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一种奇妙的艺术散文(通用19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写过散文吗?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取材广泛,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你知道怎么才能写好散文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书法一种奇妙的艺术散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书法一种奇妙的艺术散文 篇1
书法真是一种奇妙的艺术,凭着几根简单的线条,居然就能拼凑出千姿百态的字样。方寸之地,气象万千,一个字彷佛一个小世界;一幅字,组成了气势恢宏的大千世界。在小小的空间里,确实显现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书法,是心灵的写照。在众多艺术门类中,书法是最能体现艺术家风骨的一种。书法最能看出书法者的胸襟、气度、思想和情操。有人的字苍劲有力,有人潇洒自如,有人酣畅豪放,有人闲适安逸,充满了生命的律动。
古人形容怀素的字,好像怪石蹲在溪水中,又好像寒冷的枯藤缠着古松。如果把怀素的字放在河边,它一定会字字成龙,顺水游动。
腹有诗书气自华,好的书法,不能单纯依靠书法技艺的提高,必须把艺和文结合起来,把文学修养、艺术修养、传统文化的修养作为字外的功夫,广泛学习,博取兼收,才能达到理想的高度。
如今的人们皆心乱如麻,不管有钱没钱,没有人能够静下心来,怎么办?有良药否?有!书法,能让你的心灵静放!
在汉字书写过程中,其间架结构是关键的核心环节。历史上有“欧阳询间架结构36法”和“黄自元间架结构92法”。而这些法则过于复杂,致许多练习者倾其一生苦练也不得其中奥妙。苦练再苦练,却依然写不好,且浪费学习时间,浪费笔墨纸砚资源,浪费体力和精力,使学习热情一泻千里。悟性高者终于弄明白时,已年过花甲。可见古人研究发明的写字方法还不够实用。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大胆的改革和突破。
今天我要讲的是获得国家专利并极力推广的书法速成教学法《陈翔四力法》。向初学者传授“汉字间架结构A.B.C.D四点定位观察法”;“口,丁,十字逆向观察法”; “单个笔法分段观察法”等汉字间架结构的精准临帖组合观察法。它有效打破千百年来传统的“米字格,田字格,九宫格”和“描红,临摹,拓写”练字方法。初学者只要认真体会,反复练习,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速成学习效果。
书法一种奇妙的艺术散文 篇2
书法是有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也是有很多国人喜爱的一朵国粹奇葩!它是作者利用中国文字,用笔墨印在宣纸上对自己的情感抒发,对灵魂的咏叹,又是国人们对自然书写的情话。书法又是灵感和激情的碰撞。书法又是可看得见的音乐。好的一幅书法作品能让人赏心悦目,陶冶情操,爱不释手。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现代人很少再去练书法了,文字不用写了,可制作美图美音了,真的是可喜可贺。但网络的制作还是很难达到传统书法另外一种的书写境界。虽然我是一位很不足道的书法爱好者,但我真的是很酷爱它,因为它伴我一路走来,让我学到很多美好的东西,是它给了我很多人生启迪,在我最困惑时是它给了我坚强和力量,在我最孤独无聊时是它伴陪我寻着找开心和快乐!所以我在闲余时间时常会去练练它的。
书法,书法,书为心话。其实我们每个人也都是很喜欢书法的,无论你用怎样的思想方式去表达写文章,但还是离不开用文字去传递,只不过用的书写工具不同罢了。我不希望每位朋友都能成为书法爱好者,但你们有时间把自己想和朋友说的话,还有自己所写东西,认真的去用手写的方式写纸上,看看是否有不同的效果和味道。
有人好说字如其人,其实众人们说的都是很有道理的,每个人所写的字都会有不同,就像一面镜子会让自己展现出来的,它可以看出你的个性和内在修养。但书法有和人品有直接的关系,你的人品道德不好,那怕你写的字再好,也不会有人去追捧的。所以想学好书法首先学好做人,不然的话有人就会说,歪嘴子和尚能念好经吗?
学练书法确实是一门很有趣的事情,看似简单,用毛笔在纸上写写字,其实它是融历史,文学,诗歌,美学,舞蹈,力学,建筑和篆刻等多元化的综合体。看不同的书体又有不同的感受,楷体如立静如仙子,行书如走小河潺潺流水,草书如奔气壮山河,篆字稳到位好似学术高深的老者历尽沧桑。但无论如何书法确实是前人们留给我们的一门好艺术!它可以让人陶冶情操,修德养性,它又可以用来锻炼身体,让人延延益寿。书法又是一门永无境界的艺术,学好了它,它会让你感觉到其中会有无穷的快乐!
书法一种奇妙的艺术散文 篇3
谈起书法,有些惭愧,唯恐亵渎了这个散发着墨香的高雅词语,因为自己是个实实在在的门外汉,只知道艳羡别人笔走龙蛇、挥洒自如。
不过,走上行政工作岗位后,我却突发奇想,认为练书法与干行政工作其实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
首先,练书法要苦练基本功。梅花香自苦寒来,练书法不是一蹴而就的,无捷径可走,要沉得住气,做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干行政工作,不懂基本常识不行,没有吃苦肯干、扎实奉献的思想境界不成,
其次,练书法要有全局意识。要胸揽全局,不光要注重一个笔画、一个字的美观,更要注意章法,注意笔画之间的起承转合,注意字与字之间的俯仰辉映与和谐。工作也要树立大局意识,在大局中谋势,围绕中心干工作,讲究协调和配合,不要拘泥局限于个人所干的一点小圈子,否则很难有大作为。
再次,练书法要端正心态。练书法讲究“气”,胸中有一口气。干行政工作也要一身正气,做事大气,一气呵成,不能虎头蛇尾,开头一鼓作气,干着干着“再而衰、三而竭”,干一件工作要经过深思熟虑,一旦决定,便全力以赴,不达目的不罢休,克服急功近利、轻率浮躁的心理,避免陷入万事有开头却有始无终的误区,更要戒除只要政绩、只抓面子的形象工程。
