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刘禹锡喊冤

时间:2020-11-18 12:22:53 刘禹锡 我要投稿

为刘禹锡喊冤

  中青年时期的刘禹锡是一个务实上进、勇于开拓的人,《陋室铭》是作者运用类比的手法寄托政治上的远大抱负,要向诸葛亮、孔子那样心系天下,为国出力,体现了作者的入世之心、济世之心、救世之心。

  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十课《陋室铭》是该书第二单元道德修养的最后一课。作为议论文,作为道德修养教育,收编《陋室铭》是十分恰当的。只是在讲授课文的过程中,始终感到与之配套的苏教版的教学参考书(2007年12月第6版)及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的《资源与学案》中,对该文的中心思想——“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定性不太恰当。其理由如下:

  其一“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唐德宗真元九年(793)擢进士第,授监察御史。唐顺宗时,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以后又任连州、郎州、和州等刺史。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这篇铭文是他在和州刺史上写的”。(见苏教版八年级《语文教学参考书》146页)。作者的青年时期是一位革新派,尽管被贬,但作者经过多年的努力又“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可见作者在州刺史上还是一个积极上进的人。文如其人,作于和州刺史任上的《陋室铭》,其中心思想反映的并不是“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如果以“不求闻达,安贫乐道”来勉励、警戒自己,能有后来的复出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人是永远不会复出的。

  其二 “铭,就是记载,在物体上刻字,表示永远不忘,后来便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体。常常在金属器物或碑石上刻写文字,用来记叙生平、事业、功德,表示纪念,或是记物寓意,表示勉励或警戒之意”(见苏教版《语文教学参考书八年级(下册)》143页)。本文取的是记物寓意,表示勉励或警戒之意。记物寓意,“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因主人有德才温馨。以“不高”、“不深”衬托“陋”,以“仙”、“龙”衬托“德”,以“名”、“灵”衬托“馨”。以“仙”、“龙”类比,其志向不言而寓,但绝不是“安贫乐道”。“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优美的环境胜过诸葛亮所在的卧龙山,反衬出了作者不是平庸之辈,加之“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与之商谈阔论的人都是博学多识的.“鸿儒”,更加体现作者为人处世水准之高,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作者是一个做事之人,有为之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识之士聚集到一体能干些什么?“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说明作者并没有闲,正是“我想唱的歌还没有唱出,我正在调弦弄索”。这是一颗有为的心,奋斗的心,寓意作者在暗自努力,这是一种锋芒内敛的表现。“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的诸葛亮未出山之前,也以“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而自谦,但并没有停止做事。“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更暗示了作者还在努力做事,无人打扰,无事打扰,做自己想做的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儿是做事的好地方。“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表面上以“诸葛庐”、“子云亭”比陋室,实际上是以诸葛亮、杨雄自比,处于陋室而心系天下,通篇的暗示就在于此,以至后来他才得以“升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画龙点睛的是“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欲居九夷”,其目的是去“传道”,而不是“居之”,所以当地“陋”对于“传道”者来说“何陋之有?”作者类比地写出了自己的志向,他不在乎居所如何是因为孔子“传道”是心系天下,他一心想做事,也是心系天下,室陋有何关系?高尚的品德与课文开始的“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有力的表现了作者的道德修养和远大抱负——要向诸葛亮、孔子那样心系天下,为国出力,并作陋室铭以勉励、警戒自己,体现了作者的入世之心、济世之心、救世之心。

  其三 “平生志业匡尧舜,满腹经纶学钓翁”,这是一种很高的思想境界——锋芒突显,这样做的人不少,但有几个人敢这样说?作者有胸怀天下的大志,也有像诸葛亮隐居隆中山那样修炼自己的意愿,更有像孔子那样安定天下的决心,不怕“陋”,但不能直白,只好借给陋室作铭以寓之。这不是安贫,这是志向的内敛。我国古代政治特点之一就是官场禁忌锋芒毕露,不管你是做人还是做文,像李白那样“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人只能做文人,很难进入官场,更谈不上济世于沧桑之间,救民于水火之中。要想在官场之中实现报国报民的政治理想,要想实现入世之心、济世之心、救世之心,除了默默无闻的做之外,要想说只能是“寓”。琴棋书画养心,梅兰竹菊寄情。谁能直白自己的政治抱负?运用类比手法寄托政治内容,这是我国古代集文学家、政治家于一身的有识之士常用的一种文学表达手法,也是修身养性、明哲保身的一种手法。但其核心仍然是有为,而不是“安贫乐道”。

  其四 青年时期的刘禹锡是一位年轻有为的有识之士,21岁擢进士第,授监察御史,可谓青年得志,宏图实现。中年时期的刘禹锡“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遭遇挫折但矢志不渝,“以后又任连州、朗州、和州等刺史”。最终还是有大作为“升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从这一点来看,刘禹锡的大半生还是很成功的,本文作于中年时期,正是作者达则兼济天下,穷则卧薪尝胆(而非独善其身),磨练意志,以诸葛亮为榜样,准备东山再起的时候,表达的思想境界是上进的,立志也是高远的。刘禹锡晚年的部分作品流露出安于闲适的心境和感叹“人世沧桑”的消极情绪,但绝不能因为晚年安于闲适、感叹“人世沧桑”的消极情绪而否定了作于中年时期的《陋室铭》中所含的胸怀天下的上进思想。作为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思想是要不得的。“不求闻达,安贫乐道”应该属于田园诗歌欣赏的范围。教科书在这一单元编了《陋室铭》这篇文章绝不是因为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样的名句,也不仅仅是因为本文写作艺术上的9句81字,篇幅简短,语言优美,音韵铿锵,还巧妙地运用了类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具有很强的魅力,更是因为作者运用类比手法寄托政治上的远大抱负——向诸葛亮、孔明那样拥有入世之心、济世之心、救世之心。这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思想内容。

【为刘禹锡喊冤】相关文章:

刘禹锡《乌衣巷》02-21

刘禹锡诗论06-15

刘禹锡:蜗居06-14

解读刘禹锡03-14

唐代诗人刘禹锡07-27

诗人刘禹锡名言10-07

刘禹锡的名言09-25

刘禹锡名言名句08-06

刘禹锡诗词竹枝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