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故事

时间:2022-11-10 10:30:38 莫言 我要投稿

莫言的故事集锦13篇

莫言的故事1

  19日,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接受团结香港基金邀请出席中华大讲堂,在香港举行主题为“莫言的黄土地幻觉世界与中国文学契机”的讲座。莫言与现场听众分享自己与文学结缘的故事,以及他心中文学的发展规律和对人生的意义。

莫言的故事集锦13篇

  演讲当晚,莫言先生被团结香港基金顾问、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咨询委员会主席郑培凯先生隆重邀请上台。莫言首先进行自我介绍,其语言的反常修饰和反思精神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接着他对自己笔名“莫言”进行幽默生动和富有哲理的解释,更是博得了现场来宾阵阵掌声。 他说:“我叫‘莫言’,本来不应该说话,但是有时候也不得不说话,所以我想这是我人生的一大‘悲剧’。我原名中间是一个‘谟’字,一拆两半,按照中国古代的书写方法,从右往左,恰好是莫言。一个作家的笔名跟他的创作会存在一些微妙的关系,一个人为什么起笔名,这里有很深刻的心理原因。当然莫言也包含了一些别的意思,按照字面的理解就是不要说话。我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围绕我的笔名也有各种各样的玩笑和解释,实际上起的时候也没想那么多,主要是提醒自己少说话多写作、少说话多干事。我想这是我们中国人一种非常宝贵的人生态度,少说多干。”

  19日,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接受团结香港基金邀请,出席中华大讲堂,在香港举行主题为“莫言的黄土地幻觉世界与中国文学契机”的讲座。图为香港基金顾问、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咨询委员会主席郑培凯先生与莫言先生的对话环节。

  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莫言在演讲中强调,他从不认为文学会在这个时代消失,读者的阅读热情和作者的创作热情有时是并驾齐驱,而文学的发展道路,是一条波浪型的轨迹,有高潮也有低谷。 莫言说:“我从来就是一个‘文学的乐观主义者’,我不认为文学会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里会消失掉,我也不认为小说会呜呼哀哉,关于小说死了的讨论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大陆就已经有过,后来事实证明小说不但没有死掉,而且小说经常会回光返照,而且返照地很灿烂。文学的热情有一段时间看起来是消沉了,但过一阵又会借着某种由头忽然焕发出非常高涨的热情。读者的阅读热情和作者的创作热情有时是并驾齐驱。所以我想文学的发展可能就像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它不会是一条直线,它也不是一条一直上升的路线,它应该像一条波浪一样在前进,有高潮也有低谷。”

  对于自己的创造,莫言表示,支撑其文学写作的根基是童年、故乡和生活经历,在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古典文学和民间口头文学的精髓的同时,也受到西方文学思想与拉美写作风格的影响。莫言指出,作家的写作应立根于自我,将生活积累当作最重要的写作资源库,从最熟悉的人和事物写起,慢慢扩大书写范围,并通过不断学习,再加上想象力,便能创作出好作品。讲座的尾声,莫言先生也向在座观众诠释了他心中文学的意义:“总之我想文学还是一个非实用的东西,它对人类最大的作用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一种精神的熏陶,一种心灵的保健操,也是人类认识自我、认识他人的一种方式,没有文学可以生活,有了文学可以生活得更丰富,我想这是我对文学的理解。”

莫言的故事2

  莫言是军人,而军队的发展是从一块根据地开始的。莫言也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学根据地——他的家乡,高密东北乡。

  莫言死死地守在这片根据地上,倾尽了自己全部的血肉和灵魂。在这里的童年生活也被激活,直接嫁接上莫言无与伦比的想象力。

  小时候见过饥饿的人吃观音土被涨死,于是有了《酒国》里的“红烧婴儿”的异食癖;因为喜欢茂腔戏里孙文抗德的故事,《  用自己的想象力尽心竭力地开拓,莫言把这块邮票大的根据地经营成了自己的“文学共和国”。

  “我就是这个共和国的开国皇帝,这里的一切都由我来主宰”莫言这样自嘲。这个虚构出来的共和国,仿佛都能和现实一一对应。似真是假的真实感,这是莫言带给读者的阅读体验。

莫言的故事3

  莫言,我们中国20xx年第一位获得洛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在众多的文学家作品中,为什么偏偏就是莫言的作品获得了洛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由大胆创新而成功的,他的作品主要利用魔幻现实主义的风格,并且结合许多的神话传说,也就是因为这些,他才获得洛贝尔文学奖的。

  他从未想过自已会成为赫赫有名的大作家,更没想过自已会得到世界上所有文学家梦寐以求的洛贝尔文学奖,在莫名其妙获奖之后,他对自已说:我怎么会获得了洛贝尔文学奖呢?他对此十分惊慌,惊慌中还带些喜悦,惊慌的是他怕从此以后会有人不断地挑他作文的毛病,找他的茬,喜悦的是自已梦想成真了。

