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麦穗》原文

时间:2024-12-03 10:29:37 登绮 课文大全 我要投稿

《最大的麦穗》原文

  《最大的麦穗》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6课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苏格拉底让弟子们从一块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弟子们挑挑拣拣,结果两手空空的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不能错失良机的道理。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大的麦穗》原文,欢迎阅读!

  原文

  《最大的麦穗》

  古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正是收获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就走进了麦地。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课文简析

  1、段落结构

  课文分析这篇课文的具体段落结构如下: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苏格拉底要求弟子们在麦地里摘一颗最大的麦穗。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写弟子们在麦地里挑挑拣拣,一再错失良机,结果两手空空,苏格拉底教导弟子们。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写弟子们从苏格拉底的话中领悟到做人的道理。

  2、写作特点

  这篇课文的大半部分内容是在讲述一件事: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从摘麦穗的缘由到弟子们如何摘麦穗,直至摘的结果,交代得完整而具体。但作者并非就是为了告诉读者这么一件事,而是利用这个故事来说明人生旅途中应如何对待机遇的一个道理,像这样由事及理便是缘事说理的表达方法。

  这篇课文的主旨在于说理,但却不吝笔墨地要把事情写生动、写具体。为什么要这样呢?就是通过具体的事情来丰富读者的感受,为所要揭示的道理提供有力的支持,使人对文章所揭示的意义深感“言之有理”,不觉得空洞。像这篇文章正是这样,当读者为苏格拉底的弟子摘麦穗的故事而感觉生动之时,作者在最后一节借弟子悟出的道理给了读者以感触——人生也如在麦地中行走一般,不能错失良机。

  课后习题:

  1、课文有几处使用了分号?体会他们的用法。

  2、“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以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联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课文相关资料:

  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前469年—前399年),既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又是一位个性鲜明、从古至今被人毁誉不一的著名历史人物。是古希腊三贤之一、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他的父亲是石匠和雕刻匠,母亲是接生婆。

  青少年时代,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手艺,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许多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围,跟他学习,向他请教。苏格拉底却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他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战争、政治、友谊、艺术,伦理道德等等。他曾三次参战,当过重装步兵,不止一次在战斗中救助受了伤的士兵。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的远近闻名的人物。

  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酷署严寒,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

  苏格拉底的学说具有神秘主义色彩。他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他的哲学主要研究探讨的是伦理道德问题,他的著名思想是苏格拉底教学法、苏格拉底反诘法。

  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在公元前399年被雅典法庭以煽动青年、污辱雅典神的罪名判处死刑。尽管他曾获得逃亡雅典的机会,但苏格拉底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也是因为担心他逃亡后雅典将再没有好的导师可以教育人们了。

  学习目标全解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是一个人尽皆知的道理。然而,面对机遇能够当机立断,适时把握却并非易事。文中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便借助“寻找最大的麦穗”这一事例,让他的弟子们切实体会到“拥有远大的理想固然重要,抓住眼前的机遇才是成功的基石”这一深刻道理。

  赏析

  《最大的麦穗》是一篇富有深刻哲理的文章,通过苏格拉底带领弟子们在麦地摘麦穗的故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人生关于机遇与选择的重大命题。

  从叙事手法来看,文章叙事简洁流畅,情节紧凑且富有张力。开篇直接引入故事场景,苏格拉底带领弟子来到麦地并提出要求,迅速将读者带入情境之中。在描述弟子们寻找麦穗的过程中,“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 等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弟子们内心的犹豫和对最大麦穗的执着追求,让读者仿佛能看到他们在麦地里忙碌寻觅的身影。而 “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 这一情节,则将故事推向高潮,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和深刻的印象,使读者不禁为弟子们的错失良机而感到惋惜,也为后面哲理的引出做好了充分的铺垫。

  在人物塑造方面,苏格拉底作为智者的形象通过其简洁而有力的话语得以彰显。他提出的任务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引导弟子们去经历和思考。而弟子们则代表了大多数普通人在面对机遇时的状态,他们起初的自信满满、挑挑拣拣,以及最后错失后的恍然大悟,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普遍性,让读者能够轻易地在他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从而引发强烈的共鸣。

  文章的哲理内涵是其最为核心和精彩的部分。它以麦地中的麦穗隐喻人生中的机遇,告诉人们在人生的旅途中,机遇众多,但往往难以确定哪一个才是真正最大、最好的。如果一味地盲目追求所谓的 “最大”,而不断错过眼前的机会,最终可能会两手空空。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要放弃追求高远目标,而是强调在追求过程中,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力,当机立断地抓住眼前出现的合适机遇,将其握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收获。这种哲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无论是在个人的学业、事业选择上,还是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选择时,都能给予人们深刻的启示,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把握机遇,避免因过度犹豫和贪婪而导致一无所获。

  此外,文章的语言质朴平实,却又极具表现力。如 “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通过形象的比喻突出了苏格拉底话语的震撼力和权威性;“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小麦以人的情感和行为,进一步烘托出弟子们错失良机后的懊悔和无奈之情,使文章在传达哲理的同时,也充满了文学性和感染力。

