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读记的课文内容
《窃读记》真真切切地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对文学知识的渴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窃读记的课文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转过街角,看见饭店的招牌,闻见炒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的声音,我放慢了脚步。放学后急忽忽地从学校赶到这里,目的地可不是饭店,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
我边走边想:“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边第三排,不错……”走到门口,便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我可以安心了。但我又担忧那本书会不会卖光,因为一连几天都看见有人买,昨天好像只剩下一两本了。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着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
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因为那样不会被人注意。进来看书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因此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当饭店飘来一阵阵菜香时,我已饿得饥肠辘辘,那时我也不免要做白日梦:如果口袋里有钱该多好!去吃一碗热热的面条,回到这里时,已经有人给摆上一张沙发,坐上去舒舒服服地接着看。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
每当书店的日光灯忽地亮了起来,我才发觉已经站在这里读了两个多钟头了。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窃读记教学设计
一、回顾课文,提出更高的学习目标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窃读记》,让我们再读一读课文,回顾一下窃读的滋味。
2、提出学习目标。
(1)窃读又累又饿,可作者为什么要窃读呢?“窃读”算是“偷”吗?(体会窃读的意义)
(2)文章哪些地方写得好?谈谈摘抄它的理由(边读边画出你认为文章写得精彩的地方,并作记录方便摘抄到读书笔记上)
(3)课外资料搜集展示。
(4)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个性创作。
二、展示学习成果
1、针对学习目标,小组内互相交流、帮助、教师及时到学生之中指导。
2、展示朗读。
小组内共同来练读,个人读;把自己找出来的语段读给大家听;可以邀请其他同学和你一起读。
(1)、体会窃读的意义
我知道虽然窃读又累又饿,可作者仍然坚持,只因为她喜欢读书。……
(导语:实际上林海音和其他读者不一样的地方,只在于她只读不买,窃书读。她曾说:“但我偷窃了什么吗?我不过是一个无力购买而又渴望读到那本书的穷学生!”“皆因没有钱,我不能占有读书的全部快乐。”可以说〈窃 读记〉三个字中充满了乐趣,也饱含着作者的辛酸。)
(2)、作者从小就喜欢读书,只有爱读书的人才能写出更好的文章。就像作者的国文老师所说的,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读书成了作者的精神食粮。有的同学说,这篇文章特别好,很真实,也很感人。那么,你认为哪里写得好呢?(小组展示,互相补充)
(1)引导学生注意到作者对复杂心理活动的描写。(可用朗读等方式展示出这种复杂的感受。)
如:A、刚进书店时回想、安心和担忧几种不同心情的转换。
B、下雨时非常的高兴,却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在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得喊着:“大些!再大些!”高兴却又装着不高兴的复杂表情。
C、我已饿得饥肠辘辘,那时我也不免要做白日梦……
D、 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一种惧怕。
(2)引导学生注意到作者细致的动作描写。
如:A、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腋下钻过去,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总算挤到里边来了。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
B、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
C、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以上三句可以看出作者对书的急切渴望。
D、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读书的满足与快乐。
E、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对书的热爱。
三、知识拓展延伸
1、搜集的资料展示
(1)读书名人名言。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生活里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2)名人读书的故事。如《陈平忍辱苦读书》、《悬梁刺骨》、《闻一多醉书》、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
(3)《窃读记》的其他节选。
(4)林海音的生平。
2、个性展示。
(1)谈读书经历。(把自己的读书经历与作者的读书经历进行比较,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
(2)片断描写。如:如果没有了书,世界将会是怎么样的呢?
四、作业
利用课余时间,选择课后的综合性学习中自己较感兴趣的主题,开展一次活动。
教学反思:
上课伊始,我从读课题入手理解题意,让学生粗知文章大意,然后检查生字,让学生在集体汇报、重点提示和形近辨析中掌握要求学会的生字,接着检查词语的认读和词义的理解,接着再读课文,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列出小标题,理清文章的习作思路。(觉得自己可能太追求完美,对学生能力信任不够,讲得琐碎了些,时间安排上有些紧,内容的容量似乎过大。)
第二节课,主要是围绕中心句“我很快乐,也很惧怕——窃读的滋味。”这句话来充分读书,找出重点语段谈体会,指导朗读。感觉是明显的句子学生能找出来,体会也说得不错,感受较深刻,读得很充分,但自己有些主导不够,随意性太强,结果到了最后匆匆结了个尾,尴尬!
