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送严士元》阅读

时间:2024-11-15 13:35:58 林强 刘长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刘长卿《送严士元》阅读

  刘长卿的《送严士元》实写与虚写分明,层次清楚,辞藻美丽,用词富情感化,使诗歌的审美意蕴浓厚,从而给读者以回味无穷之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刘长卿《送严士元》阅读,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刘长卿《送严士元》阅读

  原文

  送严士元

  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注 刘长卿:中唐诗人,官至监察御史,屡次遭贬。刘长卿与好友严士元在苏州相逢,短暂相聚后又送严去湖南。

  ①严士元,吴(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员外郎。②阖闾城,苏州城。③青袍,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

  刘长卿《送严士元》阅读一:

  1、本诗写景极有特色,试结合诗句加以赏析。(4分)

  2、说说 “草绿湖南万里情”一句中“情”包含了哪些内容,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3分)

  参考答案

  1、(1)其中第一句中的“倚”字,不仅表明了春天来临,而且把春天拟人化,富有生气,以此表现朋友相见的喜悦心情。(2)作者写景调动了各种感官,使得景物富有层次感。比如首联描写“水国春寒”,阴晴不定的感觉;“细雨湿衣”“闲花落地”又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细”的看不见,“落”得听不到,如此柔美,给人以惬意心情。(3)运用一连串“景语”来叙述事件的进程和人物的行动。从“倚棹”二字,可以知道这两位朋友是在城江边偶然相遇,稍作停留;颔联不只是单纯描写风景,仿佛看见景色之中复印着人物的动作,可以领略到人物在欣赏景色时的惬意表情;颈联一方面写出了落日去帆的景色;另一方面,又暗暗带出了两人盘桓到薄暮时分而又恋恋不舍的情景。情、景、事同时在读者眼前出现,寄托了与友人相遇而又别离的复杂情思。【答对一点给2分,两点4分】

  2、(1)前两联,“春风倚棹”“细雨湿衣”“闲花落地”均写出了诗人与朋友偶然相遇、携手谈笑的喜悦之情(2)颈联中“草绿湖南”是想象之景,却又把朋友之间的情感蕴含其中,依依惜别之情不言而喻。(3)尾联 “青袍今已误儒生”,一个“误”字,表明了失意的读书人的愤激之情。【答对一点给1分,三点3分】

  刘长卿《送严士元》阅读二:

  (1)用自己的话概括首联中“水国”春天的特点。颔联和颈联是如何具体表现这些特点的?(3分)

  答案:特点是春寒料峭,阴晴不定(1分)。颔联写春天细雨湿衣,写出了寒冷(1分),颈联写傍晚时分夕阳西下,体现阴晴不定的特点(1分)。

  (2)中间两联写景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答案: 视听结合(1分),虚实相生(1分,想象或虚写亦可)的表现手法。情感:依依惜别之情(1分)和对朋友的牵挂(1分)。

  (3)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尾联体现了诗人仕途不顺、官场失意的情怀(1分)。诗人借朋友传话给湖南相识的的人,自己“青袍今已误儒生”,仅仅做一员小官,耽误了自己的前程(2分)。

  (4)诗中主要表现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试简要概括。

  答案 (1)对友情的珍视,对离别友人的牵挂。(2)对自己官位偏低、不被重用的现实的不满。

  (5)“闲花落地”和“草绿湖南”都在写景。从表现手法上看,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差异?请简要回答。(4分)

  答案:“闲花落地”是眼前景,是实写;(2分)“草绿湖南”是想象之景,是虚写。(2分)

  刘长卿《送严士元》阅读三:

  1.本诗颔联、颈联是写景的名句,请选择其中一联诗句加以赏析。(5分)

  2.说说“草绿湖南万里情”一句中“情”包含了哪些内容,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1)颔联:细雨看不见,看看衣服已湿,说明时间过了很久;(1分)“闲花”句既说明落花很轻,又可见作者心在叙谈而不在赏景;(1分)诗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点出细雨、闲花,笔触细腻,表明作者心目中忘了时间、天气、景物,(2分)形象而含蓄地表现出了作者与朋友相见的惬意心情。(1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颈联:上句朋友起身告辞,诗人亲送至岸边,眼见解缆起帆,船儿在夕阳下渐渐远去。(1分)此句实写落日去帆之景,又暗暗带出了两人盘桓到薄暮时分仍恋恋不舍的情景。(1分)下句则点出友人所去之地。“草绿”“万里”,是想象之景,虚写想象中湖南的景物,掺杂有游子远行和朋友惜别的特殊感情。(2分)“万里情”直抒胸臆,惜别之情尤其突出。(1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2.(1)前两联,“春风倚棹”“细雨湿衣”“闲花落地”均写出了诗人与朋友偶然相遇、携手谈笑的喜悦之情(2)颈联中“草绿湖南”是想象之景,却又把朋友之间的情感蕴含其中,对友情的珍视,对离别友人的牵挂,依依惜别之情不言而喻。(3)尾联“青袍今已误儒生”,意思仅仅做一员小官,耽误了自己的前程,一个“误”字,表明了诗人对自己官位偏低,仕途不顺、官场失意以及对现实不满的愤激之情。【答对一点给2分,三点6分】

