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在诗歌鉴赏题中的作用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歌吧,诗歌饱含丰富的感情和想象。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标题在诗歌鉴赏题中的作用,欢迎大家分享。
诗题是诗歌内容和读者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也提供给读者窥视诗歌内容的独特视角。题目即文章的额头,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而我们的学生在揣摩语句时,往往无视标题的暗示,而就具体诗句片面分析领悟。
例:颈联颇有韵味,请揣摩表达的情感。(2分)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学生答案】自己被贬沉沦处境不佳,感到对不起亲人,诗中表达辛酸惭愧之情。
分析:得1分。作者是写了自己被贬沉沦而惭愧心酸之情,因为有标题“喜外弟卢纶见宿”,可见作者对表弟相见频的感激,自己有“喜”亦有悲。
【参考答案】因为被贬沉沦,亲人还来探望,诗人自己感激而喜;而因为处境不佳,诗人自己面对亲人频见而愧。
启示:标题的动词暗示了文章的事件,而形容词往往暗示了作者的情感与思想。
由此可见,诗歌的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向导,只有首先借助对诗歌标题的分析才能窥见诗歌中蕴涵的丰富信息,提高诗歌鉴赏的准确性。诗歌的标题具体的作用有哪些呢?
一、通过标题,可帮助弄清诗歌的题材,揣测诗歌大体内容。
送别诗的标题多带“赠”和“别”,如白居易的《南浦别》,杜甫的《赠别》,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从标题可以得知诗歌的大体内容不外乎: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再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王维《使至塞上》,李白《塞下曲》,通过标题很明显可以看出题材是边塞诗,内容大概是: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交往以及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士的思家情绪。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标题看出题材是咏物诗,咏物诗内容:实写物的形态、色泽特征,所处环境,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人的精神品质。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志趣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二、通过标题,可帮助捕捉诗歌选用的意象,把握诗歌蕴含情感。
准确的`把握诗歌的意境,就能够很好的鉴赏诗歌。意境,就是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景物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包含着“意”(主观思想)和“象”(客观景物)两个方面,意境就是由这两方面自然而有机融合而成的。很多诗歌的标题本身就直接用诗歌的意象命题,有的诗歌甚至在意象前直接加上表明作者思想情感的词语,这都有利于我们借助诗歌的标题就能大体上把握诗歌蕴含的情感。如陆畅的《惊雪》:“怪得北风急,前庭如月晖。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诗题的“雪”就是诗歌的意象,即思想情感的载体。“惊”,惊讶,惊叹,借雪花飞舞的冬景,表现出诗人热爱自然风光、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又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标题借“乌衣巷”这个具体的“象”的今昔变化来表现“意”———写出感慨历史的变迁和豪门贵族的兴衰的情感。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这首诗标题可看出借“山寺桃花”这个“象”表现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之情。
三、通过标题,可帮助体会诗歌的构思,分析诗歌表现手法
考查各级各类考试中的诗歌鉴赏题,不难发现,对写作手法的考查始终是重中之重。因为写作手法的选用往往最能显现诗人的艺术匠心,也最能体现某一首诗歌构思的特色。分析诗歌写作手法的方法有许多,扣题分析法是其中之一。如卢纶《山店》:登登山路何时尽?决决溪流到处闻。风动叶声山犬吠,几家松火隔秋云。题目问,这首诗题为“山店”,全诗是怎样写山店的?分析其写法上的特点?要求考生分析其写作上的特点。即使不是做考题,而是自由鉴赏,我们只要养成了读标题的习惯,也可能会去思考这个问题,因为既然是以“山店”为题,那它就必然是本诗的写作对象。可诗的内容:长而又长的山路,何处是个尽头啊?潺潺流动的溪水,到处都可以听到。山风吹动树叶,山中小犬低吠,隔着秋云隐约看见有几户人家。仔细思考不难发现作者的构思,行色匆匆是因为天色将晚而不见山店;写水写山是借大山的空旷、寂静反衬不见山店的焦急心情。“山犬”自然是山店中的犬。“松火”自然是山店中的火。诗人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巧妙地暗示了山店就在前面。间接写出了诗人的心情由不见山店的焦急,到听到狗吠后充满希望,再到看到松火想到即将到店时的欣喜。再进而想到诗人是怎样来写这个对象的,就不难发现本诗的写作手法侧面烘托。在这里,诗人无论是对“山店”的描述,还是对自己心情的表达,都不是正面着墨,而是侧面烘托。
诗歌是我国文学艺术的瑰宝,是我国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分量。高考诗歌赏析难度越来越大,题型越来越完善,成为高考备考的一个亮点。无论从教材角度,从高考角度,还是从继承与创新文学遗产的角度上,利用各种方法培养与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那就从关注诗歌的标题开始吧!
