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黄帝内经》脾胃理论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黄帝内经》脾胃理论,欢迎大家分享。
《黄帝内经》脾胃理论
从解剖、生理、脉法、发病方面,研究《内经》对脾胃的认识,从而为现代临床找到理论依据。
脾胃学说是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脾与胃共居中焦,脾为“中央土,以灌四傍”《素问五脏别论》,“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原也。”所以脾胃为“后天之本”。在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时代,古代先贤就对脾胃的正常功能及异常变化有系统而深刻的认识,这些认识对现代临床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1、对胃的解剖结构的认识
《灵枢肠胃》中指出“胃纡曲屈,伸之,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大容三斗五升。”《灵枢平人绝谷》又进一步指出“其中之谷常留二斗,水一半五升而满”;“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可见,尽管当时的条件极为有限,古人对脾胃的基本认知仍起始于解剖实证,而并非一味地以象测藏。这对当时逐步认清脾胃的诸多功能是很有帮助的。
2、对脾胃生理功能的认识
《经脉别论》中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是对脾胃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功能的较为全面的认识。在阴阳五行学说中,脾胃属土,脾为阴土,胃为阳土,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而胃主受纳水谷;脾主升清,胃主降浊;通过受纳、运化、升降,以化生气血津液而奉养周身,故称为“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素问痿论》说:“脾为胃行其津液”;《素问玉机真藏论》说:“五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可见,《内经》对脾胃相互关系的重要性已有较深认识。在此基础上,后世李东垣进一步认识到“若胃气一虚,脾无所禀受,则四脏及经络皆病。况脾全借胃土平和,则有所受而生荣,周身四脏皆旺,十二神守职,皮毛固密,筋身柔和,九窍通利,外邪不能侮也。”
3、《内经》脉法极重“胃气”
“胃气”指脾胃的功能在脉象上的反映,即从容和缓的脉象,“脉弱以滑,是有胃气。”《素问五机真脏论》,与后世脉法相比,此时的脉学还没有总结出规律性的二十八部脉,但独得胃气,常以胃气的盛衰存亡作为判断善逆的标准。如《素问半人气象论》说:“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夏胃微钩曰平,钩多胃少曰心痛,但钩无胃曰死……长夏胃微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无胃曰死……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无胃曰死……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可见四时五脏平脉为名时之脉中必见胃气充足,四时五脏病脉为应时之脉多而胃气少,死脉为只有应时之脉而毫无胃气。无论脉象如何复杂难辨,只要脉中兼徐和之象,便是脉有胃气,虽病无害。这种独重胃气的诊法对后世诊断学发展很有指导意义,且有利于医者执简驭繁,有效地判断疾病的转归预后。
4、脾胃发病机制
《灵枢小针解》指出“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而病生于肠胃”。《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中说:“有所击仆,若醉入房,汗出当风,则伤脾”。这是对脾胃发病原因的认识,较为集中的论述见诸《素问太阴阳明论》:“黄帝问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故阳道实,阴道虚。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脏则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其中“阳”指阳明胃腑,“阴”指太阴脾脏,胃主降浊,推陈致新,病则腑气不通,浊气不降,糟粕不行,且阳明之病,易于化热燥结,故病则多从燥化、热化,易为实热之证。脾主运化、升清,病则水谷精微不能化生,清阳不升,脾气易虚,且湿易伤脾,故脾病多虚证、寒证。“阳道实,阴道虚”对胃病多实、脾病多虚的病机趋向作了高度概括,后世对脾胃病证总结为“实则阳明,虚则太阴”。在治疗上胃病侧重泻实,脾病侧重补虚。
