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时间:2022-12-27 10:13:19 兰亭集序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热门】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兰亭集序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热门】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回顾并归纳“信”“与”等词的意义及定语后置等重要文言知识。

  2、理清作者的情感思路,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难点: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3、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教学步骤一、导入王羲之素有“书圣”的美誉,其书法作品《兰亭集序》更是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看大屏幕,出示临摹图,欣赏王羲之的书法),遒劲有力,入木三分,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只可惜我们看到的是临摹本,据说其真迹已随唐太宗葬入昭陵而失传。但同时《兰亭集序》又被称为“书中上品”,虽跨越千年却依然动人,下面,就让我们来共同欣赏这篇优美的文章。

  二、课堂检测:重点字词句(纸片爬黑板形式)

  1、重点实词:一词多义(回顾复习以前学过的句子)信与

  2、定语后置:梳理整合学过的定语后置局过渡:文言基础知识课下要做好落实,积累与整合。前面我们学习了李密的《陈情表》,归有光的《项脊轩志》,《陈情表》的至孝亲情,感人肺腑,《项脊轩志》的故园旧情,悲喜交加,那么,《兰亭集序》又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呢?

  三、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试从每段中找出一个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字眼。明确:乐——痛——悲(板书)【过渡】: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我们就以此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走进王羲之的情感世界。

  2、思考:为何而乐?为何而痛?为何而悲?四、分析讨论、鉴赏探究文本:

  (一)研习第一、二段:1、思考:在这一段中作者说“信可乐也”,那么作者到底乐什么?结合文中的语句来分析一下。(学生在书中划出相关语句,自由讨论两分钟,学生分析,老师点拨并引导概括。)课件展示补充:农历一、二、三月为春季,暮春也就是三月。南北朝丘迟在《与陈伯之书》中说:“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想以江南暮春之美景,故国之思激发屈膝事敌的陈伯之翻然悔悟。可见,暮春三月是人间最美的一段时光。

  2、比较王羲之笔下春景与其他文人笔下的的春景的不同: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晚春》

  明确:《忆江南》和《晚春》写的是花红水绿,尽显春色之浓艳;《兰亭集序》:映入眼帘的只有山、水、竹、天、风而已,可以说,真是洗尽铅华。写竹,只言其“修”而舎其翠绿,写水,只言其“清”而弃其碧波,尽显春色之素淡、雅致、清幽,这样的山水,正可以韬养宁静淡泊的心性。清风拂面,水声泠泠,在这里,足以让人心境澄明,心旷神怡,物我同化。(文如其人,补充引用《屈原列传》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明确: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贤人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美景

  流觞曲水一觞一咏-------------------乐事

  暮春三月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良辰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游目骋怀--------------赏心

  【小结】汤显祖在《牡丹亭》里写到:“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在这里,四种美好的景物都具备了,作者怎能不乐?下面齐读第一段,让我们在一起合作者分享快乐的心境吧!朗读指导:明确:舒缓—稍快—舒展曼婉,语调要清新。学生齐读,并尝试背诵。

  【过渡】:第一段主要是记叙了兰亭宴会的盛况,表达自己的快乐心情,兰亭盛盛会的情景虽历历在目,但毕竟已化为了过眼云烟,胜景不常,盛筵难再,王羲之的心情一下子由乐转入到痛中来。

  (二)研习第三段思考:请同学们在第二段中找出能体现作者“痛”的语句,并加以分析。(学生找原句,并加以分析概括,最后分条回答,老师做好点拨)

  【明确】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生短暂

  欣之所遇,老之将至————时光易逝生命短暂

  所之既倦,感慨系之————欲望永不能满足世事无常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世事变化之快欢乐有尽往事不再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生命终归于毁灭生死无常

  补充拓展:

  (1)回顾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年轻貌美之时和年老色衰之时的不同境遇(学生回顾背诵“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来进一步感受世事无常的感慨。

  (2)生死是绕不过去的,正如史铁生所说“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板书:痛——————生命短暂,世事无常

  【小结】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实在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痛惜之情。其实很多文人在其文学作品中都流露出了这种感慨,请同学们回顾以前都学过哪些诗句?

  (生尝试回顾并作答————课件展示补充内容————生齐读并进一步感受)明确:已学过的诗句: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前赤壁赋》;

  《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离骚》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拓展补充: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过渡】:由此可见,“人生苦短”已成为古人难以解开的心结,其实这种心结不仅古人有,今人乃至后人也都有,可谓是古今同慨,千古同悲,研习第四段:1、请同学们找出文中表达千古同悲的句子:

  (1)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

  (2)虽事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3)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2、思考:痛和悲的区别:痛:一己之痛;悲:人类之大悲学生齐读三、四段,再次体会作者的痛惜和悲叹之情

  3、思考:面对生和死,最后作者也得出了自己的结论,找出和作者生死观有密切联系的一句话,说说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观?明确:“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1)理解“一死生,齐彭殇”介绍背景:东晋时人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意志消沉,不求进取,认为人生无常,生死等同。(先概括东晋时期的这种风尚,再谈为何会有这种思想。)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最黑暗的时代,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思想虚无。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生就是死,死就是生,即所谓“一死生,齐彭殇”。

  (2)作者对这种“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思想进行了批判,那么,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提倡的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呢(或者是怎样的一种人生观)?

  学生思考并积极交流讨论:生答————师展示课件,帮助理解:生齐读并体会。明确:对此,作者作了委婉的批判:作者认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生死有别,二者不能等量齐观,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后一切皆无。这表明了他对生死问题的看重,透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流连珍惜,含蓄的表达了对生的眷恋和热爱,暗含了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莫空谈玄理。当积极用世,“兼济天下”。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观。

  4、学习了王羲之的人生观,面对短暂的人生,我们应该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呢?(学生写,然后展示)。

  5、补充拓展: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面对生与死都发出了对生命价值的叩问与思考,并作出了自己的选择,同学们能不能想起这样的语句?课件补充展示,生齐读再次感受:明确:

  (1)孟子: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当生与义不能兼顾时,孟子选择了舍生取义。 )

  (2)屈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毅然赴死,爱国之心铸就中华之魂)

  (3)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忍辱而生,著成《史记》,光耀千秋)雷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愿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4)臧克家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五、总结:

  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可大凡美景盛会,都易引发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由己悲人,沟通古今。全文情景交融,文简而意深,不愧为千古名篇。

  六、当堂检测:

  (1)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开始就点明聚会的季节、地点和事由的句子是:“, , 。”

  (2)《兰亭集序》的作者用了四句话来表现兰亭环境的优美:“ , ,。”

  (3)在《兰亭集序》中,“________________, 。”是写气候宜人之乐(良辰)。

  (4)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王羲之将世人大体分为两类“静者”和“躁者”,并形象地概括了两类人的生活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生活中当我们专注于自己所喜欢的事物时,会达到忘我的状态而忽视时光的流逝,这很容易让我们想起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句子:“,____________, ,________。”

  七、作业布置:1.背诵并默写全文2.完成学案“巩固练习”部分

  【板书设计】

  乐集会盛况良辰美景,乐事赏心

  痛人生感慨生命短暂,世事无常

  悲 写序缘由“生死问题,古今同慨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积累整合文言知识,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

  2、联系现代文写作,把写作知识融合其间

  3、升华全文中心,讲解对学习的认知

  【教学重点】

  1、从古文学习中体会写作方法

  2、体会作者由“乐”到“悲”再“痛”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联系自身

  【教学方法】

  讲解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间】

  10~15分钟

  一、导入

  介绍自己、每篇古文都是古人知识的精华,也是每个大作家写作方法的体现,更是对每个学习人的一场考试。下面我们一起来解答下王羲之给我们出的一份试题。(1m左右)

  二、巩固基础

  带领大家把全段朗读一遍、重点字词注释的认知到位。

  三、阅读理解

  【过渡】我们闯过了古人的基础题,下面就是古人留下的阅读题了。

  下面我们看以下的几个问题,让我们在结构和思想上全面阅读找出答案。

  整体感知

  第二自然段所议论的问题是什么?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况且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其结果是殊途同归,最后归结于消灭(死亡)。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第二自然段中,作者的议论跟前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用“人之相与(人的交往),俯仰一世(过得很快)”句承上启下,由此引发对生活的感慨,自然之极。接着作者指出两种生活方式的人,都是在美好的时光中“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事过境迁,又留恋于过去的美好时光,即留恋于生之乐。再接着笔锋一转,由生说到死(终期于尽),死即失去美好的生活,多让人心痛,至此,作者得出“死生之大”的观点是水到渠成。

  第二自然段中,作者的议论在本段中是怎么一步步实现的?讲解

  提示:(论述观点、与上下文联系)

  四、写作融入

  【过渡】这种论述的方式只能在古文中实现吗?

  展示作文分解其中几句找到相似的语句同时灌输修辞方法

  结构、中心思想、优美语句(修辞方法)缺一不可

  五、人生题

  可联系时政

  加上中心两个思想+学习方法

  益民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知识。

  2、翻译课文、归纳整理文言基础知识,积累重点虚词“之”的用法。

  3、领会本文的思想内容,揣摩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正确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学习重点】

  1、翻译课文,积累重点文言知识。

  2、揣摩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正确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课时安排】1课时

  【知识链接】

  1、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兰亭地处绍兴城西南12.5公里的兰渚山下,相传越王勾践曾在这一带种过兰花,汉代为驿亭所在,因名兰亭。几经反复,于1980年全面修复如初。

  2、《兰亭集序》由来

  古人每年三月初三,为求消灾除凶,到水边嬉游,称为修禊。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日,大书法家王羲之和当时名士谢安、孙绰、许询、支遁等41人来到这里修禊,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诗歌会。一群文人雅士,置身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中,众皆列坐曲水两侧,将酒觞(杯)置于清流之上,任其飘流,停在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据记载,当时参与其会的41人中,12人各赋诗二首。九岁的王献之等16人拾句不成,各罚酒三觞。王羲之将37首诗汇集起来,编成一本集子,并借酒兴写了一篇324字的序文,这就是著名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3、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介绍见课本注释①

  4、序

  “序”也写做“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有对作者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的,不多见;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例如本文。《兰亭集序》意思是兰亭会诗集的序,属书序,还有一种叫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章。

  作为书序,本文介绍了作诗缘由(因修禊而“群贤毕至”)、作诗情形(“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成书经过(“列序时人,录其所述”)、本书意义(“后之览者,亦将有敢于斯文”)。

  本文由宴游活动谈到生死观,善于借题发挥,论及人生的意义。这便是《兰亭集序》与一般书序的不同之处。

  【学习过程】

  一、疏通课文,积累字词

  1、将课文注释中的注音搬到课文相关字词上面,然后熟读课文。

  2、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把重点字词和解释标注在课本上。

  3、归纳整理重点文言知识(小组合作)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

  (3)词类活用

  (4)特殊句式

  4、解释下列句中的之字

  之: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以之兴怀暮春之初

  乃夜驰之沛公军夫晋,何厌之有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顷之未发

  二、整体感知文本,用课文中的话填空。

  课文第1、2段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首先介绍了盛会的时间、地点、事件,其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叙了到会的人物场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接着介绍了盛会所在地的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________________、天气: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表明作者闲适心境: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段在第1、2段的基础上进行议论,交待了这场“诗会”中诗的由来。先指出人与人相处短暂,接着阐述尽管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其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好不同、性格不同,其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但是“情随事迁”的感慨相同,其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引出对死生的观点,其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第4段交待诗会所作成集的目的。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抒发看古人之诗的感受及受到的启示,其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层交待将诗成集之目的,其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合作探究文本内容(小组合作)

  通过感知课文,从文中找出能概括作者的情感变化的几个词,并结合文本分析作者生发这些情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文本分析作者的生死观是什么?

  四、拓展训练(D级)

  有人说:“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于是就设法增加它的密度。”这句话说得也正是在有生之年要让自己的生命更精彩,这句话给你什么启示,你将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呢?请写一写。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4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习一些古汉语知识, 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感受作者兰亭盛会之乐和聚散之悲, 学习作者对于人生的积极态度。

  3.揣摩本文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和感情发展的线索安排, 领悟一点为文之道。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几处词类活用现象和“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等难句。

  2.情景交融和感情线索。

  3.作者对庄子“一死生、齐彭殇”虚妄论调的批判。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由“入木三分”的成语故事导入新课先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 我们现在形容文章言论深刻有力, 可以用上一个什么成语?

  明确:“入木三分”。

  设问: 它的出处和原意怎样呢?

