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适散文之庐山游记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庐山散文
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那里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尤其是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庐山
想说清庐山,你会一夜白头。想说点庐山,用力或可做到。
庐山既古老,又年轻。说它古老,在我们一般人的眼里,5—8亿年前它就出生了,人类的文明才五千年。说它年轻,它当然极年轻,泰山在25亿年前就出生了,但泰山是盘古头颅变化而来的传说,似乎盘古两只大眼还紧盯着太阳月亮而久久不肯闭上,总给人有种悲壮的感觉。泰山虽大,也虽经战国时齐鲁之士的无稽献言,从秦始皇(公元前219年)到宋真宗(1008年),前后1227年,帝王们在它的头顶大事封禅,据说是他们自己一个人关住门在里面捣弄,谁也不知道捣弄出了什么,当然永远也不会知道捣弄出了什么,总之是有点“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味道。伟大而又渺小的赢政为了稀松平常的一次避雨,就封一棵树为“五大夫”,还有石头等等,都做了官。历朝历代那些做梦都想做官的人,摩挲着石官的肚子,攀附着松大夫的衣袖,摇着无奈的头颅,发出啧啧的唏嘘声。
庐山就不同了,它不需要这个。“枯松倒挂倚绝壁”,松还是松,是更令人神往的松;石头也还是石头,是更神奇的石头。整个庐山在鄱阳湖边秀丽地站着,用鄱阳湖水濯濯足,以白云擦擦脸,苗条多姿,变幻无穷,足以应对自司马迁之后的人的栖息、探胜。陶渊明之后,中国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诗人,没有几个不在庐山留下自己的足迹,越到现代足迹就越密。
“匡庐奇秀甲天下”,庐山真是“奇”。弥漫山谷的云雾,一阵风过,转眼就无影无踪,山明水净,湛蓝的天空星星闪烁,幽静的青山红装翠裹;眼前才一丝丝的云絮,瞬间就波涛汹涌,万马奔腾,织成了一张巨大的天幕;忽作雄鹰翱翔,忽作仙女飘渺,忽而薄如蝉羽,忽而厚如巨峰。对庐山云雾的描绘多如牛毛,读者尽可在饮庐山茶时品尝它的云雾之味。庐山有“中国第二长城”之景,这里有世界最大的白鹤群,“鹤的王国”之称,那是灵动的长城,是飞腾的洁白的比第一长城更美的长城。为何黄庭坚的“三峡涧”三个大字能震撼长江,发出“长江三峡不过如此也”的豪言壮语,它只在庐山上的观音桥下,而且能与长江三峡齐名?北宋四大书法家有三位都在山上留下不同字体的书法,而为何唯独没有蔡襄或是蔡京的?
有的人是诡谲的,但庐山的云更“诡谲”,蔡京是诡谲的,是臭名昭著的,庐山的云有迷惑有阻挡有涂抹有汹涌撞击功能,就是让你上不了山。新疆的天山天池,吉林的长白山天池,青海的孟达天池,浙江的天目山天池,都不敢用一个“大”字,但庐山有“大天池”。大天池有"三绝":龙首崖之险、凌虚阁之云、文殊台之佛光。李白连三叠泉都没有见到,只见到“开先瀑布”,就赞颂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去三叠泉还远着呢。宋代诗人洪咨夔写三叠泉“捉月仙人不到处,骑鹄凌风高着步。巃嵷翠壁插天开,天上飞来素涛怒。”白玉蟾写三叠泉“点点溅湿嫦娥衣,潭潭下有扶桑府。 朝来似展朝天带,夜半如闻捣药杵。 寒入山骨吼千雷,派出银河轰万鼓。 广寒殿下银蟾飞,水晶宫中玉龙舞。”三叠泉在天上。余秋雨先生在1999年随凤凰卫视走出国门,跋涉四万公里,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面对“一路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都无所恐惧,在写到三叠泉时说“在走向三叠泉的竭尽全部精力的漫漫山道上,我终于产生了熔铸感,生命差不多已交付给这座山了,一切就由它看着办吧。”这是在20年前的1979年夏天,先生就有此长叹,可见庐山之奇了。按人之常理,要了解一件事物,就一定要深入其中,但庐山刚好相反,你就是很难看清它。这就是非常奇怪的事了,在云遮雾掩中,庐山不会让你轻易看清它的。中国人想像力丰富,自古以来,补天的石头能口吐人言,东林寺慧远门前的石狮也会大声吼叫,还留有“虎溪三笑”的美传,事虽荒唐,但正显露出庐山的奇特的一面。清代舒白香记自己在庐山“瓶中米尚支数日,而菜已竭,所谓馑也。西辅戏采南瓜叶及野苋,煮食甚甘,晨餐时菜羹亦竭,唯食炒乌豆下饭”,但乐于在此栖居,除显示出它奇艰的一面,肯定有它的神奇的地方。
庐山是说不清的。它年轻的肌体上,承受着人类文明历程中太多的重负。佛家、道家、儒家,古人、今人、外国人。古人的名字就一大堆,王羲之、慧远、陶渊明、谢灵运、鲍照、江淹、陆修静、孟浩然、李白、韦应物、白居易、颜真卿、欧阳休、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黄庭坚、米芾、杨万里、同敦颐、朱熹、李梦阳、王守仁、唐演、李时珍、康有为……他们都在庐山上玩了一圈,走了。余秋雨先生说,“庐山的文化形象是在本世纪初年发生重大变化的,变化的契机是西人避暑,而结果则是以西方文明为先导的热闹。散落在各处山间的寺院依然香火不断,但操纵它们兴衰的重要杠杆已是牯岭的别墅、商市、街道。总的说来,这儿已不是中国文人的世界。”牯岭东谷,有一条蜿蜒而来又蜿蜓而去的长冲河。在长冲河畔,有一座掩隐在一片绿荫深处的.英国券廓式的别墅。 这幢别墅,始建于1903年,由英国兰诺兹勋爵建造,这一年,7月31日,慈禧下诏仗毙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因新闻言论触怒政府的记者。12月13日,英军大举入侵西藏,进抵西藏亚东。12月17日,美国的莱特兄弟乘Flyer飞机完成人类首次飞行。国家的无能,兰诺兹勋爵把他的床搬到庐山来了。1922年转让给巴莉女土。
