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写于妻子的日子,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哪!

  2.情感方面

  羁旅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四类:

  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马致远的《秋思》等。

  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如孟郊的《游子吟》、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等。

  ③抒发独居它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

  ④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如2004年江苏卷柳中庸《征人怨》。

  常见思想情感:

  1.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2.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人们在诗中如何表达思乡之情?

  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

  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托物传情。月、雁、笛、柳。因梦寄情;1、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2、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妙喻传情:乡愁。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

  3.手法方面

  常用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事、渲染烘托;抒情角度从已入笔、从对方入笔。

  羁旅诗除了使用惯常的“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等表达技巧外,有两种特殊的.表现手法:

  ①乐景衬哀情。如杜甫的《绝句》,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却勾画出一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②侧面落笔。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人设想了一幅妻子望月怀远的画面,忆之深,故望之久,将老妻写得娇美动人,也衬出诗人的思之切,爱之深,读来格外凄恻动人。另外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都是想象家中的亲人在思念谈论自己,而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

  三、常见意象

  月亮[见月怀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以幻作真,为突出对故乡的思念;

  月亮:对月引发思亲,思乡之愁,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秋风、秋霜、衰草:引发行人孤独、凄凉、惆怅之情。

  梧桐:民间传说,凤凰喜欢栖息在梧桐树上。古书上说,梧桐能知秋,“梧桐一叶落,天下皆知秋”。诗人体察梧桐叶落的飘零景象,咏叹身世的孤苦凄凉,如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杜鹃:又叫杜宇、子规,叫声凄切哀伤,声如“不如归去”。口角鲜红,故有“杜娟啼血” 之说。常与哀怨、思归有关,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

  猿啼:常象征漂泊之人的悲苦之情,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羁旅诗的鉴赏学案 3

  【学习目标】

  1、把握羁旅思乡类诗歌的常见命题角度。

  2、了解羁旅思乡诗歌的`常见表达技巧

  3、结合具体作品把握羁旅愁思之情的几种具体表现形式

  【学法指导】

  人们思乡缘由可能是: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逢年

  过节。

  阅读这类诗,要大抵了解诗人的历史和遭遇,抓住诗人选用的意象和构造的图景,弄清诗人所思

  所想,从而理解诗中寄寓的复杂感情。

  羁旅思乡诗意象三字经

  夕阳外,暮霭里,月光明,秋风起, 杨柳色,春草绿,梧桐树,芭蕉雨,

  鹧鸪鸣,子规啼,雁南飞,宿鸟归, 倚高楼,浮云飘,凭栏处,萧声咽,

  碧云天,黄叶地,暮钟响,流水长, 驿馆里,孤灯下,茅店月,板桥霜,

  长亭外,古道边,杨花落,笛声残

  羁旅乡思诗的鉴赏方法

  1、结合诗人境况,了解诗人因何而思乡,寄予何种感情?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明确作者选用的意象,写了哪些“眼中景”,什么样的景?

  3、诗人是怎样把思乡之情与所见所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

  羁旅乡思诗的答题技巧

  1、整体感知,确定情感类别

  2、抓住意象,分析关键词句

  3、熟知技巧,明确艺术特色

  【自主预习问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1.两首诗都以“除夜”为题,“除夜”指两诗都选择作为意象。

  2.高诗的“霜鬓明朝又一年”、戴诗的“明日又逢春”,两者都用了“又”字请分别赏析“又”字的.内

  涵。

  探究一: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阻拦。 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

  即使是不成熟的尝试,也胜于胎死腹中的策略。

  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

  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

  探究二: 夜 归 周 密

  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1.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

  【拓展延伸】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著名的一个节日。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羁旅诗的鉴赏学案】相关文章:

羁旅诗特点及常见意象03-30

李白的诗鉴赏08-12

《杂诗》古诗鉴赏03-18

陶渊明诗《劝农》鉴赏04-29

《白帝》杜甫诗鉴赏11-09

《乡愁》全诗鉴赏04-19

边塞诗鉴赏07-22

李商隐诗鉴赏分析09-22

羁旅的诗词12-03

王维的《瓜园诗》鉴赏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