拓展:古代诗歌鉴赏
2005高考语文试题进行了重大改革,其主要特点是加大了主观题在整张试卷中的比重,其中诗词鉴赏题的改革尤为引人注目。根据新颁布的2004年的高考《考试说明》,2006高考语文学科,有关诗歌鉴赏题的赋分作了调整。由6分提高到了8分。但考点仍体现在对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和对作品思想内容进行评价等方面。面对高考古诗鉴赏题型的变化,我们必须进行针对性的适应训练,这将直接有助于我们解答古诗鉴赏题正确率的提高。
我们通常所说的古诗鉴赏,据《考试说明》规定,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鉴赏;二是评价。鉴赏又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鉴赏其形象;二是鉴赏其语言;三是鉴赏其表达技巧。那么评价的又是什么呢?是诗歌的思想(感情)内容。无论是奖赏鉴赏还是评价,都必须以诗歌的思想(感情)内容为基础,因此,掌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内容是诗歌鉴赏的关键。而思乡怀人类诗歌在古代诗歌中占有绝对的分量。
在封建社会里,为了生计,为了前途,为了理想,为了抱负,人们不得不离开家乡,转徙各地。这一去,山长水阔,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敏感的诗人身在他乡,无处不起思乡之情。
对这类诗歌的鉴赏应从两方面进行:一要了解思乡类诗歌的常见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二要掌握鉴赏思乡类诗歌的鉴赏方法。
一、思乡类诗歌常见思想情感。
1.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4.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蓦见枝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二、古代诗人思乡缘由。
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
三、人们在诗中如何表达思乡之情?
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伤春悲秋;日暮思归
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如“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妙喻传情:乡愁
四、明确答题方法:
1、初读全诗,整体感知,确定情感类别
2、抓关键句,挖掘字词,初悟情感
3、抓住意象,构建图景,再悟情感
4、根据题目,组织语言,形成答案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戎昱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前人评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诗中写“归梦”突出了什么?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1、写梦中返乡是那么容易,突出了乡思之深,之切。
2、“归梦”因旅次见闻引发,前两句中江水漫流之声、月下竹影之形,是“归梦”之因;而“归梦”则是思乡之情的集中表现。所以可以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
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①征铎:车行时发声的铃。②杜陵:在长安城南,是诗人的安家之地。
⑴诗中除了“晨起”、“鸡声”表现了早行之外,还有什么词语也表现了早行?此诗颔联上下句除对仗外,其构成形式还有什么特点?
⑵“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联系首联解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分析⑴①还有“月”“板桥霜”,月尚未落,板桥结霜,可见其早。②由名词连缀成句,一字一景,收到了蒙太奇的效果。
⑵“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春回故乡、野鸭满塘的温暖意境。通过这个温暖的乡梦反衬了漂泊在外的作者对家乡杜陵深切的思念。
【标题在诗歌鉴赏题中的作用】相关文章:
孝标《少年行》诗歌鉴赏11-22
经典诗歌鉴赏12-12
诗歌鉴赏中的鉴赏技巧08-18
古典诗歌的鉴赏12-16
经典诗歌鉴赏-你12-03
经典诗歌鉴赏-画地为牢12-03
《女郎》诗歌鉴赏12-07
诗歌鉴赏:青春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