  莫言写作并不是为了获奖,为了成名,仅仅是自已的兴趣。莫言在获奖后没几天,有位酒店老板找莫言做酒的形象代言人,但被莫言拒绝了,莫言说:如果你们的就不好,到最后不就都怪我了吗?那老板听后什么也没说,摇摇头走了,到了第二天,酒店老板又来了,问:莫言大师,如果酒不好,我们也不怪你,只求你做我们酒店的形象代言人。可是,莫言还是没有答应,说:你们不来找我,但今后就有很多人来挑我的刺,挑我作文的毛病,请恕我无能为力。那老板见莫言实在不想去,便不再强求。甩甩袖子走了。可见,莫言是多么的秉公职守啊。

莫言的故事4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小时候是个非常喜欢说话的孩子。但言多必失,莫言也曾因说话扫中致很多麻烦,还因之受过家人的惩罚。后来,他为约束自己少说话,就取了“莫言”这个笔名,用来敬戒。他甚至还曾以《千方万语,何若莫言》为题,接受过访谈。

  但是,莫言的性情——怎能改变?于是,他巧妙地转了一个弯儿,把纸上的文字赋予生命的音响,于是喧嚣、优雅在书籍中——做成声韵工厂。他艺术地把握文本中最感人、最触动人心的东西,然用磁性声音表达,并沉迷其中。这样,莫言小说中的人情、人性的美好与悲凉,也被演化到出神入化的地步。

  莫言创作《红高粱》前,有一次文学创作讨论会。当时,他畅所欲言:“没有听过放枪放炮,但我听过放鞭炮;没有见过杀人,但我见过杀猪,甚至亲手杀过鸡。即便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也可以写战争呀!”当场有人就嗤之以鼻,莫言为证明自己观点正确,开始动笔写带声音乐味的《红高粱》。后来张艺谋看上《红高粱》,并拍了电影。莫言对张艺谋的《红高粱》电影说过这样的话:“一部几十万字的小说改成电影,要把最重要的部分特别强调。《红高粱》电影,就是从大堆花瓣里提取一瓶香水。”

  其实,这“香水”便是莫言小说中的声韵之美,是《红高粱》的灵魂所在。莫言通过声韵真实地表达自己,让智慧穿透读者的内心。字里行间呈现一种音乐跳动之趣,字字有韵,深得其乐,启迪心慧,洗礼共鸣。

  莫言作为一个有着超敏感觉的作家,他最尊重自己的感觉,依据感觉寻找语言,用特殊的语言表达心中最生动的种种。他借助音乐模拟,强调意蕴,加强语意,传神地描写出人物音、形、情、态,增加人物形象性,传达感染力。譬如:汽车冲出几十米,一头扎到西侧跑沟里,哞哞哞喘粗气,一侧车轮悬空,风车般旋转。“哞哞哞”拟声词,显示了汽车像老牛一样气喘吁吁、负荷空转。再如:半夜牵来的几十匹马骡驴牛,混杂在一起,咯崩咯崩嚼高粱秸子,炊啦炊啦吃高粱穗子。马骡驴牛吃的都是高粱,但高粱秸子和高粱穗子的硬度和口感不同,传出的声音有独特的音韵。

  “绘声绘色”是莫言语言组织上的非凡妙招。他通过语言上的超常搭配,实现别样的移位修辞,增加语言张力。他不满足于把平面图画描绘得色彩斑斓,常常依凭丰富多彩的声音,让作品具有声音穿透力,有立体饱满情味,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比如,莫言常用“明亮”来形容水声,在《透明的红萝卜》有这样的话:“河上传来的水声越加明亮起来,似乎它既有形状又有颜色,不但可以闻,而且可以见。”莫言给声音染上颜色,正红色是生机、胜利,暗红色却含悲壮、枯竭、无助甚至流血,充满迷幻色彩。

  声韵是知性而迷人的。声韵一段缘,读懂一颗心。莫言是一代非凡的语言音响大师,在语言通感层面上,有着恣意汪洋的驾驭才能。他有太多细腻、不同一般的心灵触觉。读他的小说,仿佛身处一家切磨璀璨钻石的宝石工厂。美国行为学家耶胡迪·美纽因说过:“人耳具有难以想象的灵敏,这种灵敏对人的心灵、情感起着巨大作用。”莫言的小说,正是利用了敏锐的听觉、丰富的想象和艺术化的声韵工厂,塑造了一个有声有色的奇异世界。

莫言的故事5

  莫言曾应邀带病到德国法兰克福参加一个名为“感知中国”的论坛。他到达德国后,有件事使他闷闷不乐。原来,当天德国的许多报纸捕风捉影说他耍大牌。这样的报道使很多读者质疑莫言的人品。

