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散文

时间:2022-09-17 02:07:04 散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散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写过散文吧?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如何写一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散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散文

  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散文 篇1

  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这是庐山白鹿洞书院西厢房廊柱上的一副对联,大概是说雨过之后,一丝湿润的空气涌来,此时琴声饱满,诗意盎然,令人倍感心清气爽,在一缕浓浓的墨香中,灵感喷薄而出。一行行婉约唯美的诗行,会随着思绪跃然纸上,心就会远离喧嚣浮躁的世界回到宁静的沃土。这个时候即可以与古人促膝而谈,又可以与今人对酒当歌,让情感游历于名山大川或回味金戈铁马,尽赏长河落日,大漠孤烟,亦真亦幻,岂不美哉。我觉得用这幅对联作为评论《林雨荷诗集》的开头语,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我对林雨荷诗歌的印象正如她自己所说的那样:诗歌是一种语言表达的艺术。写诗,不是你想怎么去打开一条通道,而是你的世界观的自然反映。语言本身会跳跃,有时候会歌唱;语言本身有生命,有时候会跳动;生命本是隐藏在自己内心的东西,打开收拢,是心灵震撼和精神力量的支撑”。

  至今未与林雨荷谋过面,感到非常的遗憾。最初的了解是在《江山》东北风情社团里。记得2013年7至8月间,经朋友介绍我加入了《江山》东北风情社团,并在这里结识了许多文学爱好者,其中就有林雨荷。林雨荷在诗歌、散文、小说方面都是上乘的写手。但由于我偏爱诗歌的缘故,因此对她的诗歌关注的更多一些。她的诗歌除了诗歌所具有的意象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之外,还有一份婉约唯美。并以诗人质朴的情怀,关注身边的一草一木,一点一滴。

  将自己的心血倾注于诗行之中。在这字里行间有她对人生深深的思考和对未来美好生活深切的期盼;有她执着的梦想和一份不灭的希望。我能想像的到她在繁忙的工作之外拖着疲倦的身体挑灯挥毫的情景,或在写作成功后的喜悦之情。如今她的文学作品已经流传开来,被越来越多的文学爱好者所喜爱。我想这是对她多年来文学创作的一种认可,也是对她这么多年来付出的最好的回报。

  当我在《江山》东北风情社团里读到“浪子林扬”的散文《诗苑芳菲,雨荷盛开》后,才得知《林雨荷诗集》出版的消息。当即与林雨荷取得了联系,当我提出索要一本诗集后,她立刻就答应赠我一本,附上了她的签名。已于情人节前夕,收到了诗集。一书在手仿佛离林雨荷更近了,读着她的诗歌,聆听她的倾诉,感受她的婉约之情。或许文字就是一座桥梁,让我们在桥的两端共同目睹世态炎凉或风花雪月的故事。《林雨荷诗集》共343页,收录了林雨荷诗歌作品142首。大32开版面,显得大气而庄重。封面上东北风情丛书之一林雨荷诗集几个醒目的黑体字,具有冲击力。黄色底面宛若月色下的荷塘,一朵温婉的荷花悄然怒放。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北宋诗人周敦颐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那优美的句子来。

  林雨荷1999年闯入文坛,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将自己所思所想用文学的形式记录了下来。先后在《诗潮》、《辽海散文》、《齐鲁诗刊》、《江山》、《好心情网》、《火种网》、《》、《扫花网》等多家站,发表小说、散文300多篇、诗歌200多首。目前她已是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沈阳市和平区作协理事,铁岭市作协会员。同时诗集总序由沈阳作协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党存青老师亲自撰写,为诗集增添了浓重的一笔。罗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林雨荷就具备了发现美的眼睛,并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世界,让自己的灵魂得到了升华。在《林雨荷诗集》中,她分六辑记录了自己的心路历程。第一辑《春暖花开,绿野仙踪》;第二辑《雾中赏景,乡村恋歌》;第三集《采茶山歌,秋日低语》;第四集《低眉与你,思绪如风》;第五集《时光吻痕,女人如烟》;第六集《爱是你我,宁静致远》。这六辑多像六个阶梯,而林雨荷即是个写作者,又是一个攀登者,她在文学的道路上,不辞辛苦,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入了诗歌的殿堂,她仿佛在告诉我们一句话:“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而现实生活是极其复杂的,纠缠着各种矛盾,但无论生活是如何残酷,也不容逃避。作为一个诗人更不能闭上眼睛,脱离现实,而是要把触角深入到生活的各个角落,把它包容进诗歌,完成对其命名、剥离、批判、拆解。但要把现实转化为诗,不仅要在艺术上进行严格的处理,还要经过诗人深刻的思考。巴赫金在《文艺学中的形式主义方法》一书中说:“生活,作为一定行为、事件或感受的总和,只有通过意识形态的棱镜的折射,才能形成故事情节和主题,没有经过意识形态折射的所谓原生现实,是不能进到文学的内容中去的。”林雨荷在诗歌意境的处理上,即实现了现实与诗歌的完美转换,让诗歌走入读者的内心世界,这是作者多年修炼的结果。

