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课堂实录

时间:2022-12-21 10:29:01 劝学 我要投稿

《劝学》课堂实录9篇

《劝学》课堂实录1

  一、 导语

《劝学》课堂实录9篇

  师:古往今来,劝勉别人学习的名言警句数不胜数,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礼记》有言曰:“学,然后知不足。”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有一首《劝学》诗:“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恨读书迟。”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关于勉励学习的文章——《劝学》。

  二、 走近荀子

  师:作为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荀子与孟子在人性的问题上,持对立的观点: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主张“性恶论”,但他们都很重视教育和学习的作用。荀子认为,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可以使人的本性由恶变为善,所以,他激励劝勉别人学习。

  三、 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一起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集体朗读)

  师:同学们读得很整齐,但文中有几个字的读音需要大家注意:有、知、生,这几个字都是通假字,朗读时要注意读准字音。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用几分钟翻译课文,并完成屏幕上的练习。(幻灯片展示练习)

  (学生翻译课文并做练习)

  师:现在,请几位同学来完成屏幕上的练习。

  生1:知明而行无过矣 并列

  吾尝终日而思矣 修饰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转折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顺承

  生2:“跂”是踮起脚后跟;“跬”指半步。

  师:同学们注意到没有,这两个字在字形上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足”字旁,那我们可以推断它们……

  生:与脚有关。

  师:很好。根据字形来推断字义,也是学习文言文的一种方法。

  再请一位同学说说屏幕上红色的字的活用现象。

  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日,名作状)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水,名作动)

  用心一也(专一,数词作形容词)

  师:在文言文中,当名词放在动词前面时,便活用为状语,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的“面”,译为当面,作状语。

  最后,请一位同学说说这两个句式的特殊之处。

  生:取之于蓝(介宾短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师:判断特殊句式,可以将句子直译,再找出不符合句子正常语序的那部分,并加以判断。

  师:这是一篇关于学习的议论文,对于学习,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呢?现在,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在听的过程中把各段中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找出来。

  (学生读课文)

  师:这位同学读得很有节奏感,同学们找出各段的中心句了吗?

  生:第一段:学不可以已。

  第二段: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已。

  第三段: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师:第四段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呢?

  生:积累,坚持,专心。

  四、分析课文

  师:这些句子分别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学习的态度、方法来论述了“学不可以已”的观点,这对不重视学习和学习上有困惑的人都有很好的劝导作用。其实,学习很重要,这个道理谁都懂。自打我们上学以来,我们的父母亲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孩子,你要好好学习;老师也经常告诫我们说: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你们要将精力放在学习上。可是,依然有这么多的孩子不喜欢学习或学不得法。那么,如何将这简单的道理说到别人心坎上呢?现在,请同学们两个人为一组,一个扮演不爱学习或学不法的人,另一个同学对其进行劝导。要求:对话的时候双方要摆明自己的观点,而劝导者在劝导对方时,必须用上课文中荀子的话。

  (学生开始对话)

  师:同学们的对话进行得很热烈。请问哪一组同学愿意把你们刚才对话的过程展示给大家看?(指名一组学生回答)

  生:(不懂说)

  师:作为劝告者和被劝者,你们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生:……

  师:这两位同学还没准备好,先请坐。有哪一组同学准备好了?

  生:……

  师:看来同学们还不大明白老师的要求。现在老师打个比方,假如老师是一个不爱学习的人,我的观点是:我已经参加工作了,学习对我来说没多大用处,不用那么辛苦学习了。作为劝导者,你们怎么劝导我呢?请用上荀子的话。

  生:老师,虽然你已经参加工作了,但你依然要学习。因为作为老师,不学习就不能与时俱进,就不能传授给学生新的知识。通过学习,你可以提高自己的水平,上出更好的课,那样你的上司就会赏识你,你在学校的地位也就会得到提高,薪水也会增加了。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有道理,老师决定接受你的意见。其实,正如荀子所说:学不可以已。我们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古往今来,勤学苦读的故事不胜枚举,同学们能举出一些吗?

  生:头悬梁,锥刺股。

  师:战国时期有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汉朝有公孙弘削竹简抄写《春秋》,有朱买臣负薪苦读;宋朝有杨时程门立雪,隋朝有李密挂角读书……他们的故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感受荀子对我们殷切的劝勉之情。

  (学生再读课文)

  五、小结

  最后,老师将这几句名言送给大家,希望同学们能以此勉励自己在无边的学海中畅游。

  (幻灯片展示):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劝学》课堂实录2

  【教材分析】

  《孙权劝学》选自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讲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出息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文章围绕“善劝”与“论议”展开。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趣。今天,它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文学素养的极好教材。

  【学生分析】

  十三、四岁的七年级学生,平时爱听故事,看电视剧,看小说,而且《三国演义》又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古典小说之一,因此,他们对其中的人物或多或少已有所了解,但这种了解不够深刻、全面,学习本文必需引导他们学会从读中悟,从悟中得以加深了解。

  通过多年的学习与积累,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诵读、欣赏和口头表达能力。基于此,在教学中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做问题的发现者、考虑者、探索者。

  【设计理念】

  充沛尊重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遵守语文学习的规律,全过程引导学生读、悟、赏,一切从学情动身,制定、调整教学战略。教师只起组织、协助、引导、监督的作用,体现语文教学新的理念:开放性、过程性、实践性、自主性、互动性的特点,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最终使学生获得真知,终生受益。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能初步翻译简单的文言句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道德情感与价值观:学习古人善于劝说他人和虚心接纳他人意见的美德。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曲)。谁能说说自身的感觉?

  生:“滚滚长江东逝水……”听了歌曲,我感觉到《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们豪迈的壮志,为天下的百姓没有过上好日子而流泪。

  生:听了歌曲“火烧赤壁”那扣人心弦的局面,就浮现在我的眼前。

  师:看来,这首歌曲已经深深地拨动了同学们的心弦。谁能说说《三国演义》这部书的大致内容?

  生:《三国演义》所叙的故事是曹操、刘备、孙权为了谋求一统天下,展开你争我夺的斗争,形成了曹、刘、孙三足鼎峙的局面。

  师:(导入新课)刚才这位同学向我们介绍了《三国演义》这部书,大家都知道它是明清四大名著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很大,的确是一部好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本书中的孙权、吕蒙、鲁肃三人故事的文章,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他们,了解《三国演义》。

  师:哪位同学能为大家简介文章出处《资冶通鉴》和主编司马光。

  生:《资冶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篡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间的史事。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二、读

  师:现在请同学们朗读一遍课文,在读的时候,要把准感情基调,体会语感,要读好孙权的语重心长、吕蒙进步后的自豪感。

  生:(集体朗读)。

  师:谁愿意给大家诵读课文。

  生:(站起来,诵读课文。)

  师:还有谁想读,站起来为大家读。

  生:(纷纷举手,争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由练习诵读,读时要掌握人物对话的表情、做到语言流畅。

  生:自由诵读。

  师:同学们读得这么好,你们真的很棒。

  师:请四位同学站起来,分角色诵读课文。

  生:(角色分工:孙权、吕蒙、鲁肃、叙述者4人。)

  师:有哪位同学愿意评议这四位同学的分角色诵读的效果。

  生:我的看法是:扮演孙权的那位同学在诵读过程中停顿不当。如: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正确的停顿应该是,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还把邪(yé)读成邪(xí )

  生:我的看法是:这四位角色扮演者的诵读语速过快。

  生:我的看法是:这四位角色扮演者重音掌握不准。如“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一句中的“事”字应该读重音。

  师:同学们刚才对这四位角色扮演者的诵读进行评议,老师也觉得你们的评价是正确的。

  三、悟

  师:现在请同学们结合书下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看谁的问题多,有了问题后,你可以举手,也可以写成纸条交给老师。

  (学生独立默读,考虑。教师巡视。)

  生:老师,“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是什么意思?

  师:这位男同学第一个提问了,很好。谁能解答这个问题?

  生:“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这句话我是这样理解的: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

  师:对。我认为可以这样理解。

  生:老师,“孰若孤?”这句是什么意思?

  师:好,谁来帮她解答,让大家一起分享。

  生:“孰若孤?”这句话我的理解是:谁能够比得上我呢?