  明确: 我国最著名的大书法家, 人称“书圣”的王羲之,唐朝张怀灌著的《书断》里, 记有他的一个故事:“王羲之书祝版, 工人削之, 笔入木三分。”所谓“祝版”, 是古时的祭祝文字, 都写在木板上, 所以叫“祝版”。因为他笔力强健, 落笔有劲, 所以深透入木。因此形容书法用笔功力之深, 谓之“入木三分”。后来也可形容文章言论深刻有力。

  讲解: 王羲之, 东晋会稽( 今浙江绍兴) 人, 曾做过“右军将军”, 世称王右军。他写的《兰亭集序》( 板书课题) , 流传至今, 即所谓“兰亭字贴”, 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瑰宝。《兰亭集序》不仅书法出众, 而且文章本身也为人所称道。下面我们就要学习这篇文章。

  二、释题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 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朋友以及儿子、侄子共四十一人在兰亭聚会, 饮酒赋诗, 事后把诗汇编成集, 王羲之为这本诗集作了序。( 序是一种文体, 放在书的前面或后面) 题目意思是“兰亭集会的诗集的序”。它是古代诗序中的名篇。

  三、点拨字词句, 疏通文意

  1.点拨字词句。

  本文文字简练, 有的字句有一定难度。课文注释中有的, 这里不再重复, 没有而又需要理解的, 稍作补充解释并归类如下。

  实词: 毕、咸: 都/信: 实在/趣: 同“趋”/曾: 竟/ “所之”的“之”: 到, 引申为“经历”/嗟悼: 感叹忧伤/固: 才/致: 意趣

  词类活用:“一觞一咏”的“觞”: 喝酒( 名动) /极: 尽情享受( 形动) / “一死生”的“一”: 看成一样( 意动) / “齐彭殇”的“齐”: 看成相等( 意动)

  省略句: 引以为流觞曲水:“引”后省“之”( 省宾语) /或因寄所托:“因”后省“之”( 省宾语) /晤言一室之内:“言”后省“于”( 省介词)

  难句: ( 1) 引以为流觞曲水: 把它引来作为漂流酒杯的环曲的渠水。( 2) 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人的寿命长短, 顺从自然规律, 听凭造化安排, 终归有穷尽的时候。( 3)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现在才知道, 把死亡和生存看成一样是荒诞的, 把长寿和短命看成相等也是胡乱造作的。

  2.学生根据注释自由朗读课文。

  3.学生自荐口译全文。( 由三人完成, 每人一段, 共三段)

  四、思想内容分析( 学生讨论, 教师点拨。下第五步骤同)

  第一段: 写兰亭盛会, 贯穿并突出一个“乐”字。( 划横线处板书, 下同)

  开头总叙盛会的时间、地点、原因。紧接着连连写出令人可乐之事: 名士济济聚首兰亭, 一乐也; 山水环绕, 境界清幽,二乐也; 饮酒赋诗, 畅叙幽情, 三乐也;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四乐也; 仰观俯察, 游目骋怀, 五乐也。末尾“信可乐也”一句方才点出“乐”字。短短一百多字, 简洁流畅, 生动自然, 使盛会如画卷般展现眼前, 洋溢着欢快的气氛, 优雅的情趣。

  第二段: 抒发人生感慨, 即盛事不常, 修短随化, 同足感慨。贯穿并突出一个“悲”字。

  开头一句, 点明人生的短暂, 紧接着指出, 人虽取舍动静不同, 但都难免为“欣于所遇”的乐和“所之既倦”的忧所左右, 前者则“快然自足, 不知老之将至”, 后者则又“情随事迁, 感慨系之矣”。再接下去进一步慨叹人对“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人生短暂, 终有穷尽之时) ”的无可奈何。最后“岂不痛哉”一句方才点出一个“悲”字。这种情调, 无可否认带有士族阶级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 但我们也应看到它积极的一面, 那就是劝勉人们必须珍惜时间和人生。唯其如此, 对“俯仰之间, 已为陈迹”的“向之所欣”, 才会“兴怀”, 对“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的短促人生, 才有“痛”感。“况”字的转折,正是这种情绪的最好说明。

  第三段: 承上文议论抒情, 进一步写感想, 阐明作序缘由, 贯串并突出一个“感”字。

  这段前半, 从对“昔人兴感之由”的分析中, 发表了一个富有思想价值的论断:“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庄子的“一死生”、“齐彭殇”是什么东西呢?《庄子·齐物论》说:“方生方死, 方死方生。”( 方, 两船并行, 引申为两事物并存)意思是生的同时就是死, 死的同时就是生, 死生同时在于一体, 没有区别。这就是所谓“一死生”。《齐物论》又说:“莫寿于殇子, 而彭祖为夭。”( 没有比夭亡的儿童更长寿的, 而活了八百岁的彭祖是短命的) 意思是彭祖同更长寿的事物相比, 显得命短, 殇子同更短命的事物相比, 显得寿长。这就是所谓“齐彭殇”。“一死生”“齐彭殇”虽然指出了事物的相对性, 含有一点辩证的因素, 但却夸大了事物的相对性, 否定了生死寿夭之间的本质区别。庄子的这一思想是和他的无为即有为, 无为而治的虚无主义思想核心是一脉相承的。东晋玄学清谈之风盛行, 士大夫喜欢剽窃老庄唾余, 而王羲之力斥庄子“一死生”“齐彭殇”的看法为虚诞妄作, 言下之意认为, 尽管人生短暂, 但仍然应该而且可以有所作为。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再接下来, 作者明确交代作序缘由是以供后人兴怀, 这种为人生而作文的思想, 无论在当时和现在, 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写法上, 这段首尾照应, 突出了一个“感”字。

  五、艺术技巧鉴赏

  1.表现手法。

  先看三段之间的关系: 第一段写景, 是描写, 第二、三段是议论。描写是议论的基础, 为议论提供依据, 议论是描写( 写景) 的必然发展和深化。而无论描写还是议论, 都兼用了抒情笔调。因此, 本文突出的表现手法是: 缘景生情, 情景交融。作者是怎样挖掘散文中“情”的因素呢? 请看——

  2.线索安排。

  三段依次抒发“乐”—— —“悲”—— —“感”, 无不注入了作者浓烈的感情, 体现了作者感情的发展变化, 这就是本文的线索。这条感情主线非常醒目, 成了统率全文的神, 它不仅使文章脉络分明, 中心突出, 而且能以情动人, 具有诗的韵味。这是作者谋篇布局、线索安排的匠心所在。

  3.语言表达。

  句式骈散结合, 读来音韵铿锵而又不觉得刻板一块; 用语朴实清新, 一扫当时雕辞琢句的浮艳文风。

  由于上述艺术技巧的运用, 本文就像一篇优美的散文诗, 成为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佳作, 与他的书法作品相得益彰, 辉耀古代文坛。

  六、作业

  1.熟读本文, 进一步提高对文章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的鉴赏水平, 领悟一点为文之道。

  2.搜集自己以往的作文, 编成一本习作集, 为它题写书名并撰写一篇自序。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5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的意义。

  2.能力目标:品味文中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理清课文内容层次,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3.情感目标:欣赏文中描绘的自然美,学会关爱自然,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设想:

  1.本文语言精练、朴素、优美,教学时把重点放在体味语言特色上,由语言美去体悟自然美,体会作者乐山乐水的心情。要多读(可采取听读、范读、齐读、个人读、分组读形式)读到情随声出,自然成诵。

  2.二三自然段作者由乐转悲,对人的生死这一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强调课前预习。

  预习要求:

  (1)反复朗读,参照注解,初步理解文意,扫除阅读障碍。

  (2)提出疑难问题

  3.安排两教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整体感知课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之乐。

  教学步骤与内容:

  一、引入同学们,知道唐太宗吗?他在临死之前泪流满面向唐高宗央求道:父王为创立大唐,历尽艰辛,而今天下托付给你,我也放心,父王只从你这里要一样东西。那位同学知道他要什么?对!他说:我所要的兰亭'真本,可与我同去,你的意思如何?高宗点头答应了,太宗也就一命呜呼,气绝身亡。王羲之遗世的最佳书法珍品,就这样葬入了昭陵了。此后传世的兰亭是兰亭被萧翼从王羲之的第七代孙智永禅师的弟子辩才处骗得送入太宗秘库之后,遴选善书的欧阳询、褚遂良等名家刻意临摹之作。同学们可以翻到本册书的插图,(或打出兰亭帖幻灯片)欣赏《兰亭序帖卷》。你看,这里每个字都孕育着生命,疏处不嫌其疏,密处不嫌其密,通篇看来,结构严密,浑然一体。东晋时人评论王羲之的书法笔势为飘如游云,矫若惊龙,意思是像浮云一样飘逸,像惊龙一样矫捷。你看了是否也有这种感觉呢?中国人是形式美最发达的民族,篆、隶、行、草、山水、花、鸟、玉器、陶瓷、亭台、园林无一不表现中国人对形式美特殊的敏感,我们应该学会欣赏这种美。这篇《兰亭集序》不仅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登峰造极的佳品,也许你们不知道的是,它更是我国古代散文的上乘之作,通篇三百二十五字,文词优美,言简意深。在这里,笔墨光泽与内涵文采交相辉映,珠联璧合。

  二、朗读

  1.教师范读全文。学生用心体会文中作者情感的变化,并注意重要字词的读音。

  2.打出第二张幻灯片(正音),请一组同学依次念,教师随时订正读音。

  癸(gui)丑会稽(kuaiji)修禊(xi)流觞(shang)曲水游目骋(cheng)怀放浪形骸(hai)曾(zeng)不知临文嗟(jie)悼趣(qu)舍万殊齐彭殇(shang)

  3.全班齐读全文。思考本文作者的感情变化。

  三、讲读第一节

  1.请一生读第一节。

  2.教师指导朗读:永和九年至修禊事也一节叙述平稳,读时语气可以舒缓些;至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短截警拔,节奏放明快些;而后此地有以下,又变为舒展曼婉;接着一段是日也三字提顿,然后一气流转而下。读时要有节奏感、音乐感,保持从容萧散的仪态。

  3.全班齐读第一节。

  4.分析:教师问:第一节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明确:信可乐也教师问:那么乐从何来?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明确: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说明人生有四大美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本文四美俱全,足可乐也。

  良辰:暮春之初。

  农历1、2、3月为春季,暮春自然是三月。记得孔子有一次和子路、曾皙、冉有等几位学生一起谈论志向问题。当问到曾皙时,他答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咏而归。曾皙的春风沂水、民生和乐大得孔子赞赏。南北朝丘迟在《与陈伯之书》中也说: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想以江南暮春之美景、故国之思激发屈膝事敌的陈伯之幡然悔悟。可见暮春三月是人间一段最美的时光。又因为修禊,可知是3日,古人在这一天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这又是一个多么吉祥美好的日子啊!

  美景:兰亭地处会稽山阴,即当时的会稽郡山阴县距离城西二十余里有个名兰渚的胜境,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主体是山水。其山如何?崇与峻是本色形容,而茂林修竹四字遂赋予山岭盎然生气;其水如何?清与激亦为本色形容,而映带左右四字方使流水神采飞动。再看天气,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宇清朗,和风吹拂:在这里没有草长莺飞春意闹,也没有姹紫红开遍的艳丽,只有清风拂面,水声泠泠;在这里物我同化,是非顿消,心境澄明。信可乐也。

  乐事:指什么?明确修禊事也.当地风俗:这一天人们无论贵贱老幼,都要到河畔、溪边,用凉水洗脸,意即涤除尘垢,以驱除不祥,祈求安福。当时王羲之正任会稽内史(相当于太守),他邀集司徒谢安、司马孙绰等诗人名流以及儿子微之、操之和十岁的献之等共四十一人,真可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杜枚诗云大抵南朝多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这里群贤不是浮泛奉承之辞,他们热爱自然,轻忽世俗得失人为礼仪,有高远情操,直率任性,表明诸子与己意气相投。有道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否则,虽有良辰美景也不足为乐。

  当然更乐的事不在修禊,而在于作曲水流觞之饮。请将他们的赋诗的一句找出来齐读:——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请同学们对照注解来看这句话:译文:引(清流、激湍)作为流送酒杯的环曲水流,(大家)依次坐在曲水的旁边(拿着流到身边的酒杯饮酒),虽然没有吹拉弹唱的热闹场面,但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够尽情地抒发内心的情思了。

  众人陶醉在自然美景之中,尽情尽意,欢声笑语,久久不绝,以致感到人为的管弦之声亦属多余了。

  赏心:此情此景,作者感到赏心悦目,他如何表达?

  学生读: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译文:指起头来看到宇宙的广大,低下头看到万物的繁多,借此来放开眼界,舒畅胸怀,尽情享受耳听和眼观的乐趣,真是快活啊。

  仰观宇宙,俯察万物,是极视觉之娱;竹木萧萧,流水潺潺,是尽听觉之乐。但最令人快乐的还不在于此,是什么?是游目骋怀。如何理解游目骋怀?

  请学生回答,教师明确:游:鱼在水中叫游,人自由在地观赏也是游,如游览;骋:驰骋,自由奔放的联想、想象,因而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我们在仰观俯察的时候,也是游目骋怀的时候,我们是超脱的空灵的美妙的,我们观察,最后落实的是娱乐,表现的是热爱现世生活,是在自然美的感召下抒发自己的情怀,这便是所谓山水诗的兴起了。这种娱乐式的交流,正开始于魏晋时的文人,从他们的开始,自然已不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了,而是可娱可乐,可歌可咏的了。所以王羲之笔下写竹,只言其修而弃其绿,写水,只言其清而弃其碧,这是色调的淡雅。兰亭宴集,可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齐臻,但这种愉悦之情仅以信可乐也四字表出,笔势始终从容,这是心境的淡雅,是作者清鉴贵重(《世说新语o赏誉》)的情性的体现。

  四、学生齐读第一节,背诵。

  五、布置作业

  1.预习二三节,翻译以下句子:——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2.学生提出疑难问题,教师整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梳理本文重点字词,正确理解作者转乐为悲的情感,认识作者观点的积极意义。

  一、梳理字词:1.请学生回答加点字含义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表示抬头与低头的动作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社会人事的应酬,进退周旋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旧迹。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很短

  所以游目骋怀,是以极视听之娱。用来……,表凭借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的原因,表原因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虽然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纵使、尽管

  所之既倦往、到达、往到

  感慨系之矣代词、它

  宇宙之大,品类之盛定语前置的标志词

  后之视今取消句子独立性

  形骸之外的助词

  2.请学生翻译下列句子——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明确:本来(就)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二、同桌互读互听二三自然段,然后全班齐读。

  三、讨论:

  1.60年代中期、郭沫若先生曾发起一场关于《兰亭》真伪问题大讨论。他认为字体、文本都不是王氏原貌,理由之一是文章前面写极乐,突然转为悲痛,是悲得太没道理了。你认为呢?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明确:这种情感变化是十分正常的。

  教师补充:古希腊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在其《历史》中提供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伟大的波斯王克谢尔克谢斯,率领波斯历史上最大的一支远征军向希腊进军,在阿比多斯海湾,他检阅全军。他的陆军遮天蔽地,他的水师布满海湾,他感到荣耀,感到幸福。但随后他又伤感起来,而且潸然泪下,对他叔父说:当我想到人生短暂,想到再过一百年后,这支浩荡的大军中没有一个人还能活在世间,便感到一阵突然的悲哀。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描写聚会欢乐后转入悲伤的,典型的有:汉武帝行幸河东,中流与群臣对饮,自作《秋风辞》,也说:欢乐极兮哀情多,小壮几时兮奈老何!道出了这种现象的正常和普遍。

  2.那么作者悲从何处来呢?

