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散文

时间:2024-07-01 15:22:35 散文 我要投稿

经典散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散文吧?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取材广泛,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散文要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经典散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1

  李嘉毕业之后,进入了一家软件开发公司工作,由于他技术过硬,再加上公司当时缺少高级编程师,所以他顺理成章地被提拔为技术部的总经理,负责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李嘉的手下有三十名员工,几乎都是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既没工作经验,也没有高超的技能,置身其中,博士学位的李嘉有一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部门内的学习氛围很浓,尤其是张华,遇到技术上的难题,经常请教李嘉。

  五年过去了,由于李嘉平时忙于应酬和处理杂务,疏于学习,慢慢地就觉回答起员工提出的技术问题有些吃力,而张华早已不用再请教他了,有时还能指出李嘉编好程序中的某些错误,这些变化让李嘉有点不痛快!

  一天,董事长任命张华为技术部的总经理,李嘉以为自己也要升迁了,就来到董事长的办公室,李嘉问道:“张华成了总经理,而我怎样安排哪?”

  董事长皱了皱眉头,沉思了一会说道:“你作他的'副手吧!”

  李嘉一听差一点跳了起来,他气愤地说道:“我可是博士生呀,怎么能给一个大学生当副手!”

  董事长说道:“那是五年前的博士了,如今软件的更新很快,许多老套的技术早被淘汰了,有些干部安于现状,缺乏创新,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你说对于这些人我该怎么办?”

  李嘉一时语塞,不知该怎样回答!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我们学到的知识也在不断地打折,如果不注意及时补充和更新,就会落伍,以至于被淘汰!

经典散文2

  清晨上班途中,听到一首邓丽君的歌。歌名忘了,但曲调和歌词依然非常熟悉:

  我喜欢绵绵细雨

  细雨里忆起了你

  忆起你雨中分离

  泪珠儿、洒满地

  ……

  不知因何,心底升起一股莫名的感动。头脑里浮现一幅画面:一对年少恋人,在霏霏细雨中默默分开,他俩的距离越来越远,细雨如轻纱般在空中扩散。男孩打着雨伞,背影里飘洒的风衣落寞而无奈,渐行渐远;女孩娇美的脸上,真的已经分不清是泪是雨……

  那情景,令人伤怀。

  选择雨中分手,或许有种浪漫。但这浪漫,带着深深的伤感。我更喜欢那种,两个人牵着手在雨中甜腻腻地漫步的情景。潮湿的空气里,飘来各种植物中散发的清新气息,独特而醉人。它还是爱情的催化剂,使两个相爱的人贴得更近。

  可是,众多的艺术作品中,总是表现雨中分手的桥段。以此来增添破散了的情感的哀凉。我没有尝试过雨中感情的分手,也没那个机会。但我能体会到,那会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

  一个体贴的男孩,怎么会忍心把分手的话说给雨中的`少女?通常那个时刻,他的心是硬不起来的。而我想象,分手时在小雨中,女孩都不会打伞。或者是以雨水掩盖泪水,不想让男孩看到她发自内心的泪;或者是因为雨水伴着泪水,让她显得更加凄美……

  雨水平添许多温柔。小雨中,不应该是分手的时刻。

  凡是有浪漫情怀的男子,绝不会在小雨中提出分手。如果某天,你的那个他想分手,但你还爱着他的话,你不妨选择一个雨天,站在雨中让他说。他一定说不出口!狠心将女孩独自抛在雨中的男人,肯定不是一个会关心人的男人。他可以把你留在暖暖的屋子里,自己消失在茫茫雨雾中,但不可以把你孤零零地丢在雨中感受内心的苦楚。

  最好还是——在雨中,你轻轻地告诉你的爱人,你依然爱着她(他),相信你一定能看到雨后的彩虹!

  秋雨

  清晨,在睡梦中被一种熟悉而清爽的嘀嗒声弄醒。下雨了。

  躺在温暖的被窝里,听窗外淅淅沥沥的雨滴,心里特别的舒爽惬意。我喜欢小雨,总是被它舒缓的情调感动。小雨会突然带来一种别样的寂寥,使人变得慵懒或迷离,会不由自主从心底升起各种淡淡的愁思。

  会想起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哀婉凄美;想起古人的园林里细雨婆娑,花丛间湿润的气息;想起一种可能疼到心底的柔情。甚至想到,荷塘边的亭子中,曾经与前一世的爱人对月相酌,体味尘世被洗净的怡然时刻。

  人的心里似乎有一种最深层的渴盼,无论身边有多少爱他的人,都还在寻找一个虚拟的爱人,或者恍惚前世曾经的爱人。总觉得身边还少了他(她)?难道,人原本就是一个没有性别的整体?某个时候,某种原因,将他们分作了男女两个身躯,他们有了各自的生命轨迹。而经过时间的濯洗,他们又彼此想念,要找回另一半?但毕竟分开太久,再也找不到最合适的那个另一半了……

  像李清照那样痴爱一生的对爱人的思念,应该是她找回了当初最对应的那一半吗?

  也许,我们寻找的并不是肉体感官上对应恰当的享受,而是在祈盼灵魂深处的精神寄托?人,已经脱离低等动物上升到精神层面。无论何种物质享受,都不能令人感到永远的或真正的满足。还需要精神上愉悦心灵的抚慰。

  像“老、庄”的脱离躯体而只留精神的飘升,达到一种形而上的永恒,是纯粹的精神境界。可是,真的不需要了物质的存在,又用什么去体会生命的意义和思想的真实呢?

  细雨有声。谁说细雨无声?那房檐上,纱窗边,柳树下,轻轻敲打和滴沥的,不都是小雨委婉倾诉的语调吗?小雨只懂得,洗去尘世的芜杂。

经典散文3

  四季之中,我最爱秋天。

  早秋及中秋的颜色是金黄的,那是我最爱的颜色。如果说秋天是丰收的季节,那应该指的是早秋或者中秋。而在暮秋之际,树上那金黄的叶子早已失去了昔日的光辉,变成了一种惨淡的枯黄,这样的颜色让人看了,心里着实不是滋味,总让人联想到青春,或者是时光,抑或者,只是母亲的那一双手。

  早半个多月的时候,家里那金灿灿的稻穗,已由脱谷机打成了一粒粒的稻谷,在门口晒了几个太阳,取一粒放入牙齿上轻轻一咬,蹦蹦作响,便知可以打米了。这打出来的米蒸熟了,吃在嘴里就是香甜,这是永远无法与外省的米相提并论的。可能,这正是家乡的味道吧!

