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黄帝内经灵枢篇第十六篇「营气」
本章黄帝内经【营气】简述营气的来源和生成。具体叙述了十四经脉的循行方向、次序和交接部位,构成“常营无已,终而复始”的整体循环。
【原文】
黄帝曰:营气之道,内谷为宝。
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
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间,与太阴合;上行抵脾,从脾注心中;循手少阴,出腋中臂,注小指,合手太阳;上行乘腋,出内,注目内眦,上巅,下项,合足太阳;循脊,下尻,下行注小指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阴;上行注肾,从肾注心外,散于胸中;循心主脉,出腋,下臂,出两筋之间,入掌中,出中指之端,还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阳;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胁,注足少阳;下行至跗上,复从跗注大指间,合足厥阴,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①。
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
此营气之所行也,逆顺之常也。
【注释】
①畜门:颃颡为内鼻孔;畜门为外鼻孔。
【译文】
黄帝说:营气能运行全身,以纳入饮食为最宝贵。
饮食入胃后,传输到肺,流溢于内营养脏腑,布散于外滋养形体。
其中最精纯的部分,则行于脉道之中,经常营运不息,终而复始,这是自然的规律。
营气的运行是从手太阴经脉出,注于手阳明经脉,上行传注足阳明经脉,下行达足跗,传注足大趾间,与足太阴经脉会合。
上行股内入脾,从脾上传注心中,沿手少阴经脉,出腋窝,下臂,至手小指,会合于手太阳经脉。
上行经过腋部,出眼下眶内,注于眼内角,再上行头顶中央,下走项后,与足太阳经脉会合。
沿脊柱下行于尾骶部,再下行注于足小指尖,斜入足心,注于足少阴经脉。
上行注入肾脏,由肾转注心脏,向外布散于胸中,沿手厥阴经脉,出腋窝,下臂,经腕后两筋之间,入掌中,出中指尖,回出注无名指尖,合手少阳经脉。
上行于两乳之间,膈膜之上,散布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胁肋,注入足少阳经脉。
下行至足背,复从足背注入足大指,合足厥阴经脉。
上行至肝脏,从肝脏上注于肺脏,再上沿喉咙,入上颚之窍,深入于鼻内通脑之处。
别行的分支,由额沿头顶,下项后中线,沿脊柱入骶内,这是督脉;再由此环绕阴器,从阴毛中部上行,过脐中,上沿腹内,入缺盆,下注肺脏,复出手太阴经脉。
这就是营气运行的途径,无论上行下行,都循此常道而不变。
【黄帝内经灵枢篇第「营气」】相关文章:
黄帝内经灵枢篇第52篇卫气11-05
黄帝内经灵枢篇第57篇水胀07-30
黄帝内经灵枢篇第62篇动输08-04
黄帝内经灵枢篇第79篇岁露论06-18
黄帝内经灵枢篇第78篇九针论08-20
黄帝内经灵枢篇第75篇刺节真邪10-06
《黄帝内经》灵枢·针解09-28
黄帝内经灵枢译解07-07
内经之灵枢·卫气10-11
黄帝内经·灵枢之癫狂病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