另外,练书法要重点突出。练书法要分出轻重缓急,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面面俱到。干行政要学会五个手指弹钢琴,要分清轻重音,弹出最强音,不能蜻蜓点水,浮皮潦草,忙活了几年也没干成一件有意义的事。
最后,练书法还要善于创新。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临摹是入门必不可少的一步,如果一味临摹,照抄照搬,死路一条,要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有自己的个性,正如徐悲鸿所说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行政工作更有着独特的复杂性,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面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事件有不同的思维方式,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没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招,这就需要行政工作者多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在实践中不断地创新,李瑞环同志告诉我们要在实践中“学哲学、用哲学”,正是这个道理。
书法一种奇妙的艺术散文 篇4
提笔、蘸墨,情抒发于纸。缟白的素帖上,游丝般的诗情,无收束的尘寰,灵魂里潜隐的怯懦,襟上淡淡的兰花气息,都一一跃然纸上。或许,这就是书法的美。
来到书桌前,挑一支毛笔,在砚台上轻蘸,不停旋转笔身。那黑如发丝的笔头呈水滴状。将笔竖直,另一手按着纸,笔与纸猝不及防地相遇,手腕转动,勾、捺、撇。笔与纸依依不舍的,顿了顿,成一个优雅的圆点。此时抬手,笔锋一出,笔尖勾出了一个小三角状的提。就这样,洋洋洒洒,无有声息,一个个方块字诞生于我笔下。这样的氛围,可遇不可求。身处一个古色古香,与世智尘劳无关的境界中。烛影摇摇,水墨浓浓,满是青磐。在亲自动笔写书法时,我的思想得到升华,心灵得到慰藉。或许,这就是书法的美。
书法的魅力,寄托于简单的笔墨中;书法以的韵味,饱含于象形文字中;书法的故事,隐藏于成行的句子中。写着写着,我来到了那美妙的故事中。山河如墨,白雾蒙蒙,钓矶独坐。飘飘云发,飒飒天风,铮铮琴韵,悠悠漫步。身姿娉婷,倾国倾城,翩跹起舞,气若幽兰。薄施粉黛,秀眉弯柳,莞尔一笑,玉面芙蓉。摇曳生姿,步入雅亭,娇纤展纸,巧指研磨。绿叶如云,白衣如雪,陌上花开,缓缓归矣。或许,这就是书法的美。
捻起薄纸,举起,暧阳映照于纸,黑墨散发淡淡的光辉,映照我心。书法,乃先人传承下来的文化瑰宝,陶冶情操,给予人美的意境和享受。我对那些美妙的诗句情有独钟,也总爱将它们与书法结合在一起。咬文嚼字,凝神谛听,思古幽情,心灵凄动。默念这神奇的文字,我懂得了什么。书法,能撤去世间事物因果关系的网,看见事物的真相,如此纯洁的君子,我与它结为挚友。或许,这就是书法的美。
笔墨挥洒韵味,捷思闪烁光泽,刻画民俗情趣,柔和古今自然。或许,这就是书法的美。
书法一种奇妙的艺术散文 篇5
书法,作为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艺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古人练书法,不仅仅是为了方便交流,更是一种个人修养的培养。如今,书法又在此基础上被赋予了新时代的含义——与人交流的一种礼貌。写得一手好字,往往能为自己赢得多一些尊重。我起初接触书法并不知道这么多,只是单纯地被富有灵气的文字所吸引。但也许是这份特别的好奇,使我日后爱上了书法。我曾学过一段时间的“软笔书法”,这为我日后的“硬笔书法”打下了基础。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我真正体会到了书法给人带来的一种品格的提升,能让人安静而又不失呆板,始终透着一股子灵气。
也许我的`书法不是的,但我确实从中收获了不少。我的硬笔书法曾经多次获得过奖项,得过一等奖,也获过三等奖。在我眼中,荣誉只是一时的,结果也并非是重点,关键在与享受过程的精彩。
如果说“文学与书法”使我的生活丰富多彩,那么我生命中的另外三件——勤奋、热情与执着则是我能坚定追寻梦想的基础与动力。
勤奋是我要求自己的标准。我相信“天才来自百分之一的灵感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学习的路途漫长而遥远,唯有勤奋的人才能坚持不懈,笑到最后。
热情是学习的催化剂,也是我待人的处世原则。对于学习,我总会使自己保持热情,积极地投入其中;对于身边的同学与朋友,当他们需要我的时候,我会毫不犹豫地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帮助他人是我的快乐之一”。
“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执着是我对待学习的态度。学习的道路也许充满荆棘,但这一份执着支持让我坚定地走下去。
学习其实是个快乐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也获得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我为学习而奋斗着,也曾收获过“全优生”的称号,这是对我的激励与支持,也是对我的期望与要求。荣誉只属于过去,现在的我,又将为下一个目标而奋斗。
我的五样也许很平凡,但这却包含了我对生活与学习的热枕,它们是我的骄傲。
书法一种奇妙的艺术散文 篇6
工作之余,除了摆弄几篇文章,再就是涂鸦几笔书法了。如果说借文章抒发的是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那么书法则主要是劳累之余的调节剂。然而随着日积月累的研习,伴随书法技艺的不断提高,还从中颇多地有了些人生感悟。