  这几日天空连续下着雨,温度骤然降低。今早睁开眼,有薄薄的阳光紧贴在窗帘上,屋里是一片通透的亮。心里一阵欣喜,拉开窗帘,外面是蓝蓝的天空,有洁白的云彩,自由飞翔的小鸟,还有前方的菜园、房屋,一切都是这样新鲜、可爱。

  然而,却有一阵阵的风,吹得门呯呯作响。正午时分,太阳愈发热烈,走出家门,却显然没有下雨之前的太阳“狠”,变得更加柔情起来。因为那风,穿着一件中长的风衣,依然感觉到冷,仿佛这是早冬时的风。

  依然喜欢独自在黄昏里漫步,尤其是在这样的暮秋。走在家乡的小路上,面带微笑昂起头,双手放在风衣的口袋里,任风吹拂我的长发。我习惯以一种欣赏的角度欣赏周围的一切风景。树木明显变得萧条,依然有小鸟在枝头轻轻数着归来的`孩子,一只、二只……

  有只小狗端坐在路边,一动不动,像是在思考什么,那凝神静思的模样,我好想给它拍张照,甚至想走过去给它一个真诚的拥抱。

  忽然好想你,在这样一个起着冷风的暮秋时分。我也想给你一个真诚的拥抱,却不知此生有无机会。在远方,我独自漫步公园的时候,遇见了一棵许愿树,那是我第一次遇见,心中甚是欣喜。许愿树的枝条长得很繁茂,上面挂着许多条红色的许愿带,我驻立在这棵树旁呆望着它很久,离开的时候,我对着它许了一个愿望:希望我们此生还能在一起。

  我看过一个微电影,电影里的老太太在临死前想见一面她的初恋情人,她的孙子终于历尽千辛找到了他。在他们重逢的那一刻,我竟热泪盈眶,没多久,老太太含笑离开了。我想,她大概此生无憾了吧。

  愿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不过是一件奢华的礼袍。若此生再无重逢,心情也便如这暮秋,让人惆怅,让人心疼。

  走在这条很短很短的街,我却用了很长很长的时间。家乡的暮秋单薄得只有树木,我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我开始怀念江南的秋了。

  此时的江南,虽也秋风瑟瑟,农家小院里,玫瑰、金菊却开得正灿烂。田野边依然可见白鹭的影,一群群,偶尔有三两只飞上天空,或者于河边悠闲地饮着水。相比家乡的秋,江南的秋更富动感,更有诗意,更朦胧,更美。只是家乡的秋较亲切罢了。两者于我,皆是生命里不可或缺的独一无二的各有千秋的。

  不可或缺的独一无二的,还有我对你的这份情。

  即使是冬天,依然有鸟巢,依然有鸟儿细细数着归来的孩子,一只、两只……

  依然有愈来愈干枯的枝桠,像极了母亲的手。

  依然有愈来愈冷的风吹拂我的长发,依然有我风中昂起的头。

  最爱秋天,尤其是现在这样的暮秋。

  家乡的秋和江南的秋。

经典散文4

  前几年,我曾多次与博士生讨论过明清江南的一种现象——离职或退休官员、士大夫更喜欢住在小市镇或乡下,而不是在城里。

  本来,隐居被士大夫当作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适应多种需要,如显示政治上的独立或不合作,表明自己已超凡脱俗,过安逸舒适的生活,享受优美的自然风光,以退为进待价而沽等等。但真正愿意与世隔绝,自己养活自己,过最简单生活的人实在太少,而有条件当人间活神仙的人也很有限,大多数人只是半隐不隐,时隐时现,既要有隐士的雅号,又舍不得离开人间烟火,于是就有了“小隐隐于山,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有说法。其实,很少有人不想大隐的,既当官又有隐士的雅称,享不尽当官的荣华富贵还能卖个乖,何乐而不为?可惜多数人没有资格隐在朝里,有当了官又被逐的,或者因种种原因光荣退休或离休,更多的是不得其门而入,根本进不了朝。既然如此,不如在市里安个家,生活便利,声色犬马齐全,还能混个中隐。所以,隐在何处,虽有主观选择,更多的还是客观条件。听说京中某文化人又在后面加上一句:“特隐隐于军”。原来他供职于军队文化部门,方有资格以“特隐”自居。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明清江南的士大夫喜欢在乡,在镇,而不是在城。

  士大夫大多身在江湖,心存魏阙,崇尚先天下之忧而忧,消息灵通,交通便利是基本条件。北宋的中高级官员在离职后,往往选择住地颍州(今安徽阜阳),除了当地有西湖风景外,主要原因是离首都开封不远。南宋的离退休官员喜欢住在杭州附近的城市,是同样道理。天然河道与人工运河构成了江南水网,成为无往不至、门对门的交通网络。私家船与船工对大多数士大夫家庭来说,算不上什么奢侈品。即使负担不起,几乎每个村落都会有商用的或公益性的船舶。通过水上交通,士大夫们无论从事政治、经济、社会、宗族、文化、学术、宗教、旅游等各类活动,都可来去自如。如果拥有豪华的大船,有些活动就能在船中或旅途中进行。江南城市与市镇密集,住得再偏僻,到附近的`县城或市镇都不会很远。

  由于商业、服务业发达,江南的市镇一般都相当繁华,往往不逊于县城,甚至可与府城比肩。所以市镇中的生活条件绝不会比县城、府城差,物价却比比较较便宜。由于交通便利,人口流动量大,市民阶层活跃,信息广,传播快。士大夫只要常在市镇,或布下耳目,天下大事、当地消息、逸事趣闻就在掌握之中。

  明代以降,江南人口持续增长,平原水乡的人口密度已经很高,城市的地价、房价也越来越高。像苏州、扬州这样的城市中,已很难找到建造私家园林的空地。除非愿意耗费巨资,且有一定势力,方能通过购买废园旧房拆除重建,否则就得向城郊或城外发展。就是要住宽敞些的房子,或者新建住宅,市镇或乡村也往往是首选。

  士大夫的主要财产是土地,或系祖产,或系自购。土地是公认的最合理、最可靠的财产——盗匪抢不走,火灾烧不了,洪水冲不掉,并且是“耕读传家”的物质基础。当然,经营或投资商业可能获得更加丰厚的利润,但有碍士大夫的声誉,即使做了也不能大张旗鼓。在自己的土地上建住宅园林,既能就近或就地经营土地,还有“躬耕”之乐。

  在战乱中,区域政治中心如府城、县城很容易成为各方争夺或破坏的对象,难免不殃及无辜。商业发达的市镇也因其富裕而成为盗匪的目标。比较起来,乡村要安全得多。特别是处于水网深处的村落,常常是难民的乐土。在明清之际和太平天国期间,江南的城市、市镇备受摧残,甚至完全成为废墟和屠场,而逃往乡村者大多得以幸存。

  可见,人往高处走,是千古不变的规律。在乡与在城相比,各方面都处于优势。对江南士大夫来说,高地不是在城,而是在镇、在乡,人往高处走理所当然。

  那么今天的高地在哪里呢?显然还是在城,在城中心,而不是远郊、小城镇,更不是乡村。政府的公共资源往往还是投放在市中心,那里的生活质量比其他地方更高。例如,一些高污染的产业都已从市中心外迁,代之以大片绿地、广场、喷泉,而郊区却污水横流,废气充斥。城市与乡村之间不仅有物质上的差距,还有政策壁垒。例如,即使在同一行政区,城市与乡村之间也会实行不同政策,并且不能相互通用,而适用于城市的政策一般要比施行于乡村的政策更加优惠。而且,城乡之间仍然不具备双向流通的条件,由城迁乡易,由乡返城难。如果这些条件不改变,人均GDP再提高一倍,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在城。