1980年7月12日《庐山恋》电影在庐山恋电影院首映,截至2009年,《庐山恋》在这家电影院里共放映了6300余场,创吉尼斯纪录。播放此影片是怀着对祖国统一的渴望,人们能在庐山相会,变冤家为亲家,有情人终成眷属美好愿境。我以为,此片在“美庐”或其隔壁放映更好,让泉下的“蒋总统”知道,惧往矣,庐山今日,一往情深。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对于庐山,历史上还没有一个人能概括它、说清它。你只能亲近它,感受它,你有多高的智慧,它就有多深的难题。
在它身上,有佛家的舍预,有道家的耙梳,有诗人的点缀,有政治家的栖息,也有外力的割裂。前人留下的东西,在庐山,它会在不经意间,拂开自己的面纱,让人们一点一点地看清,当祖国统一的那天,相信在庐山剧场会有更多的影片播放。
站在含鄱口,左望扬子江,右瞰鄱阳湖,天下壮观尽收眼底,远处淡淡的云彩,高空中一个不是很大但却是很强的声音传了过来:“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感悟庐山
山得水润则峥嵘秀逸,水依山岩则妩媚柔美。
浩瀚清澈的鄱阳湖与汹涌澎湃的长江簇拥滋养着一座险峻奇美的山,山上有峭壁悬崖深涧幽谷,有虬松劲柏怪石飞瀑,天然奇巧,到处蕴含钟毓灵秀之气。
山有魂,水有魄,山连水接,魂魄相依。秀丽的山光水色交融映衬,美不胜收,于是就有了“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称。这是一座两亿年前地壳运动中崛起的典型丹霞地貌的山,大自然鬼斧神工凿造了它雄险奇异的丰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千百年积淀赋予了它永恒的生命。
有人说庐山是诗歌的山。五老峰上有李白慨然放歌的身影:“青天削出金芙蓉,吾将此地巢云松。”香炉峰飞瀑前有他的喟然惊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花径湖畔回荡着白居易的吟哦:“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面对庐山难以尽述的旖旎风光,苏东坡慨然挥毫,写下了充满睿智的著名哲理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上到处有诗人雅士们潇洒倜傥的身影,庐山的山水草木间都蕴藏着美丽的诗和动人的歌。
有人说庐山是座空灵禅悟的山。山上500多座寺庙道观,汇聚成浓郁的宗教之风,庐山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历代佛、道两教高僧大师的足迹,每一块山石每一棵草木都聆听过高僧大师们的说教诵经。在仙人洞旁的老君庙里,我们似乎还能听到当年钟声洪亮悠远的袅袅余音,在香炉峰下的东林寺中,我们依稀还能听到法师僧侣们虔诚呢喃的佛音。
有人说庐山是座洋溢着翰墨书香诗情画意的山。名列中国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于南唐中期建于庐山,开辟了中国讲学式教育的先河,许多学识渊博胸罗锦绣的才子学士就是从这里走出,这是中国教育史上光辉的一页,它影响了中国七百年历史的进程。濂溪书院旁我们似乎能看到周濂溪先生致力于阐明理学讲学时的风姿。莲花峰下,分明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陶翁豪放洒脱的身影。
有人说庐山是座神奇的山。它有泰山之凝重,有华山之险峻,有峨眉山之秀逸,有嵩山之雄浑,它是三山五岳之缩影,它是神州大地上的奇峰。含鄱口的'日出,香炉峰的瀑布,令世人神往。我国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一生从未到过庐山,而他的辞世绝笔画却是经数月勾勒渲染着色而成的巨幅《庐山图》。而对人们的疑惑,大师回答说:“这张画,画的是我心中的庐山。”大师长期生活在国外和我国的台湾,却无时无刻不牵挂着祖国,而在他心中祖国的象征就是庐山。
呵!庐山,你是那样的神奇而美丽,你是那样的令无数炎黄子孙魂牵梦萦!当庐山以“世界文化景观”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这意味着中华民族的浓厚文化已被世界所承认。庐山,从此走进了世界人民的心中!
【庐山散文】相关文章:
胡适散文之庐山游记03-24
望庐山瀑布03-20
[经典]望庐山瀑布04-17
《望庐山瀑布》的详解10-21
古诗《望庐山瀑布》10-21
望庐山瀑布诗意10-18
描写赞美庐山的诗句08-15
望庐山瀑布原文01-21
望庐山瀑布赏析06-20
望庐山瀑布作文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