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将进酒》解析

时间:2024-06-08 01:27:59 将进酒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李贺《将进酒》解析

  赏析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李贺《将进酒》解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李贺《将进酒》解析

  李贺与李白的诗歌风格同属浪漫主义,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奇特的意境著称,不过李白的浪漫里带着豁达,而李贺的浪漫里则夹杂着厌世、避世的苦闷。在意境方面,李白天马行空,常幻想自己直上云霄,而李贺则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所以后世称李白为“诗仙”,李贺为“诗鬼”。两人各有一首《将进酒》,最能代表各自的艺术风格和人生态度。

  李贺《将进酒》解析

  将进酒

  【唐】李贺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纬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李贺自幼体弱多病,又仕途不济,一生坎坷,英年早逝,在政坛毫无建树,凭借诗歌在历史留下名声。在后世人心中,李贺的形象就如他的外号,一个诗鬼,吟诗的鬼魅。他呕心沥血地作诗,将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自己所营造的意境中,因为现实的每时每刻对他来说都是难熬的。面对挫折,他不同于李白,他是悲观的。他的诗歌中,多次提到到“死”和“老”,他以垂垂老者的心态去作诗,想要远离这个让他愁愤绝望的世界。

  性格决定文风,李贺不似李白那么豁达豪爽,挫折对于李贺身心的打击是非常大的。但他又不会像李白那样在诗歌里直抒胸臆,而通常以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波谲云诡、迷离扑朔的艺术境界,来抒发人生苦短,时光易逝的惆怅和感伤以及对这意境之外的世界的无声反抗。这首《将进酒》集中体现了李贺的这种风格。

  这是一场豪华宴会上的祝酒词,有好酒、美食、声乐、歌舞,规格不同一般。但是李贺又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加了一系列的华丽的形容词将这个宴会又上升了一个境界,使之宛如人间仙境。李贺描写宴会没有只是庸俗地描绘场面有多么热闹和喧嚣,而是突出其中的特点意象来全盘构造出一个华丽的场景。

  酒杯是琉璃钟

  酒呢?有的似琥珀一般清澈浓郁,有的红似真珠,想来是有白酒也有红酒。有酒自然也得有下酒菜,估计那是相当于今天的烧烤宴会,厨房就在身侧,因为烹制食物的声音都能够听得见。

  没有炒菜的油爆之声,而是“玉脂泣”。烧的是什么呢?烹龙炮凤。自然没有真龙真凤来吃,不过也是人间之难得珍馐。宴会的场景布置呢?罗纬绣幕,也是相当的豪华,而且整个席间散发出一种高雅的香气。喝酒行乐,声乐歌舞是少不了。吹的是龙笛,击的是鼍鼓,歌舞的美女明眸皓齿,细腰翩跹。种种宴会不可缺之物全部写全,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样一个欢乐场中。

  如果仅是如此,仅是华丽辞藻的堆砌,那实在算不得好诗。真正打动读者的诗必定作者心灵的陈述,其中饱含作者充沛的情感。这首诗的最后两句笔锋一转,李贺表达出了他的人生感悟,将心中的情感倾泻而出。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红如雨。青春,就像太阳落山一样将要离去。春天也不例外,桃花像雨一般落下,再美好的事物都会消逝,什么都不是可靠的。李贺英年早逝,去世的时候不满三十岁,算起来他的青春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远去,可是他心中的青春早已伴着进士不第一去不回了。文人大都活在理想中,一旦精神支柱散了架,那真是生无所恋了。现实的打击让李贺对人世的一切美好都有种不安定感,似乎一切都是短暂的,他总是情不自禁地感概人生之苦短,因为他是悲观的。

  桃花代表青春,代表他心中的美好,可它落的时候却是“乱”的,让他不知所措,让他无可奈何。若能隔着时空与李贺对话,我定要说,日落西山可还有东山再起时,今朝桃花落,来年仍可复开。又或许是我浅薄了,因为每个人生命只有一次,而此时此刻,李贺已经死了。