我个人认为书法中最吃功夫,最难写好的要数楷书,这是根据楷书的特点决定的。楷书是中国方块字最完美的表达,一点一划都要最准确,最清晰,最匀称地表现;方方正正,清清白白,字字隽秀,上善若水,不能有丝毫的马虎。稍有不轨之处,即使是对书法艺术毫不可知的人,也会借助最起码的视觉感官很轻易的看出破绽。这多么像我钟爱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处处要以身示范。清清白白做人,出淤泥而不染;认认真真教书,呕心沥血。不为物欲横流所动,甘守清贫安宁的生活;不为世态炎凉所染,塑造学生最完美的人格。在当今日趋浮躁的社会里,也许书法爱好者不再有更多的人甘于在楷书的笔笔划划里苦苦修炼,而我,更愿意不辞辛苦一锹一锄地艰辛而执着地开垦于这片贫瘠的土地。楷书最能磨练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性情,,我的书法作品在第二届全国宋璟碑颜体书法展中获入围奖便是很好的例证(在网上可以查到)。楷书,一如我的修养。
汉隶书法,碑帖众多,风格各异。有圆润的,由方正的;有飘逸的,有浑厚的。在众多的隶书碑帖中,我对《张迁碑》情有独钟。曾有书法协会的同仁告诫我,临摹张迁碑难度较大,且有许多生僻之字难以辨识,又不是“大路货”,作品又不养眼,劝我改临其它碑帖。可我坚持认为:张迁碑通篇为方笔,方整劲挺,棱角分明,结构谨严,用笔凝练。书风端正朴茂,方劲雄浑。初看似乎稚拙,细细品味才见精巧,章法、行气也见灵动之气,沉着有力,古妙异常。更主要的是,它的“方、厚、拙”的特点又与我的性格是那样接近:正直不阿,不会圆滑处事;厚积薄发,不善投机取巧;小智若愚,绝难随波逐流。待到一定时间的研习后,书法展上,同仁们给我的隶书评价是:很笨拙,有点孩子气,但风格独特。我笑言:性格如此,文如其人。
行书最爱好米芾的风格,“稳不俗、险不怪”,稳中求险,险中见稳。随遇而变,独出机巧。据说,形成米芾个性特点的原因取决于他癫狂的性格,而不俗的性格正是他不平凡的生长环境以及个人经历所造成的,是他内心不平的发泄方式的具体表现。我等有自知之明,不敢与这位大书法家相提并论,但是,性格的清高与物欲横流的现实,正直不阿的性情与随波逐流的社会,朴实无华的生活与花天酒地的人际关系总会是格格不入的。将近知天命之年的我至今仍旧是个小村子里劳劳碌碌、默默无闻的小学教师,浓厚的文化天分早已淹没于崇尚物质利益的芸芸众生之中。然而,我依旧坚守与自己的理想,那就是:用文化的呐喊拯救人们麻木的灵魂,尽管这种声音微弱得连自己都听不到。但是,我也绝非就是一个幻想狂人,恰恰相反,我对我的工作还是尽职尽责,立足实际的。而书法、文学上的些许成就也让我在社会上博得了人们的几许认可。我的行书作品,体现了我个性化的追求。
我在草书方面是不临任何帖子的,而是把报刊杂志上发表的作品剪截下来,粘贴成册。然后,根据自己的感悟汲取每幅作品的精华之处,融进我的作品中。放开处,一泻千里;收缩处,凝重沉郁。飞白处,形如枯草;浓黑处,泼墨如雨。思飘云物外,情入字幅中。用笔大胆,就连老辈同仁们也叹为观止。其实,我虽然年近五旬,可对理想的追求依旧如年轻时一样痴心不改。岁月的沉重如同浓墨重笔,只能加深我对生活深深的思考,面对困难的客观冷静,更加稳重我坚实的步履,不把理想失控为幻想。正如我手中牵动的那根放风筝的长长的线,尽量把风筝放得异彩纷呈,但随时调节着它的方向和高度,不让它失去控制。草书,狂写着我的文学梦想和对文化的执着。
写好书法中的每一笔,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书法一种奇妙的艺术散文 篇7
今天有幸收到书法名家遆高亮老师寄来的《唐宋散文钞》一本,还有一首老师为我的拙诗《咏兰》特书的墨宝一幅,“残诗仰承翰墨香,满室生辉满室芳。凌云劲笔惊风墨,愧无妙韵两相彰”,这让我欣喜之余更觉惭愧。
说来与老师相识也算是机缘巧合,我与老师的大弟子张长久先生也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华山书社执行社长张长久先生是多年的博客好友,一次微信收到一条消息,有人加我,打开一看,一个陌生但却不俗的名字——遆高亮跳入了眼帘,添加备注:“我是张长久的老师,你的诗词写得很有味道”。说实话当时颇有些意外,自己的诗词不过是遣兴之笔,哪里入得了他人法眼?这让我受宠若惊之余不免生出些许得意来,还真自以为有那么回事了,面对着这个一身唐装,浑身散发着书香墨气的天外来客,我毫不犹豫的点了接受,看了老师的朋友圈,笔墨惊艳,成就卓然!
更让我讶异的是,这个我眼中的书法大家不光在书法上成就斐然,而且在散文、诗歌、曲艺等方面都有涉猎,且都成果不俗,作品散见于各种专业报刊,立时让我这个游走博客多年,见惯了名家雅客、才子高人的小女子顿生敬仰之情,虽然对老师的了解不多,但笔墨见风骨,艺才显梅心,于翰墨中得窥老师之高情雅性,老师是“华山三友”年龄最小者,华山三友取意于“岁寒三友松竹梅”,老师以梅自喻,梅花傲霜雪斗严寒,更似老师品格。2013年陕西省书法家协会21日换届,书协领导多达六十多人,因“领导阵容庞大”“膨胀得厉害”且“官员扎堆”,随即引发轩然大波。各大媒体纷纷报道,网友评论如潮。24日,新当选10名副秘书长之一的遆老师愤然辞职,随后发表辞去陕西省书协副秘书长的官方微博声明:本人才疏学浅,一介书生,只会写字,陕西书协坑深水脏,无法忍受,特郑重宣布辞去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一职!更见老师铮铮铁骨,不为浮誉所惑,不为流俗所染的傲然本色。
很多文人墨客对老师的书法青睐有加,著名作家贾平1凹最欣赏的就是遆老师书法里的那股刚气。称他的书法:“摆脱了俗、陋、躁,雅致着,潇洒着,但没有娆媚;他注重着形式,但不去造作。”孔明先生称遆老师的字:横陈纸上,先有清风扑面而来,随即有峥嵘气势,咄咄逼人。或云走峰峦,自在而豪迈;或水行阡陌,纵横而抒情;或虎行悬崖,于险要处暴露精神。字不孤立,有排山倒海之气象;一旦孤立,潮退而势隐,别有了一种峥嵘的气派。看似俊秀,甚至柔若无骨,实则阳刚之气充盈内里,随时都会勃起。笔画似乎漫不经心,笔意却变化和谐。任性一如他的脾性,亦庄亦谐里,庄严是本来面目;老道一如他的为人,精于世故,却不失率真和品格;锋芒毕露一如他的侃侃而谈,孤傲里掩饰不住天生的可爱。字如其人,人如其字。”连名人大家在老师的书法面前都要艳羡而长叹,我等敬仰之情就更不必言说了。
生于华山,长于华山,华山的巍峨、华山的雄丽、华山的高峻险峭、下临无地赋予了遆老师华山一样的大视野、大气魄、大胸怀、大手笔,所以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遆老师的书法如此“高古典雅,雄浑大气了,“古朴中彰显豪迈,厚重中兼具飘逸,既见魏晋之风骨,又有秦汉之雅韵”,这就是我眼中的遆老师书法。于书法我是真心喜欢却又真心不懂,虽受清庐、祥云等老师墨香之气数年熏陶,却依然朽木难雕,难识书法之曼妙,但遆老师的书法却让我惊艳,因为好的东西懂与不懂谁都能看得见!
