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采薇节选教学反思
导语: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诗经采薇节选教学反思,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诗经采薇节选教学反思一
我觉得自己只是在走近《采薇》,而没有走进《采薇》。
前几天,我总也想不好这课到底要教什么,越改越觉得有问题。对这篇文章真是既爱又恨,但是没有退路了,于是今天我感觉是像完成任务似的走向了讲台。
走上讲台的那一刹那,我就已经很心虚了:对诗经我自己都不是很懂,还教学生?我努力地镇定自己:正因为自己没有在公开场合教过诗歌,所以我得尝试。有尝试,才能找到自己更多的差距;认识到差距才会更有动力努力学习。
课后,王老师和许老师对我的课进行了点评,我结合自己的反思,觉得这堂课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立意不高,容量不够
这堂课我只上了三十几分钟,而且写话就占用了很长时间,感觉交给学生的东西很少。
立意问题。王老师在评课中这样提到:“《诗经·采薇》是中国文化的原典,是基于“杨柳依依”的意象,自《诗经》后,成为中国文化中最经典的意象,被一代代诗人所吟唱。《采薇》既是原典,又是情感的原点。”对于这一点,我有一点点认识,但是没有这么深刻,因此解读上、设计上都没有体现出来,深感文化底蕴不够。我甚至企图用拓展的一首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让学生理解“杨柳”的文化意蕴,学生听得稀里糊涂,没有学生可以答上来。
王老师的话终于让我明白问题出在哪里。学生对“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诗意、诗境、诗情都还没感悟,就开始拓展,第一次《村居》,一次不够还来一次《送元二》。“原典”上的落实非常不到位。“昔我往矣”中的“往”,我仅仅理解成“去”的意思。往是什么?往其实是战争的需要,需要告别乡亲,需要告别家人,往,是离别,是离乡。只有有了这样的理解和体验,孩子们才能对后面意象的情趣和情味有所体会。
思路问题。从《诗经》以后,才有了很多以柳入诗。结果我却用另外的诗来说明“杨柳”的含义,牵强地告诉学生“柳”就是“留”的意思。这样的思路很明显是错误的。应该是解读完经典的意象之后再拓展开去,朝着送别诗的方向去拓展。比如老师们提到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杨柳岸、 晚风残月”等。
2、情境创设不足。
在体会“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一处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面对大雪纷纷满天飞,面对眼前的一草一木,“我”在想些什么?希望学生在情感积淀与想象中明白到“我”经历了思念、征战、伤痛的苦,从而明白到“我”虽然回来了,但是已经是满心满身的伤痕了。但是学生都只提到了思念亲人,没有真正体会诗人内心的悲凉。我应该在这之前给他们把情境创设好。
3、对比这一写作特色挖掘不深。
“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这两个场景不仅是描绘了两处景色的对比,更重要的是暗示了人物的心境。而这个心境不仅仅是离别时的不舍与回来时的悲伤,更重要的是,杨柳依依的春景象征了诗人离去时虽是不舍却是青春勃发的,而经历了战争的伤痛之后他的心境却是一派寒冬的萧煞景象了。
4、过渡语不恰当。
“在依依杨柳下,诗人会和谁告别?你能想象当时分别时的场景吗?”这个环节中,学生说到和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朋友等分别的场景。大多数同学说的都是人物的动作,比如一个学生说:诗人骑着马,但还是“一步三回头”;友人与我握手告别等,有时候我不知道怎么评价,好像有点乱乱的。事后想想,我可以追问:他们在说些什么?这样整个场景想象得就更丰富了。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是:一个男孩站起来说:我仿佛看到了旁边的杨柳随风摆动,好像也舍不得我走的样子。我用这样一句话——“杨柳似乎也在诉说着什么。”带过去了。王老师说:“诗,要有诗性解读。送别的不仅有朋友家人,还有杨柳。这就是物态的融化,在春风下吹荡的杨柳,牵着他的手,希望他不要离开。”王老师随便的一句点评都这么富有诗意。学习了。
又比如,默写完让学生说说这两句诗的发现时,一个学生提到:我发现这两句诗都是四言的。我当时的心里只是在想:看他们能不能马上发现对比。对刚才这位同学的回答轻描淡写地重复一遍过去了。没过一会,我马上想到:《诗经》的基本句式就是四言。这个同学的发现虽然很简单,但是很重要。可是我错过了表扬他的机会。我可以这样说“这是个了不起的发现。因为《诗经》的基本句式就是四言,《采薇》也不例外。”
总之,我没有走进《采薇》,没有读透,没有理解透。
通过这次备课,我明白原来古诗词这么难教的,我还曾经对师姐们说:“我好像没有正式上课,就感觉自己在进步哎。”她们大笑。
通过上课,我发现自己有太多的不足,原来自己的教学是那么浮浅与空洞,自己的`个人素养是那么单薄与狭隘。于是,我更加有了学习的动力。谢谢王老师,谢谢帮助过我的师姐们!
