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蜀道难》优秀教学设计

时间:2024-05-31 01:46:03 蜀道难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古诗《蜀道难》优秀教学设计

  引言: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蜀道难》这首诗的优点却成了学生学习这首诗的难点,这就是有限的课时与学习内容过于丰厚之间的矛盾。以下是小编提供的《蜀道难》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备课老师。

古诗《蜀道难》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唐代诗歌发展历史。

  2.了解诗人李白的生平和创作。

  3.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4.了解李白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和激愤之情。

  教学重点

  1.了解诗人李白的生平和创作。

  2.了解唐代诗歌发展历史。

  3.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4.把握结构上回旋往复的特色。

  教学难点

  分析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风格。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最高峰,唐诗是中华艺术园地的瑰宝,历经朝朝代代,至今仍以她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绚丽多彩的艺术风格闪耀着不灭的光芒。

  一、关于唐诗

  唐代是我国诗歌最光辉的时期。评述唐代的诗歌,一般都按它发展的情况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的代表人物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被评为“初唐四杰”,诗风健康,活泼。

  盛唐的代表人物就是我们这一单元涉及到的两位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除此以外,盛唐还出了了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作。

  中唐的代表人物是白居易,他的叙事诗《琵琶行》和《长恨歌》广为传诵。

  晚唐时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二、关于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三、关于《蜀道难》

  在预习的基础上,课堂上给学生2—3分钟速读一遍课文,之后找一名同学范读,订正字音,断句。

  1.提问:读过这首诗后,你会发现有一句话重复出现了三次,你知道是哪一句吗?

  明确:“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提问:这句话在三段中分别出现了三次,是不是简单的重复呢?

  明确:不是,意义上是有区别的。第一段中说“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写蜀道的高峻及开辟历史,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讲了蜀道的来历。

  第二层(“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写蜀道的高峻。蜀山太高,连太阳的车子遇到它也只好回去,水波也被冲拧倒流。善飞的黄鹤和善攀的猿猱都不能越过。山路纤曲,蜀道极高处,登者可以上扪星辰。

  学生熟读,背诵。

  第二段中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写蜀道的奇险难行及途中的恐怖气氛。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问君西游何时还……使人听此凋朱颜”)作者借“悲鸟”和“子规”来渲染途中的悲凉凄清的氛围,有千里孤身之感。

  第二层(“连峰去天不盈尺……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作者极写蜀道的险恶。想象旅游者攀援于“连峰”“绝壁”之上,置身于震耳欲聋的“飞端瀑流”之间,惊心动魄。最后用“其险也如此”劝阻历险者慎入蜀地。

  学生熟读,背诵。

  第三次出现在第3段,“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写蜀中战祸之烈。第一句再现剑阁的险要景象。既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易守难攻,则必为兵家必争之地,蜀中易生军事叛乱,景象残酷,惨不忍睹。

  学生熟读,背诵。

  3.提问:我们知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绝非简单地重复,那么连续出现三次,是何用意呢?

  明确:奠定了全诗的咏叹基调。统观全诗诗人之叹有三:一叹蜀道之高峻;二叹蜀道之险恶;三叹蜀中战祸之烈。这三叹其实也蕴含在诗人的具体描写和抒情直白中。

  4.提问:李白的想象上天入地,搜古寻今,这种惊人的想象和高度的夸张相结合,营造出震撼人心的气氛和奇险壮观的景象。那么李白此诗只是为了写景吗?

  明确:明人胡震亨说“言其险,更著其戒”,诗人的用意其实在此。

  学生体会全文,诵读全诗。

  四、课后作业

  1.完成思考练习一、二、三。

  2.太白风采与盛唐气象之间有何联系?

  《蜀道难》练习

  1、请给加点字注音

  A 噫吁嚱( ) 鱼凫( ) 秦塞( ) 萦绕( )

  B. 石栈( ) 猿猱( ) 扪参( ) 峥嵘( )

  C. 抚膺( ) 巉岩( ) 飞湍( ) 咨嗟( )

  D. 喧( ) 砯崖( ) 崔嵬( ) 吮血( )

  2. 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①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②开国何茫然!

  ③西当太白有鸟道

  ④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⑤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⑥猿猱欲度愁攀援

  3.在表现手法上你最欣赏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探究学习: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寻找美点。教师千万不要越俎代庖,因为鉴赏能力的提高是学生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得到的,所以,教师要放开手,让学生说,同时要多肯定学生,让他们尝到鉴赏的甜头,坚定地走下去。当然在学生不知从何说起时,教师可抛砖引玉。

  4.全诗最后一段写剑阁,对天宝初年的唐朝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五、探究学习

  在风云变幻, 剑门

  险象丛生的惊险氛围中,最后写到了蜀中要塞剑阁。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30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他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语句,目的在于劝人引以为鉴戒,警惕战乱的发生,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既是描写蜀道猛兽,又是影射政治黑暗的双关语句,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为诗篇增加了现实的内涵、深厚的意蕴。

  教学总结

  《蜀道难》,这篇课文我觉得重点在背诵,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更加容易地背诵这篇课文,就是我课堂上主要要解决的任务了。

  要背诵,当然得先理解。课文的第一层内容较少,根据层次:总叹蜀道之高、蜀道的历史、蜀地的交通、蜀道的由来让学生去背诵,再强调如“凫”“峨眉颠”“钩”等字的书写,效果非常不错,学生的默写反映上来基本能拿到满分。

  第二三层的关系梳理得不是很有条理。第二层还好,给学生勾画了一个人上蜀道的图景,学生基本也能把第二层给串联起来,但第三层的内容就讲得有点含糊不清了,学生并不能很好地理解。

  是否可以画几幅简单的漫画,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整篇课文,这是值得尝试的。

【古诗《蜀道难》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蜀道难》优秀教学设计05-27

《蜀道难》教学设计04-19

《蜀道难》优秀教学设计2篇06-15

蜀道难教学设计04-24

《蜀道难》教学设计04-06

《蜀道难》古诗03-17

《蜀道难》教学设计【荐】12-20

《蜀道难》教学设计(热)06-14

李白《蜀道难》优秀教学设计(通用6篇)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