书法一种奇妙的艺术散文 篇8
书法要有规矩,首先得师承。古代经典大师的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中最为耀眼的闪光点,是人工和天然的圆满合一,有着深刻的人文精神和哲学意蕴,美学内涵丰富而纯粹、多变而又和谐。故而书法要习帖,要习名帖。习帖是件苦差事,很枯燥,但不可逾越,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唯有用苦功夫方能打下厚基础。当然,习帖既要走得进,也要走得出,走得进方有规矩,走得出方能造化。这就叫“寻门而入,破门而出”(画家许麟庐语)。
书法应当浸润文化,因为文化孕育出的书法才有文化品位。我以为,就字学字究竟是一种技术而非一种艺术,难以上升到书法的层面。艺术是相通的,学书法者最好能学习欣赏文学、戏剧、舞蹈等,借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使我们的书法作品植根于较深厚的文化土壤,而这些文化元素融入书法笔意之中,书法便有了书卷气。
书法当师法自然。优秀的书法家莫不融入自然之中,汲取天地之精华以养书法。师法自然之无穷变幻,书法便有了源头活水,便可推陈出新、生生不息。
书法当渗透人生感悟。这是因为人生悲欢离合,看似与书法无关,其实不然,“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书法当抒发个人性情,有特色。艺术崇尚个性、崇尚创造。启功先生诗云:“立身苦被浮名累,处世无如本色难”。讲的也是呈现本色而不从众;苏轼《石苍舒醉墨堂》诗中的;“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意在提倡书法艺术摆脱传统束缚,意之所至,自由创造。是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强调艺术的特色和个性。郑板桥诗云:“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道出经数年艺术探索而自成特色的艺术创造历程。追求艺术个性难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有人说差,也有人说好。我自写我意,不喜也不恼。”
书法要植根于高尚的道德。孔子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的意思是说: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凭藉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可见,孔子不是就艺论艺,而是把艺与志向、品德等融为一体的。“学术经纶,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斜”(明项穆《书法雅言》)。书法是人情、人品、人性、人生的体现,可见为人之于书法的重要性。“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心静笔墨老,人闲字句工”,书法家务必要重修身养性、重自我完善、重自我超越。以自然为规,以人情为矩,显现出朴拙诚真是我书法追求的审美取向。
书法与“中庸之道”也是密不可分。在书法艺术中,任何一对相反且相成技巧或风格都可视为一对矛盾,诸如方圆、缓急、干湿、疏密、文质、刚柔等等。而且在具体环境中,矛盾两端之间莫不有一定的最佳平衡点,这就是“中”。中庸之道在书法里体现为正奇相生、虚实相宜、参差互济、顾盼生姿、进退有序、揖让如仪。懂得中庸之道,从哲学层面认识书法,便使我们在书法实践和欣赏中能够居高临下。
作为一名公务人员,习书只能在工作之余且多为晚间乃至夜间进行。夜深人静,窗外或明月高悬、或春雨潇潇,“小雨半畦春种药?寒灯一盏夜修书”;室内飘着淡淡的茶香、纸香、墨香,可谓“春气遂为诗人所觉,夜坐能使画理自深”。这种环境创作的作品也就少了些喧嚣和浮躁而多了些书卷的气息。
书法一种奇妙的艺术散文 篇9
书法艺术最后剩下的结果是作品。为了得到最好的作品,就必须讲求笔法。要让笔法体现随心所欲炉火纯青,就不能不选择最合适的工具—毛笔。毛笔一般是用动物毛制造的。不同的动物毛,同一动物不同部位的毛,粗细、长短、圆扁都有差异。笔工将笔毛搭配而制成不同的毛笔,以期发挥不同的效用。据说一支毛笔的制成要经过72道工序。明代文震亨称笔之四德为“尖”、“齐”、“圆”、“健”。“尖”指笔毫聚拢时,末端要尖。笔尖则写字锋棱易出,较易传神。作家常以“秃笔”称自己的笔。笔不尖则成秃笔,作书神采顿失。选购新笔时,毫毛有胶聚合,很容易分辨。在检查旧笔时,先将笔润湿,毫毛聚拢,便可分辨尖秃。“齐”指笔尖润开压平后,毫尖平齐。毫若齐则压平时长短相等,中无空隙,运笔时能“万毫齐力”。因为需把笔完全润开才‘能观察是否平齐,而选购新笔时很难检查这一点。“圆”指笔毫圆满如枣核之形,就是毫毛充足的意思。如毫毛充足则书写时笔力完足,反之则身瘦,缺乏笔力。笔锋圆满,运笔自能圆转如意。选购时,毫毛有胶聚拢,是不是圆满,仔细看看就知道了。
“健”即笔腰弹力好:若将笔毫重压后提起,能随即恢复原状。笔有弹力,则能运用自如。一般而言,兔毫、狼毫弹力较羊毫强,书亦坚挺峻拔。有人认为,书法高手是用任何笔都可以写出好作品的,甚至用退笔还能写出非常出色的作品。犹如武林高手,“手中无剑,心中有剑.握着什么都是剑”。但问题是,如果用更称手的兵器,会不会更好呢?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清代杨宾《大瓢偶笔》:“书之佳不佳,笔居其半书必择笔,笔佳者秃也可书,否则不秃了有破而己,破则万不可书。古人所谓不择笔者,盖不择新旧,非不择善恶也。不然,则萧何、王羲之、王僧虔、虞、欧诸公,何以止言能用秃笔,不言用破笔?而右军父子非宣城陈氏笔不书哉?笔必须择,是以王氏父子用宣城陈氏笔,韦诞用张芝笔,东坡用杭州陈奕笔。康熙间笔工惟湖州沈明机、钱公立。明机之子,便不堪矣。”
制毛笔用的毛,种类很多。清代杨宾《大瓢偶笔》:“制笔不尽兔羊毫也,张芝、钟慈、王羲之皆用鼠须笔,小欧用狸毫笔,南朝老姥作笔用胎发,蜀有石鼠毫笔,粤有鸡毫笔、草笔,又有以人须为笔者。今有貂毫笔。”至于用什么笔为好,则必须视具体情况而定。我们现在所用的毛笔主要是羊毫,但古代,特别是唐代以前,主要用硬毫笔。东晋的卫夫人是书圣王羲之的书法启蒙老师,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她在书法论文《笔阵图》中说:“笔要取崇山绝初中兔毫,八、九月收之,其笔头长一寸,管长五寸,锋齐腰强者。”但硬毫笔的线条效果多带刚性,而软毫笔更能休现软韧性,如柳公权用羊毫笔创作的楷书笔画线条柔中寓刚,具有极强的弹性感。这一种柔中寓刚的美感,与传统的儒学审美观不谋而合—外貌温良,中情烈烈。赵孟顺是元代的第一书家、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他的书法大都用湖州羊毫创作,并指导笔工改进制笔技艺,使湖州羊毫笔的质量迅速提高。山于赵氏的社会地位和书法艺术成就高,社会上把他的书法作品当作学习的榜样,于是湖笔的社会影响力风行全国,至今不衰。
书法一种奇妙的艺术散文 篇10
传统的读书人几乎没有不重视书法的,甚至把写字、作文与做人并列,认为“字如其人”、“文如其人”。我虽然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读书人,但从小受到了正统的教育,也就跟书法结下了一段缘份。当然,那时候只是练字,远称不上书法。
上小学那会儿,从用钢笔写字开始,我的字总是给老师以惨不忍睹之感,写的字丑俊不说,主要是丢笔落划。小孩子心性,老是不自觉地走“捷径”,这个习惯让老师很纠结,于是,把我的这个毛病非常郑重地通报给了同为老师的父亲。结果,父亲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军人出身的他,给我下了道“死命令”:每天要写一篇正楷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篇也不准少!就这样,在父亲的“高压”之下,我整整练了三年钢笔正楷,字帖就是语文书后面的生字表。三年的练字经历并不长,但让我至今受益无穷。
从中学到大学,我的钢笔字在同学中间都算得上“高手”,甚至在大学参加比赛还拿到过奖项,一度担任学生书法协会硬笔部的“部长”,这是我在上学以来直至现在所担任的最大的“官”,如此“辉煌”,经常会让我缅怀昔日激情燃烧的岁月。
不论是过去的同学,还是昔日的同事,很多人不止一次地忽悠我,动员我去拜个名师,也好顺利实现硬笔向毛笔的转型。听的多了,不免动心,在一九九四年,也就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二年,真的拜在了本地一位书法名家康先生门下,康先生是学欧的,兼取颜真卿和二王,他的书法于堂堂正正中透着险峻、灵动,很合我的心意。老师根据我钢笔字的基础,指点我从“颜筋柳骨”开始学起。然而,正当我还在揣摩最基本的毛笔字线条的时候,命运不济,仅仅拜师两个月,康先生突发疾病,驾鹤西游了,于是,我那短暂的毛笔书法计划刚刚开始就夭折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从政意气的逐渐消磨,最近几年,习练书法的心思又逐渐抬头。业余时间,把本地大大小小的书法创作室都转了个遍,凭着自己那点儿浅薄的文史底子,跟那些“书法家”们交流交流。不去交流还好,一进到这池子水里,才愕然发现,原来书法界里也有“潜规则”,有的“书法家”甚至暗示我:如果跟他在一起学习书法,他可以马上帮我操作成为省书协会员。这样的暗示,让我大感惊奇之余,不免大失所望,原因就在于我这个甚至还没有入门的初学者,如何能披上书协会员的外衣?
