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大自然的文字》课文解读
《大自然的文字》是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伊林。本书主要讲述了几种大自然的文字,以及其中蕴含的知识和生活的智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大自然的文字》课文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情分析:
大自然是孩子所喜欢的,但说到大自然的文字可能也是比较陌生的。好在这篇课文通俗易懂,将高深的科学道理蕴含在生动的描述中,读来颇有趣味。文中涉及的罗盘、小熊星座、北极星、铁砧、砧状云、花岗石等较专业的词可利用图片、实物等让学生感知一下。
解读:
课文按照由天到地的顺序举例介绍了大自然的文字,脉络清楚,表述生动,适合孩子阅读。很喜欢作者的表达方式。如文章的第六小节:上面披着青苔,就像披着毛皮一般。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现出花岗石毛茸茸的感觉。读着,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块巨大的花岗石,身穿一件毛茸茸的绿色外套,让人忍不住想伸手去摸一摸。它是怎么到这儿来的呢?谁有这么大的力气把它搬到森林里来的呢?而且它又是怎样穿过茂密树林的呢?一连串的问题,激起了孩子们浓烈的阅读兴趣,他们迫切地想了解其中的奥秘。
爬一词,生动形象,表现出花岗石移动的缓慢。预示,这样的地质变化是需要几百甚至上千年的时间,花岗石的移动也许是不易觉察的,但它确实在移动,在变化。再读文中的插图。春暖花开的季节,桃红柳绿,小鸟儿在空中快乐地飞翔。孩子们也像那一只只自由的小鸟儿,扑棱着翅膀开心地奔向美丽的大自然。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有的在细细地观察,有的在专注地倾听,有的在轻声地交流大自然,美丽的大自然,神奇的大自然,愿我们的孩子也张开自由的翅膀,在自然天地里尽情地翱翔。《学与问》,学问,学问,要学要问。大自然的文字,同样需要我们勤学好问,注意观察,两课的内容可以有机结合。
内容简介
《大自然的文字》一书是以《大自然的文字》一文作标题的儿童读物,除第一篇的《大自然的文字》外还有另外几篇文章,层层深入介绍自然,清晰简明,这是一篇文字浅易生动、富有趣味的科普性说明文,其写作意图在于引导孩子们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从大自然中汲取知识和生活的智慧。本文作者巧妙地将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比作"文字",并举出实例引领小读者去探索隐藏在这些独特"文字"后面的学问和奥秘,以此来激发孩子们亲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热情。文章说明事理循循善诱,读起来趣味盎然。
全文共24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前4段为第一部分,文章以真正的文字在生活中的作用开头,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另外一套文字──大自然的文字,指出自然界中的每一种事物,都可以算作这套文字中的一个字母。转换非常自然,提法也比较新颖,容易激发读者的兴趣。
5~21段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作者从身边常见的事物入手,介绍了几种大自然的文字,以及其中蕴含的知识和生活的智慧。这些事物又分为天空和大地两部分,在天空这本大书中,介绍了星星、云、鸟等几种"文字",在大地这本大书中,则介绍了石灰石、漂砾等"文字"。认识这些文字的人就可以从中读出天空或大地等"书"中所蕴含的知识和智慧来。如水手通过星星判定方位,飞行员通过云的形状判定天气,鸟的来来往往预示着四季的更替,石灰石和漂砾则昭示着地质地貌的变化等。因此可以看出,学会识别大自然的文字,可以让人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最后3段是第三部分,讲的是怎样才能学会大自然的文字,作者提出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从小就经常去接触大自然,注意观察身边的万事万物;二是善于从书本中寻找答案,增强读者的自学能力;三是经常去请教有学识的人,多提问题,丰富自己的知识面。而学会识别大自然的文字,实际上也是为将来的职业和生活打基础。文章最后点出这一点,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
本文是科普读物,写得浅显平实而又生动有趣。全文多采用短句子,每一段的结构也不复杂,不少地方是一句话一行,降低了阅读的难度,也符合孩子们的阅读习惯。作者行文多用口语,如"文字真是好东西""看去很小很小";比喻和拟人,也尽量采用生活中的常见事物,如"指路牌"、"白嘴鸦飞来说,春天已经来到大门口了"等,读来明白如话,浅近晓畅而又生动形象。适合一些小读者来增强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
作者简介
伊林:1896-1953年前苏联科普作家、工程师、儿童文学作家。生于乌克兰。他一生写下了许多科普作品,如《十万个为什么》、《几点钟》、《人怎样成为巨人》《黑白》、《五年计划的故事》、《山与人》,《人与自然》和《改造行星》等,对苏联科普文学有一定贡献,而且对中国现代科普事业的发展影响巨大。
"十万个为什么"这一极富生命力的品牌,即取自伊林的著作。他堪称最善解人意的科普作家,任何复杂生硬的科学原理在他笔下都变得津津有味。"十万个为什么"惠泽几代人,历史不会忘记伊林的贡献。
《大自然的文字》教案
教学目标
德育点: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感情。
知识点:了解大自然中的一些自然现象;了解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并掌握它们。
能力点: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品味课文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并掌握它们。
教学难点
揣摩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短语或句子。
教学方法
探究性,自主性,合作性学习。以探讨问题为主,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理清层次,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前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伊林的《大自然的文字》。(板书)
2.介绍作者。(出示)
二、初步感知
1、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大自然的文字有哪些?为什么他们会称为大自然的文字?)
