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读后感(15篇)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字经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字经读后感1
暑假里读了读《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虽然以前可以背下来很多,但是其中的意思还有很多没有完全明白,这次认真的读过一遍,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
每个人一生下来天性都是善良的,对待周围的人和事都十分友好。在生长的过程中。因受到家庭和外界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原本天性相近的人,会逐渐形成不同的性格品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
从小就要诚恳待人,孝敬父母,兄弟姐妹相互谦让。仁,义,礼,智,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法则,如果人人都遵守【五常】,社会就很安定祥和。
很多人喜欢给子孙留下满箱的金银珠宝,以为这样就给了孩子最稳固的保障。其实,幸福的生活是自己努力去创造的。如果贪图享受,每天得过且过,将一事无成。只有勤奋学习,时时勉励自己,才能走向成功。
《三字经》教人的道理很多很多,值得我们认真的去学习。我有许多许多不足的地方,以后的日子我会加倍努力,改掉我的坏毛病,做个真正的好孩子。
三字经读后感2
在生活中我用过的《三字经》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在学校里我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向大哥哥大姐姐们学习,学习他们的优点,同时也爱护小同学,在家我孝敬父母,有了好吃的东西,我总是先给爸爸、妈妈尝后我在吃。
我知道一个人从小要学习做人道理,首先做到孝敬父母,恭敬兄长、友爱弟妹,因为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德行,其次就是学习看到的和听到的知识,学习数学语文等各种文化知识,这样才能奠定好做人和求学的基础。
而“读史者,考实录; 通古今,若亲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聪明加勤奋才能成为有学问的人。妈妈告诉我,聪明是天生的,是自己所无法改变的,但是勤奋是需要每个人自己去创造的。所谓勤奋,就是要不怕困难,不怕吃苦,按老师和父母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我平时做得还很不够,今后我要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学习,成为一个好学生、好干部。
读完《三字经》的变化:
语言上,表达事情不罗嗦了,语言简练了。表达能力强了。与人交往上:和小朋友一起玩儿时。知道谦让。
总而言之:浅意识的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
三字经读后感3
从老师教我们唱《三字经》这首歌开始,就深深的被她吸引,一遍又一遍的读。
《三字经》包含了各类知识,它分为六个部分。“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让我明白了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为人子,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使我明白懂礼仪,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让我了解了一些名物常识;“烦训蒙,须讲究”到“文中子,及老庄”让我快速浏览了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若亲目”我游历了伏羲神农至清代的朝代变革;“口而诵,心而惟”到“戒之哉,宜勉力”我深知只有学习勤奋刻苦,长大才能有所为。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香九龄,能温席”,黄香九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他年纪虽小,却懂得子女都应该孝顺父母的道理。为照顾父亲,在炎热的夏天,小黄香拿着扇子在爸爸的床边,把枕头、席子都扇得凉凉的,把蚊虫都赶得远远的,然后才恭恭敬敬地请父亲去休息。冬天天气寒冷,黄香每天晚上替父亲铺好被褥后自己先钻进去,用自己的体温温暖冰凉的被窝,然后再去请父亲来睡。小黄香九岁就能如此体贴的照顾父亲,我们的九岁又在干嘛呢?
三字经读后感4
小时候,爸爸妈妈为我买了一册《三字经》。那时,我喜欢看漫画,这样的.书我一拿起就头疼。在大人面前,我迫不得已的打开书,哎…还挺有趣的:三字一句,两字一韵,使人读起来琅琅上口。爱看《三字经》,只不过觉得很有趣,但爸爸一次次抱着我念《三字经》,老板着个面孔,表情很冷酷。
其实,爸爸的真实目的并不是一味地让我读。果不出所料,当我念的三字经出口成章时,爸爸便开始诱导地给我讲解每一句的含义“人之初,性本善”;人的生命刚开始时,天性原本是善良的,性格脾气也很接近……在这些经中原来也有趣的人物和各种生动的历史故事。还有它本身富有的内涵。当我真对《三字经》产生浓厚兴趣时,爸爸又用实验和实践让我知道它的含义;一步一步地深入了解。好书不厌百回读。我开始背《三字经》了,一边背一边想它的含义,这样既牢记了《三字经》的词句,又能知道《三字经》在生活中对我成长的意义。《三字经》已经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脑海里。永远不忘!