  生:不对,我想应该是这样:谁比得上我呢?这是我的理解。

  师:好,出现不同看法了。同学们想想哪个意见更正确啊?

  众学生:后一种意见更正确。

  师:对,我也赞同后一种意见。

  生:老师,“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这句中的“孤”“治经”、“博士”“邪”是什么意思?“涉猎”、“见往事”又是什么意思?

  师:谁能帮他解答这些问题呢?

  生:“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一句中“孤”的意思是“我”“治经”的意思是:研究,“博士”的意思是: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整句的意思是: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成为博士吗?“涉猎”的意思是:浏览群书,不作深入研究。“见往事”意思是:认清事情,这是我个人的理解。

  师:同学们很不错,陆陆续续提出了这么多不理解的词句,说明大家已经开动了脑筋。好,哪位同学能为大家复述课文。请哪位男同学?

  生:(站起来复述课文内容)。

  师:同学们,觉得这位同学复述课文内容效果如何?

  众学生:很好,语言流畅,复述到位。

  师:同学们,读书,要为我所用,要从中获得感悟,就必需认真考虑,提出问题。问题越多,说明学习就有效果……又有同学举手了,请那位女同学提问。

  生:孙权、吕蒙、鲁肃三人各有什么特点?

  生:从文中可以看出,孙权博学多识、善于劝他人学习。吕蒙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习进步很快。鲁肃器重人才,保护人才,这是我个人的理解。

  师:大家同意她的说法吗?

  众学生:同意。

  生: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师:你这个问题有“科研价值”!(众生大笑)谁能回答这个问题,让大家一起分享。

《劝学》课堂实录3

  【教材分析】

  《孙权劝学》是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初中语文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这是一个名人单元。文言文《孙权劝学》,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出息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示人物,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文中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教学目的】

  1、体会人物语言。

  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4、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优秀教案】

  一、导入

  师:同学们,读过《三国演义》吗?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和久必分。话说三国鼎立之时,吴王孙权雄霸一方。其手下有员名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曾随周瑜、程普大破曹操于赤壁,后又袭破关羽,占领荆州,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他就不爱读书,孙权多次劝说,他总是推三阻四,不肯就学,这不,孙权又来劝说了,结果如何呢?今天咱们一起来看《孙权劝学》。

  (解说:由故事导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对文章中的人物有所了解。)

  二、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师:这篇文章选自《资治通鉴》,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相关资料?(学生自由发言)

  师:这部书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说到司马光,我们对他少年时《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非常熟悉,我们一起来认识司马光(幻灯演示)。

  三、解读

  师:《孙权劝学》究竟怎样个劝法呢?我们来了解一下文章,先听老师来读,听的时候注意掌握字、词的读音。(配乐朗读)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和时指导,特别强调重音、停顿等朗读技巧。)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读文章,疏通文意,有疑问的划出来

  师:学习文言文我们要多积累文言词语,标注一下你觉得本文需要特别记忆的文言词语。(幻灯演示)

  生甲:当涂、辞、治经、涉猎、见往事

  生乙:即更

  (解说: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理解和积累是文言文的教学重点。先疏通文意,再作重点记忆,合乎学生学习的思维规律。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四、整体感知

  师:大家齐读课文,读完后请几位同学复述、概括故事情节。

  生: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孙权劝吕蒙学习,吕蒙听劝开始学习,学业大有出息的故事。

  生:这个故事讲孙权两次劝学,吕蒙始就学,后大有出息。

  师: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学的效果看来不错,文章中是怎样表示出来的。

  生:吕蒙与鲁肃的对话。

  师:由此可以看出通篇文章故事情节的展开都是通过人物对话来展现的,那我们把人物对话局部挑出来。

  (解说:这一环节培养学生自读和概括能力)

  五、课文研析

  师:全文几个人物?几次对话?

  生:全文3个人物;3次对话。

  师:同学们带感情读,掌握人物形象。

  师:三次对话语气一样吗?

  生:不一样。孙权第一次劝学时态度非常坚决。“不可不学”,,双重否定,语气坚决。第二次时隐隐有不满、责备。鲁肃与吕蒙对话表示的是惊异。

  生:孙权第二次劝学是有不满,但我以为更多的是关心、保护。现身说教,语重心长。

  生:鲁肃与吕蒙对话时,鲁肃是惊异,吕蒙是自豪。

  师:权蒙对话孙权是王,对蒙的劝说态度恳切,蒙肃同为将士,对其变化之大显示出惊异、赞叹。

  师:下面我们请同学挑人物读,大家注意听,看他读的好不好?哪句话读的最好?好在什么地方?

  (通过有感情的读,学生容易理解掌握人物)

  师:读得好不好?

  生:好!

  师:哪位同学敢挑战他?

  师:他读得怎么样?

  生:精彩!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读出了感情。

  师:读出了感情,恰当的说应该是读出了“语气”。哪个词体现了语气?

  生:“邪”

  师:什么语气?

  生:反问。

  师:“邪”是表示反问的语气词,相当于现在汉语的“吗”。文中还有其他语气词吗?

  生:有。“耳”、“乎”。

  师:分别表什么语气?

  生:“耳”是表示限制的语气词,相当于现在汉语的“罢了”,

  “乎”是表示感叹的语气词,相当于现在汉语的“啊”。

  (语气虚词的积累)

  师:根据刚才我们分析的,分小组有感情的读文章,一会儿找同学分角色读。(两组同学分角色读)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好。哪一组同学能抛开课本,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再加工给我们来个小课本剧扮演。(一组同学上台扮演)

  师:再现了当时的场景,演绎了一段文言《孙权劝学》,让我们也是刮目相待呀!

  (解说: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充沛朗读课文,让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学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课堂气氛,很好的培养学生自读古文的能力。培养学生表达、扮演能力)

  师:吕蒙在孙权的再三劝说下,开始读书学习,并取得良好的读书效果。文中有两个成语突出表示了吕蒙进步之大,请大家找出。

  生: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幻灯演示)

  六、体验反思

  师:昔日吴下阿蒙,经过发奋努力,让同僚刮目相待,说到这我们不由想到前几天学的一篇文章《伤仲永》,读完这两篇文章你有何感想?联系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生:学习对一个人来说,确实很重要。

  生:仲永受于天而不受于人,最终泯然众人;吕蒙通过自身的努力,让人刮目相看。通过对比体现出开卷有益。

  生:活到老学到老。吕蒙那么大年龄才开始学习都让人刮目相待,我们更应该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师:好,活到老学到老,我把这句话送给大家。仲永天资聪颖,因后天没有学习,最终泯然众人;吕蒙那么大年纪才开始就读,但经过努力,让人刮目相待。看来读书确实有益。

  (解说:新课程规范要求注重学生的感情体验,注重学生表达能力培养。把这两篇课文比较阅读,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开卷有益的中心,引起学生感情共鸣,防止教条式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七、拓展延伸

  师:古今中外,许多仁人志士都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谁能说一些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吗?

  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生: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生: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劝学》课堂实录4

  导入新课:大家认真品读这段文字,注意它表达上的特点。

  投影显示:

  平淡是一枚青橄榄,初尝时,似没什么滋味,细细咀嚼,却回味悠长。

  平淡是一本冗长却富含哲理的大百科全书,每天翻阅它,都会有新的收获,而用心读它越多,心灵的幽潭就越是充盈多彩。

  这段文字读起来感觉如何?

  生1:很形象,生动。

  生2:意味深长。

  师:说得很好。但是,平淡是一种感觉或者说是一种境界,应该是比较抽象难以表述的,但这两段话却没有这个感觉。原因何在?注意表达上的特点。

  生3:用了比喻修辞。把平淡比成青橄榄,比成一本大百科全书。

  师:非常正确。意义因比喻而精警,文段因比喻而连贯有势,可谓文采焕发。假如,用比喻来证明不易理解的事物或深奥的道理会有什么效果呢?好,我们言归正传。

  大家考虑:《劝学》是一篇什么性质的文字?

  生4:说理性散文。

  师:好。这类文驾驭不好很容易流于枯燥单调,但这篇文却形象清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传诵不衰。比喻的论证方法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把比喻论证作为解读此问的一把钥匙。

  板书:

  学习重点:

  1、理解思想内容。

  2、学习论证方法,突破比喻论证。

  大家先齐读课文。注意节奏。比如:学/不可以已。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齐读课文。)

  师:这篇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生:(大声齐答)学不可以已。

  师:是作者直接提出的吗?

