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获奖说课稿

时间:2024-11-03 13:49:31 俊豪 将进酒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将进酒》获奖说课稿(精选6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将进酒》获奖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将进酒》获奖说课稿(精选6篇)

  《将进酒》获奖说课稿 1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

  上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将进酒》,《新课标》对阅读与鉴赏的要求是:发展独立阅读能力,注重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新课程理念下怎样进行有效教学,引导学生进入美的意境?我从如下几个方面说一下我的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为《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的开篇课。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培养学生通过诵读进入诗词的情感世界。作为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将进酒》对后面的诗歌学习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学生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学习并掌握“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方法,才能在后面的诗歌赏析中更好地运用并实践它。《将进酒》是李白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李白当时与朋友岑勋在元丹丘的颖阳山居喝酒,饮酒悲歌,一吐心中块垒,既有治国齐家的理想,又有怀才不遇的苦闷,但他傲世的态度和豪放不羁的个性又使全诗悲而不伤,忧而不愁。

  【学情分析】

  学生对李白的诗歌积累较多,对《将进酒》也很熟悉,但还只是停留在积累名言佳句的层面上,很少体味诗歌的“韵味”,还缺乏审美品位和文学鉴赏能力。在“原始的起点”与诗歌鉴赏之间缺少联系的“桥”。而教师要帮学生建起这座“桥”。这个“桥”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建设,从认知阶段到解读阶段再到鉴赏阶段,由“表”及“”里,体会诗歌音韵美、意境美、语言美、思想情感美。

  【设计理念】

  1、发挥选修课的特质,培养学生诵读鉴赏、自主探究的能力,自主获得审美体验。

  2、营造一个开放性、真实性、动态生成的课堂。

  3、善于设疑,并激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激发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4、带领学生走进语文美的殿堂,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对诗句的鉴赏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2、培养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语及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以读带讲、以讲促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诗人情感的起伏变化。

  2、课上激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师生共同探讨释疑,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诗中蕴含的真实而丰富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走近李白”的过程中获取宝贵的精神财富。

  【教学重点】

  在诵读中品味诗歌中情感激越跳荡、跌落起伏的抒情美。

  【教学难点】

  在质疑释疑中发挥联想和想象,再现诗的意境,领会诗中宏大广阔的意境美。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学法】

  1、诵读法——把握语言特色,感受美

  2、导读法——感悟作者情感,体味美

  3、点拨法——还原诗歌意境,鉴赏美

  4、质疑法——主动质疑问难,发现美

  据本单元的要求以及诗歌教学的特色,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多种形式并用(自由读、齐读、朗诵、学生评价、老师指导、听名家配乐朗诵),在诵读中进入诗人情感世界,突破重难点;学生质疑,

  这是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比回答一个问题更难得”。学生问在疑问处,教师讲在关键时,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教学流程】

  一、整体感知

  1.一个惊心动魄的开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从空间夸张,一从时间夸张。真是“巨人式的感伤”。

  2. 两处用典:

  (1)烹羊宰牛且为乐

  (2)陈王昔时宴平乐。

  3. 三种主要情感:

  (1)显示了诗人对未来充满无限的信心。

  (2)流露出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之意。

  (3)表达诗人蔑视权贵,尽吐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

  4. 四个层次的感情脉络:

  (1)感伤之情

  (2)欢乐之情

  (3)愤激之情

  (4)狂放之情

  5.五处典型夸张

  二、为引导学生对以上五个方面做到深层次感知,我设置如下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掀开中国文坛的红盖头,酒香随清风徐来。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李白的劝酒诗也是古代宴饮诗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今天就让我们借薄薄的一页纸,倾听李白心灵深处呐出的《将进酒》。

  (二) 以读带思,精心设疑

  教师要深度备课,立足教材内容挖掘美的因素,巧设“引路点”,唤起学生对美的向往。 根据本单元的要求以及诗歌教学的特色,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多种形式并用(自由读、齐读、朗诵、学生评价、老师指导、听名家配乐朗诵),在诵读中解决如下问题:突破教学重点——体味诗歌中情感激越跳荡、跌落起伏的抒情美

  【问题一】李白为什么要这么狂喝痛饮?从诗歌的内容里,你能找出原因吗?(诗歌中的哪一句话集中而鲜明的表明了这一原因?)