  第四天,论坛主办方让莫言进行关于中国文学的演讲。走上讲台,莫言一开口并没有讲文学:“上个月,我因为胃出血住进了医院,出院以后身体虚弱,本不想来参加这个会议,但我妻子说,既然已经答应了别人,就应该信守承诺。听妻子的话,我来了。我临出门的时候,妻子对我说:‘听说德国的高压锅特别好,你买一个带回来。’我这才明白她让我来的真正目的是让我来买锅。我前天上午已经完成了任务,买了个高压锅在床头放着。”这时,会场发出一阵笑声,有人小声嘀咕:“哦,上帝,我们可不是来听什么高压锅的。”

  莫言笑了笑,就着话题,从“高压锅”引到了另一种“锅”,他说:“这次来,我还知道德国某些媒体给我背上了一个黑锅。这次我来法兰克福,收获很大,买回了一个银光闪闪的高压锅,同时还卸下了一个黑锅。我这次来才体会到老婆的话一定要听。我如果不来,第一买不回高压锅,第二我的黑锅就要背到底了。”听完这一段话,人们恍然大悟,原来,莫言是要为自己鸣不平啊!

  最后,莫言以一个小故事结束演讲,他说:“听说法兰克福是歌德的出生地。有一次,歌德和贝多芬在路上并肩行走。突然,对面来了国王的仪仗。贝多芬昂首挺胸,从国王的仪仗队面前挺身而过。歌德退到路边,摘下帽子,在仪仗队面前恭敬肃立。我想,这个故事向我们传达的就是对贝多芬的尊敬和对歌德的蔑视。在年轻的时候,我也认为贝多芬了不起,歌德太不像话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意识到,在某种意义上,像贝多芬那样做也许并不困难,但像歌德那样,退到路边,摘下帽子,尊重世俗,对着国王的仪仗恭恭敬敬地行礼,反而需要巨大的勇气。”通过这个小故事,莫言委婉地表明自己其实是心存敬畏的人,绝不是目空一切耍大牌的人。场内爆发出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莫言的故事6

  作家的一生除了追求文艺的创作,更多的是希望读者认可,也希望文学奖的加持,只有这样才能给他们痛苦、漫长的创作带来希望。不仅是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我国文学的骄傲,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文人都渴望荣获这一殊荣。文学的存在尽管与现实世界的发展格格不入,但熟人不是在文学里变得灵秀,儒雅,端庄又聪颖。

  鲁迅先生说过,文学的价值就是启迪民智,而泛泛的世界里,那些真正的智慧或许就来自平凡的民间。让文学接地气,富有人间烟火味、与柴米油盐酱醋茶融为一道,想必是历史的难题,文化的弊病。然而中国农民出身的莫言却巧妙地做成了这件事。也作为一个淳朴又晚熟的人,莫言十分乐意将朴素的故事文学化,带给全世界的读者。

  回望艰难困苦的童年时光,和四年疯狂的阅读千册书籍。这些过往,它既是苦涩的,同样也是无价的。正是因为有了贫困和苦难的缠绕,才有了莫言坚强的韧劲和毅力,通过不间断的付出和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最终走出了属于他自己的文学之路,也是当代文学的奇迹,更是世界文学的财富。

莫言的故事7

  在烟台听到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忽然想到他与我们浙江同行交往中的几件令人印象深刻的小事。

  头一件小事,可冠以这样一个耸人听闻的小标题:《莫言钻在洞窟里写两只金老鼠》。

  事情是这样的,我在主持浙江省作协工作时筹划过五次“浙江作家节”,记得那是首届,20xx年初夏。我邀请的有莫言、陈忠实、张平、李存葆等一批著名外省作家。这次作家节是我们与衢州市联办的,记得我事先去衢州各区县踩点,走过龙游,就跟龙游县的领导策划了七十几位作家在龙游的一项具体活动,就是让作家们也一起来猜测一下“龙游石窟之谜”,具体的做法是,把一批桌椅搬进石窟,把电线与台灯拉进石窟,让作家们都坐进石窟,摊开纸笔,以自己的想象来叙述龙游石窟的来历,既可以采纳诸家争论不休的“藏粮说”、“藏兵说”、“采石说”、“避祸说”、“UFO说”,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后来,作家们果然就按计划进了洞子。坐在洞窟深处,每人面对几张稿纸,苦思冥想,莫言下笔快,马上就写成了一篇。他的观察与思考,是他莫言一贯的风格,原来他写了一篇寓言式的解谜文章,他在文章里判断,洞窟的来历与一只远古时代的金老鼠有关,这只公鼠向母鼠求爱,母鼠便要求它给自己一所房子,于是公鼠无奈之下就拼命挖洞,就把自己未来的新婚之家,挖成了如今震惊世界的龙游石窟。