经典散文5

  以下我并不认为我已经在翻越高山,而只能说是在心底做一个尽量详细的勾勒和估量,我不敢说我已经迈开了脚步,而只能说我在概览整个旅途中的险峻和洼地。而在这篇叙述性的文章中,我也不打算做更多的论辩,正如在前文已经说过的那样,此番的目的更多的是考察一下自己所在的点跟方向,以便寻找一些同我一样艰苦的跋涉在同一个方向和路上的人。

  毫无疑问,我们现在依然身处悬而未决的时刻,面对着同样悬而未决的在与实在。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上述论证,有哲学头脑的人很快就会发现,这些肯定或者否定它们的论证,无一没有缺陷和值得怀疑的地方,当然缺陷之外也自然有各自的闪光点和相对进步的东西。而倘若此时我们对其进行一一的考察的话也未免太显繁琐了,并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或许,当然这是我选择的一个处理方法,摆出我自己的论证,然后看这些论证与上述论证有那些抵触,看那些抵触是不是真正的如实的存在,然后再合理的优化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基于此确定以后的方向和要达到的或者毋宁说希望抵达的目的地。

  综合我目前的思想和观点,我仍是相信在与实在存在的,当然这个信念还不够牢固,据以说服自己的理由也还不是那么的充分,但至少可以说目前我是偏向于赞成在和实在存在这一说法的。接下来我就将我为何会有这样一种偏向做一定的`相对简洁的说明,并打算趁此结束某种冗长繁杂的倾向。

  在开始之前,我想没有人会否认我说的这一点即那些粗暴的武断的神秘主义色彩浓厚的肯定或者否定都是不可取的,而我也打算在抛出自己观点的过程中力图避免那种不好的倾向。事实上,一些后现代理论家野心勃勃的所宣称的对笛卡儿我思的覆灭依然是不确定的,我思牢固的根基仍旧稳固的扎根于存在的大地之中,后现代理论对此前所有哲学理论体系的弃绝也并不能解决在与实在的存在像幽灵一样充盈在几乎所有后现代理论家的头脑中。因为他们依然决然的对前代哲学的弃绝使他们永远失去了那些足以和我思对抗的论证。不仅如此,我们发现,当他们不无高兴的做完否定的事业之后,却一直没能建立起一套像样的东西将他们所毫不顾惜的否定掉的道说代替;而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败,故而这也无法让我们相信他们所走的道路是正确的,更找不着理由让我们去和他们一起去冒那可以称得上有些荒谬的险。而虽说怀疑论的,经验论的,现象还原论的否定都值得认真对待,但正如大家可以看到的那样他们要么是在怀疑的路上走得太远从而陷入不可知论甚至虚无主义,要么就是将人类围困在了一个狭小的认识圈之内以至于不允许我们的认识到它本可以涉猎的领域中去,要么就是走向纯粹的唯心主义并进而陷入唯我论的泥潭不能自拔。这种种困难不得不让我们放下对他们的好奇和眺望,甚至不想到它们各自已经修正了的思想里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反过来,我们倒是重又看到了本体论复苏的迹象,甚至连科学哲学也在慢慢的向本体论靠拢来以此求得对自身的辩护。除此之外,我们实在难以想像,当这个世界失去了确定性之后会成为什么样子,自由?解放?话语权?还不如说是真正的奴役!不如说是真正的人间地狱,虚无充斥,话语泛滥,噪音此起彼伏,庸众横行,神圣被唾弃,真理遭殃……当然更多的力量依然来自自古以来的论证,而我想再在这里对那些论证做一下重复就有些多余了。最后值得说明的是,我并不认为那些论证可以将在与实在立刻就带到我们面前,但不容否定的是,它们足以让我们偏向于认为在与实在存在,也足以抵抗相反意见的进攻,更容易使那些徘徊不定,茫然无措的人走向它宽广厚实的怀抱,并从中得到赖以存在的根本,进而描绘建立辉煌大厦的美好蓝图。

经典散文6

  傍晚,总是那么美丽,那么迷人,令我陶醉,又让我久久难以忘怀!

  眯着刚醒的眼睛,听着一串串风铃的响起,我想这是微风在摇摆它。在一串串清脆的铃声中,我终于从那美好的梦中完全醒来,霎间一惊,哦,原来已经到了傍晚。

  仰头看西边火红的天空,火烧云就象那一串串晶莹剔透葡萄,可口的直让我流口水;突然,我看到了紧靠"葡萄”云就象一只可爱的`猫。好熟悉,对,就是我在老家时养的那只死去很久的云猫。一种莫明的伤感不由的在我心徘徊。想起4岁里云猫刚到我家时的情景,它就是我的天使,父母不在时它是我最亲的人了。如今我在父母的身边了,可云猫却不在了!

  拉回跑偏思绪,继续忘记看火烧云,天色已经暗了不少,大半个夕阳落到了山后边。在小半个夕阳左边的那朵火烧云,就象那串风铃在风上慢慢的摇曳;还有朵象是城市中的矮房子;一朵象是雪莲花;一朵大的就象是食草的孔龙……

  不知道过了多久了,夕阳全部落下了山,月亮静静地升起。那幽幽的月光洒在我的身上,一只只萤火虫围绕着我,风儿吹动我和长发,任由我的思绪乱撞,我知道,自由自在的暑假就要结束了。

  明天上午,就要回慈溪了,这是在暑假里最后一次在老家看火烧云了,留恋难以忘记!

经典散文7

  我想写本小说,写给自己,写给自己的父母,写给我的家。可能它永远不会被写出来,也可能会很快,我也不甚清楚。

  在我写东西刚开始时候,我写过一篇。但没有写完,写到一半,我便停了更。严格意义上,那寥寥的几万字大概不能称得上是小说。虽然当初就是奔着小说去写的。

  我所有的只是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没有思路,没有轮廓,现在还不是我能动笔的时间。想起青年作家蒋方舟的一本书《我承认我未曾历经沧桑》,我喜欢这个书名。虽然我还没有看过。

  从图书馆出来,忙了一下午的课程复习,明天补考就是结束。开学初借来的那本莫泊桑小说集还没有怎么读。考试过后,没了复习,时间便能轻松一些。我尽量每天都会写点东西,给你们看,更给自己看。但阅读,我还是差了些火候。

