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草原》说课稿

时间:2024-11-24 19:28:11 老舍 我要投稿

老舍《草原》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老舍《草原》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老舍《草原》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

  老舍《草原》说课稿1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3、认识本课4个生字,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摘录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课前准备:

  1、草原风光图。

  2、蒙古族音乐和民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想象美丽的草原

  1、出示课题:草原。介绍作者老舍。回忆曾经学过的老舍先生的作品。

  2、说说你印象中的草原。

  学生可以有个各种不同的描述,语言表述要流畅,还可以说说怎么会获得这样的印象。比如:

  (1)草原是辽阔的,一望无际……

  (2)草原是美丽的,绿绿的草地,五颜六色的野花……

  (3)草原是充满生机的……

  二、初读课文,走进文中的草原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同时划出生字新词,读准生字字音。

  2、说说老舍笔下的草原是怎么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同时朗读相关的句段。

  学生可以自由表达初读课文后的感受,学生的感受可能会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让学生主要的和次要的,引导学生达成这样的共识:

  (1)课文中的草原是美丽的。

  (2)课文中的草原是热情的。

  朗读相关的句段时,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感受和课文的语言的一致性,另一方面要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再读课文,感受美丽的草原

  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草原的美丽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有关的句子。

  2、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流,轻轻流入云际。”

  ①理解草原的“绿”。

  ◇说说“一碧千里”“翠色流”的意思。

  ◇闭上眼睛想象“一碧千里”的草原,想象“到处翠色流,轻轻流入云际”,说说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出示草原风光图片,看看一碧千里、翠色流的草原。

  ◇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②想象草原上羊群奔跑的样子,理解“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①“这种境界”是指什么?

  ②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为什么要惊叹,为什么又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草原的美丽深深地打动了作者的心。

  ◇作者沉醉在草原的美景里了。

  ◇作者也许是第一次看到草原,感到很新奇。

  ……

  ③如果你当时也在这美丽的草原上,你会低音一首怎样的小诗?试着写一首小诗。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四、作业

  1、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2、抄写第一自然段中优美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感受热情的草原。

  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草原的热情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有关的句子。

  2、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①这段话描写了一个什么场景?(迎接客人)

  ②哪些词句特别能表现草原人民的热情?

  ◇“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来的真快,表现了草原人民迎接远方的客人急切心情。

  ◇“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为什么用“彩虹”来比喻?(一是因为穿着各色的衣服,而是比喻一种热情。)

  ◇“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想象当时车与马相遇的情景,说说如果你在场,你会有什么感受?(热闹、热烈、热情)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①读句子,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看到了不停地握手。

  ◇听到了不停的欢笑。

  ②通过朗读把当时的热情表现出来。

  (3)“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在回敬。”

  ①反复朗读这句话,体会其中洋溢的热情。

  ②想想大家在敬酒的时候会说些什么?

  (4)“这时候,鄂温克姑娘戴着尖尖的帽子……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①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②理解“会心”,“会心的微笑”里包含着什么?

  3、播放草原民歌及舞蹈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

  二、品读课文,感受深情的草原

  1、香醇的奶酒、激跃的赛马、嘹亮的牧歌、狂欢的舞蹈,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场面呀!可是夕阳西下,主客要分别了。如果这时你也在场,心情将是如何呢?

  出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①逐句逐字地理解:

  “何忍别”是指不忍别离;

  “天涯”是指蒙古族所住的地区,那已经是我国北部的边陲了,所以叫它天涯;“碧草”指一片绿色的大草原;“话斜阳”是指在夕阳中,在那天涯碧草之上,我们互相高兴地、亲切地交谈着

  ②连起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蒙族和汉族两族人民情深似海,哪里忍心离别呢?

  所以到了夕阳已经西落了,仍然谈兴正浓。

  ③如果当时你就在现场,你的心情是如何的?你想说什么?试着写一写自己的心情和想对草原人民说的话。

  三、回顾课文,感受热爱之情

  1、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却为什么要以草原为题呢?