  在《晨风,好冷》中她写道:晨风/好冷/宛如你的心/刀割一样的疼/一蓬远去的帆/背影里的思念/一片落山的霞/梦幻里的影/晨风/好冷/很久了/抽出的语丝/碾碎/曾经那些难忘的记忆/是否/以我的方式/与你无缘的始终/晨风/好冷/街上/来来往往的车辆人群/一种孤单油然而生/你如/夜晚天边那颗明亮的星/是否/以你的方式/不再走进我的梦/晨风/好冷/有点不适应/你的远走/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即使粘贴在岁月的窗棂/时光的吻痕/唯有我寂寞的憧憬。作者以冷字作为主题,选取生活中的几个画面,采用层次递进的艺术手法,层层剥开思想内核,将大自然的冷与作者内心世界的冷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两条主线交替前行,形成了诗歌内在的张力。在语言处理上,全篇没有一句思念之词,却通过文字表达了强烈的情感,这正是作者在现实生活中有足够的'观察力和组织文字细腻的功力的体现。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内心世界那一份淡淡的愁绪。读过之后内心就有一种深深的触动,就仿佛内心的琴弦被拨动了一下。

  别林斯基说:“在诗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作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够得到完成”。想象作为诗歌创作的重要艺术手段是不可缺少的。从发现到赋形,从感兴到构思,从立意到完形,都离不开想象的参与。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想象是诗歌腾飞的翅膀。意象是想象的产物。意象的创造,常常是打碎感性生活的原样,根据表达某种意味的需要而选择有关的事物的表象,并加以概括、改造、突现和变形,从而生成象、意契合的意象。这一过程,想象起着重要的催发和勾联作用。林雨荷在诗歌意象的处理上和意境的营造上,已经显示了非同一般的功力。

  《等你,刺玫花开》裹紧/你的衣衫/含苞的眼/是否毫无顾虑的打开/站在你的家/凝视你的美/宛如。夜空里的星星/缀满绿色的园/含苞/淡淡的粉红/你的唇/未敢触碰/嫩嫩的/……《希望的田野》田野/凸起的长龙静卧/口里/含着清晨太阳的暗香/吐给地下小生命的营养/如母亲的河床/日日夜夜的守望/田野/一泻千里的江水/流淌的岁月中/冲刷着日子的尘埃/给种子孕育/垒砌一道道防护墙/只等小苗绿了江水/墙里刻出庄稼人的模样。

  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场景,在作者笔下具有了顽强的生命力,一些微不足道的景色,在作者笔下鲜活了起来。让我们看到的诗歌的舞蹈。在空灵厚重的诗意和娴熟的笔风里,作者内心世界的一份情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那跳跃的语言,多像作者脉动的灵魂,这个时候仿佛我的灵魂已经和你走在同一条路上。

  一首诗的诞生,是从感觉进入感情,再进入理性,感情与印象融汇而成意象,感情与理性结合而成体验,体验借意象传达而完成诗的创作。所以,诗主情,也重思想。别林斯基说:“要诗句成为诗,只有感情也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思想,正是思想构成了一切诗的起初内容。”“理性和情感是相反而又相成的两种力量,一个没有另外一个,就会变成僵死而毫无价值。”情感和理性统一于诗人生命主体之中,没有情感内容的思想和没有思想内容的情感,都是不可想象的。但是,思想——理性对于诗却有着特殊的重要性。且不说海德格尔的“思就是诗”,即从诗歌创作来说,它也是决定性的东西。正如李元洛所说:“诗的思想美,是诗的灵魂。”由此可见,诗中的理性是诗的生命。在创作中,只有当思想渗入情感,诗才有质感,艺术才能深刻,因此,诗中的理性是一种撼动人心的力量,一种夺人心智的光芒。

  《生命中国一抹红》泪水/像断了线的珍珠/模糊中/眼里的身影/短短的话语燃起念你的情/如一只受伤的羊/寻找回家的路……《心云之上》站在泰山之首/近看一缕缕云烟/在离天边最近的地方升起/远看一片片云海/在和我最近和距离接壤……《落叶》凝视着远方/你脱下鹅黄色的外衣/一缕秋风飘逝/凄凄凉凉/凝视成眼里的冰挂/一片落叶拾起/轻笑/若是云水相隔/无言以对/梦里梦外的传说……《念,心底升起的一缕云烟》夜无眠/思绪流淌在笔端/故乡,远去又走近的名字/化作一滴清泪/滋润我干涩的双眼/故乡/孩提时的一把雨伞/撑起它/有家的感觉/无忧/无虑/幸福的样子随意/童趣/随着自己长大丰满……

  这一首首充满理性的诗作,无论在意境营造上,还是在意象运用上,都十分的娴熟,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从骨子里往外掏诗的诗人。诗歌的创作是一个从感性走入理性的过程,并在理性上发挥出诗歌才具有的光芒。让诗歌在艺术性和思想性上同步前进,这样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内涵,而且还增加了诗歌的厚度,为诗歌增添了感染力。

  在这本诗集的后记里,林雨荷写道:在我心里,诗歌是神圣的。它会把自己的心灵安放在高处,抚慰那些曾经忧伤的日子。沉湎于诗里,远离外面喧嚣的世界。独自吟诵诗与心的对接。那些唯美、温柔、婉转的诗句,时而让我幸福,时而让我快乐,时而让我流泪……

  在这里衷心地祝福林雨荷在新的一年里,继续保持良好的创作态势,期待你更好的佳作问世。也祝福《江山》的朋友们,一马当先,万马奔腾,扬鞭策马,马到成功!!!