  时间总是不得闲。复考过后,还有最后一场驾照考试,英语四级考试,我不能落下。且现在已经有公司来学院招暑期实习生,虽然机会不大,但我还是递上了份简历。这是一次锻炼。

  我想写本小说。写我自己的故事,写我身边的人和事。写我的家庭,写我的朋友,写我的大学,写我看到经历的一切,一直写下去。文笔是一回事,阅历是另一回事,我不想写出一本自己都看不过眼的东西来。没有把握我不想轻易开始。就像捕猎之前的万般忍耐,只为等待那个合适的时机。一个想法从衍生到创作,中间的`过程几番波折,最后留在纸上的只有当初的百分之七八十。但即使如此,也已经难得。

  我总是能在家里找到灵感,而且会很多。但我并不在家里写东西。除非是大长假。我并不觉得可惜。写篇小说也是在这次回家途中生出的想法。在此之前我甚至想好了名字,但很快就被否定掉。既然不打算马上就写,我并不着急确定这些细碎东西。在没有足够的把握完成好一件事之前,我并不想轻易开始。

  参加明天下午复考的不止我一个,宿舍里包括我在内就有四个。每次考试的前天晚上,宿舍总是一片浓厚的学习气氛,虽然用处并不大。不管是初考还是复考,都是如此。雷紫亮是我们六个人里唯一一个没挂科的,不过去年他也是六个人里唯一一个不及格的。这也是比较有趣的了。

  我想写本小说,想写些什么就写些什么,能写些什么就写些什么。不受任何思维的限制,不受所有情绪的干扰,记录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不知道从何写起,也不清楚何时结束,一切都随意,顺其自然。没有人来打搅,也没人能来打搅,写作永远是一个人的事。

  从家里回来,便一直忙了不停。明天大概是最忙碌的一天。我得复习过去五天背过的单词;且得参加下午的复考;不止如此,我们有一节实习课。明天已经是满课。

经典散文8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假日倍孤独。又是一个人沿着地平线走向一个未知的远方。

  夕阳西下。马路两旁是他乡的村落,泥泞的胡同弯弯曲曲,串联着一户户人家。郁郁葱葱的树叶映入眼帘,忍不住驻足。原来是两棵相望的枣树,那粗糙的树皮似曾相识,还有那并肩的老榆树,看着它不禁想起了满地拾榆钱的身影。

  走在马路边上,疾驰的车辆穿梭而过,沉浸在一个人的世界里忘却了嘈杂的汽笛声。望着远方的远方,漂浮的白云和茂密的杨树林尽收眼底,景色宜人,宛然一幅天然的.杰作。走着走着,竟然还看到了烟囱上的袅袅炊烟,看到了院落里绿油油的菜畦,看到了田野间正觅食的羊群,看到了葱翠欲滴的果树林。

  尘土扬在脸上,走过了村落,走过了田野。下意识地努努鼻子摸摸脸,又是这个动作,悲哉,又抹不掉一滴眼泪。悲就悲在心底潮涌翻滚却流不出一滴泪,伤就伤在还会不经意地重复那些无意义的动作。心里有无边的沙漠,一个人怎么走也走不出来。不要说,“成蝶先破茧”;不要说,“坚持下去就会得到那块方糖”;不要说,“浪迹天涯任逍遥”……此刻,最大的安慰就是心痛到极点,酒的辛辣唯嗜者醉在其中。

  只想一直走下去,走出心里荒凉的沙漠。路上不见行人只有稀少的机车,没有不安和恐惧,毕竟它哪里抵得上沙漠的荒凉。默默地一直走下去,可是尽头在哪里。

  在一个丁字口改变了方向,开始掉转回头。望着长长的地平线方才觉得走了如此之远的距离,根本看不到落脚处,也没有半点期待,归去反而像是要去完成一个任务。

  暮色降临。归途上本地人用异样的目光盯着一个异乡人,望着那一个个远去的背影心底丝毫没有异样的感觉。一位大妈看了我好久,反而我嘴角条件反射地上扬回之以微笑。僵着的笑容无法不让我觉得它是一个对自己的讽刺。

  有抬头望天空的习惯,宇宙的无边际总会让狭小的胸襟变得开阔。从掉头返回的一瞬间心情就开始莫名地好转。我以为疗伤不如忘却来的容易,而孤独不在于应付在于享受。再一次安慰自己:孩子,哭吧,别把泪流在心里。在心里,我一直都是自己的孩子。

  又经过路边的村落。一位大叔正用废渣填补着家门口的坑洼地,那身影真是熟悉。两个顽童正在土堆上嬉笑打闹,旁边坐着一位打哈欠的奶奶,这画面煞是动人。修车铺门前一家三口围在一起吃饭,儿子用小手塞东西到爸爸嘴里,我忍不住边走边看。

  暮色笼罩,就要到原点了,一个可以落脚的地方。朋友曾问我,为什么不找个安稳的地方安定下来。其实她不知道,如果一个人在心里找不到港湾,在哪都是漂泊。

  漂泊的人注定在路上。

经典散文9

  每次擦家具上的灰时都不忘擦擦女儿的扑满。嘴角、眼角上翘,笑到眼睛眯成一条缝的小猪扑满,不管你擦或不擦,不管你存或不存钱,它都一往情深的对着这个世界在笑。似乎在说‘和气生财’哦!

  这个小猪是我送给女儿的第二个扑满,前一个扑满太小,经不住女儿存钱的热情,早早就挤爆了。这个扑满是我一次转街不经意发现买了送给女儿的,小猪笑的眯眯,活像《春光灿烂猪八戒》里的八戒。记得交到女儿手里时,女儿抱着扑满稀罕的样子不像是在抱扑满倒像是在抱着一头宠物香猪。

  中国人储蓄的习惯源自于古代,古代人一有存下来的硬币就会放到一个陶制的器皿里,古代的存钱罐顶端开着一条狭长的小孔,中间开着一个小眼,每逢家有余下来的钱就从顶端的入口处放进存钱罐,在中间的小眼上系根绳再吊到房梁上藏起来。古代存钱罐没有其他的出口,每次存满了要用时就拿锤子砸开把里面的钱取出来花,‘满则扑之’存钱罐又名扑满。

  我的童年家境贫寒,计划经济时代平民家庭的孩子多,多以填饱肚子为主,储蓄是属于极少数富裕家庭的代名词,跟平民无关。我们家兄妹五个,每年收到的压岁钱少的`可怜。记得每次收到压岁钱和长辈们初见面时给的见面礼都被母亲以你还小我代你保管为由收走,从此那笔仅仅在自己手里过了一遍甚至还没来得及焐热的钞票从此泥牛入海杳无音信。即便偶尔想起来问母亲,也被母亲一句‘小孩儿家家的随便花钱不好,有事问我要还不是一样的’打发走。因此在我的童年里只有少的可怜的购物经历,压根儿就没有储蓄的概念。小孩子对零食的诱惑是完全没有抵抗力的,为了买零食,我曾悄悄地从父亲母亲兜里偷了几次零钱去买,偷钱时怕被父母发现,偷的都是数额较小的钱币。开始偷时没被发现还以为是自己手段高明,看到父母没什么反应,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干了几次小偷小摸的勾当后索性住手不再偷。长大后,母亲虽没提起这件事,但以母亲那强于普通人的敏锐洞察力怎可能瞒得了她的慧眼呢?我自己隐约意识到那是当年父母亲为了给我留下自尊才有意不说的。