于是我在思考,紧抓中心句层层剥笋式的教学怎样放手自悟更好地提高效率增强时效性?怎样做到收放自如游刃有余呢?是自己驾驭不够,还是学生学力发展不够?这确实要引起自己的思考,我要再试试,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方法。
创作背景
此文写于1952年8月10日。
作者小时候在北京长大,在此度过了25年的时间,1948年回到故乡台湾后,她将北京的生活点滴写成《城南旧事》一书,此文即是其中的一篇,所写的也是作者在北京的童年生活。
作品鉴赏
此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文章的主干是一个故事,由两次“窃读”组成。第一次被老板发现,遭到拒绝。第二次是得到一个好心店员的理解,主动提供书本。如果仅仅写这样两个过程,文章有趣、动人程度也就很有限了。但是,文章采取了另外一种办法,显得十分动人,相当有趣。
这种动人的魅力,从场面描写可以体现一部分。
作者对于书店的环境,附近饭店的气味和声音,书店里顾客的拥挤等等,都有许多挺生动的描写。但是这种描写,给人们一种很有节制的感觉,显然都限于营造环境和氛围,而不是人物主体。对于在故事中起作用的人物,例如那个狠心的老板,文章中是这样写的——当她读得入神的时候,一只手压住了那本书:“你到底买不买?”这一声惊动了其他的顾客,弄得作者“羞惭而尴尬”,“我抬头,难堪地望着他——那书店的老板”。读者本以为要花一点笔墨来丑化一下这个老板了,但是,接下去只有一句:“他威风凛凛地俯视我。”连他长得什么样子,多大年纪,穿着什么衣服,说话的声音有什么特点等等,都没有写。后来,到了故事的转折点,对于那个好心的店员的描写,也只有几句。
对一个如此关爱自己的人的外表、表情、衣着、声调、神态,居然只有句话的描写:“耳朵架着铅笔”,连目光如何都没有写。很明显,文章的着力点不在这里,而是孩子的内心。
写对方的外表,只有一句;而自己的内心,却写了四句。第一句是无可奈何(世俗的“全部理由”);第二句是自我感觉(要哭出来);第三句是“悲愤地反抗”(看看,并不是拿走,无损于书);第四句是自知之明,说是悲愤地反抗,其实声音“软弱无力”。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不打算用外部世界、客观对象的描写来感动读者,而用孩子气的主观的、内在的情感活动。
这种内心的情感相当活跃,又相当有特点。既有环境的、现实的特点(在人家店里,无可奈何),又有孩子的特点(几乎要哭了)。更为生动的是,不是一般孩子,而是一个有点反抗性的孩子,就是在这样被动的情势下,口头不认输,不直接承认自己买不起,而是找一个理由“看看”。这种口头上的不认输特点,是硬中有软。在自己内心,在别人感觉不到的自我感觉中,则坦然承认自己“软弱无力”的心理活动,既反映着环境的压力,又体现年龄和个性,这就是文章动人、有趣的原因。读者表面上是在读故事,为故事所吸引;实际上是为孩子在故事进展中的心理变幻而感动第一次“窃读”,心理变幻层次就可以称得上丰富的:先是看到顾客很多,感到“安心”,然而又为书可能卖完了,感到“担忧”。进入店门时,是“暗喜”,找到书以后,是“庆幸”、“高兴”(“专候我的光临”的感觉)。而被老板压住书本以后,则是“羞惭而尴尬”,“涨红了脸”,“悲愤地反抗”,“软弱无力”。在众目睽睽之下“狼狈地跨出了店门”,而内心则充满了不平(“仿佛我是一个不可以再原谅的惯贼”)。故事是很简单的,一个孩子在书店里站着读书,被老板阻止,只好离去了,就这么平常。但就是在这样简单平常的事件里,孩子的感情变化却是很不平常的。在展示这种情绪和感觉过程中,渗透着对孩子求知欲望的同情,还有对社会不平的批评。接下去,是对以往“窃读的滋味”的回,也是很有孩子气的。一方面是“如饥饿的瘦狼,贪婪地吞读”;另一方面又是“惧怕”,到一定时候,便“知趣”地放下书,“若无其事地走出去”。求知欲强烈和伪装的幼稚,相辅相成,构成了孩子自尊和自卑。尤其是在书店躲雨的时候,装着“偶然避雨”,又装着皱起眉头担心雨下不停的样子,可是心里却在希望雨下得越大越好。在这种时候,感动读者不仅仅是“求知的欲望这么迫切”,而且是孩子气的狡黠。
