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走进《老人与海》的故事背景
导语:《老人与海》是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于1952年出版。是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走进《老人与海》的故事背景!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一生的创作的结晶,是思想和艺术的总结。他用他的古巴情结,和丰富的人生阅历,运用象征手法、巧妙的细节描写、简练含蓄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编织出一个感人的故事。 作品的主人公圣蒂亚哥的硬汉形象具有浓厚的哲理性和象征意义。这个老而不衰,不幸但不可战胜的英雄形象,表达作者一贯推崇的勇敢、坚毅、意志力等精神,也让读者领略到其中的人生哲理。
一.创作背景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风雨中遇难,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从此,海明威与富恩特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一起出海捕鱼。
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很远捕到了一条大鱼,但由于这条鱼太大,在海上拖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程中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海明威在《老爷》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通讯《在蓝色的海洋上》报道这件事。当时这件事就给了海明威很深的触动,并觉察到它是很好的小说素材。
1950年圣诞节后不久,海明威产生了极强的创作欲,在哈瓦那郊区的别墅,他开始动笔写《老人与海》(起初名为《现有的海》)。到1951年2月23日就完成了初稿,前后仅用了八周。4月份海明威把手稿送给去古巴访问他的友人们传阅,博得了一致的赞美。海明威本人也认为这是他“这一辈子所能写得最好的一部作品!" 而最终这部小说不负众人的期待,创下了人类出版史上空前绝后的一个纪录:48小时售出530万册!作品在当年就获得了普利策奖,两年后又获得了诺贝尔奖。
二. 海明威的古巴情结
海明威一生中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古巴,这个美丽,多情而有历经磨难的岛国度过的。海明威曾表达他对古巴的深厚友谊:“我深爱这个国家,感觉像在家里一样;一个人的感觉像在家里一样的地方,除了他出生的故乡,就是他命运归宿的地方”。有人问海明威为何会选择在哈瓦那定居,他说:“这里有清爽、明亮的早晨,有奇异的鸟,有西班牙情调的街道和醇酒,有黑眼珠里蕴满热情的古巴女郎,这真是一个好地方。”
曾有幸去古巴参观过,海明威的故居,博物馆,及他经常去的酒馆La Terraza, 品尝过他至爱的Mojito, 这一切的美好才明白他为什么会选择这里。在他经历过众多的战争,伤痛之后,只有在这里才能激发他无限的创作热情。
三.语言特色
《老人与海》是一首田园诗,大海就是大海,不是拜伦式的,不是麦尔维尔式的,好比荷马的手笔:行文又沉着又动人,犹如荷马的诗。真正的艺术家既不象征化,也不寓言化——海明威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但是任何一部真正的艺术品都能散发出象征和寓言的意味,这一部短小但并不渺小的杰作也是如此。——美国艺术史家 贝瑞孙
(一)简洁的语言
无论是叙述事实,铺陈景物,对话,还是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的语言是简洁的,而所表达的思想又十分深刻,引人深思;表现了艺术的走向——“越少,也就越多”(Less is more);语言的表述方式简练客观而节奏迅速。这与海明威的写作习惯也是有关的,他早上起身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行写作。他写作时,还有一个常人没有的习惯,就是站着写。他说:“我站着写,而且是一只脚站着。我采取这种姿势,使我处于一种紧张状态,迫使我尽可能简短地表达我的思想。”此外,《老人与海》简洁的语言风格还表现在他常用小词,省略结构,使语言生动活泼,接近现实生活,能收到言简意赅的效果。读完下面的句子,细细咀嚼,更使我们对海明威简洁的写作技巧称口叫绝:
(1)I Can do nothing with him and he can do nothing with me,he thought.Not as long as he keeps themup.(P. 41)