  学生回答,教师的明确:其一,人生如白驹过隙,美好却短暂。一个人以自己的方式自由地生存在社会上,好静者常在内室清淡佛老,好动者喜爱纵情山水,遇上喜欢的事物就心满意足,因快乐而忘了忧愁,竟然不知老之将至.其二,来自生命本体的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当人们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但转眼之间,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这就是说,人的欲望,人对美的感受都不是凝固不变的,得到的东西即使很好,很快也会厌倦,感慨也随着产生了。

  其三,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时间快速流逝,事物的急剧变化,更显出生命的脆弱,所以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更何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人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生命最终要归于毁灭,这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人生之大患啊!悲来自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洞察和对时间的无情的恐惧。

  3.这一节作者的悲叹与上一节的叙事有何联系?

  明确:第一节写行修禊事,是为了祈福消灾。人生最大的福莫过于健康而快乐地活着,最大的灾莫过于死亡,所以由此想到死亡、生命,想到美的东西包括生命本身,随着时间的流逝总要归于消亡,于是便产生了浓浓的惆怅和哀痛,是自然的事了。

  4.作者的这种悲哀之情是否是消极悲观?

  学生回答可以有多种答案,参考意见:⑴这是悲观的。相比之下,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刘禹锡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而不消沉,不黯然,积极进取,乐观旷达。英国大哲学家罗素,在他的一篇散文《论老之将至》中,也将生死这个永恒的主题升华到了壮阔高远的境界: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应该像河水一样——开始是细小的,被限制在狭窄的两岸之间,然后热烈地冲过巨石,滑下瀑布。渐渐地,河道变宽了,河岸扩展了,河水流得平稳了。最后河水流入了海洋,不再有明显的间断和停顿,而后便毫无痛苦地摆脱了自身的存在.能够这样理解自己一生的人将不会因害怕死亡而痛苦,因为他所珍爱的一切都将继续存在下去。

  ⑵第二种观点:这种悲哀,这种对时间和死亡的恐惧并不必然导向消极悲观。性格刚强的曹操同样有人生几何的感叹,但是它最后导致的不是消极无为而是一统天下的豪情壮志。《兰亭集序》在忧生叹逝中包含着对美的幻灭的悼惜,它否定老庄一死生,齐彭殇,认为生即生,死即死,有生之年应做点事,不应空谈玄理,表现出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而他的天机流布,挺然秀出的书法艺术在一定意义上可视为这种努力的结果。所以读它时,我们要从感伤的背后,发现作者对人生、自然的执著和热爱。这样就与上的乐生之旨契合无间了。

  3.作为书序,作者行文有何特点?

  明确:文章先叙兰亭修禊事,因修禊而群贤毕至,即说明了作诗缘由,又用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描写了作诗时的情形,可见《兰亭集》是一部游宴诗集,结尾以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说明成书经过,又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指出本书的意义。这样,结尾回到兰亭宴集收笔,行文舒卷自如,辞气畅达。

  四、朗读全文,背诵。

  板书设计:兰亭集序

  王羲之

  良辰:暮春之初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美景:清流激湍映带左右风物之美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乐

  乐事: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人物之盛

  曲水流觞畅叙幽情吟咏之雅

  赏心:仰观俯察游目骋怀视听之娱

  其一:人生美好却短暂

  其二:生命欲望永不得满足悲

  其三:时间无情,生命终归于毁灭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一、熟读成诵,进行直觉思维训练。

  二、理解、分析本文中作者的情感变化,体悟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思辨思维的运行,进行思维训练。

  三、联系历代文人墨客有关“死生”的名句,探究文中王羲之的“死生观”及其所提倡的精神境界带给我们的启发,体悟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形成,进行思维训练。

  【教学重难点】

  理解、分析本中作者的情感变化,体悟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思辨思维的运行规律。

  探究文本中王羲之的“死生观”,及其所提倡的精神境界,体悟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形成。

  【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教师点拨,学生小结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设计:

  于丹说过:“未来不迎,当时不杂,过往不恋。”即以平静从容之姿活在当下,把握此刻的每分每秒。也许生活的意义常在我们的眼界之外,让我们许多身在局中的人无法理解,且生活常常像个不管不顾的老顽童,把我们逼到人生的墙角,让我们在万般无奈之下,痛苦地接受它的旨意,但真正在我们完成之后,也许豁然发现那原来是件大好事。活在当下,就是不管未来是繁华还是阴暗,不管现实是平坦还是坎坷,也不管过往是辉煌还是惨淡,我们都会勇敢而踏实地生活,为未来而珍惜现在。因为只有现在,才是我们能够真实触碰的现实。活在当下,不求延伸生命的长度,只为拓展生命的宽度,活出灿烂无悔的人生!

  二、小组自检

  1、“序”的文体常识。

  2、字词理解。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三、“声情并茂”,品味文本。

  1、先欣赏多媒体范读初步感受本文情感变化,再自由诵读全文并勾画出具体表明作者情感变化的句子。

  ①“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②“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③“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2、作者描写的“乐”是纵声欢笑、划拳行酒之乐,还是从容自如之乐?诵读文章一、二段,找出作者为何而乐?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名士相聚之乐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美景之乐(美景)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聚会活动之乐(乐事)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气候宜人之乐(良辰)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视听享受之乐(赏心)

  小结:

  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唱:“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人生四大美事即: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谢灵运曾感叹:“自古以来四美难全!”而于此次兰亭盛会中,四美俱全,五美齐臻,足可乐也。通过山水竹酒,作者极力为我们营造出素淡、雅致的格调,因此,即使喜悦也不过分显露,这是作者从容淡雅的心境所致,这“乐”是从容自如之乐。

  3、课前预习环节中有部分同学反映:本文思维跳跃性太大,前两段讲“乐”,第三段情感就急转直下,直逼“悲”、“痛”,过于突兀,那么,由“乐”到“痛”是否真的突兀?

  ⑴“痛”由何生?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情迁)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景陈)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人生短暂)

  ⑵兰亭盛会本为修禊事,即为消灾祈福。人生最大的福莫过于健康而快乐的活着,最大的灾莫过于死亡。所以由修禊事联想到生命,死亡,想到此刻所有美好的事物包括生命本身,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归于消亡,于是便产生浓浓的惆怅和哀痛,并最终将这种痛归结于“死生亦大矣”,就显得自然而然,毫无突兀之感了。

  4、对于“痛”“死生”的话题曾引发过无数人的感慨: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连一代枭雄曹操都免不了感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由此可见王羲之笔下特别强调的死生之痛,并非独属他一人的情感。请同学们从第四段找出还有哪些人有此感受?

  明确:“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昔人、今人、后人(古今同悲)

  5、请大家思考作者深刻论述的“悲”是否消极?

  明确:不是。“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由此可知,作者在感慨“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时,没有走向消极无为,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哲学观,还能于悲伤感叹中“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遗后人观览,足以见得他对生命珍惜郑重的态度。王羲之虽出身名门之后,却能淡然脱身名利场之外,从自然中发现、理解美,从而在自然中汲取人生的活力与能量,在文风浮华的年代能写出如此清新优美的文章。

  四、拓展:

  《论语》中有这样一则记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可见孔子反对盲目崇拜鬼神,反对不把人世间的事情做好,而把时间精力金钱都花费在敬奉鬼神上面。提倡以人为本,活在当下。因为只有活在当下,才可能沉着应对未来。那么,孔子的这种看法不正是对王羲之提出的死生观最好的回答吗?

  课堂练习:结合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提到的死生观及提倡的精神境界,联系自身实践生活,思考对自己的启示,写一段不少于80字的感悟。(5分钟,然后找学生展示成果)

  五、小结:

  于丹说过:“未来不迎,当时不杂,过往不恋。”即以平静从容之姿活在当下,把握此刻的每分每秒。也许生活的意义常在我们的眼界之外,让我们许多身在局中的人无法理解,且生活常常像个不管不顾的老顽童,把我们逼到人生的墙角,让我们在万般无奈之下,痛苦地接受它的旨意,但真正在我们完成之后,也许豁然发现那原来是件大好事。活在当下,就是不管未来是繁华还是阴暗,不管现实是平坦还是坎坷,也不管过往是辉煌还是惨淡,我们都会勇敢而踏实地生活,为未来而珍惜现在。因为只有现在,才是我们能够真实触碰的现实。活在当下,不求延伸生命的长度,只为拓展生命的宽度,活出灿烂无悔的人生!

  六、板书设计。

  (聚会之)乐——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死生之)痛——情迁、景陈、人生苦短

  (古今之)悲——昔人、今人、后人

  七、作业布置。

  以“活在当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小文章,文体不限。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积累整合文言知识,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

  2.了解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认识作者在乐、悲、痛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

  2.体会作者由“乐”到“悲”再“痛”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

  教学难点

  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兰亭集序》摹本。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整体感知,熟读课文,理清思路

  3.研习1、2自然段,探究乐在何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书中极品,又是文中上品。据历史记载,唐太宗千方百计搜觅真迹,并日夜赏玩临摹之,以至形成了宫廷上下竞相临书的盛况。唐太宗驾崩,此真迹又作为殉葬品埋入地下,后来此墓被盗,真迹永远失踪,成为千古恨事。我们现在所见的是唐代摹本。(让学生看教材中《兰亭集序》书法作品)从摹本可以判断“书中极品”的评价绝非妄言。而此文为什么又被称为“文中上品”呢?它为什么跨越千年依然动人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作为文学作品的《兰亭集序》的魅力所在。

  二、王羲之其人其书其事

  1.王羲之其人

  王羲之(303~361),琅邪临沂人(今属山东)。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为“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12岁时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后来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2.王羲之其书

  王羲之在书法上是个革新家,他的书法圆转凝重,全然突破了隶书的笔意,被后代尊为“书圣”。

  王羲之作品的真迹已难得见,我们所看到的都是摹本。王羲之楷、行、草、飞白等体皆能,如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等。

  行楷《兰亭集序》最具有代表性。

  3.王羲之其事

  (1)袒腹东床

  晋代的大士族郗鉴欲与王氏家族联姻,就派了门生到王家去择婿。

  王导让来人到东厢下逐一观察他的子侄。门生回去后对郗鉴回报说:“王氏的诸少年都不错。他们听说来人是郗家派来选女婿的,都一个个神态矜持。只有一个人在东床上袒胸露腹地吃东西,好像不知道有这回事一样。”郗鉴听了,说:“这就是我要找的佳婿。”后来一打听,知道坦腹而食的人是王羲之,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因为这个典故,后来人们就把“东床”作为女婿的美称,或称呼他人的女婿叫“令坦”。

  (2)王羲之爱鹅

  《晋书王羲之传》记下了这样一件事: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王羲之为之感动,派人去集市买来几把扇子,取出随身带的笔墨在扇上挥毫,一一题款落印。然后对老婆婆说:“老人家,你为我斩杀了心爱的大白鹅,我很是过意不去,请把这几把扇子拿到市上,卖上几串钱,算是我对你的补偿吧。”

  (3)以书换鹅

  王羲之听说山阴有一位道士养了十几只好鹅,就特地跑到道观去欣赏,并且不惜重金,希望道士把鹅卖给他。

  但是无论王羲之如何请求,道士就是不肯。后来道士说:“若你帮我写一部《道德经》,我就把鹅送给你。”

  王羲之听了,非常高兴,说:“这有什么困难,你为何不早说?”立刻进道观写字,完成后才欢欢喜喜地赶着这群鹅回家。

  三、背景介绍

  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但王羲之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和追求骈体的形式主义之气,抒写了一篇情真语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兰亭集序》,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节),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修禊之礼,举行过一次盛大的风雅集会,参加的名士,有“东山再起”的司徒谢安、“掷地作金石声”的辞赋家孙绰,潜心物外的高僧支遁等41人。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四、文体知识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五、整体感知

  1.放录音,辨识字词

  癸guǐ丑修禊xì流觞shāng激湍tuān

  形骸hái游目骋chěng怀齐彭殇shāng嗟悼jiēdào

  会kuāi稽jī感慨系xì之

  通假字:趣舍万殊悟言一室之内

  听录音,请学生分别划出三个段落中表达作者情感的词来(“乐”“痛”“悲”),划出不懂的字词句来。

  2.感知作品,理清思路

  明确:

  第一部分(1、2自然段):叙事、写景,先叙述集会的时间、地点,然后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

  第二部分(3、4自然段):抒情、议论,由欣赏良辰美景、流觞畅饮,而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

  六、研习第一部分(1、2自然段)

  1.迅速浏览课文,然后合上课本,凭记忆按提示查找内容要点

  如:时间:“永和……癸丑……暮春……”地点:“……兰亭……”

  人物:“群贤……少长……”环境:“此地有……,又有……”

  活动:“引以为流觞曲水……”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感受:“……信可乐也”

  2.摘录本段写景句,体会作者写景状物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

  学生明确: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3.课堂练习:模拟想象你便是其中一文士,请你用散文化的语言将景物和你的感受诉诸笔端。

  教师点拨:本段中作者无论“摹”山范水,还是“描”竹画树,都极其简约。想那阳春三月的江南该是鲜花吐芳,姹紫嫣红。此段中作者却只选山、水、林、竹、天。写山岭,从高耸、横亘状其势;写竹林,从茂密、参天绘其形;写溪水,着眼于水清流急,回环相映之态;写晴天,写煦风,仿佛景物皆着感情色彩。如此美景,在良辰、乐事的氛围中,给人带来的是愉悦,是欢欣,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春天气息和游人如织的快乐场面。

  4.提示学生朗诵时注意语调要清新明快,充满欢欣,优雅之情调。按照提示每组选代表朗读。

  5.学生讨论、交流

  (1)有人将本段之“乐”总结为“五乐”,你能找出来并加以总结说明吗?