  一个小小而完整的魔幻幽默。

  谁能会像莫言这么想?龙游人大喜,珍藏了莫言的手稿。

  第二件小事的标题,也可以耸人听闻地叫做:《不善于唱歌的莫言大吼妹妹你大胆朝前走》。

  也是在龙游。龙游是为时十天的“首届浙江作家节”举行闭幕式的地方。因为我踩点时发现龙游县的市民广场造得很漂亮,每晚都有上千的市民在这里休闲散步,因此设想就在这个广场上搭个台子,来一场作家与市民的共同联欢,以一种“文学亲近人民”的热烈来结束这次作家节。

  果然,这次联欢如预期的那样搞得很热闹,据说市民涌来了两万人,累得警察都顶不住了。当然作家们的情绪就更高,有莫言在就必须要唱“红高粱”。也因为张艺谋刚拍了莫言的小说《红高粱》不久,那首带着破腔调的主题歌风靡全国,于是在全场的轰然之下,作家们簇拥着莫言一起上台,一齐吼唱“妹妹你大胆地朝前走哇”,把广场的气氛推到了最高点。莫言不善唱,但那晚也唱得很投入,在“男声小组唱”里拼上了大嗓门。

  使我感动的还不是他的嗓门,而是他的真诚,是他能跟着这支队伍一直走到最后。因为创办作家节是首次,我经验不足,前后的日期规划了整整十天,其实在十天中是不可能留住所有的著名作家的,谁都很忙,能来几天就不错了。然而就是莫言,在衢州一个县一个县地跟着走,一直走到了最后的闭幕式。他中途轻轻地说过一句话,他说:“我知道组织大规模文学活动的.不容易,我理解你们。”这句话是王旭烽向我转达的,我当时就热泪盈眶了,焦虑随之风散。

  第三件小事,标题可以取成:《愿意为一个小作者摇旗呐喊》。

  我说这位是“小作者”,其实也不确切,小卢写诗好多年了,诗艺很传神。小卢要为杭州西湖写一册诗集的想法我特别赞同,也为此向杭州市的主要负责同志提过建议,获得了有力的支持。诗集完成出版后要开会研讨,以扩大文学影响,小卢想请文坛“大人物”来杭出席,想邀莫言,但又觉得在作家节上结识的这位著名作家不一定会来杭州,我也觉得不太可能,谁都为自己的写作忙得不可开交,怎么能来呢,况且莫言又是一个惜时如金的人。然而意想不到的是,莫言竟匆匆飞来杭州了,还为一册诗集的出版认真地讲了话,讲完话就匆匆飞走了,直感动得小卢连连大叹:莫言老师真是我们浙江作家的好朋友!

  自然,作家的人品一般不在诺奖评委的斟酌范围之内,是我们这些人平时嘴里说说的,但就凭我们这么说说,心里也充满了暖意,平添了对这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几多好感,再也不想去随意贬低那些瑞典人了。

莫言的故事8

  他出生在一个大多数中国人都在挨饿的年代,在儿时的记忆里,食物就是全部。每逢开饭,他匆匆把自己的那份吃完,就盯着别人的碗号啕大哭。饿急了,他就公然地抢夺别人碗中的食物,抢得双泪长流。能吃的东西似乎都吃光了:草根、树皮、房檐上的草。有一次学校拉来了一车好煤,他拿起一块就放在嘴里嚼,同学们也跟着一起嚼,都说越嚼越香。一上课,老师在黑板上写,他们就在下边嚼煤,咯咯嘣嘣一片响,全都一嘴乌黑。

  后来,他当了兵。为什么当兵?因为从此可以和饥饿道别了。在部队里,他每次至少吃8个馒头,吃得别人都睁大了眼睛,但他感觉肚子里还有空。再后来,日子过好了,一上宴席,他却仍是迫不及待,好菜坏菜什么都吃,生怕吃不饱。许多朋友说他吃起饭来奋不顾身,埋头苦干,好像狼一样。他也曾一次次告诉自己:少吃,慢吃,吃时嘴巴不响,眼光不恶,夹菜时只夹一根菜,“痛改前非”。但,一见到好吃的,他立刻便恢复原样。

  后来有一次,他遇见了一个自称是作家的人,作家白白胖胖,一看胃口就十分好。作家说,他写一本书就能得成千上万的稿费,每天吃三顿饺子,而且还是肥肉馅儿的,咬一口,那些肥油就“滋滋”地往外冒。他不相信,天下竟有富贵到每天都可以吃三顿饺子的人?作家二字让他震惊。

  从此,他知道了,只要当了作家,就可以每天吃三顿饺子,而且是肥肉馅儿。那时,他就下定了决心,长大后一定要当一个作家。

  几年后,他果然出了一本小说,名字叫《红高粱家族》,是畅销书籍。后来被改编成电影《红高粱》,是中国第一部走出国门并荣获国际A级电影节大奖(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的影片,产生了空前的影响力,开创了中国新时期电影创作的新篇章。