  总的来说,《最大的麦穗》是一篇短小精悍却内涵丰富的佳作,它以一个简单而生动的故事,将深刻的人生哲理娓娓道来,让读者在阅读中不仅获得了思想的启迪,也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和审美价值,能够长久地引发人们对人生机遇与选择的深入思考。

  《最大的麦穗》教案

  一、教材分析

  我上的课文是苏教版11册24课《最大的麦穗》。这篇课文生字只有两个,而且都是以前学过的,一个是“垄”,一个是“嘲”,所以不需要在生字上下太大的功夫。这篇课文的语句通俗易懂,因此只需要同学们进行反复的朗读,读中感悟,引导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得信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

  二、设计理念

  1、教师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2、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3、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三、教学效果

  1、教师角色的转变

  一个学生喜欢一门学科往往从喜欢教这门学科的老师开始的。今天,我与学生第一次接触,特殊的师生关系、特殊的语文课堂给学生平添了一丝新奇,但同时多少也有了一点隔阂。为了及时让学生了解我,进入到教学的情境,参与到我的课堂教学中来,我先通过自我介绍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我,再鼓励学生作自我介绍,这样一来二去,和谐的师生关系便不知不觉地建立了起来,为我下面能够顺利地展开教学开了个好头。此时的我,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神圣的布道士,已经由权威的神坛上走了下来,变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我们彼此之间的交流,也不再是口耳相授,我说你听,而是一种心灵的对话,这样的对话是平等的,是民主的。在孩子的心目中,老师是可亲的,老师也是可爱的;老师既是学习中的导师,也是心灵的朋友。

  教学中,我始终把学生当作一个有思想的人来看,处处尊重学生,处处为学生树立自信。有人说,自信是人成功的奠基石。课堂上,我不管学生回答得怎样,即使是不到位的答案,也我会真诚地去引导他们,让他们不会因为回答错误而感到自卑,相反感受到的是我浓浓的更多的关爱。如在朗读的过程中,我采用多种方法去指导、激励学生。如指导学生读“……”时,我……(请举例)再如,与学生交流“……”的感受时,我……(请举例)

  2、重视学法的指导

  在教育上,我们常常会听到“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

  说法。教学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要比教给学生死的知识有意义得多,我们不能一味“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教”。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无非是给师生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展示的平台。教师正是要通过这个例子,教给学生“渔”的方法。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我……(请举例:你们平时是怎样把课文读熟的?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有的句子一下子读不通顺又怎么办呢?)当学生遇到学习困难的时候,我……(请举例: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些词呢?)当学生静心读文,沉思默想的时候,我……(请举例:不过在这一次读的过程当中,老师提一个小小的要求,同学们可以把遇到不会的问题动笔画一画)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些是一生有用的东西。作为一名老师,不正是要教给学生这样的知识吗?

  3、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个体的知识与生活经历不同,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也各不相同。因而,不应该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学生,而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态度、体验和理解。汉语本身就特别具有灵性,一个词、一句话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内涵,能够准确地表达出细微的差别和复杂的思想,用得巧妙,能够收到言近旨远,甚至言此意彼的效果。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注重学生富有个性化的体验。如在学生读完了课文后,我便对他们说“那我们现在来交流一下读书的体会,马老师愿意倾听你们的想法”,这时的老师成了课堂的配角,是学生心灵表白的对象,这样的师生的关系是和谐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体验也是极其丰富多彩的。有的学生说,(请举例……)在交流对话中,学生渐渐地明白了所赋予文本的深刻内涵。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在教学的教程中,安排了“对文本与大师的有价值的质疑”,并作出了积极的引导,让他们明白“发现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往往比解决十个问题更重要”“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任何事情,对于专家、对于大师也是这样”,“做人要有自己的思想”。

  4、读写结合

  在《语文课程标准》里,非常明确地给语文学科作了定性,那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的课文侧重于工具性,有的课文的侧重于人文性,相比较而言,小学语文学科更侧重于工具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地寻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是应该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在本课的教学中,除了让学生“跨越时光的隧道,再次走近这位大师,去领略他的风采,共享他的智慧”,我还安排了“把学生学了这篇课文后的心得体会写在书签”上这一写话训练,通过这样的方式方法,不仅让学生所获得的内心的真实情感外化为活的语言,而且还升华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制书签,让他们学会在生活中用语文,用语文来创造生活,真正尝到学语文的甜头。

【《最大的麦穗》原文】相关文章:

苏格拉底《最大的麦穗》课文原文10-29

最大的麦穗课文10-05

最大的麦穗课文内容07-19

烤麦穗经典散文09-03

麦穗的寓言故事09-15

拾麦穗散文(精选14篇)07-21

格林童话《麦穗的故事》08-08

寓言故事《麦穗的挫折》06-27

张洁散文《拣麦穗》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