5、《内经》脾胃学说的应用
5.1饮食与养生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饮食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人体脏腑生理功能。鉴于脾胃为仓廪之官,直接与饮食接触,饮食稍不合理,则易损伤脾胃,因此《内经》在饮食方面很注重脾胃,强调食饮有节,“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素问痹论》。“食无灼灼,寒无沧沧”《灵枢师传》。“谷肉果菜,食尽养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素问五常政大论》。“脾病者,宜食粳米饭、牛肉、棘葵……脾病禁酸”《灵枢五味》。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实践证明,寒温不调,饮食不节,是脾胃致病的重要原因。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纠正病人的不良饮食习惯,往往可以加快其康复的进程。
5.2脾胃病的治疗依据脾胃的生理关系以及“阳道实,阴道虚”的发病特点,在治疗上首重健脾化湿,药用半夏、厚朴、茯苓、藿香、佩兰等,并以此作为治疗脾胃病的基础方。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其气以降为顺,故症见胀满嗳气严重者,重用代赭石,并同时使用怀山药顾护胃气,凡需清胃热者,亦选用既能清热而又不伤胃气的药,如蒲公英、败酱草等。在现代临床上,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病及泌尿系疾病,从脾胃立论进行治疗,亦取得较好疗效。
总之,《黄帝内经》对脾胃的认识虽散在于各篇,但综而观之,其认识是较为全面而系统的。其中的许多重要认识,很好地指导着临床实践,对其深入研究,可望进一步提高临床水平,并为攻克疑难病证提供参考。
拓展阅读:
黄帝内经夏季养生
一、静心养生
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心态宜清静,越是天热越要“心静”,以避免不良刺激。心理纳凉,以“心病要用心药医”的原理,可采用“心理暗示”和“心理纳凉法”等法调整情绪,想象自己处于大自然之中,绿树摇曳、飞泉漱玉,使妳心旷神怡、心平气和。
二、调整生活作息习惯
要调整起居,保证充足睡眠,中午应午睡0.5~1小时,因睡眠与情绪和免疫力密切相关,睡眠不足则抵抗力差。室外劳动者应下午三点以后再干活。并注意采取降温散热措施。
三、要注意饮食调整理
应清淡多洋化,多食营养丰富的果疏和蛋白质,并这当食用姜、葱、蒜、醋,既能杀菌防病,又能健脾开胃。在“清热”方面,最好喝粥。如苦瓜菊花粥、薏米小豆粥等。在“清补”方面,首先要祛湿。可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伤及肠胃道功能,像山药、莲藕等,都是进补的佳品,清热祛湿可首选绿豆薏仁粥。
四、要做适当的运动
对于年轻人而言,游泳是夏天锻炼身体的首选运动项目,游泳不仅可散热解暑,更可增强心脏功能。最佳的运动时间应该是清晨至早上八点钟前,下午五六点钟到九点钟左右,比较合这运动。其他的运动也要适当,不要运动到大汗淋漓。
五、大暑时节特别要注意
1、防皮肤病及食物中毒
三伏天湿热交蒸,细菌、病毒繁殖快,皮肤病发病也增多,如湿疹、痒疹、真菌感染等,所以要多注意皮肤的清洁卫生屋内要多通风,出入公共场所勤洗手。
此节气细菌繁殖极快,易致食物中毒,症状主要是发热,寒战、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等,要尽快看医生。
在大暑当日或在高温暑热时,广东民间传统煲荷叶冬瓜汤防暑养生。
2、大暑节气防暑:清补喝粥煲汤
大暑养生饮食宜以清为补,宜补气清暑,宜健脾养胃,宜药粥进补。清补食物有绿豆、百合、黄瓜、豆芽、鸭肉等。
补气清暑食物有冬菇、紫菜、西瓜、番茄等,亦可选用西洋惨、太子惨、黄芪;
健脾养胃食物有赤小豆、薏米、南瓜等;药粥有绿豆粥、扁豆粥、莲子粥、薏米粥等。
在大暑当日或在高温暑热时,广东民间传统煲荷叶冬瓜汤防暑养生,其组成还有赤小豆、薏米、扁豆、灯芯花、猪苓、泽泻、土伏苓等,或淡饮或为甜汤,亦可煲猪骨。
3、大暑时节中医养生注重养脾胃避疰夏