  他就是作家莫言。

  如今的莫言发福了,山珍海味可谓吃遍了,但曾经的饥饿记忆,却在生命中永远不会消失。

  什么是饥饿?我觉得饥饿是生命的闹钟,时刻警醒着你前进。饥饿让正在饥饿的人产生求生的动力,拼尽全力摆脱困境;饥饿让曾经饥饿的人永远保持危机的意识,永远不能松懈,不能堕落回困境的泥潭;饥饿让已经富足的人珍惜拥有的满足,明白幸福的来之不易。

  莫言说:“饥饿和孤独是我创作的源泉。”饥饿,绝对是生命的闹钟,它随时告诉你如何面对变幻莫测的现实。这钟声回荡在你的心里,让你从容,让你豁达,让你珍惜。

莫言的故事9

  1997年,莫言从部队转业到了检察日报社影视部工作,人生角色里又添上了记者这一行。五年后,有人曾问起他这份职业时,莫言直言不讳地说:“我在影视部的工作多半是搞搞影视专题片的策划,要不就是跑东跑西,很少坐班。实在算不上是个合格的记者,在报社待了好几年,到现在还不知道。报纸究竟是怎么出来的呢。记者证我倒是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去逛公园时,只要掏出它总能免票,坐火车也能享受到特别的照顾,好像比莫言这个名字管用多了。”

  自称是“乌鸦”

  在一次访谈快结束时,主持人对莫言说:“您的小说其实走的是比较狂野的路线,肯定不是精致的路线,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莫言习惯性地半边的嘴角向下一搭,说:“我们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当这个世界所有的鸟都变成风凰的时候,是多么的单调,所以我们要有凤凰、要有乌鸦、要有麻雀、要有孔雀那才好看,当然我是乌鸦。”

  自嘲“熊样”

  有一次,一个记者问莫言:“您认为您对人类精神的贡献在什么地方?”莫言轻描淡写地说道:“我时人类精神毫无贡献,我的贡献就是打破了作家的神秘感。大家看看,我这么一个熊样的人,竟然被说成‘中国著名作家’,对作家的神秘感和崇敬感,是不是顿时就会烟消云散呢?”

莫言的故事10

  莫言,原名管谟业,生于1955年2月17日,祖籍山东高密,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他自19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他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他的作品也是中国及世界文学史上的里程碑。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在讲故事。

  莫言在获奖感言中将了他小时侯印象最深刻的几件事,主要阐述了母亲对他的教导,他在母亲那里学会了人生最宝贵的真理。他母亲让他懂得了以“仁”待人,对人要宽容,不要贪图小便宜。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他的话语中透着对母亲深深地怀念之情以及淡淡的悲哀。

  莫言在获奖后的心情既惊喜又惶恐,他惊喜的是没想到自己真的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认为还有很多作者具备了获奖的资格;惶恐的是害怕得罪更多人,以至于这些人将矛头齐刷刷地指向自己,处处为难自己。有人说:“莫言不仅是中国经验的杰出表现者,同时也是古老中国文化在当代的忠实传人,更是现代汉语文学表达的创新者。”莫言认为自己并没有改掉爱说话的特性,自己的名字倒像是对自己的讽刺。

莫言的故事11

  1: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里组织我们去参观一个苦难展览,我们在老师的引领下放声大哭。为了能让老师看到我的表现,我舍不得擦去脸上的泪水。我看到有几位同学悄悄地将唾沫抹到脸上冒充泪水。我还看到在一片真哭假哭的同学之间,有一位同学,脸上没有一滴泪,嘴巴里没有一点声音,也没有用手掩面。他睁着大眼看着我们,眼睛里流露出惊讶或者是困惑的神情。事后,我向老师报告了这位同学的行为。为此,学校给了这位同学一个警告处分。

  多年之后,当我因自己的告密向老师忏悔时,老师说,那天来找他说这件事的,有十几个同学。这位同学十几年前就已去世,每当想起他,我就深感歉疚。这件事让我悟到一个道理,那就是: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2:我再讲一个故事:三十多年前,我还在部队工作。有一天晚上,我在办公室看书,有一位老长官推门进来,看了一眼我对面的位置,自言自语道:“噢,没有人?”我随即站起来,高声说:“难道我不是人吗?”那位老长官被我顶得面红耳赤,尴尬而退。为此事,我洋洋得意了许久,以为自己是个英勇的斗士,但事过多年后,我却为此深感内疚。

  3:请允许我讲最后一个故事,这是许多年前我爷爷讲给我听过的:有八个外出打工的泥瓦匠,为避一场暴风雨,躲进了一座破庙。外边的雷声一阵紧似一阵,一个个的火球,在庙门外滚来滚去,空中似乎还有吱吱的龙叫声。众人都胆战心惊,面如土色。有一个人说:“我们八个人中,必定一个人干过伤天害理的坏事,谁干过坏事,就自己走出庙接受惩罚吧,免得让好人受到牵连。”自然没有人愿意出去。又有人提议道:“既然大家都不想出去,那我们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外抛吧,谁的草帽被刮出庙门,就说明谁干了坏事,那就请他出去接受惩罚。” 于是大家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庙门外抛,七个人的草帽被刮回了庙内,只有一个人的草帽被卷了出去。大家就催这个人出去受罚,他自然不愿出去,众人便将他抬起来扔出了庙门。故事的结局我估计大家都猜到了那个人刚被扔出庙门,那座破庙轰然坍塌。

