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心木》课文原文

时间:2023-03-23 21:50:24 课文大全 我要投稿

《桃花心木》课文原文

  《桃花心木》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种树人种下树苗后,常来浇水,可是浇水却没有规律。“我”先前以为他太懒,太忙,最后问了他才知道,原来树苗也和人一样,要用有限的养分转化成巨大的能量,才能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桃花心木》课文原文

  桃花心木

  林清玄

  乡下老家前面,有一块非常大的空地,租给人家种桃花心木的树苗。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从前老家林场种了许多,林场的桃花心木已是高达数丈的成林,所以当我看到桃花心木仅及膝盖的树苗,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种桃花心木的是一个高大的人,他弯腰种树的时候,感觉就像插秧一样,不同的是,这是旱地,不是水田。

  树苗种下以后,他总是隔几天才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的天数没有规则,有时三天,有时五天,有时十几天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我住在乡下时,天天都会在种有桃花心木苗的小路散步,种木苗的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我感到愈来愈奇怪。

  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有时就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我起先以为他太懒,隔那么久才为树浇水。但是,懒的人怎么会知道有几棵树枯萎了呢?

  后来我以为他太忙,才会做什么事都不按规律。

  但是忙的人怎么可能行事那么从从容容?我忍不住问他,到底是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会无缘无故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应该不会这么容易就枯萎吧?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保收。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很自然就枯萎了。

  但是,只要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种树的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都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生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底,一旦我们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可以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是一吹就倒了。”

  植树者言,使我非常感动,想到不只是树,人也一样,在不确定中,我们会养成独立自主的心,不会依赖。在不确定中,我们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觉知。在不确定中,我们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生命的法则不可能那么固定、那么完美,因为固定和完美的法则,就会养成机械式的状态,机械的状态正是通向枯萎、通向死亡之路。当我听过种树的人关于种树的哲学,每天走过桃花心木苗时,内心总会有某些东西被触动,这些树苗正努力面对不确定的风雨,努力学习如何才能找到充足的水源,如何在阳光中呼吸,一旦它学会这些本事,百年的基业也就奠定了。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等高,是那么优雅而自在,宣告着自主的生命。

  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桃花心木》教案

  教材分析:

  《桃花心木》是义教课标实验教材第十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散文。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文章借树喻人,文笔朴实流畅,寓意深刻。

  本文所在组的训练重点是:“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课标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第三阶段阅读目标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拓展阅读面。”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自主意识、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逐渐增强。生字词可以在预习中自学学会。四年级接触过借物喻人的文章,对这种表达方法并不陌生的,但对物与人的连接点却难以理解。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正确读写“插秧、枯萎、依赖、锻炼、优雅”等词语,理解“莫名其妙、语重心长、基业”等的意思。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4.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种树人的用心,联系生活实际领悟作者受到的启迪,从而感受育人的真谛。

  5.学习并运用“借物喻人”的表达手法。

  教学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种树人的用心,领悟作者受到的启迪,从而感受育人的真谛;学习运用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并运用“借物喻人”的表达手法。

  评价设计:

  目标1:学生在预习中通过自学达成,上课初通过开火车读词、交流学习收获来考查。

  目标2、3:当堂学习,并通过填空背诵、配音诵读达成。

  目标4: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之后,通过小组展示来检测。

  目标5:通过“小练笔”来检测达成情况。

  课前准备:学生根据预习提纲进行自学。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存疑激趣。(3’)

  1、揭题质疑:

  2、交流资料:

  3、存疑激趣:

  (1)树名由此而来,那么,以《桃花心木》为题的这篇文章是否在写桃花心木呢?大作家林清玄为什么以此为题呢?

  (2)大家先别急着说,我们存个疑问,待课文学完后再来交流。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5’)

  1、检查字词

  (1) 开火车读,相机正音。

  (2) 在读、写方面,最想提醒大家哪个字?

  (3) 最想给大家讲讲哪个词?

  2、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交流。

  三、问题导学,感悟用心(15’)

  1、那么,种树人的哪些做法让作者感到奇怪?他这为什么要这样做?

  课件出示导学提纲,学生自学。

  2、小组展示汇报学习成果。

  (1)出示表格:

  (2)在小组汇报过程中,相机出现相关的语句;小组同学之间或互相补充,或提出不同见解,或提出疑问;全班共同讨论完善表格。

  3、同学们,如果你就是种树人,我就是作者,你能回答好我的问题吗?

  别急,请各位种树人再精心地准备一下。

  现在,哪位种树人来解答我的疑惑呀?

  师生角色问答。

  师小结。

  四、领悟写法,实践运用。(15’)

  1、你的做法让我非常感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种树尚且如此,何况是育人呢!

  课件出示种树人的话。

  (1) 师配乐读。生齐读。

  (2) 这里的“不确定”指的是什么?你在生活中遇到过什么挫折?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不确定,我们应该怎样做?

  (3) “很少的养分”指什么?“巨大的能量”指什么?

  (4)种树人一番意味深长的话,让我悟出了育人的真谛,这是本文的点睛之笔,值得积累。自己练练;填空读(这样还会读吗?);背诵。

  2、还记得刚上课时存起来的问题吗——课文为什么以《桃花心木》为题?课文只是在写种树吗?

  (1)种树和育人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对比着读两段话,小结:看来,不论是树还是人,都要在不确定的环境中经受磨练,才能茁壮生长,这是种树与育人的神似处,也是借物喻人的连接点。

  (2)我们四年级也曾学过借物喻人的文章——

  《落花生》,借花生比喻什么样的人?

  《白杨》,借白杨来赞美谁?

  3、正确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可以使自己的习作立意深远,让人回味。想不想试试这种写法?

  (1)教师课件出示:

  小练笔:

  1. 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这让我想起了--------------------。

  2.最弱小的却是最强大的。一只小小的蚂蚁根本不可能搬动这块糖球,但是,当许多蚂蚁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的时候,就凝结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由此,我想了到了--------------------------------------------。

  学生说话,集体交流、评价。

  (2)教师课件出示四幅精美的图画。请在练习本上写一段话。

  学生写话,集体交流、评议。

  五、推荐作业,课外延伸(2’)

  课件出示:

  推荐作业:

  1、仿照课文的写法,从身边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中,选择一个使你有所感悟的写清特点,以及从中得到的感悟。

  2、阅读林清玄的其他作品。

【《桃花心木》课文原文】相关文章:

《桃花心木》课文原文欣赏12-13

小学课文太阳课文原文11-09

劝学的课文原文01-17

课文原文《雨后》08-19

争吵课文原文11-02

海燕 课文原文03-02

海燕课文原文08-23

背影课文原文02-13

《过秦论》课文原文01-22

孟姜女原文课文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