疰夏,又叫苦夏,三伏天因天热下降,地湿上升,湿热交争困于脾胃之故。主要症状不思食(纳呆)、恶心、头昏乏力、倦怠思睡、舌苔腻、小便少、汗多等。
三伏养脾胃可服藿香正气丸(水),醒脾化湿,或薏仁、白扁豆、荷叶、粳米粥以养脾胃,或辅以香砂养胃丸以健脾助消化。
夏天暑气比较重,舌苔容易比较厚,中医认为舌苔厚代表湿气重,肠胃中湿气重后就没胃口,严重者有胸闷,恶心,胃口不好,四肢无力,这是中医讲的湿热症,需要清理。中医养生之道,夏天可吃清理药,清理暑湿,这洋人体就比较舒服了。
无论是小暑大暑,按照黄帝内经当中的养生理论来说,补脾胃祛暑湿,扁豆、薏仁等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红豆、赤小豆等有很好的祛湿效果。
黄帝内经简介
医经著作简称《内经》。以黄帝、岐伯等问答的形式写成。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部系统性的理论医著,成书约在战国时期。原书十八卷,即《素问》和《针经》(唐以后的传本改称《灵枢》)各九卷。
《内经》具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举凡人与自然、摄生、防病、生理、脏腑、经络、病证、诊断治疗、中药、方剂、针刺灸熨、导引、按挢,以及五运六气等等学说莫不赅备,堪称中医理论的渊源,历代医家均将其奉圭臬。除医学理论外,又广泛涉及到天文、地理、气象、物候、历算、哲学等许方面,因此有人把它说成我国先秦时代的百科全书。
《黄帝内经》继承了“气一元论的哲学思想,其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发展并丰富了《内经》以的古代哲学。
《黄帝内经》,流传甚广,传本也较多,其中以《素问》、《九卷》两传本系统最具代表性。公元六世纪,全元起对《素问》进行了全面注释。但由于第七卷早佚,全氏也只注了八卷。
唐宝兴元年(公元762年)启玄子王冰对《素问》重新加以编次,加上量注语,并根据其先师张公所藏的秘本等补入七篇,作为亡佚的第七卷内容。由于王冰所加的注文甚多,于是《素问》由原来的九卷,扩充到二十四卷。
从此《素问》一书流布日广。北宋政府设立校正医书局,林亿等对王冰所注的《黄帝内经素问》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校勘注释,遂称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又称“新校正本《素问》。成为后世研究,注释《素问》的主要版本。
《九卷》一书传到公元6世纪前后,出现了《针经》、《九墟》、《九灵》和《灵枢》等多书名的传本,但后来均已失传。南宋绍兴乙亥(1135年)史崧氏将家藏《灵枢》九卷重新校订,也扩为二十四卷,予以刊行。从此《灵枢》成了《九卷》的唯一勘本。其后尽管出现过十二卷本等各种刊本,但皆以此为据。《黄帝太素》是流传下来的另一种《内经》古传本。隋·杨上善对《黄帝太素》又进行了整理和注释,命名为《黄帝内经太素》。
由原来的二十卷扩为三十卷,但迄今只存二十五卷。晋皇甫谧所撰《甲乙经》一书就是将《素问》、《针经》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合编而成,因此也应作为《黄帝内经》的又一古传本。后世医家十分重视对《黄帝内经》的学习与研究。除上述外,还有许多注释《黄帝内经》的医家。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医家和著作有:明·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明·吴崑《素问注》,明·张介宾《类经》,清·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黄帝内经素问直解》,高世栻《黄帝内经素问直解》,黄元御《素问悬解》、《灵枢悬解》,张琦《素问释义》,周学海《内经评文》等。
还有节要注释《内经》的,如元·滑寿《续素问钞》,黄俅《黄帝内经素问节文注释》,明·李中梓《内经知要》,清·汪昂《素问灵枢类纂约注》,陈念祖《灵枢素问节要浅注》,以及唐宗海《中医汇通医经精义》等。
【《黄帝内经》脾胃理论】相关文章:
《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04-13
《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主要内容及学术特点(精选6篇)04-19
《黄帝内经》介绍10-12
解读黄帝内经03-23
黄帝内经原文01-09
黄帝内经典籍介绍10-13
《黄帝内经》精华典章11-30
黄帝内经运气与养生03-28
黄帝内经原文与翻译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