  好了,让我先解读第一个故事。对于这个故事,我想每一个出生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初的人,都不会陌生。这是非常熟悉的一个场景。也许有好多人都有这种经历。这个故事的重点不在于在那种场景下有人不哭,而在于有人不哭引起的后果。那便是竟有许多人告密,连莫言也不例外。故事的深意在于,那些告密的人也许早就忘了自己的行为,而莫言却对此事非常愧疚。也正是因为莫言能反思自己的行为,所以莫言成了一个伟大的作家,而那些告密者却还是一个普通的平民,

  这便是差别。莫言讲这个故事的本意是告诉大家一个道理,那就是要学会宽容,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恶存在,而这种恶随时都有可能暴露出来。所以莫言说当众人都哭时,应允许人人不哭,不论那个不哭的人是什么理由,我们都不能责备。第二句话更进一步,那就是当哭成为表演,既然是表演那便是不真诚,所以必须加一个更字,更要允许别人不哭。在这里,莫言告诉我们,不要盲目的从众,也就是说所谓的民主,有可能是一种恶。关于这点西方人早就有所认识,早就提过一种说法,那便是民主的暴政。莫言的本意便是告诉西方人,要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同样,也要允许不同的文化的存,更要允许不同的体制存在。你们不要对中国指手划脚。这里便包括了中国的文化与体制。所以我说,当大家都高喊所谓的民主与自由的时候,应该允许别人不同意所谓的民主与自由的存在。更何况,那些高喊所谓的民主与自由的人所鼓吹的并不是真正的民主与自由,而一种泛民主化思潮,而是一种打着民主的旗子行反对民主之实的独裁意识。

  注意,在这里,莫言讲这个故事只是铺垫,从这三个故事,可以看出莫言真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他很会讲故事。在不动声色中便把伏线埋好,等着引爆最后的包袱。

  下面解读第二个故事,这个故事是涉及莫言自己的,是后面那个故事的影门墙,是一个遮蔽,这个本意是,你不能忽视任何一种存在,即便是你想找的那个人不在。莫言检讨了自己的笨拙或说不成熟,也可以说是一种不自信,所以当时便对那位长官说我不是人吗?其实,莫言当时最好的回答该是不作声,因为沉默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次一点的回答是:你要找的人不在。这样既显示了自己的存在,又指出了别人的错误。然而,莫言当时太年轻了,所以莫言说内疚许久。在这里,莫言是告诉西方人,不要忽视东方的存在,即便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人物,以后都有可能成你们这里高贵的客人。同理,你们也不要忽视中国的存在,不论是中国的文化,还是中国的体制,都有可能成为世界的焦点。

  该说第三个故事了,这个故事大约也最能引起人猜想的故事,在这里,我要说,这是一个极具智慧的故事,也是一个寓言。特别是在中国现在所谓的泛民主化思潮泛滥的时候,十分有警醒意义,也具有十分强烈的警告的成份。对于那八个人,是一块躲避风雨的,本来,这并没有什么错误,谁出门遇到了这种情况,都会自然的选择,没有一个人会迎着风雨跑出去,接受风雨雷电的洗礼。可问题是,当人们对面这种绝对的困难的时候,也就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力的时候,便显出了不自信,这是一种本能反映,于是便从自身寻找答案,自然的便从道德的角度去寻找答案,这种寻找是一种文化基因,是一种文存遗存,它深藏于我们每个人身上,这与人类从远古走来时对大自然力的恐惧有关,当人们不能左右外部力量的时候,总会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这也是现实社会中为什么总会有一些人自虐的原因。好了,让我们回到故事本身,这八个人也是一样,当对面不可抗拒的大自然的力量的时候,他们开始从自身寻找问题,于是便得出了有人作恶的结论,其实,这种恶是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的,也就是说每个人的身上都有这种恶,这也是佛教的教人救赎的本意。这正如莫言所讲的第一个故事的告密者一样,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一种恶,这种恶的本源便是自私自利,也就是人的本性,本能,即趋利避害。如果这个时候每个人都认识到这问题,都承认自己有恶,即便是一种恶念,那么便出现以下的状况,一,即八个人都承认自己作过恶,然后勇敢地走出破庙,走进风雨,接受风雨电的洗礼与惩罚,这八个人同时存活;二,这时其中一个敢于承认自己的作过恶,而这个时候幡然醒悟的人,对大家说我做过恶,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与生命,我愿意承担责任,于是自己走出破庙,走进风雨。