  (作者依据什么说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信可乐也”在第1部分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

  在这一段中作者描述了这次聚会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这是一乐;而聚会是在“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谓良辰,是为二乐;聚会之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可谓景美,是为三乐;宴会之中“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可谓情真,是为四乐;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可谓极视听之娱,是为五乐。作者感到人贤、辰良、景美、情真、赏心五事齐臻,所以认为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信可乐也”一句是对聚会情景的总结,突出了情感的主旋律——“乐”。

  (2)本段末句“信可乐也”能否改成“信可乐矣”?请阐述理由。

  明确:

  “信可乐也”不可改为“信可乐矣”。因为用“也”语气平缓,笔势沉稳;而用“矣”语气激越,笔端情感外露。仔细揣摩第1段中描述景物只在山、水、林、竹,而舍鲜花吐芳;就是写林写竹,只言“茂”“修”,而弃其绿、碧、翠,极力营造素淡、雅致的格调。兰亭集会本是赏心乐事,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并不过分显露,这是他气节高爽、性格沉稳的表现。

  (3)讨论:这段话语言有什么特点?

  教师明确:记叙性文字言简意赅,如开头总叙,只25个字就交代清楚了兰亭集会的时间、地点、目的,表现出高超的语言技巧;写景的文字精练优美,朴素清新。

  七、课堂训练

  尝试着背诵第1、2自然段。

  八、课堂小结

  暮春三月,莺飞草长,天气晴朗,春风和煦,不可不谓之“良时”;会稽山阴,清幽兰亭,茂林修竹,山环水绕,不可不谓之“美景”;时贤名流,志趣相投,不可不谓之“贤人”;曲水流觞,饮酒赋诗,不可不谓之“雅事”;仰观俯察,游目骋怀,不可不谓之“乐心”:这实在是人生之乐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美谈佳话。千年以降,我们依然能感受到这些文人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

  九、预习作业

  1.预习第3、4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为何而“痛”?又为何而“悲”?

  2.如何理解“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研习3、4自然段,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整理本课文言知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检测1、2自然段的文言知识(略)。

  二、研习第3自然段

  1.全班齐读第3自然段,理清文章思路

  提问一:请合上课本串讲本段大意。

  提问二:这段话作者围绕什么主题展开讨论的?

  明确:乐忧生死等人生重大问题。

  提问三:作者为何而痛?

  一痛惜情随事迁,美好消逝;二痛生命有限,终期于尽。

  2.诵读提示:作者以从容沉稳的气势稍稍收拢,便转到全文的主旨上来,探索人生哲理,发表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以理论为主,故应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重读的词语有“死生亦大矣”中的“大”,“岂不痛哉”中的“痛”。末句以降调慨叹语气收束。

  请按照上述提示,每组选代表诵读

  三、研习第4自然段(第三部分)

  1.熟读课文,理清背诵思路

  这段议论中包含感情,请理清作者的感情发展脉络。

  问题(1)当前士大夫的人生观是怎样的?

  (2)你认为作者赞同他们的人生观吗?为什么?

  明确:由读昔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作者抗拒人生虚幻的执着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着,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既然人生变化如此迅疾,此次宴会的情况就该记录下来,使将来之人了解作者心中的感慨。随着感情变化的步步推进,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是作者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

  2.朗读语调提示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

  挑选学生按照以上提示朗诵。

  四、合作探究

  1.谈谈你对“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句的认识。

  明确:

  作者认为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短长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所以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2.第4自然段,作者发出“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乎”的慨叹,那么作者究竟为何而“悲”呢?

  明确:

  一悲古人生死感慨,“我”深有同感;二悲今人一死生齐彭殇的虚妄;三悲后人叩问今人,可谓千古一悲!文章由“我”的个体之“痛”和“悲”,推己及人更加深刻感人。人类社会从古到今,迈进了多少年,然而人类对生命本质的体验何其相似!真是古今同痛,千古同悲!

  五、探究性阅读训练

  有人认为作者在文中阐述了他的生死观,是他的旷达性格使然;但他毕竟生活在国事日衰的东晋时期,士大夫们大多意志消沉,不讲求进取,对他也不能说毫无影响,因此文中出现了低沉的调子,例如“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你如何理解呢?请发表你的观点。

  背景介绍: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屡屡发生。士大夫自危而无奈,寄情山水,啸傲山野,思想消极,行动无为,感觉生命就像浮萍之于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是哪里,生死无常。于是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所谓“一死生”“齐彭殇”,死就是生,生就是死,即玄理之一。受社会思潮影响,东晋文学创作内容消沉,逃避现实、出世入仙的情调很浓,是玄言文学泛滥期。

  在这种背景下,王羲之在文中描绘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还能批判当时盛行的虚无思想,实际上就是眷念人生、热爱生命的表现。他在书法上的执著努力和卓越成就也是对抗人生虚无的体现。诚所谓“消极其表,执著其里”,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小结: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知人论世,是把握文章主旨的利器。

  六、归纳整理文言知识

  1.通假字

  趣舍万殊(“趣”通“趋”,趋向,取向)

  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

  2.一词多义

  修:茂林修竹(高)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

  乃重修岳阳楼(修建)

  修守战之具(整治)

  期: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至,及)

  期年之后(周,期年:一周年)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约定)

  致: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趣,情致)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招致)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

  临:未尝不临文嗟悼(面对,引申为阅读)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迎)

  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面对)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次: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旁边)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按次序)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行军途中的驻地)

  3.词类活用

  映带左右(环绕,名作动)

  流觞曲水(使动用法,使……流;使[水]弯曲)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形容词作名词,贤才;年少的人和年长的人)

  所以游目骋怀(使……游,使……骋,动词作使动)

  固知一死生(看作一样,数量词意动)

  齐彭殇为妄作(齐:形容词意动,看作相等。)

  一觞一咏(名作动,喝酒)

  4.古今异义

  列坐其次/古义:这个地方今义:次一等的。

  俯察品类之盛/古义:万物。今义:物品的种类。

  或取诸怀抱/古义:思想抱负今义:怀里抱着

  所以游目骋怀/古义:用来……的……今义: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夫人”/古义:“夫”用在段首引发议论,是发语词,可不译。“人”,人们今义: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俯仰”/古义:形容时间短暂今义:低头抬头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古义:这篇文章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

  5.特殊句式

  仰视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

  会于会稽山兰亭(介词结构后置句)

  当其欣于所遇(介词结构后置句)

  亦将有感于斯文(介词结构后置句)

  晤言(于)一室之内(省略介词“于”)

  引以(之)为流觞曲水(省略介词宾语“之”)

  死生亦大矣(判断句)

  七、课堂小结

  魏晋时期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的时代。魏晋人对自身和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都有深广精微的体认和探求,这使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人生意识和宇宙情调。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记下了与会者的千古风流。语言清新朴实,叙议结合,在雕章琢句、华而不实的文风充斥文坛的当时,显得尤为可贵。

  八、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九、相关资料:《兰亭集序》真伪大辩论

  《兰亭集序》(又称《兰亭序》)出自唐代房玄龄编撰的《晋书》,而此前收录晋文最完备的《文选》竟未见此文,这与《兰》文的历史地位很不相称。同时刘义庆《世说新语》中梁代刘孝标注引的王羲之《临河序》与《兰亭集序》文字上有出入。于是就此引发了一场《兰亭集序》真伪大辩论。

  1.文章作者之真伪

  观点一:作者不是王羲之。清人李文田首先提出这一观点,并阐述了几点理由。郭沫若也赞同此说,并就“夫人之相与”之增段补充论据,然后进一步考证说,《兰亭序》是王羲之七代孙、陈代永兴寺僧人智永所为。

  观点二:作者就是王羲之。高适引用证据反驳郭沫若的观点,章士钊也引用资料来证明《兰亭集序》的作者就是王羲之。

  2.书法作者之真伪

  观点一:作者不是王羲之。南宋姜夔率先质疑,李文田则从书体上否定定武本《兰亭》为王羲之笔迹,郭沫若更是斩钉截铁地断定是假的,并进一步推断,“这个墨迹本应该就是智永所写的稿本”。

  观点二:作者就是王羲之。高适等人著文反驳,认为郭沫若以两块刚出土的石碑而断定东晋只有隶书一种字体,是“孤证不立,偏难概全”。

  详情请看《语文学习》20xx年第8期陆精康先生的《〈兰亭序〉疑案录》。

  十、课文及翻译

  1.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2.参考译文

  永和九年,这年是癸丑年,三月初,(名士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为的是到水边进行消灾求福的活动。许多有声望有才气的人都来了,有年轻的,也有年长的都聚集在一起。这里有高大的山和险峻的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把水引到(亭中)环形水渠里来,让酒杯漂流水上(供人们取饮),人们在曲水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痛快地表达各自幽雅的情怀。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吹来心情舒畅。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这样)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尽视和听的乐趣,实在快乐啊!

  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喜欢讲自己的抱负志趣,(与朋友)在一室之内面对面交谈;有的人随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任何约束放纵地生活。尽管各人的爱好千差万别,或好静或好动各不相同,但当他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一时很自得,快乐而满足,竟不觉得衰老将要到来;等到他对自己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也就随着产生了。从前感兴趣的事,转眼之间,已成为陈迹了,还不能不因此而引起心中的感慨;何况人的寿命长短听凭造化,终归于尽。古人说:“死和生是一件大事啊。”这怎么不叫人悲痛万分呢?

  每当我看到古人(对死生)发生感慨的原因,(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总是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我)本来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因此我一一记下参加这次聚会的人,抄录了他们的诗作,尽管时代不同情况不同,但人们的思想情致却是一样的。后代的读者读这本诗集也将有感于生命这件大事吧。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能借助注释扫清文字障碍并积累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句子;能就本课的文言知识提出质疑,通过质疑解疑理解课文。

  2、能力目标:

  能就本课提出问题并在积极参与讨论中解决问题。

  3、情感目标:

  通过讨论和老师的引导能体会作者“积极追求,有所作为”的乐观情感。

  【教学重点】

  质疑解疑讨论过程。

  【教学难点】

  借序抒情的行文之巧,作者的感情定位。

  【教学设想】

  1、利用南海教育信息网资源加大教学容量一课时完成。

  2、布置学生课外搜集有关王羲之的信息帮助理解课文。

  3、本文在字面上虽然难度不很大,但作者借序抒情的行文及抒发的人生感慨较虚,理解起来难度很大,故课堂上主要采用质疑、讨论、教师引导的方式,必要时老师讲解。

  4、重视朗读环节,指导学生在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教学工具】

  电教设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与王羲之有关的信息。)

  二、朗读

  1、配乐范读:

  要求学生注意听清读音、节奏、语气。

  2、配乐齐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语气。

  3、学生大声自由朗读。

  三、学生质疑

  (可能比较“散”)

  学生质疑。

  学生解疑,学生不能解决的疑惑老师引导解决。

  四、老师质疑

  (起“聚”的作用)

  1、全文共三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

  (分别用六个字概括)

  明确:第一段:记叙兰亭盛会。

  第二段:抒发人生感慨。

  第三段:点明作序目的。

  2、翻译第二段中的“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慨呢?

  3、第三段作者“悲”什么?简要说明理由。

  明确:“痛”欢乐易逝,时光易逝。“悲”后之视今,犹不能喻之于怀。

  五、讨论

  1、这是一篇书序,文中有些话说明诗集的由来,有些话说明编集的目的,试一一指出并说说作者行文的巧妙之处。

  明确:

  “修禊事也”“群贤毕至”“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这些内容都是根据书序体裁的要求写的,文章首尾圆合,自不用说,重要的是,作者善于借题发挥,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这与写什么文体就要像什么文体,并借一种文体抒发感情或表达观点的高考作文的要求是一致的。

  2、你最喜欢《兰亭集序》中哪些语句?简要说说原因。

  六、堂上练习

  1、解释下列多义词: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 )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 )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 )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 )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 )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 )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 )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 )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 )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 )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 )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 )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

  2、下列句中加粗字与“夫人之相与”的“夫”用法相同的是( )

  A、一夫不耕,或受之饥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夫战,勇气也

  D、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

  3、下列各组中加粗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亦足以畅叙幽情/怡然自足

  B、引以为流觞曲水/一觞一咏

  C、或因寄所托/不如因善遇之

  D、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虽趣取万殊

  4、下列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少长咸集(都)

  B、又有清流激湍(水)

  C、俯察品类之盛(品行的种类)

  D、曾不知老之将至(竟)

  5、下列句中加粗词与“信可乐也”的“信”意义相同的是( )

  A、欲信大义于天下

  B、言必信,行必果

  C、文信美矣

  D、半封京信半题诗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9

  一、课文悟读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传世之作,千百年来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究其原因,我想主要有这么两点:

  1.作者以简洁、素雅的笔调,娓娓动人的语言,描述了一次令人神往的朋友聚会。请想一想吧:江南正是草长莺飞的阳春三月,在那祟山峻岭的茂林修竹之中,一伙亲朋密友携手并肩而来,席地促膝侃侃而谈,林外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这真是人生的赏心乐事啊!不仅如此,作者所叙写的是一次规格很高的聚会:从人员上说,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从宴会的氛围来看,引“清流激湍”“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这里没有觥筹交错,猜拳行令的喧哗,没有丝竹管弦的热闹;有的是一觞一咏,畅叙幽情。这显然是古代文人学士及当今传统知识分子所追求的雅而不俗、素而不艳的乐境,也是他们淡雅人格性情的体现。

  2.作者对人生的感慨系之。有不少人认为,文中流露出作者“人生无常”和“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悲观情绪,这是作品的消极因素。但我认为不可用“悲观”“消极”简单概括,应进一步具体分析。“人生苦短”无论对凡夫俗子,还是英雄伟人似乎都是一个万古恒新的话题。且不必说《古诗十九首》中的“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也不必说汉武帝的“少壮几时奈老何”;更不必说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就是一代伟人毛泽东不也发出“人生易老,天难老”的感叹吗?可以说,“人生苦短”是人类的一种普遍心态。那么王羲之对此感慨万千,有什么不可呢?何况,作者并没有因人生短促、“人生无常”就醉生梦死,及时行乐,了此一生,而是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这在玄学盛行,士大夫普遍崇尚老庄哲学的东晋是难能可贵的。诚如《古文观止》所云:“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似乎正是这种“虽苍凉”的对人之生死的感叹,触发了后世众多人的不同感受,而让人“苍凉”的经历,演绎出新的对人之生死的苍凉的感叹。

  二、亮点探究

  1.作者依据什么说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信可乐也”在第1段中起到什么作用?“信可乐也”能否改成“信可乐矣”?

