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秦观形象之谜
秦观离开我们已经900余年,他的相貌如何,已经很难确凿考证。少游出仕之前曾经请人画过一幅小像,即我们今天所说的“写真”像。元丰七年十月初,少游与苏东坡相会于镇江金山寺,少游呈上小像,并向恩师索“赞”(古代一种文体,描摹、评介人或事物)。东 坡当即应允,但是并未立即动笔。一个月后,到达扬州竹西寺,经过深思熟虑,方欣然命笔写道:
以君为将仕耶?其服野,其行方。以君为将隐耶?其言文,其神昌。置而不求君不即,即而求之君不藏。以为将仕将隐者, 皆不知君者也。盖将挈所有而乘所遇,以游于世,而卒返于其乡者乎。
长不足一百字,却非常传神。东坡自己也很得意,在写给秦少游的信中说,“……传神奇妙之赞,苦思得之”。细细揣摩,《赞》写出了少游人生态度的两个侧面。所谓“其服野,其行方”,是一个出世的隐士形象;所谓“其言文,其神昌”,是一个出世的士大夫形象。
苏东坡说,简单地认为少游希望出仕或归隐,都不是对少游人生态度的全面理解。真实的秦少游希望以自己的才华用于当世,建功立业,功成名就以后,再返回自己的家乡。
遗憾的是,少游小像今已不存。东坡的《少游真赞》重在写神,而不是描形。唐伯虎有一首诗《题自画秦淮海像》,可见这位名重一时的大画家曾经慕名为秦少游画过像,但如今也是只留其诗不见其画。如今人们为秦少游塑像,往往带有主观臆测的成分,把少游想像成一个年少英俊、潇洒倜傥的风流才子。因为要体现这个特点,往往连少游的胡须都给抹掉了。然而这却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秦少游是一个大胡子。
秦少游有一个绰号“髯秦”,这是师、友们对他的一个亲密的谑称,也是关于秦少游相貌的一个确凿可考的记载。徐培均先生在《秦少游年谱长编》中记载:“及长,多髯,人戏称髯秦。”所谓“髯秦”,是说秦少游以胡子多著称于世,如同三国时期关羽享有“美髯公”之称一样。关于少游的大胡子,还有一个十分有趣的掌故。
有一次,少游应邀去东坡家作客。据传,相互之间开玩笑,是宋代文坛的一种时尚,苏东坡即是当时公认的幽默大师,正史、野史都记载了许多他与人开玩笑的故事。席间东坡拿少游的大胡子调侃取笑,少游爽朗一笑说:“君子多乎哉!”这是《论语》里边的一句话,“多乎哉”谐音“多胡哉”,意为胡子多的人就是君子。东坡反应极快,立刻回敬了一句:“小人樊须也!”这也是《论语》里边的一句话,樊须是孔子的一个学生,“樊须”谐音“繁须”,意思是说胡子多的人是小人。东坡为什么反击如此之快?据专家们考证,秦少游是大胡子,而苏东坡胡髭则较为稀疏,不仅如此。苏东坡的眉毛也是“秀眉”。少游说“君子多乎哉”,是为自己的大胡子辩解,是为了美化自己,不意却“得罪”了恩师苏东坡。苏东坡的反击有调笑的因素,也包含自卫的成分,真个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个掌故见于宋代的一部史料笔记《邵氏闻见后录》,康震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作苏东坡专题讲座的时候,曾引用以证明苏东坡的胡须稀疏。
秦少游不仅是大胡子,而且肚皮也不小。他在出仕前写给堂弟的诗中称自己:“与物无营但欲眠,客来从笑腹便便。”(《睡足寮寄震鼎二弟》)可见年轻时候,少游已经过早发福,大腹便便。综合这些零星记载,可以大致描绘出青年时期的秦少游,是一个身材魁梧、美髯飘拂的猛男形象。高邮文游台塑像,把秦少游塑成了一个没有胡须的英俊青年;范曾所绘《四贤图》中,苏东坡成了大胡子,秦少游则是一个眉清目秀的青年,显然与事实有所出入。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与人们的思维定势有关。在词坛,苏东坡是一个高唱“大江东去”的豪放派,秦少游则是一个浅吟“山抹微云”的婉约派。豪放派就该是一个浓眉重髯、性情豪放之士,婉约派就该是一个眉清目秀、性情缠绵之人。另外从年龄上说,四贤当中,少游年纪最轻,与其他三位年长者相比,就该是一个嘴上没毛的后生吧?
秦少游不仅相貌魁伟,性格也非常慷慨豪隽。许多史料都有这方面的记载。如《宋史本传》说,少游“少豪隽,慷慨溢于文词,举进士不中, 强志盛气,好大而见奇,读兵家书, 与己意合。”同为“苏门六君子”的陈师道,在《秦少游字序》中也说他“如杜牧之强志盛气,好大而见奇”。少游也曾回忆自己少时“喜从滑稽饮酒者游”。可见青少年时期的秦少游,性格并不“婉约”,而是才华出众、性格豪爽,喜好交游、放荡不羁的一个猛男形像。只是后来陷入党争漩涡之中,饱经宦海沉浮,屡屡遭受重挫,性格从早年的慷慨豪隽,转变为后来的抑郁伤感,词风也随之转变,逐步形成了“婉约”的特色。
【秦观形象之谜】相关文章:
秦观的名言12-30
秦观的诗词01-29
秦观的蝶恋花06-18
秦观的朝代05-17
秦观的生平06-21
秦观的浣溪沙05-12
《春日》秦观03-21
秦观的《纳凉》06-15
秦观的诗集06-21
秦观的悲情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