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劝学教案范文汇编九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劝学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劝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一、掌握、积累文言词语
1、掌握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个文言常用实词;
2、学习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学习、复习课文中其他文言虚实词;
3、熟记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等古今字和通假字。
二、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三、理解从三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方法。
四、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教学设想:
一、抓住文眼,确定教学重点。中心论点是本文的文眼,它分三个分论点从三个角度论述、体现本文的思想性和逻辑性,这是本文的教学难点;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以及比喻论证,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证的比喻,不仅可以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而且一些文言词句的重要问题也可迎刃而解。
二、本文的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与分析段落层次相结合,以利于学生理解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
三、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虚实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堂点拨、课后思考和练习、补充练习以及熟读、背诵等反复训练,才能切实掌握。
四、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象。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介绍作者、解题;
三、正字正音;
四、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五、试译难句。
教学过程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山东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五、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勤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1.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第一组:通假字
(l)有yòu通又知zhì是智的古字暴pù已是曝的古字
(通假字与本字同音;含音相近)
(2)乎hū通于(古音声母韵母相同)
(3)生xìng通性(古音声母韵母相同)
第二组:其他易写错读错字
中zhōng砺lì参cān省xíng跂qì臾yú螯áo
2.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复习初中知识,综合思考和练习二,学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虚词:而温故而知新
于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介词:从青取之于蓝
苛政猛于虎介词:比而青于蓝
告之于帝介词:向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者有蒋氏者,特殊指示代词,组成名词性结构,表示的人或事物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明原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而君将哀而生之乎连词:并列关系知明而行无过矣
潭西南而望连词:修饰关系吾尝终日而思矣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连词:转折关系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连词:顺接关系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矣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是一个合成双音词。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因此,这两个词中只有可有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它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全句译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
(2)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句中两个中作动词,符合的意思。绳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輮和为是两个动词,輮通煣,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现作揉,解释使弯曲。为,做成。以在两个动词之间表明它后边的行为是它前边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作连词用,译作而。全句译为:(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孤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困果关系的连词。这句译为: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舟揖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联系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词用如动词,游泳。绝是会意字,从纟,从刀,从卩(象人形),意思是人用刀横断丝织品,绝江河很像横断水流,所以绝引申为横渡。江河古人专指长江、黄河,现在的词义扩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译为: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句中两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爪牙在本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它们的本义是爪子、牙齿。后来形成褒义的比喻义:帮手、武士;现代又转为贬义的比喻义:帮凶、走狗,词义的感情色彩有了变化。强读qiáng,坚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是特殊的单纯双音词。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词,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动词,专一的意思。全句泽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指出字音、语气读错的地方。
七、布置作业。
1.认真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通假字、重点文言常用虚实词和难懂的句子。
2.书面作业:思考和练习二、三、四。
3.熟读课文。
4.初步自析课文,思考题:
(1)课文的三段各是从什么角度论述的?
(2)课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它们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劝学教案 篇2
一、导入
既来(升入高中)之,则安之。—— 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方法和应有的态度?——进入课文
二、作者简介
“性本恶”→“明礼而化之”
三、释题
关键字:劝——何解?
学——学什么?
四、朗诵
五、理清思路,内容分析
1、作者开门见山,引用了什么观点?
2、荀子为什么强调学习?
△变)(书与人、获得教养、学习改变一生……)
△怎样变?(比喻)
3、学习的意义与作用又何在呢?
4、学习应采取怎样的态度与方法?
