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案例与反思

时间:2024-10-06 07:36:27 兰亭集序 我要投稿

《兰亭集序》案例与反思

  一、背景描述

《兰亭集序》案例与反思

  (一)设计指导思想:

  生活即语文,语文课是一个大课堂,它并非局限于课本内容,课本仅是生活中的现象和规律的截取和提炼。要学好语文,就要走进生活,了解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实践中验证课本揭示的现象或规律,并从中发现问题,开拓创新。尤其是在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应学会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帮助自己体验生活、培养能力、学好语文。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已经高度重视这一问题,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而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均源于对问题的兴趣和探究,这正是我们开展探究式学习的出发点和基本指导思想。

  (二)探究方式:质疑、网络查寻、书刊查阅、走访调查、讨论交流

  (三) 预期目标:

  通过探究掌握本课涉及常用文言词的用法,了解魏晋社会风情及文化特点。理解王之“重死生”的感叹的由来,弄清这感叹与“序”文的关系,引导学生对自然人性的认识和体会,以陶情冶性,获取审美愉悦。

  通过动脑、动手,调查研究,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科学求证能力。

  (四)课文分

  《兰亭集序》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一册第六单元文言散文课内自读课文,是王之为《兰亭集》(诗集)所作的序文,单从文字看,篇幅不长,内容并不艰涩,全文由集会兰亭的盛况到抒感悲怀再到作序目的,由叙到议,一气呵成,浑然天成,但从思想方面看,文中涉及东晋崇尚虚无的玄学之风、社会习俗及作者缘何抒“死生”之悲等问题并不简单,如何在理解文意基础上弄清这些问题,值得学生动手、动脑,积极去探究。利于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1、常用文言词的用法

  2、作者“重死生”的感叹的由来,它与序文有何关系?

  3、魏晋玄学的理解。

  (六)设计思路:

  本次课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出发,设想让学生质疑课本,然后放手走进生活,寻找答案,再回到课本。基本思路:研习文章,质疑提问——查寻问询,调查探究——思辨总结,验证课本。

  二、教学步骤

  师生准备:

  1、教师课上屏幕展示王之的行体书贴《兰亭集序》,引入课文。

  2、学生自读全文,对照注解疏通文句,初步掌握大意

  ① 亭兰集会盛况(以叙为主)

  王实甫《西厢记》有:“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被视为人生四大快事,本段描写兰亭盛宴,可谓四大快事皆具。

  ②抒发“重死生”的感叹(抒情、议论为主)

  ③作序目的

  全文以景入情,由叙到议,重在抒人生之感。

  3、质疑讨论,教师指导学生提出问题,确立探究课题(屏幕展示学生较为熟悉的永嘉太守谢灵运的简况,以拓宽思路,激发兴趣)

  4、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课题进行分,论证其科学性,可行性,并最终与学生共同讨论筛选出与课文关系密切的问题,确立探究课题,大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常用文言词:岁、毕、次、所以、信、诸、因、期以有哪些用法,文中属哪一种?

  ②王之的生平。

  ③“序”为何种文体?“书序”的“序”与“书”有何关系?

  ④首段所提及的“修之事”,文人墨客,饮酒寻欢、纵情山水反映了魏晋时期的什么社会风情?能否结合陶渊明、谢灵运弄清这一问题,

  ⑤有人认为“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是对庄子“轻死生”、尚虚无的玄学的批判,庄子玄学是如何看待死生的?

  文章首段写壮景,次段却抒悲情,并提出一个“重死生”的观点,全文是否为论证“重死生”的观点而作?这一观点与“序”有何关系?

  5、分组分工:第一组,查阅资料,主要负责完成问题①、②,其余组负责完成其他问题,具体可让专人负责图书馆查阅,网络查寻;专人负责走访师院中文系和谢灵运古迹相关单位,实地收集资料;专人负责整理资料,结题成文。

  6、时间安排:1周

  7、教师随时关注探究进展,并为实地走访提供帮助,及时答疑解难,把握方向,并指导学生写好探究报告,作好课件。

  三、汇报交流

  (一)小组代表汇报发言:

  第一组:屏幕显示“文中常用文言词的多种用法”

  通过查找,我们初步发现本文涉及的几个常用文言词有以下用法(屏幕显示):

  词常见用法文中用法岁①年,如:“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②泛指时间、光阳。如:“欲以虚辞引岁”(引:拖延)③年龄。如“成有子九岁。”④年成,收成,年景。如:“岁恶不入,请卖子。”①年毕①古代田猎用的长柄网。如“来遭民田之毕。”②用长柄网捕捉。如:“鸳鸯于飞,毕之罗之。”③完毕、结束。如:“寿毕,请以剑舞。”④全、尽④全、尽所以①表原因。……的缘由,如:“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②表方式、手段,用来……的手段等。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②方式、手段

  ……(别的词略)

  (发言代表作适当点评)文言词意义和用法较为复杂,我们在判断其具体意义和用法时应遵循一个原则: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即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掌声)。

  学生操作,投影屏幕现示:王之的生平

  学生全面演示课件,展示各种图片资料,介绍王之的生平(略)

  教师:非常好(掌声)。

  第二组:组长操作,屏幕展示课题:“修事也”引出的魏晋世风

  我们查阅了大量书籍和网络资料,走访了师院中文系和历史系教授,还走访了温州文史研究办公室,参观了瓯北康乐山庄等,初步了解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世俗民风。 “修”是魏晋时的一种地方祭祀民俗,早期日子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改为“三月三”日,人们在这天聚集水边洗,嬉游,并举行祈福消灾的祭祀活动,社会名流均会参加。后来,文人墨客们干脆借此机会,以诗会友,饮酒作乐,将人生情趣寄附于山水,与天地万物相溶于一体,推崇庄子的虚无哲学。《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追求人生的至高境界是“万物混一,本无差别,一切眠于自然”,将人生归于虚无(图片演示庄子的玄学)。晋人承此哲学,并日渐发展,逐步形成弥漫于朝野的玄学之风。