  生5:不是,是借“君子”之口提出的。

  师:有什么好处呢?

  生5:(迟疑地)好象更有点说服力吧。

  师:不是“好象”,而是“就是”,君子是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那么这样的人说出来的话是不是更有权威性,更有说服力呢?当然如此。

  师:同学们再考虑,“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包含哪些意思呢?

  (一分钟考虑,找一个中等学生回答。)

  生6:学习很重要。

  生7:学习应该有的态度和方法。

  师:这两位同学谈的都对,如果把他们的回答结合起来就更完整了。这个观点里包含着这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习意义很大,所以不可以已,一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可以已。

  师:再考虑,课文有几个分论点?

  生:(齐答)三个。一是学习的意义,一是学习的作用,一是学习应有的态度和方法。

  教师同时板书:

  意义;作用;态度和方法。

  师:下面我们就具体讨论课文是如何运用比喻论证来证明这些分论点的。找同学背诵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学习的意义”。

  (生大声背诵。)

  师:大家说她背的好不好?

  生:(很高兴地)好!

  师:字正腔圆,声音洪亮。熟读成诵对我们培养语感提高阅读能力大有好处,希望同学们都能养成背诵名篇的习惯。下面我们看这段都用了哪些比喻?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证的?

  生9:青,冰,轮,木,金等五个比喻。

  师:这五个比喻是不是从同一个方面论证的?这些比喻之间有什么联系?

  生9:青和冰的比喻之间用了分号,它们两个之间是并列关系,说的是一个方面。

  师:(鼓励地)好,那你看看讲的是什么问题?

  生9:青和冰经过一定的变化都比原来有了提高。

  生10:也就是说,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之后,比原来有了提高,有了发展。

  师:说的非常正确。那么,它比喻学习中的哪个问题呢?

  生6:人经过学习可以提高自己。

  师:讲中要害。(板书:提高自己)轮、木、金的比喻又说明什么问题呢?注意它们前后的变化。

  生11:(急不可待地)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状况。人通过学习可以改变自己。

  师:(高兴地)很好,这个同学由前一个推论的得出马上就能联系到这个推论的得出,触类旁通,很不错。对,这三个比喻谈的就是这个道理(板书:轮、木、金──改变自己)下面结论的得出就是水到渠成了。大家齐读。

  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师:荀子认为人的知识品德才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不断改造获得的。表现了他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同学们齐背第三自然段,看看学习有什么作用呢?

  “吾尝终日而思矣”预备起──

  (生齐背,教师巡视,并和学生一起背诵。)

  师:看来同学们都下了一番功夫。背得不错。不过个别同学明显地信心不足,课下还要下功夫。

  同学们看,这段文字句子形式有何特点?

  生12:结构差不多相同,(有点犹豫),两两相对。老师,你看──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其他生皆笑了。)

  师:你看,有理有据,答得很好,大家鼓励一下。

  (生齐鼓掌。)

  我们句子形式着手,看看,此段用了几个比喻,这些比喻有什么关系,是不是论证了同一个观点?

  (给一分钟时间。)

  生6:五个比喻。“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者”“假舟楫者”谈的是同一个问题──“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3:我觉得第一个比喻好象与其它四个不太相同。和它对称的句子不是比喻句。

  师:这个同学观察得很细致。

  其它四个比喻两两相对,只有这个与众不同。这个比喻是和前句话联系紧密的。

  生5:是比喻证明第一句的吧?

  师:非常正确。“望不如登高,终日思不如须臾学”,从形式上就可以推断出来。

  下面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写“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者”“假舟楫者”这四个比喻为什么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生沉默,思考。)

  师:(提示)这四种做法取得了什么效果?

  生:(齐答)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

  师:

  教师出示投影:

  登高而招 见者远

  顺风而呼 闻者彰

  假舆马者 致千里

  假舟楫者 绝江河

  师:臂、声、足、水属于哪方面的因素?

  生:(恍然大悟)是人的主观能动性部分。

  生13:否定它们是想说明这些效果的取得不是因为人的本质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凭借外界客观条件。

  师:概括得非常好。外界客观条件弥补了人某方面的不足。由此得出结论──

  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师: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这“物”至关重要。这“物”是什么?

  生:(齐)学习!

  投影显示:

  人──物

  学习──君子

  师:人通过学习,丰富了自己,提高了自己,还可以弥补不足,那么对学习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呢?

  (生齐背第四自然段。)

  师:这段讲了几层意思?分别用成语加以概括。

  生14:三层。讲的是学习要积累,要坚持,要专一。可以用积少成多,锲而不舍,专心致志来概括。

  师:答得很棒。其他同学能不能再举几个成语?

  生4:第二个还可以用持之以恒来概括。

  师:还有没有其它的?

  生15:第二层还可以用坚持不懈来概括。

  师:很好。看来第二层的很好概括是不是?我给同学们推荐几个,第一层,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第三层可以用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不过我觉得还是上位同学“专心致志”最好,有比较才有优劣嘛。

  这个讨论就到这里,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再查查词典,多了解几个。时间关系不再多列举。

  下面思考:三层之间是什么关系?

  生:逐层深入。

  师:积是基础,由不知到知,由量变到质变,是日积月累,就是坚持,还要始终如一,不可浮躁,层层推进。

  看看这段用了哪些比喻?这些比喻之间有什么联系?

  生13:“积累”一层用了四个比喻,“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不积跬步”“不积小流”正反对比,得出了一个小推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生14:用了四个比喻证明“学习要坚持”,骐骥和驽马相对,朽木和金石对比。

  师:用骐骥和朽木论证了如果一暴十寒,那么──

  生:(齐)再简单的知识也学不会。

  生15:驽马和金石的比喻则说明了如果持之以恒,再艰深的知识也可学会。

  生14:蚓和蟹的比喻说明了专心的重要。学习要专心。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也都谈到了一个问题,就是这段在比喻中还有正反对比论证,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生12:正确的观点鲜明。

  师:对。对比中见真伪,使正确的观点显得更正确,错误的观点更加明显。

  我们看全文用了约二十个比喻,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设喻,没有烦琐累赘的感觉。它在运用比喻时手法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无枯燥的学究气。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比喻的作用用一句话概括,大家填空:(板书:化 为,化 为)深入浅出,观点鲜明。

  生16: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

  师:深入浅出,观点鲜明。

  综观全文,此文是以荀子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他认为人的聪明才智道德品质并非先天固有,而是后天获得的。因此,他特别重视学习。课文中“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就是他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的体现。

  下面我们就课文中没有节选的《劝学》的另外一段文字做一个扩展练习。

  (篇子已经发到学生手中,且上有详细的注解。)

  师:给大家两分钟时间读这个小片段,找找这段文字中用了几个比喻,论述了什么观点?

  (学生读文,教师巡视,不时回答学生的疑问。)

  (两分钟后。)

  师:简单提示一下:这段文字提到了哪些事物,这些事物有什么特点,后来怎样了?

  生17:提到了四个事物,有南方蒙鸠鸟的巢,有西方之木,有蓬,还有兰槐之根,蒙鸠最后是“卵破子死”,巢没有了;西方之木,虽然只有四寸,但比其它植物都高;蓬草本来是趴在地上,弯弯曲曲,但后来变直了;兰槐之根本来是香料,但后来谁也不带它了。

  师:解释有理有据,也很有条理。同学们看看,他答全了吗?

  (几秒钟的沉静后。)

  生18:老师,还有一个他忽略了。“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白沙变黑了。

  师:你很细心,确实还有一个。所以这一段一共用了五个比喻。考虑一下,论述了什么问题?稍作提示,这些事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投影显示:

  南方蒙鸠之巢 系之苇苕 卵破子死

  西方之木 生于高山之上 高临百仞之渊

  蓬生麻中 不扶而直

  兰槐之根 其渐之滫渐之 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事物) (环境) (结果)

  生15:这些事物所处的环境使它们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师:概括成一句话,就是──

  生:(齐)环境对人的影响。

  师:非常正确。我发现同学们看问题真是有深度。“孟母三迁教子”的故事同学们一定不陌生吧,孟母为什么几次搬家呢?对,就是想给自己的儿子找一个适合他成长的环境。所以,我们平时也要注意,从自己做起,为自己也为他人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好不好?