  注意,这两种情况不论是哪一种,都有一个前提,那便是承认自己的恶,只在正确在认识自己的恶,你才有可能存活。当然,如果是这样,那便是另外一个故事了,那么莫言讲这个故事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但是,然而,以上的两种情况都没有发生,而是出现了另外一种情况,那便是八个人谁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恶,当然,在这里对这八个人不能多加指责,不承认也就罢了,而是这八个还要继续自己的恶,那便寻找一个替死鬼。注意,以下的细节很有意味,那就是这八人都想找一个替死鬼,以保证自己的活,但是谁也不去说出来,这里又出现了人的另一种恶,那就是虚伪。于是便随便找了一个理由,往外扔草帽。这看起来很公平,其实不然,他们都知道自己的草帽有可能有可能刮走,但这里不可否认的是八个人中往外扔草帽时有人做弊的可能,或者说即便不做弊而自己也有八分之七存活的可能。结果还真的有一个人的草帽被风刮走,戏剧性一幕出现了,那便是那七个人一块把那个人架起来扔了出去,结果却是那个人并没有被雷劈死,而那七个人却死在了破庙里。这真是一个非常出人意料的结局。想存活的人并没有存活,而那个替死鬼却活了下来。这是一个悖论,与开始的目的正好相反。

  到这里,我们该看看莫言的本意了,这个故事的最核心的部分在哪里?那便是那七个人一致的行为,在这里有一种很民主的味道,七比一,在这里真正体现了民主的暴政,这看起来很公平,是多数人的选择,好象是一种民主,一种共同的力量。而这种多数人的选择却是一种暴行。

  莫言前面的那个故事里许多人告密的恶行并没有真正对那个不哭的孩子造成伤害,而这个故事便是人们的恶行却对人造成了一种真正的伤害,而这种伤害开始是对别人,而结果却伤害了自己,这是作恶的人没有想到的。作恶的人死了,而那个活下来的心灵也不会平静,因为他的活并不是因为自己承认自己的恶,而是别人做恶的结果。而他却是带着这种恶,以受害者的名义活在世上,并且到处以受害者的身份鼓吹自己是如何的善良,如何地受到迫害,而迫害他的那些人是何等的恶毒。这样的人,在当前的中国可说比比皆是。只是在这里,我想问一下,你敢承认你的恶吗?你敢说当初在受迫害时没有害过别人吗?

  莫言的伟大就在这里,他把对人性恶的批判推到了极致。这也是他的作品的意义之所在。莫言作品中写到的那些恶,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谁也不可能例外。那怕是讲故事的人自己。

  莫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他把前一个故事当作铺陈,那只是一个预演,真正的意义在后面这个故事里。在这里,莫言告诉我们,所谓的泛民主化思潮是一种恶,是一种毒药而不是琼浆玉液,而这种恶的最终结果让那些鼓吹所谓的泛民主化思潮的人在动乱中死去,而不是存活。在人数众多的中国,任可的泛民主化思潮都会给国家带来灾难。这便是莫言要告诉西方人的本意。吊诡的是,许多人却从中莫言的故事里解读出对所谓专制的对抗。

  现在世界上每天都发生许多事,许多人为中东北非的社会变革叫好,以为推翻一个裁者,一切都会变好,其实,动乱才刚刚开始。如埃及。

  在这里,我想录《吕氏春秋》里的一段话,来警告那些天天鼓吹所谓的民主与自由的泛民主化思潮的人: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何以知其然也?老耽贵柔,孔子贵仁,墨子贵廉,关尹贵清,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倪良贵后。此十人人皆天下之豪士也。?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两千多年前的人,便意识到这个问题,现在的人却还在犯同样的错误。由此可见,达尔文的进化论并不靠谱。

  好了,不多说了,我想,许多人都可能会从莫言的故事里悟出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

莫言的故事12

  小学生的作文,成了中学生的范文

  莫言只是小学毕业,没有上到初中,可是,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他的作文曾被拿到了中学生的课堂里宣读,作为一种学习的范文。

  莫言的作文很棒,记得第一次引起老师注意的作文,写的是一场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学校篮球比赛。每逢“五一”,小学里就举行体育盛会,有乒乓球、标枪、跳高、赛跑。写作文的时候,同学大部分都是走马观花,流水账一样把各种运动项目都写一遍。他另辟蹊径,别的比赛一笔带过,把绝大部分笔墨专门写篮球比赛,写怎样抢球,怎样运球,怎样投篮,受到了老师赞扬,当作范文全班宣读。

  莫言受了表扬,一下子兴趣就上来了,天天盼着上语文课,因为那是他出风头的时候。后来,他经常在作文中虚构故事,而他的小学作文还被拿到中学里宣读,给中学生当范文。他回忆说,自己文学的开窍比别人多了一份觉悟,那就是对“虚构”的重视。

  小时候推10圈磨才准看1页书

  莫言嗜好读书,小时候冒着家长惩罚的风险读书,甚至出力推磨换书看,推10圈磨才能获准看1页书。在访谈时,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董倩问:“您不能推1圈磨就看1页书吗?”莫言大声说:“我愿意人家不愿意啊!”