  有了女儿后,我决心从小培养女儿储蓄的习惯。在女儿懂得钱能换来想要的东西,有了花钱的欲望时,我给女儿买了一个小小的扑满。那是个皮卡丘扑满,女儿爱看动漫,皮卡丘是女儿最喜欢的一个动漫形象,我就买了个她喜欢的扑满送给她。

  有了扑满,激发了女儿存钱的热情,女儿把平时我和家人给她的零钱一笔一笔的存到扑满里。扑满下面小圆洞,每次女儿花钱时,就拔掉堵在小圆洞上的黑色橡胶封堵,掏出几枚硬币花。女儿把塞进扑满的大部分钱都存下了,只花其中一小部分买小零食吃。女儿先是把硬币放进去,后来又把纸币也朝扑满里放。自从女儿有了储蓄的概念后,渐渐的对钱币开始产生兴趣。有一次她跟我聊起来货币收藏的话题时,把各种人民币的年代和价值说的头头是道,这时我才知道孩子的理财意识比我这个当妈的要强的多。

  从女儿那儿了解到一点儿钱币知识,我一有零钱就往她的扑满里放。过一段时间,女儿就会把扑满里的钱全部倒出来,一个一个一张一张的仔细看,把有收藏价值的纸币和硬币挑出来收好,然后再把剩下的钱币逐个的再塞回到扑满里。

  小猪扑满放在女儿的书架上,圆滚滚的身体配上笑意盈盈的圆脸,每次看到都令人赏心悦目。每当我心情不畅时,只要看到小猪扑满灿烂的笑容,就会想起女儿巴掌大的小脸上笑起来弯成了月牙儿的双眼。不知道尚在重庆上大三的她忙于学业之余会不会偶尔想起来跟她有着相同笑脸的这只扑满。

经典散文10

  时令“大雪”,却是:暖阳烘时节,和风吹玉玠。

  下午五点多点儿,太阳刚吻着地平线。我收队回家,在后院,收揽折叠享受一天温阳的衣被,满抱着往房间里走,口鼻里填满了洗衣剂混合阳光的味儿,浓浓的、绵绵的、暖津津的。劳累一天的疲劳身子霎时轻快、舒爽起来!

  出得房间,站在院中伸个大大的懒腰,不经意抬头看下天,立时被拉进这疑是梦的'仙境。月儿刻印中天,天的底色是清纯的蓝,似是刚刚水洗过的光洁,但又没沾一丝的湿意。云絮,东一族西一族的,仿佛小心翼翼又像随心地在蓝穹缓缓散漫着,时而拢聚成片,时而打个招呼擦肩而过,登梯上楼顶应该可以摸得到吧?最后慢慢地围圆成C字形,和娥眉的口儿遥遥对问。

  云问:婵娟姐姐,今儿怎么这么早啊?

  月答:阳哥哥说他寻夸父下棋去,我就来了。云妹还不回峰?

  云答:嗯嗯,明儿还要起早出勤呢!

  风说:我送你去!

  哦,还有风!

  我不禁痴了!

  不到半注香时间,光线一下子暗了下来。只有月儿还在,天幕底里仍旧是蓝,只是蓝得更成熟、深邃。

  黄昏已过。

  黄昏?人们总是把它和夕阳喻成凄凉、靡顿晚景。“向晚意不适...只是近黄昏”成了人们嗟叹蹉跎的经典自我慰籍,不得意、低谷时叹炎凉,甚而悲堕命运。其实,阳光明月、风云雨雪是大自然均匀赋予每一个人的。不管身在何所何境,或引车买奖或高居庙堂,或纸醉繁华或流离荒野,头顶的都是一个天,都会有一样的黄昏生命时段。每一个时刻都可以理解成清晨或黄昏!

  不妨,请时时抬头看一下天吧!

经典散文11

  鄙人认为,最能找到自己的方式便是呼吸。

  信仰者认为生命在于神的灵光;奋斗者认为生命在于勤劳的汗水;享乐者认为生命在于纸醉金迷……岂知生命那么简单,就在你当下的呼吸。

  佛经云:生命在一呼一吸之间。不信,你闭上眼睛,调匀呼吸,自己数数,一、二、三、四……你会顷刻之间,没有了竞燥之热恼,免去了阴云之遮翳。此时的你,将再次与久违的清风为舞,与被自己冷落的星星私语。此时,你的心房就是那荷花池,满池的荷花在你的心中绽放,青色青光,白色白光,红色红光,黄色黄光,微妙香洁……

  鄙人在此所言之呼吸,与平日我们所论之呼吸,其实无异。只不过,我们平日所言之呼吸,太过自然,又太过机械,往往让人想不起它的存在。鄙人所说的呼吸,应该说更类似于我们所说的深呼吸,被我们所在意的呼吸。

  在考场上,太过于紧张的你,往往采用什么方式来缓解压力呢?是深呼吸吧。慢慢地吸气,慢慢地呼气。对,就是这么简单,此时你便能找到一个教为清醒的你。而这个较为清醒的你,则较能够清醒地表达你自己。对了,此刻你是不是觉得之前不知跑哪去的自己又回来了呢?

  平日里,你思考每一个问题,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有没有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呢?千万不要让周围的人和事吞噬了自己,埋没了自己呀。我们在完成一件任务的时候,是不是往往觉得整个心是急躁的?万一是紧急的任务,那就不仅是急躁,而是整日烦恼缠身了?何必呢?深呼吸,让自己听到自己的呼吸声,找到那个安详和乐的自己,此时你便能够无所畏惧,诸多问题便能够迎刃而解。

  生命就在于一呼一吸之间,这句话向我们揭示了生命最真实的面目。当我们为诸多烦事、琐事缠身的时候,或许很多人会选择去一个幽静的地方,也许是辽阔的大海边,让宇宙深邃的魂灵来净化自己渺小的`世俗凡心。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其实还有一种办法,更加让人深省,更加让人奋发。那就是到医院去看一看那些被病魔吞噬得形销神毁的病人,那些需要依靠氧气瓶来维持最为基本的呼吸的人,那些向上天祈求生的希望的人。这时,你是不是会豁然开朗,原来自己是幸福的。

  活着就是一种福气。

  呼吸是生命的源头。

  关注你当下的一呼一吸,平和而安祥地去面对生活的一切晴天丽日甚或是狂风暴雨吧。

经典散文12

  闷起的浓云罩着空气凝固,初夏的时节风深浸心脾。华美的笑像含苞的粉红绽放在眼前,回忆交错着现实,冻结着时间。沙漏翻转依旧,空闷泛波仍起,触到了秋的凄凉,夜的静冷。静好的光华已逝,淡淡的忆充斥着眼神的空洞,一切的消散清空了深邃的迷惘。

