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洲难求不必求 天姥未睹因梦睹

时间:2024-10-18 01:04:48 梦游天姥吟留别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瀛洲难求不必求 天姥未睹因梦睹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写梦游仙府名山,着意奇特,构思精密,意境雄伟。感慨深沉激烈,变化惝恍莫测于虚无飘渺的描述中,寄寓着生活现实。虽离奇,但不做作。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瀛洲难求不必求 天姥未睹因梦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瀛洲难求不必求 天姥未睹因梦睹

  大唐王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王朝,同时也成就了一段流光溢彩的文学盛世。而“诗仙”李白凭借其丰富奇特的想象、大胆新奇的夸张、文如泉涌的才思、放荡不羁的豪情登上了唐代诗歌圣殿的最高峰,成为盛唐气象的代表人物。他既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人生自信,也有“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无奈叹息。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春,他被“赐金放还”,被迫离开了长安,没有能够实现“济苍生”的宏愿。仕途的曲折使他意识到在现实之中施展壮志之艰难,于是寄希望于虚幻缥缈的神仙世界,访道寻仙成了他最好的精神安慰剂。天宝四年(公元745年),他离开东鲁南游吴越留别友人时,写下了著名的游仙诗——《梦游天姥吟留别》。

  明代高棅在《唐诗品汇》中这样品评《梦游天姥吟留别》:“瀛洲难求而不必求,天姥可睹而实未睹,故欲因梦而睹之耳。”诗人以梦中游仙的形式,寄托了个人在政治上的苦闷以及期望超越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由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大胆反抗现实的精神。

  在这首诗中他借助梦幻的形式对内心苦苦追寻的神仙境界进行了生动的摹画。从内容上来说,全诗可分为入梦、梦游、惊梦三部分。

  全诗一开篇:“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诗人在起笔时即故意宕开一笔,以“瀛洲”的“难求”反衬出天姥在云霞明灭之中或可一睹,巧妙地点题。继而便自然地引出对天姥山的描写。诗人极力地描摹其壮阔、高峻:“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先用夸张手法写天姥山拔地而起耸入云天,突出其横空出世之壮阔气概;再用对比手法,盛夸其气势超过了五岳,盖过了山峰连绵的赤城。即使这样作者犹觉不足,于是又将巍峨的天台山跟天姥山对比,进一步烘托出天姥山雄奇的气势。“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句交代了“梦”的缘起,张开了想象的飞翼翱翔于重天之上,再联想起自己当年“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经历,那些浪迹吴越时的山水见闻也就自然地再次浮现于脑际。可见作者“梦游天姥”不仅有往昔的基础,也有现实的触发。同时我们也能看到李白那奇特的浪漫主义想象还是深深地植根于历史和现实的土壤之中的。

  “一夜飞渡镜湖月”一句表明诗人已真正进入梦游的状态。一个“飞”字,摹拟出“飞渡”时的迅疾,堪称出神入化,足见诗人对天姥山的神往是多么急切。“夜月”这个典型意象,既扣住了题目中的“梦游”,又给全诗增添了朦胧清丽的氛围。“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写诗人想象自己在曲折迷离、千岩万转的道路上穿越令人惊栗的深林到达天姥山之巅;“列缺霹雳,丘峦崩摧。”这突如其来的天象又为我们打开了另一层境界,诗人的幻境也达到了高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写出了诗人在这里与仙人们的激情相遇,最为饱满、明朗的艺术画面表现了诗人激情梦游的最美境界。

  诗人沉浸在仙气缭绕、仙人如麻的神仙境界中形神俱忘,“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突然之间,诗人魂魄惊悸,从梦游的美好世界中惊醒,无奈地长声叹息。诗歌的境界从梦境一下子跌回了现实,诗人的情绪也陡转而下。“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诗人嶙峋直立的傲志,不取悦于世而又不苟合于世的一腔怨愤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对于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传达的寻仙访道的思想,我们该如何去看待呢?首先李白在“济苍生,安黎元”的政治理想遭受挫折之后,无法在现实世界中找到精神依托,因而寻仙访道成了他精神安慰的良剂。在历史当中和他相似的人物有魏晋时期的嵇康、向秀等,他们把对现实的不满寄予黄老之学、谈玄之风,获得了精神的暂时超脱。李白在这里就是以古人为榜样。但李白追求道家的“远离尘世”“绝世独立”,绝不是像一般的道士简单地对飞升成仙

  的向往,而是“只因无由谒明主,暂向瀛洲访金阕”。有人说:“公好神仙,非慕其清举,将以不可求之事求之,欲耗壮心遣余年也。”这是对李白寻仙访道做得最好的注释,可以说李白根本未沉溺于寻仙访道中。其次我们从李白对待功名思想的变化也能印证他对待寻仙访道的真实态度。李白对功名起初是极度的渴求,未进官场时,希求种种进身的办法,不惜低三下四地拜谒;不惜牺牲个人幸福联姻高门;不惜走后门拉关系。政治上失意之后继而对功名绝望,又厌弃官场的排挤纷争而离开官场。纵情山水之时又再燃功名利禄之欲火,在《永王东巡歌》中他写道“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这里李白以谢安自比,可见其渴望走上官场,心中对功名的渴望并没有因为一次失败而彻底绝望。“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人之本性也使得李白产生了这种矛盾的行为。

  总之,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李白因现实苦闷而入梦,在梦中快乐地畅游,大梦一醒之后又回到惨淡的现实之中。在梦中他把神话传说和对大自然的真实体验融合在一起,把自己理想中的世界描绘得奇幻莫测,令人目眩神迷,尤其是他那汪洋恣肆、舒卷自如、妙机天成的情韵留给了后人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瀛洲难求不必求 天姥未睹因梦睹】相关文章:

表达知己难求的句子(精选145句)08-04

黯睹飘雨光阴绵伤散文08-16

《坠求·无求》的诗歌08-05

人生知己难求散文(精选6篇)07-19

关于《坠求·无求》诗歌10-13

梦游天姥吟留别与梦天鉴赏09-13

求唯美的句子精选10-23

解析《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梦”09-09

求泰戈尔的爱情诗09-30

有关李白求师的全文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