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李商隐《嫦娥》课堂教学设计(精选6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商隐《嫦娥》课堂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商隐《嫦娥》课堂教学设计 1
学习目标:
1.学习 “屏、烛、晓、偷”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难点:
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诗人和嫦娥图片。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问题: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什么节日?(中秋节)
2.中秋节有什么风俗习惯呢?(吃月饼,赏月,拜月娘)
3.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神话故事!请同学们注意听,待会儿告诉老师:你觉得故事中的嫦娥怎么样呢?(师讲述嫦娥奔月故事)
4.听完这个故事,你觉得故事中的嫦娥怎么样呢?
二、初读自悟,读准字音。
1.请同学们翻开课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读一读,注意读准每个字音。
2.听课文朗读,我们也来读一读。
3.诗人简介
4.你有不会读的字吗?
5.学习生字
6.再读古诗,随时纠正学生读音。
三、再读,读准节奏
采用指名读、范读、分组读,指导朗读节奏。
四、复读古诗,读中理解古诗
1.出示: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1)齐读。
(2)读了诗,你有什么收获?
(3)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4) “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我们知道了什么?天快亮了
(5)天快亮了,诗人睡觉了没有?
(6)睡不着会感觉怎么样?很孤单,寂寞。
(7)试着用自己的话把诗句的意思说一说
(8)再读,老师提个醒:读书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
2、出示: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齐读
(2)男女分开读
(3)读了这句诗,你有什么不懂的字词吗?
(4)读了这句诗,你想到了什么?
(5)联系嫦娥奔月的故事,说说嫦娥为什么后悔?
(6)我们来想一想,嫦娥的心情怎样呢?
(7)那你们能说说诗句的意思吗?
(8)让我们带着对嫦娥心情的理解,再读这句诗。
五、品读古诗,体会情感
过渡:月宫上孤栖无伴的嫦娥,人间清高而孤独的诗人,尽管仙凡悬隔,但在寂寞这一点上却灵犀暗通,所谓同病相怜。一样孤独寂寞!
(1)让我们带着对嫦娥对诗人情感的理解,深情地朗诵这首诗。
(2)读这首诗时语速要缓慢一些,语气要低沉一些!再读
(3)老师也情不自禁地想吟诵这首诗啊,好吗?
(4)学着老师的.样子,再把它读一读。
(5)老师和你们合作读:师读4个字,生读3个字。
(6)诗人由于心情孤独寂寞,坐看屏风烛影,仰望碧海星空,于是,他想到了月宫上的嫦娥,让我们轻轻合上书本,仰望星空,深情地背诵这首诗吧。
(7)寻找读诗高手。谁愿意来读一读。
六、课外延伸
那你能说说有关“月”的诗句吗?
七、总结
一个节日中蕴含着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一首诗又取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同学们了解了神话故事,又学习了这首古诗,收获一定不少。
八、作业
回去把故事讲给小朋友听,或长辈们听!
九、结束
李商隐《嫦娥》课堂教学设计 2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嫦娥》这首诗。
理解诗中的重点字词含义,如“深”“烛影深”“碧海青天”等,准确解释诗句的意思。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感受古诗的语言魅力。
借助对诗歌意象的分析、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深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嫦娥在月宫中的孤独寂寞之情,引发学生对神话传说中人物命运的关注与同情。
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孤独与追求,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生活、珍视情感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中嫦娥的心境,掌握诗歌所表达的孤独寂寞主题。
体会诗中的意象运用及其对情感表达的作用,如“烛影”“碧海青天”等意象所营造的氛围。
2. 教学难点
深入探究诗人借嫦娥形象所寄托的复杂情感,包括自身的孤独、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喟等。
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歌情感的基础上,能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感悟诗歌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诵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3 分钟)