5、结构梳理:
第一段: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提高自己(两喻)
第二段:学习的意义:(五喻) 改变自己(三喻)
第三段: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五喻) 积累(四喻)
第四段:学习的方法、态度(十喻) 坚持(四喻) 正反对比 专心(两喻)
六、分类归纳总结文言文知识
1.词类活用 (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中的“水”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中的“日”
2.特殊句式
(1)介词结构后置 A 青出于蓝,而青于蓝。 B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一词多义
绝 强 假 望 闻
七、小结
劝学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2、掌握、积累“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熟记“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等古今字和通假字。
3、理解从三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方法。
4、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教学重点:
1、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2、掌握重要的文言虚词和实词。
教学难点:对荀子的学习观的理解。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1、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2、介绍作者、解题;
3、正字正音;
4、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5、试译难句。
教学过程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五、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1.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輮róu通煣
有yòu通又
知zhì是“智”的古字
暴pù已是“曝”的古字
生xìng通性
2.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结合“思考和练习”二,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指出字音、语气读错的地方。
七、布置作业。
1.认真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通假字、重点文言常用虚实词和难懂的句子。
2.书面作业:“思考和练习”二、三、四。
3.熟读课文,初步自析课文,思考题:
(1)课文的三段各是从什么角度论述的?
(2)课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它们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1、每组比喻的意义和内在联系;
2、论述中心的三个角度;
3、设喻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二、研读课文。
围绕三个问题讨论:
第一题: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题:本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育什么内在联系?
第三题: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由学生分段试译,试讲,教师重点点拨。
1.结合课文段落层次分析,讨论第一、二题: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一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青出于蓝”、
“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
“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
——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三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
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不积跌步”、“不积小流”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
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
“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
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
——本段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2.讨论第三题: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
(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②正反设喻、③反复设喻,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
三、布置作业。
1.书面作业:“思考和练习”一;补充练习。
2背诵全文。
3、用一个寓言故事;用五个以日常生活的事例作喻体的比喻
板书设计
劝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以诵读培养语感,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德育目标:认识“学不可以已”的深刻道理。
教学设想
我们教文言文,目的不在于写作,而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既如此,什么是学生阅读文言文的理想境界呢?它不是能将文言文译成顺畅的现代语,也不是能对文言语句作细致的语法分析,而是一看就懂或者经过查词典、会意而后懂。有时进行点翻译练习或语法分析不过是达到读懂的一种辅助性手段。
教授《劝学》,我拟以“读”为基调,即朗读、诵读、背诵。 当然,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在“读”的过程中, 老师应该知道他们扫清字词句的阅读障碍, 引导他们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这对诵读课文、理解课文、背诵课文,提高阅读鉴赏文言文的能力很有帮助。
针对这样的教学目的,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诵读课文(感性认知)、探究课文(理性认知)、背诵课文(能力升华)。
1、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树立为发展学生能力、智力而教学的观念,坚持诵读教学。
教学难点是:在诵读中落实本文的文言语法知识教学。在诵读中渗透正字正音、辨词析句、层次疏理、文意理解、语言鉴赏等多项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
2、教学方法
本文采用诵读教法、讨论交流法。
诵读要多次进行,开始照课本朗读,要求字音无误,节奏鲜明,读得顺畅;
继此再读,要求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能大体成诵;
最后,经过分析、思考,要求领悟文章的基本内容,达到熟练地背诵全文。这种诵读式的教学,跟先前书塾的死记硬背是有着实质上的区别的。
为了使诵读收到实效,首先要善于根据课文内容和写法上的一些特点,启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自觉诵读的要求;其次,在诵读练习过程中发现难点时,要指示学生运用各种记忆的因素去解决它们,毫不动摇地要坚持做到当堂成诵。
诵读练习可以分段、分层地进行,但最后一定要连贯地背诵全文。
3、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诵读课文、探究课文、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整理、归纳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实词、虚词、句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刚才,很偶然的想到一个很实在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说遍地都是正确的答案。我很想听听同学们是从什么样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的。
1、从小学到现在,也算是十年寒窗了,你是否思考过这样的一个问题:学习的意义在哪里?
2、第二个问题:这些年来,你在学习上有哪些好的方法?
这几位同学的回答都很深刻, 相信大家也很想知道两千多年前的人,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通过一篇散文的指引,穿越时光隧道去聆听两千多年前的儒家大师荀况关于学习的谆谆教诲。这篇散文的题目是《劝学》(课件板书)
“劝学”的“劝”是什么意思?