  生:好!

  师:今天的课大家都很愉快,也都有收获对不对?下面,老师要给你们布

  置一个课下作业。(投影显示“导入语”)同学们仿照这段文字的形式,以“生活”为本体,写两个比喻句,写在作业本上。好,下课。

  班长:起立!

  生:(齐声)老师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

《劝学》课堂实录5

  师:老师这几天遇到个难题,同学们愿不愿意帮我想个办法?

  生:愿意。

  师:是这样的,我有个学生,他总是不肯下功夫学习,我劝他应该好好学习,他说自己的事很多,况且又不想考什么清华北大,学不学无所谓。我很想好好跟他讲讲道理,可又不知该怎么说,大家看看我应对他说些什么呢?其实,东汉时吴国的国君孙权也遇到这种情况,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怎么做的?

  生:想。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向学生求教,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而且体现了学生式的老师这一课改精神。由此导入,引发学生求知欲。)

  一:认定目标

  师:我们已经学过多篇文言文了,那对文言文我们应该怎么学呢?谁来说说?

  生:先熟读课文,然后对着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资料书理解课文,不明白的地方相互讨论研究,……

  (学生回答。 学生参与学习目标制定,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导学达标

  二:竟读课文、自主强化

  师:学习文言文首先要熟读课文,现在请大家各自大声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工具书,同时结合注解了解文章大致内容。

  (学生初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工具书解决,结合注解粗知大意。)

  师:刚才大家读过课文了,现在把书合上,看投影,然后各自大声地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生再读课文。 教师及时点拨作者及《资治通鉴》的有关常识。)

  师:大家读得不错,现在能不能在大声、流利的基础上再加上个快速?试试看!

  (投影片展示无标点符号之课文,训练学生断句停顿之能力。教学千法读为本。读会字音、读懂。)

  师:我们来个比赛,看看谁能大声、流利、快速地朗读课文。这节课老师还准备了最好的奖品,将给课堂上表现最优秀的同学,可不要错过机会哦!

  (学生单读、小组齐读。 句意、读品意味,真正用朗读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意蕴。)

  合作探究、质疑问难

  师:大家读得很好,我们借助各种参考资料继续了解课文内容,不懂的提出来互相研究,解决不了的一会儿提出来,我们共同研究;好的字词句也画下来,我们共同欣赏。

  ( 学生讨论、交流,互相质疑问难。学生边读、边议、边圈点。)

  师;谁来为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学生讲述课文内容。)

  师:大家看看还有哪些地方要说说?自学过程中,有没有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生:“但当涉猎”怎样解释?

  师:谁来帮他解决?

  生:只是应当博览群书。但,只。

  生:“蒙辞以军中多务”怎样是什么意思?

  生: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辞。辞,推托。以,用。这是一个倒装句,正确的语序应该是“蒙以军中多务辞”。

  生:鲁肃为什么和吕蒙结友而别?

  生:鲁肃佩服吕蒙的才略。

  ……

  师:刚才老师还让同学们把你最欣赏的字词句划出来,我们共同欣赏,谁先来说说?

  生:“不可不学!”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

  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师:你能不能读出孙权的这种坚决的语气?来读读看!(生读)读得不错。谁还想说?

  生:“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享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生@:那为什么不让他“治经为博士”呢?那样岂不更好?

  生:因为吕蒙,他是一员大将,读书不是他的主要任务。

  生@:那他学识渊博岂不更好?

  生:因为它原来才疏学浅,学好那是不可能的。

  生@:那这样严格要求他,岂不更好?

  师:同学们,韩维哲同学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好,因为时间关系,我们课下再争论好吗?

  生:“卿言多劳,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这番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斑然可见。

  师:你赏析得非常好,能不能语重心长的读一读?(生读),读得非常好!

  生:“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使鲁肃既吃惊,又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目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师:你能不能读出鲁肃的这种吃惊的语气,来,试一试!

  生:“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师:那你再读读这句话,能不能读出吕蒙的这份自豪?试试看!

  生:“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说明了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师:这点发现非常了不起!

  (学生对文中疑难提问;学生自答教师引导。以学生自读、发现、讨论的活动为主,还时间给学生、还主动给学生、还思想给学生。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若提不出问题,教师可就重点词句之理解发问,避免疏漏,强化理解。)

  三 编课本剧,体验感悟

  师:课文有多处对话,但人物的神态、心理并未直接表现出来,现在,假如你是编剧,你怎么来编写呢?假如让你做演员,又该怎么样演?小组内先试试。

  师:哪一组主动来表演一下?

  (小组编剧、表演。学生选出代表进行表演。)

  师:通过表演,你认为文中的人物当时神态和心态如何?

  生:我演的是孙权,我觉得他当时应该是,很严肃的,同时他对吕蒙也是非常关心的,对他寄予厚望。

  师: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对文中任何一个人的看法?

  生: 我觉得鲁肃是一个敬才、爱才的人。

  生:我觉的吕蒙身为一员大将,能听从首领的规劝,努力读书,并才略大长,这种学习精神非常值得学习。

  (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学生讨论发言。发挥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借此深入了解课文意蕴,开阔学生学习课文之天地。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对课文进行品味。对学生的回答不要简单地肯定或否定,鼓励学生互相解答。)

  四、 联系课文,延伸拓展

  师:学与不学,使吕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今天学习《孙权劝学》是为了什么呢?难道说只是为了知道古人的言行吗?知道了这个故事,作为跨世纪的一代人,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可不可以跟大家说说?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然后进行集体交流。)

  生:我们要努力学习,打好文化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为祖国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生: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学习,否则就会被社会所淘汰。

  ……

  师:很多同学都谈到了学习的重要性,那么古人在学习上还有哪些说法值得借鉴?

  生:多读点历史书,了解历史,因为历史是一面镜子,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生:要广泛涉猎,博览群书。

  (学生联系课文及与学习有关的名言和具体事例再次谈自己的看法。)

  师:现在,回顾一下课前我请大家帮忙解决的问题,试着再帮我劝劝这位同学。

  生:可以先给他讲讲吕蒙的故事。

  生:老师,你让我们背课文的时候,不是你自己先背下来吗?你让我们读书,你自己不是也在读书吗?你也可以像孙权一样,用现身的说法来教育他好好学习。

  (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接受教育。)

  师:你们的意见和建议我一定会采纳。我们应该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更应该带着深层次的问题走出课堂。根据你的理解和认识,有没有什么新问题呢?比方说大家有兴趣了解更多与孙权、吕蒙有关的事情吗?读书使人聪明,老师建议大家课后读读《三国演义》,从中了解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

  (这一环节既是照应,同时又是加深和强化,使学生对学习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让他们自己教育自己。激发学生兴趣,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达到延伸拓展的目的。 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自主解决问题,做到教是为了不教。)

  五 评议总结 、积累巩固

  师:大家这一节课一定有许多收获,无论是课堂表现、问题回答,还是课文学习,能不能说出来,我们共同分享?

  (学生就自己这堂课的表现发言。)

  师:大家谈得非常好,愿不愿意也听听老师的意见?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最终由“吴下阿蒙”变得令人“刮目相待”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其实老师的总结也是受同学们发言的启发。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话给予适当肯定和总结,并升华为读书教育。与此同时可作适当的板书)

  师:学习文言文,我们还要把它积累下来,让它成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下面利用最快的时间把这篇短文背下来,看谁记的最快?开始!

  (5分钟后检查,时间允许,可指名背,时间不允许,可集体齐背)

  师:一节课很快下来了,根据这节课的表现,大家看看我应该把奖品送给谁?(学生们自己推选出很多人选),同学们表现得都非常出色,我也不知道把奖品送给谁了?就送给大家吧!猜猜看,老师给你们准备的什么奖品?(出示带有书和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的幻灯片)

  老师就把这书连同这些名言警句一块送给同学们,(学生齐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希望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让好书伴大家健康快乐的成长。

《劝学》课堂实录6

  师:同学们,今天早自修时,发生了什么事?

  众生:有几位同学昨晚上网吧,被班主任老师发现,叫去上“政治课”了。

  师:大家都有过老师和你谈心的经历吗?

