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讲学稿

时间:2022-05-15 11:14:03 记承天寺夜游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记承天寺夜游讲学稿

  《记承天寺夜游》通描述在一个空灵澄澈的月夜,作者与好友闲庭信步的情景,传达出作者微妙而复杂的心境。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作品内容大意;

  2、体会意境;

  3、背诵此文;

  4、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整体感知作品内容大意及背诵此文.

  难点:体会意境,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

  一、【预习?导学】

  1、《记承天寺夜游》选自《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字_______ ____,号_________________。北宋__ ___家,____ __家。和父亲__ __、弟弟__________ ______同列于“唐宋八大家”,合称“________ _______”。

  2、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朝眉山人。少时即博通经史,长于写文章。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中进士。神宗时,因为反对王安石创行的新法,而招致政敌的弹劾,借口讽刺新法的诗句,横加“讪谤朝政”的罪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史。元佑中旧派执政,苏轼被召回京城作翰林学士、礼部贡举等官,不久因与旧派政见有分歧,再次外调杭州。经圣元年(1094)。新派再起,苏轼又一再被贬,最后贬为琼州(今海南省)别驾。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工诗擅词,散文汪洋恣肆,有“雄视百代”的称誉。

  《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他被贬,谪居湖北黄州之时。

  二、【学习?研讨】

  课文内容理解探究。

  1、从文中找出 “记”的要素是: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2、贯穿全文线索的是 ,

  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

  3.此文共分三层:

  ①第一层,记事,交代 ;

  ②第二层,写景,写 ;

  ③第三层,抒情,抒发了 。

  4.小结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探究课文

  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与苏轼谈心:

  1、作者为什么会深夜起行,想着夜里去寺庙游玩呢?

  因为月色很美,(“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去庙寻张怀民一起赏月。

  引导:月色美,赏月是乐事,可是“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明确:因为月色很美,“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苏轼的朋友很多,为何独寻张怀民?(引导了解张怀民)

  好友,志趣相投;被贬,遭遇相同。可以说是志同道合。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强调“亦”、“相与”、“步”

  3、说到乐,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吃喝玩乐,那么他们两人乐的是什么?

  欣赏美景(月色/共同赏月等)

  4、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有何特点?有何感受?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发挥奇特的想象,用了两个新奇的比喻。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月光如水、皎洁、清澈透明、空灵、洁净,[月光如水、空灵、洁净]创造出了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

  ③这个透明的境界,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沉浸在这样的境界里,作者定会摆脱沉重的迁谪之感,忘怀个人的得失,而进入一个表里澄澈的透明世界。这几句是写月光,也是写作者的心境:很平静,心无杂念。

  5、看着这样的美景,作者发出了什么感慨?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①“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顺问:是每一个夜晚都有月,每一个地方都有竹柏吗?——竹柏、月只是一个象征——美景的象征。

  ②那些陷入宦海热衷于争夺功名利禄的人,何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更表达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他愿意做闲人吗?——这其中也透出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问题研究。

  1、 此文为作者遭贬之后所作,作者此时心情应抑郁才对,可作者却“欣然起行”,不但描绘了月景,还自诩“闲人”。对于作者这种做法,你怎样看待?

  2、作者在文中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怎样的世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蕴涵着作者怎样微妙复杂的感情?

  ①作者描绘的世界:

  ②作者的心境:

  ③蕴涵的作者感情

  3、文人雅士,善借月抒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霜月色,引发李太白思乡之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似钩弯月,触动李后主亡国之痛;此文中,苏东坡如何巧喻月色?又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呢?

  三、【积累?小结】

  1.解释

  解: 遂:

  寝: 步:

  念: 相与:

  但: 闲人:

  2.翻译

  (1)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译:

  (2)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

  (3)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

  四、【拓展?延伸】

  1、从《记承天寺夜游》中,我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苏轼。

  2、再读课文,写一句阅读小结(启示或收获):“读《记承天寺夜游》,我懂得了……。

【记承天寺夜游讲学稿】相关文章:

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夜游原文翻译及赏析04-29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06-11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11-27

记承天寺夜游的翻译09-21

记承天寺夜游评析10-14

记承天寺夜游的心境11-01

记承天寺夜游内容09-06

记承天寺夜游结构09-16

记承天寺夜游作文01-30

《记承天寺夜游》评课稿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