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短工作励志散文随笔
简短工作励志散文随笔1
如何迅速切入一个新的领域,是我们不断遭遇的难题之一。
无论是更换一个公司、更换一个部门、更换一个团队,或是手上被加了一个新的业务、进入一个新的行业,甚至因为跳槽或创业,彻底转行,都需要面对这个问题。
面对这个宽泛的命题,其实可以用十二个字来解决,那就是:
会学习,够用心,同理心,大局观。
当你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时,学习当然是头等大事。估计每个人都会像海绵宝宝一样,愿意竭尽所能地接收尽可能多的信息,多吸收养分。
这时候作为新人遇到的最大问题,往往不是没的可学或不愿意学,而是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有点无从下手:
——别人提到A你没听说过,别人提到B你也不懂,别人说C怎样怎样,你就彻底慌了,因为还是没听说过。
我有个朋友因为公司转型,开始接洽金融领域的合作伙伴。
第一次开会她就被吓到了!对方虽然态度友善,但一张嘴就是各种英文缩略语和专业名词;中午双方一起和第三方吃饭,大家提起业内某个动向某位专家言论都是一副了然于心的样子,提到某个案例也是一副心照不宣的样子,只有她是内心挂满了问号,只能闷声吃饭。
我们都经历过这种类似的场景。此时你最大的困难其实不仅仅是不懂,而是根本不知道:哪些是别人期望你应该知道的,什么是别人压根儿就没期望你懂的!
所以尽管非常难受,此时你也只能闭嘴听着。私下里,有不懂的可以问问别人,正式场合听到不懂的,只能随时记下来回家做功课。
我的大学室友是从国际政治学领域转向的金融领域,到现在已经成为了金融分析领域颇有成就。记得刚工作时,她向我传授自己总结的新人吸星大法:
从任何一个你相对感兴趣的点出发,进行阅读和学习,然后你会碰到一些不认识的名词或者案例掌故,如果出现得很频繁,那么就进行查询和拓展阅读;然后在拓展阅读中,你又会遇到更多不认识的名词和知识点,就继续标示、查询、阅读……
开始时会非常痛苦,因为你几乎什么都不懂,这也是为什么要从感兴趣的点出发,可以避免整个过程太枯燥。这样坚持三到五个月,你就豁然开朗了,许多散碎的珠子可以串成线,别人说的东西,你有很多都能听懂了,至少先解了燃眉之急。
简短工作励志散文随笔2
说起来有趣,工作多年,见过无数毕业不久的职场年轻人,每次问及他们:你们理想中的工作是什么样的?大多都会回答“钱多、事少、离家近”的。
你问我,“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有没有?
有,不多,并且不属于你。
这个话题这让我想起那个著名的金扁担的笑话。一个平民每天都去挑水,一天,他突然想,皇帝用什么挑水呢?半饷之后他自言自语:一定是用“金扁担”。把这个思路挪到职场里,“钱多、事少、离家近”就是普通人眼里的金扁担。——美好,荒谬且虚无。
因为多数职场新人显然弄错了“我”和工作的关系:不是什么样的工作让你去做,而是你自己需要做什么样的工作。只有把关注点放在“我”自己身上,而非在对职位的价值判断上,你才能更清楚地了解自己。
我有个师妹,985大学建筑系毕业,专业水平不错。可在工作上却非常不顺利。她毕业之后进了上海一家大型设计院,薪水在应届生里算很不错。然而这份工作她只干了三个月就主动辞职。问起缘由,她说,虽然待遇不错,但是这个工作事情实在太多了,不仅要负责方案设计,还要负责制图,而且是单休。她想找个更清闲一点的工作,于是就辞了。
接着她又找了个双休的工作,活儿比前一个工作少很多,每天还有时间上上网看看视频,很清闲。但闲了两个多月,她又受不了辞了职。她说虽然这个工作没那么忙,但是工资只有前一个的一半多,她还是觉得不合适。
就这么一直兜兜转转,一次次的跳槽,她一直都没有找到理想中“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半年前,她来找我诉苦,我跟她说了一句话:“这样好像是工作在挑你,而不是你在找工作。你被你所谓的理想工作标准给束缚住了。”
差不多认清现实吧,你我都是普通人,没有那么多“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来敲你的门。在现代商业社会中,社会的`总资源就那么多,蛋糕就那么大,它不会无缘无故往你身上靠。如果说社会资源长了脚,它们只会流向可以驾驭它们的人。
换句话说:所有“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就算给你去做,你也未必能做好。就好像把皇帝的金扁担送给你,你也不一定能承受得起。
所以,请忘记那根“金扁担”吧。先关注自己,认清自己的现状,在有限的资源之战中,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工作可以改变,但是只有核心竞争力才是一直属于你,不离不弃的。
我师妹在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就从了解自己的现状和需要开始,不再把时间精力花在判断工作好坏以及跳槽上面,而是认真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这一次,她真正把自己当成了主角。现在,她已经签约了一家实力雄厚的建筑公司,并且清楚地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
王家卫在《东邪西毒》里说,每个人都会经过这个阶段,见到一座山,就想知道山后面是什么。
