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原文及翻译

时间:2024-11-13 10:22:42 海洁 离骚 我要投稿

离骚原文及翻译

  上学的时候,许多人都接触过很多经典的文言文吧?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你还记得哪些经典的文言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离骚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离骚原文及翻译

  原文

  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纟襄)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译文】

  【第一段】

  止不住的叹息擦不干的泪水啊,可怜人生道路多么艰难不顺利。

  我虽然爱好高洁又严于律己啊,但早上进献忠言晚上就被废弃。

  既然因为我佩戴美蕙而遭斥退啊,但我还要加上芳香的白芷。

  爱慕芳草是我内心的信念啊,虽九死也绝不悔恨停止。

  怨只怨君王是这般放荡糊涂啊,始终不理解人家的心意。

  众美女嫉妒我的娇容丰姿啊,说我善淫大肆散布流言飞语。

  本来时俗之人就善于取巧啊,违背法度把政令改变抛弃。

  他们背弃正道而追求邪曲啊,争相把苟合求容当做法则规律。

  忧愁、抑郁、烦恼我是这样失意啊,只有我被困厄在这不幸的世纪。

  宁愿立即死去变成游魂孤鬼啊,我也不忍心以媚态立足人世。

  凶猛的鹰隼不与众鸟同群啊,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方和圆怎能互相配合啊,不同道的人怎能相安相处?

  暂且委屈压抑一下自己的情怀啊,忍受承担起那耻辱和编造的罪过。

  怀抱清白之志为正义而死啊,本来就是前代圣贤所嘉许的。

  【第二段】

  悔恨当初没有把道路看清楚啊,现在停下来我准备往回返。

  掉转我的马头把车赶上原路啊,趁在迷途上还没走出太远。

  让马儿在长满兰草的水边漫步啊,再奔向椒丘暂且在那儿休息。

  入仕为官不被信用反获罪过啊,只好退身重整我当年的旧衣。

  用芳洁的荷叶裁制上衣啊,用芬芳的荷花缝制裙裳。

  没有人理解我也就算了吧,只要我的内心真正高尚。

  头上戴着高高的高山冠啊,长长的佩带我系在腰上。

  芳草和美玉聚集我一身啊,峻洁的美质无一丝损伤。

  忽然回过头来纵目四望啊,我打算去周游天下四方。

  佩戴着五彩缤纷的佩饰啊,香气阵阵分外浓郁幽香。

  人们都各有自己的爱好啊,我独爱好修饰习以为常。

  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改变啊,我的心岂能因害怕而改样!