  众生:有啊。

  师:其中和哪件事最有关系?

  生:和学习有关。

  师:大家听了以后,感觉效果大吗?

  生(七嘴八舌,有生喊有的,有生喊没有,有生微笑,有生沉默。反应不一)

  师:刚才同学们的反应,其实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劝说我们同学进行学习,老师得有一定的技巧。这次,我们一起来看看,三国时期吴国国君孙权,他是如何成功地劝说了手下一名“大老粗”进行学习,并最终让著名的鲁肃为之刮目相看的?

  师:大家翻开课文第170页,轻声朗读,同时了解全文大意。

  ……

  师:好的.,刚才几名同学的翻译,大家疏通了全文的大意。接下来我们讨论一下,为什么孙权能说服吕蒙进行学习呢?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学生小组交流)

  ……约过了五分钟。

  师:好的,大家都讨论得很充分了。接下来请同学们主动畅谈自己的理解。

  生1:我们小组感觉孙权最成功的地方,是他没有因为自己是国君,用居高临下的语气和吕蒙说话。

  师:为什么这样说?

  生1:书上有这么几句: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我们小组的同学注意到,课文的课后注释是这样解释“卿”字的:“卿,是古代君对臣、上司对下属、长辈对晚辈及朋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这说明,孙权称吕蒙为“卿”,一方面是君对臣的称呼,另一方面也是以朋友的身份对对方表示亲切之情。

  师:好,这组同学很细心,能注意到人物称呼上的细微不同,其实包含了很多的内涵啊。吕蒙为什么听了能接受?

  生1:用我自己的例子来说吧。我自己也曾经违反过纪律,班主任老师对我很亲切地劝说,后来我就改掉了毛病。吕蒙听到皇帝对他这么亲切,一定会心存感激,一定会想:我一定要学好,不负皇上的信任。

  师(笑):这位同学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推想吕蒙的心态,很好。有没有不同观点的。

  生2:我们小组很佩服孙权,因为他能以身作则。有些同学为什么会经常再犯一些错误,就是因为老师没有以身作则。

  生(笑,议论纷纷:这位学生也忒胆大了,说老师的不对?)

  师(笑):好的,接着说说你的理由。

  生2:比如说男同学偷着吸烟这件事吧。班主任老师常口里一支烟,却教育我们不能吸烟,私下有些同学不服气。孙权就不同,他要自己的手下大臣学习,他自己就经常学习。文中说了:“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你想想皇帝自己都读书了,作为手下的不读书,说不过去。

  师:看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要劝说学生读书,一定要以身作则啊。还有其他观点吗?

  生3:我们小组讨论的结果是:孙权很会讲话。

  师:很会讲话?怎么讲?指孙权口才好吗?

  生3:对,孙权的口才很好,能说服别人。我们都知道,带兵打仗的,有很多是大老粗,像张飞。打仗的人有很多不想学习,书看不下,一看眼皮就打架。

  众生(笑)

  生3:但孙权却最终说服了吕蒙读书,说明他用了很有针对性的方法。

  师:采取什么方法针对哪一点呢?

  生3:大家想想,吕蒙是将军,带兵打仗,对什么书会最感兴趣?

  生4:战争的书。

  师:也就是兵书。

  生3:对啊,文中孙权有这么一句话:“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我们想啊,孙权说读书不是“治经”,不是“研究儒家经典”,言下之意就是可以看些兵书什么的,兵书,吕蒙就一定会感兴趣。

  师:大家知道什么兵书吗?

  生4:《三国演义》里面有很多战争,一定是兵书。

  师:吕蒙能看到《三国演义》吗?

  生5(思考):不行,因为《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写的,在三国以后才出来的,而吕蒙是三国时的人。

  师:那可能看什么兵书?

  生6:《孙子兵法》。

  师:你怎么知道?

  生6:《历史》课本上有。(众生笑)

  生7:还有《孙膑兵法》。

  师:很好,也是《历史》书上的吗?

  生7:不是,但历史老师有说过,孙膑是孙子的孙子,所以我们记忆深刻。

  师(笑):很好。其实我们学过看过的一些文言文,它所选自的书籍,也可以说是兵书,因为里面记录了一些战争的策略。像《左传》这一本书。大家能回忆一下,再举几本书吗?

  生8:《战国策》?

  师:对,还有?

  生9:《国语》

  生10:《史记》……

  众生议论,热烈。

  生3:我还没说完。

  师、生惊讶,笑。

  师:好,请接着说。

  生3:刚才说吕蒙可以先读兵书,但是(语气强调),伟大的吕蒙大人会只读兵书,这样就能让鲁肃信服?

  生11(笑):那还有什么?

  生3:因为大家刚才说的那几本古书,鲍老师以前就说过了,它们不仅是兵书,也是一些文学性很强的书。吕蒙这些兵书看得下去,看久了,他一定对文学也有些了解,有了适应,时间一久,也一定能读一些经书什么的书籍,从而加强了自身的内涵。

  师生:(鼓掌)

  师:这位同学由此及彼的推断,有没有道理?

  众生:有。

  生3:这也和孙权的本意相同的,因为孙权说的是:“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吕蒙看的书多,就是涉猎,就“见往事”,就长了见识,最后也就“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师:大家说,这位同学和他们小组的理解如何?

  众生:很精彩。(自发地鼓掌)

  师:还有不同看法的吗?

  生:(主动站起)有,我们小组认为,孙权很会鼓励吕蒙,让他有了信心。

  ……

《劝学》课堂实录7

  师:同学们,读过《三国演义》吗?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话说三国鼎力之时,吴王孙权雄霸一方。其手下有员名将叫吕猛,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曾随周瑜、程谱大破曹操于赤壁,后又袭破关羽,占领荆州,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他就不爱读书,孙权多次劝说,他总是推三阻四,不肯就学,这不,孙权又来劝学了,结果如何呢?今天咱们就来看《孙权劝学》(板书课题)

  师:这篇文章选自哪里?

  生:《资治通鉴》

  师: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这部书的相关资料?

  生: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实。

  师:说到司马光,我们对他少年时砸缸的故事应该不陌生吧,哪位同学讲一下?

  生:讲故事。

  师: 大屏幕展示有关司马光的资料。

  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孙权劝学究竟是怎么个劝法呢?俗话说“书牍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的学习更应如此。这节课我们就从读做起,把握课文的内容。(展示大屏幕:一读:读准字音和停顿)先听老师来读,听的时候注意掌握字词的读音与句子的节奏。(师读课文)

  师:下面请同学们依据大屏幕上的提示自由朗读课文(展示朗读提示与要求)

  生:读。

  师: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注意读音与停顿。

  生:齐读。

  师: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争取快速读通课文的内容和文意。(大屏幕展示:二读:读通内容和文意。)有疑问的地方标注一下。

  生:自主学习。

  师:通过自主学习,你会遇到不少疑问或者有许多收获需要请同学们帮助或者与同学们分享,下面就请同学们组内互相交流一下。

  生:小组互相交流,讨论激烈。

  师:哪组的同学有疑问?

  生:“当涂”怎么讲?

  生:当权,当道。

  生:“博士”与现代汉语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在文中是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

  师:好,同学们分析的不错。读通了课文的内容,请同学们讨论下列问题,把握课文文意。(大屏幕展示讨论问题: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故事?你能用文中的两个四字词语来概括吕蒙德变化吗?)

  生:热烈讨论。

  生: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孙权劝吕蒙学习,吕蒙听劝开始学习,学业大有长进的故事。

  生:吴下阿蒙。

  生:刮目相待。

  师: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老师想在横线上写一个字,你建议些什么呢?

  生:学.