  打出了删掉了的号码,忆起了遗弃了的心情,思绪千万,万转成灰。嗅到的尘灰的微苦,抚上了脸庞,面变得虚空,成了难辨的假面。依稀的晨光照应着夜空消逝的印痕,只觉得天空盘旋起了光圈向内凹陷,却仍是黑色。灰漫漫的层云吞噬了依稀,万伏高压的激响闪烁成了一束蓝紫击穿苍穹,梦想着能有一记曙光耀穿我的心房。

  夏至未至,春分已逝,叶脉的血液侵透了枝干摇曳在清冷的寂风,纵然升起了无奈胧漫全身,涕泣中渗出树脂囊存了昆虫的天空,千万年的风化,那泪便成了琥珀印满了回忆的伤痕。昔日的痕迹如刻骨的年轮,伴着数载的伤魂刻入生命,散了的不曾散去,逝去的依旧永存。

  ——————————————————————————————-4月24日

  夜漫入了晨光,黑烁的光晕将日光暗淡。我空忘着右前方,细数空气中的`微尘,空洞转瞬眼神闪烁,粉尘印出的花影羞色了稀疏晨光。数年前的今天,我游走在彷徨,独向窗外貌似坚强。阳拉长花影,对影三人,殇往迷惘。丢失的颜色仅剩黑白变换着日月,路很长,夜漫漫。

  雨后天空未见初虹,仅是灰朦笼盖这楼宇,声嘶力竭的初夏雨的长吼,回荡在楼房内,声声断裂这雨丝渐逝的情。午时闪过未久,而天色却像傍晚,灰朦下少了夕阳斜下的温馨。云卷雨舒,细丝般的雨露成了断点,划伤了蓝天,雨亦缠绵,情亦惘然。

  表盘在右手翻转数圈,卷起的漩涡撕裂着回忆。混沌初生,眼前瞬现的画面,分不清过去与未来。路漫漫,难寻边,浩荡坦阔的人生,四面向阳,不知该往何方。日炎炎,切苍云,暑气蒸腾的天空,雨溢四方,不知何处会有虹光。

  ————————————————————————————-5月1日

  暑气蔓延,眼角的湿润也不知是汗痕还是泪痕,唯有心中的愁苦那么清晰,回忆蔓络的伤痕,倒刻着风景依旧,却是风景如旧,人已非非。过往的一切亦是不会给予明日欢欣,旧的美好固然留恋,然终要逝去,为何困于心衡无法释怀。目光的交错知识一刻,是否会像两束光虹的相交,之后越离越远?未来的路也许不会再有同样的风景,只是曾经早就刻入回忆。眼神太懦弱,交错后只是疯狂的逃离,多看一眼是流连,少望一瞬是淡却,无论怎样我们都没有过错,那遗留的错过也只是缘尽最美的解释。

  掠过你面庞看到太多伤感,心印上了面,故是空气也无法遮掩。我心中的虚无,漫无目的的游离,许久的匆匆却又回到了原点,纵然割舍不下,空望苍云。相遇未能相知,相知未能相守,天意弄人,造化繁多,太多的路淹没了绝胜的荆棘。当初你给的苹果淡化了人间珍馐,百般美味却如同鸡肋。入唇微皱的果占领了高峰,俯览一切。但你似乎不曾记得,我曾经眼神闪过的惊喜,手心微微紧张过后的汗痕。太多的梦,醒了,太多的曾经,淡了。

  ————————————————————————————————5月8日

经典散文13

  未见的憧憬

  很早以前就知道海子的那首诗:“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海子的美好愿景,也道出了许多人的梦想。我也有这样一个梦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是一个远离世间所有纷纷扰扰的梦想,那是一个没有喧嚣、没有争斗的梦想,那是一个简单而幸福的生活,有情人得以终成眷属,亲人得以团聚,友情得以延续,生活得以幸福。那可真是一个梦啊,梦里面的人都那样地和谐,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谁不想拥有这样的生活呢?海子的诗句,让我一直梦想着看见大海,也在心里编织了一份关于大海的情结。

  生活在西部的人梦想见到大海,就一如南方的人梦想看到下雪一样,我自小看惯了山,看惯了河流,看惯了小溪,却独独没有机会看见大海,看见大沙漠,看见大草原,我总觉得那些磅礴的大风景,没有遇见真是人生的一大遗憾,冲着海子的诗句,看海的梦想。

  我无数次梦见自己在海边散步,我的长发随着海风任意起舞,我的长裙随着海风任意飘扬,也许我会脱掉鞋子,在沙滩上尽情地奔跑,张开双臂,闭上双眼,面朝大海,尽情拥抱。也许心仪的他还会牵着我的手,漫步海边,直到夕阳西下,久久不愿离去;也许我们还会晨起看海上的日出,看着太阳从海平面冉冉升起。

  于是,我选择了去海边,选择去拥抱大海。然后,年休假就和好友约好,一同去看海,我们两个女生就这样去了,去之前母亲还一直在担心两个女生这样出去多不安全啊,其实,我的旅行经验还是比较丰富的,一个人辗转走了很多的城市,却没有一次像这样两个好友一同旅行的,在接下来的旅行了,我得感谢我得好友,不仅是一个很棒的旅伴,还是一个很棒的管家。

  相见恨晚的大海

  我曾无数次梦见大海,曾无数次在电影、电视、杂志上看到大海,但那些都没有自己亲眼所见的大海来得真实。我一直在想,我要去看海,我究竟是看海的什么呢?阳光?沙滩?贝壳?一切的一切,只要我所能感受到的我都要去看,一补这20多年来的遗憾。

  从桂林发往北海的高铁,似乎开得很慢,漫长的4个半小时,也没有让我一颗看海的心疲惫,快到北海的时候,就能看到一望无际的田野,那时我就好像能够感受到在那“无际”的尽头,就是大海。

  一下高铁,北海湛蓝的天空就映入眼帘,这就是海滨城市该有的颜色,到了北海,我们并没有着急去看海,而是去老街逛了一下,在老街吃了从未吃过的海鲜,表示真的很不适应那个味道,回到北海海驿,天已经黑了,因为北海海驿离桥港海滩不到100米的距离,所以当天晚上就奔向了大海。

  再也掩饰不住的激动,脱掉鞋子,在细软的沙滩上奔跑,跑向大海。

  第二天,我们去了北海冠头岭森林公园,据说这里可以俯瞰大海,虽然我们要冒着大热天要被晒黑的风险,但还是毅然决然登上了冠头岭,在山顶上俯瞰大海的感觉真的是太棒了。那海天相接的远处,承载了多少人的梦想,远远地,有些船驶向远方,有些船就近作业,有些人在礁石上玩耍,在上面可以看到三面环海的北海半岛,也可以看到北海市的欣欣向荣,登高望远,却望不见远方的感觉,恐怕只有大海了吧。

