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朝花夕拾》观后感
总有人拿鲁迅和胡适作对比,我不敢妄加评论。回到鲁迅生命的原点,追寻他成长中的足迹,重读先生的《朝花夕拾》。
书中的几篇散文,是鲁迅先生儿时温馨的回忆。《阿长与山海经》描述了一个没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的保姆阿长。在儿童读物匮乏的时代,热心的阿长满足了先生的心愿,买到了他心爱的宝书:绘图的《山海经》。
《山海经》这本奇书也是我童年时喜欢的读物,当时它不是纯粹的绘画本了。书中有神话,民间传说,地理知识等内容十分丰富。至今还记得,书中描述雍正把遗诏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
还有一个匪夷所思的传说,周瑜躺在棺材里假死,诸葛亮心里明白前去吊拜,围着棺木假悲恸哭,实际上是寻找隐藏的出气口,最后佯装哭倒,把蜡烛油糊住了透气孔,导致了周瑜的`真死。这种说法虽然荒诞,也无历史考证,却成了老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激发了我对历史人物浓厚的兴趣。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园里的菜畦,皂荚树,木莲,覆盆子。长妈妈口中令人惊悚的“美女蛇”。冬天雪地里竹筛捕鸟,到三味书屋接受启蒙教育。先生用简洁的文字,刻画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他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
《父亲的病》我们看到了一个为父亲寻医治病不停奔波的儿子,“名医”行医的表现,父亲的痛苦,先生的无奈。以及对父亲的不舍与深深的愧疚之情。父亲的病逝,成了他学医的初衷和希望。
1904年初,先生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藤野先生》介绍他学医生活中的几个片段,以及腾野先生严谨的教学态度。“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藤野先生的认真让先生肃然起敬。
然而,先生在学医的路上并走远。他写到在后来看电影时,影片中是日本战胜的情形,有中国人给俄国人当侦探,被砍头时,围看的中国人却叫好。“从那以后,我便觉得学医并非一件要紧事,凡事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作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
鲁迅先生觉得医术只能拯救人的身体,文学可以医治人的思想。他弃医从文,在这个嘈杂又乱之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道路进行了艰苦顽强的探索,提出了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先生的杂文自成一家,开创了新一代的文风,并以其深刻的思想性与艺术感染力,确立了其在中国现代思想史、文化史、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地位。有人说先生思想靠近苏俄,观点偏左,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老师说:“我们在当代阎连科,余华的小说里,感受到的一个事实,他们的表达难以摆脱,陀思妥耶夫斯基魔影的纠缠,往往在俄罗斯的忧患无序的时空中思考。同时,他们也成了鲁迅思想的继承者。”
鲁迅先生作为五四新文化的参与者,是现代文学的奠墓人。他的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翻译、基础科学介绍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的贡献。
就像余华所说的那样:“他的语言像核能一样,体积很小,可是能量无穷。”就是这样闪动的光亮,点燃了困苦中挣扎的人们。先生无可厚非成了彪炳史册的人物,成了我们的“民族魂”。
【鲁迅《朝花夕拾》观后感】相关文章:
鲁迅《朝花夕拾》手抄报12-02
读鲁迅先生《朝花夕拾》有感11-03
鲁迅《朝花夕拾》读书笔记03-15
鲁迅朝花夕拾读书笔记范文10-24
鲁迅的朝花夕拾读书笔记10-21
读鲁迅《朝花夕拾》有感300字10-10
读鲁迅《朝花夕拾》有感600字08-19
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范文12-26
鲁迅小说朝花夕拾的读书笔记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