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与赵明诚的故事

时间:2020-11-19 18:53:40 李清照 我要投稿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故事

  导语: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李清照与其丈夫之间的故事,欢迎阅读!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故事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李清照就是这样一位旷世女奇才。南宋女词人,婉约宗主。她和赵明诚的爱情根基我想用八个字评价最好——才貌双全,门当户对。

  李清照,词美人更美,赵明诚也是那时众多到婚嫁年龄的女子所想往的对象。而他们俩当时一个是吏部员外郎的女儿一个是吏部侍郎的儿子,可以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他们的爱情延续可以用上那四个字:志趣相投。夫妻都喜好读书,诗词唱和,共同收集金石古玩,校勘题签。赵明诚每每得到古旧书画碑文等时,必是欢欣鼓舞的拉上妻子一同观赏,评价。而李清照有什么好的作品,赵明诚也会以艺术作品为标准去品读评赏。可见他对爱妻才学的肯定与欣赏。

  但他们也称不上人间的神仙眷侣。生在多劫多难的年代,夫妻俩聚少离多,“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常常写词寄思念。赵明诚也是倍受感动。

  《百家讲坛》里讲过他们在民间流传至今的一件有趣的事情: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把自己写的这首《醉花阴重阳》给丈夫寄去。赵明诚看后,也想给妻子写几首表达自己情意的诗,同时,也想自己一个堂堂大老爷们,怎么能被一弱女子在才气上打败。不服气,闭门谢客,三日得词五十首,将李词杂于其间,请友人评点,不料友人说只有三句最好:“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明诚自叹不如。可见他们夫妻二人彼此倾心爱慕,既受相思愁绪之苦,又享相爱之甜如蜜的滋味。

  不过两个人虽然感情深厚,琴瑟相和。但在那个朝代,男人纳妾,养歌妓实属平常事。李清照常留守家中,赵明诚在外,难免也纳妾,且不止一个。更何况赵明诚常因自己无子嗣,经常夙夜哀叹。这也是李清照的一块心病。

  后赵明诚病逝,李清照想要静心整理填补丈夫生前未著完的《金石录》。和为了保管好丈夫在世时剩存不多的收藏,改嫁他人,接着又离婚。遭到当世之人的谴责、唾骂与鄙视。晚年境况不佳,常常独伫寒窗,思念她此生唯一真正爱过的男人——她的丈夫赵明诚。

  下面为大家提供另一个版本的故事

  900多年前,一个6岁女孩跟随父亲走进了富丽甲天下的京都汴梁.他们来自山东章丘,定居在京城“经衢之西”一座被称为“有竹堂”的幽雅之地.父亲名叫李格非,女孩便是李清照.

  对于李清照来说,来京定居也可以算作“回归故里”.她的外祖父王拱辰家居开封咸平,也就是现在的通许,19岁便以第一名得中进士,是宋代最年轻的状元之一,曾在翰林院15年.

  18岁那年,李清照嫁给了太学生赵明诚.赵明诚是位翩翩公子,读书极博,酷好书画,尤其擅长金石鉴赏.他的父亲官至宰相,也是官宦世家、书香门第.二人门当户对,意趣相投,时常诗词唱和,共同研究金石书画,有着说不尽的喜悦.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教郎比比看.”这妩媚娇憨的姿态是婚后的幸福,透出李清照内心的甜蜜.

  结婚时,赵明诚21岁,在太学读书,尚无俸禄.夫妇二人节衣缩食,经常典当质衣,到大相国寺搜罗金石书画.当时,大相国寺是京城最为繁华和热闹的所在,寺内可容万人贸易,有专门出售书籍、字画和古玩的地方.一旦发现难得的古籍文物却囊中羞涩,赵明诚会毫不犹豫地脱下衣服作抵押.回到家中,夫妻二人灯前对坐,说说笑笑,摩挲展观,无限浪漫与温馨.

  闲暇之时,他们赏花赋诗,倾心而谈,有时还会玩上些智力游戏.他们斟上香茶,随意说出某个典故,猜它出自哪本书的第几卷、第几页、第几行.猜中者饮茶,不中者不得饮.每次比赛,李清照总是赢.当赵明诚抽书查证时,李清照已满怀自信地举杯在手,开怀大笑,直笑得茶水溅出了怀子.

  赵明诚偶尔出京远游,李清照倍觉思念与伤感.“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首《醉花阴》是赵明诚在外地时,李清照寄给他的.离别之情,相思之苦,借秋风黄花表现得深挚动人.赵明诚读后叹赏不已,发誓要写一首词超过妻子.他闭门谢客,冥思苦想三昼夜,填词50首,把这首词混杂其中,请朋友品评.朋友反复吟咏,说只有三句最好:“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婚后在京城度过了7年快乐时光,他们的生活有如琴瑟和鸣,浪漫而又高雅.正当他们埋首书斋之际,政局却发生了地震般的'动荡,其父李格非与朝庭全力排斥的所谓“元祐党人”有牵连,罢职远徒.而这个案件恰恰是丈夫的父亲赵挺之审判的.李清照便亲自写诗给自己的公公.三天之后,家产被封,自己的丈夫被罢免官职.于是,她一同丈夫去故里青州居住.

  赵明诚重病时期,一位探望者携带一把石壶给这位病榻上的文物鉴赏家看过.赵明诚死后,谣言四起,说他把石壶托人献给金国.李清照为了洗刷冤屈,她便想把多年携带的古董一起献给宋高宗赵构.她追随着皇上逃亡的路线,带着沉重的书籍文物,踏上了惶惶不可终日的逃难历程.从南京到越州,经明州、奉化、宁海、台州,然后漂泊到海上,又过海到温州,皇帝最后回到杭州.李清照一路追随,雇船求人,历尽辛苦,像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途中,她贫病交加,身心憔悴,她与赵明诚收集的金石书画也丧失殆尽.

  在一个深秋的黄昏,她独自漫步在落叶黄花之中,无边的寂寞阵阵袭来.国破家亡的严酷现实,颠沛流离的悲惨遭遇,终于凝结成浓缩她半生痛楚的绝唱《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在远房亲戚的疏通和劝说下终于结束了追赶.

  有一次,朋友邀她去看灯.李清照无心游乐,却想起了少年时代京城火树银花、人涌如潮的元宵之夜:“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拈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她独坐屋中,抚今追昔,不禁黯然神伤:“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李清照卒于何年何地无人知晓.在历尽悲欢、荣辱之后,她在寂寞凄凉中悄无声息地结束她愁苦的生命.她再也没有能够回到日夜怀想、万分留恋的京都汴梁.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故事】相关文章:

李清照与赵明诚是才子佳人式的夫妻11-22

赵明诚为人如何:大难临头抛下爱妻李清照11-21

李清照的故事08-02

敢爱敢恨李清照的故事08-25

李清照名人故事11-23

李清照与辛弃疾10-28

李清照的爱国故事03-27

与李清照的对话作文03-26

历史名人李清照的故事12-14

李清照少女填词的名人故事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