  亲近大海

  从冠头岭回来顺道去科普了一下知识,海洋之窗里各种有趣的海洋生物,漂亮的水母,缤纷的珊瑚,精彩地美人鱼演出,还有怪头怪脑的狗头鱼,都让人充满了惊喜。

  傍晚时分,再也抑制不住要去亲近大海的心了,我们换上泳衣,两个旱鸭子也下海了,夕阳西下地海滩显得格外地有魅力,时不时看到一家三口开心地玩着沙子,一对小情侣手牵手走向夕阳的方向,还有很多的游客,他们穿着蓝色的、绿色的、紫色的泳衣,有的带着游泳圈,有的带着充气艇,走向了大海。

  我最初是坐在很浅很浅的沙滩上,感受拍打过来的浪潮,后面,就鼓起勇气向更深的地方行进,每一次浪冲来,就欢快地跳起来,我开玩笑地说,终于明白什么叫做“踏浪”了,一个步伐过去,浪就过去了;有时我们还会“无动于衷”,任由浪潮冲击,我们随着浪一步一步被冲向沙滩,然后在走进大海,如此循环,真真是有许多乐趣。

  有一次,风浪很大,我差点脱离了游泳圈,整个人都被泡在海水里,那时感觉就要被大海带走了一样,但是我仍能感觉到好友一直紧紧牵住我的手,然后我“嗖”的一下,就起来了,喝了好多海水,虽然一直知道海水是咸的,可是却从来没有去尝过,原来海水真的很咸。

  我们就这样纯粹地玩耍,与大海嬉戏,亲吻大海,拥抱大海,那一刻,就像那首歌一样“如果大海能够带走我的哀愁”,大海确实带走了我们的哀愁,那时,夕阳西下地大海、夜幕降临的大海,人们只需享受这属于自己的时光,那时人们没有烦恼、没有忧愁,所以一切的不愉快都随之风浪消失,只有快乐、只有幸福,也只有在享受这欢快地时候,人才是最真实的自己。

  感悟大海

  我最向往的一所高校,四川大学,她的校训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她以大海广阔的`胸襟来喻大学之“大”,其实生活中也是如此。

  在大海面前,所有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地渺小和微不足道,生活中总有许多地不如意,不妨向大海吐纳自己的心声,它会把你的声音传给鱼儿、传给岛屿、传给海燕、甚至传到更远地地方。你也可以和它对话,大声得尖叫,它会给你回应,那就是大海的声音,浪花拍打的声音,那是最自然的回应,最原始的节奏。

  你可以站在软软地沙滩上,浪花一层一层地拍打这你得双脚,你能感觉到大海在抚摸你的心灵;你也可以在清晨,在没有人来人往的沙滩上,独自坐着,看着无边的海岸线,细数你的故事;你也可以在晚上,喧嚣退却之后,吹吹风,散散步,享受属于自己的时光......

  大海就是这样美丽,就是这样可爱,就是这样让人震撼,它有时是安静的,静静地在那里不言不语,有时是热烈地,热情地拥你入怀,它的博大,足以容下百川,也足以容下你的烦恼。

  都说看着大海长大的孩子,也会拥有一颗博大的胸襟,我却是在丘陵地区长大的,但我也渴望拥有那博大的胸怀,能够包容一切,在我与大海亲密接触的两天时间里,感受到它的粗犷,它的博大,这也正是我要学习的地方,在这两天的时间,我所有的烦恼也都随着大海飘向了远方。

  我想我还愿意去看海,也还愿意住在一个“面朝大海”的房子里,打开窗户就能闻到海的味道。

经典散文14

  西征开始后不久,成吉思汗根据身边一个叫刘仲禄的汉族制箭官的推荐,下诏邀请远在山东莱州的道教全真派掌门人丘处机(长春真人)来到军中,讲述养生之道和治国之道。丘处机已经七十多岁,历尽艰辛来到撒马尔罕。当时成吉思汗已经继续向西越过了阿姆河,便命耶律楚材暂且在撒马尔罕陪丘处机。

  这期间,两人在一起写了不少诗。耶律楚材在诗中,已经明显地表示出自己想摆脱西征而东归的心意,以及希望各国息战得太平的期待。例如:

  春雁楼边三两声,

  东天回首望归程。

  天兵几日归东阙?

  万国欢声贺太平。

  甚至,他对西征的必要性也提出了某种怀疑:

  四海从来皆弟兄,

  西行谁复叹行程?

  西行万余里,

  谁谓乃良图?

  后来,丘处机终于在耶律楚材的陪同下到阿姆河西岸的八鲁弯行宫见到了成吉思汗。丘处机一共向成吉思汗讲了三次道,根据相关资料总结,有三个要点:一,长生之道,节欲清心;二,一统天下,不乱杀人;三,为政首要,敬天爱民。

  成吉思汗听进去了,后来多次下令善待丘处机和他的教派。

  丘处机的讲道,与耶律楚材经常在身边悄悄吐露的撤兵求太平的理想,一起对成吉思汗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二二四年夏天,有士兵报告说游泳时见到一头会说话的怪兽,要蒙古军及早撤军回家。成吉思汗就此事询问耶律楚材,耶律楚材一听就明白这是士兵们因厌战而想出来的花招,他自己也早已厌战,就告诉成吉思汗说:“这是祥瑞之兽,热衷保护生命,反对随手屠杀,希望陛下听从天命,回去吧。”

  成吉思汗终于听从了这个“天命”。

  当然成吉思汗收兵还有其他客观原因。例如,毕竟大仇已报,花剌子模的国王摩诃末已死,辽阔的土地都被征服,而军中又发生了瘟疫。

  于是,正如耶律楚材诗中所写,“野老不知天子力,讴歌鼓腹庆昇平”了。

  ——我在叙述以上历史时,许多读者一定会觉得奇怪:耶律楚材怎么会写一手不错的汉诗呢?

  确实不错。我们不妨再读他的一首词:

  花界倾颓事已迁,浩歌遥想意茫然。江山王气空千劫,桃李春风又一年。 横翠嶂,架寒烟。野春平碧怨啼鹃。不知何限人间梦,并触沉思到酒边。

  这当然算不上第一流的作品,但很难想像竟出于古代少数民族官员之手。我认为,在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人士能把汉诗汉词写好的,第一是纳兰性德,第二是萨都剌,第三就是这位耶律楚材了。

  我更为喜欢的是耶律楚材替成吉思汗起草的邀请丘处机西行的第二诏书,中间有些句子,深得汉文化的精髓。如“云轩既发于蓬莱,鹤驭可游于天竺。达摩东迈,元印法以传心;老氏西行,或化胡而成道。顾州途之虽阔,瞻几杖似非遥”等句,实在是颇具功力。

