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改写及写作特点

时间:2024-04-28 06:51:50 记承天寺夜游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记承天寺夜游》改写及写作特点

  导语:《记承天寺夜游》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与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

  改写

  夜,很安静。

  我坐在床边,像往常一样脱却衣衫,准备睡下。

  这时,我突然发现,月光正从门外流入房间,把地面镀成银白的一片。我的睡意顿时散去。

  今晚的月色,真美!

  我那孤独的心境被此刻的月光照亮了。看,今晚,我不是一人,寂寥如我,还有明月不负我,盛情相邀。

  多么美的月亮啊!要是有位朋友与我共赏,该有多么快乐!

  这么希望着,我便想起了怀民兄!

  怀民兄就住在附近的承天寺里,我快步向那里走去。在此时此刻的良辰美景当中,想必怀民兄也未曾入睡,见我来了,怀民兄也是异常欣喜。我俩便一同在寺院中欣赏那如画的月色。

  明亮的月亮散发着皎洁而柔和的光。月光下的庭院格外的清静,如一汪清水,澄净透明。我不禁产生了一种错觉:我是站在地上还是立于水中?我低下头,那清水中似乎还生长着轻盈的水草,随着水的流动而轻轻地摇拽;还有簇拥着的水藻,与荇菜交错分布着,充满了情趣。一时间,我觉得自己仿佛又步入了梦境,但一切却显的既真实而又清晰。我又抬头望望四周,才明白,原来这些不过只是松柏与竹枝在月光下的投影罢了。

  沐浴在月光里的一切,仿佛都被月光清晰过似的,纤尘不染,变得格外的干净。

  再看看月亮,还是那样高悬于空,遥远而宁静,令人深深沉醉。

  想来,这样美丽的景色也许并不罕见。夜夜有月色,处处有竹柏,只是像我们二人这样闲适的恐怕是不多吧!

  月色,如诗。我和怀民兄似乎融化于这如诗的月色之中了!

  写作特点

  这篇短文,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极其生动形象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他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本文在写作上有如下特点:

  1.信笔抒意,随物赋形。  苏轼自己评论他的文学创作,有一段话很精辟: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

  (《文说》)

  不妨据此来赏读这一篇随笔性的小文章《记承天寺夜游》。

  这篇文章只有84个字,从胸中自然流出,“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但它不是“在平地”直流的。只有几十个字,如果“在平地”直流,一泻无余,还有什么韵味!细读此文,它虽然自然流出,却“与山石曲折”,层次分明。“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这像是写日记,老老实实写出年、月、日,又写了个“夜”字,接下去就应该写“夜”里干什么。究竟干什么呢?“解衣欲睡”,没有什么干的。可就在“解衣”之时,看见“月色入户”,就感到有什么可干了,便“欣然起行”。干什么呢?寻“乐”。一个人“行”了一阵,不很“乐”,再有一个人就好了;忽而想起一个可以共“乐”的人,就去找他。这些思想和行动,是用“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表现出来的。寻见张怀民了没有,寻见过讲了些什么,约他寻什么“乐”,他是否同意,在一般人笔下,这都是要写的。作者却只写了这么两句:“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接着便写景。“步于中庭”的时候,目光为满院月光所吸引,引起一种错觉:“积水空明”,空明得能看清横斜交错的各种水草。院子里怎会有藻、荇之类的水草呢?原来不是藻、荇,而是月光下竹柏的影子。文思如滔滔流水,“与山石曲折”,至此当“止于不可不止”了。“止”于什么呢?因见“月色入户”而“欣然起行”,当止于月;看见“藻荇交横”,却原来是“竹柏影也”,当止于“竹柏”;谁赏月,谁看竹柏,是作者和张怀民,当止于他和张怀民。于是总括了这一切,写了“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几句,便戛然而止。明代王圣俞在选辑《苏长公小品》时说:“文至东坡真是不须作文,只随事记录便是文。”这是一种“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艺术境界。

  2.描写月色,如诗如画

  文中描写月色只有三句话:“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只用了18个字就描绘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着实令人神往。笼罩着月色的庭院,仿佛从上而下都充满了澄澈的水。“月光如水”的比喻是常用的,但运用之妙,因人而异,不能说作者没有用这个比喻,但和一般人的用法很不相同,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也很不相同。在这里作者不用普通的明喻,而是先不出现本体——月光,写人们的错觉,用“庭下如积水空明”这个隐喻先声夺人。接着进一步写清澄的水中的藻荇,它们参差错落,互相交接。这样触类生发,把隐喻又推进了一层,使人感到扑朔迷离。院子里怎么会有“空明”的“积水”?又怎么会有藻荇类的水草?抬头一看,看见了竹柏,同时也看见了碧空的皓月,这才醒悟过来:原来空明的积水却是一泻千里的月色,水中的藻荇却是月光照出的竹柏的影子。这样运用比喻别出心裁,一个宁静淡雅的境界出现在作者的笔下。作者这样状物达情,从大处落笔,抓住瞬间的感觉,把冷月清光写到极处。这一写景,历来被人认为可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媲美。

  3.语言凝练含蓄,饶有余味

  本文之所以能够成为宋以后散文小品的范文,除语言简洁、准确、形象,观察事物细致入微,抓住了瞬间佳境最敏感的特征外,还在于它以极少的文字,包罗了较多的内容,凝练含蓄,饶有余味,将复杂炽热的内心世界用清隽的诗意美表露出来。如第一部分中的“欣然起行”一句,历来为评论家所称道,它不仅衬托了月色的美妙,也点出了作者当时的心境。文中写作者赏明月,看竹柏,自适其适,自乐其乐,但并不得意。他那“自适”“自乐”,其中隐含了失意情怀的自我排遣。《记承天寺夜游》的字里行间,特别结尾数句的字里行间都表现了这种特殊的心境,不过表现得比较含蓄罢了。“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两句反问,“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作结,提示了不乏良辰美景,但缺乏闲适赏景之人的意旨。这个“闲”字,一方面,它反映了作者当时身为“闲”官的现实,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同时,还包含着作者对世人忙于名利而辜负了良辰美景的慨叹。文中这几句貌似达观自得,实含惆怅、悲凉之意。

  总之,本文情思如水,汩汩而流,言简意赅,比喻精当,情景交融,内涵丰富,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记承天寺夜游》改写及写作特点】相关文章:

记承天寺夜游改写02-24

改写《记承天寺夜游》作文10-18

记承天寺夜游写作背景11-09

记承天寺夜游改写(精选25篇)09-25

记承天寺夜游改写作文(精选24篇)09-13

记承天寺夜游写作背景及译文03-31

记承天寺夜游02-20

【热】记承天寺夜游改写作文16篇07-15

《记承天寺夜游》改写作文(通用15篇)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