这期间,曾经有一位“书法界”的朋友,委托我办了件小事儿,之后一定要请我吃饭。席间,他跟我大谈书法之道,没等吃完饭,我就已经找不着北了。也许看到了我眼里冒出的无数“小星星”,“书法家”更是兴奋,务必要送我一副作品珍藏,声明由我任选。于是,勾肩搭背之下,一起到了他的“创作室”—一间极其破烂的房子,四壁挂满了他的作品,令人目不暇接。可是,让我感到自惭形秽的是,如此之多的“佳作”,我居然欣赏不出它的妙处,居然觉得这些个作品,甚至不如自己写的好!唉,古人说:文人相轻,果然太正确了。我这个连“爱好者”都算不上的人,怎么能产生这样的想法!听着他那里逐一评论当世的书家,谁的功底很浅薄,谁的人品低劣,我如坐针毡:原来书道即如人道,哪里有江湖,哪里就有纷争。
当我再次面对王羲之的《兰亭序》《快雪时晴帖》,心里的滋味却是越来越复杂。当年,我以学生的身份,徜徉于西安碑林,觉得碑上跃动的不是笔墨的线条,是鲜活的舞蹈,更是一股股浩然正气。现如今呢?有人说:当世只有书家,而无“书法家”,不管你们信不信,我是信了。
前几天,我又有幸与本地的几个“艺术界”的领导一起“用膳”,一番谈论之下,当得知我也算是“半拉子文人”,居然还读了很多书,领导们纷纷表态,完全可以做主,让我这个艺术的“门外汉”进入各个协会,比如可以成为本地作协会员、戏曲家甚至舞蹈家协会的编剧等等。此时,面对如此盛情,我的心里已经没有了得意,剩下的只是惶恐,于是婉言谢绝:我的头小,顶不了这么多“大帽子”,不过,我一定努力为以你们为“核心”的文艺界联合组织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事后,曾与朋友聊起此类话题,有朋友意味深长地劝导我:你就是一个给老百姓看家护院的,不好好琢磨你的专业,净搞这些个“不着四六”的东西干嘛?对朋友的劝诫,我只能接受。虽说术业有专攻,但一个好“护院”就是个杂家,知道的多总比知道的少要强,更何况这个行业我不能干一辈子,看惯了社会的阴暗面,总要想办法让自己的心里留点儿阳光。如今看来,美好的东西就是奢侈的东西,名利之前,几无“漏网之鱼”矣。
既然如此,我还是只练我的字,莫谈“书法”的好。
书法一种奇妙的艺术散文 篇11
书法自古以来其实没有朝野雅俗之分,只是文字发布的权利即今日所谓的话语权有别而已。书法家古已有之,甚至乡野俗壤间出现的书法大师或许也能令朝野官宦刮目相看。想想当年邓石如被京师官僚奉为神明,从穷乡僻壤骑着毛驴一路北上的情形,大概就知道书法一道没有什么官本位民本位之分,再考察一下最早隶书的出现,可能与奴隶或身份极其低下的工匠相关。艺术往往产生于社会底层之人民大众,这是数千年几经验证的颠扑不破的真理。那么所谓的文人书法的出现又是怎么回事呢?
秦汉以前,能够掌握文字或接受经书礼教的不外乎贵族群体或民间知识阶层,书法是这些官僚文人必备的书写技能。到了魏晋六朝时期,因为政治上出现了某种高压态势,使得一部分知识阶层明哲保身回避矛盾,相对采取了较为隐晦的文学创作手段,其中的代表人物即是竹林七贤。这些文人自视清高,不愿与当权者合作,他们的诗歌文章多用书法形式来表现,如严子陵陶渊明就是最有个性的文人隐士。
大约到了唐宋时期,这样的文人墨客逐渐多了起来,包括为官遭贬或告老还乡的许多有识之士,在朝忧民在野忧君(君代表国家),如贺知章韩愈柳宗元范仲淹欧阳修苏轼等等,这些文人在朝能造福一方,在野能独善其身,体现出心系国家体恤百姓的大慈大悲的仁爱博爱之心,所以不仅是他们的诗词歌赋超凡绝伦,更是他们那种爱国爱民的同体大悲之情,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景仰爱戴。尤其在国家民族受到外侮侵略,这样的民族气节更是高山仰止令人钦佩。文天祥岳武穆史可法,正是中华民族脊梁民族文化民族英雄的最为集中的代表。
这些民族精英们他们的人格是不朽的,他们吟诵创作的诗篇更是永恒的。这既是中国文人在弘扬民族气节民族大义方面的最高表现,也是中国文人传承炎黄文化彰显民族智慧的最高礼赞,难道这样有骨气有智慧的文人不值得我们效法吗?古人说,“文死谏,武死战”,一个文人为了国家民族利益不惜以身试法,一个武将为了国家民族荣誉不惜以死殉国,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最精髓的诠释,难道这样有血性有才艺的文人不值得我们崇敬吗?这就是千年后的今天我们还能看到孔庙文庙关帝庙不倒的原因所在。
文人书法虽然从唐宋延续至明清,或许多少受到文人画的影响,但自从民国提倡白话文至今,还有几个文人能够用毛笔作诗做文章呢?真真不多也!或许许多作家学者连硬笔书法都未必能写好,又如何谈得上文人书法这个雅称呢?文人书法,是中华民族中最为真实的精英文化,是民族文化中最为个性的文人性格,是文人情怀中最为张扬的艺术奇葩。回顾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文化走过的轨迹,今天我们不由得感到深深的愧疚深深的懊悔深深的无颜,扪心自问:祖先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优秀的文化基因文化种子,我们究竟继承了多少发扬了多少,这些优秀文化到我们手里发芽开花结果了吗?我们还有资格自称是炎黄子孙炎黄后裔吗?
