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李白《古风其十九》赏析
李白《古风其十九》赏析1
古 风(其十九)
李白
西上莲花山, 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 虚步蹑太清。
霓赏曳广带, 飘拂升天行。
邀我至云台, 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 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 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 豺狼尽冠缨。
【注释】
1.古风即古体诗,这种诗体,用韵可平可仄,可换韵可不换韵,平仄声调完全听其自然,单句散行,篇幅可长可短,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的诗体。称为“风”,表示继承诗经中《国风》的传统精神。李白有《古风》五十九首,内容广泛,非一时一地之作,因为体制相同,便结集在一起,以《古风》标题。这一首大约作于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这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这时作者在隐居学道求仙,社会的巨大动乱,使他从追求超脱中惊醒过来,写了这首表明心迹的诗篇。
2.莲花山:即西岳华山的莲花峰。
3.迢迢:遥远貌。明星:神话传说中的华山仙女。
4.芙蓉:莲花。传说华山上有池,池中生千叶莲华,食之可以成仙。虚步:凌空行走。蹑nie:踏。太清:天空。这两句写仙女的行动。
5.霓裳chang:彩云做的衣裳sang,仙人的服装。曳ye:拖曳。广带:宽大的衣带。漂拂:随风飞行。这两句写仙女飞行的姿态。
6.云台:华山东北面的高峰。
7.高揖:高拱双手作揖。是一种表示尊敬的拱手礼。卫叔卿:汉武帝时人,传说他服食云母石而成仙,曾降临汉宫,被汉武帝看见,武帝派人寻找他,终于在华山绝岩下望见他与仙人们下棋。
8.恍恍:恍惚不由自主的样子。驾鸿:驾着飞鸿。凌紫冥:升到紫色的高空。这两句写飞游太空的情形。
9.洛阳川:洛阳一带平原。川,平地。胡兵:指安禄山的军队。
10.涂野草:沾满了野草。指叛军对人民进行大屠杀。豺狼:指安禄山的部下官员。冠缨:冠,官员头上所戴。缨:冠两旁的带子;人戴冠后,把它结在颏ke下.这里“冠缨”用作动词,意为戴冠结缨。指作官。
赏析:
这是一首用游仙体写的古诗,大约作于安禄山攻破洛阳以后。诗中表现了诗人独善兼济的思想矛盾和忧国忧民的沉痛感情。诗人在想象中登上西岳华山的最高峰莲花峰,远远看见了明星仙女。“明星”本是华山玉女名,但字面上又给人造成天上明星的错觉。首二句展现了一个莲峰插天、明星闪烁的'神话世界。玉女的纤纤素手拈着粉红的芙蓉,凌空而行,游于高高的太清,雪白的霓裳曳着宽广的长带,迎风飘举,升向天际。诗人用神奇的彩笔,绘出了一幅优雅缥缈的神女飞天图。
美丽的玉女邀请李白来到华山云台峰,与仙人卫叔卿长揖见礼。据《神仙传》载,卫叔卿曾乘云车、驾白鹿去见汉武帝,以为皇帝好道,见之必加优礼。但皇帝只以臣下相待,于是大失所望,飘然离去。这里用卫叔卿的故事暗暗关合着李白自己的遭遇。天宝初年,诗人不是也曾怀着匡世济民的宏图进入帝阙吗?而终未为玄宗所重用,三年后遭谗离京。所以没奈何,只好把卫叔卿引为同调,而与之驾鸿雁游紫冥了。
正当诗人恍惚间与卫叔卿一同飞翔在太空之上的时候,他低头看到了被胡兵占据的洛阳一带,人民惨遭屠戮,血流遍野,而逆臣安禄山及其部属却衣冠簪缨,坐了朝廷。社会的动乱惊破了诗人幻想超脱现实的美梦,使他猛然从神仙幻境折回,转而面对战乱的惨象。诗至此戛然而止,没有交代自己的去留,但诗中李白正视和关切现实,忧国忧民的心情,是十分明显的。