  探究学习:在这一段中作者描述了这次聚会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这是一乐;而聚会是在“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谓良辰,是为二乐;聚会之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可谓景美,是为三乐;宴会之中“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可谓情真,是为四乐;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可谓极视听之娱,是为五乐。作者感到人贤、辰良、景美、情真、赏心五事齐臻,所以认为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信可乐也”一句是对聚会情景的总结,突出了情感的主旋律——“乐”。

  “信可乐也”不可改为“信可乐矣”。因为用“也”语气平缓,笔势沉稳;而用“矣”语气激越,笔端情感外露。仔细揣摩第1段中描述景物只在山、水、林、竹,而舍鲜花吐芳;就是写林写竹,只言“茂”“修”,而弃其绿、碧、翠,极力营造素淡、雅致的格调。兰亭集会本是赏心乐事,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并不过分显露,这是他气节高爽、性格沉稳的表现。

  2.第1段中“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探究学习:这句是对天气的描写,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而言,上文有“暮春之初”交待了聚会的时间,“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正是对“暮春之初”天气的具体描写。还有,上文所写人们的聚会,如果缺少了“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样的好天气,便不会尽显欢快的气氛。就启下而言,由“天”“气”而及下文的“宇宙”,又由“仰视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而及“俯仰一世”。这些地方都可见作者行文勾连过渡之绵密。

  3.怎样理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这句话的意思和作用?

  探究学习:“向之所欣”,意为先前所喜欢的事情,即先前的“乐”事,具体指上文所叙兰亭集会这件事。“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言其先前乐事,顷刻之间已成往事。“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是一个双重否定句,意为尚且不能不因此而感慨。“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意为何况对于生命不论长短,终究难免一死呢?整个句子是一个用“……犹……何况……”关联的递进关系的复句,可译作:人们对于像兰亭聚会这样先前所喜欢的事顷刻之间变为陈迹,尚且感慨万千,何况对于生命无论长短终难免一死这件事呢?

  准确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就会看出,作者这句话一是对从兰亭聚会联想到的现今人们“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和“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两种态度的看法;二是以“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引出“死生”这个全文的议论中心。这个递进关系的复句,宛如一个链环,不仅把第3段与第2段,且把第3段与第1段连成一个链条,使全文意脉相连,成为一体。

  4.为什么说“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探究学习:“一死生”“齐彭殇”是庄周对人生死的看法。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又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认为生和死、寿命长与短没有绝对界限,是相对的,这本不错。但庄子夸大了相对性,以致否定了生和死的区别,认为生和死相同,活了800岁的彭祖和夭折之人没有区别,这就是荒谬的。这是以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评价庄子观点的错误。若从文中内容看,作者在第3段郑重引出孔子的“死生亦大矣”作为议论的发轫,而后连述古人、今人和后人无不为人生无常而悲,对生死之事而叹。既如此,庄子的“一死生’一‘齐彭殇”之说就是荒诞之辞了。

  三、选题设计

  “书圣”王羲之研究。

  研究方法:

  (1)查阅有关王羲之的资料,并作出摘录。了解王羲之研习书法的经历及其刻苦学练,继承创新的精神。

  (2)收集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如《兰亭集序》《丧乱帖》《寒切帖》《姨母帖》及《乐毅论》《黄庭经》等。

  (3)查阅有关书法理论的论著。

  (4)同学自行组合赏析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交换赏析体会。

  (5)写出赏析论文。

  参读书目:

  (1)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编《世界之瑰宝

  民族之骄傲》,人民教育出版社。

  (2)《书法》杂志。

  (3)《启功丛稿》,中华书局。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10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信”等词的意义;背诵全文

  (2)能力目标: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结

  构,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在文中由乐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要求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根据学生学习的要求,我将该课的教学重点定为:

  (1)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以及归纳“修、期、致、临、次、信”等词的词的义项;

  (2)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课文二三自然段作者的感情由乐转悲,对人的生死这一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由于经历浅,多数未经历过生死,对其中表达的生死观不能很好理解,所以将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乐到悲的感情变化和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蕴含的积极情绪定为教学难点。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用多媒体展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和《兰亭集序》的图片,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指引。)

  用略带神秘感的导语引起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好奇和重视:

  “书法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字美感的艺术。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部富有传奇色彩的书法作品。它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它是所有热爱书法的人心中的至宝,传说它的真迹已经随着唐太宗眠于地下,可是流传下来的拓本也是人们心中的珍藏。它就是文质兼美的《兰亭集序》。”

  用多媒体展示王羲之的生平简介以及后人对《兰亭集序》的评价,让学生简单了解。

  2、整体感知,朗读全文

  播放课文朗诵带,让学生注意字音和语调、语气与节奏,初步感受《兰亭集序》的语言特色。

  听完录音后,让学生自由朗读一遍,再让学生齐声朗读一遍。

  在诵读之前提出学习要求,让学生在自由诵读的过程中标划出重点字词和知识难点,作为之后要解决的问题。在学生齐读时教师作诵读指导。

  3、小组合作,逐段疏通文意

  在通过诵读初步感知文意后,由学生四人小组共同合作,结合课文下注释和工具书

  自主疏通文意,教师巡视点拨。

  比如第一段中的“修、毕、咸、修,长、高、引、信”等重点实词。学生在自主阅

  读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体作用,而且在合作探究中尝试自己总结文言文阅读的规律。对于学生自己处理不了的难点,教师做重点指导。

  4、落实文言文基础知识

  用多媒体展示课文中重点字词,找学生回答问题,以此来落实文言文知识。

  5、分析课文,理清思路

  学生自主解决了文言知识后,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行文思路和内涵意义

  进行探究。

  问题一:在每一段中找出表达作者感情变化的句子或字词。

  问题二:在文章中,作者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是什么让作者的感情发生了这样的变化呢?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让学生在每一段中找出表达作者感情变化的句子或字词,教师根据回答点拨各段大意。在明确文意的情况下,这个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学生应该能总结出作者的感情是体现在“乐、痛、悲”这三个字上。但是,由于学生生活阅历上的局限,他们很难理解作者在游乐的时候为什么会生出“悲痛”之感,这也是学生理解文意的难点。根据这个情况,就可以设计问题,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讨论探究,激发学生的思维。要求学生结合文本思考,回答。

  问题一:乐由何来?(天时地利人和“信可乐也”)

  问题二:“痛”在何处?(生命短暂,世事无常)

  问题三:由何转悲?

  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一、二两个问题是对文本的分析,比较容易解决。问题三需要老师结合着学生的生活实际加以引导,通过生活中的已有的体验去感受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的感慨。这三个问题环环相扣,思考讨论中就理解了作者的情怀。

  6、问题研讨(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问题:

  人生犹如一场盛宴,欢乐的时光总是稍纵即逝。王羲之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感叹不已,情调有些低沉,但他的积极情绪又无不暗含其中,你怎么看这一问题?

  结合自己的人生观和生活体验,说说你对人生的看法。

  (学生可结合自己的人生观自由发言,各抒己见,以此突破难点即理解作者由乐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其中蕴涵的积极情绪。)

  7、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最后对课文知识进行梳理,便于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以练习题的形式来梳理

  知识点,用多媒体展示。

  1、请按下列要求找出与《兰亭集》有关的语句

  A、说诗的产生:(“一觞一咏”)

  B、说诗集的由来:(“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C、说编集的意义:(“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2、与“信可乐也”中的“信”相同的一句是:[ B]

  A、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B、言必信,行必果

  C、文信美矣

  D、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

  3、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C]

  A、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译:面对着欢乐的事,顷刻之间就成为过去的事。

  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译:本来就知道把死和生看作一样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看作一样也是虚妄的。

  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译:人与人相交往,很快就度过一生。

  D、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译:后人看待我们今天的人,也要根据我们今天的人看待前人的情况。

  作业:

  (1)背诵全文

  (2)归纳文中的文言知识

  (3)搜集有关王羲之和《兰亭集序》的资料,相互交流。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11

  【课前梳理】

  《兰亭集序》以前在教学的过程中接触过,而且有相应的书法方面的总结,知识上是基本够用的。主要是要考虑怎样才能让学生摆脱以前以翻译为主的套路,在课堂上建立文本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来辅助教学,从而加深对文本的认识。

  开头的部分(头两段),可以从学生的“聚会经历”入手,即生活中的感受会有哪些?一次成功的聚会所要具备的因素有哪些?时间、地点、天气、人齐、环境、活动、感受等等,那么这样一来课文的内容就不是很难懂了。

  第三段是作者进一步展开论述的部分,是一种普通人感情变化的规律,即不同的人都能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得精神上的愉悦,然而“好花不长开,好景不长在”,美时易逝,美景难留,不能不引起人的伤怀感叹。由美好的短暂过渡到人生的短暂,是一种必然的发展。

  第四段中。可以考虑由“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引发学生对生死价值的思考。可涉及生命长短以及生命的价值等方面的内容。可作为参考的资料,《有的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强调对生命的感悟与思索是每一个人都会有的经历,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从生到死的过程,也就不能不为王羲之的文章所感动。因为这个话题是一个人类永恒的话题。

  整体上看这片课文的教学要求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认识,通过与学生生活经历的联系初步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能力,进而启发学生进行人生的思考,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为若干年后学生可能清醒完整地进行自我观照做一点儿准备。

  【教学设想】

  用时两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王羲之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变化。

  2、学习本文的记叙方式。

  3、引发学生进行人生思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生自读、齐读

  三、以“聚会”的经历和关键词语指导学生分析文章脉络

  四、引发思考

  【课堂简述】

  第一课时

  一、由“墨池临书”和“入木三分”导入

  二、学生自读,指导诵读

  三、比较下面两种表述顺序的不同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明确诗词在表达上的交错与跳跃,与正常记叙顺序的不同。)

  四、要求学生诵读课文时了解文中记叙的聚会过程,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第二课时

  一、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明确诵读时要培养节奏感有利于背诵。

  二、由学生聚会的经历引导学生分析课文。

  沿用诗歌单元中接触过的“以词达意”的方法抓住表达情绪的关键词“乐”逆向逐步推出“天气好”、“活动好”、“风景好”、“人多且好”。明确读者的分析过程可以顺着作者的叙述过程也可以是接近于逆向的过程。

  三、后面两段中的关键词语

  表层现象:“欣”“倦”。

  感情变化:“痛”“悲”。

  结合学生的交友经历理解不同的性格、不同爱好的人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在所获得愉悦感上是相同的。引托尔斯泰的“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强调对愉悦感的认同。但快乐是短暂的,如昙花一现,经历快乐的人难免会感慨它的短暂(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由而引申出人生的短暂(过渡自然而深刻)进而引出“生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课后反思】

  1、学生还没有从过去的逐句翻译的文言文教学套路中走出来,缺乏对诵读感知重要性的认识,还需要慢慢调整。

  2、没有涉及王羲之的经历以及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靠放到后面“梳理探究”中《优美的汉字》部分再详加讲解。

  3、回办公室的途中,突然想到这片文章和在思维结构上同鲁迅先生的《灯下漫笔》十分相似,都具备“生活事件”──“初步感受”──“思考拓展”的过程。以后在指导写作时可以使用。另外,这篇文章是一篇“起承转合”结构绝佳的范例,以后也可以用得上。

  【授课随笔】

  读书的时候摇一摇

  “一边摇头晃脑,一边读书”这个情景我们大多会在反映私塾时代的影片内见到。鲁迅先生也曾经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绘过那位寿镜吾老先生在读“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时表现出来的样子──“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在过去的理解中,凡是摇头晃脑读书的人都会被看做是死读书和读死书的腐儒,是可以取笑的对象。

  今天,指导学生读《兰亭集序》要读出古文的节奏时,突然感觉摇头晃脑并不是没有作用,因为在动态之中可以还原白纸黑字的语气语感,文字随着语音的抑扬顿挫和头脑的晃动,变得可知可感!而且正因在动所以很难出现走神的现象,可以使得注意力更加集中。原来摇头晃脑读书法是一种沉浸式的读书方式呢!