1. 运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与月亮相关的美丽图片,如明月高悬于夜空、月光洒在静谧的湖面上等场景,同时播放轻柔舒缓的古典音乐,营造出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2. 提问学生:“同学们,当你们仰望星空,看到那一轮皎洁的明月时,会想到些什么呢?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月亮上住着一位美丽的仙子,她是谁呢?”引导学生回答出嫦娥,从而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李商隐的《嫦娥》。
(二)新授(25 分钟)
1. 作者及背景介绍(3 分钟)
通过多媒体展示李商隐的简介,包括他的生平经历、文学流派以及在唐诗中的重要地位等信息,让学生对作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简单讲述本诗的创作背景,提及李商隐身处晚唐时期,政治环境复杂,个人仕途坎坷,他常常借助诗歌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和感慨。
2. 初读诗歌,整体感知(5 分钟)
教师富有感情地范读诗歌,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在范读过程中,教师可适当辅以手势等肢体语言,增强朗读的感染力。
学生跟随教师逐句跟读,之后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
指名几位学生朗读诗歌,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评价其朗读的优点与不足,教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纠正,如“云母屏风烛影深”一句中,“烛影深”应读出一种幽深感;“碧海青天夜夜心”要读出嫦娥内心无尽的惆怅与寂寞。
全班齐读诗歌,要求读音准确、节奏恰当,读出诗歌的整体韵味。
3. 理解诗意,分析意象(12 分钟)
结合课下注释,逐句讲解诗歌大意:“云母屏风烛影深”,描绘出室内云母屏风上映照着深深的烛影,展现出环境的幽深静谧;“长河渐落晓星沉”,意思是银河渐渐西斜,晓星也即将沉没,点明了时间的推移;“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是说嫦娥大概后悔偷吃了灵药,如今只能在碧海青天之中,夜夜孤独寂寞。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重点字词的含义,如“深”字不仅写出了烛影的'浓重,更暗示了嫦娥内心的幽愁;“碧海青天”则营造出一种浩瀚空旷、清冷孤寂的意境。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诗中的意象,如“云母屏风”“烛影”“长河”“晓星”“碧海青天”等意象分别给人怎样的感觉,它们对表达嫦娥的情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小组之间可以相互补充。教师总结归纳学生的发言,指出“云母屏风”“烛影”烘托出室内的冷清寂寞,“长河”“晓星”展现出宇宙的浩瀚无垠和时间的漫长,更加衬托出嫦娥在月宫中的孤独与渺小,而“碧海青天”则将这种孤独寂寞的氛围渲染到极致,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嫦娥内心的痛苦与悔恨。
4. 深入探究,体会情感(5 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嫦娥为什么会后悔偷灵药?她在月宫中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让学生结合诗句展开联想和想象,描述嫦娥在月宫中的情景,如她独自面对清冷的宫殿、无边的孤寂,只能在每个夜晚对着碧海青天默默叹息。
进一步提问:诗人仅仅是在写嫦娥的故事吗?他是否还有其他的情感寄托?组织学生再次深入研读诗歌,结合李商隐的生平经历进行思考。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借嫦娥的遭遇,实则表达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孤独、苦闷以及对理想的迷茫与追求。他如同嫦娥一般,在复杂的尘世中,虽有才华却难以施展,只能在内心深处独自品味那份寂寞与失落。
(三)课堂练习(10 分钟)
1. 诗句填空:
“云母屏风( )影深,长河渐落( )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海青天夜夜心。”
2. 对“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嫦娥肯定后悔偷吃了灵药,在碧海青天中生活得很快乐。
B. 嫦娥应该后悔偷吃了灵药,在碧海青天中每夜都很伤心。
C. 嫦娥可能后悔偷吃了灵药,在碧海青天中夜晚的心情很复杂。
D. 嫦娥不必后悔偷吃了灵药,在碧海青天中也能享受孤独。
3.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所展现的画面。
(四)课堂小结(5 分钟)
1. 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诗歌的作者、背景、诗句含义、意象分析以及所表达的情感等方面,教师进行补充和完善。