生:勉励之意。
师:那这个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篇勉励人们努力学习的文章。它虽然是文言文,但其内容浅易,行文思路清晰。同学们一起来读一遍。
二、第一环节:诵读课文
训练方法:分段读、分男女生读、全文读、听课文录音
(一)齐读课文(学生读后,教师指导正音、停顿)
同学们读的很投入,声音很响亮。 但也有些瑕眦,例如某个字音不准,某个句子的停顿,还有情感处理不太够。这样好象有些对不起这样的名篇,大家请看大屏幕。
注意下列字音:
有yòu槁 gǎo 砺lì 跂qì 舆yú 蛟jiāo 跬kuǐ 骐qí
骥jì 驽nú 锲qiè 镂lòu 鳝shàn 生xìng 臾yú
注意一些句子的停顿处理:
1、学/不可以已
2、輮/使之然也
3、故 /木/ 受绳 / 则直,金/ 就砺/ 则利
4、君子/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 知明/ 而行无过矣。
5、吾尝/ 终日而思矣,不如/ 须臾之所学也
6、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7、君子/生 /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9、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二)欣赏课文诵读(播放课文录音)(注意朗读名家对诵读节奏和情感的处理)
(三)自由诵读,品味语言(教师下去指导,邀请学生个人诵读)
(四)齐读、个人读。
三、第二环节:探究课文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相信同学们也一样,对课文都有了各自得体会或感悟。下面我们就来简单的探究一下。首先,大家在字词句这个层面上有没有困难?
(一)课文的文言基础知识(师生交流讨论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
1、文言实词
2、文言虚词
(1)“于”的三种用法:
①相当于“从”,如“取之于蓝”的“于”;
②表示比较,如“青于蓝”的“于”;
③表示动作方向,如“善假于物”的“于”。
(2) “者”的两种用法:
①相当于“……的人”,如“假舟楫者”的“者”;
②指代结果,以示将有所解释,如“不复挺者”的“者”。
(3) “而”的四种作用:
①并列(“知明而行无过”);②表修饰(“终日而思”);
③表转折(“而致千里”);④表顺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3、 文言句式(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等)
4、课文中哪些说法你觉得不够严谨的?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则知明而行无大过矣)
(2)蚓和蟹的比喻不太恰当,这些只是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用心专一、用心浮躁”关系不大。
(二)课文行文思路
老师这里还有几个疑点,请大家讨论。这是一篇议论性散文,那么
1、 就议论这点而言,文章的论点是什么?(第一段提出论点“学不可以已”)
2、 这个论点是两千多年前的看法,就今天看来是否还有生命力?(学习改变命运、终身学习)
3、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证自己的论点的?(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
4、 荀子看来,学习的意义是什么?(改变自己、提高自己)
学习有什么作用?(弥补不足)
学习的方法是什么)(善于积累)
学习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坚持、专一)
5、 就散文这点而言,它的文学性体现在哪里?(作者通过二十个比喻来说明道理,以喻代议,寓议于喻)
6、 谁来总结一下本文的行文思路?