在这首《古风》里,诗人出世和用世的思想矛盾是通过美妙洁净的仙境和血腥污秽的人间这样两种世界的强烈对照表现出来的。这就造成了诗歌情调从悠扬到悲壮的急速变换,风格从飘逸到沉郁的强烈反差。然而它们却和谐地统一在一首诗里,这主要是靠诗人纵横的笔力、超人的才能和积极的进取精神。
李白后期的游仙诗,常常在驰骋丰富的想象时,把道家神仙的传说融入瑰丽奇伟的艺术境界,使抒情主人公带上浓郁的谪仙色彩。这是和他政治上不得志,信奉道教,长期过着游山玩水、修道炼丹的隐士生活分不开的。但他借游仙表现了对现实的反抗和对理想的追求,使魏晋以来宣扬高蹈遗世的游仙诗获得了新的生命。《古风》其十九便是一个例证。
李白《古风其十九》赏析2
原文: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译文
西岳华山莲花峰上,仙女光芒如同明星。
素手握着皎洁芙蓉,袅袅而行太空之中。身穿霓裳广带飘逸,云彩一样飘然升空。约我登上彩云高台,高揖双手拜卫叔卿。惶惶忽忽跟他们去,乘鸿雁到紫色天廷。
不经意看洛阳平原,到处都是安禄山兵。
尸骨遍野血流成河,叛军叛臣都把官封。
注释
1、莲花山:华山的最高峰莲花峰。华山在今陕西省华阴市。《华山记》:"山顶有池,生千叶莲花,服之羽化,因曰华山。"
2、明星:传说中的华山仙女。《太平广记》卷五九《集仙录》:"明星玉女者,居华山,服玉浆,白日升天。"
3、虚步:凌空而行。蹑:行走。太清:天空。
4、霓裳:用云霓做的衣裙。屈原《九歌·东君》:"青云衣兮白霓裳"。曳广带:衣裙上拖着宽阔的飘带。
5、云台:云台峰,是华山东北部的高峰,四面陡绝,景色秀丽。
6、卫叔卿:传说中的仙人。据《神仙传》载,仙人卫叔卿曾乘云车,驾百鹿去见汉武帝,但武帝只以臣下相待,于是大失所望,飘然离去。 《神仙传》卷八:"卫叔卿者,中山人也,服云母得仙。汉元封二年……其子度世……共之华山,求寻其父……未到其岭,于绝岩之下,见其父与数人博戏于石上,紫云郁郁于其上,白玉为床,又有数仙童执幢节立其。
7、紫冥:高空。
8、洛阳川:泛指中原一带。走:奔跑。
9、豺狼:比喻安史叛军。冠缨:穿戴上官吏的衣帽。
赏析
“古风”,即古诗。李白这一组诗共五十九首,不是同一时期作品。本诗约作于安禄山在洛阳称帝之后。
全诗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飘拂升天行”,写作者在想象中登上莲花山,看见美丽玉女。“莲花山”,指西岳华山(在今陕西省华阴县境内)的最高峰;“迢迢”,远远地看见;“明星”,指传说中华山玉女名。下面四句写玉女情态:洁白的手持着莲花,凌空而行,飘游在高高的天空;玉女穿着彩虹做的衣裳,拖着宽广的长带,在风中飘荡,她的`身体也缓缓升向天际。作者用神奇的想象,虚幻出一个美丽的玉女飞天的情景,优雅飘逸。
第二部分从“邀我至云台”到“驾鸿凌紫冥”,写作者接受玉女邀请,升人天空。“云台”,华山北峰名;“高揖”,参拜;“卫叔卿”,指传说中仙人,传说汉武帝曾派人寻访,见他在华山与人博弈。作者应邀来到云台峰,与卫叔卿行拱手礼。“恍恍”,指恍惚;“鸿”,指大雁;“紫冥”,指天空。作者与卫叔卿恍惚之中驾着大雁飞升人天,飞翔在太空之中。
第三部分写现实的惨状。“川”,指平野;“胡兵”,指攻入洛阳的安禄山;“豺狼”,指安禄山及其部下;“冠缕”,指代做官。作者从高空俯视洛阳平川,到处都是安禄山的叛军,人民惨遭屠杀,鲜血染红了草地;安禄山建了朝廷,其部下弹冠相庆,各被封为高官。作者从幻境中醒来,流露出忧国忧民的心情。
本诗通过从虚幻到现实世界的描绘,表现了作者独善兼济的思想矛盾和忧国忧民的沉痛感情。
本诗主要艺术特点:
1、想象奇特丰富。特别第二部分写明星玉女的飘逸和作者与卫叔卿的高揖及凌天飞升等,都极为神奇瑰丽,响落天外。
2、对照鲜明。作者将天上美妙仙境和人间流血遍地对照:天上玉女“素手把芙蓉”,作者高揖卫叔卿,互相彬彬有礼;人间叛军当朝,血污涂地。