  在现在提倡的教育理论中有一种加德纳提倡的多元智能理论,说每个人至少具备七种智能: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而这几种智能是互相支持和互相补充的,正因为这样,所以高中的老师可能都会感到在高三时男生比女生容易出成绩,究其原因可能是男生通过经常性的运动在体能和身体运动智能上优于女生的缘故。

  不过在这里我并不想讨论这个理论的源头与应用。只想拿它来参照一下“摇头晃脑读书法”都调动哪些方面智能,在我看来这种“陈旧”的读书方式,起码调动了三种:语言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换句话说,我们以前知道内容决定形式,现在也知道了形式也是内容,那么这种“摇头晃脑读书法”也许就是“动脑”的表现呢。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1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疏通文言文大意,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作品地位,掌握必要的文言文知识。

  2、学生通过批课文注解和朗读读文、合作交流这一过程,理清文章思路,体会作品中的情感变化。

  3、懂得作者在行文中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积极的人生观,培养赏析经典美文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作者和作品的情感变化。

  难点:培养阅读、鉴赏经典美文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法、多媒体情景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引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天下第一行书”说的是哪幅书法作品吗?今天我就带来了这幅作品的摹本。出示冯承素的摹本。实际上,兰亭序是王羲之和众多友人在山阴兰亭聚会,宴席中大家要作诗,王羲之为诗集作序,由此有了这幅作品。因为这篇作品“文峰清闲,字字珠玑”,书法造诣极高,所以被推为“天下第一行书”,对后世在文学上、书法上都有深远的影响。(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出示重要词句,让学生疏通文意。把不熟悉的词的注解写到原文下面。

  “修”“期”“次”“致”

  2、学生互相交流预习时收集到的兰亭集序和王羲之的相关资料。

  明确(多媒体展示):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三)深入研读

  1、四个人为一小组,进行范读,推举一人朗读。

  思考:概括本文中作者的心情变化?

  明确:乐、痛、悲(板书)

  2、小组讨论:那么作者乐的由来、痛的原因、悲的源头又分别是什么。

  明确:(1)乐:良辰——暮春之初、修禊事业

  美景——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赏心——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乐事——引以为流觞曲水,列作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2)痛: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板书:所之既倦)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板书:所遇已陈)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板书:无法抗拒)

  (3)悲: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板书:生死无常)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板书:后人慨叹今人之慨叹)

  3、体悟本文思想感情

  (1)教师进一步明确:文章情感虽以“悲”作结,但是作者超越了人生无常之痛的理性思考,让我们从感伤背后,发现作者对短暂生命的珍惜,对人生、自然的热爱和执着。

  (2)引导:悲哀不等于悲观,《兰亭集序》在忧生叹世中包含着对美的幻灭的惋惜。解读它时,我们要从感伤的背后,发现作者对人生、自然之美的执着和热爱。正因为人生、自然是美丽的,有价值的,它们的消亡才让人痛苦。

  4、全班同学一起朗读课文,注意指导朗读,读出情感。

  (四)延伸作业

  1、王羲之兰亭雅集图介绍(出示PPT图片)。

  2、作业:背诵全文或用书法写一篇兰亭集序。

  五、板书设计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13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的意义。

  2.能力目标:品味文中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理清课文内容层次,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3.情感目标:欣赏文中描绘的自然美,学会关爱自然,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设想:

  1.语言精练、朴素、优美,教学时把重点放在体味语言特色上,由语言美去体悟自然美,体会作者乐山乐水的心情。要多读(可采取听读、范读、齐读、个人读、分组读形式)读到情随声出,自然成诵。

  2.二三自然段作者由乐转悲,对人的生死这一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强调课前预习。预习要求:(1)反复朗读,参照注解,初步理解文意,扫除阅读障碍。(2)提出疑难问题

  3.设计多媒体课件,将书法作品、图片、板书等用幻灯片形式展示。

  4.安排两教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整体感知课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之乐。

  教学步骤与内容:

  一、引入

  同学们,知道唐太宗吗?他在临死之前泪流满面向唐高宗央求道:“父王为创立大唐,历尽艰辛,而今天下托付给你,我也放心,父王只从你这里要一样东西。”那位同学知道他要什么?对!他说:“我所要的‘兰亭’真本,可与我同去,你的意思如何?”高宗点头答应了,太宗也就一命呜呼,气绝身亡。王羲之遗世的最佳书法珍品,就这样葬入了昭陵了。此后传世的“兰亭”是“兰亭”被萧翼从王羲之的第七代孙智永禅师的弟子辩才处骗得送入太宗秘库之后,遴选善书的欧阳询、褚遂良等名家刻意临摹之作。同学们可以翻到本册书的插图,(或打出“兰亭”帖幻灯片)欣赏《兰亭序帖卷》。你看,这里每个字都孕育着生命,疏处不嫌其疏,密处不嫌其密,通篇看来,结构严密,浑然一体。东晋时人评论王羲之的书法笔势为“飘如游云,矫若惊龙”,意思是像浮云一样飘逸,像惊龙一样矫捷。你看了是否也有这种感觉呢?中国人是形式美最发达的民族,篆、隶、行、草、山水、花、鸟、玉器、陶瓷、亭台、园林无一不表现中国人对形式美特殊的敏感,我们应该学会欣赏这种美。这篇《兰亭集序》不仅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登峰造极的佳品,也许你们不知道的是,它更是我国古代散文的上乘之作,通篇三百二十五字,文词优美,言简意深。在这里,笔墨光泽与内涵文采交相辉映,珠联璧合。

  二、朗读

  1.教师范读全文。学生用心体会文中作者情感的变化,并注意重要字词的读音。

  2.打出第二张幻灯片(正音),请一组同学依次念,教师随时订正读音。

  癸(guī)丑会稽(kuaìjī)修禊(xì流觞(shāng)曲水游目骋(chěng)怀

  放浪形骸(haì)临文嗟(jié)悼趣(qǔ)舍万殊齐彭殇(shāng)

  3.全班齐读全文。思考作者的感情变化。

  三、讲读第一节

  1.请一生读第一节。

  2.教师指导朗读:“永和九年”至“修禊事也”一节叙述平稳,读时语气可以舒缓些;至“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短截警拔,节奏放明快些;而后“此地有”以下,又变为舒展曼婉;接着一段“是日也”三字提顿,然后一气流转而下。读时要有节奏感、音乐感,保持从容萧散的仪态。

  3.全班齐读第一节。

  4.分析:

  教师问:“第一节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信可乐也”

  教师问:那么乐从何来?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明确: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说明人生有四大美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俱全,足可乐也。

  良辰:暮春之初。

  农历1、2、3月为春季,暮春自然是三月。记得孔子有一次和子路、曾皙、冉有等几位学生一起谈论志向问题。当问到曾皙时,他答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咏而归。”曾皙的春风沂水、民生和乐大得孔子赞赏。南北朝丘迟在《与陈伯之书》中也说:“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想以江南暮春之美景、故国之思激发屈膝事敌的陈伯之幡然悔悟。可见暮春三月是人间一段最美的时光。又因为修禊,可知是3日,古人在这一天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这又是一个多么吉祥美好的日子啊!

  美景:

  兰亭地处“会稽山阴”,即当时的会稽郡山阴县距离城西二十余里有个名兰渚的胜境,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主体是山水。其山如何?“崇”与“峻”是本色形容,而“茂林修竹”四字遂赋予山岭盎然生气;其水如何?“清”与“激”亦为本色形容,而“映带左右”四字方使流水神采飞动。再看天气,“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宇清朗,和风吹拂:在这里没有“草长莺飞”春意闹,也没有“姹紫红开遍”的艳丽,只有清风拂面,水声泠泠;在这里物我同化,是非顿消,心境澄明。信可乐也。

  乐事:

  指什么?明确“修禊事也”。当地风俗:这一天人们无论贵贱老幼,都要到河畔、溪边,用凉水洗脸,意即涤除尘垢,以驱除不祥,祈求安福。当时王羲之正任会稽内史(相当于太守),他邀集司徒谢安、司马孙绰等诗人名流以及儿子微之、操之和十岁的献之等共四十一人,真可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杜枚诗云“大抵南朝多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这里“群贤”不是浮泛奉承之辞,他们热爱自然,轻忽世俗得失人为礼仪,有高远情操,直率任性,表明诸子与己意气相投。有道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否则,虽有良辰美景也不足为乐。

  当然更乐的事不在修禊,而在于作曲水流觞之饮。请将他们的赋诗的一句找出来齐读: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请同学们对照注解来看这句话:

  译文:引(清流、激湍)作为流送酒杯的环曲水流,(大家)依次坐在曲水的旁边(拿着流到身边的酒杯饮酒),虽然没有吹拉弹唱的热闹场面,但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够尽情地抒发内心的情思了。

  众人陶醉在自然美景之中,尽情尽意,欢声笑语,久久不绝,以致感到人为的管弦之声亦属多余了。

  (打开幻灯片)——明文征明流觞赋诗图

  ⑷赏心:

  此情此景,作者感到赏心悦目,他如何表达?

  学生读:“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译文:指起头来看到宇宙的广大,低下头看到万物的繁多,借此来放开眼界,舒畅胸怀,尽情享受耳听和眼观的乐趣,真是快活啊。

  仰观宇宙,俯察万物,是极视觉之娱;竹木萧萧,流水潺潺,是尽听觉之乐。但最令人快乐的还不在于此,是什么?是游目骋怀。如何理解“游目骋怀”?

  请学生回答,教师明确:游:鱼在水中叫游,人自由在地观赏也是游,如游览;骋:驰骋,自由奔放的联想、想象,因而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我们在仰观俯察的时候,也是游目骋怀的时候,我们是超脱的空灵的美妙的,我们观察,最后落实的是娱乐,表现的是热爱现世生活,是在自然美的感召下抒发自己的情怀,这便是所谓山水诗的兴起了。这种娱乐式的交流,正开始于魏晋时的文人,从他们的开始,自然已不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了,而是可娱可乐,可歌可咏的了。所以王羲之笔下写竹,只言其修而弃其绿,写水,只言其清而弃其碧,这是色调的淡雅。兰亭宴集,可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齐臻,但这种愉悦之情仅以“信可乐也”四字表出,笔势始终从容,这是心境的淡雅,是作者“清鉴贵重”(《世说新语赏誉》)的情性的体现。

  四、学生齐读第一节,背诵。

  五、布置作业

  1.预习二三节,翻译以下句子: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2.学生提出疑难问题,教师整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梳理重点字词,正确理解作者转乐为悲的情感,认识作者观点的积极意义。

  一、梳理字词:(打开幻灯片)

  1.请学生回答加点字含义

  俯仰

  ⑴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表示抬头与低头的动作)

  ⑵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社会人事的应酬,进退周旋)

  ⑶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旧迹。(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很短)

  所以

  ⑴所以游目骋怀,是以极视听之娱。(用来……,表凭借)

  ⑵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的原因,表原因)

  虽

  ⑴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虽然)

  ⑵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纵使、尽管)

  之

  ⑴所之既倦(往、到达、往到)

  ⑵感慨系之矣(代词、它)

  ⑶宇宙之大,品类之盛(定语前置的标志词后之视今取消句子独立性)

  ⑷形骸之外(的助词)

  2.请学生翻译下列句子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明确:本来(就)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

  的说法是妄造的。

  二、同桌互读互听二三自然段,然后全班齐读。

  三、讨论:(幻灯片打出各问题)

  1.60年代中期、郭沫若先生曾发起一场关于《兰亭》真伪问题大讨论。他认为字体、文本都不是王氏原貌,理由之一是文章前面写极乐,突然转为悲痛,是悲得太没道理了。你认为呢?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明确:这种情感变化是十分正常的。

  教师补充:古希腊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在其《历史》中提供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伟大的波斯王克谢尔克谢斯,率领波斯历史上最大的一支远征军向希腊进军,在阿比多斯海湾,他检阅全军。他的陆军遮天蔽地,他的水师布满海湾,他感到荣耀,感到幸福。但随后他又伤感起来,而且潸然泪下,对他叔父说:“当我想到人生短暂,想到再过一百年后,这支浩荡的大军中没有一个人还能活在世间,便感到一阵突然的悲哀。”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描写聚会欢乐后转入悲伤的,典型的有:汉武帝行幸河东,中流与群臣对饮,自作《秋风辞》,也说:“欢乐极兮哀情多,小壮几时兮奈老何!”道出了这种现象的正常和普遍。

  2.那么作者悲从何处来呢?

  学生回答,教师的明确:

  其一,人生如白驹过隙,美好却短暂。一个人以自己的方式自由地生存在社会上,好静者常在内室清淡佛老,好动者喜爱纵情山水,遇上喜欢的事物就心满意足,因快乐而忘了忧愁,竟然“不知老之将至”。

  其二,来自生命本体的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当人们“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但转眼之间,“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这就是说,人的欲望,人对美的感受都不是凝固不变的,得到的东西即使很好,很快也会厌倦,感慨也随着产生了。

  其三,“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时间快速流逝,事物的急剧变化,更显出生命的脆弱,所以“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更何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人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生命最终要归于毁灭,这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人生之大患啊!悲来自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洞察和对时间的无情的恐惧。

  3.这一节作者的悲叹与上一节的叙事有何联系?

  明确:第一节写行修禊事,是为了祈福消灾。人生最大的福莫过于健康而快乐地活着,最大的灾莫过于死亡,所以由此想到死亡、生命,想到美的东西包括生命本身,随着时间的流逝总要归于消亡,于是便产生了浓浓的惆怅和哀痛,是自然的事了。

  4.作者的这种悲哀之情是否是消极悲观?