课文中大自然的文字指的是什么?
(1)学生快速朗读
(2)交流:大自然的文字指书中的星星、云、石灰石、花岗石。此时的我们知道这大自然就是一本书。
3、而且这本书可以分为上下两册。那么,你能根据课文给上下两册分别取个书名吗?
(对呀,我们可以一本叫神奇的天书;一本叫有趣的地书。)
4、那么神奇的天书上的目录就有哪些内容呢?(有星座、云、)
有趣的地书的目录上有(石灰石,花岗石)
三、精读感悟
1、好了,同学们让我们赶紧从“神奇的天书”和“有趣的地书”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段文字读一读吧。待会儿老师可要让你来与我们分享一下你读书的收获哦,当然你在读书中有什么疑惑也是可以提出来。
(1)学生自由读一个自然段。
(2)你选择的是哪一本书呢?(多媒体显示天书和地书)
你选择书中目录中的什么呢?(分别显示书目)
恩,先请你把这个自然段读一下,再来交流你读书的感受好吗?
①先让学生自由说,在出示填空。
你能简单的概括一下吗?
( )这就是大自然的文字
②这“砧”读什么呢?什么叫铁砧?
(砧:锤或砸东西时垫在底下的器具称为“砧”,那么铁砧就是砸钢铁材料时用的铁制成的叫铁砧)(我们平时切菜用的砧板)
这里说的是砧状云,老师这儿有一幅图,大家可以看一下。(多媒体出示)
同样出示填空:
③原来,这石头还是碎贝壳呢!你能直接填出来吗?
④恩,这段文字比较长,我们有必要都来看一看。
你看这儿一共有几个问号?这也是我们的疑问呀,读出好奇奇怪的语气。
恩,你有什么收获呢?
(1)从这些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大自然真的很神奇)
(2)那么你能用你的朗读告诉我们大自然的神气吗?
(恩,听了你的朗读我也想仔细读一读这神奇的书了)
(3)不仅神奇,我还感觉到很有趣呢?你看冰块还会“爬”呢?这是用的拟人手法。
谁能再用来读一读这句话,读出它神奇有趣。
看来,同学们把这两本书读得很认真。同学们,你在生活中还认识那些“大自然的文字”?你知道的哪些谚语中包含了“大自然的语言”?
四、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看来大家对大自然观察得非常细,要知道这正是看懂大自然这部大书的首要条件。怎样才能认识“大自然的文字”? 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谈谈你的理解。
2、识别大自然文字有什么好处?
五、学生再读课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①打比方;
②举例子;
③分类别。
六、拓展练习
1、同学们,大自然神奇有趣,这节课我们只是学会了读其中的几个字而已,这里,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几幅图,请你仿照这几句,选择一幅图写写好吗?当然你可以谢谢你平时所观察到的大自然的文字。把我们这两册书的内容补充的更完整。
六、课文
老师把刚刚在课上交流的内容写成了一首小诗,我觉得我们可以把它作为这本书的序,让更多的人都能来读一读它,能更加热爱我们的大自然,保护我们的大自然,积极探索我们的自然!
让我们用心读着这首小诗,结束这难忘的一课吧!
【小学语文《大自然的文字》课文解读】相关文章:
老舍猫语文课文解读03-23
《观潮》小学课文解读参考09-28
课文《社戏》解读04-15
《莫高窟》课文解读12-02
语文必修一归园田居课文解读07-21
《丑小鸭》课文解读10-25
对课文《穷人》的详细解读03-25
课文《麻雀》文本解读10-27
《小树谣》课文解读12-30
采薇课文解读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