  生:读。

  师:同学们的建议真的不错。希望同学们也能够从中受到启发,努力学习。

  师:读懂了文意后,再读课文,那肯定会不一样了,下面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要读出语气和情味(大屏幕展示三读:读出语气和情味)我们读书不仅要用嘴读,更要用心读。也就是说,读书时要揣摩人物说话的口吻、情态和心理,要真正走进作者的心里,走进作品人物的心里。(大屏幕展示朗读要求:1、请同学们和你的同桌分别扮演孙权与吕蒙,模拟人物的语气进行对话,讨论孙权究竟为什么要说这些话,该以什么神态、语气说。2、请同学们讨论分析对下列三句话的理解,主要说说应该运用什么语调、语速,读出什么情感来,以符合人物身份,能达到规劝的目的,并试读。(1)“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口气?表现了怎样的心理?(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表达了怎样的心态?(3)“卿言多劳,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

  生:学生模拟朗读。气氛热烈。

  师:好,同学们读得很投入。下面请同学们讨论分析大屏幕中的问题。

  生:第一个应该是坚决的语气,表现了对吕蒙的关心。

  生:第二题表达了孙权不高兴的神态。

  生:还有点责备的意味。

  师:好,考虑周到。

  生:第三题是鼓励吕蒙求学。

  师:孙权劝学,语重心长,循循善诱。吕蒙在他的感召下就学,效果如何?

  生:好。

  师: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生:“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师:好!下面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在这个基础上表演一下。

  生:分角色朗读,表演精彩。

  师:同学们表演的真不错,你们也让我刮目相看了。昔日的吴下阿蒙,经过发奋努力,让同僚刮目相待,说到这里,我们不禁想到前几天学过的一篇文章《伤仲永》,读完这两篇文章你有何感想?请联系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大屏幕展示:体验反思)

  生:学习对一个人来说确实很重要。

  生:仲永受于天而不受于人,最终泯然众人;吕蒙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人刮目相看,可见学习的重要。

  生:活到老学到老。

  师:好!活到老学到老,我把这句话也送给大家,希望大家认真学习。

  师:古今中外,许多仁人志士都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谁能说一些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大屏幕展示:拓展延伸)

  生:互相讨论。

  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生: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生:书到用时方恨少。

  ……

  师:书到用时方恨少,让我们一起来多读书,读好书,努力学习吧!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我们共勉:“穷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

《劝学》课堂实录8

  [说明]:

  我的好友魏智渊先生几度催我写一篇课堂实录,我都没有时间。现在绿色课堂开通了,我想,得写上一篇了。

  这次开课我是没有准备的,前一天晚上休息前接到学部电话说明天是家长开放日,要向家长开放一节课,请姜老师准备上一节课。

  只有在上课时,我的心才是宁静而舒展的。只要到了讲台前,我的心便全在文本、学生那里了。当然,这一次开课还有另一种听课对象:家长。这样,三方与文本形成互动就有了难度。

  (文中另起一行的括号里的文字是我的自评,或者说是夫子自道地介绍自己的上课特点。)

  师:上课!

  生(1):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齐)姜老师好!

  (我所执教的高一[5]班只是在上语文课时才将老师的姓齐声喊出来,其他学科没有这样做。我这样做的理由是,对教学过程而言,从来都是具体的老师在与一群有血有肉的具体的孩子进行生命的互动。所以,我安排学生每节课的师生互答礼仪要指向于具体的人。我还想说明一句的是,我的这种做法是我在张家港高级中学教教书时受语文特级教师高万祥的影响而形成的。我觉得这一个简单的组织教学的过程中确实可以见出一个教师对学生的人文情怀,这说明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你的眼中有学生。学生在这个时候,都是具体的人,而不是一个抽象的个体。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同样,永远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教师。)

  师:(鞠躬)请坐下。[对家长微笑颔首]

  师:同学们,本单元的学习进行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可以对诸子百家的时代进行一次归纳了。我们学习了儒家代表人物……

  生:(齐)孔子、孟子的文章。

  师:不错,我们说过的,这两个代表人物,和他们相关的著作是……

  (我是一个非常讲究课堂用语准确到位的老师,下面要提到的两本书,并不是两位代表人物亲自撰写的,所以,我用了“相关”这样的字眼,这样会使学生明白治学需严谨,而不致今后再说出孔子和孟子的文章)

  生:(齐)《论语》和《孟子》。

  师:对,这两本书,我们说过,这两本书,风格是很不相同的,从阅读方法上也可以判断得出来。我们曾谈过,这两本书,应该……

  生:(齐)冷读《论语》,热读《孟子》。

  师:很好。我们接触的诸子人物还有……

  生1:道家的庄子。

  师:不错。那时候,儒与道,可以说是诸子中最具代表性的学派。道家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老子与庄子。儒家的情况其实比较复杂,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儒家体系,譬如孔子提出仁的概念,在孟子则提出了……

  生2:仁政。

  师:对,孟子发展了仁的学说。这两个老祖宗都以天下为念。孔子不用说了,他怎么说?他主张……

  生:(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师:还有……

  生:(齐)以天下为己任。知其不可而为之。

  师:很好。我们学习《寡人之于国也》时,充分了解了孟子关于国家的学说和民本的思想。可以说,儒家情怀之所以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理想,统治阶级之所以能利用儒家思想作为维护政权的工具,主要是依据了这样的思想基础,从而引发了一代代的知识分子甘愿放弃个人的思想而以天下为念。

  (这里本想引发大家思考中国知识分子为什么很少具有个性是因为儒家那里的学而优则仕的观点影响,但考虑到学习内容,我把话岔开了。)

  师:今天,我们学习《荀子》里的文章,我们看一看,这位战国最后一个大儒,又有着怎样的思想。

  师:先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在孔子那里,他是如何认识天与命运的?

  生3: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师:不错。在孔子那里,天是一个不可挑战的神圣的东西。而现在到了荀子这里,天的概念与内涵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首先,天,是指自然。荀子说,人定胜天。又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板书这八个字,并请同学作解释。)

  师:我请xxx来解释一下这八个字的意义。

  生4、5、6:(三人合作翻译出来)自然的变化有它自己固有的规律,不因为此时是贤明的尧当家就存在,也不会因为此时是暴虐的桀主政就不存在。

  师:翻译得太好了。

  师:看来,荀子与孔子倒有点意见相左了。可是,同学们,荀子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啊。可见,我国儒家的思想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一直在演绎着变化着。现在,我们简单地将儒家在不同时期的几个代表人物分别作一些介绍,请同学们用心记下来。孔子、孟子之后有荀子。汉代是董仲舒,再接着,唐代是韩愈。董仲舒与秦始皇有点相似,赋予了儒家以集权的色彩,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了学术垄断。韩愈这个人不错,文起八代之衰,抗颜而为人师,恢复古道,主张学习六艺经传。再后来,儒家的发展情况就更其复杂了,它有了理学的成份,南宋的代表人物朱熹,他将儒家经典著作统统作了一次注解,也就是集传。(边说边板书上述大儒的名字在黑板的右侧。)我们说过,传是什么意思的?

  生:(齐)解释经书的著作。

  师:我们今天研究《荀子劝学》。首先,我想问,“劝学”之“学”是什么意思?

  生:(齐)学习。

  师:学习什么?是不是像我们今天一样学习数理化啊语数外啊什么的?

  生:(齐笑)不是的。(家长们也在笑)

  师:那学习什么呢?我们只有了解到学习的内容才能最终确定荀子他老人家为什么要劝勉大家学习的。

  生7、8:(思考讨论)刚才老师讲到的六艺。

  师:不错。六艺。但这个六艺除了六本典籍之外,还有一解,也是学习的内容,那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孔子是很讲求这些东西的。他觉得这些做人方面的内容尤其需要学习,他甚至割不正不食。也就是肉没切成方方正正的,他老人家都不吃了。

  生9:孔子对学生要求太严格了。

  师:你这话既对也不对。其实,这是仅就人的习惯养成来谈的。但《侍坐》里我们看到了,孔子是非常人性化的。只不过,他对学生要求高。孔子的学生吗,应该做大事,否则谁做大事呢?

  (学生笑,家长笑)

  师:好了,我们得转入到我们今天的正题上来了。刚才我们说到孔子关于学习的话题,那么,我就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学习?

  生10:荀子讲了,学不可以已。

  师:如果“已”了,又怎么样呢?

  生11:学习一旦停止了,可能就出问题了。

  师:出什么问题?

  生11:成绩要落后。

  师:还有呢?

  生11:做人就不好了。

  师:有这么严重?那大家的父母还有老师,都是参加工作的人,学习的时间肯定很少少,那做人就不好了?