2. 强调诗歌通过对嫦娥形象的塑造和月宫环境的描写,深刻地表达了孤独寂寞的主题,同时也寄托了诗人自己复杂的人生感慨。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诗歌学习中,能够更加注重对意象的理解和对诗人情感的体会,提高自己的诗歌鉴赏能力。
(五)作业布置(2 分钟)
1. 背诵并默写《嫦娥》这首诗,要求书写工整、规范。
2. 以“嫦娥的心事”为题,写一篇 300 字左右的短文,发挥想象,深入描述嫦娥在月宫中的内心感受和所思所想。
五、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古典音乐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诗歌的含义和情感,但仍有少数学生在对诗人复杂情感的体会上存在一定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和时代背景,深入挖掘诗歌的内涵,同时加强对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多提供一些拓展阅读和练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李商隐《嫦娥》课堂教学设计 3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嫦娥》。
2. 理解诗中重点字词与诗句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3. 感受嫦娥的孤独寂寞,领悟诗人借嫦娥所表达的复杂情感,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解读诗中意象,理解嫦娥的心境。
掌握诗歌的诵读技巧,体会其韵律美。
2. 难点
探究诗人寄托于嫦娥形象背后的深层情感,如对自身命运的喟叹、对理想追求的迷茫等。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情境教学法、问题引导法
四、教学过程
1. 趣味导入(3 分钟)
讲述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引起学生兴趣。然后提问:“嫦娥奔月后,在月宫里的.生活真的如我们想象中那般美好吗?今天我们就通过李商隐的诗来探寻答案。”
2. 诗歌初读(5 分钟)
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标注字音与节奏。随后学生自由朗读,同桌间互相倾听纠正。接着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价,重点强调“烛影深”“晓星沉”等词句的节奏把握。最后全班齐读,初步感知诗歌的整体韵律。
3. 诗意理解(12 分钟)
结合注释逐句讲解诗意。如“云母屏风烛影深”,引导学生想象云母屏风后摇曳的深深烛影,感受环境的幽深寂静;“长河渐落晓星沉”,描绘银河西沉、晓星黯淡的画面,体会时间的推移。对于“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让学生思考嫦娥后悔的原因,理解其在碧海青天中无尽的孤寂。
提问学生诗中的哪些意象最能触动他们,组织小组讨论分享。例如“碧海青天”,引导学生体会其空旷、清冷,强化嫦娥孤独的形象。
4. 情感探究(10 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写嫦娥的孤独,是否在映射自己。介绍李商隐身处晚唐,仕途不顺等背景。提问:“诗人与嫦娥有哪些相似之处?”让学生深入探讨,理解诗人借嫦娥表达自己在尘世中的孤独、无奈与对理想的执着与迷茫。
5. 课堂总结(5 分钟)
回顾诗歌内容、意象与情感表达。强调通过对嫦娥孤独形象的刻画,诗人抒发了内心复杂情感。
6. 作业布置(2 分钟)
背诵并默写《嫦娥》。
写一段文字描述自己心中嫦娥在月宫中的一天,体现其孤独寂寞。
五、教学反思
通过故事导入与多种朗读、讨论环节,学生能较好地理解诗歌表层含义,但对于诗人深层情感的把握仍有部分学生不够精准。在今后教学中,可增加同类诗歌对比阅读,加深学生对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手法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李商隐《嫦娥》课堂教学设计 4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熟练朗读并背诵《嫦娥》,体会古诗的韵律之美。
2. 精准理解诗中字词含义,清晰阐述诗句意思,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
3. 深刻体会嫦娥的孤独寂寞情感,领悟诗人借嫦娥所传达的复杂内心情感,提升诗歌鉴赏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透彻理解诗中的意象组合,如“云母屏风”“烛影”“碧海青天”等所构建的情境与情感烘托。
掌握诗歌朗读的情感基调与节奏韵律,通过朗读展现诗歌魅力。
2. 难点
深度剖析诗人借嫦娥形象所寄托的自身在政治失意、人生困境中的孤独、苦闷与对理想追求的纠结情感。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诵读感悟法、情境想象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3 分钟)
展示一幅嫦娥奔月图,提问学生对嫦娥故事的了解,引出李商隐的《嫦娥》,激发学生探究诗歌中嫦娥形象的兴趣。
2. 朗读与正音(5 分钟)