  【注释】

  【第一段】

  ①太息:叹气。

  ②民:人。民生:即人生,作者自谓。

  ③好:喜欢。一说为衍文(见姜亮珍《屈原赋校注》引臧庸《拜经日记》)。

  ④谇(suì):谏。

  ⑤蕙纕(xiānɡ):以蕙草编缀的带子。

  ⑥申:加上。

  ⑦九死:极言其后果严重。

  ⑧浩荡:本义是大水横流的样子,比喻怀王骄横放纵。

  ⑨民心:人心。

  ⑩蛾眉:喻指美好的品德。

  谣诼(zhuó):楚方言,造谣诽谤。

  规矩:木匠使用的工具。规,用以定圆,矩,用以定方,这里指法度。

  绳墨:工匠用以取直的工具,这里比喻法度。

  竞:争相。周容:苟合取容。度:法则。

  忳(tún):忧愁、烦闷,副词,作“郁邑”的状语。

  溘死:忽然死去。

  鸷鸟:鹰隼一类性情刚猛的鸟。

  圜:同“圆”。

  攘诟:遭到耻辱。

  伏:通“服”,保持。

  【第二段】

  ①相:看;观察。

  ②延伫:长久站立。

  ③皋:水边之地。兰皋:生有兰草的水边之地。

  ④椒丘:长有椒树的山丘。

  ⑤进:指仕进。

  ⑥初服:未入仕前的服饰,喻指自己原来的志趣。

  ⑦芰(jì):菱叶。

  ⑧集:聚集。芙蓉:荷花。

  ⑨已:罢了;算了。

  ⑩信芳:真正芳洁。

  岌岌:高耸的样子。

  陆离:长长的样子。

  杂糅:掺杂集合。

  昭质:光明纯洁的品质。

  游目:纵目眺望。

  四荒:四方极远之地。

  缤纷:非常美好的样子。

  弥章:更加显著。章:同“彰”,显著。

  体解:肢解,犹言粉身碎骨。

  惩:悔戒。

  通假字

  偭规矩而改错。

  通“措”,措施。

  何方圜之能周兮

  通“圆”,圆凿。

  忳郁邑余侘傺兮

  通“郁悒”,忧愁苦闷。

  进不入以离尤兮

  通“罹”,遭受。

  芳菲菲其弥章。

  通“彰”,明显。

  延伫乎吾将反

  通“返”,返回。

  词类活用

  步余马于兰皋兮

  使动用法,使……步行

  高余冠之岌岌兮

  形容词用作动词,加高。

  长余佩之陆离

  形容词用作动词,加长。

  固前圣之所厚

  形——动,推重。

  哀民生之多艰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哀伤。

  鸷鸟之不群兮

  名——动,合群。

  谣诼谓余以善淫

  动——名,淫--荡,纵欲之事。

  屈心而抑志兮

  使动用法,使……受屈,使……受压抑。

  特殊句式

  謇朝谇而夕替 被动句。无标志词。

  步余马于兰皋兮 状语后置。介词“于”。

  不吾知其亦已兮 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应为“不知吾”。

  谣诼谓余以善淫 状语后置。介词“以”

  既替余以蕙纕兮 又申之以揽茝 状语后置。介词“以”。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定语后置。助词“之”,还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介词结构后置

  一词多义

  虽:余虽好修姱以兮 虽然

  虽九死其犹未悔 即使

  修:余独好修以为常 美

  退将复修吾初服 整理

  邹忌修八尺有余 长、高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修改

  古今异义

  怨灵修之浩荡兮

  古义:荒唐 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

  偭规矩而改错

  古义:改变措施 今义:改正错误

  无独穷困乎此时也

  古义:出境困窘 今义:经济困难

  宁溘死以流亡兮

  古义:随着流水而消逝

  今义:因灾害或是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朕:第一人称代词“我” / 用于特指古代皇帝的自称

  以为:“以之为”的省略 / 认为

  工巧:技艺巧妙/善于取巧

  陆离:形容色彩繁杂/修长的样子

  主旨把握

  课文节选部分表达了屈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自述身世、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悔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诗人有什么样的内在品格?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忧国忧民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坚持真理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洁身自好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疾恶如仇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忠贞不移

  诗人的品格是高尚的,意志是坚定的,节操是清白的,才华是横溢的。

  课文思路结构

  思路结构

  屈原《离骚》一诗博大精深,主题是表达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课文节选部分共13节、52句,通过比喻、象征和比较、对照的手法及夹叙夹议的运用表现了屈原志洁行高,执着追求的精神。先从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遭遇写起,然后再否决自己退隐独善的闪念,表明自己决不变心的爱国热情。

  结构图:

  前半段:

  政治理想:哀民生、遵规矩、施美政

  政治遭遇:灵修不察、众女嫉余、时俗工巧

  心志:屈心抑志、九死未悔

  后半段:

  退隐的闪念:回车复路、退修初服

  爱国决心:好修为常、体解未变

  课文赏析

  1 、文章特色 深刻的现实内容与高度的浪漫主义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 《离骚》作为一首宏伟瑰丽、令人回肠荡气的政治抒情诗,以大胆的想象、夸张和象征等手法,生动而曲折地反映了楚国的现实斗争,表现作者了对现实社会的深广忧愤和精神上的追求。

  2、 语言特色以六字句为基本句式,加上虚字“兮”,参差变化,舒展自如;双句押韵,节奏铿锵而活泼变化,抒情淋漓酣畅,声情并茂;间以楚地方言,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3、 赋的运用本篇的赋既用于叙事,也用于抒情,使人感到真实而又易于接受。例如用于叙事的:“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用于抒情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4、 比兴手法王逸把《离骚》的意象体系分为三类:社会性的意象群,自然界的意象群,神话界的意象群。课文中的意象体系多为第一、二类,即主要以“香草美人”为喻(蕙, 茝 ,芰荷,芙蓉,蛾眉等),表达自己高洁的胸怀、美好的心灵。此外,屈原善于运用打比方来说理。