从学习的意义上论证(5个比喻)
学不可以已(中心论点) 从学习的作用上论证(5个比喻)
从学习的态度上论证(10个比喻)
劝学教案 篇5
《劝学》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二)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比喻的含义以及比喻与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锲而不舍”是同学们早已熟悉的两个成语,这两个成语的含义是什么呢?和学习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荀子·劝学》一文,领略一下荀子是如何“劝学”的。
1.介绍《荀子》
学生看课本注①,教师补充。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2.题解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二.课文诵读
1.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纠正自己预习时的读音错误及断句不当之处。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检查学生字音掌握情况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注明通假字
4.指名2~3名学生朗读课文(分节读)
教师作朗读提示:
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重读,有时还需读后稍作停顿。例,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应重读“学”“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不可以已”,以下要根据文意自己确定重读,停顿情况。第四段,应注意一组一组的对比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严格按标点符号的停顿来读。
5.分组齐读课文(通过读、听,强化记忆)
三.课文分析
1.讨论、分析全文的思路结构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2)结合完成“思考和练习一”,引导学生理清全文思路结构
组内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归纳板书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归纳文中的多义词、活用词、特殊句式。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整理、归纳文中重要文言知识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列出要归纳的项目,小组内相互交流、补充,教师投影提示强调,其中难句理解、特殊句式等应让学生动手翻译,以训练其翻译技能。
A.字词解释
(1)通假字(结合“思考和练习”二)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生非异也
(2)词类活用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②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③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④形容词用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3)一词多义(结合“思考和练习”二)
B.特殊句式(学生口译,教师重点点拨翻译注意点)
(l)判断句
①青,取之于蓝
②冰,水为之
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3)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三.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小组讨论,小组推荐发言人,以组为单位提问、交流)
(1)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点拨: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习意义很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习。
(2)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点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3)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是论述什么观点的?(引导学生用课文原句回答)
点拨:这个比喻是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强调了学习的作用。
(4)“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点拨:这就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5)课文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
点拨: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论述学习要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第二层论述学习要持之以恒,是反正、反正设喻论述的。第三层论述学习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
四.鉴赏本文的论证艺术
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比喻的有关知识,明确比喻的表达效果。引入对本文论证艺术的最大特点——采用大量的比喻进行说理的艺术特色的鉴赏。
点拨:
(1)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来毫无板滞之感。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
(2)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3)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荀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这一特点)
指导学生齐背课文,进一步体味本文的语言特点和论证艺术。
五.小结
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其中阐述的关于学习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本文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
关键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所有这些,也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六.课后作业
以《劝学》为话题,结合当前实际,借鉴本文的写法,写一篇,600字以上。
劝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
(2)掌握比喻论证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以及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做到古为今用,学以致用。
(2)掌握朗读、背诵的技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荀子的劝学,了解学习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和良好的品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名言名句中得到智慧的启迪。
【教学重点】
1.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