  学生回答可以有多种答案,参考意见:

  ⑴这是悲观的。相比之下,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刘禹锡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而不消沉,不黯然,积极进取,乐观旷达。英国大哲学家罗素,在他的一篇散文《论老之将至》中,也将生死这个永恒的主题升华到了壮阔高远的境界:“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应该像河水一样——开始是细小的,被限制在狭窄的两岸之间,然后热烈地冲过巨石,滑下瀑布。渐渐地,河道变宽了,河岸扩展了,河水流得平稳了。最后河水流入了海洋,不再有明显的间断和停顿,而后便毫无痛苦地摆脱了自身的存在”。能够这样理解自己一生的人将不会因害怕死亡而痛苦,因为他所珍爱的一切都将继续存在下去。

  ⑵第二种观点:这种悲哀,这种对时间和死亡的恐惧并不必然导向消极悲观。性格刚强的曹操同样有“人生几何”的感叹,但是它最后导致的不是消极无为而是一统天下的豪情壮志。《兰亭集序》在忧生叹逝中包含着对美的幻灭的悼惜,它否定老庄“一死生,齐彭殇”,认为生即生,死即死,有生之年应做点事,不应空谈玄理,表现出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而他的天机流布,挺然秀出的书法艺术在一定意义上可视为这种努力的结果。所以读它时,我们要从感伤的背后,发现作者对人生、自然的执著和热爱。这样就与上的乐生之旨契合无间了。

  3.作为书序,作者行文有何特点?

  明确:文章先叙兰亭修禊事,因修禊而“群贤毕至”,即说明了作诗缘由,又用“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描写了作诗时的情形,可见《兰亭集》是一部游宴诗集,结尾以“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说明成书经过,又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指出本书的意义。这样,结尾回到兰亭宴集收笔,行文舒卷自如,辞气畅达。

  四、朗读全文,背诵。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14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的意义。

  2、能力目标:

  品味文中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理清课文内容层次,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3、情感目标:

  欣赏文中描绘的自然美,学会关爱自然,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设想】

  1、本文语言精练、朴素、优美,教学时把重点放在体味语言特色上,由语言美去体悟自然美,体会作者乐山乐水的心情。

  要多读(可采取听读、范读、齐读、个人读、分组读形式)读到情随声出,自然成诵。

  2、二三自然段作者由乐转悲,对人的生死这一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强调课前预习。

  预习要求:

  ⑴反复朗读,参照注解,初步理解文意,扫除阅读障碍。

  ⑵提出疑难问题。

  3、设计多媒体课件,将书法作品、图片、板书等用幻灯片形式展示。

  4、安排两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整体感知课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之乐。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知道唐太宗吗?他在临死之前泪流满面向唐高宗央求道:“父王为创立大唐,历尽艰辛,而今天下托付给你,我也放心,父王只从你这里要一样东西。”哪位同学知道他要什么?对!他说:“我所要的‘兰亭’真本,可与我同去,你的意思如何?”高宗点头答应了,太宗也就一命呜呼,气绝身亡。王羲之遗世的最佳书法珍品,就这样葬入了昭陵了。此后传世的“兰亭”是被萧翼从王羲之的第七代孙智永禅师的弟子辩才处骗得送入太宗秘库之后,遴选善书的欧阳询、褚遂良等名家刻意临摹之作。

  同学们可以欣赏《兰亭序帖卷》(打出“兰亭”帖幻灯片)。你看,这里每个字都孕育着生命,疏处不嫌其疏,密处不嫌其密,通篇看来,结构严密,浑然一体。东晋时人评论王羲之的书法笔势为“飘如游云,矫若惊龙”,意思是像浮云一样飘逸,像惊龙一样矫捷。你看了是否也有这种感觉呢?中国人是形式美最发达的民族,篆、隶、行、草、山水、花、鸟、玉器、陶瓷、亭台、园林无一不表现中国人对形式美特殊的敏感,我们应该学会欣赏这种美。这篇《兰亭集序》不仅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登峰造极的佳品,也许你们不知道的是,它更是我国古代散文的上乘之作,通篇三百二十四字,文词优美,言简意深。在这里,笔墨光泽与内涵文采交相辉映,珠联璧合。

  二、朗读

  1、教师范读全文。

  (学生用心体会文中作者情感的变化,并注意重要字词的读音)

  2、正音。

  (请一组同学依次念,教师随时订正读音)

  多媒体显示:

  癸丑(guǐ )会稽(kuái jī )临文嗟悼(jiē)流觞曲水(shāng)曾不知(zēng)修禊(xì)放浪形骸(hái)游目骋怀(chěng)齐彭殇(shāng)趣舍万殊(qū)

  3、全班齐读全文。

  (思考本文作者的感情变化)

  三、讲读第一节

  1、请一生读第一节。

  2、教师指导朗读:

  “永和九年”至“修禊事也”一节叙述平稳,读时语气可以舒缓些;至“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短截警拔,节奏放明快些;而后“此地有”以下,又变为舒展曼婉;接着一段“是日也”三字提顿,然后一气流转而下。读时要有节奏感、音乐感,保持从容萧散的仪态。

  3、全班齐读第一节。

  4、分析:

  教师问:“第一节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信可乐也”。

  教师问:那么乐从何来?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明确: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说明人生有四大美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本文四美俱全,足可乐也。

  ⑴良辰:

  暮春之初。农历1、2、3月为春季,暮春自然是三月。记得孔子有一次和子路、曾皙、冉有等几位学生一起谈论志向问题。当问到曾皙时,他答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咏而归。”曾皙的春风沂水、民生和乐大得孔子赞赏。南北朝丘迟在《与陈伯之书》中也说:“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想以江南暮春之美景、故国之思激发屈膝事敌的陈伯之幡然悔悟。可见暮春三月是人间一段最美的时光。又因为修禊,可知是3日,古人在这一天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这又是一个多么吉祥美好的日子啊!

  ⑵美景:

  兰亭地处“会稽山阴”,即当时的会稽郡山阴县距离城西二十余里有个名兰渚的胜境,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主体是山水。其山如何?“崇”与“峻”是本色形容,而“茂林修竹”四字遂赋予山岭盎然生气;其水如何?“清”与“激”亦为本色形容,而“映带左右”四字方使流水神采飞动。再看天气,“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宇清朗,和风吹拂:在这里没有“草长莺飞”春意闹,也没有“姹紫红开遍”的艳丽,只有清风拂面,水声泠泠;在这里物我同化,是非顿消,心境澄明。信可乐也。

  ⑶乐事:

  指什么?明确“修禊事也”。当地风俗:这一天人们无论贵贱老幼,都要到河畔、溪边,用凉水洗脸,意即涤除尘垢,以驱除不祥,祈求安福。当时王羲之正任会稽内史(相当于太守),他邀集司徒谢安、司马孙绰等诗人名流以及儿子微之、操之和十岁的献之等共四十一人,真可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杜枚诗云“大抵南朝多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这里“群贤”不是浮泛奉承之辞,他们热爱自然,轻忽世俗得失人为礼仪,有高远情操,直率任性,表明诸子与己意气相投。有道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否则,虽有良辰美景也不足为乐。

  当然更乐的事不在修禊,而在于作曲水流觞之饮。请将他们的赋诗的一句找出来齐读: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请同学们对照注解来看这句话:

  译文:引(清流、激湍)作为流送酒杯的环曲水流,(大家)依次坐在曲水的旁边(拿着流到身边的酒杯饮酒),虽然没有吹拉弹唱的热闹场面,但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够尽情地抒发内心的情思了。众人陶醉在自然美景之中,尽情尽意,欢声笑语,久久不绝,以致感到人为的管弦之声亦属多余了。

  (多媒体显示:明·文征明·流觞赋诗图)

  ⑷赏心:

  此情此景,作者感到赏心悦目,他如何表达?

  学生读:“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译文:指起头来看到宇宙的广大,低下头看到万物的繁多,借此来放开眼界,舒畅胸怀,尽情享受耳听和眼观的乐趣,真是快活啊。仰观宇宙,俯察万物,是极视觉之娱;竹木萧萧,流水潺潺,是尽听觉之乐。但最令人快乐的还不在于此,是什么/是游目骋怀。如何理解“游目骋怀”?

  请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游:鱼在水中叫游,人自由在地观赏也是游,如游览;骋:驰骋,自由奔放的联想、想象,因而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我们在仰观俯察的时候,也是游目骋怀的时候,我们是超脱的空灵的美妙的,我们观察,最后落实的是娱乐,表现的是热爱现世生活,是在自然美的感召下抒发自己的情怀,这便是所谓山水诗的兴起了。这种娱乐式的交流,正开始于魏晋时的文人,从他们的开始,自然已不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了,而是可娱可乐,可歌可咏的了。所以王羲之笔下写竹,只言其修而弃其绿,写水,只言其清而弃其碧,这是色调的淡雅。兰亭宴集,可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齐臻,但这种愉悦之情仅以“信可乐也”四字表出,笔势始终从容,这是心境的淡雅,是作者“清鉴贵重”(《世说新语·赏誉》)的情性的体现。

  四、学生齐读第一节,背诵

  五、布置作业

  1、预习二三节,翻译以下句子: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2、学生提出疑难问题,教师整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梳理本文重点字词,正确理解作者转乐为悲的情感,认识作者观点的积极意义。

  一、梳理字词

  多媒体显示:

  1、请学生回答加粗字含义: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表示抬头与低头的动作。

  俯仰: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社会人事的应酬,进退周旋。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旧迹: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很短。

  所以:

  所以游目骋怀,是以极视听之娱:用来……,表凭借。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的原因,表原因。

  虽: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虽然。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纵使、尽管。

  之:

  所之既倦:往、到达、往到。

  感慨系之矣:代词、它。

  宇宙之大,品类之盛:定语前置的标志词。

  后之视今:取消句子独立性。

  形骸之外:的,助词。

  2、请学生翻译下列句子: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明确:本来(就)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二、同桌互读互听二三自然段,然后全班齐读

  三、讨论

  1、60年代中期、郭沫若先生曾发起一场关于《兰亭》真伪问题大讨论。他认为字体、文本都不是王氏原貌,理由之一是文章前面写极乐,突然转为悲痛,是悲得太没道理了。你认为呢?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明确:这种情感变化是十分正常的。

  教师补充:古希腊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在其《历史》中提供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伟大的波斯王克谢尔克谢斯,率领波斯历史上最大的一支远征军向希腊进军,在阿比多斯海湾,他检阅全军。他的陆军遮天蔽地,他的水师布满海湾,他感到荣耀,感到幸福。但随后他又伤感起来,而且潸然泪下,对他叔父说:“当我想到人生短暂,想到再过一百年后,这支浩荡的大军中没有一个人还能活在世间,便感到一阵突然的悲哀。”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描写聚会欢乐后转入悲伤的,典型的有:汉武帝行幸河东,中流与群臣对饮,自作《秋风辞》,也说:“欢乐极兮哀情多,小壮几时兮奈老何!”道出了这种现象的正常和普遍。

  2、那么作者悲从何处来呢?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

  其一,人生如白驹过隙,美好却短暂。一个人以自己的方式自由地生存在社会上,好静者常在内室清淡佛老,好动者喜爱纵情山水,遇上喜欢的事物就心满意足,因快乐而忘了忧愁,竟然“不知老之将至”。

  其二,来自生命本体的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当人们“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但转眼之间,“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这就是说,人的欲望,人对美的感受都不是凝固不变的,得到的东西即使很好,很快也会厌倦,感慨也随着产生了。

  其三,“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时间快速流逝,事物的急剧变化,更显出生命的脆弱,所以“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更何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人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生命最终要归于毁灭,这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人生之大患啊!悲来自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洞察和对时间的无情的恐惧。

  3、这一节作者的悲叹与上一节的叙事有何联系?

  明确:第一节写行修禊事,是为了祈福消灾。人生最大的福莫过于健康而快乐地活着,最大的灾莫过于死亡,所以由此想到死亡、生命,想到美的东西包括生命本身,随着时间的流逝总要归于消亡,于是便产生了浓浓的惆怅和哀痛,是自然的事了。

  4、作者的这种悲哀之情是否是消极悲观?

  学生回答可以有多种答案。

  参考意见:

  ⑴这是悲观的。相比之下,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刘禹锡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而不消沉,不黯然,积极进取,乐观旷达。英国大哲学家罗素,在他的一篇散文《论老之将至》中,也将生死这个永恒的主题升华到了壮阔高远的境界:“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应该像河水一样──开始是细小的,被限制在狭窄的两岸之间,然后热烈地冲过巨石,滑下瀑布。渐渐地,河道变宽了,河岸扩展了,河水流得平稳了。最后河水流入了海洋,不再有明显的间断和停顿,而后便毫无痛苦地摆脱了自身的存在”。能够这样理解自己一生的人将不会因害怕死亡而痛苦,因为他所珍爱的一切都将继续存在下去。

  ⑵第二种观点:这种悲哀,这种对时间和死亡的恐惧并不必然导向消极悲观。性格刚强的曹操同样有“人生几何”的感叹,但是它最后导致的不是消极无为而是一统天下的豪情壮志。《兰亭集序》在忧生叹逝中包含着对美的幻灭的悼惜,它否定老庄“一死生,齐彭殇”,认为生即生,死即死,有生之年应做点事,不应空谈玄理,表现出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而他的天机流布,挺然秀出的书法艺术在一定意义上可视为这种努力的结果。所以读它时,我们要从感伤的背后,发现作者对人生、自然的执著和热爱。这样就与上的乐生之旨契合无间了。

  3、作为书序,作者行文有何特点?