  【问题二】嗜酒反映着李白的失意人生,联系李白的人生经历,分析他为何会如此失意?(引出李白被排挤的史实,进而引导学生知人论世,与诗人做心灵的对话)

  李白有“济苍生,安社稷”的雄心壮志,30岁时第一次到长安,但四处碰壁,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当他离开长安时写下了一首诗《行路难》,最后一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42岁时他第二次进长安,这次是“奉诏入朝”,他踌躇满志: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但他进京后才知道自己不过是充当为唐玄宗装饰太平的御用文人,因此,他失望了。最后李白由于受到排挤,被“赐金放还”。第二次离开长安后,他也写了一首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最后一句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理想再次破灭,不能施展抱负。而《将进酒》这首诗是他在第二次离京后八年后写的,那时李白大概50岁。李白当时与朋友岑勋在元丹丘的颖阳山居喝酒,这是安史之乱前四年,朝廷已是一片黑暗。唐玄宗不理政事,朝政先后交由李林甫与杨国忠把持,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朝政的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李白当时与朋友岑勋在元丹丘的颖阳山居喝酒,因感叹时光流逝,自己功业无成,“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悲愤填膺,在酒酣胸胆开张之时,借《将进酒》之调,吟出此千古绝唱。李白借酒兴诗情,尽吐胸中的抑郁不平之气。

  【问题三】李白自称“我本楚狂人”,杜甫说他“痛饮狂歌空度日”,如何理解李白的“狂放”?

  【问题四】如何评价李白在失意的暮年还唱出“天生我材必有用”这高度自信的豪迈诗句?对后世有何影响?

  (此处结合学生早已掌握的《早发白帝城》,感知李白暮年仍渴望有所作为的自信与豪迈)利用质疑法,解决如下问题,突破教学难点——领会诗中宏大广阔的意境美

  【问题五】李白为什么说“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历史上有那么多寂寞的“圣贤”,留名的“饮者”,李白为何单说曹植呢?

  (说明:此环节让学生体会作品中作者所用材料的典型性。在遭遇排挤,抑郁不得志的圣贤中曹植记不得意于乃父,又不见用于乃兄,备受猜忌,此其一;陈王与酒联系较多,此其二。陈王诗才出众,七步诗即为明证,与诗人更加相似,此其三。李白与曹植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样诗才敏捷,才华横溢,遭受排挤和压抑而命运坎坷,大志难酬而沉溺酒乡。曹植《名都篇》中有“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的诗句,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问题六】体会一个惊心动魄的开端,诗人用怎样的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再现诗歌的意境,并在此环节中体会李白诗歌中大意象的运用。(四)拓展延伸启迪心智

  1.在李白广为传诵的名句中,你最喜欢哪句?在这名句的背后,站着怎样的一个李白?用一句妙语点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走近李白,获取宝贵的精神财富及文化熏陶)

  2.酒中寄予的心灵苦旅——李白、李贺诗歌《将进酒》对读

  (设计意图:在掌握《将进酒》诵读要领的前提下,进行对比鉴赏,提升审美能力)

  (五)、教师课堂小结

  这就是李白,那个醉出一个诗仙,洒出千古诗章的李白。他用手中如椽巨笔奏响了唐代诗歌的最强音,若闻天籁,令人思之,慕之,拜之,神往之,倾倒之。他选择了众星璀璨的“诗唐”,非但没有淹没于群星交会的辉煌,反而成为众星争辉中的焦点。在他身上,浓缩了唐代诗歌的精神特质。

  三、自选作业

  布置不同角度和难度的作业,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能力,自主选择。

  1.对《将进酒》做到熟读成诵;

  2.在李白其他的作品中进一步品情悟境,知人论世。

  四、板书设计:

  引导学生结合诗中李白情感的变化绘出曲线图,这样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李白感情的曲折复杂性。进而熟知李白,感知李白,与李白做心灵的对话与交流。

  五、教学评价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置了两种评价方式。

  1.关注自主探究能力和学习成果,教师给予激励性评语。

  2.根据作业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的反馈与调整】

  教学过程中及时关注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程度,指导学生在诵读中体现出情感的变化,并熟知李白,知人论世。对学生存在困惑的地方教师应及时进行点拨,并进一步调整教学的呈现方式及方法手段。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的思考和处理,有不当之处,恳请得到各位专家的指正,谢谢!