  5、“移情”技法的运用也就是说在这里实现了“我”与“物”的同化,作者对那些美好事物“兰皋”“椒丘”“芰荷”“芙蓉”“岌岌之冠”“陆离之佩”缤纷的“繁饰”等等不是停留在客观的欣赏上,而是把自己的爱和追求移住到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中,那即是“我”的生命和情趣就在那里面。“我”的内心就活动在那些意象中。所以通过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我们就可以体会作者的理想的追求和不悔的斗志。

  也可以说此时作者的一切情感、美德、追求、斗志都已经变成了那一个个美好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花溅泪”“鸟惊心”也是移情的写法。

  首先,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征。“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其次,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规 矩”“绳墨”),主张举贤授能。第二,他主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哀民生之多艰”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

  第三,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个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两千多年来给了无数仁人志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也给了他们以力量。

  6.课文中大量运用语气助词“兮”,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兮”是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它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尽一样。用在句中,表语音的延长;用在句间,表语意未竟,待下句补充;用在句尾,表感叹意味。就课文来看,“兮”均用在句间,表示语意未完,等待下句补充。

  7.理解文章,研读诗句,指出下列诗句中使用的艺术手段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1)“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明确:用“蕙纕”、“揽茝”比喻自己的美德,反衬奸佞小人的嫉恨,揭示自己的高尚道德。

  (2)“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明确:用“绳墨”比喻准则、准绳。整句诗在于揭露趋炎附势之徒的丑态,比喻的运用使这种表达更形象生动。

  (3)“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明确:全句诗均在暗喻诗人自己在刻意追求完美的外形。这种用“服饰”与“佩饰”的描写,暗示自己品行、道德的追求的手法,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地展示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离骚原文及翻译 1

  原文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於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离骚》译文

  我长声叹息而泪流满面啊,为老百姓多灾多难而哀伤。我只是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没想到早上进谏晚上就被贬官。贬黜我是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啊,给我加罪是因为我爱好花香。这也是我心中向往的美德啊,纵然九死一生我也毫不懊丧。始终不能明了我心迹啊,我怨恨我那君王过分荒唐。众女子嫉妒我长得美貌啊,放出谣言说我行为放荡。本来世俗就崇尚投机取巧啊,任意而为将规矩背向。违背准蝇而追求弯曲啊,竟相把苟合奉迎作为榜样。忧闷失意啊我孤独彷徨,忍受着此时的穷困我好不心伤。宁愿突然死去随着流水消逝啊,我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模样。雄鹰和凡鸟不可能生活在一起啊,自古以来就是这样。方枘圆凿自然不能结合啊,道路不同哪能有相同的思想。忍受着委屈而压抑着意志啊,忍受强加的罪过又将耻辱品尝。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啊,古圣先贤都认为应该是这样。

  真后悔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啊,我久久伫立徘徊傍徨。转过我的车子返回原路,好在我虽然迷途却并没有失去方向。赶着马车来到长满兰草的水边啊,奔驰后休息在长着椒树的山岗。为君分忧反受指责啊,我退隐山林整理我当初的衣裳。裁剪荷叶做出我的上装啊,连缀花瓣做出我的下装。不了解我的心意也就算了啊,只要我的本心确实善良。再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再将我长长的`佩带延长。清香和污臭杂糅在一起啊,唯独我明洁的品质没有毁伤。忽然回过头来放眼远眺啊,看到了辽阔大地的四面八方。我佩戴上缤纷多彩的服饰啊,浑身上下散发着阵阵清香。人生在世各有各的乐趣啊,我独爱美啊而且习以为常。

  离骚原文及翻译 2

  屈原的《离骚》原文

  帝高阳之苗裔兮 ,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子孙,

  朕皇考曰伯庸,我的父亲字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 摄提那年正当孟陬啊,

  惟庚寅吾以降,正当庚寅日那天我降生。

  皇览揆余初度兮, 父亲仔细揣测我的生辰,

  肇锡余以嘉名: 于是赐给我相应的美名:

  名余曰正则兮, 父亲把我的名取为正则,

  字余曰灵均。 同时把我的字叫作灵均。

  (开头八句,叙述说高贵的出身、降生的祥瑞和美好的名字,表现出高度的庄重自爱。)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天赋给我很多良好素质,

  又重之以修能。 我不断加强自己的修养。

  扈江离与辟芷兮, 我把江离芷草披在肩上,

  纫秋兰以为佩。 把秋兰结成索佩挂身旁。

  汩余若将不及兮, 光阴似箭我好像跟不上,

  恐年岁之不吾与。 岁月不等待人令我心慌。

  朝搴阰之木兰兮, 早晨我在山坡采集木兰,

  夕揽洲之宿莽(莽宿)。 傍晚在小洲中摘取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 时光迅速逝去不能久留,

  春与秋其代序。 四季更相代替变化有常。

  惟草木之零落兮, 我想到草木已由盛而衰,

  恐美人之迟暮。 害怕君王逐渐衰老。

  不抚壮而弃秽兮, 何不利用盛时扬弃秽政,

  何不改乎此度(也)? 为何还不改变这些法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 乘上千里马纵横驰骋吧,

  来吾道夫先路(也)! 来呀,让我在前引导开路!