2.注重本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注意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比喻的含义及其内在联系。
【学情分析】
基础版第五单元主要学习古代散文欣赏,学生通过初中对文言文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对这一类散文已并不陌生。本课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这些论证方法对学生学习写议论文有很大的帮助。
【学法指导】
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结合注解理解文意,把握全文的内容,并注意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方法】
诵读法、串讲法、点拨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作者、作品简介,释题:
2.正音,找出通假字;
3.结合议论文的三要素,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并让学生找出文中采用了论证方法。
【课时重难点】
梳理文章结构思路,学习论证方法 。
一、 课文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是否总有些困惑?整天冥思苦想,埋头看书,但是效果不佳;上课真的是认真听讲了,也觉得听懂了,但是一做题就不会了;认真努力地学习了,付出了,可考试总是成绩平平。也曾是雄心勃勃,但面对现实中的自己又总是有些无奈。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
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说的是任何渊博的知识、精深的学问,无不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这与荀子《劝学》中的一些观点不谋而合。今天,让我们走进荀子,走进他的《劝学》,希望这位睿智的思想家、教育家,能帮助我们走出困惑,给我们指明一条前行的路。
二、学生朗读课文,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
(一)整体感知课文: 1.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2.学习的意义:提高和改变自己。 3.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 4.学习的方法态度:积累、坚持、专一。
(二)有关《荀子》 (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三)题解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四)正音
(学生根据导学案中的字音,上讲台写出答案)
木直中.(zhng)绳 輮.(róu )以为轮
虽有.(yu )槁.(g?o)暴.(pù)
金就砺.( lì)则利 参省..(sān)(xǐng)
知.(zhì)明而行无过
须臾..(xū)( yú ) 跂.( qì ) 彰.(zhāng) 舆.( yú )马 生.(xìng )非异
跬.( kuǐ)步 骐骥..( qí )(jì)驽.马( nú )锲.(qia)而不舍朽木不折.( zh? )
镂. ( lu )螯.( áo ) 蛇鳝.( shàn )
(五)找出通假字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有”通“又” 再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4.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通“煣”,使弯曲
三、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并结合议论文的三要素,剖析文章结构 。
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论据: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 学习的作用(拓展自己)
论证: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注重积累,贵在坚持,用心专一)
四、根据文章结构,把握文章的论证方法
明确: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
第一段:论证了学习的意义。从论证方法来看,属于比喻论证。
第二段:是用比喻的论证方法论述学习的作用。
第三段:运用了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且中心论点一直贯穿其中。
课堂小结:
本文论点鲜明,论证层次清晰,正反两个方面比喻的论证方法灵活生动,结构非常明了。另外本文的语句整散结合,语势铿锵有力,逻辑严密,雄辩而富有说服力。
五、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结合课文注释,做相关练习,并对文中的文言知识进行归纳(文言实词,虚词,古今异义字,特殊文言句式)
劝学教案 篇7
导入新课:大家认真品读这段文字,注意它表达上的特点。
投影显示:平淡是一枚青橄榄,初尝时,似没什么滋味,细细咀嚼,却回味悠长。
平淡是一本冗长却富含哲理的大百科全书,每天翻阅它,都会有新的收获,而用心读它越多,心灵的幽潭就越是充盈多彩。
这段文字读起来感觉如何?
生1:很形象,生动。生2:意味深长。
师:说得很好。但是,平淡是一种感觉或者说是一种境界,应该是比较抽象难以表述的,但这两段话却没有这个感觉。原因何在?注意表达上的特点。
生3:用了比喻修辞。把平淡比成青橄榄,比成一本大百科全书。
师:非常正确。意义因比喻而精警,文段因比喻而连贯有势,可谓文采焕发。假如,用比喻来证明不易理解的事物或深奥的道理会有什么效果呢?好,我们言归正传。
大家考虑:《劝学》是一篇什么性质的文字?生4:说理性散文。
师:好。这类文驾驭不好很容易流于枯燥单调,但这篇文却形象清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传诵不衰。比喻的论证方法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把比喻论证作为解读此问的一把钥匙。
板书:学习重点:1、理解思想内容。2、学习论证方法,突破比喻论证。
大家先齐读课文。注意节奏。比如:学/不可以已。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齐读课文。)
师:这篇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生:(大声齐答)学不可以已。师:是作者直接提出的吗?
生5:不是,是借“君子”之口提出的。师:有什么好处呢?
生5:(迟疑地)好象更有点说服力吧。师:不是“好象”,而是“就是”,君子是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那么这样的人说出来的话是不是更有权威性,更有说服力呢?当然如此。
师:同学们再考虑,“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包含哪些意思呢?(一分钟考虑,找一个中等学生回答。)
生6:学习很重要。生7:学习应该有的态度和方法。
师:这两位同学谈的都对,如果把他们的回答结合起来就更完整了。这个观点里包含着这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习意义很大,所以不可以已,一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可以已。
师:再考虑,课文有几个分论点?
生:(齐答)三个。一是学习的意义,一是学习的作用,一是学习应有的态度和方法。
教师同时板书:意义;作用;态度和方法。
师:下面我们就具体讨论课文是如何运用比喻论证来证明这些分论点的。找同学背诵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学习的意义”。(生大声背诵。)师:大家说她背的好不好?生:(很高兴地)好!
师:字正腔圆,声音洪亮。熟读成诵对我们培养语感提高阅读能力大有好处,希望同学们都能养成背诵名篇的习惯。下面我们看这段都用了哪些比喻?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证的?
生9:青,冰,轮,木,金等五个比喻。
师:这五个比喻是不是从同一个方面论证的?这些比喻之间有什么联系?
生9:青和冰的比喻之间用了分号,它们两个之间是并列关系,说的是一个方面。
师:(鼓励地)好,那你看看讲的是什么问题?