  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散文 篇2

  淡烟微风,卧床听雨。一抹舒展,卷上眉弯。在这六月的雨季里,最好的莫过于,手捧一卷诗书,聆听内心的风景。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就连那一纸素笺,都充满了淡淡的氲香。

  而我,爱极了这样的氛围,这样的心境。窗外,淅沥的雨声,如珠玉落盘,唤醒了沉睡已久的梦。千般的思绪,在烟雨中袅袅升腾,舒展成一道绵长的风景。此时,诗意般的情怀,从天地间缓缓溢出,一直飘进了我的心房。檐水透地,漾起阵阵涟漪,如一架古朴的琴,在弹奏着一首明媚而轻快的曲子。

  微风摇曳,淡烟笼罩下的雨丝,清凉如秋。我坐在雨声的一隅角落里,聆听这如梦如幻的天籁之音,情暖微漾。指尖拂过暗合的诗卷,平静而美好。

  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不管是滂沱大雨,还是绵绵细雨,我总会将往日的思绪归拢到那漫着书香的扉页中。心,也从喧嚣的尘世间,回归最初的宁静。任世间风声雨声,我自淡定从容、波澜不惊。

  窗外,一片朦胧。水天相接,浩渺与共。窗内,一帘温馨,有暗香盈袖。

  在雨的淅沥中,我阅览一方锦绣,聆听古人教诲。我在文字中,领略北国的辽阔风光与南国的婉约温润。我在文字中,感受诗经的悠然淡雅,爱情的悲欢离合。我在文字中,寻觅那兰心慧质、红袖添香般的优雅情怀。我在文字中,暗叹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窗外,有鸟儿飞过。那清脆的鸣叫,瞬间拉回了我的思绪。这才感觉有点累了,我合上书,静静地倚在窗前。

  我享受着这份安然,轻轻的闭上了眼。雨滴,落在窗外那宽大的玉兰叶子上,与屋檐滴下的水珠相互交织,如一首动听的曲子。迷离中,我似乎听到了一曲佛界梵音飘渺如鸿般的.回响在红尘俗世间。

  而我在雨声里,似乎又一次读到了古人的智慧与禅意。天地间,似乎一片静谧,唯有灵魂还在经受涅槃般的洗礼。

  雨声,渐渐的小了,一直到若有若无。唯有清风,还在延续着一场梦。我打开窗子,一丝清风窸窣而入,凌乱了的纸张,飒飒作响。

  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

  风的味道蔓延上了那舒展在桌子上的一纸素笺。我轻点墨染,和着清风,满纸飘香。这六月的清风啊,好似一股清凉的甘泉,滋润了整个心田,也芬芳了一砚翰墨。

  平凡如我,安于这份祥和娴静的生活,心思清明澄澈,漫步于红尘一隅。静观流云飞雨,漫数陌上落英,我用一袖美好年华,粘贴一窗清风,两袖墨香。以悠然淡泊的心态,面对世事纷杂,潮起潮落。

  我推开门,走了出去。一番风雨后,梧桐叶落。我觅了个清净之处,手捧一本书,坐了下来。

  匆匆光阴中的闲暇,尤其是这样的雨后,我愿让自己钟情并陶醉于一本喜爱的书。那些故事,即便隔了久远的时光,也依然跃然纸上,活在心中。为一花一叶轻赋,为一人一生倾诉,将尘世间的琐碎,尽付于一纸素笺,一曲衷肠。就如此刻,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

  纷繁尘世中,我愿营造一幅“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的意境,将自己的心,打磨的天高云淡、淡泊透明。于万丈红尘里感风吟月,于碌碌尘世里宠辱不惊,于人生路上,达观淡然,两袖墨香。

  我非常喜欢云水禅心般的曲子,那天籁般的音乐,和着清风诗书,悠远而空灵,仿佛天地万物全都溶入了这亦真亦幻的意境,美妙至极。那些笔墨作陪,诗书作伴的日子,亦如这音乐般轻松悠然。而那些抒写流年的时光,亦是隽永而绵长……

  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

【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散文】相关文章:

等风来诗歌09-02

关于风的散文06-16

归去来辞陶渊明散文12-07

风在哪儿散文诗04-14

以风为题的散文诗(精选10首)08-17

陶渊明著名散文名篇《归去来辞》07-28

有关唐代王翰的诗句09-19

王翰唐诗《凉州词》03-17

张翰《思吴江歌》古诗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