  玄学之风虽反映出晋代文人们有回避现实、不求进取的嫌疑,但也反映出魏晋民风的旷达一面,杜牧有诗云:“大抵南朝多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登临山水是魏晋时士族阶层悠闲享乐生活的一部分,可以说是当时一大习俗,士人们的“风流旷达”,并非仅为外观仪表,其实,他们珍视人格的完美,注重个性和精神自由,喜好哲理思维,热爱自然并且在自然中培养高远的人生情趣,轻忽世俗得失和人为礼仪,率真任情,不滞于物,例如,陶渊明,谢灵运,王之等(屏幕展示收集的关于陶渊明、谢灵运、王之的图片、资料)。因而课文首段“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流觞曲水、饮酒赋诗也是这种旷达风流的体现(掌声)。

  第三组:组长操作,屏幕显示题目:启迪后人——自然人性的抒写

  我们组负责收集整理各组获得的资料,并汇总成文,我想重点说明两个问题:

  1、 “序”文特点:“序”是介绍或评述一部著作或一篇文章的一种文体,一般先介绍著作或文章的形成,再简要评述或引出议论,因而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像抒情散文。从唐代起,序又称“引”,虽然序文从名称到内容侧重在发展中有所变化,但其本质特点未变,即不能离开所介绍的著作或文章,具有依附性……(具体例子和详细情况略)

  《兰亭集序》作为序文,也是为介绍《兰亭集》服务的,作者想通过此序文和《兰亭集》给后人某种启迪,以唤起普遍人性的情感共鸣,这正是作者作此序的目的所在,文尾三句话恰好映证了这一点。

  2、 “重死生”的观点与“序”的关系:作者作序目的是给后人以感触,这种感触古人、今人、后人均相通,用文中的话说:“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这是一种什么感触呢?即文章第二段抒发的人生苦短,应“重死生”的感叹,根据我们对魏晋世风的调查以及第二组同学的发言,魏晋时日渐流行庄子的“一死生”, “轻死生”的玄学之风,作者此时却抒发人生短暂、应珍惜“有生之乐”的感叹,提出“重死生”的观点,似乎刻意要与流行世风背道而行,对其进行批判,但我们认为作者本意并不完全如此,其“重死生”的观点并非刻意提出,而是在首段的旷达之景和大喜场面基础上自然得来(提示同学们回顾文章首段),为“序”的目的和作用服务,俗语曰:“大喜之后必有大悲”、“乐极而生悲”。王勃《王阁序》中有:“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王之正是在阔大缈远的旷景面前顿然察觉自身之渺小,生命之可怜;正是在流觞曲水、极尽欢愉的盛宴中顿然意识到“胜地不常,盛筵难再”、“人生乐事俯仰即逝,生死寿命皆定于天”,从而由喜转悲,乐极生悲,自然而然地叹出“死生亦大矣”,而这种情感的滋生和转化又是人人皆具的共同特征,是一种普遍的人性存在。因此,“重死生”的观点完全是作者此情此景下语出自然地对普遍人性的表白,也是他用以启迪后人,与后人神交的桥梁(掌声热烈)。

  教师:相当精彩。

  (二)教师点评、总结:

  第一组同学很踏实,非常务实地弄清了本文涉及的部分常用文言词的用法,并从中摸索出文言词用法判断的规律:这将为夯实我们的文言功底产生重大影响。同时,用纯熟的电脑技巧为我们生动详细地介绍了王之的生平。

  第二、三组同学同样令人佩服,发言相当精彩,他们不为表象所蔽,遵循科学的规律积极质疑、调查、探究,最终很好地解决了众多争鸣的难题——如何看待“重死生”的观点的问题,得出了较为令人信服的结论。

  全体同学都能在探究中科学、求真、务实地解决问题,充分地运用各种现代化技术手法,如网络技术等,实在难能可贵,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大胆探究,勇于创新。

  四、教学反思

  (一)、关于《兰亭集序》的众多争鸣文章,主要焦点集中在主题的认识上,包括本册教材配套的教参在内,一般都认为是王之借题发挥,论证了一个中心论点——要“重死生”,这种看法虽顾及了魏晋的世风(尤其是玄学之风),但忽略了本文作为“序”的作用,于是给学生摆出了一个难处理的问题:“重死生”的观点论证来干什么?与作此序有何关系?因此,我们决定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考证魏晋世风的基础上,分教材,得出合理的结论,否则单纯照搬教参观点,难免给人强加观点的印象,很难令人信服。同时,学生在收集资料、调查考证中,既能获得知识、能力等各方面训练,又能较为科学思辨地解决问题,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探究,基本上达到了这一目的。

  (二)、学生图书查阅、调查采访以及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为今后独立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打下了基础,这样的实践活动应鼓励学生大力开展,生活就是语文,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了解我们的现在,探究我们的过去和未来,对树立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具有重要意义。

  (三)、本次课探究的面有限,课题的确立有一定难度,仅选取与课文内容最为紧密的几个问题粗浅论之而已,探究中还有众多缺陷,敬请批评指正,我相信通过我们师生共同不断的实践,能够逐渐减少这样的不足,以获得更大的进步。

【《兰亭集序》案例与反思】相关文章:

《兰亭集序》教学案例及反思04-13

关于《兰亭集序》 案例04-20

《兰亭集序》教学案例03-30

《兰亭集序》公开课教学案例04-13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04-20

兰亭集序的教学反思04-20

兰亭集序课后反思05-30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04-13

《兰亭集序》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一必修二)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