生9:青和冰经过一定的变化都比原来有了提高。
生10:也就是说,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之后,比原来有了提高,有了发展。
师:说的非常正确。那么,它比喻学习中的哪个问题呢?生6:人经过学习可以提高自己。
师:讲中要害。(板书:提高自己)轮、木、金的比喻又说明什么问题呢?注意它们前后的变化。
生11:(急不可待地)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状况。人通过学习可以改变自己。
师:(高兴地)很好,这个同学由前一个推论的得出马上就能联系到这个推论的得出,触类旁通,很不错。对,这三个比喻谈的就是这个道理(板书:轮、木、金──改变自己)下面结论的得出就是水到渠成了。大家齐读。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师:荀子认为人的知识品德才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不断改造获得的。表现了他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同学们齐背第三自然段,看看学习有什么作用呢?
“吾尝终日而思矣”预备起──(生齐背,教师巡视,并和学生一起背诵。)
师:看来同学们都下了一番功夫。背得不错。不过个别同学明显地信心不足,课下还要下功夫。
同学们看,这段文字句子形式有何特点?
生12:结构差不多相同,(有点犹豫),两两相对。老师,你看──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其他生皆笑了。)
师:你看,有理有据,答得很好,大家鼓励一下。(生齐鼓掌。)
我们句子形式着手,看看,此段用了几个比喻,这些比喻有什么关系,是不是论证了同一个观点?
(给一分钟时间。)
生6:五个比喻。“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者”“假舟楫者”谈的是同一个问题──“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3:我觉得第一个比喻好象与其它四个不太相同。和它对称的句子不是比喻句。
师:这个同学观察得很细致。其它四个比喻两两相对,只有这个与众不同。这个比喻是和前句话联系紧密的。
生5:是比喻证明第一句的吧?
师:非常正确。“望不如登高,终日思不如须臾学”,从形式上就可以推断出来。
下面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写“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者”“假舟楫者”这四个比喻为什么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生沉默,思考。)
师:(提示)这四种做法取得了什么效果?生:(齐答)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
师:教师出示投影:
登高而招 见者远
顺风而呼 闻者彰
假舆马者 致千里
假舟楫者 绝江河
师:臂、声、足、水属于哪方面的因素?生:(恍然大悟)是人的主观能动性部分。
生13:否定它们是想说明这些效果的取得不是因为人的本质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凭借外界客观条件。
师:概括得非常好。外界客观条件弥补了人某方面的不足。由此得出结论──
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师: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这“物”至关重要。这“物”是什么?
生:(齐)学习!
投影显示:人──物
学习──君子
师:人通过学习,丰富了自己,提高了自己,还可以弥补不足,那么对学习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呢?
(生齐背第四自然段。)师:这段讲了几层意思?分别用成语加以概括。
生14:三层。讲的是学习要积累,要坚持,要专一。可以用积少成多,锲而不舍,专心致志来概括。
师:答得很棒。其他同学能不能再举几个成语?生4:第二个还可以用持之以恒来概括。
师:还有没有其它的?生15:第二层还可以用坚持不懈来概括。
师:很好。看来第二层的很好概括是不是?我给同学们推荐几个,第一层,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第三层可以用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不过我觉得还是上位同学“专心致志”最好,有比较才有优劣嘛。
这个讨论就到这里,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再查查词典,多了解几个。时间关系不再多列举。
下面思考:三层之间是什么关系?生:逐层深入。
师:积是基础,由不知到知,由量变到质变,是日积月累,就是坚持,还要始终如一,不可浮躁,层层推进。看看这段用了哪些比喻?这些比喻之间有什么联系?
