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的介绍

时间:2024-06-20 05:53:44 孟浩然 我要投稿

关于孟浩然的介绍

  咱们儿时就背诵过唐诗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还有在影视剧中大家会看到很多小朋友摇头晃脑的北宋唐诗春晓,显得那样的津津有味。那么唐诗春晓的作者是谁呢?下面简单介绍下春晓的作者的相关资料。

  关于孟浩然的介绍

  唐诗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除了《春眠》还有《孟浩然集》、《过故人庄、《宿建德江》等作品,都深受大家的喜爱。很多诗人都是在仕途上不得志,后寄情于创作,孟浩然就是这类诗人的代表人物之一。

  唐代诗人孟浩然

  出生在盛唐的孟浩然,本想为国家做点事情,可是却不得志,在痛苦失望后,便做了隐士。隐居的地方就是鹿门山,专情于自己的创作,主要写一些山水田园诗句、隐居逸兴诗还有羁旅行役的心情的诗。通过自己的诗表达自己愤世嫉俗之感,不过更多的表达诗人的自我表现。

  其实春晓的作者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第一人,更是“兴象”创作的先行者。《春晓》就是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时所写的,孟浩然的诗歌主要以五言古诗见长,表达了自己的隐居闲适、羁旅愁思,孟浩然诗风清淡自然,他的诗中有景更有情。

  孟浩然主要写山水诗,前期主要写政治诗跟边塞游侠诗,后期主要写山水诗。孟浩然的诗目前存下来二百多首,这里面的大部分诗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总得来说孟浩然是个伟大的诗人,虽然仕途失败但是没有颓废,反而开辟另一条光明之路。

  孟浩然的趣事

  隐鹿门山

  孟浩然性爱山水,喜泛舟,“我家南渡头,惯习野人舟。”正是适应了这性情。从涧南园到鹿门山,有近二十里的水程;从鹿门山到襄阳城,有三十里的水程,泛舟往返非常便利。也许是东汉初年的习郁,修鹿门庙、建习家池给了他启示。光武帝封习郁为侯,其封邑在今宜城。习家池则是习郁的私家园林,也就是“别墅”。习郁爱山水,而这三地联结,就构成了一条非常理想的游山玩水的路线。从宜城出发,泛舟汉水到鹿门山麓,“结缆事攀践”,到鹿门庙祭祀神灵,欣赏山林景色。然后,下山登舟,经鱼梁洲到凤林山下,舍舟登岸至习家池别墅。从习家池回宜城可以泛舟,也可以沿着冠盖里骑马、乘车。习郁就是在这条线路上,享受着“光武中兴”带来的和平安宁的生活。而孟浩然则在这如画的山水间,领略着盛唐时代的田园牧歌般的乐趣。

  转喉触讳

  关于孟浩然的:“转喉触讳”的典故历史上有四种记载:王维说、李白说、李元绂说、张说说。

  王维说

  襄阳诗人孟浩然,开元中颇为王右丞所知 。句有“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者 。右丞吟咏之,常击节不已 。维待诏金銮殿, 一旦, 召之商风雅, 忽闻上幸维所,浩然错愕伏床下, 维不敢隐,因之奏闻 。上欣然曰 : “朕素闻其人 。 ” 因得诏见 。上曰 : “卿将得诗来耶 ?”浩然奏闻 : “臣偶不赍所业 。 ”上即命吟 。浩然奏诏, 拜舞念诗曰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 多病故人疏 。 ”上闻之抚然曰 : “朕未曾弃人, 自是卿不求进,奈何反有此作 !”因命放归南山,终身不仕 。

  李白说

  唐孟浩然与李白交游,玄宗征李入翰林, 孟以故人之分, 有弹冠之望, 久无消息, 乃入京谒之 。一日玄宗召李入对, 因从容说及孟浩然 。李奏曰 : “臣故人也, 见( 现)在臣私第 。 ”上急召赐对, 俾口进佳句 。孟浩然诵诗曰 :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 ”上意不悦,乃曰 : “未曾见浩然进书,朝廷退黜 。何不云 : 气蒸云梦泽, 波动岳阳城 ? 缘是不降恩,终于布衣而已 。

  张说说

  明皇以张说之荐召浩然,令诵所作 。乃诵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 ”帝曰 : “卿不求朕, 朕岂弃卿 ? 何不云 : 气蒸云梦泽,波动岳阳城 。 ”因是故弃 。

  李元绂说

  孟浩然拜访华山李相, 恰巧李元绂不在,孟浩然于是留下一首绝句而去,曰 : “老夫门前三日立,朱箔银屏昼不开 。诗卷抛却书袋内, 譬如闲看华山来 。 ”一日,明皇召俾口进佳句 。孟诵 : “北阙休上书, 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 多病故人疏 。 ”何不云 : “气蒸云梦泽,波动岳阳城 ? ”由此不遇 。

  失约朝宗

  孟浩然四十岁时进京考试,与一批诗人赋诗作会。他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两句诗令满座倾倒,一时诗名远播。当时的丞相张九龄和王维等爱诗的京官都来和他交朋友。郡守韩朝宗先向其他高官宣扬他的才华,再和他约好日子带他去向那些人推荐。到了约定的日子,孟浩然和一批朋友喝酒谈诗,很是融洽。有人提醒他说,你与韩公有约在先,不赴约而怠慢了别人怕不行吧。他不高兴地说,我已喝了酒了,身心快乐,哪管其它事情。

  孟浩然的故事

  孟浩然(689年740年),男,汉族,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孟浩然的一生,徘徊于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之中,直到碰了钉子才了结了求官的愿望,便隐居起来,从此以后便写出了大量的诗篇。孟浩然的诗歌多为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虽不无愤世嫉俗之作,但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好友王维并称王孟。其诗虽不如王维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造诣,而且是继陶渊明、谢灵运、谢眺之后,开盛唐田园山水诗派之先声。就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却落得个浪情宴谑,食鲜疾动而死。史书对此有详细的记载。

  公元740年,即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南游襄阳,访孟浩然,相见甚欢。孟浩然此时患有痈疽(一种皮肤和皮组织下化脓性炎症,局部红肿,形成硬块,表面有脓包,有时形成许多小孔,呈筛状,严重时,可能还会诱发败血症)。此时孟浩然病将痊愈,郎中嘱咐他千万不可吃鱼鲜,要忌口,否则以前的辛苦治疗不光白费了,而且还可能会有生命的危险。

  孟浩然与王昌龄是好友。既然是老友相聚,孟浩然自然会特别设宴款待,一时间,觥筹交错,两人相谈甚欢。宴席上有一道菜历来是襄阳人宴客时必备的美味佳肴汉江中的查头鳊,味极肥美。浪情宴谑,忘乎所以的孟浩然见到鲜鱼,不禁食指大动,举箸就尝。

  结果,王昌龄还没离开襄阳,孟浩然就永远地闭上了眼睛,时年五十二岁。

  我时常想,若非王昌龄山水迢迢前来拜访,现下该是有更多诸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般山水清恬的诗留了下来,孟浩然,定不必这么早死。然历史不可从来,孟夫子让王昌龄这么一访,竟然永诀红尘,又岂可怪罪?有句古话说的好: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对于孟浩然的死,想必王昌龄定会愧疚一辈子的!

【孟浩然的介绍】相关文章:

“孟浩然”的仕途之路介绍06-25

赠孟浩然作品介绍09-29

赠孟浩然06-10

孟浩然《春晓》08-09

孟浩然的资料09-24

《孟浩然》教案06-29

孟浩然的《春晓》01-25

孟浩然的思想08-07

孟浩然的故事10-12

孟浩然的诗歌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