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的阴阳五行学

时间:2024-06-25 11:02:30 内经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黄帝内经》中的阴阳五行学

  《黄帝内经》中的阴阳五行学,不但蕴含着自然万物的生长发展之道,而且还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身体内部运行状况,对我们现代人的生活状态,现代医疗应用,平常的保健养生,都发挥着深远而长久的影响。

  《黄帝内经》通过古人对自然万物细致观察,深刻认识人体本身,由内向外看其身体器官的特质与筋脉阴阳的品性,将人体本身放在自然界中,讲究顺其自然,因循四季变迁。这种讲究自然调和的自然观中,蕴含着阴阳五行学的古代朴素的辩证唯物思想,其主要是说明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利用这种相生相克,此消彼长,对立制衡的关系来为我们的身体打下良好的基础,真正达到“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效果。《黄帝内经》还将五行木火土金水对应身体的五种脏器肝心脾肺肾,同样与一年中五季春夏长夏秋冬相对应,这样的配比方法告诉我们怎么养生何时养生,同样也告诉了我们身体之间的联系。无论是人的身体还是自然四季再或是五行都是生克循环,运行不息的,我们要保持我们的身体的平衡和自然界的无穷无尽,同时也要知道自然万物与人体本身同样也存在着相乘相侮,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要把握分寸,在对待身体的问题上时同样要注意,太过与不及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一、阴阳学在《黄帝内经》中的体现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一年四节的变化,从春温,夏热到秋凉,冬寒,都是阴阳二气相互消长,彼此转化的结果。阴阳的运动始终影响着自然界,而人与自然息息相关,那么可以说阴阳的运动通过自然界而影响着人体。岐伯说“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他的意思是,真正懂得养生的人,能够取法于天地阴阳变化之理,更重要的是加以适应调和养生之法,从而达到协调统一的效果。既然已经知道阴阳之于自然之于人体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运化阴阳,如何从根本上理解《黄帝内经》中的阴阳之道,从阴阳学的角度来看,此消彼长,对立制衡,相生相化和互根互用这个四个方面能够让我们理解并为我们阐述阴阳之道在《黄帝内经》中的体现。

  1.“阴消阳长,阳消阴长”

  所谓“阴消阳长,阳消阴长”,说的是阴阳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如果说日为阳,月为阴,我们经历的每一天都是伴随着月落日升而度过的,从未看到过日月同在天的正中这样的现象。如一年四季,如果说夏为阳胜,冬为阴胜,那么四季的轮转也是一种阴阳此消彼长的现象。我们所说的阴阳平衡绝不是静止的平衡,而是运动着的平衡,只有阴阳之间有消长运动的发生,才能维持生命的动态,保证万物无限的发展。《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这里说的是阴阳之间的制衡关系,利用阴阳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用水制阳,用火消阴。也是用来说明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的。

  阴阳之间本身存在着发生、升降的演化规律的。自然界的正常规律是阳升阴降。如果因为某些原因破坏了正常的升降规律,阳应升反而下降,阴应降反而上升,这时就会出现“阴阳反作”的现象。这种异常规律在病症中表现为清气应升反而降者,则生飧泄;浊气应降反而升者,则生胀。这就是“病之逆从”,也就是说由于阴阳升降的不和规律而出现的病症。清气具体指脾之清阳之气,在正常的情况下,脾气主升以敷布全身,其性温和,可以使水谷腐熟而蒸腾上升。飧泄,完谷不化的滞泄。王冰曰:“飧泄者,食不化而泄出也。”因为脾之清阳气不足,不能腐熟水谷之气而上行,反而下注大肠,就会形成虚寒的飧泄。在人体内阴阳的消长是有一定规律的,无论何时我们都要因循这个规律,这样才能为身体正常的阴阳平衡打下基础。

  2.“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所谓“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简单说就是阴阳各司其职,但又相互制约平衡。我国最早的思想流派儒家思想中的精华部分,“中庸之道”,追求的便是阴阳和合的和谐之道。道家思想中“上善若水”,同样也是追求一种阴阳调和的温润和“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广博心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他的意思是:清阳上升,积聚而为天,浊阴下降,积聚而为地。阴主安静而阳主躁动,阴阳之气既能生、长万物,又能杀、藏万物。阳的运动可以化生清气和能量,阴的运动可以构成有形的物质。“阴生阳长”是阴阳之治,就是阴阳平衡之时;“阳杀阴藏”是阴阳之乱。也就是说当阴阳处于和合的状态时,阴阳是可以生发生长的,而当阳亢阴凝时,就会出现焦枯,固闭的情况。

  从这之中也就让我们知道,阴阳之间的制约平衡造就了万物的生长生发,同样在对待身体的问题上时,一定要讲究阴阳制衡,不食极寒极热的食物,如果要食用也一定要找到阴阳制衡的办法。比如说,中国人讲究食法,鸭子的性凉,所以我们吃鸭子一般要用烤的,这样可以减轻鸭肉本身对人体的影响,除了美味可口,这也是北京烤鸭能够传承下来的理由之一。