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书法界经历了一系列运动式的嬗变------从文化普及式的征文征稿大赛,到文化机构裙带垄断式的展览推介,直至如今权力寻租金钱铺路式的炒作包装,都从一个个侧面反映出文人书法的没落,一个高调吹捧财富炫富的书法时代已经来临。朋友,您做好准备了吗?
书法一种奇妙的艺术散文 篇12
早晨上班的途中,我喜欢吃一碗热干面来解决早餐。从家到单位,短短的三里路,有好几家卖热干面的小店,经过几次品尝甄别,我选择了一处夫妻店作为我的“定点”。
吸引我的原因,倒不是这家小店的口味多独特,而是这对夫妻。他们家的生意并不是很好,很多时候只有我这一个顾客。女主人健谈,吃过两三次,我喜欢什么调料她都记在了心里。男主人嘴笨,除了采购,就是帮忙端碗、收账。趁他们忙活,我巡视着这个逼仄的小店,抬头竟然看到两面墙壁上挂着几幅装裱精良的书法作品。我不禁感到有些好笑:大饭店装饰书画作品能显示出饭店的文化档次,这样一间小店也附庸风雅!男人看我欣赏得有些入神,一面热情地招呼我先吃饭,一面谦虚地笑着说:“字写得不怎么样,见笑了。”我一愣,手中的筷子险些掉下来,原来这书法作品竟出自这个男人之手。不过我不敢妄加评论,因为我充其量也就是个文字爱好者,对书法并不懂。但我以浅拙的眼光看,这字 写得很一般。不过我马上对他伸出了大拇指。你知道的,氛围是不能破坏的。
男人很快视我为知音。再来的时候,他趁面还没有做出来,赶紧拿出几本字帖让我看。听说我对书法不甚入门,他拍着胸脯说:“这热干面你没白吃,我给你指点一下,保证你练书法时少走弯路。我这一路练下来,可没少吃苦头。”我看到,男人对我夸口保证时,女人用欣赏的目光看着他,脸色潮红,好像这字也有她的功劳。
有几次吃面时闲着无聊,我把他的字用手机拍了下来,后来给我懂书法的朋友看,朋友笑了:“这字也敢挂出来?小学生级别。”
再次吃热干面时,男人拿出了一本《圣教序》给我看,说他正临摹呢,练习《圣教序》是
学书法的必经之路。书法这东西,不下点功夫不行,说他一定要写出点名堂来,弄个中国书协会员当当。而且他七岁的儿子也开始练书法了,他要给儿子一个成长的平台。
一次他的妻子没有来,只有他一个人在忙活,而且顾客也只有我一个。男人忽然对我说:“兄弟,我对你喷的那些话,我老婆在的时候,你不要点破呀,其实我的字还称不上书法呢,挂出来主要是让老婆看的。”我吃了一惊。原来,这个男人知道自己水平咋样。但是又何必呢?男人诡秘地一笑,说:“说我是书法家,你没看出我老婆很高兴吗?而且对我很敬仰。就连儿子也对我很崇拜呢。”我赶紧点头,笑了。
再次吃饭,恰巧男人出去买菜,店里只有女主人在。我故意奉承男人:“你家里马上要出大书法家了,这小生意也不用做了吧。”想不到女人赶紧对我摆手:“莫要提,莫要提。我请懂书法的顾客看过,我知道他的书法水平有多高。不过他有了兴趣挺好的,最起码不出去打牌、喝酒了,而且可以修身养性。你不知道,我男人以前也有工作,因为他喝醉酒打架,伤了人,住了好几年……”她忽然有些伤感,估计想到了伤心事,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笑着说:“随便说的,在他面前你不要捅破就好。让他练吧。”望着墙上的字幅,我感觉到男人是一个真正的书法家。这些字对他们夫妻来说,胜过无数名家的书法。因为它们无关金钱和荣耀,只和亲情有关,和爱有关。
书法一种奇妙的艺术散文 篇13
笔恽凤舞龙腾,墨香溢漫神州,
纸染丹青妙色,砚盛万代千秋。
我与赵云龙先生素昧平生,从未谋面,并不相识。对其人其事并不祥知。只是在网络里对他有个大概的了解:赵云龙先生出身书香门第,自幼接受儒家的正统教育,秉承家训。从师外祖父研习书法。后曾受教于沈延毅、冯月庵、杨仁恺等名家,受益匪浅,书艺长足长进。他不仅楷,隶,篆,行,草五体兼长并蓄。且勤于诗词、篆刻、音乐等,有着良好的学识修养与不俗的人格魅力。我也曾数访由赵云龙先生担任群主的“辽海诗词书画群”亦曾与其狭路相逢并与之对句联词,赵云龙先生对古典格律诗词的精通,临场发挥的敏捷思维,厚重深邃的文学底蕴,遣词造句的巧妙构思,鲜明敞亮的个人观点,前卫领先的超俗观念,着实令我佩服得很。
书法艺术欣赏是对书法艺术作品的审美认知活动。作为欣赏者,由于身份,地位、观念、文化、识别能力、个人情感的不同,对作品的风格,品相,质感,流派等评价自然也不尽相同。
对书法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自古有之,且各有所论,褒贬不一。被称为“书圣”的王羲之自己说:“一点所失,若美人失一目。一画之失,如壮士失一肱。不可不慎”可见其对写字认真的程度。唐太宗赞王羲之字“烟霏洁露,若断而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神光离合,乍阴乍阳”。但也有人说王羲之的字“虽圆丰妍美,乃乏神气,无戈戟铦锐可畏,无物象生动可奇,有女郎才,无丈夫气”真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
我对书法艺术只是一知半解,不谙妙术,但自衬对于对于美与不美的分辨,还是有半仙之体的。
古人说:“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决一,不为成书也。”赵云龙先生的行楷隶篆书法艺术作品,我见到的并不很多,然亦可一斑窥豹。其作品小如一字至数字,大如一行至数行。一幅至数幅,皆有相避相形、相呼相应之妙。笔画坚而浑,体势奇而险,章法变而贯。字画疏处可走马,密处不使透风,无笔墨处皆妙境。
赵云龙先生的大幅作品真可谓“如云鹊游天,群鸿戏海”,小幅作品犹如“龙跳天门,虎卧风阀,字势雄逸。”
古人说书法是“无声之音,无形之象”从作品中可以看得出赵云龙先生是一个治学严谨,勤勉敬业,一丝不苟的书法艺术家。他的作品,每作一横画,如列阵之排云;每作一戈,如百钧之弩发;每作一点,如高峰坠石;每作一折,如屈折钢钧;每作一牵,如万岁枯藤;每作一放纵,如足行之趣骤。放而不流,拘而不拙,纤浓得中,刚劲不挠,点画工妙,意态精密,博贯经术,行楷隶篆,尽皆妙品。