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学生跟读,标注生字读音。然后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纠正读音与节奏问题。之后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评价,共同确定朗读的标准节奏与语调,如读出“烛影深”的幽深感,“夜夜心”的绵长惆怅。
3. 诗意解读(10 分钟)
借助注释,逐句讲解诗句含义。以“云母屏风烛影深”为例,引导学生想象云母屏风后的幽微烛影,感受嫦娥所处环境的孤寂清冷;讲解“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时,让学生思考嫦娥后悔的`根源,体会其在碧海青天中无尽的孤独与悔恨。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意象,组织小组讨论这些意象对表达情感的作用,如“碧海青天”如何强化了嫦娥的寂寞。
4. 情感探究(10 分钟)
介绍李商隐的生平经历与晚唐的社会背景,提出问题:诗人写嫦娥的孤独,与自己的境遇有何关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诗人借嫦娥表达自己仕途不顺、怀才不遇的孤独与苦闷,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纠结。
5. 总结与背诵(5 分钟)
总结诗歌的主要内容、意象运用与情感表达。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诗歌,可采用多种背诵方式,如接龙背诵、配乐背诵等。
6. 作业布置(2 分钟)
背诵并默写《嫦娥》。
以嫦娥的口吻写一篇日记,表达她在月宫中的孤独感受与对人间的思念。
五、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朗读与情境想象环节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但情感探究部分对于部分学生有一定难度。后续可提供更多诗人的背景资料辅助理解,同时加强同类诗歌的拓展阅读,提升学生对借物抒情类诗歌的理解能力。
李商隐《嫦娥》课堂教学设计 5
一、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嫦娥》,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2. 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思,掌握诗中的重点字词,感受诗歌所营造的清冷孤寂的意境。
3. 使学生深入体会嫦娥的孤独寂寞之情,进而理解诗人借嫦娥形象所抒发的自身孤独、苦闷以及对理想追求的复杂情感,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中“云母屏风”“烛影深”“碧海青天”等意象所蕴含的情感,体会嫦娥的心境。
学会通过朗读节奏和语调的变化来表现诗歌的情感。
2. 教学难点
深刻领悟诗人借嫦娥故事所寄托的深层情感,包括其在政治与人生境遇中的复杂感受。
引导学生将诗歌中的情感与自身生活经验相联系,实现情感的迁移与共鸣。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3 分钟)
以一段优美的关于月亮的导语引入:“在浩瀚的夜空中,那轮明月总是引发人们无尽的遐想。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对月亮情有独钟,留下了无数动人的诗篇。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李商隐笔下的月宫世界,去探寻嫦娥的内心世界。”
2. 诗歌诵读(7 分钟)
教师先进行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纠正读音错误和节奏不当之处。
开展朗读比赛,让学生分组朗读,评选出表现最佳的小组,进一步激发学生朗读的积极性。
3. 诗意理解(15 分钟)
借助多媒体展示诗中的画面,结合课下注释,逐句讲解诗句含义。如讲解“云母屏风烛影深”时,引导学生想象嫦娥独自面对云母屏风,烛光摇曳下的孤独身影;讲解“长河渐落晓星沉”,让学生体会时光的流逝和月宫的寂静。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诗中的意象,讨论这些意象对表达嫦娥情感的作用。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加深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4. 情感探究(15 分钟)
介绍李商隐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重点提及他在仕途上的坎坷和在晚唐动荡社会中的无奈。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要写嫦娥的孤独?他自己与嫦娥有哪些相似之处?”让学生分组讨论,深入挖掘诗人借嫦娥所寄托的情感。
请各小组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帮助学生理解诗人借嫦娥表达自己在政治上的失意、人生中的孤独以及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与迷茫。
5. 课堂总结(5 分钟)
回顾诗歌的主要内容、意象特点和情感表达,强调诗歌通过对嫦娥形象的刻画,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引导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整体美感。