  明确:文章先叙兰亭修禊事,因修禊而“群贤毕至”,即说明了作诗缘由,又用“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描写了作诗时的情形,可见《兰亭集》是一部游宴诗集,结尾以“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说明成书经过,又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指出本书的意义。这样,结尾回到兰亭宴集收笔,行文舒卷自如,辞气畅达。

  四、朗读全文,背诵

  【板书设计】

  兰亭集序

  王羲之

  良辰:暮春之初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美景:清流激湍映带左右风物之美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乐

  乐事: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人物之盛

  曲水流觞畅叙幽情吟咏之雅

  赏心:仰观俯察游目骋怀视听之娱

  其一:人生美好却短暂

  其二:生命欲望永不得满足悲

  其三:时间无情,生命终归于毁灭

  【资料集萃】

  1、王羲之(321~279)字逸少,东晋琅邪人(现山东省临沂县)。后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出身世家大族(王谢之家,祖王正,父王旷,曾任淮南太守,善谋略,亦是书家),但性情耿直,严守操节。起家秘书郎,后迁参军,长史。拜护军将军,调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在会稽任内适逢灾荒,开仓赈济百姓。因与上司扬州刺史王述失和,遂称病辞职,从此优游林下,寄情山水,专攻书法。

  羲之幼有美名。《晋书·王羲之传》称其“幼讷于言,人未之奇”,七岁学书,十二岁时得其父传授学书笔法。又从卫夫人学书,融汇古今,独创一家,时人称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其书迹虽为后人摹刻,已非原迹,得羲之笔法神采的,尤以永和九年记兰亭修禊之《兰亭集序》为极品,后人尊为行书典范。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因是草稿,无意于求工,故潇洒自然,点画富于变化,重字皆作别构,其中尤以二十个“之”字,写法个个不同,或端整如楷,或流利似草,变化不一,尽态极妍,通篇章法、结构、用笔虽各自称雄,但互不侵夺,配合默契,显示出浓轩得体,圆润流畅,充分表现出晋人萧散自然的风致,无愧于“天下第一行书”称号。

  2、有子七人,知名者五人:王玄之、王凝之、王徽之、王操之、五蕴之、王涣之、王献之。以第七子王献之最为突出。父子先后联辉,后人称二王,时人称:“献之骨力远不及父,而颇有媚趣”,七八岁时学书,羲之密从后掣其笔不得,叹曰:“此儿后当复有大名”。

  3、人琴俱亡:

  王徽之,字子猷,性卓荦不羁,雅性放诞,好声色。时人钦其才而秽其行。王献之,字子敬,少有盛名,高迈不羁,虽闲居终日,客止不怠,风流为一时之冠。工草隶,善丹青。时二人俱病笃,有术人云:“人命应终,而有生人乐代者,则死者可生。”徽之谓曰:“吾才位不如弟,请以余年代之。”术者曰:“代死者,以己年有余,得以足亡者耳。今君与弟算俱尽,何代也!”未几,献之卒,微之奔丧不哭,直上灵床坐,取献之琴弹之。久而不调,叹曰:“呜呼子敬,人琴俱亡!”因顿绝,先有背疾,遂溃裂,月余亦卒。

  4、王羲之爱鹅:

  ⑴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息弥日。

  ⑵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

  ⑶尝诣门生家,见杯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

  ⑷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摘自《晋书》)

  5、“一死生与齐彭觞”,语出《庄子·齐物论》:

  “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祈)生乎”,“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认为生和死是相对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象细胞的新陈代谢,但他夸大了这个相对,否定了生和死的区别。庄子认为寿命长短相对,故而否定了寿夭的区别,认为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和未成年就死去的人没什么区别。但作者在文中引用孔子的话说生死是人生的大事,接着分别写古人、今人和后人,无不对生死这一人生大事感慨万端,对人生无常悲恨不已,既然古往今来人们无一例外都为人生无常兴叹生悲,庄子的死生一样,寿夭等同的说法不是虚妄荒诞之辞吗?

  6、“曾不知老之将至”,语出《论语·述而》: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7、符契:古代朝廷封官、传命和调遣兵将的凭证,用铜、玉、竹木等制作,上刻文字,分为两半,各执其一,合二为一方有效。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15

  【教学要点】

  1、掌握文中文言知识和相关文化常识。

  2、体会作者的哲学思想。

  【教学设计】

  诵读、讲解;多媒体辅助。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背景知识

  1、王羲之(321~379)世称王右军,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书法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2、《兰亭序》由来: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邀请当时社会名士谢安、孙绰等41人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他们引酒赋诗,将所写的诗结成诗集,王羲之当场为诗集书写一篇序言,即本文《兰亭集序》。

  3、文体“序”:

  序,也叫“叙”或“引”,是说明作品的写作目的或作者情况,也有对作品的评论和相关问题的阐发。序一般写在作品前面,列在后面的称“后序”或“跋”。

  二、诵读训练

  听范读,朗读。

  三、文章讲析

  这是一篇山水游记散文,语言清新洒脱,注意文章中的景语与情语;文章不论记叙还是议论都颇有层次,理清作者的思路;魏晋时期,玄学风行,在山水游记中体悟、探讨人生道理,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哲学思想。

  1、讲析第一段:

  (修禊)之乐:

  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记叙兰亭盛会的?

  第一句:

  时间、地点、集会的原因:

  ⑴ 古代纪年方法: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

  所谓“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字。

  所谓“地支”则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这十二个字。

  纪年的方法,从“天干”中的“甲”开始,配“地支”中的“子”依次搭配,得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等等六十个组合,俗称作“六十花甲”。这种“天干地支”纪年法,六十年为一周期。

  如:20xx年是庚辰年;20xx年是辛巳年;……

  ⑵ 修禊:

  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风俗,古人视季春三月是万物萌生的时节,早在周代,人们在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到河边以香草浸水沐浴,祛病除邪,《诗经》、《周礼》中都有记载。孔子的得意门生曾点将春禊视为其志,得到孔子的赞赏。“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三国魏以后春禊定在三月三,活动内容也改为在水边宴饮、赋诗等。

  第二句:与会者。

  第三句:兰亭周围地形环境。

  带:名词动用,像衣带一样围绕。

  第四句:

  宴饮之乐:

  ⑴ 流觞曲水:也称为“曲水流觞”,春禊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引溪水进入弯曲的水渠,人们坐在水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即取饮。觞系古代盛酒器具,即酒杯。通常为木制,小而体轻,底部有托,可浮于水中。也有陶制的,两边有耳,又称“羽觞”,因其比木杯重,玩时则放在荷叶上,使其浮水而行。

  ⑵ 次:旁边。

  ⑶ 一:一些,一点。

  ⑷ 幽情:深藏内心的感情。

  第五句:天气。

  第六句:

  作者的主观感受:

  ⑴ 仰观,俯察:古人观照自然、人生的两种方式。

  ⑵ 所以:用来。

  ⑶ 游目骋怀:纵展眼力,开阔胸怀。

  ⑷ 极:穷尽。

  ⑸ 娱:乐趣。

  ⑹ 信:实在,诚。

  朗读第一段。

  2、讲析第二段:

  (死生)之痛:

  思考:本段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是如何逐层阐述的?

  第一句:

  眼前聚会盛况,引起人生感悟:

  ⑴ 与:结交,交往。

  ⑵ 俯仰:社会人事周旋应酬。

  第二句:

  两种生活态度:“晤言一室”与“放浪形骸”。

  ⑴ 或:有的人。

  ⑵ 晤言:对面交谈。

  ⑶ 因:就着。

  ⑷ 放浪:放纵无拘束。

  第三句:

  两种生活感受:“快然自足”与“感慨系之”。

  ⑴ 趣:通“趋”,往,追求。

  ⑵ 曾:竟,乃。

  ⑶ 老之将至: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⑷ 之:往,到达。

  ⑸ 系:附着。

  第四句:

  过渡深化:生之无常──死之无奈。

  ⑴ 向:以前。

  ⑵ 俯仰:时间很短。

  ⑶ 犹:尚且。

  ⑷ 之:代事,指“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⑸ 况:何况。

  ⑹ 修短:寿命长短。

  ⑺ 期:至,及。

  第五、六句:得出“死生亦大”的结论,令人悲痛。

  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庄子·德充符》)

  朗读第二段。

  3、讲析第三段:

  (今昔)之悲:

  思考:作者因何而悲?编辑兰亭诗集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句:

  指出古今兴感相同这一现象。

  ⑴ 若合一契:(古人兴感之由)象符契一样相合。

  ⑵ 不能喻之于怀:心里却不明白是什么原因(为何叹息悲伤?)

  第二句:

  批驳“死生一体”的观点,解释“兴感之由”。

  ⑴ 固:本来。

  ⑵ 一死生:把死和生看作一体。

  齐彭殇:把长命和短命等同。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齐物论》)

  第三句:

  死生之大,千古同慨,人们将永远处于困境之中。

  由:通“犹”,如同。

  第三、四句:

  指出结集的目的:引起后人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与共鸣。

  ⑴ 述:陈述,创作。

  ⑵ 所以:……的原因。

  ⑶ 致:情趣。

  朗读第三段。

  4、深化迁移:

  ⑴ 文章思路:(修禊)之乐──(死生)之痛──(今昔)之悲。

  ⑵ 作者的哲学思想及相关文化背景:

  ① (讨论)作者的死生观:死生亦大,在深沉的感慨中暗含对生命的热爱。

  ② 儒、道与魏晋士人的死生观:

  多媒体显示:

  生命的短暂: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王勃《滕王阁序》)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前赤壁赋》)

  儒家: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儒家重视人的社会存在和现世存在,认为道德仁义远较个体生命重要,思考现世生活远较思考死亡重要,对死亡采取的是视而不见的态度,从而忽视了个体生命面对死亡时所应有的态度。西汉以后,经过统治阶级改造的儒家思想一统天下,士大夫将以仁义道德为核心的伦理观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理想作为自我价值的最高实现,希望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抱负和人生价值,他们面对死亡所表现也是儒家那种视而不见的风范。

  多媒体显示:

  道家:

  “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庄子·德充符》)

  “生死存亡为一体”(《庄子·大宗师》)

  道家的庄子对死亡则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大谈特谈死,“死生”一词在《庄子》一书中至少出现过24次。他意识到死亡的恐惧和生命存在的有限性,死与生的问题是庄子人生哲学的底层。与儒家对死亡的视而不见不同,庄子创立了“至人”、“真人”、“神人”的“游”的境界来作为他的人生理想,最终用虚幻的理想境界掩盖了现实人生的苦难,也掩盖了他对死亡的恐惧感。所以庄子说“生死存亡为一体”,他以自然天命作为生死的本体,主张将个体的人完全返回到自然状态,让人在混沌的世界中听从天命,取消生死差别,这在某种程度上不能不反过来掩盖了他哲学中死亡意识的光芒。

  多媒体显示:

  魏晋士人: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鲍照《拟行路难》)

  时至魏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长期分裂动荡时期,社会陷入了旷日持久的混乱中,整个社会都在生死线上煎熬、挣扎上。浓厚的死亡意识笼罩着这一个时代,魏晋时代的人对死的恐惧和由之引发的对生的焦虑,这种感受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

  旧的虚幻的群体社会彻底解体了,昔日士大夫们赖以生存的儒家权威思想全面崩溃了。“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鲍照《拟行路难》)士大夫的内心充满对时光易逝和生命飘忽的无限感慨,死亡是令他们感到恐惧和哀伤的幽魂,驱之不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徐干《室思》),“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阮籍《咏怀》)他们将生命比作朝露、比作暮春草,看作飘忽的轻烟,充满对生之无常和死之无奈的感慨。

  此时,玄学兴起,玄学家致力于“援道入儒”,力图把儒家提倡的道德规范建立在道家自然本体论思想的基础之上。一般是在哲学上讲自然本体论,在政治上调和儒道,在人生方面追求玄远、超绝,成为魏晋士大夫的精神寄托。以“竹林七贤”为例,三国魏时,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七人为当时名士,游于竹林,号为七贤。

  刘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随之,云:‘死便据地以埋’”。(《晋书·刘伶传》)

  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晋书·阮籍传》)

  嵇康“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与山巨源绝交书》)

  无论放浪形骸,还是自得自足,都源于对“人生苦短”的无奈,尤其是前者,对死亡意识的表现已达极至。总之,魏晋人的死生意识是从个体的生命出发的对死的恐惧及对生的焦虑,是对人的生存困境的观照和思考,是对儒家生死观的反叛和对道家生死观的深化。它不凭仁义道德,也不凭自然万物来消解人的个体存在,从而消解死亡意识,而是直接面对死亡思考,因此,魏晋时代是文化观念充分开放的时代,不再单纯拘泥于儒或道。正如李泽厚所说,是“人的觉醒”的时代(李泽厚《美的历程》)。正是在人的觉醒的人文思潮里,魏晋人在表面看似颓废、消极、悲观的死亡感慨中,深藏着他们对人生、生命强烈执著的追求和留恋,可以说是一种源自于死亡意识的“悲怆的美丽”。

  ③ 《兰亭序集》中的生命意识:

  第一段:动荡不安的魏晋时期,带给人们严重的不平衡和压抑感,而优美的自然环境却能使人在身体和心理上获得短时的安静和松驰,自然景观一跃成为人的一种内在需要。人们开始了从自然中去超凡脱俗,在观赏自然中体悟人生道理。“仰观,俯察”宗白华说这是古代哲人、诗人观察世界的两种特殊方式。

  第二段:

  正视生死,隐含对儒家死生观的批判,儒家重生而轻死,对死亡这一人生终极问题避而不谈,是不能为人接受的。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别解:人的一生很快就会过去,时不我待的生命意识。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面对须臾人生的两种生活态度,前者如嵇康,后者如阮籍。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两种生活方式无所谓积极与消极,在人生体验方面都有共同之处,两种必经阶段:“自足”与“感慨”、“得意”与“失意’……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世事变迁无常,都会引起人们的无限感慨,何况人的生命长短听任自然安排,最终都要结束,非人力所及。

  第三段:

  正视生死,隐含对道家死生观的批判,道家以虚幻的“真人”“神人”境界掩饰对死的恐惧,在天天面临死亡威胁的魏晋士人也是无法接受的。因此说“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人们世代要面对这个令人痛苦却无法解决的终极问题,传达出一种永恒的生命意识。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06-10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11-03

兰亭集序 教学设计09-26

《兰亭集序》的教学设计11-18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11-04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11-04

兰亭集序的教学设计10-23

《兰亭集序》 教学设计02-22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11-27

【热门】《兰亭集序》教学设计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