  莫言仍然记得读《青春之歌》的那一天,朋友只准他借书一天,不管看不看完,第二天必须还书。怎么办,他跑到一个草垛上躲了起来,放羊这个“本职”工作被放到了一边,羊儿饿的咩咩叫,他读得忘乎一切,气得母亲要打他。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莫言读遍了周边10多个村庄的书籍。一天之内读完了的《青春之歌》,他至今记忆清晰,还记得书中的一些段落。回想以前,已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先生感慨:“那些回忆都变成了我宝贵的资源。”

  你们用眼睛看书时我在用耳朵阅读

  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会授奖词的关键词之一,就是莫言作品中的“魔幻现实主义”。其实,这种熏陶从莫言的幼年就开始了。拿他的话说是:恐怖故事听多了,经常感到恐惧,吓得割草都割不着。可是,越恐怖越想听,越想听越恐怖。

  漫长冬天,无以为乐,他就在村子里、炕头上听恐怖故事,听多了自己都乱寻思。恐怖故事方面,比如,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个人在桥头走路,听到背后有人嘿嘿笑,可是回头又没有人。自己乱寻思方面,比如,一天晚上,莫言在自己的大门口,仿佛看到远处田野里有一个橘黄色的球,被两只狐狸抛来抛去。

  当然,还有很多土匪豪杰的故事。这些民间故事、传说,最后都成了莫言创作的素材。一位幼时伙伴说:“咱小时候听到的那点儿事儿,都上你的书里去了!”在与同行交流时,莫言曾骄傲地说:“你们在用眼睛看书时,我是在用耳朵阅读!”

  我看到野草燃起来,心里就高兴

  在接受专访的时候,莫言透露了自己的一个爱好:喜欢到田野里,河滩上,把枯草烧成灰,一来让它们变成灰肥,二来也满足一下自己“想做点儿坏事的冲动”。莫言说:“在田野里烧草,既很快乐,又不犯法!”

  这种独特的快乐,其来有自,绝非偶然。莫言从饥荒年代走来,“记忆最深的就是饿”,没粮食的时候,村民都挖野菜吃,有人因此得病、死亡。不仅粮食匮乏,连烧火的野草都是一个大问题,都弄不到。所以,今天的莫言回到乡村,看到田野里的秸秆,河滩上的野草,都枯萎在那,没人收捡,自己的心里油然而生一种感慨:“哎呀,这些东西怎么都堆在哪里没人要?”

  所以,当莫言走近这些昔日的柴草,他就喜欢点火。他说:“我看到野草燃起来,心里就高兴。”

莫言的故事13

  生于黑暗,母亲是孩子前行的一盏灯

  莫言出生在那样艰难的岁月,算得上是运气不好。不幸中的万幸是,莫言拥有一个好母亲。

  她虽然只是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村妇女,却用自己的生活阅历,教莫言活成一个大写的人。

  母亲疼爱莫言,却不宠溺。

  当时家里困难,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但只要莫言对母亲提出买书买文具的要求,总是会得到满足。

  家里养了两头羊,每天放学后,放羊就是莫言的工作。莫言向班主任借了几本书,钻到一个麦草堆里,以最快的速度在一个下午把书翻完。

  羊饿得狂叫,母亲把莫言从草堆里揪出来,看到他手里捧着书也就没有打骂孩子。

  莫言的母亲不仅让孩子懂得读书的重要性,还教授他一些人生道理。

  莫言曾跟着母亲去稻田捡拾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拣麦穗的人纷纷逃跑。

  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扇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拣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

  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莫言一生难忘。

  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莫言相逢,莫言想冲上去想报仇,母亲却拉住他,平静地说:

  “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母亲用她的仁慈,教会了莫言放下。

  村子里很多人嘲笑莫言其貌不扬,学校里有几个性格霸蛮的同学也因此打他。

  莫言回家痛哭,母亲却对他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

  母亲温柔的语言,极大舒缓了莫言自卑的情绪,让他成为一个乐观的人。

  更为重要的是,在那段艰难的岁月。母亲虽然自己患有严重的肺病,但从来没有想过了结自己,抛下这个沉重的家庭。

  顽强的母亲,也给了孩子们努力生存的勇气。

  一个好母亲,对孩子来说就像一层隐形盔甲,总能在关键时刻起到保护作用。

  在那些琐碎黯淡的日子里,母亲的爱就是莫言最大的慰藉。

【莫言的故事】相关文章:

莫言的故事11-08

莫言的勇气故事08-07

名人莫言的故事11-02

莫言的励志故事10-24

名人故事:莫言自述10-31

莫言的名人故事摘录11-02

作家莫言名人故事11-04

莫言的故事13篇11-08

莫言的故事(13篇)11-09

莫言:喜欢讲故事的人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