  文章前面写了草原的景色美,后面写了人情美,从风光美,从人情美,表现了他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因此整体都是围绕着“草原”来展开的。)

  2、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课文内容。

  四、作业

  1、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主要问题:

  1、学生放手不够,思维想象不够丰富,有照搬资料回答问题的迹象。

  2、教学目标落实的不实。如;背诵第一自然段,流于形式。课堂上未能及时要求引导背诵。

  3、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有待研究。

  老舍《草原》说课稿2

  【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五年级下册第1课《草原》。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蕴涵的意思,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2、能力目标: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像,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体会句子中蕴涵的意思,积累优美的词汇。

  【教学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积累优美的词汇,并且应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课文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课堂主要采用朗读、图像、交流、写作、资料、制作手抄报等教学方式,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创设良好的网络环境。

  通过让学生主动去获取、整理、创造性地加工信息,最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媒体设计】

  制作一个网站型课件,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资料库中进行阅读与探究,以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这样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信息空间,为学生创设一个大信息量、开放的学习环境。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听配乐朗诵《刺勒歌》录音,把学生带入美丽、神奇的大草原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

  2、提出本课课题。

  3、回顾课文:

  通过对上节课内容的回顾,直接切入教学重点,把天涯碧草和蒙汉情深这两部分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二、引发探究主题

  1、老舍先生为什么会有何忍别这样的感受呢?从这是怎样的草原?这是怎样的草原人?等问题入手,帮助学生把握探究的方向。

  2、利用课件,让学生在阅读中领略草原美景,品味文字。通过提名读、齐读、领读等朗读,并适时加以指导和点拨,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深入感悟语言,体会文字与多媒体信息表现美的方式相同和不同及各自的优势。

  3、激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草原美的惊叹之情。学生进行交流,师生互评小结。

  4、用上述的学习方法,利用多媒体资料库对这是怎样的草原?展开小组讨论。在学生自主交流中提高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5、小组成员选择适合本组的,能最大限度地表现蒙古族人民接待远客的方法,如运用感情读、抓词句说、讲故事、想像描述等方式向全班讲解。

  三、揭示中心,总结全文

  1、草原的风景美,人情更美。在依依惜别的时候,你最想说什么、做什么?

  2、通过探究学习,使学生对草原的风光美与人情美发出内心由衷的赞叹,体会了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含义。

  四、查阅资料,拓展创新

  1、通过网络教学课件,让学生阅读相关文章,了解草原新貌并设计草原未来。

  2、学生留言。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信息资源,进行拓展阅读,培养学生自觉在信息海洋中学习研究的习惯,并利用网络论坛进行实时交流。

  五、作业

  以4个人为一小组,出一期关于草原的手抄报。

  老舍《草原》说课稿3

  一、说教材

  《草原》是一篇叙事散文,老舍先生以他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写下了《草原》这篇访问记。作者以生动、清新的笔触描绘了大草原美丽的风光,而且表现了这里的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深情讴歌了蒙汉同胞的民族情谊。通过对草原景色美和人情美的描写以及自己情感发展,充分体现出祖国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一个大家庭,这是一篇融自然美、人情美、语言美文质兼美于一体的佳作。下面我要说的是我为本课设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正确读写本课的生词。

  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和学习中让学生感受草原景色美、人情美。

  领悟课文具体描写景物的方法,感悟、积累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受到民族团结友爱情感的熏陶,体会蒙汉人民之间的深情厚意。

  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领悟课文具体描写景物的方法,感悟、积累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结构,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体会蒙汉人民之间的深情厚意。

  二、说学情

  小学五年级学生,他们拥有了一定的字词知识的积累,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在正确把握文章的主旨方面,有待加强;学生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小学五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好动、爱模仿,学习积极性强,渴望受到老师的肯定。这些都将成为我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

