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李清照最动人的40句,无法忘怀的经典
引导语:‘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这首出自李清照的经典诗《夏日绝句》的经典名句,那么我们一起来学习下面的40句无法忘怀的经典诗句。
1.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3.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5.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6.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7.眼波才动被人猜。
8.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
9.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10.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11.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2.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3.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14.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15.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16.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17.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18.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19.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20.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21.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22.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23.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24.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25.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26.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27.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28.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29.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30.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诗文
31.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2.炙手可热心可寒,何况人间父子情。
33.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
34.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
35.晏元献(晏殊)、欧阳永叔(欧阳修)、苏子瞻(苏轼),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
36.江南李氏(李璟、李煜)君臣尚文雅,故有“小楼吹彻玉笙寒”、“吹皱一池春水”之词。语虽甚奇,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也。
37.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
38.岂人性之所著,死生不能忘之欤?
39.人亡弓,人得之,又胡足道。
40.虽南山之竹,岂能穷多口之谈;惟智者之言,可以止无根之谤。
李清照简介:
宋代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京东路提点刑狱。出自韩琦门下,又曾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学识渊博,尤用意于经学,在齐、鲁一带颇负盛名。后被罢官。平生著述较多,现仅存《洛阳名园记》一卷。母王氏,是状元王拱辰孙女(《宋史·李格非传》),一说为汉国公王准孙女(庄绰《鸡肋编》),也知书善文。
生平
李清照一生经历可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作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
李清照早年随父住在汴京、洛阳,受过较好的文化教养。她工书,能文,兼通音律,“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王灼《碧鸡漫志》)。在元符三年(1100)左右,写有《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受到当时人们的好评。建中靖国元年(1101)18岁时,与吏部侍郎赵挺之幼子赵明诚结婚。明诚当时21岁,在太学当学生,喜好收蓄前代石刻。婚后不久,新党蔡京当政,赵挺之升任尚书右丞。他们极力打击旧党。李格非时为提点京东刑狱,竟因在党籍而被罢官。李清照当时曾献诗给赵挺之试图救援其父,诗中有“炙手可热心可寒”的话,可见在她婚后李家曾经遭到政治上的不幸,她对赵挺之的行事是有所不满的。
约在崇宁二年(1103),赵明诚开始出仕,曾任鸿胪少卿。他们夫妻志同道合,“有饭蔬衣练,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金石录后序》)。经他们的搜求寻访,日积月累,其所藏蓄的亡诗逸史、古今名人书画和古器物,逐渐增多。大观元年(1107),赵挺之死于京师,赵家随即也遭受了政治上的灾祸。当时蔡京为左仆射,由于忌恨赵挺之而对赵家进行诬陷。但因查无实据,所以只追夺了赵挺之的官职。赵明诚弟兄可能即因此而失官。李清照便和赵明诚回到了青州(今山东益都)赵氏的故里。
赵明诚屏居乡里的时间在10年以上。他们“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更加努力地访求古碑、文物。大约在宣和三年(1121),赵明诚又重新出仕。先是出守莱州(今山东掖县)。任满后,改守淄州(今山东淄博市),又授直秘阁。这一时期,他们开始编写《金石录》,并继续搜集古物、碑铭,一同鉴赏、考订,在学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靖康元年,金人围攻汴京。次年,赵明诚母死于金陵,明诚携书15车南下奔丧。随之,北宋亡。高宗即位后,明诚起知建康府。这时北方大乱,赵家青州故第十余屋的书册什物被焚。李清照只携小部分文物随人群逃难,从此开始了她在南方的苦难生活。
后期
建炎二年(1128),李清照怀著国破家亡之痛南逃至建康。她极关心国家命运和当时的政治形势,写有“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知易水寒”,“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的诗句,表达了对于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极大不满。次年,赵明诚移知湖州(今属浙江),他驻家池阳(今安徽贵池),只身驰赴建康受命,不幸病倒。当清照从池阳乘舟赶到建康时,明诚已经病危,不久死去。她怀著极大的悲痛敛葬了丈夫。这时金兵又大举南侵,建康形势紧急,朝廷已开始疏散、逃亡。李清照派人先将书册、金石刻送往洪州(今江西南昌),准备去那里投奔赵明诚的妹丈以避乱。但洪州又失陷,道路不通。并且大部分文物又在战乱中散失。在赵明诚病重期间,他的朋友张飞卿曾携一玉壶来看望他。这件事竟被人传成是他们夫妻以玉壶颂金,并听说有人已向朝廷告发。这样的政治陷害使李清照大为惊恐,她决定将家中所有的铜器等物品进献朝廷,以求得洗刷和解脱。于是,她便追随著高宗逃难的路线辗转避乱,从越州到明州,经奉化、台州入海,又经温州返回越州。最后,在绍兴二年,又从越州移居杭州。这期间她不但承受著政治上的压力,而且大量书画、砚墨被盗,孤独一身,各地漂泊,境况极其悲惨。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资料记载,李清照曾经改嫁,但后来学者对此颇有争议。
这一年冬,金人南犯,她又自临安避乱金华,次年才返回临安。关于李清照晚年的生活情况缺乏资料记载,但她曾写诗送韩肖胄、胡松年使金,曾作《打马图经》及“自序”,还曾携前人墨迹访米友仁求题跋。这说明她一直在关心国家大事,并且一直在从事文学创作和学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