  《将进酒》获奖说课稿 2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将进酒》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是李白诗歌艺术的杰出代表,充分展现了诗人豪放飘逸的诗风。通过学习这首诗,能让学生领略到唐诗的魅力,提升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同时感受李白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对于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背诵全诗,积累文言字词,理解诗句含义。

  掌握诗歌中夸张、比兴等表现手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之美,感受诗人情感的起伏变化。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理解诗歌的深层内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诗人怀才不遇却又乐观自信的复杂情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豁达的胸怀。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诗人情感的变化。

  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如夸张的手法、豪放的风格等。

  2.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诗人在诗中所表现出的“狂放”背后的悲愤与超脱交织的复杂情感,以及这种情感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内涵。

  二、说学情

  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典诗歌鉴赏基础,但对于李白这样情感丰富、风格独特的`诗人作品,在理解深度上还有所欠缺。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需要引导他们深入挖掘诗歌背后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同时,高中生思维活跃,有较强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表现欲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说教法

  (一)诵读法

  诗歌教学诵读至关重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如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个别朗读、集体齐读等,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初步体会诗人的情感,为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奠定基础。

  (二)问题引导法

  设置一系列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的意象、情感、表现手法等,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深入诗歌的内核。

  (三)小组合作探究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针对诗歌的重难点问题展开讨论。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促进他们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对诗歌的理解。

  四、说学法

  (一)自主诵读

  让学生在课前和课上自主诵读诗歌,通过诵读自主感受诗歌的节奏和情感,培养语感。

  (二)圈点批注

  指导学生在阅读诗歌过程中,圈点出重点字词、诗句,批注自己的理解和疑问,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合作交流

  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合作学习能力和诗歌鉴赏水平。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讲述李白的传奇人生故事,如他的剑术高超、游历四方、渴望在政治上一展宏图却又仕途坎坷等内容,激发学生对李白及其作品的兴趣,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将进酒》。

  (二)知识讲解

  1. 介绍诗歌的创作背景,包括李白所处的盛唐时期的社会风貌、他的个人经历以及创作这首诗时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对诗歌有更全面的理解。

  2. 讲解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和文言句式,如“将进酒”中“将”的读音和含义,“钟鼓馔玉不足贵”中“馔玉”的意思等,为学生理解诗句扫清障碍。

  (三)诵读感知

  1. 教师进行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

  2. 学生自由朗读,初步体会诗歌内容和情感。之后,个别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3. 全班集体朗读,进一步熟悉诗歌。

  (四)文本分析

  1. 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诗句含义,分析诗歌的内容层次。如开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通过对黄河水一去不返和人生短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悲壮的氛围。

  2. 探究诗歌中的意象,如“酒”“黄河”“白发”等意象所蕴含的意义。以“酒”为例,分析酒在诗中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诗人抒发情感的媒介,代表着诗人的豪放与悲愤。

  3. 分析诗人情感的变化。从开头的悲叹人生短暂,到中间“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的欢乐豪放,再到“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的愤激,以及最后“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豁达超脱,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

  (五)艺术特色赏析

  1. 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重点讲解夸张手法的运用。如“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等,通过夸张突出了诗人的豪放不羁。

  2. 体会诗歌的风格特点。引导学生总结《将进酒》豪放飘逸的风格,与李白的其他诗歌进行比较,进一步加深对其诗风的理解。

  (六)拓展延伸

  1. 让学生分享自己所知道的其他古代诗人饮酒诗,分析这些诗歌与《将进酒》在情感和表现手法上的异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 引导学生思考李白这种在困境中保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对自己的启示,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七)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诗歌的思想内容、情感变化、艺术特色等,强调《将进酒》在古典诗歌中的重要地位,再次回顾李白的独特魅力。

  (八)布置作业

  1. 背诵并默写《将进酒》。

  2. 写一篇赏析《将进酒》的短文,要求从情感、表现手法、风格等方面进行分析,不少于 300 字。

  六、说板书设计

  (一)板书设计原则

  板书要简洁明了、重点突出,能够直观地呈现诗歌的主要内容、情感脉络和艺术特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二)板书内容

