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与医心病

时间:2022-06-21 06:15:57 内经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内经与医心病

  导语:《内经》作为我国中医传统著作,在这部作品里包含很多经典的医学知识。内经与医心病有着怎样的关联?下文为你解答。

  其实我们身体上每天的感觉也在六道中。发高烧的时候,那真是火热的地狱;发冷的时候,就是冰冻地狱的日子。我在台湾时,曾介绍一个病人去一个最大的精神病院,因为这个主治医师是我的好朋友。他说对不起,我要把病人关起来,坐牢一样两个手铐起来。我跟主治医师站在那里,两三百个精神病人,有些看到我笑,有些骂,有些跟我打招呼,各种各样。我说此时此地,不晓得谁是正常,谁是病人。

  这个主治医师说:“完全对。他们有些讲的话非常有道理,好像我们没有道理,把他锁起来、关起来都不对。”我说:“老兄,我看你也差不多了。”那个主治医师,从美国留学回来,是精神病权威。他说:“南老师,一点也没有错,假使我有这一天,你要救救我。”我说:“我都自救不了啊,哪里能救你!”

  他说在美国留学的时候,分到学精神科,同学们在下面一边听课,一边笑。我们这些外国同学,就问:“他讲得都很对啊,我们要看现象,哪一个是病人啊?”美国同学说:“在台上讲话的那个就是。”(众笑)可是这句话讲过了,我这个朋友主治医师不到五六年,自己真进了精神病院。

  所以我告诉大家,真的能治心病的是佛家、道家、老庄,这是中国文化最高的。我们这两天讲《庄子》,其实是医学,医心病的。尤其学作人做事,可以说比孔子的《论语》还严重,希望诸位好好去研究。尤其《庄子》里头多处提到医药方面。道家的思想认为,要真救这个有形的生命,只有三种药,我再提一下,“上药三品,神与气精。”这是唯物的哦!精、气、神三样都是唯物的;但是它的根本是唯心的,这个里头问题都很大。

  拓展阅读:内经的“气”

  或许能够得到一丝共鸣。经络在中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果换一个角度看,中医是建立在经络学基础之上的,《黄帝内经》说经络:'行血气,营阴阳,决生死,处百病'。'那么什么是经络呢?它又是怎么来的呢?曾经有人说,经络是血液循环系统,也有人曾说经络是神经系统,都是用西医理论会中医,根本就说不通。经络既不是血液循环系统,也不是神经系统,经络就是经络,目前它对全人类来说也是一个迷,因为经络在现代解剖学上是看不见的。有报道说,中国医学家祝总骧通过多年研究发现,经络是不依赖中枢神经和血液循环的隐性循经感传线,是条低阻抗、高电位、高发光的线,是由一些看得见的微小结晶颗粒组成的带状物,它在人体上宽约一毫米。

  几年前,法国学者通过在穴位注射放射性物质锝,利用锝的R射线可以使底片曝光的原理,借助电子照相机,成功地拍下了锝的行走路线,发现得的行走路线与中医的经络基本相同,同时证明穴位是经络上的某些点。接着,日本的一些科学家采用电子计算机和全息技术,将人体由平面转为立体观察,通过荧光染色发现,穴位实际上是某些组织的'集合物',它具有高度的灵敏性。由以上这些研究可以看出,我们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仅仅证明了几千年前的一个命题是正确的,但又不知其所以然,人类绕了一个6000年的大圈子又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真是太有意思了。

  既然经络是已经被证明存在的,那么它们究竟有什么作用呢?这就涉及到中医的主要对象是什么。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一个印象,中医的全部理论并不针对肉体的疾病,而是针对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那东西被称为'气'。'气'的理论是中医学的最高范畴,《素问·五常政大论》说:'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其一致也。'中医用来解释人体生命的一条主线就是'气'。气是生命的本源,《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阴阳五行是气的运动形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化气,阴成形。形气交感而化生万物。'《生气通气论》说:'生之本,本于阴阳,其生五,其气三。'五运六气是天地的气化,金、木、水、火、土为五运,风、热、暑、湿、燥、寒为六气,它强调'天人感应'的思想。

  藏象是人体的气化,《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为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六节藏象论》说:'以其气命其五脏。'病因病机在于气化失常,《素问·举通论》说:'百病生于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阴阳应象大论》说:'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也就是说,气无时无刻不在身体内流转,所谓的病就是气在流转过程中受到了阻碍。诊断必须全面诊察精神气血,人体病变,可由外在各种表现诊察得知,因为机体气化是'内外相袭'的,'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则知所病矣。'《灵枢·本藏篇》。

  治疗在于调理气机,《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调气之方,必别阴阳,定其中外,各守其乡。'《灵枢·本神篇》说:'必审五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那么中医里的'气'又是什么呢?这可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首先,气绝对不是指人们的身体,《内经》中曾明确地说,'气先身生',虽然在表述上它有些唯心论的嫌疑,但它却说明气与身体不是一回事。其次,气也不是指人的思、虑、忧、喜。悲、恐、惧等显意识状态,因为任何显意识状态都有对应的刺激物,也有负载它的可见身体器官,比如说,当身体受到伤害时,人会产生痛苦的感觉,伤害是外在的刺激,神经系统是痛苦感觉的载体。此外,人的显意识有很大一部分属于文化类型,像恐惧、爱好等等。

  气在中医里是精、气、神的总称,在藏象学中又化为神。魂、魄、意、志五种形式,由此可见,中医里的气乃是指精神,是一种脱离肉体的纯精神,而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知识文化、个人修养等,说白了它就是宗教中所说的灵魂,它是潜藏在我们身体之内的另外一种生命。因此,中医并不针对肉体的疾病,而是针对精神的健康,它认为,只要精神体健康了(气在体内流转无阻碍),肉体就必然健康,为此中医最讲究养气、调气、理气。

  从这点上讲,中医是'中介医学',它是站在物质肉体与精神生命之间的一种医学体系,作用在于协调双方的平衡。所以推测,中医的基本原则可能是这样的:精神生命与肉体生命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当精神生命受宇宙空间各种作用力影响时,它也有健康与不健康之分。当它不健康时,就直接表现为肉体疾病。同样,肉体自身的病变也会影响到精神生命的健康状态。因此,中医的作用就在于调节双方的平衡,沟通与传递信息,用精神强大的力量来治疗肉体疾病,同时用地理、气候、季节等因素来协调精神生命与宇宙自然的相互关系。

【内经与医心病】相关文章:

内经与伤寒07-31

《内经》经典论释10-19

《内经》脉解11-12

内经静心诀07-29

内经素问序08-07

内经与养阳02-02

内经之中的汗05-29

《内经》养生与美容02-09

内经的学术价值12-27

内经经脉别论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