  已如何积极自修,锻炼品质和才能

  屈原《离骚》译文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译文: 我是高阳帝的后代子孙啊, 我的伟大的先父名叫伯庸。

  太岁在寅那年,正当新正之月啊, 又恰在庚寅之日我降生到世上。

  父亲察看揣度我初生的姿态啊, 一开始就赐我美好的名字。

  为我取名叫正则啊, 又取了字叫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译文: 我已经有这么多内在的美质啊, 又加上美好的容态。

  身披香草江离和幽雅的白芷啊, 还编结秋兰作为佩带更加芳馨。

  时光飞快,我似乎要赶不上啊, 心裏总怕岁月流逝不把我等待。

  清晨摘取山坡上的香木兰啊, 傍晚又把经冬不枯的香草来采。

  日月飞驰不停留啊, 春天刚刚过去就迎来秋天。

  想那花草树木都要凋零啊, 唯恐美人也将有暮年到来。

  你为什么不乘着壮年抛弃恶习啊, 又为什么不改变原来的政治法度?

  你若乘上骏马纵横驰骋啊, 来吧,请让我在前面为你带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昌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 惟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僤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揆余之中情兮,反信谗以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译文: 古代的三王德行多么完美啊, 众多的贤臣在他们身边聚会。

  杂聚申椒菌桂似的人物啊, 岂只只是联系优秀的蕙和芷?

  那尧舜是多么光明正大啊, 已经遵循正道走上了治国的坦途。

  桀与纣是那样狂妄邪恶啊, 他们只因走上邪路而难以举步。

  那些结党营私的小人苟且偷安啊, 使国家的前途昏暗艰险。

  难道我自己害怕灾难祸患吗, 怕只怕君王的车子颠覆不起!

  我前前后后奔走照料啊, 追随着前王的足迹不斜不偏。

  君王不体察我火热的内心啊, 反而听信谗言对我大发脾气。

  我本来知道直言会招来祸殃啊, 想忍耐不说却又无法控制。

  我指着上天让它为我作证啊, 我这样做的缘故全是为了君王。

  本来说好以黄昏为迎娶之期啊, 没想到半路上又改变主意。

  当初他已与我说好了啊, 后来却翻悔另有它想。

  作者简介

  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生平】

  简介

  屈原,姓芈(mǐ),名平,字原,出身于楚国贵族。公元前340年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是,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再加上楚怀王的令尹、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国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结果楚怀王被秦国诱去,囚死于秦国。顷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投汨罗江自杀。

  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约于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市秭归县),自称颛顼的后裔。

  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在流放期间,屈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不朽名篇。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屈原被放逐后,在和渔父的一次对话中,渔父劝他与世推移,不要深思高举,自找苦吃。屈原表示宁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尘埃。在渔父看来,处世不必过于清高。世道清廉,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沉浮。至于深思高举,落得个被放逐,则是大可不必。屈原和渔父的谈话,表现出了两种处世哲学。 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了楚国国都郢都。当年五月五日,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端午节,也是因此而来的。

  家族

  屈原出生于楚国贵族,和楚王一样,芈(mǐ)姓,后改姓熊。该姓出自颛顼系统的祝融氏;芈姓族群从商代迁徙至南方楚地,当传到熊绎时,因功受周封于楚,遂居丹阳(也就是现在湖北省秭归县境内)。这就是屈原的故乡。春秋初期,约公元前7世纪,楚武王熊通的儿子被封在屈这个地方,叫做屈瑕,他的後代就以屈为氏了。楚王的`本家中,和屈氏家族类似的,还有春秋时代的若敖氏和薳氏;战国时代的昭氏和景氏,昭、屈、景是楚国王族的三大姓,屈氏能够从春秋前期一直延续到战国后期,一直处于楚国的高层,这个家族可谓经久不衰。屈原曾任三闾大夫,据说就是掌管王族三姓的事务。

