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散文武夷山问茶
武夷山问茶
北苑故事
讲福建的茶,讲武夷山的茶,怎么都绕不开北苑。
北苑是南宋时期福建的一个地名,在福建南平建瓯东峰镇焙前村后的一个山沟里,那里有一方摩崖石刻纪录了北宋时期福建茶的历史,也奠定了北苑在福建茶历史上至高无上的地位。
这块巨石有2米多高,地面周长大约有10米,巨石的北面刻着80个巴掌大的字。内容是这样的:建州东,凤皇山,厥植宜茶惟北苑。太平兴国初,始为御焙,岁贡龙凤上……用现代白话文来解释是这样的:在建州(今建瓯县)的东面,有一座山叫凤凰山,山里有一处叫北苑的地方特别适合种植茶树。从宋朝太平兴国初年(976)开始作为宋朝官焙(皇家制茶的地方),每年向朝廷进贡龙团凤饼团茶。
在中国的茶历史研究领域对“北苑御茶园”的地点一直存在着争论,虽然宋代有那么多的文学大家在他们赞美讴歌北苑茶的诗作里都明确了北苑茶产自建州这个地方,但是一直没有实据出现。直到这块巨石被发现,才终于确定了北苑的地点,“坐实”了北苑的历史意义。一路行去,土路上时不时冒出灰色墙砖的碎块,田垅上也有很多灰砖搭砌的地方,那砖扁而窄,后来看到福建省博物馆发掘时拍的照片,遗址的地面都是这样的灰砖。遗址被填埋了,北苑历史被快速翻开了一下,那些曾经有宋代茶工们脚印的地面被阳光温暖了片刻,又重新回复了原先的寂静。
北苑之所以成就为中国茶历史的一个辉煌,是因为在一个几千年帝王统治的国家里,朝廷的认可和鉴赏,在老百姓的思想中,应该就是一个传奇的开始,甚至是一个足以夸耀千百年的故事。关于北苑,有几个关键词:建瓯凤凰山、宋徽宗、龙凤团茶。宋徽宗赵佶是一个风流天子,喜欢一切高雅的东西,比如茶。因为他的喜欢,臣子们就变着法儿给他做好茶,一个茶,被君臣们玩出了许多的花样,就连那些文人们也附庸风雅,为一个北苑茶写下了那么多的诗词篇章。
武夷山遇林亭古窑址
在北苑监督造茶的福建路转运使丁谓有诗说:“投进英华尽,初烹气味真。细香胜却麝,浅色过于筠。年年号供御,天产壮瓯闽。”诗中流露出一个督造茶叶的官员的骄傲和意气。同是为皇上造茶的福建路转运使蔡襄的诗却明确清晰地将北苑茶冲泡细节描写的清新自然:“兔毫紫瓯新,蟹眼青泉煮。雪冻乍成花,云闲未垂缕。愿尔池中波,去作人间雨。”范仲淹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是最著名的描写北苑茶的诗作。诗中头四句就极其入神:“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而宋徽宗赵佶的《宫词》“今岁闽中别贡茶,翔龙万寿占春芽。初开宝箧新香满,分赐师垣政府家”中表达的却是天子得茶时的踌躇满志。
蒸青碾压茶(龙凤团茶)被陆羽推崇,从唐至宋几百年,最终走向末路。北方游牧民族出身的元代统治者不喜欢这种过于精细委婉的茶文化,一般的士大夫和平民百姓又没有能力和时间品赏,及至明太祖朱元璋天下安定之后,洪武二十四年九月下诏罢造龙凤团茶,蒸青碾压茶遂成了历史的绝唱!龙凤团茶不仅是贡茶的上品,而且是御贡的传世名品。这一切,都让北苑、让建州走入了中国茶历史的殿堂,如果不是宋代君臣的宠幸,福建的茶怎么会有这等的荣幸。
宋代是北苑的黄金时代,也是福建茶的黄金时代。这就是那个时代,那个奢华精致的时代,那个用玉水注、黄金碾、细绢筛、兔毫盏来喝龙凤团茶的时代!
【散文武夷山问茶】相关文章:
寻根问祖散文07-06
青茶记忆(散文)10-12
品茶须茶友散文05-15
董桥散文《中年是下午茶》06-26
一壶茶的清香散文(精选40篇)07-08
饮一杯人生的下午茶散文08-31
问早安的句子_问朋友早安心语09-14
季羡林散文精选《漫谈散文》08-13
茶元稹10-27
元稹与茶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