我也想告诉职场新人们,你们也曾一次次地换工作,一次次地翻山越岭,寻找你心中“钱多、事少、离家近”的那座大山,但是结果发现山后面什么都没有,回望之下,可能会觉得前一座山更好。为什么?因为你还没有能力看见什么,你还没有那双看见大山的眼睛。而这双眼睛,就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有了核心竞争力,就等于脚踏七色云彩。无论在哪里,你都将是团队里不可替代的角色。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到极致,尔后那些“钱多、事少、离家近”都只不过是你应得的附属品了。
就像那句老话说的:追求卓越,成功自然就会尾随而至。
简短工作励志散文随笔3
跟大家讨论职场,大家纷纷问我对他们有什么建议。我从个人的角度有四点建议。
1、学会独立思考。
每次看评论,我都会想起,有次我帮兄弟杂志发包食宿,能转北京户口的实习生招聘启事,有个小伙子第一个留言吐槽实习工资太低,全楼的人跟着谴责实习工资低。一楼小伙子第一时间就投了简历。
两天前我把上面这段话发出来,想告诉大家独立思考,有批判性思维,不要人云亦云的被别人引导。可是大家都被引导的谴责这个小伙子没有底线,道德有问题,HR不应该选择道德有问题的人。呃,是不是挺可笑的,我们改变别人,改变社会,特别难,但是提醒自己不要盲目被别人引导就没那么难了。
这不是因为留京名额的第一个事,我还遇到过一个,跟班长咨询是选留京名额工作还是工资高的工作,班长劝他选工资高的,说户籍制度要作废了。过了一年,她才发现,班长自己去了那个给留京名额的单位,转了北京户口。
学会独立思考,从自己的角度思考,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思考。如果需要建议,也要学会批判性思维,不要被别人引导,尤其是对方跟你有竞争关系。
北京的,作为应届毕业生,优先考虑有留京名额(给转北京户口)的工作。如果你不读研,这是你唯一一次的机会,不要叨叨什么集体户口不能随便辞职、户籍制度要作废、北京房价高不适应人类居住的事了。有些事,你做了成本不高,可是你放弃,成本就高了。
2、学会吸收信息。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个拥有很多本杂志的传媒集团,每年的新人入职培训,是全集团一起。我参加的那年坐在最后面,开了一会儿一个大叔进来,坐我旁边。我手边的书已经看完,跟大叔借了杂志来看,看完杂志跟大叔聊天抱怨这种培训太无聊,没有用。
主持人告一段落,说我们请集团主管人力资源的副董事长*总上来讲话,我旁边大叔就上去了。我当时真是想左右开弓抽自己十个大嘴巴!大叔讲完话,又回来坐我旁边,我眼巴巴的看着大叔说“您是想开除我吗?!”大叔翻翻我的笔记,没说话。
第二天办好了实习手续,领了工牌、文具、门禁卡、饭卡,中午在食堂大叔又看到我,坐我旁边看看我的工牌说“这么快就办好了?”我说“是呀!”他问“觉得实习生入职制度怎么样?”我说“挺好的,半小时搞定。”他说“你看,这也是考核的一部分,那些在下午5点下班还没办完入职手续的,就被淘汰了。”我说“怎么可能有下班没办完的。”他指指没办好入职,没有饭卡没法买饭,商量着出去吃的人说“这就是信息吸收能力的问题了,你看你开会又看书、又看杂志、又聊天,可该记得都记了,上几楼,找谁、交什么证件、办什么、领什么。可是那认真听的反而没记住。从你们来面试开始,考核就开始了。好好努力!”
后来我给人力资源部提了意见把实习生入职培训改成发邮件回去自己看的形式,白纸黑字写了,本以为能提高这场“考核”的通过率,可是没想到能顺利办入职的人更少了。
副董事长总是强调,公司的发展需要两种人,预防问题发生的人和解决问题的人,前者要看的更远,后者要行动力更强。沟通是双向的,说在点,听在心。提高效率,保证质量。
过去三个月我一直在分享沟通的书籍、书摘、书评,无数的人在说这些书没有用,真的没有用吗?还是你根本没意识到沟通对你的影响有多大。
3、学会控制情绪
我初入职场的职业梦想,是窝在前任领导的手下,学10年写作,然后妙笔生花,让各杂志请我做主笔,每周写上一篇稿就能从各杂志都能领高高的薪水。但是事与愿违,领导天天催着我好好努力做管理层,我只好跟主笔学写稿,主笔一个礼拜才来两小时,吃个饭,签了字就走,一直没得到真传。
如果说在职场有什么必须遵守的规则,那就是控制情绪了,你的一次情绪失控,就可能让领导对你不那么放心。我跟一个男生在同一个部门实习,入职之后,本来领导希望我和他一起负责《全球技术月刊》的外籍作者的接待,但是就在外籍作者们来签合同的前几天,他因为自己入集团户籍的原籍无犯罪记录证明原件找不到而跟行政部大发脾气,认定是行政部给弄丢了,而且在公司QQ群抱怨公司制度有问题。就在他抱怨完没几分钟,坐在打印机旁边的同事问他是不是复印的时候忘在复印机旁边了,复印机旁边有张纸。
领导跟外籍作者们吃饭时,没有叫他,我跟领导建议带上他,因为他英语比较好,领导说没事,有翻译,你不用紧张,他脾气不好,太冲动,如果跟外籍作者们有不愉快不好处理。
因为我出面跟领导去接待外籍作者,后来我就成了对接人,因为这些“大师们”我有了很多工作机会,甚至多次被猎头挖也都是因为这些资源,这个男生就因为个误会发了个火,就失去了一个本该属于他的机会(他英语好,他去了肯定没我事)。
你过了18岁,要为你的行为负责任,同样也要为你的语言负责任,即使是网络上的语言。我以前的公司招新媒体运营,一个在网上骂过我,损过我的人投了简历,其实各方面都是很优秀,他来面试那天,轮到他的时候,我跟同事们说“他对我有点意见,我先回避了,你们来吧!”后来尽管我强调我不介意,他还是没有得到这份工作。
【简短工作励志散文随笔】相关文章:
1.工作励志散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