  屈原既是楚王的本家,当时叫作公族或公室,那么他和楚国的关系,当然也就不同一般。屈氏子孙如屈重、屈完、屈到、屈建等,在楚国都曾担任过要职。屈原的父亲叫伯庸。到了屈原这一代,屈氏当大官的人不多,只有屈原和后来被秦国俘虏的大将屈丐。屈原楚辞《九章·惜诵》:忽忘身之贱贫。很可能当时这个贵族家庭已经衰落了。

  出生

  屈原的出生日期,据近代许多人研究,约在楚宣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42年)到三十年(公元前339年)之间。照甲子推算,那年应该是戊寅年。恰巧,屈原的出生不但是寅年,而且又是寅月寅日。照中国历法的老话是人生于寅,所以夏正便以建寅之月(即正月)为岁首。屈原既然是寅年寅月寅日生,真正符合于人的生辰,所以在屈原著名的作品《离骚》中说: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这句是说太岁星逢寅的那年正月,又是庚寅的日子,我从母体降生了。说明这一年是寅年;孟是始,硕是正月,夏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说明这年正月是寅月;庚寅则说明这一天是寅日。屈原出生在寅年寅月寅日,这可是个好日子(据邹汉勋、刘师培用殷历和夏历推算,定为公元前343年正月二十一日。清代陈玚用周历推算定为公元前343年正月二十二日),目前一般定为公元前340年。

  取名

  屈原觉得自己的生辰有些与众不同,所以他在《离骚》中说: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这四句是说:父亲看到我生辰不凡,给我起了个好名字,名字叫做平,字名叫做原。而东汉王逸在《章句》中解释屈原的名字时说:正,平也;则法也,灵,神也;均,调也。言正平可法者莫过于天,养物均调者,莫神于地。

  所以名平以法天,字原以法地。同他的生年月日配合起来,照字面上讲,平是公正的意思,平正就是天的象微;原是又宽又平的地形[7],就是地的象微,屈原的生辰和名字正符合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8]的天地人三统。这在今天看来,只是个巧合,原无所谓,可在当时却认为是一个好兆头。

  经历

  屈原的事迹,主要见载于的《史记》。根据《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可推定屈原出生于楚威王元年(公元前339年)正月十四日。屈原于是年正月十四诞生于丹阳,即今湖北秭归,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

  屈原生活的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朝廷一切政策、文告,皆出于其手。

  屈原为实现振兴楚国的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上官大夫靳尚出于妒忌,趁屈原为楚怀王拟订宪令之时,在怀王面前诬陷屈原,怀王于是怒而疏屈平。

  屈原被免去左徒之职后,转任三闾大夫,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负责宗庙祭祀和贵族子弟的教育。

  怀王十五年(公元前304年),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南、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于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

  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屈原力劝不可,然而怀王的小儿子子兰等却力主怀王入秦,怀王亦不听屈原等人劝告,结果会盟之日即被秦扣留,三年后客死异国。

  在怀王被扣后,顷襄王接位,子兰任令尹(相当于宰相),楚秦邦交一度断绝。但顷襄王在接位的第七年,竟然与秦结为婚姻,以求暂时苟安。由于屈原反对他们的可耻立场,并指斥子兰对怀王的屈辱而死负有责任,子兰又指使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造谣诋毁屈原,导致屈原再次被流放到沅、湘一带,时间约为顷襄王十三年前后。

  在屈原多年流亡的同时,楚国的形势愈益危急。到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预示着楚国前途的危机。次年,秦军又进一步深入。屈原眼看自己一度兴旺的国家已经无望,也曾考虑过出走他国,但最终还是爱恋故土,于悲愤交加之中,自沉于汨罗江,殉了自己的理想。

  屈原死日,可能是五月初五,或距这一天很近的一个日子。五月初五原来是楚地的传统节日,后来人们就把这一天作为纪念屈原的日子,论其本来意义,反而鲜为人知了。

【离骚原文及翻译】相关文章:

离骚原文及翻译09-03

《离骚》原文及翻译09-11

《离骚》的原文及翻译05-14

《离骚》原文翻译09-20

离骚的原文及翻译08-18

《离骚》的原文及翻译10-18

屈原《离骚》原文及翻译04-13

《楚辞·离骚》原文及翻译06-13

【优】《离骚》的原文及翻译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