6. 作业布置(5 分钟)
背诵并默写《嫦娥》,要求书写工整、准确。
让学生发挥想象,以嫦娥的视角写一篇短文,描述她在月宫中的一天,表达她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五、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相关的嫦娥奔月图片和视频资料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朗读有了较好的表现。但在情感探究环节,部分学生对诗人复杂情感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可提供更多的背景资料和拓展阅读,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古典诗歌的内涵。
李商隐《嫦娥》课堂教学设计 6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熟练且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嫦娥》,体会古诗的音韵节律。
2. 助力学生精准理解诗中字词,流畅准确地阐释诗句内涵,感知诗歌营造的幽渺意境。
3. 引领学生深切体会嫦娥的孤寂心境,深度挖掘诗人借嫦娥形象所寄托的复杂情感,包含其政治理想的失落、人生的怅惘等,培育学生的诗歌品鉴与共情能力,激发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明晰诗中关键意象,如“云母屏风”“烛影”“碧海青天”等对烘托氛围、表达情感的独特效用,体会嫦娥的孤独情状。
熟练掌握诗歌的诵读技巧,通过语调、节奏的精妙把控展现诗歌的情感层次。
2. 难点
透彻领悟诗人借嫦娥故事映射自身境遇的含蓄表达,洞悉其在晚唐政治漩涡与个人命运波折中的幽微心曲。
启发学生将诗歌情感与现代生活建立联系,思考孤独与追求在当下的意义与价值。
三、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诵读感悟法、合作探究法、深度追问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3 分钟)
展示一轮明月高悬于浩渺夜空的绝美画面,同时播放轻柔空灵的古风音乐,创设出宁静悠远的情境。提问学生:“当你们仰望这轮明月,脑海中会浮现哪些传说或故事呢?”引导学生提及嫦娥奔月,进而引出李商隐的《嫦娥》。
2. 朗读指导(7 分钟)
教师深情范读,着重凸显诗歌的节奏与韵律,如在“云母屏风烛影深”一句,放慢语速,压低声音,营造出静谧幽沉之感。
学生跟读,教师纠正读音与节奏偏差。随后安排小组朗读竞赛,要求各小组在朗读中展现对诗歌情感的初步理解,评选出优胜小组并分享朗读心得。
3. 诗意剖析(15 分钟)
运用多媒体呈现诗中场景的动画或图片,结合注释逐句解读。以“长河渐落晓星沉”为例,引导学生想象银河渐渐隐没、晨星陆续黯淡的画面,感受时间的悄然流逝与环境的清冷孤寂。
组织学生分组合作,探究诗中意象的丰富内涵与情感指向,鼓励各小组创新解读方式,如通过绘画、短剧表演等形式展现对意象的理解,再进行组间交流分享。
4. 情感挖掘(15 分钟)
详细介绍李商隐的生平经历、政治遭遇以及晚唐的社会风貌,为理解诗歌情感筑牢背景根基。
提出深度追问,如“嫦娥的孤独仅仅是因为身处月宫吗?诗人笔下的.嫦娥与他自己的人生轨迹有何隐秘的契合之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组织小组讨论并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助力学生揭开诗人借嫦娥抒发个人政治失意、理想难酬、内心孤寂苦闷的情感面纱。
5. 总结升华(5 分钟)
回顾诗歌的核心意象、优美语句以及蕴含的深厚情感,总结诗歌通过对嫦娥故事的独特演绎,传达出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沉喟叹与对理想境界的不懈追寻。
全体学生再次齐声朗读诗歌,将对诗歌的理解与感悟融入朗读之中,实现情感的升华与共鸣。
6. 作业布置(5 分钟)
背诵并默写《嫦娥》,要求书写规范美观,默写后自行对照检查,标注易错字词并强化记忆。
以“我眼中的嫦娥与诗人”为题,创作一篇 500 字左右的短文,深入阐述自己对诗歌情感的理解以及嫦娥形象与诗人情感的内在联系,鼓励学生融入个人的思考与感悟,展现独特见解。
五、教学资源
精美的古典音乐、制作精良的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图片与动画、准备绘画与表演道具(用于学生小组活动)
六、教学反思
教学中,情境创设与多种活动形式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参与和理解。然而,部分学生在情感深度挖掘环节仍显吃力,后续教学可增加更多背景资料拓展阅读与同类诗歌对比分析,助力学生提升对古典诗歌深层情感的领悟能力,进一步强化文学素养与审美情趣的培养。
【李商隐《嫦娥》课堂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嫦娥》李商隐赏析11-06
李商隐《嫦娥》教学设计(通用9篇)10-21
李商隐嫦娥原文及翻译05-23
李商隐 《嫦娥》原文及翻译10-03
李商隐《嫦娥》译文及赏析05-19
李商隐《嫦娥》原文赏析09-08
李商隐《嫦娥》翻译及赏析06-30
《嫦娥》李商隐唐诗鉴赏06-20
李商隐《嫦娥》原文及注释10-24
李商隐嫦娥古诗赏析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