  三、说教法

  1、情境教学法

  由于本文所说的事情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较远,所以在教学中我会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现场体验、情感表演等方法,让学生投入感情,在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体会作者期待民族团结的美好心愿。

  2、多媒体辅助法

  我会运用课件出示图片、播放音乐,渲染气氛,达到教学目标。

  3、朗读感悟法

  正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虽然与课文中的事情距离很远,但是我希望学生能够在我的引导下,采用朗读体会法,通过默读、有感情朗读、男女分组朗读等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和体会。同时,辅以问答法,通过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与回答,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四、说学法

  1、质疑法

  我倡导学生对文本质疑、对教师质疑,具有怀疑态度的学生才是真正自主学习的,通过质疑获得的知识也是能够牢记的。

  2、自主学习法

  根据课程标准,我们教师应该作为一个组织引导者出现课堂上,因此我们要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发挥自己的潜力,展示自己的学识,运用自主学习法,才可以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学得更扎实。

  3、小组合作法

  在学习过程中,我不仅注重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文本的交流,也要让学生互相交流,通过此方法,可以让学生互相合作、互相竞争,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五、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将进入说课的最重要环节:说教学过程。我的教学过程分为:导入、新授、情感升华几个部分。

  (一)情境导入

  1、播放一首蒙古民歌,让学生静静聆听。

  2、由音乐的出处引出陈巴尔虎旗大草原,配合地图、图片进行简介,激发学生对这个草原的好奇心。

  3、结合图片音乐,请学生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让学生觉得自己就是作者,正坐在汽车上,进入陈巴尔虎旗草原,初入草原,感受环境。由文中句子体会到草原之大;接着请学生用眼看,用耳听,看看前后有什么区别。体会文中的比喻句的用意,然后由景及人,走进草原。

  (二)新授

  1、走进草原

  从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草原的人们出来迎接大家的情景,这时我会让学生注意他们的穿着、行为等。讲解描写穿着的比喻句,说明草原人民对“我们”的到来郑重其事,所以穿得整齐漂亮;讲解他们不顾路途遥远,来接“我们”的情景,说明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讲解他们接到“我们”以后的欢腾景象,由男女生分别朗读文中的各种声音,最后融合一起,体会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的场景。由本段最后一句“看见了几座蒙古包”来过渡到下一自然段。

  在教学过程中,我要让学生圈出重点词,划出重点句,让学生明白“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道理,并在今后的阅读中也养成此习惯。同时,整个体验过程以学生为主,把机会让给学生,请他们来谈自己的感受,时刻以学生为主体。

  2、蒙古包外

  我会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3自然段,并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学生的回答过程中,我要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结合图片,让学生“看到”人很多,感受到大伙在相互握手,相互交流,虽然是听不懂的语言,但是大家可以猜测,他们一定都会说的一句话,这是一句什么话?这时候就要把机会让给学生,给学生发挥想象力的平台,综合学生的回答,回归到文本——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蒙古包外的美好愿望,是怎样在蒙古包内表现出来的呢?由此衔接到下一自然段,蒙古包内发生的事情。

  3、蒙古包内

  首先请一位学生来朗读第4自然段。本段主要有两个事情,一是草原人们与我们欢饮,二是鄂温克姑娘为我们表演,大伙一起唱起歌来。为了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当时的情景,我将运用各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最后进行一个现场体验,教师播放音乐、出示图片,将学生分成两组,扮演两族人民,同时请几位女生扮演鄂温克姑娘,其他同学也可一起唱歌,既增添课堂气氛,也体会到当时两族人民的情感。接着让学生想象在这样丰盛的晚餐后,人们会做些什么,从而自然地过渡到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情感升华