明代的祝枝山说:情之喜怒哀乐,各有分数,喜则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情有轻重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
有朋友说:赵云龙先生诸体皆擅,取法广泛,隶篆古拙童雅、行草流美畅达、正楷庄重典雅,无论何体,在点画之间总有一种独特的精气神,在继承古训的基础上与当代精神融会贯通,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个人风貌。
有人云:赵云龙先生的行草书最为风神独具,连绵流畅的线条蜿蜒婉丽,细节处毫不松怠,使转考究,运笔斟酌,枯润浓淡、紧致疏离,基在行笔节奏的把握上亦有独到之处,使整幅作品通篇观之非常和谐统一。我觉得说赵云龙先生融古贯今,自成体系,自为一家,绝不为过。
或许是赵云龙先生在创作过程中“喜”“怒”“哀”“乐”的情感不同,他的作品也相应地具有“舒,险,敛,丽”等不同形式。其神、气、骨、血、肉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细细的品味,便可领悟其字里行间之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
感谢赵云龙先生为浩瀚的书法艺术沃野增添了一方色彩纷争的乐土,频添了无数瑰丽娇艳的奇葩。
愿赵云龙先生在未来的艺术创作生涯中再展鹏程,铸就辉煌,成为现代享誉中外的书法艺术大师。
书法一种奇妙的艺术散文 篇14
“近期坊间流传的以及在多次拍卖会出现的所谓‘莫言书法’、‘莫言手稿’大多数非我所作,不敢掠美,特此声明。”莫言近日在其认证微博上发出了这样一个声明。
自从获得诺贝尔奖之后,莫言就很少更新其微博,因而许多他的粉丝也戏称他的微博也“莫言”了,但是此次其不再“莫言”,从一个侧面显示出目前市场上“莫言书法”、“莫言手稿”的伪作程度,已泛滥到了让他何等不堪忍受的地步。
虽然从去年开始,艺术品拍卖市场就出现了一定的调整,但是莫言的书法却异军突起,特别是在今年的春拍中,一幅署名为莫言的斗方书法作品,因为上 面的文字为“五月九日凌晨,有一只燕子落在树上说,今天是个好日子,毛主席要到我们家吃鱼”,引来了众买家的一致青睐,最终以30万价格成交,该价格高于 起拍价近11倍。至于网上的一些所谓莫言作品也动辄上万,甚至还有150万元成交的。
谁在“仿制”莫言?据说,已经有一些书法培训班打出学习“莫言体”的招牌。甚至还有一些书法业内人士也在模仿。但我们更需要深思的是,为什么大 家如此热衷于学习莫言的书法呢?或许其中确实有人喜欢他的字体,但更多的可能是“利”字当头。事实上,有业内人士表示,有的职业书者因为作品卖不出好价 钱,所以干脆来仿冒莫言。但也有一个问题,由于书家的职业习惯,这些仿冒之作大多写得比莫言真迹更为顺溜,这也难怪在莫言的声明中使用了“不敢掠美”一 词。
现在不仅是在拍卖市场上,就连一些旧书市场或者古玩市场中,署名莫言的书法、扇子比比皆是。有的人买了也就是为了显摆一下,有的人则想去捡个漏。但不管哪种,追求其中的名人效应,无疑是需要购买者最大的动机。
在名家中,擅长书法者不只是莫言。贾平凹的书法从2005年的一万元两张,一路高歌,现在已达到五万元一张。至于余秋雨、张贤亮也各自有一批忠 实的拥趸追捧他们的作品。文人爱书法,属传统雅好。何况像莫言、贾平凹等文人的字也有各自的特点,受到人们的喜爱也属正常。但目前市场的这些炒作却更多地 属于利益驱使和恶意炒作,即使不知道真假,只要看到他们的署名就是“孤注一掷”。
他们的文章写得好,这没争议,但对他们的书法,还是应该有客观公正的评价,不能因为获得了这个奖、那个奖,就“一荣俱荣”。切莫将市场高的墨迹 等同于艺术价值高的书法作品。太多的作品只能称得上是毛笔字,而非真正的书法艺术。莫言此次的这则声明,给那些指望通过买卖名人书法来获利的“炒家”们敲 响了警钟。
书法一种奇妙的艺术散文 篇15
书法是我国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它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学书法苦在其中,又乐在其中!
记得5岁生日时,以“书法家”自称的爸爸欣然写下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条幅。爷爷、奶奶和妈妈都齐声称赞这幅字写得好、写得妙!我却不以为然地说:“这有啥稀奇的!”爸爸挑逗似的说:“那你来写!”我自命不凡地说:“来人啊!笔墨伺候!”
我学着爸爸的样子提笔就写起来,写完大家一看,爷爷说:“尖像鼠尾!”奶奶说:“点像蝌蚪!”妈妈说:“横像虾腿!”羞得我满脸通红。只有爸爸鼓励我说:“嗯,写得不错嘛,第一次写字就写成这样,这里还有我的遗传呢!”我急忙抱着爸爸的大腿说:“爸爸,你教教我吧!”爸爸语重心长地说:“写好字不容易,必须天天坚持不懈地练,你吃得了苦吗?”我坚定地点点头。
从那时起,爸爸每天都手把手地教我练字。从执笔到基本笔画,从独体字到合体字……起先,我兴致很高,每天坚持练一小时,练过字的一张张黄色的毛边纸堆成了“小山”。
这样一天又一天,反复地练基本笔画或同一个字,我越来越觉得枯燥乏味了。有一次,我对爸爸嘟囔着说:“写字太没劲儿了,我不写了!”一向和蔼的爸爸,这次居然睁圆了眼睛,伸手打了我一巴掌,说:“真不争气,不求上进的东西!”我哭着、叫着跑出屋外。
晚上正要睡觉的时候,爸爸来了,他手拿《墨池记》这本书,给我讲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故事,听着故事,我深深体会到:要学会任何一种本领,只有勤学苦练才能成功!