  1. 《将进酒》——李白

  2. 思想内容

  悲:人生短暂

  乐:饮酒作乐

  愤:蔑视权贵

  达:超脱豁达

  3. 艺术特色

  夸张手法

  豪放风格

  酒、黄河、白发等意象

  《将进酒》获奖说课稿 3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

  《将进酒》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经典诗歌。它是李白诗歌的杰出代表,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学习这首诗,有助于学生理解唐代诗歌的繁荣,提升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同时对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豁达的胸怀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背诵全诗,掌握诗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如“将”“烹羊宰牛”“钟鼓馔玉”等。

  了解李白的生平经历和诗歌风格,理解诗歌运用夸张、比兴等手法表达情感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感受诗歌的气势。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诗人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复杂情感,培养学生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从开篇的欢乐豪放,到中间的悲愤激越,再到结尾的旷达洒脱。

  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包括夸张的手法、比兴的运用、长短句结合的句式等,感受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2. 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诗人复杂矛盾的思想情感,理解诗人在仕途失意时借酒消愁却又不甘沉沦的心态。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意象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意义,如“酒”这一意象在诗中的多重作用。

  二、学情分析

  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代诗歌鉴赏基础,对李白这位诗人也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李白的部分诗歌,对其豪放飘逸的风格有初步认识。但对于《将进酒》这样情感复杂、内涵深刻的诗歌,学生在理解上可能会存在一定难度,尤其是对诗人复杂情感的把握和诗歌艺术手法的深入赏析。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结合李白的生平经历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来解读诗歌。

  三、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

  1. 诵读法:诗歌教学离不开诵读。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节奏美,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在诵读过程中,指导学生注意字音、节奏、语调等。

  2. 情境教学法:借助多媒体等手段,展示与诗歌相关的图片、音乐、视频等资料,营造出与诗歌内容相符的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3. 问题引导法:设置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如“诗中诗人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酒在诗中有什么象征意义?”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学法

  1. 自主学习法: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查阅资料,了解李白和《将进酒》的相关背景知识,自主解决一些简单的字词理解问题。

  2. 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问题,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3. 诵读感悟法: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体会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播放一段激昂豪迈的古典音乐,同时在多媒体上展示一些古代饮酒作乐的画面,提问学生:在这些画面中,酒往往代表着什么?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哪些关于酒的著名诗句?由此引出课题《将进酒》。

  2. 简单介绍李白的生平,强调他一生渴望入仕却又仕途坎坷的经历,让学生对诗人的创作背景有初步认识,为理解诗歌情感做铺垫。

  (二)知识讲解

  1. 讲解诗歌题目《将进酒》的'含义,“将”读音为“qiāng”,意为“请”,“将进酒”就是劝酒的意思。

  2. 正音正字,结合课下注释,讲解诗中的重点字词,如“馔玉”“恣欢谑”“径须”等,让学生初步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

  (三)诵读感知

  1. 教师范读全诗,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在范读过程中,通过声音的高低起伏、节奏的快慢变化,展现诗歌的情感变化。

  2. 学生自由诵读,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然后请几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

  3. 全班齐读,在齐读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诗歌的气势和情感。

  (四)内容分析

  1. 引导学生逐段分析诗歌内容。

  第一段,从“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至“会须一饮三百杯”,分析诗人是如何描写黄河的,这种描写有什么作用?这里的“酒”象征着什么?让学生体会诗人开篇营造的雄浑壮阔的意境和欢乐豪放的情感。

  第二段,从“岑夫子,丹丘生”至“与尔同销万古愁”,重点分析诗人情感的变化。为什么诗人的情感从欢乐转为悲愤?“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让学生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悲愤和对现实的不满。

  2. 提问学生:诗歌结尾“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这里的“愁”是什么愁?诗人是如何消解这种愁绪的?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在结尾处表现出的旷达洒脱的人生态度。

  (五)艺术特色赏析

  1. 引导学生回顾诗歌内容,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夸张手法的运用:让学生找出诗中运用夸张手法的诗句,如“黄河之水天上来”“一饮三百杯”“万古愁”等,分析夸张手法对表达诗人情感和营造诗歌意境的作用。

  比兴手法的运用: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为例,讲解比兴手法,体会诗人是如何以自然景象和人生短暂起兴,引发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句式特点:分析诗歌长短句结合的句式,如“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等,体会这种句式在诗歌节奏和情感表达上的效果。