三字经读后感5
寒假里,我读了《三字经》这本书,《三字经》一共一千多字,每三句为一句,四句为一组,读起来像儿歌一样朗朗上口。书的内容包括了中国古代传统教育、历史、天文、地理、道德和民间传说,也是古代儿童的识字课本。
书里虽然有很多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句子,可是我一边读一边看译文,渐渐的就懂得了其中蕴含的深刻的道理。
《三字经》里有这样两句话: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意思是说:人小的时候不好好读书,到了年龄大的时候就不会有所作为。刚刚开采出来的一块玉石,如果不经过雕琢和打磨,就不可能称为精美的玉器。一个人如果在成长过程中不读书,就不会懂得做人的道理。
从中,我懂得了,只有努力读书科学文化知识,长大以后才能称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三字经读后感6
放寒假后,妈妈说中央十套百家讲坛预告寒假将开播由上海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主讲的《三字经》节目,妈妈说:这是我们国家的国学经典,你先读读,等开播后,咱们再一起学。
我读了一遍后,觉得读起来虽然琅琅上口,还是有一些不太明白。
终于《三字经》开播了,遗憾的是,因为春节串亲,有两讲没听。听过的几讲中让我最感动的有:融四岁能让梨,虽然孔融让梨的故事我很早就知道,但是经过教授系列的讲解,我才觉得真是很值得我去学习,我们平时在家里,吃好的穿好的,从不知礼让父母和他人,不知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这种自私自利的性格比起孔融和黄香真是太惭愧了。还有朱熹写“桃”字的故事,朱熹小时候练字,书写“桃花潭水深千尺”的诗句时,不慎将“桃”字写错,父亲看了后写到:“心正则字正,心不正则字不正也”。朱熹看后自觉地把“桃”字重写了1000遍,正是他这种认真对待错误的态度使得朱熹成了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
三字经读后感7
“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折射出古人提倡尊幼爱幼的优秀品德与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境界。每当读到这里,我就有种想起了孟子那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及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于是那许多诸如此类的文章便在我的脑还里浮动,我便产生了对古人的敬畏之心。
在生活中让我做事父母感动的事我真的很不好意思,但如果让我做一些微不足道但又有一点有意义的事,我心里又有一点难过与不舍。可是生活告诉我,头时候让父母开心又是特别有意义。于是我做了,父母真的很开心。看到父母开心的样子,我也特别开心、高兴。当把自己的东西让给别人,看到别人开心,自己也暗暗高兴。
短短数百字的《三字经》,作为中国古代乃至近代儿童的启蒙教科书,蕴含的深刻哲理实在是够我们去深入探究的。而他所包含的博大爱心,更值得我们去领会、去发扬光大。
细细品味《三字经》,我们能感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领略到古人智慧的无穷与爱心的博大,领略大国学的精妙。
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弘扬中国人民的博爱之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字经读后感8
《三字经》,诵读朗朗上口,历史典故也多,既能多识字,又明白道理,对我的启蒙教育影响很大。
上幼儿园时,我就开始背诵《三字经》了。爸爸说,意思不懂没关系,只要有兴趣背诵,上学后就会慢慢的明白其中的道理。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我就把《三字经》当成儿歌经常背诵,到了上学前班时,差不多能全部背诵了下来。
上小学之后,我仍然不断诵读《三字经》,从中学到了许多历史、地理知识和人生道理。如“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从小就要尊敬师长,学习各种礼节,孝敬、体谅父母。“融四岁,能让梨”,就是要懂得尊敬兄长和友爱谦让。“头悬梁,锥刺股;如囊萤,如映雪。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就是告诫每一个人,要想学有所成,一生都要勤奋学习。
以前我对爸妈百般依赖,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啥事都帮我安排好。重新读了《三字经》,觉得非常惭愧。今后我一定自强,能做的事情尽力做,多体谅大人辛苦,帮做一些家务,孝顺父母,好好学习。和同学们在一起时,礼貌谦让,团结互助,友好相处。
三字经读后感9
我读了《三字经》“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意思是说:玉石不经过打磨或雕刻就不能成为有用或有价值的器具。人如果不学习就不会懂得做人的道理。这句话出自《三字经》。《三字经》是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编撰的,同《论语》、《道德经》一样,都是中华国学启蒙教育丛书,它是我的良书益友。里面有“孟母三迁”,有“孔融让梨”,有“女娲补天”,有“开天辟地”等很多精彩的神话故事和历史典故。
对我教育意义最大的是“孟母三迁”和“孔融让梨”这两个故事。“孟母三迁”这个典故说的是孟母为了让孟子专心致致的学习,三次搬家,看到孟子不好好学习,剪断了织布机上的布,这个故事不但让我懂得了学习环境对学习有很大的影响,还让我懂得了学习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孔融让梨”这个故事说的是孔融四岁时就知道了把大梨送给哥哥,把小梨留给自己,让我懂得了尊敬长辈和尊敬兄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人应该懂得的道理。《三字经》句句押韵,读来琅琅上口,便于我们记诵。从问世起,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三字经》是我们中国的国粹,它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流传海外,为我们中国人争了光,我们为中国骄傲,为《三字经》骄傲。
三字经读后感10
自从学习了经典名著《三字经》之后,我有了很大的收获,明白了不少做人的道理。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讲的是:从前,孟母为了给孟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曾三次搬家。孟子不好好学习,孟母生气地割断织布的纱线,告诉他要好好学习。它使我想到了爸爸妈妈,他们也像孟母一样,为了我的学习更上一层楼,又是给我买点读机,又是给我买写字桌,星期六星期天还送我去教师家补课。从前,我不理解爸爸妈妈的苦心,认为买给我的东西是理所当然的,所以也不明白珍惜,当我贪玩的时候,父母说一下我,我还会不服气,认为他们不该限制我的自由。学了《三字经》后,我最终明白父母为什么这样,是期望我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讲的是:孔融四岁的时候,就懂得把大的梨让给兄长,尊敬兄长的道理。而此刻有些孩子在家大多都是小皇帝,他们惟我独尊,想要什么就叫父母买,没买到就不高兴。这样是不对的,我们应当向孔融学习,同学之间,兄弟姐妹之间,要懂得谦让。我们也要懂得孝敬父母,因为父母为我们付出的太多了!