  3.“阳根于阴,阴根于阳”

  所谓“阳根于阴,阴根于阳”,也就是说阴阳之间互根互用的关系。互根其实就是指相互对立的事物,比如说,阴和阳,天和地,上和下,寒和热,动和静,散和聚,虚和实等。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依赖,如果没有阴就没有所谓阳,没有上也没有所谓下,它们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阴阳互根,是阴阳之间的相互依存,互为根据和条件。阴是阳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反之,阳是阴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医贯・阴阳论》中说到:“阴阳又可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无论是阴阳之间的消长关系,还是对立制衡,再或是相生相化,互根互用,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无论是人还是世间万物,我们追求的是一种和谐与平衡,没有什么事情可以穷尽,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达到极致。这是自然教会我们的道理,在不停运动的基础上才有了发展和进步,我们要做的就是遵循大自然所给予我们的规律。

  二、《黄帝内经》中的五行学  

   《黄帝内经》主张由内向外看,先寻找自身的秘密,自然界中的奥秘也很自然的就解开了,人的身体包含着脏腑,由经络连接而成;肌肉之大会小会,与骨骼相连;阴阳经脉配合穴位,使得人成为了大自然最完美也最复杂的作品。所以阴阳五行在人体结构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五行可代表人的五脏,五官,五音,五志,亦可代表人能分辨的五色,品尝的五味等。五形之间的关系可分成两个方面,一则是当五行运作正常,那么五行之间生克循环,运行不息。当五行之间关系异常克制,那么就会出现相乘相侮,过犹不及的现象。

  1.生克循环,运行不息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这也就是好说五行中的某一位是与自然中的其他物质环环相扣的,比如,南方可以生热,而热又可以生火,火会生苦等,以此类推。这告诉我们万事万物不是孤立的一个单位,而是处于一个环形链状中的某一环节。这也四为什么在生物链中破坏其中一环,就会导致整个链条瘫痪。人体也是一样的,某一部位的受损多多少少会牵扯全身发生变化。这就是所谓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当然人体的五脏与体表组织结构需要相互配合才能维持正常功能。“心之合,脉也,其容在色也。”这就是在说脏器与组织之间的所合,所荣问题。人体不是仅仅由五种脏器配合就可以运转的,在人体内需要复杂的协调和统一,这样才能维持人的正常生存活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这是说,怒气能伤肝,悲能够抑制怒;风气能伤筋,燥能够抑制风;过食酸味能伤筋,辛味能抑制酸味。文章用五段内容来说明同一个道理,将五脏与自然各种事物相联系,这种五行生克规律与方位,五脏,五色,五音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可以从彼此身上体现出生克规律的重要意义。利用人体与自然界无所不在的联系,不但可以服务于人类,并且可以更好的理解自然要义。

  2.相乘相侮,过犹不及

  相乘相侮是一种病态的关系,五行之间相生相克使得万事万物运转不息,而五行之间的相乘相侮则会破坏无形之间本身健康向上的关系。我们说相乘,就是说五行之间的相克太过,也就是说五行之间原本存在的良性制衡变成一种非正常的制衡。人的身体某一脏器太过发展超出自己本身的平衡点,会造成整个身体器官之间的混乱和不协调。而相侮就是五行之间的反相克,就是本身属于受制约地位的物,反过来去制约着对方。

  《素问・五运行大论》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意思是说,凡气有余,则能克制自己所能克制的气,而又能欺侮克制自己的气;气不足,则克制自己的气趁其不足而来欺侮,自己所能克制的气也轻蔑的欺侮自己。由于本气有余而进行欺侮或乘别气之不足而进行欺侮的,也往往要受邪,是因为他无所畏惧所以缺少了防御能力。无论是趁虚侵袭,或者是恃强凛弱,在五行相生的过程中都是病态的。要保证身体的正常运转,定是不能大补大损的,这种同样属于阴阳中的大阴或大阳,都是不健康的。行止有度,食寝有常,只有健康的生活状态才有可能给我们一个健康平衡的身体和生活。

  《黄帝内经》中的阴阳五行学,蕴含着自然万物的生长发展之道。它所蕴含着的道理不只是应用于人的身体,更适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世间万物的大道。自然生万物,万物又归结于道。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做一件事情都是为了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复杂,殊不知,简单地看待这个世界,所呈现出的也不过是纯真的自然。

【《黄帝内经》中的阴阳五行学】相关文章:

黄帝内经:阴阳五行学说06-05

解读黄帝内经06-29

《黄帝内经》介绍11-01

黄帝内经原文10-05

《黄帝内经》全文简介09-04

黄帝内经原文及翻译10-12

黄帝内经立春养生06-11

《黄帝内经》秋季养生08-30

《黄帝内经》精华典章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