作者在窃读上花了很多篇幅,但是趣味并不同,不断变化,显得挺丰富。被迫离开,很有趣味;伪装随意翻阅,也有趣味。享受到阅读之乐,也是有趣的,不过这时的趣味,成了另一种类型:“当智慧之田丰收,而胃袋求救的时候,我便从口袋里掏出花生米来救急。要注意的是花生皮必须留在口袋里。”求知欲得到满足,肚子感到饥饿,一个是心灵的,一个是生理的,二者不同层次。但是,用一对比喻:“智慧之田和“胃袋”,用“丰收”、“求救”、“救急”,把二者联系起来,这样表面上是“用词不当”,但笔法是语义错位,是自嘲,是幽默,把自己写得可笑。但正是在这种自嘲中,读者和作者共享孩子的喜悦和自得。
不能忽略的是,花生米这一笔,不仅仅在于表现了此时的心情,而且为最后的主题升华埋下了伏笔。(这一点要读到最后才明白。)
虽然写得如此丰富曲折,孩子的心灵变仍然没有结束,接着又生发出“由贫苦而引起的自卑感”,严重到“对人类的仇恨”。并且还引用了一首小诗来渲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首小诗,与作者“窃读”的故事完全不相干,但花了不少篇幅。如果认为这是多余的,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但是和后面遇到的好心店员联系起来,就可以发现,二者在情绪上是一个鲜明的对比。小诗渲染的是对人类的“仇恨”,充满愤激的反语:买不起书的孩子,“希望自己从来没有认过字母”;买不起肉的孩子,希望“生来没有学会吃东西”。而接着发生的,却让孩子感受到人对人的爱心。
那么这一笔是对比,用来烘托反差的强烈。
在此文中,对比是很多的,整体的对比中套着局部对比。前面老板的无情和后面店员的好心是整体的对比,而这里的仇恨和后面的爱心又是局部的对比。正是这种双重的对比使得文章的结构显得严密。
对比的特点是两个极端,但是作者并不因为对比,而把人物内心的情感仅仅限定在两个极端上。在两个极端之间,作者没有忽略丰富的层次。孩子经不住求知欲的诱惑,重新到书店“窃读”,先是提防“难堪”的焦虑,接着形容读后的快乐如“喝醉了酒似的”,“踉踉跄跄,走路失去控制的能力”,“被快乐激动得忘形之躯,便险些撞到树干上去”,这是自嘲。有时,书店架上的书找不到了,便“愤愤”地想,“世上有钱的人这么多,他们把书买光了。”这在表面上是“愤愤”,实际上是自我调侃,表现自己的愤激是多么幼稚。
把双重对比和丰富的心理层次结合起来,是此文最明显的特点。写到这里,已经占了全文的五分之四。从构思上来说,这还没有接触文章的主体,文章的主体是好心店员的出现。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衬托这个好心店员。照理说这个好心店员该用最大的篇幅去描绘,用浓重的笔墨。但是前面已经指出过了,这个重要人物的描写却只有三言两语。作者把重点放在自己无声的、不可的情感变幻上。的确,情感变幻是很丰富的,层次是很细致的:先是接过好心店员的书“害羞”得不知如何是好,后是“冲动”得没有法子把注意力集中在书上。一下子“吞食”了书中所有的智慧以后,走出书店,“浑身松快”。总计起来这三个层次,和前面的内心活动比较起来,好像有点单薄,如果光是从心理层次的变化来说,的确有一点。但是,接下去有一笔,看来是闲笔,却不可忽略。那就是:花生米。本来忘记吃花生米表现了读得入神、忘情、陶醉了,但是这最后一笔,却不是为了忘情,而是为了触发作者想起老师的话:“你是吃饭长大,也是读书长大的!”