  是不是真有这场宴会无从考证,也无需繁赘,因为这并不重要,李贺写这篇不是为了显示宴会的豪华,而是最后一句的感悟。现实不如意怎么办?喝酒。美好的时光太短暂怎么办?及时行乐,珍惜每分每秒的快乐时光。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快喝吧,死了就喝不到了。古今中外的劝酒词中,难找到像李贺说的这般沉重,这样欢愉的场景中,居然提到了死。前面描写的是那么的美好,但美好都是短暂的,每个人最后都要归于尘土。被劝酒的或许会不开心,但李贺估计已经是一脸潸然了。

  李贺在劝酒,自己早已沈醉,醉后的他似乎异常的欢乐,他忘掉了一切的烦扰,变得放荡豁达起来。所以他渴望的是终日大醉的状态,和李白的“但愿长醉不愿醒”一样,这糟糕的世界他一刻都不想多待。不待,那就是死了。死固然是可悲的,但是李贺并不恐惧,他心中苦闷,甚至内心深处有一种求死之心。

  晋代刘伶嗜酒,命仆人随车带着锄头,吩咐醉死在哪里就葬在哪里。生对李贺来说是无聊的,是可悲的,甚至比起死亡的悲哀来要更甚,因此李贺才说出最后那句旷达而悲观的祝酒辞。但他想要表达的绝不仅仅是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他的酒杯中所掺杂的情感一言难尽。

  李贺二十七岁早逝,体弱多病固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他失意后的自暴自弃,为了作诗而呕心沥血,也消耗了他大部分的精力。死亡,对于他个人来说,也许并不算最坏的结局。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说法不一。管士光《李白诗集新注》认为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秋,当时李白应邀至嵩山元丹丘隐居之处,岑勋当时也在那里,三人置酒高会,席间李白写了此诗。郁贤皓《李白集》认为此诗约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前后。黄锡珪《李太白编年诗集目录》系此诗于天宝十一载(752年)。一般认为这是李白天宝年间离京后,漫游梁、宋,与友人岑勋、元丹丘相会时所作。

  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由道士吴筠推荐,由唐玄宗招进京,命李白为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毁,于天宝三载(744年),李白被排挤出京,唐玄宗赐金放还。此后,李白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李白作此诗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这一时期,李白多次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应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诗人在政治上被排挤,受打击,理想不能实现,常常借饮酒来发泄胸中的郁积。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以抒发满腔不平之气。

  名家点评

  宋代严羽:一结豪情,使人不能句字赏摘。盖他人作诗用笔想,太白但用胸口一喷即是,此其所长。(《李太白诗集》)

  明代杨慎:太白狂歌,实中玄理,非故为狂语者。(《唐诗广选》引)

  明代凌宏宪:转折动荡自然(“岑夫子”二句下)。(《唐诗广选》)

  明代唐汝询:此怀才不遇,托于酒以自放也。(《唐诗解》卷上)

  明代徐增:太白此歌,最为豪放,才气干古无双。(《而庵说唐诗》)

  明代周珽:首以“黄河”起兴,见人之年貌倏改,有如河流莫返。一篇主意全在“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两句。(《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清代焦袁熹:“惟有饮者留其名”,乱道故妙,一学便俗。(《此木轩论诗汇编》)

  清代王尧衢:太白此歌豪放极矣。(《古唐诗合解》)

  清代吴烻:此诗妙在自解又以劝人。“主人”是谁?“对君”是谁?骂尽窃高位、守钱虏辈,妙,妙!(《唐诗选胜直解》)

  清代王翼云:此篇用长短句为章法,篇首两个“君不见”领起,亦一局也。(《唐诗合选详解》)

  清代吴汝纶:驱迈淋漓之气(“人生得意”一句下)。豪健(末句下)。(《唐宋诗举要》引)

  日本近藤元粹:一起奇想,亦自天外来。(《李太白诗醇》)[15]

  作者简介

  李白像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李贺《将进酒》解析】相关文章:

李贺的《将进酒》06-18

李贺犯讳解析04-12

李贺《将进酒》诗意欣赏06-14

李贺《将进酒》原文翻译赏析06-08

李贺《将进酒》的全诗翻译赏析总结10-13

李白与李贺两首《将进酒》的比较05-13

李贺将进酒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唐代04-17

唐朝诗人李贺《将进酒》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04-14

李白和李贺的《将进酒》阐述两人风格的差异07-20

李贺的资料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