  (全班笑)

  生11:那不是。老师你跟我们讲过,孔子讲过的,吾日三省吾身。你们肯定每天在“省自己。

  师:你说得太好了。你太了不起了。

  (是不是觉得我这样夸奖学生太夸张了?其实不然。我们的学生基础很差,适时夸奖是对的。更何况这个学生引发出了教学高潮。)

  师:看来,你所说的“省”,其实也是一种学习。那么为什么要每天省察自己呢?

  生:12如果不这样做的话,人是要渐渐地变坏的。

  师:噢,是吗?那么,我想问一问同学们,既然大家认为人是渐渐地变坏的,那么看来,人一生下来就是非常善良的了?

  生:(大部分齐)那当然。人一生下来本来就是善良的嘛。总不至于人一生下来就非常坏啊!

  师:人一生下来就非常善良?真的吗?想想!

  师:xxx,你的意见如何?

  生13:我觉得人一生下来是善良的。人后来变坏了,是有各种原因的,譬如说,交了坏朋友,看了坏书,人就会开始变坏。

  师:xxx,你有什么不同意见吗?

  生14:我大体同意xxx(生13)的意见。

  师:很好。是不是所有同学都同意这样的观点的呢?

  (在我的理解中,语文课有时候一如相声,需要抖包袱。特别是在学生对一些问题判断得不是很准确时,更要用点心眼。语文教学上的术语就是启发。但启发要在适当时候,所谓不愤不悱,不启不发。)

  生15:对呀!这样的看法有什么不对的呢?人一生来,不可能就很坏吧?老师,这个问题我觉得没有必要问的。

  (我这个班的学生,思想状态比较舒展,课堂上随意发言的情况屡有发生。但我从来没有加以批评过。我觉得应该让他们讲话。)

  师:说得好,这里,我很想表扬一下大家。因为,大家的观点与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是一致的。孟子就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这是孟子思想的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知道他有着重要的民本思想。今天,我们还要了解他的人性本善的思想。他认为,圣贤之人,是因为他能坚持他的本我之心,不让他心灵中的善的力量流失,因而这样的人便是圣人。我们一般的人都会持这样的观点,人一生下来,赤条条地,充满了善良与纯真。但是,假如我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是很坏的,是恶的,有谁不同意呢?

  生:(大多数议论纷纷)这怎么可能,人一生下来本来就是善的嘛。

  (部分家长开始用眼睛相互探讨,有的则回过头来悄悄地议论)

  师:你们可以认为是善的,为什么不允许我认为是恶的呢?刚才我们用了个词,人是会变的,变坏了,是说人原来是善;我说有人变好了,不是说人本性是恶的吗?

  生:(讨论)应该说有一部分人坏,有一部分人好。

  师:我刚才说的也不是我的观点,另一个儒家的代表人物,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荀子,他的学说,就是建立在人性本恶的前提之下的。这就是他为什么要强调后天学习的原因。他认为,正因为人性本恶,所以,人就要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去除掉恶的部分。我们不妨来看一看这篇文章的第二小节。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段文字:青,取之于蓝……

  生:(齐读)……

  师:同学们有几处读音需要仔细辨正一下。好,下面跟着我读一遍。

  师:(领读课文,生跟读)

  师:现在,我们再齐读一遍。相信会比刚才读得好。

  生:(齐读)

  (我一直强调文言文的教学应该重于诵读,有一次,我在课堂领学生读书,我读一句,学生读一句。这种做法,在我小时候我的语文老师常常这样做。我后来也经常这样做。我相信,教师的感情处理会在读的过程中传达给学生。可是,就在那一次,听我课的教师非常惊讶,他们说,哇,你是这样教学生读啊?有创新!我真的没有想到,很多教师其实不这样教学生读书。我也很惊讶。)

  师:还有几个字要注意一下,一是于字,这个字怎么解?

  生:可以解释为“从”,还可以解释为“比”。

  师:很好。我们这里不妨作一次小归纳。以前我们知道这个字解为:在,到,向,对。现在,我们又接触了它的新义。(在黑板右侧板书于的几个义项,并要求同学们也在书边上将例句也写上)

  师:还有,这里有一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有人认为,这个“参省”是“叁省”之误。如果是这样,我觉得也非常好,这说明荀子对孔子思想是有着继承的。我们讲过吾日三省吾身的话,今天老师为大家把这句话补全了。所谓三省吾身,主要是指: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好,同学们记下来。这些东西很管用的。做人用得着,作文也用得着。(在黑板右侧写下三省内容,同学们在书边上记下来。)

  师:本段中还有一些词,需要大家能够熟练把握,“就”、“中”、“以”、“为”、“而”、“有”,这些字是经常用到的,要认真把握。另有一些词,我们要明白他们的含意,如:“金”、“就”“槁暴”、“复”、“乎”。请同学们来谈谈这些字词的具体意义。

  生:(讨论回答,教师在这期间于行间巡视,解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帮助同学们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的研究情况很好。特别是“乎”字,这里相当于“于”字。这一点,同学们也都提出来了。很好。这个字,在很多情况下与“于”有通解。以后我们还会碰到。现在,我们再将第一段诵读一遍。

  生:(齐读。因为在加深理解了的基础上进行的诵读,所以,朗读效果非常好。有家长和孩子一起细声朗读。师、生、家长形成了良性互动。)

  师:现在我们明白了,荀子为什么强调学习吗?

  生16:这一段里交代了,学习能改变人。

  师:怎么样改变?

  生17:像金就砺则利,木受绳则直那样得到改变。

  师:这是一句比喻了,这用来说明人的话,表明了人原初的状态其实与《三字经》中的并不一样。《三字经》里怎么说的?

  生:(齐)人之初,性本善。

  师:现在看来,这句话大有考究。在荀子这里,就受到了挑战。但我想问一句,孔子及孟子的观点固然有错,但荀子的说法是不是就对呢?人之初,真的性恶吗?

  生18:(思考后举手)老师,我觉得,人一生下来,其实是一张白纸,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对人性来说,他一无所知。之所以善或恶,完全是后天决定了的。

  师:后天如何决定呢?

  生18:后天如何影响他,他就会往哪一个方向上走。这就使我想到,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塑造人。父母将我们送到学校来,就是因为我们一开始一无所知,所以我们要来学习,使原本一张白纸的本性变得优秀起来,从而接受人类的文明,并进而在这种文明的熏陶下成长起来。

  师:你说得太好了。我提议大家为xxx鼓掌。

  生、家长:(鼓掌)

  师:xxx同学的分析实在太精彩了,我觉得这样的演讲再经过精心组织一番,完全可以参加国际大专辩论。我没有想到我们的同学这么精彩。你们今天让老师看到了你们的精彩纷呈的一面。

  人一生下来人的本性是善的还是恶的,或者说是无所谓善恶,我们课后还可以进行讨论。但是,我认为,即使荀子人性本恶的观点是错的,他的“学不可以已”的观点有没有错?

  生:(齐)这是不错的。

  师:学习能改变一个人这一点是对是错呢?

  生:(齐)也不错啊!

  师:是啊。什么样的出发点不重要。撇开他的哲学、伦理思想基础,他的这一论证仍然是极有价值的。我们今天学习的第二小节,是在谈学习的重要性,在谈学习能够让人向好的方向发展。(板书:第二小节谈学习的重要性)我们不妨再将这一小节重读一遍。

  生:(齐读课文)

  师:现在,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一下,将这两段文字背诵一下。不会背的地方,到时候可以偷偷地看一看。

  生:(非常兴奋,将书反扣桌面上,开始背书。家长们脸上露出微笑,欣喜地看着学生背书,部分家长也在尝试背诵。课堂到结束阶段再度出现一个小小的高潮。)

  师:我看我们的同学真的不简单。深入地研究了这两段文字,还又能初步地背诵下来。看来,荀子的“学不可以已”这样的看法,确实已经为大家所接受了。

  刚才,我们通过研究,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学习具体有什么作用以及应该如何学习,我们还没有涉及。这是文章后一部分所要讲述的内容。课后请同学们认真预习。明天上课的时候,我检查全文背诵,如何?

  生:(齐)好!

  师:下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再见!

  生:姜老师再见!