李白《古风其十九》赏析3
[唐]李白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注释:
【1】西上:一作西岳
【2】莲花山:即华山西峰,华山因山形似莲花,故名华山,其西峰名莲花峰。华山在今陕西省华阴市。《华山记》:“山顶有池,生千叶莲花,服之羽化,因曰华山。”
【3】迢迢:远貌。
【4】明星:传说中的华山仙女。《太平广记》卷五九《集仙录》:“明星玉女者,居华山,服玉浆,白日升天。”
【5】素手:女子洁白的手。
【6】芙蓉:即莲花。
【7】虚步:凌空而行。
【8】蹑:行走,这里是登的意思。
【9】太清:天空。
【10】霓(ní)裳(cháng):虹霓制成的衣裳。屈原《九歌·东君》:“青云衣兮白霓裳”。
【11】曳(yè)广带:衣裙上拖着宽阔的飘带。曳,摇曳的意思。广带,指宽大的、长长的飘带。
【12】云台:云台峰,是华山东北部的高峰,四面陡绝,景色秀丽。
【13】卫叔卿:传说中的仙人。据《神仙传》载,仙人卫叔卿曾乘云车,驾百鹿去见汉武帝,但武帝只以臣下相待,于是大失所望,飘然离去。《神仙传》卷八:“卫叔卿者,中山人也,服云母得仙。汉元封二年……其子度世……共之华山,求寻其父……未到其岭,于绝岩之下,望见其父与数人博戏于石上,紫云郁郁于其上,白玉为床,又有数仙童执幢节立其。”
【14】恍恍:心神不定貌。
【15】紫冥:紫色的天空。
【16】洛阳川:洛阳伊洛河一带的平原。
【17】茫茫:极言安史叛军之多,遍布洛阳城及其原野。
【18】胡兵:指安史叛军,以安禄山为胡人,故称其叛军为“胡兵”。
【19】豺狼:喻指安史叛军。
【20】冠缨:官帽和系官帽的带子,此借指做官者。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用游仙体写的古诗,大约作于安禄山攻破洛阳以后。诗中表现了诗人独善兼济的思想矛盾和忧国忧民的沉痛感情。诗人在想象中登上西岳华山的最高峰莲花峰,远远看见了明星仙女。“明星”本是华山玉女名,但字面上又给人造成天上明星的错觉。首二句展现了一个莲峰插天、明星闪烁的神话世界。玉女的纤纤素手拈着粉红的芙蓉,凌空而行,游于高高的太清,雪白的霓裳曳着宽广的长带,迎风飘举,升向天际。诗人用神奇的彩笔,绘出了一幅优雅缥缈的神女飞天图。
美丽的玉女邀请李白来到华山云台峰,与仙人卫叔卿长揖见礼。据《神仙传》载,卫叔卿曾乘云车、驾白鹿去见汉武帝,以为皇帝好道,见之必加优礼。但皇帝只以臣下相待,于是大失所望,飘然离去。这里用卫叔卿的故事暗暗关合着李白自己的遭遇。天宝初年,诗人不是也曾怀着匡世济民的宏图进入帝阙吗?而终未为玄宗所重用,三年后遭谗离京。所以没奈何,只好把卫叔卿引为同调,而与之驾鸿雁游紫冥了。
正当诗人恍惚间与卫叔卿一同飞翔在太空之上的时候,他低头看到了被胡兵占据的洛阳一带,人民惨遭屠戮,血流遍野,而逆臣安禄山及其部属却衣冠簪缨,坐了朝廷。社会的动乱惊破了诗人幻想超脱现实的美梦,使他猛然从神仙幻境折回,转而面对战乱的惨象。诗至此戛然而止,没有交代自己的去留,但诗中李白正视和关切现实,忧国忧民的心情,是十分明显的。
在这首《古风》里,诗人出世和用世的.思想矛盾是通过美妙洁净的仙境和血腥污秽的人间这样两种世界的强烈对照表现出来的。这就造成了诗歌情调从悠扬到悲壮的急速变换,风格从飘逸到沉郁的强烈反差。然而它们却和谐地统一在一首诗里,这主要是靠诗人纵横的笔力、超人的才能和积极的进取精神。
李白后期的游仙诗,常常在驰骋丰富的想象时,把道家神仙的传说融入瑰丽奇伟的艺术境界,使抒情主人公带上浓郁的谪仙色彩。这是和他政治上不得志,信奉道教,长期过着游山玩水、修道炼丹的隐士生活分不开的。但他借游仙表现了对现实的反抗和对理想的追求,使魏晋以来宣扬高蹈遗世的游仙诗获得了新的生命。《古风》其十九便是一个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