生13:“积累”一层用了四个比喻,“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不积跬步”“不积小流”正反对比,得出了一个小推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生14:用了四个比喻证明“学习要坚持”,骐骥和驽马相对,朽木和金石对比。
师:用骐骥和朽木论证了如果一暴十寒,那么──生:(齐)再简单的知识也学不会。
生15:驽马和金石的比喻则说明了如果持之以恒,再艰深的知识也可学会。
生14:蚓和蟹的比喻说明了专心的重要。学习要专心。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也都谈到了一个问题,就是这段在比喻中还有正反对比论证,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生12:正确的观点鲜明。
师:对。对比中见真伪,使正确的观点显得更正确,错误的观点更加明显。
我们看全文用了约二十个比喻,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设喻,没有烦琐累赘的感觉。它在运用比喻时手法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无枯燥的学究气。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比喻的作用用一句话概括,大家填空:(板书:化 为,化 为)深入浅出,观点鲜明。
生16: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师:深入浅出,观点鲜明。
综观全文,此文是以荀子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他认为人的聪明才智道德品质并非先天固有,而是后天获得的。因此,他特别重视学习。课文中“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就是他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的体现。
劝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孟、断、织、推、今、呢、堂、呆、念、逃、眼、泪、改”等13生字,会写“改、就、机、泪、呆、今、怎、念”8个字及本课的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演一演。
3.使学生懂得学习、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二)能力目标:
1.能正确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学习、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语,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表演课文,在情景表演中明白做事要持之以恒的道理。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掌握生字、词语。
教具准备:生字卡 收集关于孟轲的资料以及孟母教子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出示课件1)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他四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由于思念父亲,就住在墓地附近。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集市旁边去住。到了集市 ,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这里,孟子天天看到先生教学生念书,也跟着他们学了起来。有一天,孟子对妈妈说:“妈妈,我要读书,你把我送进学堂里去吧。”孟母终于发出了舒心的微笑??这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
二、自然衔接,导入新课
在孟轲进入学堂以后,发生了一件事,让孟轲的母亲非常的生气。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孟母又是怎样教育孟轲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7.断织劝学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读准字音。
2、师范读课文。
3、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四、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学生自主识字。(出示课件2)
2、形近字比较:党——堂 稚——推 继——断 桃——逃(出示课件3)
3、加一加: 皿——孟 口——呆
4、强调易错字:念(不要少写一点)
五、认真观察,指导书写
1、自主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老师范写。
3、指导书写:“改”字的左边是“己”的变形,右边是“攵”。 “就”字的右边是“尤”,不要写成“龙”。“念”上面是“今”不是“令”。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表演课文,在情景表演中明白做事要持之以恒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上下衔接
1.(出示课件4)抽卡认读生字,师生共同评价纠正。
2.齐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进入情境
1.小组讨论:(出示课件5:孟轲与孟母的话)
孟母听了孟轲的话,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
孟轲听了孟母的话,心里想些什么?说了些什么?他以后会怎么做?
2.全班汇报,师生评价。
三、分好角色,指导朗读
1、指导学生进行对话练习 重点指导学生准确地读出语气。先确定角色,明确角色的关系,联系实际想想母亲、儿子交谈时各是什么样的神态、心情、语气。
2、同桌练习分角色表情朗读。要注意括号内的提示。
3、全班汇报表演。
4.分角色演课本剧。
安排好出场顺序,观众同学注意安静,演完后,找同学来评价。
四、总结全文,思想教育
通过学习这个剧本,希望大家能学习孟轲知错就改,努力学习,将来才会有所成就。
劝学教案 篇9
课前准备:
学生读两遍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①解决字音问题,②完成初步翻译,写在纸上,上课备用。
学习目标:
1.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理解文意。
2.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背诵文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标
中国的教育源远流长,从孔孟到老师,都是教育的实践者。先贤的风范与成就我们只有敬仰,但是我想,作为教育者,我们都有着共同的心愿,就是劝勉学习、鼓舞精神。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劝学》所倡导的。
(板书课题及作者)
这节课,我们要完成以上目标:1.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理解文意。 2.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背诵文章。
二.理思路、背诵
1.要完成目标,我们从朗读开始。请大家齐读课文。
(学生齐读课文,纠正字音,强调通假字和音随意转。)
2.请大家再读第一二段。
我仔细看了大家的翻译,总体很好,有一些小问题我们需要再注意些。比如第二段的“于”(强调一词多义)
这篇文章是议论文,第一段的作用是——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第二段进一步论述,提出了第一个分论点:学习的意义。为了论述清楚,作者列举了哪些事物?