总之,学了《三字经》后,我的收获真不少。
三字经读后感11
“如果不去接受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受到变迁,而学习的根本办法,就是专一“。这是钱文忠教授对这句话的理解,我对这句话,情有独钟,因为人性格的养成是要受到后天教育的影响,对于18岁以下未成年人,他们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上网、打游戏、逃学、说脏话,这些现象在中学生中已经是很普遍了,而教育就是挖掘他们本性的善良,让他们有一个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这才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对于学习,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专一。所谓“一心不能二用“。古时,有“江南才子“之称的唐伯虎。幼时,也因“心不专“而受到老师的教诲,但最终当他悟出其中的道理时,技艺已经超过了他的老师。是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为什么有成绩好坏之分呢?仔细想想最根本还是自己的心思问题,是不是花心思学习了,是不是“用心专一“了。当机会从身边溜走的时候,要想想当时为什么不用心一点儿呢?
《三字经》的经典语句,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就像在人们心中种下一粒思想的种子,慢慢生根、发芽。
三字经读后感12
寒假期间,学校要求背诵《三字经》,我想:背《三字经》有什么用?我极不情愿地向书店走去。谁知拿起这本内容丰富,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记诵的《三字经》,我竟一眼不眨地看了两个多小时,直到肚子唱起了空城计,我才匆匆付完钱,兴高采烈地向家里奔去。
每天写完作业,我没心思看曾经让我朝思暮想的动画片,而是拿起《三字经》,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你可别小瞧它,这里面含意无穷呢!其中书中有一个故事让我最受感动。
《三字经》不但是一本书,还是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是文学的宝藏,是永不褪色的经典。它浓缩了中华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一篇又一篇的寓意吸引着大家。快和我一起去读这本好书吧
三字经读后感13
我读完《三字经》这本书后,我知道了我们小学生要多读课外书,这样我们懂得的知识就更多了。
读了《三字经》这本书后,我受到的启发是:人的本性是善良、美好的。做人要勤学苦练,脚踏实地,做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书中有一段对我的教育很大:“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这句话的意思是;凡是勤学钻研的人,学问嬉戏,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后学者应该谨慎又谨慎啊!努力学习,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读完这段话后,我懂得了,不能天天游山玩水,这样就会害了自己的前途,只有好好学习、努力学习才能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
还有一段,对我的教育很深:“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意思是:蚕能吐丝结茧,织成丝帛;蜂能酿蜜供人食用。人生在世,倘若不用功学习,荒废了功课,那么连小小的昆虫也不如啊!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勤学苦练,像蚕和蜜蜂那样做个有用的人。
三字经读后感14
每天我写完作业都要读一些课外书。这学期,我就读了《三字经》这本书。它是一本很有意义的书,它的每一个字,都包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有教我做人的,有教我做事的,还有教我学习的……
《三字经》中有几句话让我记忆忧新,如:“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它让我明白从小要好好学习,不能错过最好的学习机会,更不能做一个平庸无能的人。像“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意思是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母。冬天为父母暖被窝,夏天用扇子扇凉席。他的细心和孝顺是我学习的榜样。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孝顺父母,尊敬长辈。而“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这句话让我体会到兄弟间要相互谦让,做兄长的要呵护弟弟妹妹,做弟弟妹妹的要尊重兄长。虽然我们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但我们有伙伴,有同学,所以我们对同学和伙伴也要相互谦让尊重。
读了《三字经》这本书后,我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我一定用学到的这些道理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三字经读后感15
我国上下五千年有着璀璨的历史和文化,其中有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我最喜欢三字经,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两句话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它的意思是指后天环境对学习、成长很重要,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做事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
有一次,我在写作业的时候,我的心根本就没在学习上,而是早就远走高飞了,我用手支着头,望着窗外发呆了20多分钟才开始写字,还没写到一半,我又开始玩玩具了,又玩了十几分钟,就这样,一个小小的作业我竟用了两个小时,不但字没写好,而且错了好几道,还受到了妈妈一顿批评。
还有一次,在上语文课的时候,老师在认真给我们讲课,我望着窗外,想着下课怎么和小朋友玩,正在这时,听到老师喊我的名字,说:“王子晗,你来回答这个问题。”我才回过神来,支支吾吾半天说不上来,自然我这一堂课的知识也没学会。
所以,在今后,我会牢记这段话,专心学习,把这国学文化精髓深入到生活学习中,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