  (六)拓展延伸

  1. 让学生比较《将进酒》与李白其他饮酒诗的异同,如《月下独酌》等,进一步理解李白诗歌的风格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李白这种借酒消愁的行为?他的豁达人生态度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每组派代表发言。

  (七)课堂小结

  1.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诗歌的思想内容、情感变化和艺术特色。

  2. 强调《将进酒》作为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品,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价值,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诵读和欣赏李白的其他诗歌。

  (八)布置作业

  1. 背诵并默写《将进酒》。

  2. 以“我眼中的李白”为主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表达自己对李白的认识和理解。

  五、板书设计

  (一)板书设计原则

  板书要简洁明了、重点突出,能够直观地展示诗歌的结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二)板书内容

  《将进酒》——李白

  1. 思想内容

  欢乐豪放(开篇)

  悲愤激越(中间)

  旷达洒脱(结尾)

  2. 艺术特色

  夸张手法

  比兴手法

  长短句结合

  3. 情感核心:怀才不遇、渴望用世、人生感慨、借酒消愁与旷达胸怀

  以上板书内容通过主板书和副板书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主板书展示主要的教学内容,副板书用于临时书写一些重点字词、诗句等。在教学过程中,随着讲解的深入逐步完善板书,使板书成为教学内容的有效载体。

  《将进酒》获奖说课稿 4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分享《将进酒》这篇课文的说课设计。本课选自高中语文教材,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旨在通过这首诗的学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李白的诗歌风格,体会其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一、教材分析

  《将进酒》位于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第三单元,该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即通过诵读进入诗词的情感世界。作为这一单元的开篇之作,《将进酒》以其豪放不羁、情感跌宕起伏的特点,对后续诗歌的学习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诗歌的诵读要领,包括关键字的读音、语句的节奏和语气,感受作品的音乐美和情韵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结合对精要语句的玩味和赏析,理解作者情感的变化,学会古诗鉴赏的基本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李白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理解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以及乐观自信、豪放不羁的个性。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清诗歌的情感变化线索,理解李白复杂而深刻的情感。

  教学难点:把握诗歌的深层意蕴,体会李白诗歌中豪放与悲愤交织的独特风格。

  四、教学方法

  1. 诵读法:按照“音读、意读、情读、美读”的阅读过程,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体会诗歌的情感。

  2. 导读法:教师讲述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主旨,重点感悟诗人豪放洒脱的形象。

  3. 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讨论、师生交流等方式,共同探讨诗歌中的情感变化和艺术手法。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引用余光中对李白的评价:“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激发学生对李白及其诗歌的.兴趣,引入《将进酒》的学习。

  2. 背景介绍

  简要介绍李白的生平经历、创作背景以及《将进酒》的创作缘由,帮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作品的创作背景。

  3. 诵读感知

  学生自由诵读,注意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教师播放朗读录音,纠正学生诵读中的错误。

  学生再次诵读,尝试体会诗歌的情感。

  4. 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李白在《将进酒》中表达了哪些情感?这些情感是如何变化的?

  师生交流:引导学生找出诗歌中的关键语句,分析李白情感的变化,理解其复杂而深刻的内心世界。

  5. 艺术手法分析

  分析诗歌中的夸张、对比、用典等艺术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艺术手法如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6. 总结提升

  总结诗歌的情感变化和艺术特色,强调李白诗歌的独特风格。

  引导学生思考:李白诗歌对我们有何启示?我们应如何学习并借鉴其诗歌创作?

  7. 作业布置

  背诵《将进酒》全诗。

  阅读李白的其他作品,进一步体会其艺术风格。

  六、教学体会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体会到诵读在诗歌鉴赏中的重要性。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进入诗歌的情感世界,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和艺术手法。同时,我也意识到,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其文学鉴赏能力。

  《将进酒》获奖说课稿 5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将进酒》。本课选自高中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的开篇课,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旨在培养学生通过诵读进入诗词的情感世界。

  一、说“课标”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也是新课程组织教学的依据。它要求“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作出恰当的评价”。具体到《将进酒》这首诗,我们需要引导学生理解李白通过诗歌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学习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诗歌的艺术特性。

  二、说教材

  《将进酒》是李白借用乐府旧题,抒发内心情感的一首经典诗歌。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当时李白与好友岑勋在元丹丘的颖阳山居喝酒,借酒放歌,抒发情怀。这首诗情感跌宕起伏,从悲伤到欢乐,再到愤激和狂放,展现了李白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三、说学习目标