  师:(向学生鞠躬,示意学生下课)

  教后感:

  我是一个喜欢讲的人。我的表达欲望特别强。面对一篇篇课文,我很愿意将我所理解的独到而入微的地方告诉我的学生。但我的这些我自认为具有独到的见解,我却不急于告诉学生,我要让它们在高潮之时呈现出来,也就是说,我上课时,高潮感非常强。我觉得人在这种时候能够更容易接受知识与观点。而对我来说,我也更容易记住这些课堂细节。我教了十八年语文,很多我上的课,我到现在都还能记得。

  我的课堂,我一直认为如同一篇小说或者散文,像水一样漫开,又像花儿一样开放。在常态化之中,自有它的形态结构与亮丽所在。当学生或者听课的教师在经过了我的一节课后,不经意间,他们会发现,刚才,他们确实置身于一道风景之中。譬如,《劝学》一文,我抓取了人性本恶这样的思想来进行展开,巧设机关,引领学生带着好奇与探究的心态进行学习,听课者始终被一样东西吸引着激发着。

  我的课可能经不住评。我从某一个时间开始,也不再让一些自以为是的评论者在立场上干扰了我的课堂设计。评是他人的事,上课是我和我的对话体之间的事。只要有生命意识、文本意识、课堂意义意识与课堂结构意识,我就觉得我已经完成了一节课的任务。上述几种意识,可能只是我的杜撰,但未尝不是我的创新。我一直相信,一堂课有一堂课的意义。我觉得有时候,我们一节课,不应该只讲求信息量,更要注意解决问题,哪怕一个问题。我现在面对的学生,是基础较差的学生,很多时候我只能将一个问题讲得很细才成。我所教过的学生都认为,上我的课,最有感觉的是,他们被我调动起了情感。

  我的课也是从某一个时间开始再无法看出具体的段落痕迹的。这些都被我有意地掩埋了。我怎么能让人觉得这一节课不是浑然一体而是分成了各个阶段的呢?在我,可以目无全牛,意识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但牛若非全牛,又岂能有生命?有人说,对时间的专注,意识到时间是被钟表表面的圆形刻度划分出来的,只能是心智有问题。那么一节课,被割成几段,是不是同样出了什么问题呢?

《劝学》课堂实录9

  课文品读:

  《孙权劝学》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本单元属于名人单元,本文用极其简略但又有完整故事情节,讲述孙权劝说东吴大将吕蒙学习的文言短片故事,全文共119个字,全文通过人物对话来表现人物性格,推进故事发展。人物寥寥数语,就表现出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心理和性格。通过“论议”“结友”来表现孙权善劝、吕蒙勤学和学有所成。直接描写、侧面衬托、留白再塑、繁简结合等手法的巧妙运用,让这一篇小短文既充满了情趣,又不乏理趣。

  教学创意:

  趣学文言故事

  设计意图:

  文章简短,教材注释比较丰富,学生理解起来不会有文意上的困难,本节课我采用创设情景和学生朗读相结合的方式理解文本。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有关吕蒙、《资治通鉴》的常识。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懂文意。

  2、通过反复诵读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口吻,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三)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懂得学无止境,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1、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2、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走进新课

  由金文篆体字劝字激情导入,请学生看字体会劝说应该有什么特点:生说:有2口、2人,还要使力,

  师说:今天我们就走进有关劝说的小文章,《孙权劝学》。

  二、读译课文,理解文意

  (一)读美文,读准字音、停顿、节奏

  1、学生按要求大声诵读课文。

  2、请一位学生示范朗读,学生评价。

  3、师生归纳本文有哪些应该注意的字音。(邪,更,卿,孰)教师黑板板书字音。

  4、划分节奏指导:

  师:当我们走进文言文除要读准字音外,还应该读准节奏,请一位学生先读,其余学生评价。

  生:(仔细听读,查找节奏)

  师:全文有2句的节奏犹为注意,看PPT教师指导朗读。

  生:(试着自读、齐读)

  5、学生齐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二)译美文

  师:俗话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刚才的的朗读和大家的预习,我们对文本的内容有所熟悉。开展四人小组合作探究疏通文本的文意,要求:(圈划出不理解的字、词、句全班交流)。

  生:“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是感叹句还是反问句?

  生:当涂的“当”和但当的“当”在文中意思是否一样?

  生:“卿言多务,孰若孤?”这句中“孰”是什么意思?

  生:“遂”字怎么解释?

  (同学们讨论交流理解字词,教师穿插文言文翻译方法,充分让学生学习文言文翻译)

  (三)体会文言文语言魅力、评析人物

  师:疏通文义后我们回归文本的“劝”字,请同学们大声朗读出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句子,孙权在最初是如何劝说吕蒙的?其口吻、语气如何?

  生:找出语句齐读。

  生:“不可不学”读出孙权命令、严厉的语气。

  师:(PPT补出)吕蒙当时身为东吴大将自身情况(每每上奏朝廷之事只能口述不能文书)

  师:换位你是孙权看到此时的吕蒙你会如何?

  生:劝说学习,必须学习。

  师:在读这部分还能读出孙权如何对待部下?

  生:“卿经当涂掌事”的“卿”读出和蔼、关心。

  师:对的此时孙权劝说吕蒙是—————严中有爱。

  师:吕蒙听劝去学习了吗?

  生:没有,“蒙辞以军中多务”。

  师:做为君主的孙权当时反映如何?从文辞中找出。

  生:(找出、读出)“岂”、“邪”字看出孙权生气了。

  师:(补出PPT)比较阅读,“岂”、“邪”在句中作用。

  师:我们通过孙权的语言描写看到君主生气、发怒,那劝学这件事就此作罢了吗?

  生:(读出原文,体会语气)

  师:通过孙权两次劝说吕蒙学习,最终结果成功了吗?

  生:(读出原句)

  师:文本中只写了孙权劝说吕蒙的话语,却没有写出吕蒙的对话,根据PPT展示当时吕蒙的答语,同桌穿越历史演绎对话,感悟孙权劝说艺术。

  生:(活跃参与,展示)

  师:文本中孙权劝学是成功的,那吕蒙学的如何?

  生:(找出鲁肃和吕蒙的对话)

  师:穿针引线。对比先前吕蒙、现在吕蒙,解析成语:“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师:文本通过鲁肃的反映和吕蒙自豪感不难发现吕蒙学有所成,穿越历史师生共同演绎对话体会文言语句中对话美。

  师:通过刚才的文本解读,我们知道孙权劝学有方、吕蒙学习有成,这都感谢一本书司马迁的《资治通鉴》。(师补出PPT)

  师:就《资治通鉴》的理解那个字最有发现、借鉴之处?

  生:“鉴”。

  师:后来也有众多名人从《资治通鉴》这本书里借鉴到许多知识。(PPT展示),而做为学生的我们也应该多读《资治通鉴》。(PPT展示)

  三、文本拓写、写出感想

  师:同学们静下心思考,拿起笔从《资治通鉴》小故事《孙权劝学》三个人对话中能借鉴到什么?(师PPT展示)

  生:埋头书写

  师:当老师在备课时也写了几句PPT展示。

  生:齐读

  四、教师小结

  相信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劝说的艺术有了深入的认识,对读书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理解,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你们也一定会让老师刮目相待。

  五、作业

  1、熟读课文,直至背诵课文

  2、摘抄课文中的成语、语句

  3、以吕蒙的口吻改编一篇小记叙文

  六、板书

  4、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劝——有方

  >鉴(劝说艺术、学习重要性)

  学——有成

  七、反思

  《孙权劝学》是一篇自读课文,故事性很强。这篇文言文课文词句方面的障碍少,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培养朗读方法,结合注释翻译文言文。从施教过程看,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处。

  成功之处:本节课使用古体字(劝)导入新课,学生畅所欲言,课堂气氛活跃,全篇文本采用激趣式对话教育方式授课,学生兴趣浓厚,知识点的补充教学穿针引线在整堂课当中,教学模式不死板;本课在教学的最后设计了拓展延伸书写环节,充分让学生理解本文主题。

  不足之处:分析文章内容时,问题设计有点多,面面兼顾,但没有顾及全体学生,在评价学生时用语中缺乏多样性。

【《劝学》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课堂实录劝学12-10

劝学的课堂实录12-04

劝学课堂实录12-04

《劝学》课堂实录12-20

《劝学》课堂实录参考12-10

《孙权劝学》课堂实录12-10

《劝学》课堂实录片段12-11

劝学课堂实录范文12-11

劝学颜真卿课堂实录12-03

孙权劝学课堂实录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