这一句很精彩,比全文任何一句都有思想的光彩:读书的意义一下子提高了,不仅是在求知欲的满足上,而且是在精神的成长上。但是,作者还不满足,立意在高度上再次升高:“但是今天我发现这句话还不够用,它应当这么说:‘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
这一笔很有力,也许可以说就是古代文论中所说的“豹尾”,很有思想的力量。力量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是把窃读曾经引起的对人类的“仇恨”转化为“爱”。其次是用“爱”来消解仇恨,作为长大的表现。而这比之吃饭,比之读书,更具有深刻的内涵。最后,这一笔和前面在书店中“窃读”中看似闲笔的花生米,构成有机的联系,使结构显得完整,没有任何游离的、可有可无的笔墨。
名家点评
当代作家文珍《大语文·童年的铁皮鼓》:“本文是作者对自己小时候一段有趣经历的回忆。小时候太想看书,买书的强烈欲望与口袋里零花钱的匮乏发生矛盾,所以只好“窃读”作者以一支天然质朴的笔将小孩子最初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求描写得绘声绘色,书店店员不动声色的体谅更带给了她最初的支持与感动,读来十分温暖动人。”
教育部特聘中国西部教育顾问、深圳市党代表张云鹰《开放式阅读教学》:“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在《窃读记》一文中,细腻生动地描绘了“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并用“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这一句进行总的概括。”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语文教育专商友敬《中国当代散文名家名篇赏读》:“林海音的文章看起来好像行云流水,无规律可寻,其实还是很有章法的:为什么未到书店,先提’三阳春’饭馆?而且让’三阳春’炒莱的香味三次出现在书中?她正是用腹中的饥饿来衬托精神上的饥渴感。在书店里’窃读’,如’过屠门而大嚼’,十分畅意,腹中的饥饿却只能用两个铜板的花生来补救,穷孩子的两种饥饿,全部跃然纸上了。林海音先告诉读者,遇到’一只巨掌,五个手指大大地分开来,压住了那本书的整个:你到底买不买?’于是’她’狼狈地跨出了店门。再告诉读者:‘终于有一天,求知的欲望迫使我再度地停下来,我仍愿一试,因为一本新书的出版广告,我从报上知道好多天了。’于是‘又把自己藏在书店的一角’。最后,出人意料的是:‘一本书触着我的胳膊,轻轻地送到我的面前:‘请看吧,我多留了一天没有卖。’在这波澜起伏之中,爱意涌现出来了,’人间自有真情在’啊!”
后世影响
《窃读记》被选为沪教版语文教科书六年级第一学期第七单元第3课课文。
《窃读记》被选为鄂教版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下册第1课课文。
《窃读记》被选为语文S版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25课课文。
《窃读记》被选为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1课课文。
《窃读记》被选为鲁教版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25课课文。
作者简介
林海音(1918—2001年),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台湾苗栗县头份镇人,祖籍广东蕉岭,著名作家。小说家、散文家。五岁开始迁居北京,在北京读书长大。她的童年生活,在她的小说《城南旧事》中可以看到,这部小说在八十年代改编成电影,影响很大,使她成为祖国大陆读者最热悉和喜爱的台湾作家之一。近年来,林海音的散文陆续介绍到祖国大陆,文笔细腻而温婉,受到读者很大的欢迎。
【窃读记的课文内容】相关文章:
《窃读记》的课文内容10-01
《窃读记》课文内容10-15
窃读记课文内容10-03
《窃读记》阅读答案10-07
窃读记的高中散文10-22
窃读记课文原文08-16
人教版窃读记课文原文05-25
鲁滨孙漂流记课文内容10-27
《小稻秧脱险记》课文内容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