书法一种奇妙的艺术散文 篇16
书法,中国千年流传的一门艺术,中国汉字是唯一一种能用书法书写的文字。那轻薄的、米白色的宣纸,那纤长的、柔软的毛笔,那碳黑的、散发着清香的墨水,那雕刻着精细花纹的砚台,组成了“书法”。
我初学书法是在六七岁时,那时候,我握着毛笔,像洋人学握筷子那样艰辛。我写字时手不停地抖,好不容易才在宣纸上歪歪扭扭写下一个“一”字,好似一条毛毛虫。老师告诉我要顿笔、行笔、收笔,我便不停地练。我练书法很认真,一练便是一个小时。一星期只有一节书法课,是在星期天早晨的一个半小时。唯独这天早晨我不赖床,而是起得早早的,精神抖擞地去上书法课。
在我的不断努力下,我写的字已经有模有样了。老师见我流体已写得不错,便让我学习写褚体。慢慢地,我写字能既苍劲有力,又行云流水了。妈妈为了让我更深地感受书法,受到熏陶,带我去了锦官城的杜甫草堂,带我去了姑苏的寒山寺,还带我去了王羲之泼墨挥毫的兰亭。我感受到书法真是一门大学问,书法家的字精妙地让人不肯移目。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我开始参加学校里的书法比赛,优异的成绩为班级争得了不少荣誉。渐渐地,我去参加乐清市、温州市,乃至浙江省的比赛。当一张张获奖证书向我飞来时,平静的生活就会荡起幸福的涟漪。而书法,就是那颗掷进我心湖的石子。亲朋好友得知消息后,都很为我高兴。年末时,大家总是争着抢我写的对联。年末是我最忙的时候,大家说,我写的对联比店里卖的更有意义。看着大家对我的鼓励,我充满了自信和动力。
六年级我有些忙,与书法疏远了许多。但我对书法的热爱从未改变。中国人的生命里是不能没有书法的,我愿与毛笔一生相守,把我所有的快乐都写进精妙的汉字里。
书法一种奇妙的艺术散文 篇17
“邱甄晴,你快点,吃完饭去睡觉,不然下午没精神上书法课。”妈妈那急切的声音又钻进我耳朵。每当这时我都会应付她一句,然后依旧做自己的事。
书法课去一位老师家里上,他叫詹老师。
很快就到了毛笔考级,书法课变得重要起来。我和邻居小孩一起去詹老师家上课,一路上都嘻嘻哈哈,一进家门,詹老师说:“你们太吵了,我儿子还在睡呢。”
这句话都快成他的习惯了,每次进来,他都这样说。
“练毛笔那几个,过来,我给你们布置一下今天的任务。你写首诗,你写幅对联。邱甄晴,你就写一首《静夜思》,加‘谁家玉笛暗飞声’那首诗,还有‘室雅何须大’那副对联。所有人如果没写完,第二节课就不能参加大食会。”
这是什么鬼,两首诗加一幅对联!对联我已经写了五次了。只有一个小时,怎么写得完这么多?
外面的花草随风舞动,而我的“死活”,却要看詹老师的心情。
我写《静夜思》写到一半,詹老师走过来“查岗”,指着我写的“明”、“月”两个字,头头是道地讲起来:“一首诗里出现了两个‘明’、‘月’,你就要细心观察,是撇长还是竖钩长,笔画要有变化,不要雷同……”切,老是横挑鼻子竖挑眼。我怎么就觉得自己写得倍儿棒呢?
我花了四十分钟写完了两首诗。时间已经不多,急死我了,还剩下对联没写。这幅对联是我的“死穴”,每次写完都被詹老师骂得体无完肤。
大食会快开始了,我刚好写完。我把作品挂好,坐在位置上待命。詹老师突然指着我的作品,天哪,不会要骂我吧,大庭广众之下被骂,我还是头一回体验呢。“邱甄晴同学要表扬,一节课完成了三幅作品,而且质量不错。”呼,还算他有点良心。
回到家,妈妈走过来:“甄晴,快点去练一下你考级的古诗
书法一种奇妙的艺术散文 篇18
人们经历的事情总像播放电影一样,随着年月逐渐消退。但那一条练书法的路却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终身难忘。
在二年级的时候,妈妈让我学习书法。书法本上那栩栩如生的汉字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我毫不犹豫地拿起笔学习书法。一开始我便“沉迷”其中,并且越学越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瞬间就到了四年级,书法字的书写不仅越来越难,完成一幅作品所规定的时间还越来越短。有一次,我碰到一首字非常难写好的古诗,而且要五天就得达到练字要求。在书法课上老师给了我一次在讲台上书写展示的机会,但是我却写得一塌糊涂。当我听到老师板着脸严厉地说,这首古诗如果还是达不到要求就别去参加比赛时,我快要崩溃了!我心里想:练了这么久的书法,如果不能参加比赛那就功亏一篑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深明大义的妈妈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她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地说道:“孩子,坚持就是胜利!遇到瓶颈时,千万不要放弃和沮丧,一定要加倍努力争取有所突破,相信你一定可以的!”听了妈妈鼓励的话语,我心里的那一层层乌云瞬间灰飞烟灭。回到家我直奔书房,坐在书桌前拿起毛笔把写不好的地方多练了几遍。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天回到学校我把重新写好的作品交给老师批改,老师看完后连声夸赞。听完老师的赞扬后我心里倍受鼓舞。
每个人学习本领时都会遇到失败与挫折,但是当你用顽强不屈的勇气走完这条路并成功登顶时,你就会明白,如果在胜利前却步,往往只会拥抱失败;如果在困难时坚持,常常会获得新的成功。
书法一种奇妙的艺术散文 篇19
俗话说得好:字是打门锤。一手好字可以使你更加的方便;而如果字写不好的话,还会闹出笑话呢!我曾经就是因为字写不好,闹了笑话,才让我下定决心学习书法的。
上个月的一个早晨,我来到学校,老师让我们抄写鲁迅先生的名言。我为了赶时间。当我将作业交上去以后,看了看四周,呀!我是第一个交的,连学霸都没有我快。我心中满是骄傲。
当作业本发现来后,我一打开本子,一下惊呆了——一整面至少有六个错别字,还有许多因为老师看不懂的字,老师直接打了“×”。
而当我一看学霸的本子时,老师打了一个“优加星”,还在下面写上了许多的话,都是表扬的她的。看了学霸的本子后,心中满是惭愧,下定决心要将字练好,超过学霸!
上课了,老师走了进来,对全班说:“有几位同学的字需要注意一下,这几位同学分别是:廖胤钦、赵宇哲、初夏雨、王志迪……”听了老师的话,我简直无地自容,而练习书法的决心更加坚定了。
回到家中,我认认真真地将作业完成后,便在桌子上铺好毛毡、宣纸,摆好墨盒、毛笔,开始练起了书法。
我从基础的“横、竖”笔画开始。在写笔画“横”的时候,我写得歪歪扭扭的,心想:练字好难啊!可是转念又想,书法家王羲之因为练字把家门口的池塘都染成了黑色,我这不是才开始吗?想到这,便又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练起了书法。
练了一段时间后,果然,我写的字明显进步了,老师见了也对我是刮目相看。
从我习字起到现在,我明白了,书法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国粹,作为一个中国人,必须写好这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的方块字!
【书法一种奇妙的艺术散文】相关文章:
另一种艺术-写景散文12-11
郭沫若书法艺术10-04
紫砂艺术是一种生活观散文12-13
艺术的女人,那是一种奇迹朱自清的散文10-30
书法与行政-散文11-22
艺术的殿堂,艺术的享受散文12-28
散文的构思艺术08-26
生活与艺术散文11-25
汉字书法艺术的阅读及答案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