(板书
学不可以已{青→蓝 冰→水 博学
木、金 参省 )
这几个事物都是正面的事例,它们共同论证了学习是成为君子的必要条件。本来是空泛的道理,作者以五个身边常见的事物为喻,生动形象的把道理讲得既透彻又深刻,这种论证方法叫做——比喻论证。(幻灯出示)这也是《劝学》这篇文章最显著的特点。
请大家试背第一二段,两分钟时间。
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背,我说上句,请大家接下句。
请同学们依据板书提示背诵。
3.很好,我们来看第三段。先来读一遍。
(提问“彰”“水”“绝”的意思。)
这一段论述的是学习的作用。作者又用了哪些事物来做比呢?
(板书
思不如学{(望不如登高)——反
登高 顺风 正 假于物
舆马 舟楫 )
这几个事例正反结合,论证了要成为君子,要善于借助外物,而这个外物,是学习。紧扣题目和中心论点,笔力老到,论证谨严。
请大家试背第三段,两分钟时间。
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背,我说上句,请大家接下句。
请同学们依据板书提示背诵。
4.很流畅,我们来看第四段。先读一遍。
(强调固定结构“无以”和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这一段的分论点大家能看出来吗?(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我们来找找这一段的事例。
积土、积水、积善——积;跬步、小流——不积;这组事例先正后反,论述了学习要注意积累。骐骥——舍;驽马——不舍;朽木——舍;金石——不舍;这组事例先反后正,论述了学习要持之以恒。蚓——一;蟹——躁,这两个事例先正后反,论述了学习要专一。)三个段落的比喻论证都是正反对比结合,而且模式不一,灵活多变。
(板书
积 →不积
不舍→ 舍 正→反
一 → 躁 )
请大家试背第四段,两分钟时间。
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背,我说上句,请大家接下句。
请同学们依据板书提示背诵。
5.背诵全文
非常好,我们已经依次背会了这四段,下面我们来尝试背诵一下全文。给大家三分钟准备。
请同学们依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现在我要擦去一部分板书,我们再来试一遍。
太棒了,大家都觉得文言文不好学,特别是不好背,可是这篇文章我们一节课就背会了,大家发现什么小窍门了吗?
理解文意 理清思路 选关键词 循序渐进
这样文言背诵其实也不难。
三.小结
我们还发现,这篇文章的比喻虽多,却毫无板滞生硬之感。原因是什么?
(并列设喻,反复论证。对比设喻,对照鲜明。层层深入,详尽严谨。整散结合,文气流畅。)
四.结语作业
高中的语文学习,文言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学好文言的关键在于积累,积累的关键在于背诵。我们只有背诵了一定数量的优秀文言文,才能厚积薄发,学以致用。比如这篇《劝学》,既有论辩色彩,又具有文学韵味,形象清新、脍炙人口,读背这类文章,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文言知识,还有写作方法的借鉴,更重要的是思想的启迪、精神的鼓舞。
请大家学习借鉴本文的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仿写一篇《劝背》。
这节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关于劝学教案范文汇编九篇】相关文章:
关于劝学教案范文汇编8篇03-17
关于《劝学》教案范文汇编7篇03-16
关于劝学教案范文汇编6篇03-16
关于劝学教案范文汇编9篇02-19
关于《劝学》教案范文汇编八篇02-13
关于劝学教案汇编7篇12-08
关于劝学教案汇编九篇11-28
关于劝学教案汇编六篇11-13
关于劝学教案汇编5篇11-07
关于劝学教案汇编10篇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