  全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看到草原人们这样热情,客人们也忍不住一同欢跳,最后都不舍得走,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课文的最后一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为了更好地理解这句话,我会引导学生回顾刚才学的内容,从初入草原到走进草原,接着进入蒙古包后的种种情景,再次体会草原人民的热情与希望民族团结互助的美好心愿,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体会蒙汉人民之间的深情厚意。最后,不需要累赘的语言,只要请学生带着深深地感情齐读这句话,结束本课。

  老舍《草原》说课稿4

  一、说教材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以他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写下了《草原》这篇访问记。文章记叙了他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作者通过对草原风光美和人情美的不断认识这条明线,以及自己情感发展的暗线,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充分体现出祖国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文中的景和情,并扎实地落实语言文字训练,我将这篇文章的教学安排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扫除字词障碍,完成第一自然段的教学,领略草原的风光美。第二课时再引导学生体会草原的人情美。

  二、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2、通过多读以及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

  4、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及热爱西部的情感。

  三、说重难点

  熟读课文,弄清文章的思想内容,体会蒙汉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是本课的重点。揣摩优美语句的深刻含义,借助语言文字在头脑中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这是本课的难点。

  四、说教法

  根据教材特点,我特制定本文的教法如下:

  1、诵读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诵读课文,从读中学,从读中悟,让学生在读书声中理解课文内容,受到优美文字的熏陶。

  2、谈话法:在教学过程中,多次采用谈话法,让学生自主讨论,汇报自己的收获。

  五、说学法

  新课程强调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研究性地学习。同时重视朗读的训练,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进行以下学习方法的指导:

  1.预习方法的指导:在预习中注重让学生反复诵读,领会文意,提出问题。

  2.思维方法的指导:教学中,通过分析,引导学生抓住字词句的内在联系,诱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

  3.读书方法的指导: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景物特点,品读精彩语段。

  六、说教学过程

  1、激趣揭题,通过欣赏《天堂》这首歌,激发学生兴趣,揭示出本课课题《草原》。

  2、初读课文感知美:小组长组织组员读书,或齐读,或个别读,或二人读。读书形式由组长决定。听读过程中要完成三个任务:

  (1)纠正字音,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讨论课文讲了件什么事。

  (3)要互相质疑尝试解疑。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弥补独立学习的不足。

  3、自读课文感悟美: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自己明白了什么?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3)师生交流:用简练的语言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之后的感受。你是如何感受到蒙汉两族人民的情谊很深的?

  4、品读体验,走进美。

  第一部分:走进“景色美”

  a、草原景色美丽。那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才把草原的景色写得如此美丽的呢?学生默读,勾画出语句找学生回答。

  b、生汇报:

  (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通过“高歌”一词引导学生朗读。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碧千里”在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然后让学生看画面读句子。

  (3)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锈上了白色的大花。引导学生体会比喻句的妙处。

  (4)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也在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引导学生体会拟人句的妙处。

  第二部分:走进“人情美”

  a、草原的天很可爱,景色也很迷人,草原的人民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体现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的语句很多,用上面的学习方法,把体现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的语句画出来,和同桌说说体会。

  b、学生汇报:

  (1)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飞”字换成“跑”字行吗?引导学生读出急切的语气。

  (2)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体会蒙汉人民心灵相通。

  (3)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体会蒙古人民热情款待。

  c、体会“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d、师小结:

  是啊,草原的美丽风光让我们深深陶醉,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使我们深受感动,难以忘怀,这都是因为蒙汉人民是生活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的兄弟姐妹,我们各民族之间互利互助,团结友爱。

  (3)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总之,我在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尽量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整合,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并培养学生的想象及创造能力,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体现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老舍《草原》说课稿5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课《草原》。我的说课准备从七个方面进行。

  一、说教材

  《草原》是一篇图文并茂,情景交融的精读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进入内蒙古大草原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和受到内蒙同胞热情款待的情景。作者用极其清新,优美的语言,把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渲染得淋漓尽致,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团结。文章在表达上颇具特色。一是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这样安排使全文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二是课文写景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三是情景交融,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三点:

  1、会认"渲、勒"等6个生字;会写"毯、渲"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并理解"渲染、绿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了解西部的兴趣。

  3、揣摩优美语言,体会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书法情感的方法。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本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是:品味优美语言,体会表达方法,通过学习此文,引起认识西部,了解西部的兴趣。

  四、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课标还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准备采用自主探究,点拨引导,自读自悟,大量实践的教法和学法。

  五、说课时安排

  本课我打算用2教时完成。

  六、说教学过程

  为了体现说课的完整性,我将本文教学的全过程陈述如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把吉祥三宝一家带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吉祥三宝他们想带大家一起去神游他们美丽的家乡。"此时,我将会播放《吉祥三宝》的视频声像,让学生对吉祥三宝的家乡内蒙古大草原充满了期待和幻想,这时我会在黑板上板书课题"草原"。

  【设计意图】

  全国著名教育专家于漪老师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堂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因此,我非常重视"导入"这一环节的设计。

  (二)新授

  这一环节,我准备采用"四步法"教学,即"读文、探究、积累、练习"。(在黑板上写出"四步法")

  1、读文

  (1)自由读(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

  (2)检查读(检查生字新词的读音)

  (3)指名读

  2、探究

  学生再次自由读文,完成以下任务(可以自主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

  (1)给文章的每个自然段拟一个四个字的小标题

  (小标题是:景色优美、欢迎远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

  (2)在第一段中找出,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草原景色优美

  如:哪里的天比别处更可爱,空气……,愉快。

  那些小丘的线条……流入云际。引导学生抓住"渲染、勾勒"进行理解。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

  板书:空气清鲜,天空晴朗,一碧千里,翠流

  (3)认真读文,说说草原上的人是些什么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

  (4)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并体会"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这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让读者体会到蒙汉两族人民深厚的情谊。

  【设计意图】

  1、倡导自主学习不等于随意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等于把教师逐出课堂。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中学生学什么,很需要教师居高临下的"引导"。因此,设置高价值的学习问题就是教师作用的一个重要体现。

  2、浙江特级教师纪育华说:"教材内容是教学的原始材料,它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对教材作一番剪裁。该取则取,该舍则舍,择其精华实施教学。"

  3、积累

  在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就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积累。

  学生再次读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选择两个背诵下来。

  【设计意图】

  学好语文关键在于积累。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如果说语文的学习是一幢大楼的建设,那么词句和语文知识便是砖砖瓦瓦,而积累则是将砖瓦砌成高楼的过程。

  4、练习

  为了将知识内化成能力,我设计了以下练习:

  按要求改写句子

  1 (改为比喻句)

  2 (改为拟人句)

  以"美丽的校园一角"为题写一段话。

  【设计意图】

  叶圣陶老先生说:"大凡传授技能技巧,讲说一遍,指点一番,只是个开始而不是终结。要待技能技巧在受教育的人身上生根,习惯成自然,再不会离谱走样,那才是终结。所以讲说和指点之后,接下去有一段必要的工夫,督促受教育的多多练习,硬是要按照规格练习,练成技能技巧不是别人能够代劳的,非自己动手,认真练习不可。"因此我采用循序渐进的理念设计了这两个练习。

  七、说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

  好的板书就是一篇微型教案。通过板书,可以把教学内容的重点形象精炼地呈现在黑板上,能从视觉上强化对学生的刺激,有利于教师凸显主题;有利于学生把握重点,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专家、评委老师!

【老舍《草原》说课稿】相关文章:

老舍《草原》说课稿(通用10篇)11-18

老舍的草原07-16

草原 老舍08-02

老舍草原课文08-25

老舍散文《草原》09-25

老舍《草原》教学实录11-16

老舍草原课文原文07-26

老舍《草原》教案(精选15篇)10-17

老舍的草原优秀作文范文09-28

《猫》老舍说课稿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