  赏析

  这首诗,运用一连串“景语”来叙述事件的进程和人物的行动,即写景是为了叙事抒情,其目的不在描山画水。然而,毕竟又是描写了风景,所以画面是生动的,辞藻是美丽的,诗意也显得十分浓厚。

  从“倚棹”二字,可以知道这两位朋友是在城江边偶然相遇,稍作停留。时值春初,南方水乡还未脱去寒意,天气乍阴乍晴,变幻不定。寻味开头两句,已经知道两位朋友正在岸上携手徘徊,在谈笑中也提到江南一带的天气了。

  三四两句是有名的写景句子。有人说诗人观察入微,下笔精细。话是说得很对。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却似乎看见两人正在席地谈天。因为他们同时都接触到这些客观的景物:笑谈之际,飘来了一阵毛毛细雨,雨细得连看也看不见,衣服却分明觉得微微湿润。树上,偶而飘下几朵残花,轻轻漾漾,落到地上连一点声音都没有。这不只是单纯描写风景,仿佛看见景色之中复印着人物的动作,可以领略到人物在欣赏景色时的惬意表情。

  “日斜江上孤帆影”这句也应该同样理解。一方面,它写出了落日去帆的景色;另一方面,又暗暗带出了两人盘桓到薄暮时分而又恋恋不舍的情景。最后,严士元还是起身告辞了,诗人亲自送到岸边,眼看着解缆起帆,船儿在夕阳之下渐渐远去。七个字同样构成景物、事态和情感的交错复迭。

  以下,“草绿湖南万里情”,补充点出严士元所去之地。景物不在眼前了,是在诗人想象之中,但也掺杂着游子远行和朋友惜别的特殊感情。

  友人的远去,自然地激起了诗人心底的无限愁绪;因而他的临别赠言,听起来是那样令人心酸:严士元这次回去湖南,如果有相识的人问起诗人的消息,就这样回答他“青袍今已误儒生”。这是一句牢骚话。他认为自己当这一员小官,是很失意的,简直是耽误自己的前程了。

  诗中的“景语”,既有“春寒阴复晴”的水国气候特征,又有“细雨湿衣”、“闲花落地”的眼前景象,还有“草绿湖南”的意中之景,几个层次中,情、景、事同时在读者眼前出现,寄托了与友人相遇而又别离的复杂情思。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年代、背景和本事,已难以确切考证。从“春风倚棹阖闾城”句可知,此诗当作于今苏州城。从已考知的史料看,作者一生中曾有过两次离苏州,一次是被贬为南巴尉时,一次是赴淮西鄂岳转运史判官时。被贬南巴在唐肃宗至德三年(758)初,诗中“春风”“春寒”句证明,作诗时是在冬末春初,时间与被贬南巴的时令相吻合。又诗末有“青袍今已误儒生”句,印证其作于遭贬之后,郁郁不得志之时。

  按唐朝的服饰制度,三品官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绯,六品、七品服绿,八品、九品服青;每品又有正、从和上、中、下之别。南巴尉属从九品下,正好服青。由此推断,此诗大约作于至德三年(758)初,诗人第一次被贬,行将赴任之际。

  作者简介

  刘长卿,唐代诗人。字文房,宣城(今属安徽)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青少年读书于嵩阳,天宝中进士及第。肃宗至德年间任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尉,因事贬潘州南巴尉。

  上元中东游吴越。代宗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任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诬贪赃,贬为睦州司马。德宗朝任随州刺史,叛军李希烈攻随州,弃城出走,复游吴越,终于贞元六年(790)之前。因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其诗气韵流畅,意境幽深,婉而多讽,以五言擅长,称“五言长城”。有《刘随州诗集》。词存《谪仙怨》一首。

【刘长卿《送严士元》阅读】相关文章:

送严士元 刘长卿09-04

送严士元 刘长卿赏析09-08

刘长卿《送严士元》原文翻译及赏析10-25

刘长卿《别严士元》赏析07-19

刘长卿《别严士元》诗赏析03-27

《送严士元》古诗词鉴赏及答案11-06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阅读答案及赏析10-15

送方外上人 刘长卿09-28

严维《丹阳送韦参军》的阅读答案及赏析07-19

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阅读答案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