(2)“I should not have gone out so far,fish,”he said.“Neither for you nor for me.I m sorry,fish”.(P.106)
句(1)中的“Not”不仅指前面的并列句,而且以“Not”一词开头,明白地告诉读者老人同大马林鱼的较量是谁也奈何不得,充分表达了老人此刻的内心活动 ,加强了语言表达效果。就句(2)而言,从语法上分析,在“Neither”和“nor”后省略了good一词 ,这前后的省略表明了老人对这次“远海”钓到大马林鱼后的复杂心理活动。
(二)冰山理论
关于海明威的创作有一个著名的比喻:冰山通常八分之七都浸没在水下,作家要再现的是那露在水面上的八分之一,其余的应该留给读者去思考和想象。正因为海明威小说在简单的表层之下蕴藏着许多内涵。他把这种通过简单语言表达深刻意义的“冰山原则” 巧妙地运用,潜移默化地揭示出人类伟大的真理。简练的语言风格使人能从一粒沙中看一个世界,从有限的文字中看到丰富的思想内容,所谓“言犹尽而意无穷”,让读者透过表象去追求、理解、咀嚼。因此,简洁而深蕴的表达和象征手法的运用是海明威“冰山”风格的完整体现,给人们奉献了一个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永恒的艺术世界。
(三)象征手法
《老人与海》中的象征意蕴应用也极为独特.他用马林鱼象征人生的理想,用鲨鱼象征无法摆脱的悲剧命运,用大海象征变化无常的人类社会,而狮子则为勇武健壮,仇视邪恶,能创造奇迹的象征, 圣蒂亚哥则是勇于与强大势力搏斗的"硬汉子"代表,他那捕鱼的不幸遭遇象征人类总是与厄运不断抗争.作品中基督教象征主义手法,基督受难这一形象也得到充分的体现。老人在和马林鱼搏斗的过程中, 手掌被鱼线勒割得血肉模糊, 虽艰辛, 但说明他甘愿献身的精神, 伤口却寓指基督身上的圣伤痕。鲨鱼袭来时, 老人立即发出一声“像是一个人的手被钉子钉穿在木板上时”所发出的惨叫。老人肩上扛着船桅, 艰难地攀爬小山, 向村里走去的情形会使人联想到基督朝着卡尔加里艰难行进的场面。甚至圣蒂亚哥精疲力竭地扑倒在床上的动作, 他脸朝下、双臂直伸、手心朝下的姿势, 都会让人联想到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惨景。
四. 人生哲理
《老人与海》的主人公圣蒂亚哥不断承受着不幸命运的挑战,而正是他的勇敢、倔强、不屈不挠的精神战胜了一次次的厄运。圣蒂亚哥在接连84天没有捕到一条鱼的困境中,毫不气馁,再度出海。在远海上为制服马林鱼,周旋了三天三夜;归途中又与蚕食自己劳动果实的凶猛鲨鱼展开殊死搏斗,鱼叉丢了用刀,刀子折了用船桨,桨把断了再用舵…… 面对着不断被鲨鱼撕咬的大马林鱼残骸,老人说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给打败的,你可能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透过老人与鲨鱼的搏斗,我们再次领悟到“生命英雄”在精神上是不可摧毁的。老人的那种不可战胜,遇到困难,不言放弃是值得我们学习,要自己常给自己打气,给自己信心,加上顽强和自己的智慧,定能更上一层楼,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定能越走越远。
结语
《老人与海》,由于小说中体现了人在“充满暴力与死亡的现实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勇气而获得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是:“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他的近著《老人与海》中,同时也由于他在当代风格中所发挥的影响。”对于这一赞誉,海明威是当之无愧的。海明威一生的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以自己的经历披露了当权者的伪善和现实的残酷,刻画了美国年轻一代的迷惘情绪,作品中洋溢着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在探索艺术创作的途径中使现实主义在开放性的兼容并蓄中获得了新的光彩!
【走进《老人与海》的故事背景】相关文章:
走进《再别康桥》的背景故事09-17
走进《雨巷》的创作背景04-24
《老人与海》的写作背景08-05
《老人与海》创作背景及主题07-28
《老人与海》的创作背景与内涵08-10
滕王阁序背景故事10-18
再别康桥背景故事08-22
赠汪伦背景故事解读03-06
李白《赠汪伦》背景故事传说09-08
走进“诗魔”王维的背后故事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