诗经采薇节选教学反思二
子曰:“不读《诗》,无以言。”今天,小花老师执教了《诗经·采薇》一课。“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随着时光流转而愈见其情味的诗句,向我们款款走来。
小花这节课,课堂节奏是舒缓的,给人一种娓娓道来的亲切感。小花的温柔与《诗三百》的动人相得益彰。《诗经·采薇》课堂伊始,她便引领学生走近《诗经》,走近《采薇》。她引导学生把诗句先化为美景,又联系《村居》《送元二使安西》等古诗,使学生了解“杨柳”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象。然后,她让学生把“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再化为情景,想象作者与家人、亲友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出“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在解说了诗歌创作的背景以后,让学生通过写作者此刻的心情,感悟诗情。老师的设计中不乏匠心与闪光之处。
听了这节课以后,我有一种“意犹未尽”的遗憾。“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誉为《诗经》最佳诗句之一,她的美,百转千回,言之不尽。而这短短十六字独立为一个文本,又有别于《采薇》。我认为,这十六字作为一个文本的价值,她所承载的,是一种文字之美、情感之美、意象之美、意境之美。同时,她也是使六年级的学生接触和了解《诗经》,走进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源头的一个起点。
我想,如果让我来执教,我会这样重新设计一下:
第一步,从《诗经》走近《采薇》。
了解《诗经》,熟读《采薇》。在多种形式的读中,感受四言诗独有的韵律之美。
第二步,走进《采薇》,体味诗情。
创设情境,想象“杨柳依依”“雨雪霏霏”的情态之美。引入《采薇》全诗及诗意,略读,了解背景,化景语为情语,体味诗人这位返乡士卒“往”与“来”的心情,在“昔”与“今”的对比中,一唱三叹,读出诗人的万千思绪和诗句的情味。
第三步,走进“杨柳”,品味意象。
借《采薇》“杨柳依依”引出后世诗中丰富的“杨柳”意象,感受“杨柳”意象的独特性,引出“依依”之惜别,再反观诗句,入情入境,把“留”的情绪读深,读出“杨柳依依”蕴含之美。
第四步,从《采薇》走进《诗经》。
创设情境引出《诗经》的其他经典诗句,如《月出》的“月”的意象等,略带而过,激发学生继续走进《诗经》这一文化宝库的兴趣。
小花对《诗经》的探索,如她而言,“课还没有上,自己已经觉得进步了。”这便足矣!评别人的课是容易的,自己上讲坛才知其中艰难。我的设想,纯属纸上谈兵。也许到我把自己的班带到六年级时,面对这一课时,又会有一番新的感悟吧!但我还是要把这些不成熟的念头记录下来。正如《诗经》令人常读常新一样,许多感悟,只在那一个当下的那一念之间。记之,便为生命之确证吧——我听过,我来过,我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