  根据教材赏析指导和单元教学重点的要求,结合文本的艺术特点,确定如下学习目标:

  1. 掌握诵读的要领,体会作品的音乐美、情韵美。

  2. 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理解作者复杂的情感。

  3. 学会古诗鉴赏的方法,个性化解读文本,写出鉴赏文字。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引导学生通过诵读进入诗歌的.情感世界。

  2. 把握诗歌中作者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

  1. 对作者激愤的思想情感的把握和体会。

  2. 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五、说教学方法

  1. 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多种形式并用(自由读、齐读、朗诵、学生评价、老师指导、听名家配乐朗诵),在诵读中进入诗人情感世界。

  2. 导读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质疑,感悟作者情感,体味诗歌的美。

  3. 小组合作、讨论: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共同探讨诗歌中的情感和意蕴。

  六、说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介绍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的紧密联系,引出李白这位“诗仙”和“酒中仙”的传奇人生,激发学生兴趣。

  2. 背景介绍、解题:

  介绍《将进酒》的创作背景和诗歌题目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3. 吟咏诗文:

  学生自读,注意字音和断句;听录音或教师范读,读出感情;学生配乐齐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4. 诗文翻译:

  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行翻译诗歌大意,最后由教师明确。

  5. 问题探讨:

  宴饮后李白可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依据是什么?

  李白为什么要狂喝痛饮?从诗歌的内容里,你能找出原因吗?

  诗歌中作者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

  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和意蕴。

  6. 课堂小结:

  总结诗歌中作者情感的变化轨迹,以及诗歌所表达的复杂情感。

  7. 布置作业:

  背诵全诗,并尝试写一篇诗歌鉴赏短文。

  七、说教学体会

  在实际教学中,我深刻体会到:

  1. 诵读是进入诗歌情感世界的重要途径,通过反复诵读,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诗歌的音韵美和情韵美。

  2. 引导学生质疑和讨论,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3. 诗歌鉴赏需要个性化解读,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鉴赏文字,能够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将进酒》获奖说课稿 6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的是《将进酒》这首诗的教学说课。首先,我想简单介绍一下这首诗的背景和主题,然后再探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最后分享我的教学设计。

  一、背景与主题

  《将进酒》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原文全称为《将进酒·君不见》。这首诗传达了诗人"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思想,体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反复提到"君不见",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 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感受李白的豪情壮志。

  2. 探讨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

  1. 理解诗中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2. 分析诗人的情感变化及其表达方式。

  三、教学设计

  1. 导入新课:

  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问同学们如何理解“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然后引入李白的生平,介绍他是如何通过《将进酒》表达这一思想的。

  2. 朗读诗歌:

  让学生分组朗读《将进酒》,体会诗歌的节奏和情感。可适当引导学生熟悉语音语调,感受诗歌韵律之美。

  3. 逐句解析:

  逐句解析诗歌,重点讲解“不见”,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为何反复使用该词,探讨其表达的情感。同时分析“将进酒”、“杯中影”等意象,探讨其象征意义。

  4. 情感体验: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分享如何看待快乐与人生的关系,增强对诗歌情感的理解。也可以引入现代生活中的“及时行乐”理念,与学生进行讨论。

  5. 总结提升:

  总结诗歌的主要思想,强调李白的个性与时代背景。可与其他诗作进行对比,如王维的《庐山谣》,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唐诗的多样性。

  6. 课后延伸:

  建议学生查阅更多李白的作品,进行课外阅读,形成对李白诗歌的整体认知。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将进酒”式诗作,表达个人情感。

  通过今天的课程,我希望同学们不仅能理解《将进酒》的表面意思,更能深入体会到李白那种豪放洒脱的精神和对生命的热爱。诗歌是情感的载体,愿大家在生活中也能时常回味这些美好的文字,感受生命的丰富与精彩。

【《将进酒》获奖说课稿】相关文章:

《将进酒》说课稿09-19

《背影》说课稿(获奖)05-20

《将进酒》说课稿 (人教版高二选修)08-07

《将进酒》高中说课稿范文(精选10篇)07-24

高二语文《将进酒》说课稿(精选9篇)08-04

沁园春长沙获奖说课稿10-25

《将进酒》10-15

将进酒10-27

再别康桥获奖说课稿08-08