  我深信,丘处机能下决心衰年远行,与诏书文句间所散发出来的这种迷人气息有关。文化的微妙之处,最有惊人的诱惑力。

  这就需要谈谈他的文化背景了。

  一个人的.文化背景,可以远远超越他的民族身份和地域限定。在耶律楚材出生前好几代,他的先祖契丹皇族虽然经常与汉族作战,却一直把汉文化作为提升自己、教育后代的课本。后来到了女真族的金朝,也是同样。耶律楚材从小学习汉文化,从十三岁开始攻读儒家经典,到十七岁已经博览群书,成为一位有才华的年轻儒生。后来在中都(北京),他又开始学佛,成了佛学大师万松老人的门生。学佛又未弃儒,他成了儒佛兼修的通达之士。

  那位丘处机是道家宗师,耶律楚材与他加在一起,组合成了一个儒、佛、道齐全的中国文化精粹结构,出现在成吉思汗身边。这个精粹结构对成吉思汗那么尊敬,但又天天不断地散发出息战、戒杀、尊生、节制、敬天、爱民的绵绵信息,终于使成吉思汗发生了重大变化。

  据《元史》的《太祖记》记载,成吉思汗在临死前一个月对群臣公开表示:“朕自去冬五星聚时,已尝许不杀掠,遽忘下诏耶。今可布告中外,令彼行人知朕意。”

  多么珍贵的“不杀掠”这三个字啊!尽管仍然处于战争之中的成吉思汗一时还无法做到,但既然已经作为一个重大的许诺布告中外,已经让人惊喜不已了。

  此外,据《元史》和《新元史》载,成吉思汗还嘱咐自己的继承人窝阔台,耶律楚材这个人是上天送给我们的,必须委以重任。他说:“此人天赐吾家,尔后军国庶政,当悉委之。”

  这两份遗嘱,使历史的温度和亮度都大大提高了。

  在这里,我们不能不怀着特别的心情,远眺七百多年前在中亚战争废墟间徘徊的两个背影。一个高大的长胡子中年人,搀扶着一个仙风道骨的老年人。他们走得很慢,静静地说着话,优雅的风范,与身边的断垣荒坟很不相称。他们正在做一件事,那就是用中国文化中儒、佛、道的基本精神,盯住已经蔓延了小半个世界的战火,随时找机会把它控制住。

  他们两人,后来因为佛、道之间的一些宗教龃龉产生隔阂。但我们还是要说,再大的龃龉也是小事,因为他们已经做过了一件真正的大事。

经典散文15

  时值仲秋,秋老虎裹着暑气,迟迟不肯归去,还没走出“厄尔尼诺”的阴影,心里倒又在期盼着老天能下些雨来,期盼着“一场秋雨一份凉”。热些倒也罢了,只可惜刚刚持续不久的蓝天白云,偏又被半阴半晴的“秋半天”给搅黄了。

  行走在团氿河畔,依稀可见雨水侵蚀的印记。水位下降后的青石板上,临河一面满是水渍,如同戏台上小丑的脸谱般脏乱不堪;被雨水浸泡过的绿植,许多至今叶子仍还耷拉着,不知能否缓过劲来;那些已经枯死的苗木,被砍倒在路边,还没来得及清理;就连那荷花仙子也因河水的淹没,终究没能亭亭玉立于满目碧绿的荷面之上……。此刻,氿河的水是那样的静默,静默得在这初秋燥热的傍晚,生生感觉到些许的心寒。

  雨,在常人的意念中总是不及丽日晴空愉悦舒畅,即便是“春夜喜雨”也不能肆意绵延。我常想,阴晴风雨本属自然,但如果不为了“见彩虹”,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愿意去“经风雨”?

  而我却偏偏是喜欢雨的,不是为了“见彩虹”,而是抹不掉雨中的那些记忆!

  童年,之于70年代初出生的人,或多或少都有着相对艰辛贫困的记忆,那时做一件新衣、置一双新鞋总是那样的渴盼、奢侈。还记得七岁那年,妈妈给我买了一双新的、浅腰的、才包过脚背的黑色雨鞋,妈妈说小孩子脚长得快,所以鞋码比较大,买回后比着鞋底剪了两层布,摘一把稻草用“棒槌”槌软,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一针一线地把稻草缝成厚厚的鞋垫,一试大小松紧,正好合脚。那时,就天天盼着下雨,盼着能穿着新雨鞋走在上学的路上,盼着在泥泞的路上将雨水跺得向四周飞溅……。那可能就是我第一次对雨的强烈的渴盼吧!

  记忆中的雨天,总是穿着那双雨鞋和姐姐、妹妹三人打着一把硕大的油布伞,艰难地行走在泥泞的上学路上。这宛若一幅油画,刻印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那通往学校的小路满是泥泞,真滑呀,虽然穿着雨鞋也时常滑得东歪西斜,姐姐总在中间撑着那把伞,我和妹妹走在姐姐两边,一只手死死拽着姐姐的衣角,生怕滑倒了弄脏衣服、弄湿课本;那整个竹架顶着油布做成的伞,既大又沉,特难撑开,每次都是姐姐先将伞尖顶在地上,两只手握紧伞芦盘,整个身子都向下压,直至那小铁签从伞把中弹出卡住芦盘,才算撑好。只要是雨下得时间稍微长了些、急了些,临近学校的那条小木板搭的.桥就会被淹没,那时老师就要轮流值班,守候在桥边将我们一个个背过去、再背回来。

  即便如此,那时我还是喜欢雨天。喜欢雨后的清晨,携一只小桶,到田间地头捡拾爬出地面的蚯蚓(喂鸭),引得鸭子围着我团团的转、嘎嘎的叫;喜欢在放学时,来一场暴雨,女生躲在教室里不敢出门,男生把书包裹在胸前,勇敢地往家里飞奔;喜欢持续的降雨,淹没上学的小道,那样学校便会临时放假,我们就可以和小伙伴们挽起裤腿,在淌水的河道里拦网捕鱼,那一网捕到的一条水蛇,至今想起来仍心有余悸。

  少年不识愁滋味。当我离开家乡,这样雨中的温情与欢乐便不复再有了。在训练场,把雨天当晴天过,穿着湿漉漉的军装卧倒、起立,汗水和着雨水,浸润着我每一片肌肤,沉淀着我久远的思念,想着妈妈将我揽在怀里,用毛巾擦拭着我湿乱的头发;在抢险一线,视雨水为洪魔,搬起沙袋向天怒喝,如注的大雨模糊了我的视线,小时洪灾过后爸妈的哀怨与叹息又在耳边回荡。“厄尔尼诺”曾把这座江南小城变为“泽国”,肆虐的洪水侵吞着大地,却也在澄明着人们的心境。其实人生不就是在风雨中穿行,快乐的也好,苦涩的也罢,深刻的就好!

  在这个秋燥的傍晚,行走在团氿河畔,我思绪如雨……

【经典散文】相关文章:

季羡林散文精选《漫谈散文》01-25

散文的作文03-14

春的散文06-04

高考散文06-13

朱自清的散文06-16

母爱散文06-19

史铁生经典散文06-22

短篇散文06-27

冰心的散文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